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5篇)

时间:2019-05-12 16:3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

第一篇: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译者序

按:周日在华师上课的最大收获之一是看到了这本书.先整理出译者序,有时间再整理出总序,即<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教学,就产生了对教学进行设计的需求。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教学开发和教学技术这些术语的定义一直缺乏惟一性,这三个术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时还互换使用。通常认为,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对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创建、执行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说法,而具体的教学设计模型则各不相同。可以说,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撑学习过程。

西方的教学设计研究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当时主要的进展是对教学系统各成分及其系统特性的明确认识。最早对系统进行探讨的人中就有格拉泽和加涅。1962年,格拉泽使用了教学系统一词,并分析了其中的成分。当时,他很清楚地描述了对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心理学研究与教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的裂痕。1965年,加涅出版了《学习的条件》(TheConditionalLearning)①,该书对学习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涉及了为符合教学设计而制定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教学设计逐渐成为专门领域,当时其主要的根源是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理论,后者为编制教学过程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则,但历史地看,前者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为达成预期目标服务。在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教学设计的5个基本假设: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学习;教学设计是分阶段的,阶段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必须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

在随后的20年中,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模式得到了检验和优化。这个时期,教学设计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主题的描述。是以“教学程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加涅的教学设计原则、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DisplayTheory)、赖格卢斯的精制化理论(ElaborationTheory)以及斯堪杜拉(JosephScandura)的结构学习理论(StructuralLearningTheory)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成果。此间发生在教学设计领域里的诸多变化,暗示了一种新的设计隐喻的萌生——“计算机即人脑”,该隐喻同以加涅教学设计理论模型为代表的“人脑即计算机”的教学设计隐喻恰好相反。在80年代接近尾声的时候,该隐喻开始凸显,教学设计进入转型期。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大约5年的时间里,在北美及欧洲诞生了大量的按照人脑思维加工模式设计的基于计算机的培训系统,大大提升了复杂技能的培训效能。本书中提供的肖特(FranzSchott)的“基于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模型”、坦尼森的“教学系统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麦里恩伯尔(JeroenVanMerriienboer)的“四要素设计模型”,等等,都是这一转型期设计范式的代表。

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学设计领域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是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整合;其二是由于所有类型信息的数字化、凭借互联网的远程指导以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存储容量的增加使得技术有可能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学设计的发展也体现在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

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我国的广大研究者有可能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信息世界中。我国学者应该从原有的知识出发,瞄准学习研究的各种新成果、新动向,并借助于真实的与虚拟的国际间学术交流,迅速地捕捉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动向与不断涌现出来的原创观点。

教学设计的正式提出是在美国,与教育技术学密切相关,当时人们把工业制造和系统工程学引入了教育。教学设计几十年来在许多其他国家也被认识到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而且其知识体的总量仍在不断增长。人类长期以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努力正在整合成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所有这些发展促使本书的编者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了一个编委会,并制定了一个就国际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基础而编辑两册丛书的计划,其目标框架包括:(a)明确和定义教学设计哲学的、理论的和研究的基础,(b)弥合教学设计基础与应用之间的鸿沟。随后,编者们汇编了来自该领域的国际学者群体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形成了这本《教学设计的国际观》(共两册),上册包括关于哲学和理论问题的章节和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型的章节,下册提供了解决教学设计问题的学科发展状况的综述。

随着教学设计研究的兴起,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冲动和力求维护复杂世界的外在效力的努力之间出现了争论。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半期,许多专业会议包括建构主义思想的提倡者与被称为教学设计者的科学家之间进行辩论的研讨会,他们的明显分歧在于后者使用结构化教学方法,而前者是通过非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学习的。教学设计领域另一个持续的争论是,有人提倡媒体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而有人则质疑媒体对学习的效果和影响。

本书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包括5个范畴的分科探究。这些范畴是:(a)哲学,关于某一现象的逻辑信仰系统和一般性陈述;(b)理论,对某一理论中定义的自变量预期结果的严格陈述;(c)研究,用于通过假设检验来证明理论的实验过程;(d)模型,对借由研究发现而精制化的某一理论的表征;(e)应用,在真实世界的共同体中传播、散布和运用研究成果的过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前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

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出现跨学科的趋势,教学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知识共同体中进行。这个共同体中至少包括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一级学科,还时常会接触到语言学、人类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真实等)、脑神经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在具体研究中,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知识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以及认识论研究、本体论研究、知识论研究等都是很有可能涉及的领域。正是这些领域新研究、新技术的出现才使得教学设计的思想有了验证和实现的可能,并出现了一些公认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目前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当代的学习理论其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客观主义基础。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探究式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有认知学徒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基于目标的情境、抛锚式教学等等。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人们一直试图给教育技术增加一些人性的和美学的成分,这种设想在后工业的信息时代终于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与工业社会相比,后工业强调自我定向的和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文化多元主义,以及科层制的减少(扁平管理)。

另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不是教育领域的专利。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设计和制造学习环境的方法。为了加强学习环境的形成,教学设计应该运用当代学习、测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来改进学习状况。教学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开始作为一种科学的应用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政府部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商业课件开发。这种持续发展是教学设计领域内外一系列推动和发展的结果。

趋势之二: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大量应用首先出现在军事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教学设计中使用计算机成为许多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对这项重要技术对教学开发的意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有些人认为这样的高科技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辅助手段,是一个研究人类学习的理想工具。而其他人则试图把整个教学开发领域彻底转向创建计算机化的教学。但不管怎样,计算机所带来的全新的可能性很显然促使着教学开发领域进一步应用认知心理学和知识工程学策略,拓展了理论和分析基础。

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进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stimulus display)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对认知能力的很大范围进行研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concept organization)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

近十多年来,互联网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兴起。以建构主义为设计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大都十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比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香克(Roger Schank)的基于目标的剧情设计(Goal-based Scenarios),布兰斯福德(John Bransford)的抛锚式教学设计(Anchored Instructional Design)和麦里恩伯尔的四要素教学设计(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戴克斯特拉(Sanne Dijkstra)的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Problem-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等等。本书对这些模式也多有涉及。

技术的另一个显著贡献是设计能够解释复杂的基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的系统。基于技术的系统被设计出来,通过记录学习者响应的关键特征、分析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模式、给学生和教师提供迅速的信息反馈等办法,来支持个别化教学。

趋势之三: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

人类通过个人、公共群体和组织(如家庭、学校、企业和国家),向下一代传递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开发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运用知识和技能制造出的产品。这些事情部分地是通过“老手”和“新手”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交流内容中包括了组织和群体所包含的文化。新手不得不掌握(通常也希望掌握)知识、技能,和那些被认为与理解有关的态度以及组织内的功能。而学习是这种获得过程(acquisition process)的标志。知识和技能通常是在个体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境脉(context)中获得的,这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的发展是与个体作为组织中的成员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类在特定群体中所能支配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通常不可能在使用专业技术的特殊环境中进行个体到个体的传授。而且可以使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可能很复杂、很遥远或是很危险,以至于必须创设一个为学习而设的特殊环境来代替“真实”的情况。

今天的学习和教学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不仅是术语“学习环境”(1earning environment)经常代替“教学手段”,而且自主学习和“学习如何学习”作为教育和训练的中心目标而产生。学习如何学习包括了态度、理解和技能的持续发展,使人发展成为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有效的、灵活的和自我管理的学习者。在它的最高境界,包括了元认知,即关于学习时自身信息处理、问题解决、感知和行动的知识。这意味着假设学生和受训者知道自主处理对强化任务执行的潜在作用。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一行动一反思活动。

技术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在增加知识的获取渠道和促进学习的手段方面大有前途。技术在创建有效学习环境方面有5种迎接挑战的途径:

1.通过使用录像、演示、模拟和与具体的数据,实践科学家进行因特网连接,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带入课堂。

2.提供“脚手架”支持,以扩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思考理解的路径。“脚手架”允许学习者参与复杂的认知活动,例如科学直观性学习和基于模型的学习。如果没有技术支持,这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的。

3.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来自软件导师、教师和同伴的反馈;反思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接受循序渐进式的指导,提高其学习和推理水平。

4.创建本地的和全球的包括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和其他有兴趣的学习者在内的共同体。

5.扩大教师学习的机会。

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代教学设计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

20世纪90年代认识论的变化产生了各种创新性的和令人激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新兴趣,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无数灵活的、强有力的选择方法。这样的环境,或默会地或明确地表明了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主张。它们被设计出来,支持个人在真实活动中进行意义协商。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提供了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能满足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不同复杂程度下学习,加深理解。

趋势之四: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 教学设计越来越呈现出把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估进行总体规划的趋势。需求分析、信息和方法的结构分析、个体差异的分析、社会文化差异的分析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成为评估的主要工具。认知(cognition)、观察(observation)和解释(interpretation)这三个元素必须清晰地联系在一起并被设计成一个相关的整体。否则,评估的效果就会降低。

当前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在智力中表征、组织和处理的方法。学习的社会维度也得到了强调,其中包括了支持意会和理解的社会的和参与的实践。因此,评估需要超越对局部技能和离散的知识点的关注,而要把推动学生进步的更复杂的方面包含进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元认知的评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并通过同样的途径提升能力。认知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对人自己的思维的反思和导向过程。元认知对有效的思维和问题解决十分重要,是特殊知识与技能领域中专家的特点之一。专家利用元认知策略监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理解并执行自我更正。这样,评估应该力求判明个体是否具有好的元认知技能。

对实践和反馈的评估。实践和反馈是技能和专家级知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评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及时和信息量丰富的反馈,这样,他们对一项技能的练习和随后的掌握将有效和高效。

对境脉与迁移的评估。知识及其意义有着赖以生存的境脉,正是由于境脉的存在,使得知识的生产、应用和发展有着相对刚性的方式,也使得知识的迁移并不总是有效。迁移依靠的是发展出对何时运用所学知识的清晰的理解。学术成就的评估需要认真思考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对理解和回答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疑难是必需的。还包括了其所呈现的境脉和一项评估任务或评估情形是否起到了测试近迁移、远迁移或零迁移的作用。

对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评估。社会是最大的境脉。人类所学习到的东西,其大部分都是借助同语言和其他人的互动得来的。因而,知识经常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境脉中,其中也有课堂境脉,它包含着对某种特定练习意义的理解,如提问和回答。评估需要检验学生交往(交流)练习中的参与方式是否适合于相应的知识技能领域,他们从练习中理解到了什么,他们如何使用适合于该领域的工具。

本书的框架 本书的第一册为教学设计领域呈现了理论基础、研究基础和实践基础,具体分成若干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重点探讨界定教学设计理论方式上的变化;教学设计的哲学及历史流变、杰出的理论家及其贡献。因为教学是为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因为它是一种新手和老手之间的交流,教学理论应该围绕整个教与学的进程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方法。第一部分之内容的贡献在于表明教学设计者应该反映出关于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假设。当这个假设清晰了以后,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就应该确定高级的教学设计。该假设对通用和特定设计所意味的含义就必须细化成针对教学交流和所用媒体的顺序和内容的详细方案。教学设计者不应该简单地认为一旦这些条件具备了,教/学进程就会进行得并不复杂。其他与个人相关的条件,像个人动机、意志等,也同样会发生作用。

第二部分包括:教学设计的研究基础;关于教学设计不同内容的研究文献的概览。包括对教学策略、个体差异、教学方法、媒体以及测量与评价等的评述。这部分报告了关于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涉及问题解决、个体差异、知识建构中的学习者因素、教学设计的欧洲流派、学习中媒体的作用、测量和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成果之间并不完全一致,而主要的共识就是:学习是一种复杂现象,迄今已有的学习理论提供的只是特定有限情境的解释。

第三部分是本册的结论,即教学设计模型,七种教学设计模型描绘了广泛的实践领域。其中提及的模型是从过去几十年科学实验室里的研究发现中得到的,为读者提供了知识库。这部分也旨在帮助读者在教学设计领域内区分不同的模型种类:有的模型目标在于建立进一步精确的、说明性的和完善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概念;有的是组织模型,它们组织教学活动的序列,教学活动的效率可以受到它们实践效果的控制;有的所谓计划与预测模型的目标是通过不同的学习环境的构架来改变教学实践的。

第二册中,作者们关注设计者处理教学设计问题并且通过各种试验以提高解决问题技巧的教学设计环境,提供了解决教学设计、决策制定和评价等问题的基础。

第一部分强调教学设计和决策制定,讨论了在不同的考虑层次上解决教学设计问题的过程。这部分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虽然教学设计模型勾勒出创造学习环境的行为,计划和决策的重要性在巨大的处理进程中显得相对较轻。当教学设计领域最初开创时,传输系统(如媒体)的作用局限于相对廉价的技术。然而,随着基于技术的传输系统的成本(风险)日益增长,对充分计划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正当。教学设计未来的增长区将围绕着系统动力学的概念而发展。广泛的科学复合理论将有助于对教学设计动力学的理解。特别是随着进程的其他方面越来越被自动控制,因此这部分把计划和决策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沿。

第二部分着眼于在很多方面为教学设计提供首要基础的教育技术和媒介。新一代综合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传输系统的发展正在挑战教学设计,看教学设计能否让技术产生并扩大它们在不同发展技术中的贡献和作用。结果是,技术和媒体迅速扩大了教学设计者的工具箱;但是直到现在,传统的教学设计方法仍在被运用,虽然它们与信息传递中迅速变化的技术不相适应。因此,信息技术成了教学设计问题的特别一课。这一部分包括了教学设计理念和媒体技术进行整合的精彩章节。

第三部分着眼于教学设计在不同部门和领域的重要运用。该部分呈现的一些特殊教学设计模型讨论了环境因素和组织的限制。因为学校教育是教学设计运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作者们描述了如何借助教学设计改进学校教育,也展现了意在促进学习与思维的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另外,为高等教育和工业及职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型也受到了重视。来自认知科学、教育技术、公共和政治的因素都显示了教学设计是如何适应内外部限制并作出调整的。最后,远程学习和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成了考虑的焦点问题。事实上,在这个领域的运用也许将成为许多教学设计模型的实验田。考虑到教育和训练经常发生在组织机构中,本部分各章节的作者们把重点放在两类“最终用户”上:作为顾客的个人或小群体;作为顾客的组织机构。

因此,这两册《教学设计的国际观》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国际基础,是国际教学领域的一部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该书的四位编者是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著名学者,分别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坦尼森(Robert D.Tennyson)、荷兰土温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的戴克斯特拉(Sanne Dijkstra)、德国得累斯顿技术大学(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肖特(Franz schott)和西尔(Norbert M.Seel),其余数十位作者以美国、德国、荷兰学者为主,还包括了加拿大、英国、瑞士、俄罗斯的学者,美国空军负责飞机驾驶培训的专门人员也撰写了特色鲜明的章节。

从作者介绍中可以发现,本书的作者们具有丰富的教学设计和开发经验,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作者们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观察教学设计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编者们在国际知名的作者中进行了广泛挑选,以选出在专题领域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与教学的哲学理论)、对经验研究的解释和教学设计模型。全书各个章节之间体现了良好的互补性和整体感。

这两册书不仅适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学者,也适合包括教学设计者、学科课程专家、教师、公司和军队的培训者,以及商业产品开发者在内的各类读者。另外,我们也向我国大学的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原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生推荐本书。参与职后教师教育计划的人士和从事教师与督导培训的人士也适合阅读本书。可以说,这两册书既是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生和职后教师培训的参考文献。

第二篇:《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字义,并灵活运用。

(2)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能够准确默写。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

(2)合作探究: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启示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4)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

(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树立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依据的是文本、课后练习、教参和单元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诗歌的叙事艺术以及音乐描写特色。

【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并参考多方资料,提取了这两个核心要点。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为2课时,前提是有课前预习。

教案概述

《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是唐代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展示不同诗歌艺术特色,既注重时代横切面,亦注重纵向比较,这也是需要师生共同树立的单元观。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所以,此次课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单元目标。此外,教学设计要事先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的相关要求,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就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必修三是高一下学期的课文,高一学生初具理性思维,也有相关的诗歌学习基础,所以这次课以教参为辅助资料,侧重文本逻辑层次,题目设计多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文本内容主要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沦落天涯”的悲慨。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叙事和音乐描写上。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整体感知

一、课文导入

以后人所做关于“高山流水”诗歌“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引出知音话题,进而进入本篇课文。

【设计思路】“高山流水”的故事,学生学过,以学生所熟知的旧知识来引发新知识,契合学生心理,同时,文本思想内涵的一面“知音之遇”,学生通读文本是可以体会到的,这与学生课前的预习小成就暗合。

二、文体基础知识──“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作品《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关于“歌行”,明代徐师曾《诗体明辨》曰:“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明朝胡震亨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设计思路】该部分,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对文体有所了解。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来补充。

三、创作背景

1.诗序及其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设计思路】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诗序的作用,其中也有些知识点需掌握。此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教师点播补充。

2.作者生平,尤重作者被贬的原因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此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被贬九江的第二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从水面漂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

【第三部分设计思路】:诗歌是心声的外化,而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读古代诗歌,要有“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所以有必要,提示学生诗歌的创作背景。此题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诗序,作为该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二者互为补充,利于学生充分把握文本。

【设计思路】学生课前预习后,对作者的生平会有大体了解,所以此部分可以让学生简答,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四、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字义,读对语气。

2.段落划分,分条理析

①从音乐的角度,划分为三部分。从音乐的角度,则要分析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乐曲,据此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一段,送客闻琴。

第二部分:第二段到第四段,应邀弹琴。

第三部分:第五段,感言弹琴。

②按诗的内容,划分为六个段落。可按故事的“发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考虑。

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

问题设计:

A.“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七个字好在哪里?

参考:“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B.作者选取了秋天哪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作用是什么?

参考: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如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把人物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给人以真切感,可谓“境界全出”。

C.中间四句的作用。

参考: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D.赏析“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

参考:“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映衬。

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

问题设计:分别找出描写诗人心情急切、琵琶女羞怯情态以及琵琶女精彩演奏的相关语句。

参考: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见,到“千呼万唤”,寥寥数语,写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从“欲语迟”,到“始出来”,到“半遮面”,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既然是知音,就无须更多的话语。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在诗人看来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待正式演奏,“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此情此景,令诗人叹为观止。

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

问题设计:

A.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B.复述情节,提示关键词“先追忆”“继言”“复言”。

参考:以“沉吟放拨”两句肖像描写作为过渡,然后转入琵琶女“自言”的情境中。先追忆往昔繁华岁月,青春年少,貌美艺佳,倾国倾城,风光无限;继言时光流转,人事皆非,少年不再,容颜衰老,以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复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只好在这秋江冷月之中独守空船,而每当“夜深忽梦少年事”,总是不知不觉地泪水纵横,梦断妆残。

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第五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

【第四部分设计思路】通过朗读,巩固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段落划分,提供两个划分角度,结合文本的段落编排、段落划分难度、学情,在此采用第二种划分方法。该部分的设计意图是理清课文整体架构和段落内部逻辑。段落内部的问题设计,都有针对性的小点,问题形式设计多样,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具体授课时,讲到每段时,可以把设计的该段的几个小问题展示在课件上,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五、作业

1.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熟读课文。

2.思考文本第二段音乐描写特色及文本叙事艺术。

第三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爱情故事,分别为牛郎织女(一说天仙配)、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

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三、文意疏通。

1、自主翻译

2、教师重点点拨、补充

3、词句问题交流,师生指点。

4、文言知识归纳(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汇报)

通假字 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偏义复词:两个词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做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偏义复词应该是古代的一种语言习惯,有凑足音节的作用。

①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侧重于来;

-1-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侧重于远;

③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其中,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④《鸿门宴》中的“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偏在入。

如果没有补衬的词,读读看,很不顺口:往(来)无白丁,忘路之远(近),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四、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概括内容

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1)诗意。

(2)诗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3、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4.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1)引起下文,托物起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失散。

(2)孔雀徘徊反顾,营造缠绵、哀怨的氛围,为全市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五、课文赏析

(一)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谁?刘兰芝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答案有依据)

1、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

◆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

◆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

◆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

◆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2、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3、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

◆焦母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

◆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

◆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

(二)悲剧根源

既然刘兰芝如此勤劳、善良、美丽……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讨论汇报(明确):

2、师小结:

不管焦母以什么理由嫌恶兰芝,乃至将她赶走,都暴露了封建家长制力量的强大和冷酷无情。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地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兰芝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仲卿和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与无情。

3、这首诗叙述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你对这种结尾的看法。

(1)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两人化为天上的星座,一年得以见一次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两人合葬,化为蝴蝶);古代戏曲作品里,《窦娥冤》的结尾写窦娥的鬼魂申冤报仇,最后将一个个坏人绳之以法,《梧桐雨》的结尾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上团圆等,也算得上是这一类型的结尾。

(2)外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人合葬,他们所在的两个家族消除宿怨)。这种结尾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

情,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六、艺术特色

1、前后照应

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①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道:“„„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照应了“十四学裁衣”一句。

②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③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

④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

2、民歌风味。

(1)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2)多处运用铺陈手法。

铺陈:铺叙;陈述。就是诗经中的“赋”,目的是为强调,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诗歌开头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

◆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3)比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一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

七.全文总结

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孔雀永远的飞翔,牛郎织女的隔河遥望,梁祝的双飞化蝶,白蛇许仙的隔塔相思„„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但我们也看到了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著地追求。

八、作业

1、课后作业;

2、翻译段落

九、课后思考

1、兰芝如此美好的品行,为何却遭焦母的虐待直至被遣?

2、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休被认为奇耻大辱,遭人鄙弃,为何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以至于县令太守都来为儿子求亲?

3、故事尾声二人合葬后现出的“连理枝”、“鸳鸯鸟”的浪漫奇幻情节,对于渲染故事有何意义?

4、对刘兰芝焦仲卿自尽殉情的分析评价。

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里洗澡,尽情地享受人间的欢乐。她们游玩时,织女遇见了牛郎,二人互生情意,在老牛的帮助下,他们结成了夫妻。牛郎和织女婚配后,男耕女织,夫妻恩爱,一胎双胞,有儿有女,一家四口,生活甜蜜。但是好景不长,这事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了,要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拆散了他们的美好姻缘。老牛望着泪流满面的牛郎和痛哭流涕的两个孩子,它也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老牛对

牛郎说:“你不要哭伤了身体,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我有办法为你解难,也是我应该报答你的时候了。待我死后,用我的皮做三双鞋子,你和两个孩子穿上它就可以上天,一家人就可以团聚。”老牛当天就死了,牛郎按老牛说的话做了,他们穿上老牛皮做的鞋,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找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心一狠,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织女就被隔在天河两岸,他们只能相对哭泣。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了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他们夫妻的恩爱所感动,就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1]。

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发生在湖南澧州孟姜山周边地区(今津市、澧县分管的嘉山一带),相传秦始皇时,逃役回乡的青年范喜郎与孟姜女新婚当晚,正要入洞房之时,范喜郎又被抓住发往北方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最终哭倒长城,沥血找到了丈夫的遗骨,立誓要把丈夫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她背负遗骨的归乡路上历尽坎坷,在陕西西安府潼关县饥渴而死。当地老百姓为孟姜女的真情感动,收埋他们的遗骸立祠纪念,至今香火不断。孟姜女的故乡嘉山有很多关于孟姜女的文化遗存,实物景点琳琅满目,故事戏曲脍炙人口。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海外华人对故国的眷念。

白蛇传

故事成于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冯梦龙《警世通言》所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的《白蛇传》。由“许仙与白娘子游湖借伞”、“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断桥相会”、“法海将白娘子罩于金钵压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进蟹腹”等脍炙人口的情节组成。

在峨嵋山经过千年修炼的两位蛇仙,来到人间的西湖,化作美丽的少女白娘子和青儿。她们在雨中遇到青年许仙,白娘子与许仙萌生爱情,结为夫妇。和尚法海认为此乃妖孽为害,遂蛊惑许仙于端阳节以雄黄酒灌醉妻子,白娘子醉后显露蛇形,吓死许仙。白娘子醒后惊痛不止,舍生忘死去仙山盗回仙草,救活许仙。

不料许仙病后初愈,又被法海诱上金山寺。白娘子和青儿赶到,法海却不准许仙出见,白娘子无奈,与青儿调动水族,水漫金山,法海请来神将护法助战,不想中了法海禅师的计谋,被装进了一个很小的钵盂里,压在了雷峰塔下面,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天伦之乐。[2]

梁祝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飞。

实际上两人相差了八百多年,梁山伯是明代人,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祝英台是侠女,劫富济贫,三去太守家盗银,后中埋伏被乱刀砍死,百姓将其厚葬;梁山伯是宁波府银县县官,死后入葬挖墓时,恰巧刨出祝英台的墓碑,风水看好,另择地而葬又不妥,故合葬,立碑,黑为梁,红为祝,有文人心生奇想,敷衍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天仙配

董永的故事是有出处的,它见之于史乘、类书、笔记、子集之中较早的有三四处。普遍地认为他

是汉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东北部,至于他卖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发生地点,则说法不一。

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词条图册

第四篇:弟子规总序教学设计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初步体会其中的意境。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谁会背《弟子规》或《三字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试背诵)

2、简单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时期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共360句,1080字。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教师范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三、引导简单理解

1、多媒体课件逐句出示,引导理解。

2、学生自读。

3、跟音乐读。

四、课间休息

1、课件出示《董遇三余读书》动画,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姿势或坐或趴听故事。

2、教师简单小结。

五、熟读成诵

1、齐读。分行读。

2、拍手游戏读。

3、轻轻地踏着脚的节拍读。

4、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7、检查背诵。

五、总结

同学们,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书。相信诵读它,你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一生幸福!

七、课件出示,名句欣赏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 王籍《入若耶溪》

八、作 业

给父母背诵《弟子规》总序。

九、板书设计

《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五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等。

2.理清故事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重点:

疏通文义,理清故事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1.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指导: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语句。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梳理故事结构。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摧残,从而造成了一幕幕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感受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这种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不屈追求。

二、梳理相关文言知识,疏通文义

1.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字词,教师点拨、补充 2.文言知识归纳(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展示)

通假字 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三、整体感知,理清故事结构 1.诵读指导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学生齐读部分段落,如2、9、32等。2.概括内容

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1)诗意。

(2)诗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3.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4.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1)引起下文,托物起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失散。

(2)孔雀徘徊反顾,营造缠绵、哀怨的氛围,为全市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四、文本研习

(一)人物形象

由学生自主合作找出诗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小组讨论完成对语言的揣摩,归纳出人物性格,教师进行引导。

(一)人物形象

1.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小组分工,概括要有依据,学生读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例:

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

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

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不敢直接抗争,只消极反抗,拘谨懦弱,愚孝。3.焦母:反面形象,蛮横无理,独断固执。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

教师总结: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最大的艺术成就。人物是主题的载体。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思考,准确把握,随之才能深入理解主题。

(二)悲剧根源及社会意义

既然刘兰芝如此勤劳、善良、美丽……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 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讨论汇报(明确): 2.师小结:

不管焦母以什么理由嫌恶兰芝,乃至将她赶走,都暴露了封建家长制力量的强大和冷酷无情。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地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兰芝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仲卿和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与无情。

五、合作探究

1.本诗这一化鸟双飞的浪漫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交通,是为连理枝;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双飞。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的不朽,寄托着人民群众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封建专制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歌颂忠贞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2.中国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采用了类似的结尾,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应该能举出一些例子: 梁山泊、祝英台化蝶双飞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为自己洗雪冤情 杜丽娘死后还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

教师小结:在封建势力极端强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许多理想、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于是许多作家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寄托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六、赏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问题: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大量运用,本诗是否运用了这些手法?分析其作用。1.“赋”

(1)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赋”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2)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3)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

2.“比”

明确:“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3.“兴”

开头两句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教师小结:本诗继承了《诗经》的优秀表现手法赋、比、兴,这些手法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七、全文总结

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孔雀永远的飞翔,牛郎织女的隔河遥望,梁祝的双飞化蝶,白蛇许仙的隔塔相思……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但我们也看到了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著地追求。

八、布置作业

课后拓展阅读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兰辞》,比较体会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人物:刘兰芝 忠贞而反抗

焦仲卿 忠于爱情,懦弱愚孝 焦母 专横无理 刘兄 趋炎附势

主题:封建家长制力量的强大和冷酷无情 手法:赋、比、兴

下载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的国际观 译者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模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

    《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 并序 ——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 并序》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本单元重点学习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史及代表作......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文档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情感。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设想: 1.重点与难点:......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常识。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3、掌握《琵琶行并序》中重要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 2、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并能做到背诵全文......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

    荔枝图序_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2、学习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