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3(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6:5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冬夜读书示子聿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冬夜读书示子聿3》。

第一篇:冬夜读书示子聿3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有这样一位诗人,你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2、【课件出示】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谁呢?(陆游)

3、交流:陆游【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4、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他写的一首古诗,同学们还记得吗?

5、学生背诵《示儿》。

6、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

7、【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讲解:子聿,陆游的幼子。)交流:相同点:都有“示”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把事物摆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课件出示】

2、从题目上你还知道了什么?(交流)时间:冬天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读书时生发了感想……

3、小结:题目告诉我们,诗人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写了一首诗来教育小儿子。

4、再读课题。过渡: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学古诗。

三、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课件出示】自学古诗:(1)读通顺、流利;(2)以小组猜猜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做出简单的批注。

2、检测朗读。

(1)谁来读读这首诗?指3——5名读。评价: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如果能注意断句就更好了。

像个小诗人的感觉了。(2)齐读。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句,看看陆游到底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这句话当中哪个词语不理解呢?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始”:才。

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谁来试着说说?指名说。(1-2名)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听到了这些,使我想到了几个词语。你想到了吗? 指名说。(3-5名)

简单两句话却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词语。真是句句真言呀。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也有许多句子告诉了我们学习要不遗余力,你知道多少呢? 指名说。(3-5名)由词及句,由句及理,由理及人。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话。生齐读。古人读书,接下文。(3)联系实际:

A、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说。(多说)(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呀。课外知识很丰富啊。这源于同学们平时看书看得多,现在可是派上用场了。

B、你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王羲之、岳飞、玄奘、司马光、包拯、唐伯虎……)

(4)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A.他三天()就学会了游泳。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C.明天有()再来玩吧!D.中国(),名扬海外。

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他说过一句话:(“不教一日闲过”)

(5)小结: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6)齐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诗句意思。诗句的后两句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①“终”:到底、毕竟的意思;②“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③“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谁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1-2)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生齐读。

(3)联系实际: A、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课件出示】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B、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懂得了什么?

C、教师启发: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D、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课件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俗语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4)提示:“觉”“绝”音同义不同,写得时候要注意。(5)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6)齐读后两句。

五、整体把握,熟读背诵

1、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请你想一想陆游在教育自己儿子时时是怎样的态度?(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3、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古诗吧。(指名读3-5名。)

4、快速背诵。会背了吗?

指名试背。齐背。

5、总结全诗。

假如你穿越到了南宋成了陆游,你会用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来告诉陆子聿诗中蕴含的道理吗?

生回答。

这首古诗与课前诵读的《劝学》都是寓理诗,告诉了人们一些道理。

六、课堂检测【课件出示】

课文学到这里,你都学到了什么呢?试着填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与“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七、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古诗学完了,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去学习古诗的? 生试说。课件出示。

1、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2、了解诗人的生平。

3、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

4、善于发现“诗眼”。

5、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知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自主学习了。

七、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默写这首古诗。

2、读一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设计:

示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第二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通过注解,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4、通过多首陆游教子诗的教学,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重点、难点] 能联系实际,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2、“诗可以一组组地教”,通组诗的教学,更真切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更能读懂陆游拳拳育子之心。

[设计思路]本诗的教学有二大版块组成:一是学习印象中的陆游。;二是感受拳拳育子心的陆游。第二部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感受诗情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的拳拳育子之心。[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认识一位爱国的陆游。

1、陆游,你认识他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交流,补充读好《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认识到他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2、.谈话导入,补充《陆游教子》的材料,揭示诗题。

由六上教材的古诗编排特点引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课件映示《陆游教子》的材料:陆游教子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年隐居家乡。他有六子一女。陆游一生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度过的。面对金兵的南下,宋朝的山河为金人所占有,他心急如焚。他对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为此,他对子女十分重视做人的教育。他告诫儿子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他要求儿子们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地学习。

知书达理是陆游在子女教育上十分注意的一点。他说:古人做学问是很努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候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他对儿子说:“现在我已老了,可你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希望你们一定牢记我的劝告。”他还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这里所说的力行,就是要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干利禄,不污大节,廉洁自守,处处谨慎,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陆游85岁那年冬天,病到在床上。他预感到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然而,使他引以为憾的是,为他一生所向往的中原收复、国家的统一还未能实现。十二月二十九日,他把几个儿子都叫到自己床前,捧过纸笔,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遂即合上了眼睛。

学生自读资料后,教师揭示两首教子诗——《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3.依次板书“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引导学生对比两个诗题,进而十分自然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4、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学习新诗,感受一位拳拳育子的陆游。

1、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图片)。图上的老者就是陆游,旁边的小孩子就是陆游的小儿子,叫——子聿。一起称呼一下。这个“聿”字,你怎么记住他呢?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想想陆游和子聿在干什么呢?(教,也可以说是教育;你是这样想的,还可以说陆游在干什么?陆游教儿子怎样读书,教读书的道理)

2、诵读,读通古诗

(1)过渡:那么,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2)、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

(3)、把诗读正确了,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范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3、自读,读懂诗意(1)出示提示:

◆学问:指读书学习,即做学问。

◆无遗力 :遗,保留,无遗力就是精力毫无保留,即竭尽全力。

◆始 :才能。

◆纸上:指书本上。

◆终:毕竟;终究。

◆觉浅:感到肤浅,不够完善。◆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 :亲身实践。

(2)学法指导:要想理解全诗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诗句中重点词或难以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这些字词理解了,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诗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3)让学生自说,同座位互相说说全诗大意。

4、悟读

读明诗理

(1)、学习第一二句。

导: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有一些字词值得我们去注意。先看第一二句 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你是怎么读懂的啊?

(引导抓住“无遗力”来理解)

(2)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请你举例说说古人是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出示: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十载寒窗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滴水穿石

每一个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要怎样呢?(孜孜不倦)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读好该句。

④接着我们来看一组词:屏幕出示 :工夫 功夫

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词有什么异同?

你会区分它们吗?让我们来做一做选词填空: a.他三天()就学会游泳。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c.明天有()再来玩吧!d.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诗中用的是哪一个?那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从“少”到“老”,做学问要化怎样的“工夫”?读好该句。

⑤再看“少壮”这个词,读着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什么诗句呢?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句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还要怎样呢?(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读好该句。

(2)学习第三四句。

过渡:那么,后两句诗呢?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齐读。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读了这两句诗,由此你的脑海里浮现出哪些人物或者名言呢? A、赵括

a我想,你一定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议论军事,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难不住他。当时不少人都夸奖他,可是赵奢却不以为然。他告诫儿子要多务实际,可是赵括并没放在心上。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去长平抵挡。廉颇采取修筑工事坚持防守的方法,使秦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

这时秦国使用了反奸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召回了廉颇,派赵括去代替他的职务。

赵括一上任就轻率地改变了战术,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几十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平日熟读兵法的赵括这时毫无办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带着军队拼死突围。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国四十万人全军覆没。

b为什么赵括会兵败呢?生说。

所以说,赵括纸上谈兵它从反面告诉我们,读——

c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不行)还要怎么样?(亲自去实践)板书:亲自实践

学生举例相机说明读好诗句。

B、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 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读好,并不忘明理诵读诗。

小结: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整首诗,陆游对儿子的期望是:(指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亲自实践

5、诵读,读出诗情。

1、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它和我们通常学得写景抒情诗是不同的,我们称它为说理诗。就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女生读、男生读。

2、古诗涵咏。

a、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也午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课外拓展,感受一位可亲可敬的陆游

1、导:陆游育子诗仅仅是这一首吗?仅仅是教育孩子读书吗?我们来再看一首。

2、出示:诗和注解

①《五更读书示子》 [南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陆游的言传身教,对于儿辈的成长,无疑有着良好的影响。我们虽不知其儿子们的文功武为的事迹,至少应是正直的人,有用于当时的人,只是不如其老子的名气大而已。但陆游本人都对儿子的行为表出了满意。儿子们虽然愚笨,但清正业绩尚存,很象我这么吃苦耐挫折。万钟一品,就是当时的高官厚禄,陆游父子不屑一谈。他们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有用武之地,成为“苏元元”。苏元元,是当时一个很正气的为百姓谋福的名人名字。

3、自读品悟,陆游教孩子什么?交流并板书(做 人:正直朴素 耐受挫折)

4、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人要正直朴素,耐受挫折。

(三)做 事:为国效力 无私清廉

1、导:我们继续。

2、出示:诗和注解。

①《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1 [南宋]陆游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我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老年时的陆游生活很清贫,却鼓励又一个儿子(子龙)远离自己为国效力。甘旨,甘美的食物,特指子女奉献给老人的食品,我们不难理解这首诗:我可以自谋生活,你在千里之外的任上不必牵挂我。我衣服听任其露胳膊肘,鞋子虽其露出脚趾头。虽说出门惹人嘲笑,可我回到家中却问心无愧的安睡。这些叮咛慰勉话语,文辞朴实平淡,所烘托的感情却是何等的强烈深沉,一字一句都跳动着一位慈祥、正直的父亲的脉搏,展示了一个父亲要儿子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深挚的期望。是诗人“国重家轻、忠孝不能两全”赤心报国思想的真实写照。

②《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2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同上。

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事要为国效力,无私清廉。

(四)回顾总结,展现爱子之心。

1、同学们,学了这些诗,只是陆游所有育子诗里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为人父对儿子的更多教育。(板书„„)此刻,你对陆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并板书:爱子之心。

2、让我们把这拳拳育子的爱心融入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起读吧。

3、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所有诗篇。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 ﹢ 实践经验

第三篇:冬夜读书示子聿(范文模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河北学校 史雨平

【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读通读懂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设计理念】:这是首哲理诗。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教这首诗我准备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

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

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诗做好一切准备。【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先从赛背古诗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本诗的教学。在学习本诗的时候,先了解诗作者陆游的其人其事,然后采用三读的方法,一诵读:读通古诗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诗明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读通古诗,到读懂诗意,最后读诗明理,学以致用。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拓展古诗,搜集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用以勉励自己。

【教学过程】:

一、赛背古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习了不少古诗吧!那么,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来背诵给其他同学听听,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回味一下我国的一些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学生无限的热情。因为小学生的内心向来就对新生事物充满着好奇,对求知充满着冲动。

2、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

(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出示诗文)

二、自学古诗

1.大家可以采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诵读 读通古诗 二研读 读懂诗意 三悟读 读诗明理

设计意图:“三读”的方法,由自由到统一,再到自由,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学习方式,即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

课件出示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2.小组讨论学习古诗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试图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导学古诗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检查”读通古诗” 2.指导学习古诗(1)冬夜读书示子聿

“示”什么意思?(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出示:示:指示、训示)

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那他教育儿子什么些什么?

(2)(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指名读前两句,齐读。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

(4)(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5)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

指名读后两句,齐读。

(6)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7)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

设计意图:这里要求学生用成语来描述陆游教育儿子时的态度,一来深入了解此时陆游的用意,二来有助于学生成语的积累。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8)评读。

四、巩固古诗

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出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

设计意图:学完古诗,用填空的形式适时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教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展。

五、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古人的读书诗来劝勉学生热爱读书。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设计意图:学完了本首古诗,再补充古人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以达到深化、积累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第四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设计者:彭柱仙

一、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话。

2、理解课题。

二、读通古诗

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自由地读读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

三、研读,读懂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留。无遗力:不留一点力气。始:毕竟。少壮:青少年。

诗意:古人读书,做学问是要不遗余力的。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这样到老了才有所成

2、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词有什么异同?

a.他三天()就学会游泳。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c.明天有()再来玩吧!d.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诗中用的是哪一个?那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3、学习后两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深入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深入地了解,就必须的亲自实践。

4、在这首诗里,大诗人陆游告诉儿子子聿哪些读书感想了呢?再次自由地读读古诗,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陆游的读书感想。也就是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四、悟读 读明诗理

1、齐读前两句。

1)做什么事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呢?(做学问)

2)青少年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地去学习呢?(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3)你想到了那些成语成语:孜孜不倦 不遗余力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每一个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4)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句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5)在这14个字里,也包含着许多的故事: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小结:诗人陆游就是用前两句诗告诉儿子子聿,读书,学习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2、齐读后两句诗,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

1)读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它从反面告诉我们。

2)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不行)还要怎么样?(亲自去实践)板书:亲自实践

3、联想生活中一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相关事例。

小结:亲身实践多重要啊,所以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诵读 读出诗情

1、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板书:真正的学者)

2、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那就是——(生答)。

3、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向我们讲述了亘古不变的读书哲理,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间。全班齐诵。

4、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导读

1)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2)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3)也许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第三组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4)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作老始成„„”

师:儿子子聿听完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明白了。

六、巩固古诗

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七、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持之以恒)

真正的学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实践)

第五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法作品、投影仪、《悬梁刺股》Flash

六、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1.出示“范字”,再次朗读(指名读,齐读)

⑴简介作者陆游

①本学期你曾学过陆游的什么诗,你对陆游有哪些了解?

②老师补充介绍: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

2.解题

①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讨论:题中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反复诵读,力争会背。

①自由读背

②领读、齐读。

③分组读(会背的则背)

④学生闭目轻诵

⑤指名背、齐背

⑥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⑦略谈感悟: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播放《悬梁刺股》Flash ,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2.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有所成就)

3.指名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4.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

综合3﹑4两句得出“实践出真知”。

5.看图:找两个学生分角色扮演。

①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预设:

A:陆游觉得子聿书本知识研究小有成绩,但是已经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陆游怕儿子半途而废,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

B:陆游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从小这样饱读诗书,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C:陆游是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看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的安全,民族的振兴,都靠子聿这么大的孩子将来得以保证。因此,他激励儿子好好读书,掌握真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D: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和自己小时侯同样贪玩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超越父亲。

过渡语: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使诗歌更加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②投影片出示口头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③学生自由组合,创意地演练。

④推选同学登台表演。

(三).拓展延伸:看板书,明道理。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从医生、驾驶员、厨师„„等人身上总结: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四).背默古诗

①指名背诵。

②仔细观察,注意难写的字。

③友情提醒:这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工夫的“工”。

投影显示:

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④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古诗并自查(温馨提醒: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保护好视力。播放)

⑤反馈学生背默情况。

观书有感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

(二)》,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

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动作。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自问又自答这叫什么?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

板书: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指名读(2人)——齐读】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反复诵读,完满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

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

观书有感(说理诗)

朱熹

方塘清←源头活水

心智明←读书汲取

下载冬夜读书示子聿3(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冬夜读书示子聿3(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 师:中国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今天上......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 示:教导;子聿(yù ): 陆游的小儿子; 遗:保......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内容: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借助工具书,自主合作,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3、充分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学生的经验世界,懂得做......

    冬夜读书示子聿范文合集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常州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 古诗两首 一、 导入 1、 2、 3、 4、 看图猜诗句。 齐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揭题《观书有感......

    冬夜读书示子聿

    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黄陂区前川一小 曾玫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深入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让学生推敲词句,感悟经典诗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以下是小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