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认定高中语文说课稿:我与地坛
教师资格证认定高中语文说课稿:我与地坛
来源:考试大 【考试就上考试大,大小考试都不怕】 2010年5月17日
《我与地坛》说课稿
一、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因此,要从文章的内容着手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二、单元教学思路:阅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写法和语言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全面涉及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着重就某一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并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
六、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指导学习: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 坍圮()()玉砌()雕栏 亘()古不变 撅()
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 熨()帖 猝()然 倔强()()隽()永 恪()守 焦灼()(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地坛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相关推荐: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说课教案:我与地坛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我与地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同仁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认定高中语文说课稿雨巷
教师资格证认定高中语文说课稿:雨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雨巷》是语文必修二现代诗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感悟诗情诗意,认识现代诗歌的特点。《雨巷》是一首象征诗,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失败的现实脱节的悲剧感,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诗中描写的一切,悠长寂寥的雨巷,彳亍的丁香姑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其象征意义。
(二)重难点 体悟雨巷诗情诗境 体会本诗“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而后一点也是本诗的难点所在。(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 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 能力目标:1培养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 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课时安排及教具使用及课前准备
《雨巷》课时安排为一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包括生字词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自主质疑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现代诗歌,懂得一些鉴赏诗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诗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还有一定难度。另外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其历史背景。
(二)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贯穿始终,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
(三)学习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特引导学生采用如下学习方法: 诵读表演法: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和表演中理解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读诗品诗的悟性及能力,以完成重点一为目标。质疑感悟交流法:继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要求,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以完成重难点二为目标。
(四)设计说明
授课计划设计的出发点 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讨论、交流和合作,重视探究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 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现代诗歌的学习就要落下帷幕了,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迈大气,风流才子徐志摩的潇洒飘逸,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面对多难的祖国面对多难的父老乡亲诗人闻一多艾青所发出的痛苦呼喊,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二)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之一:参读------------------4分
(三)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之二:美读------------------15分 1 齐读---------初步自我体悟诗境--------1 2听配乐朗诵-------3 3由朗诵-------3 4给画配诗朗诵-------3 5表演现场版《雨巷》--------5
(四)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之三:议读-------22分
(五)总结:象征诗-------3分 写作练习:
请仿照象征诗《墙角的花》,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墙角的花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第四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
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作业布置
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第五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单位: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35中)姓名:郭建英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quot;言''荃'更为重要。'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quot;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 ……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才找到答案?
2、为什么史铁生认为'活得最苦的是母亲'。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你也一定被某种东西深深触动过,有所感悟,请你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