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今年,我们高一语文教学打破常规思路,从文言文着手,开始了我们新学年的教学安排,主要目的是想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地联系起来。之所以一开始就选择文言文,是觉得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纵深开展。
正式上课近十六天来,我们已经完成了《鸿门宴》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总体上来说,学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有了大致的把握,基本的知识点和文言语法都有了接触。这也就为《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在教科处老师的安排下,我讲了一次公开课,受益匪浅。在各位老师评课之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其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是自己这一阶段教学中不曾注意的,更应该是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为了更加细致地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列出。如下:
本课的教学设计:
1、以“秦晋之好”这一成语导入。(板书课题和出处)
2、出示教学目标
3、按照教学目标,借助《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来学习《左传》的相关知识;了解本文背景故事
4、播放朗读录音,订正字词。
5、让生齐读文章,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6、共同来学习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句子请同学们来翻译)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些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生成效果。其一,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还不是特别优化,主要表现在录音的播放和生朗读环节的搭配上。怎样让生的朗读和录音播放有机地融合起来,如何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使生能够体会到文言文所带给心灵的美。这是我在教学之前没有解决的。其二,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上还存在很多漏洞(文章后边附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形式化太明显,实质性不强,不能够将本课的知识内容予以量化,语言的运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准确。其三,在第六个环节的落实上存在着难以把握的因素。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文,对文章的大致内容都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明了的把握。这对最后这个互动环节的开展制约太大,课堂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四,缺少朗读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是很关键的。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上,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所找的录音是新课改之前的课本录音,在朗读上不仅没有达到校对字音的目的,反而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录音范读所预设的效果不仅没有达到,还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无意义的、负面的。其二,在本文情节概括上,我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是按照个人意愿来让生描述,完全忽略了文章短小这一问题。更不应该的是在学生概括完后,我又赘述了一遍。这一过程是可以略掉的。其三,点评上不恰当。有这样一个细节:我让学生翻译某个句子,学生很准确地译了出来,我却没有及时给予评价,反而问全班同学他翻译的准不准确。上边的这个点评是很不恰当的,不仅打击了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使其他同学的思路走上了错误的轨道。其四,在教学相关知识点的回顾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我在回顾荆轲如何将樊於期说服自刎时,主要目的是想将它和烛之武说退秦穆公对照起来,在这个地方我大胆的提出了说客“三步走战略”。这一过程完全是自己完成的,学生们有说的愿望,我却没有给他们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去动脑筋,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五,在讲课过程中语言不是太精炼,重复现象严重。其六,在进行课文环节上,没有留出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这也就降低了课堂效率。课上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其七,板书的书写还不是很规范,没有将自己预设的板书落实到黑板上。
从这次讲课的情况来看,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我要争取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精品课来准备,把功夫用在平时。尽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秦晋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平。《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句。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生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把握“言”“文”这两点。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教材是学习写作的范例,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文中总结写人叙事的技巧,归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力求稳、实,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少而精,由整体到局部,思路清晰,侧重学法指导,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这篇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讨论,学有所得,感到古文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逐步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预习不扎实,马马虎虎,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其次课堂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激励性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有些欠缺。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成人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书记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秦晋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使他不惜让军队劳累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出兵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势力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出兵远征,国内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平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平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平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习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习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习他学习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我以为讲授一篇课文,在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抓住课文的“纲”,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结构思路。这不只是为研习课文重点内容铺垫,也是在训练学生清晰思维的习惯。而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研读,搜索出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快速抓住文章的纲,进而整体认知学习内容。试举教学一例说明。
教学片段
1、首先带领学生搜索题目中的关键词: 退。
2、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个“退”字作为一个语素,可以组成哪些词?辨析之后,确定只能是“退敌”“退兵”,因为它必须含有“使向后移动”的意思。
3、讨论,课文围绕“退”展开哪些内容?包括 “退”因“退”法“退”的结果,结构清楚。
4、讨论,标题为什么不作“退秦晋师”而是“退秦师” ?了解秦、晋与郑的矛盾以及秦晋之间的矛盾。目的在认识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瓦解秦晋联盟的智慧。
5、分析烛之武说辩内容及层次,了解左传长于辞令的特点。
此次设计因为抓了一退字,便快速理清了文章结构,认识了烛之武的形象,了解了左传叙事详备长于辞令的特点,可谓顺藤摸瓜,纲举目张。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教学效率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1
做了一节新课程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做完这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侧重教学“言”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文”的教学上。整节课在一个中心任务的驱动下运行,那就是抓住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整节课都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问题为导引,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研读文言意思,自己解决文学常识、字音、注释等问题。通过设置:“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烛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等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演出,逐层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的学习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节课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预设充分,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穿插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容量,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看,我是在努力尝试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搭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当作学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学习。就是感觉学生的活动我应该再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2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领导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3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习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平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近学生的贴近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习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习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平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4
上周二,我上了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教态还是比较自然大方,师生互动配合较好。课堂语言顺畅,教学节奏比计划的慢了一点。这一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提问法、学生探究讨论法,而是用的最多的是提问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同学们还是比较乐于参与学习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首先,课件虽然做得不错,但有些预先设定的内容不能随着学生的学习而生成。其次,秦晋和郑国的地理位置,驻军的位置都有直观的地图;课文重点字词、字音都列出来方便学生的学习;主要的文意概括、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君的几个步骤均有总结,能让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方便笔记,但也有操控之嫌。再次,因为借助了课件教学,和我上课的引导配合得不够理想。另外,在讲授重点字词时候时间分配过多,历史背景讲得也略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重难点的学习。
上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讲课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应该更加加强备课,对课文熟悉。吸取经验教训,为上好下一堂课做好的准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5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上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提问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媒体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9月28日,我在**中学阶梯教室上了一堂研究课,现在就我上完课后的一些反思记录如下。
1、关于教学设计
(1)我的教学案里没有写教学设计目的,这是一种缺失。现在补上我的教学设计目的。《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比较简单的先秦散文,学生基本能读懂这篇文章,但在诵读、理解文本内容、用现代观念审视人物、掌握文言文具体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方面有问题。因此,本课设计了2课时,一课时重点解决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一课时重点解决怎么诵读、以读促懂、以读得悟、以读明辩、以读带写,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同时学会本文论辩艺术。
(2)教学设计上的意图并没有完全实现:以读促诵、以读促悟、以读促辩都实现了,但以读促写环节没有完全展开就下课了,非常遗憾,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一个方面是时间太紧了,内容太多,同时更是老师在时间把握、内容取舍上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另一方面我对学生了解国际问题的程度、深度没事先调研,不符合人人(语文)课堂核心理念——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协助下解决,也对学生换位思考意识(不能从日本人角度、中国人角度、第三方的角度变换着思维看钓鱼岛问题)不能到位的认识缺乏了解。
(3)我的教学设计是全新的,是一堂符合语文课的本质的教学设计。经过我认真思考和阅读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设计。
2、关于教学内容
(1)取舍上有问题。第二段人物对话的诵读和评价,应该大胆地取舍,把佚之狐和郑伯内容进行舍弃,而以烛之物对话为重点,顺带理解佚之狐和郑伯即可。
(2)配音上有问题。各段的朗读都没有相应的背景音乐配合是教学设计上的缺陷,需要补上。
(3)朗读方法上比较单调。虽然本堂课在个人、集体、男女的朗读上有注意,但这只是人的多少上的考量,而缺少了古代文言与现代白话的转化式朗读或说话。
(4)最后个内容(晋文公能说什么?又该怎么样说?)没有展开,非常遗憾。
3、关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人人语文”教学风格在这堂课基本得到了落实,人人语文首先是人的语文,不仅是老师的语文,更是学生的语文,更加是一种人与人共同预计和临时生成的语文。
第四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平。《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句。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生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把握“言”“文”这两点。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教材是学习写作的范例,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文中总结写人叙事的技巧,归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力求稳、实,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少而精,由整体到局部,思路清晰,侧重学法指导,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这篇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讨论,学有所得,感到古文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逐步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预习不扎实,马马虎虎,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其次课堂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激励性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有些欠缺。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秦晋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2、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我以为讲授一篇课文,在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抓住课文的“纲”,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结构思路。这不只是为研习课文重点内容铺垫,也是在训练学生清晰思维的习惯。而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研读,搜索出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快速抓住文章的纲,进而整体认知学习内容。试举教学一例说明。
教学片段
1、首先带领学生搜索题目中的关键词: 退。
2、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个“退”字作为一个语素,可以组成哪些词?辨析之后,确定只能是“退敌”“退兵”,因为它必须含有“使向后移动”的意思。
3、讨论,课文围绕“退”展开哪些内容?包括 “退”因“退”法“退”的结果,结构清楚。
4、讨论,标题为什么不作“退秦晋师”而是“退秦师” ?了解秦、晋与郑的矛盾以及秦晋之间的矛盾。目的在认识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瓦解秦晋联盟的智慧。
5、分析烛之武说辩内容及层次,了解左传长于辞令的特点。
此次设计因为抓了一退字,便快速理清了文章结构,认识了烛之武的形象,了解了左传叙事详备长于辞令的特点,可谓顺藤摸瓜,纲举目张。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教学效率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习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习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习,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成人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书记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秦晋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使他不惜让军队劳累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出兵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势力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出兵远征,国内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平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平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习他学习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习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平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近学生的贴近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习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习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平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1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平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2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上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提问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媒体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3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4
做了一节新课程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做完这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侧重教学“言”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文”的教学上。整节课在一个中心任务的驱动下运行,那就是抓住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整节课都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问题为导引,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研读文言意思,自己解决文学常识、字音、注释等问题。通过设置:“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烛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等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演出,逐层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的学习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节课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预设充分,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穿插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容量,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看,我是在努力尝试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搭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当作学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学习。就是感觉学生的活动我应该再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5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
1、以“秦晋之好”这一成语导入。(板书课题和出处)
2、出示教学目标
3、按照教学目标,借助《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来学习《左传》的相关知识;了解本文背景故事
4、播放朗读录音,订正字词。
5、让学生齐读文章,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6、共同来学习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句子请同学们来翻译)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些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生成效果。其一,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还不是特别优化,主要表现在录音的播放和生朗读环节的搭配上。怎样让生的朗读和录音播放有机地融合起来,如何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使生能够体会到文言文所带给心灵的美。这是我在教学之前没有解决的。其二,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上还存在很多漏洞(文章后边附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形式化太明显,实质性不强,不能够将本课的知识内容予以量化,语言的运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准确。其三,在第六个环节的落实上存在着难以把握的因素。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文,对文章的大致内容都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明了的把握。这对最后这个互动环节的开展制约太大,课堂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四,缺少朗读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是很关键的。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上,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所找的录音是新课改之前的课本录音,在朗读上不仅没有达到校对字音的目的,反而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录音范读所预设的效果不仅没有达到,还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无意义的、负面的。
其二,在本文情节概括上,我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是按照个人意愿来让生描述,完全忽略了文章短小这一问题。更不应该的是在学生概括完后,我又赘述了一遍。这一过程是可以略掉的。
其三,点评上不恰当。有这样一个细节:我让学生翻译某个句子,学生很准确地译了出来,我却没有及时给予评价,反而问全班同学他翻译的准不准确。上边的这个点评是很不恰当的,不仅打击了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使其他同学的思路走上了错误的轨道。
其四,在教学相关知识点的回顾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我在回顾荆轲如何将樊於期说服自刎时,主要目的是想将它和烛之武说退秦穆公对照起来,在这个地方我大胆的提出了说客“三步走战略”。这一过程完全是自己完成的,学生们有说的愿望,我却没有给他们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去动脑筋,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五,在讲课过程中语言不是太精炼,重复现象严重。
其六,在进行课文环节上,没有留出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这也就降低了课堂效率。课上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其七,板书的书写还不是很规范,没有将自己预设的板书落实到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