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安福县城北学校 刘胜贤
难得这次外出学习充电的机会。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工作人员,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学有所得,不虚此行。下面我想从两方面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粗浅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管理:校长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 2017年初,我县(安福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进136幸福教育改革工程,目的是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幸福教育,看似是一种理念,但我认为,更应该是一种教育实践。创办幸福快乐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幸福快乐,就没有学生的幸福快乐。而现实状况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不高,还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立教授,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抽样检测,发现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此结果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教师的为什么体验不到职业幸福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工作量繁重外,1
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绩效考核等,另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教师不得不因此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要同时面对家长望子成龙和学校以成绩评定教师优劣,长此以往势必会使教师心理不堪重负。
关注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校长的职责,也是校长重要的工作内容。那么,校长如何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考核教师的工作要谨慎“量化”。
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对老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考勤、师德、科研、教学成绩等等都是量化指标。的确,量化考核,对于教师管理很有用,尤其是对于少部分工作疲沓不求上进的教师。可是老师的工作能全部量化吗?一张量化表格上,能体现出老师对事业的爱和责任心吗?老师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深刻反思,在量化表格上能看出来吗?老师的专业成长,在量化考核上也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甚至,在量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为了应付考核而作假的行为,学校你要论文,我就发表一篇,管他是抄袭的还是自己撰写的,你说教案每周几篇,我就写够几篇,管它实用不实用。这样的量化考核又有多大意义呢。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学生和家长的评教。学生、家长参与评教,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块重要内容。学校把表格发下来,让学生和家长不记名填写,由此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通过学生和家长参与的评教,学校期许能更深地了解到老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及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和家长的评教意见,学校要谨慎。首先我们得明白评教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把学生和家长评教的意见作为评价教师师德和教育 2
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就不妥了,甚至可以说是对老师的不负责。学生和家长所站的角度不同,也不了解老师工作的全面,有些评价意见难免偏颇或者失真。学校不能认为学生和家长的评教意见就是第一手真实资料,而以这为依据伤害了我们的教师。
二、校长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的人际关系氛围,是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基础。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教师感觉安全,舒心,工作起来自然也愉快有动力。在学校里,老师们认为的好事有评优、评职称、外出学习等。毕竟这样的机会都不多,一有指标,全校老师都盯着,老师们对这样的事情很敏感,就看花落谁家了。校长在分配指标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不管“绣球”落在哪个人身上,都不要让大部分老师都感到不公平。每个老师的性格能力都不一样,校长要看到这一点,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校的每位老师,更不能根据和自己关系的疏和近去分配指标。校长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减少学校老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三、关注教师的精神家园。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饱满和丰富,是无价之宝,足以抵御来自外部世界的侵蚀和伤害。校长,不可能做每个老师的心理维护师,却可以把老师引导到阅读的精神圣地。
首先,校长要热爱读书,读书不仅仅是校长的工作需要,更应该成为校长的一种生活常态。学校阅读的氛围浓厚与否,跟校长对阅读是否重视有着很大关系。校长自己要重视阅读和热爱阅读,自然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以个人魅力来影响和带动全校师生的阅读,潜移默化中引领着全校教师,让 3
师生在阅读中共同进步。
学校阅览室应该有丰富的藏书,内容不仅仅限于教育教学专著,可以有文学,哲学,心理,人物传记等等。阅览室的环境清新优雅,令人感到愉悦,自然会吸引老师们来这里阅读。学校还可以为每位老师订阅一份杂志,当然是教育教学之外的滋养心灵的书籍。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灵,所以滋养心灵的书要经常读。我个人已十几年连续订阅《读者》,《读者》选文安静,隽永,不管长短,都能给我以心灵上的启示和触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卷书在手,可以让老师们忘记工作的疲惫和烦忧。阅读,让老师们的生活空间更纯净,灵魂更淳朴,从中老师们找到让生命不断成长、开花的动力和源泉,从而领略到灵魂在高处的风光。
如今,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要发挥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功能。首先心理咨询室要配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方便教师借阅,让老师们通过阅读找到自我调适的方法;让老师们在愉悦放松的环境中,通过心理沙盘游戏达到自我调适的目的;老师们更可以通过选择某个方面的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达到实现自我调节的目的。
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感恩的老师,才能以一颗丰富饱满的心灵去影响学生,才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管理者要实现发展学校,发展学生的办学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教师放在首位,没有教师的发展,发展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长们只要有颗关爱教师之心,善用智慧,就一定能把学校建设成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以上浅谈了一下教师心理健康管理的话题,下面再谈谈学生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这次培训中的收获,谈几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面的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潜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潜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构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 5
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超多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潜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料。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资料及途径,探索并构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透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忙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用心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忙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职责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务必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感谢组织这次培训的上级领导,感谢辛劳授课的老师,感谢各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谢谢!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0篇文档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0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1 9月底的滑县县城,已是秋意浓浓。然而,在英民中学的报告厅,“滑县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化”培训正在进行,气氛时而安静时而热情。台下的观众侧耳倾听,时常掌声雷动。
在这里,河南高校教科院的王瑶教授给大家深刻剖析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教化的思索”这个问题。这场报告就像一场刚好雨,传递到与会者的心中。
像“学生上网不学习”、“中学生喜爱打篮球不想上学”、“孩子早恋,妈妈偷看日记烧日记”等等案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擅长总结,没有主动去找寻病因。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不听话,现在的学生难管理。
就以我们班一个女生为例,七年级时这个孩子很乖,还是学习小组长,胆大心细,管理小组很有一套。暑假前我始终考虑到八年级让她做班长。可开学后,发觉这孩子很令我悲观。上课走神,作业凑合,有次还发觉涂了红色口油。
更可气的是,一天我提前到教室,她竟然拿着手机在教室充电。对她的不满,我像火山爆发一样,狠狠地批了她一顿。学校一再强调,学生不允许往学校带手机,她带了,而且公然在教室充电,这不是挑战学校制度,挑战班级纪律吗?
根据班级纪律,手机没收,始终到毕业归还。家长须要来学校说明给孩子买手机的理由,平常对手机的监管状况。
这孩子知道自己闯祸了,唯恐通知家长,一再表示自己错了,请老师宽恕一次。看到她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又心软了。我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不能饶恕她,饶了她,班级纪律就成了一纸空文,谁还会遵守?一个说,宽恕她吧,她也只不过是个12、3岁的孩子。魏勇老师在他著的《怎样上课,学生才喜爱》中说“教化要守住一厘米主权”也就是红线是一百米,那么我们只能在平安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假如你前进到八十米,九十米,九十九米的地方,没准儿红线就往外面延长到一百零一米去了。“一厘米主权”也告知我们:哪怕是自由空间只有一厘米,你仍是国王,是有主权的。所以我反复思索,如何让这孩子相识错误,改正错误,又能警示其他同学不犯类似错误,而且还可以维护学校制度,班级纪律,这“一厘米”之内行使权利。
通过促膝长谈,她也坦诚地讲解并描述了自己的改变过程。这个女孩文笔不错,我让她把自己的心里真实想法写出来,假如能让老师看到诚意,就可以不再追究这件事。
晚上,她把一封长信交给我,题目是《我和老师谈青春》。信中写到:孩子走进青春期,就相当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大人眼中的学习高峰期,人生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对他们来说,却是最简单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家长稍有打压,便会出现逆反心理:总想没事找事,于父母对着干,不和父母沟通沟通,只想成天抱着手机,玩嬉戏、聊QQ、上微信……
男女生之间朦朦胧胧有了好感,把它作为隐私锁在心底。起先荒废学业,虚度光阴……
看了女孩的来信,我知道了叛逆期孩子的症状,只是苦于没有解救的“良药”。
今日王瑶教授的报告,犹如一场刚好雨,一次酣畅淋漓的甘霖,给了我专业的指导。王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表现,心理特点,出现问题的对策。青春期冲动,内心又是敏感细腻的。面对孩子的愁闷、失落、郁闷,采纳合理的方法进行疏导。了解青春期心情周期改变,不过分关注消极心情;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心情;理智地处理情感问题;主动主动地情感沟通……
我想,用“久旱逢甘霖”形容王教授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化培训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们会趁着这场刚好雨,适时耕耘、播种,等待来年丰厚的收获!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2个小时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方面的学问,使我对自己有了新的思索,尤其是学了心理健康教化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相识到了心理健康教化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化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养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来人素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健康教化的详细目标是:不断正确相识自我,增加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实力。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围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化,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化。好的心情是培育出来的,培育好心情就是播种心田。既要播种施肥,也要除草除虫。
三、老师本身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奇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损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化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需是心理健康的人。
老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老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老师在须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始终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学习和驾驭新的学问,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驾驭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平安感。老师不断地接受新学问,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华蜜就是一种心态,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自己认为是华蜜的,再苦再累也其乐无穷。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播种漂亮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吧。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的10月24日至11月2月我有幸参与了国家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培训,通过十天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学问,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透过一粒沙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极其短暂,却撬开了我们广阔老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老师供应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的平台。我将本次学习的感悟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老师心理健康学习意义深远
本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老师心理健康学习刻不待时。无论是从老师自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老师都有必要去学习这方面的学问。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是有些心理问题影响不大而忽视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识的否认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须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学问,更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呢?教化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困难情感的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实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老师的心理健康更是干脆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而从另一方面说,老师的社会压力和其他一些因素使老师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老师心理健康是培育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维护老师心理健康对于培育合格人才促进教化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以及不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这三种老师心理问题有所了解。同时依据学习和训练,我对自卑,自负,焦虑,抑郁,冲动等老师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学习到了很多好用的调适方法。通过对老师职业倦怠心理调适的学习。我对老师这一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老师职业倦怠有了更多得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整,远离倦怠,做一名乐观、主动向上、阳光的老师。此外,通过学习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接着学习,比如老师课堂行为问题,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等。这些内容须要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学学问并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后接着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吧我们所学的心理学学问更好的糅合到我们的课堂之中去。
(三)老师学会心情管理的必要性
学习老师心情管理这一课,我意识到了心情管理的重要性,等老师把老师如何管理好自身心情的一些方法介绍完之后,我不得不也打心底里感谢国培带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老师说:“心情没有对错,它只是症状而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心情如何处理心情。”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起先对心情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我也能坦然的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心情,并努力实行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心情。
总之,老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老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老师在须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始终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学习和驾驭新的学问,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驾驭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平安感。老师不断地接受新学问,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老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化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水平肯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管老师通过讲授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意义、方式、步骤,以及通过活动课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心理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绽开论述:
一、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须要。
1、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
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四周的事往往非常关切,老师在选题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亲密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和关切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题应有所不同。例如,初一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以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为核心的新环境适应问题;初二学生面对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学习策略问题;到了初三变为升学压力和就业问题;高一学生又一次面临更为迥异的新环境适应问题;高二学生要面对学习压力与人际关系交往问题;高三学生面临考试焦虑和职业选择问题。
2、选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其行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同样是在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上升,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中学课堂氛围表象活跃程度明显不如初中,造成这种缘由并不单单是学生上课不用心或其他缘由,而更多的是中学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削减了那种表现自我的心理,多了些独立思索、静心思索问题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小学初中的课堂氛围更多体现在显像层面,中学课堂氛围更多体现在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等隐形层面。全部这些要求我们在选题和设计时都应做充分打算。
二、弄清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会的区分。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缘由,又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缘由。主题班会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等教化,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从心理的角度切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训练,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可互为补充,共同塑造学生美妙的人格和道德行为。
我认为心理辅导活动与主题班会的区分如下表所示:
主题班会
心理辅导活动课
育人
功能
关注学生道德行为思想品德、人生观、社会规范等问题。
关注学生的特性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等及社会适应性。
教化
内容
注意“高、大、全、远”的人物、事务、观念、道德、规范等。如志向、道德、学习等。
注意学生身边“真、实、孝近”的人物、事务、心态、理念及价值推断等。如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适应等。
教化
形式
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典型榜样正面引导。侧重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和实践教化体验,使道德规范逐步达到内化。
通过情境创设,嬉戏活动,讲演叙说,沟通心声,侧重由内向外的体验、感悟和特性的自我张扬,通过助人自助,实现学生人格完善。
特点
师生均可主持,以学生为主。注意说理、启发、实践、榜样,注意思想性、教化性、时代性。
老师辅导学生。注意自我探究、强调体验、感悟、注意发展性、预防性。老师需系统的心理辅导理论和特地技术。
三、课题的选择应当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须要。
首先,心理健康教化与学校整体教化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这就确定了心理健康教化活动课和班级与学校整体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即时性目标和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其次,班级和学校日常学生管理常常遇到的各种学生问题,有很多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化所涉及到的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学生的厌学心情、学习看法偏颇、学习动力不足、同学人际交往、各种问题行为等,这些本身都是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密不行分。或者也可以说是班级和学校日常管理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的表面上的行为问题,而心理健康教化更加关注现象背后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倾向。但这并不影响两者所指向共同的问题。
四、形式要多样。
嬉戏、绘图、角色扮演、小品、辩论赛、探讨、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条出人意外的新闻,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一部来自学生生活场景的dv,一支拨动心弦的乐曲,一串发人深省的数字,一组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段诙谐风趣的动漫,一出自编自演的小品,一个经典的嬉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热身阶段的重要素材,只要它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心灵、思绪、情感、留意力焦点,就能引导学生走向这一堂心理健康课的主题。
五、课题的选择应当考虑心理健康教化目标与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的须要。
教化部XX年8月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指导纲要》指出,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途径之一,并强调要留意防止心理健康教化学科化的倾向。这里的心理健康教化学科化倾向,应当理解为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化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和倾向,而不是这些途径和方法指向的内容和目的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化特殊是心理健康教化活动课不能当作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来学习,并以传统授课模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化活动课在操作上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但是在涉及的内容上和目标上必需体现出一种系统性和连贯性。《纲要》还指出了心理健康教化必需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动身,做到按部就班,设置分阶段的详细教化内容。《纲要》规定的心理健康教化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详细到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很多是相同的,是须要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六、参加要广泛。
我们开展活动,要选择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覆盖面广的、有待逐步提高的教化点,与学生一起探讨、探讨、沟通,引导他们主动参加活动,踊跃发言,要全体参加,避开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促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己有的经验和体验,激发学生产生剧烈的求知欲和主动的学习热忱,促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养的目的。例如:中职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等,老师要从切身的问题设计话题,才能有更广泛的参加度,也才能帮助他们顺当渡过开学初期的适应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到职业教化的学习中。在设计问题时,要让学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参加面要广。
总之,心理健康康教化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的须要;其次再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须要;最终考虑心理健康教化目标与内容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须要。符合实际须要的主题,才是心理健康教化活动课好的主题,结合活动课的详细开展,才能收到志向的实际功效。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骨干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化教学生涯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些收获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务求让学生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个体。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相识自我对于初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育其相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提出培育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培育职业规划意识,最起先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真的是比较有用的一件事。在现在的中国各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岁还要被家长珍宝的当成小孩一样来对待,相应的这些祖国的下一代缺少了他们应当拥有的最至少的独立自理实力。
有很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漫无目的的跟着老师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不到最终,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形。但是假如老师及早的知道学生规划他们的职业目标,让学生有一个目标,这样再来学习就会增加许多的动力。
2、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尽管在很多大的城市都比较受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所在的乡镇农村学校来说,还没有收到很大的重视。但是《纲要》指出,面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专题教化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化课。信任在我的提议下我们的学校以后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上。
心理健康教化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实行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嬉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开展心理辅导必需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爱护学生隐私,谨慎运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运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化医学化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学问;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整方法,相识心理异样现象,驾驭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
良好的心情状态是指平和、稳定和愉悦。
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心情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难以适应,也很难与人共处,当然也影响自我推断力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处于一种开心和悲伤相互交替的冲突状态,因此采纳肯定的方法来培育他们的平和稳定愉悦的心情状态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张也是相当的有作用。
良好的认知状态即良好的自知自控自律的实力是中学生很难达到的一种实力。现在的社会各种学校以外的诱惑更是考验着他们的自控自律的实力。在这方面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激烈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好。而对于自知的实力,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起先并且发展的很快的一个阶段,引导他们培育良好的自我意识,相识自我接纳自我。
青少年常见的心里异样:
(1)焦虑,是由惊慌、担心、忧虑、担忧、恐惊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困难心情状态。焦虑大多是因为遭受到威逼和内心冲突而引起的,不过这些威逼的象成分一般多于真实成分,焦虑中的人往往夸大威逼的严峻性。正常/病态;间或发生/持续存在。
对于这些青少年的焦虑心情,主要辅导策略是:
通过创设宽松环境、做松弛训练、调整预期等方法,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
(2)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哀痛、消沉、懊丧、不开心等综合而成的心情状态。抑郁与焦虑是有肯定联系的。严峻焦虑者经常伴有抑郁的心境。
(3)恐惊,是指面对某些特定对象(如人、物或场景)时产生不合情理的剧烈恐惊或惊慌担心的体验,并伴有回避行为的一种心情障碍。恐惊与恐惊症的区分:恐惊症存在典型的回避行为,而一般人的恐惊可以有回避行为,也可以没有回避行为;剧烈的心情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征象(如心悸、心慌、脸红、手抖、出汗等;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导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4)留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指儿童智能正常,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留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心情冲动等问题。
(5)攻击性行为是指损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学生攻击性行为可能有下列缘由:
①生理上内分泌不平衡;
②错误模影视暴力行为,以此为荣;
③参与了不良团伙,染上恶习;
④被别人过度压制,心里过于惊慌,一遇机会全部释放;
⑤不能限制自己冲动过激的心情。
教化事业是一个宏大而艰难的任务,学生的身上肩负着祖国将来的重担,那么我们身上就肩负着这如何让他们肩负起祖国将来的重担。所以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也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业。无论怎样的学生问题我信任只要你有心,有爱心有职业心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信任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6 11月我幸参与了“国培安排”——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老师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学问,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索,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化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化是素养教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化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化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相识到了心理健康教化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化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养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来人素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化,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须要,是推动素养教化的必定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化,可促使老师更新教化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化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解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围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化,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化。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化,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全面素养。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主动的确定的评价,体验或看法。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育,因为学生假如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独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化。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四周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平安感、归属感和自信念。因此,身为一名教化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醒悟,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4篇,欢迎大家共享。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的10月24日至11月2月我有幸参与了国家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培训,通过十天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学问,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透过一粒沙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极其短暂,却撬开了我们广阔老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老师供应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的平台。我将本次学习的感悟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老师心理健康学习意义深远
本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老师心理健康学习刻不待时。无论是从老师自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老师都有必要去学习这方面的学问。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是有些心理问题影响不大而忽视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识的否认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须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学问,更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呢?教化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困难情感的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实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老师的心理健康更是干脆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而从另一方面说,老师的社会压力和其他一些因素使老师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老师心理健康是培育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维护老师心理健康对于培育合格人才促进教化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以及不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这三种老师心理问题有所了解。同时依据学习和训练,我对自卑,自负,焦虑,抑郁,冲动等老师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学习到了很多好用的调适方法。通过对老师职业倦怠心理调适的学习。我对老师这一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老师职业倦怠有了更多得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整,远离倦怠,做一名乐观、主动向上、阳光的老师。此外,通过学习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接着学习,比如老师课堂行为问题,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等。这些内容须要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学学问并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后接着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吧我们所学的心理学学问更好的糅合到我们的课堂之中去。
(三)老师学会心情管理的必要性
学习老师心情管理这一课,我意识到了心情管理的重要性,等老师把老师如何管理好自身心情的一些方法介绍完之后,我不得不也打心底里感谢国培带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老师说:“心情没有对错,它只是症状而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心情如何处理心情。”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起先对心情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我也能坦然的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心情,并努力实行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心情。
总之,老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老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老师在须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始终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学习和驾驭新的学问,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驾驭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平安感。老师不断地接受新学问,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老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化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水平肯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2 4月23日,我参与了县里组织的专家讲座活动,今日我们的主讲老师是心理学专家张渝鸿教授。张教授通过讲解“沙盘”与“绘图”两种方法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的帮助。在教学中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阅历,结合大量案例,深化浅出的阐明白当好老师特殊是班主任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相应的一些做法。
张渝鸿老师讲座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对学生的爱。她说“百年大计,教化为本”而教化就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心”为本。作为老师特殊是班主任,其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学问,更重要的是在于怎样呵护学生,用爱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化学生的心灵。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关注学生要相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长改变,他们的身心总是在不断改变,而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反应,所以心理的教化无处不在,心灵的关怀应无时不有。老师特殊是班主任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厌其烦的与学生沟通,用真诚的心带着微笑、带着赞美的语言和宽容的心走近学生,至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们之所以成为精彩的教化专家,他们用的是心,是爱,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当好老师特殊是班主任,除了充溢对学生的爱,还应当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老师的心里健康干脆影响学生的心理上健康。学生每天在学校与老师的接触长达六、七个小时,老师的一个皱眉或是一次漫骂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许久的,心理健康的老师能很好地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反之,老师的心理不健康反而导致学生胆怯
说谎、违背等不良表现。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珍贵的班主任工作阅历和方法,还让我仔细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我会将这次学到的阅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反盛总结、创新,力争做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满足、教化上称职的老师,也要做一个有爱心、欢乐、健康的老师!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对心理教化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仔细的听了赵老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以及对于将来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过学习,我更清楚地相识到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详细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名优秀的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完善的心理素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化和情感教化的动身点。新的教化实践要求每一位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相识到了高校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主动的心情、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毅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高校生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高校生克服依靠心理,增加独立性;
3心理健康是高校生取得事业胜利的坚实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有利于高校生培育健康的特性心理。
阅历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阅历、反思不足,借鉴阅历、勇于创新是我们须要的工作看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需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阅历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详细工作中则须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忱去关切他们、爱惜他们、教化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高校校内这一沃土上健康开心地成长成材。
高校生心理健康教化老师须要有剧烈的社会责任感,须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须要有足够的爱心与才智;既须要广博的学问、宽敞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须要忠于本职、甘于孤独、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10月1315日,这次我有幸参与了肇庆市举办的其次十四期(德庆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老师C证老师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化有了一个重新的相识,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仔细倾听了肇庆老师教化学院黄曼娜老师、肇庆市老师进修学校张颜老师、肇庆学院教化系廖结敏老师、肇庆市第十二中学梁雄斌校长多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今学年我担当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下面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本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辅导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学习数学科存在的心理困惑
在班中,有个别同学曾经对我说,数学科太难学了,的确,这是现实存在问题,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数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老师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换大,老师的辅导削减,学生相对的独立性增加,还有的学生的适应实力差,表现出学习情感的脆弱,意志不够坚毅,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丢失信念,导致数学学习成果下降。而且由四年级起先,小学学问量不断增大,随着所学学问的日益丰富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数学科课堂教学中由较多运算比例向数形结合比例较多方向发展,老师已不行能事无巨细,四平八稳,只能突破重难点。还有新教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创新的实力更高了,很多学生不情愿动手、动脑,畏难心情重,不喜爱学习数学,出现抄袭作业,或者随意写写应付检查的现象。缺乏学习数学的爱好。个别同学成果自然越来越退步。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学问、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常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仔细演算书写,可是,这样不动手练习,一到考试可一做就错且速度之慢,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辅导。数学教化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育有肯定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在数学教化过程中能否实行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化。传统的数学教化过程注意于学问的传授与解题实力的培育,缺乏对学生学习数学方法、身心发展的全面引导,致使学生心理素养与学习效率很低,特殊是个别女生,假如不从心理上解决心结,将影响着数学教化目标的实现。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心理辅导在数学教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数学教化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汇总八篇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汇总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育人思索的习惯。究竟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上个星期在年级组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一体化和心理健康教化的培训。培训期间由全国优秀班主任黄静华老师、东北师范高校的教化心理专家刘晓明老师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独具风格的工作阅历和切实有效的详细措施,使我受益良多。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体会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即酷爱教化事业,酷爱老师职业,酷爱教书工作,酷爱自己从教的学校,酷爱班主任这个岗位,酷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
其次是辛勤,是细心的体现。“勤”字要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应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所谓“细“是指学生出了问题,切忌主观武断,简洁粗暴,处理问题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动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最终要讲究一个“法”。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主动地想方法。同时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注意一个“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实力,向书本学习新的教化思想理论;向同行学习,同他们切磋、沟通,取长补短;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总结阅历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以适应工作的须要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懂得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主动的影响,不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消极的影响。老师平常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使他们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教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育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化理念。班主任要特殊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敬重学生的特性差异,敬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现实,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健康的身心去影响学生。师爱如阳光,学生的心理渴望老师的爱,老师的使命在于发觉,唤醒、引导。
黄静华老师说“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段案例听了之后让我很受启发,的确,我们老师就应当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敬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建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关爱孩子,为孩子供应最适合的教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接着努力,要仔细总结教化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注意教化教学阅历的沟通,扩高校习范围,拓宽教化视野,使自己不断进步,并创设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创建出别出心裁的教化方法。
心理健康教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2 11月我幸参与了“国培安排”——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老师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学问,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索,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化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化是素养教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化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化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相识到了心理健康教化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化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养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来人素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化,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须要,是推动素养教化的必定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化,可促使老师更新教化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化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解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围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化,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化。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化,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全面素养。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主动的确定的评价,体验或看法。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育,因为学生假如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独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化。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四周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平安感、归属感和自信念。因此,身为一名教化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