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通过深入剖析反面典型违法违纪的原因,来警示他人引以为戒,使广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大概是很多人看完《永远在路上》后最直接的感受。尤其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的那几句话,“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瓶,被碰得头破血流;收受别人的陶瓷瓷碗,被砸得遍体鳞伤;收受别人的书画字画,将政治生命化为灰烬;收受别人的钱财和贵重物品,使自己跌入了经济犯罪的万丈深渊。”多么深刻的领悟,可惜晚了。很多官员落马,不但牵扯了一个地方的官场体系,还牵连了自己的家人,说白了,都是由于自己的贪欲,把“同志”和家人,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如很多落马官员所提到的,一开始只是接受礼品礼物,再后来只接受“好友”的钱财,再后来就来者不拒,直到麻木不仁,不当回事。一个官员从违纪到违法,如果不接受群众的监督和纪律的约束,就随着欲望的膨胀开始肆无忌惮。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起初都是好党员好干部,都是兢兢业业干事的好同志,否则,不可能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就是因为所谓“大环境的影响”,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扭曲了三观。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在交代问题时谈到,在西城区当领导干部时,“别人说我土,说就说去吧”,但随着职务的提升和权利的变化,开始在乎自己的穿着打扮,在乎别人对自己外在的评价,忘记了内在修养的提升,最终迷失在了权钱交易的“圈子”中。
老虎苍蝇一个都不放过。建议所有的党员干部都看看《永远在路上》,尤其是那些还把违纪违规还看做“小问题”,认为天高皇帝远的,存侥幸心理者,赶快收手,否则,他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CCTV在XX年春节,曾出过一个专题片《家风是什么》,苏荣说,他当时就不敢看,为什么不敢看?因为从他的“大家庭”到“小家庭”,到处充斥着权钱交易的歪风邪气,整个风气都被他带坏了,最后这些人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
谁也不希望今天还认真干事的好同志,明天就是阶下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在党员干部的底线意识和自律意识,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保护。如果从源头上解决了违纪问题,把诟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也就给整个队伍的纯洁性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开宗明义地传达了这样一种信念“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这段出现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一五年新年贺词中的话,以自信而坚定的态度,展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斩恶除奸的正义情怀,也温暖了现实中因贪腐频发而蒙上阴霾的亿万民心。
回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之路,确实如此。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不管官阶多高,都必查无疑,***、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位高权重,也不能例外。一些处长、镇长乃至村支书、村主任,如单笔受贿5000万元的某居委会主任于凡、村民拉起横幅庆祝其落马的某村党委书记刘大伟,全被恢恢大网收起。只要存在贪腐行为,就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不管其有多么霸道嚣张,不论其贪腐方式有多么“无法无天”,如“天津的停车场都成他们家的了”的“武爷”武长顺,公然为自己修建“王府”、敢于高调贪腐的**,都被反腐利剑斩于马下。一些自以为贪腐行为隐蔽无痕的贪腐官员,如自以为无事,“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的周本顺,如极有“创意”的“把那个茅台酒就倒在矿泉水瓶里边”的张建津,也都没有逃脱党纪国法的追究和制裁。
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就是不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窝案,还是表面上仅仅暴露了些许私德问题的个案,都严查不怠。这其中,有聂春玉在山西吕梁大肆买官卖官,成为山西“塌方式腐败”的一个缩影。十八大以来,仅吕梁就有5名地厅级干部、83名县处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其中,也有先前因“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被“双开”,继而因涉嫌受贿被移送司法机关的雷政富。
反腐肃贪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次次震撼出击,不断刷新人们对党中央反腐决心的认识高度。军队是反腐禁区、退休即进“保险箱”、“刑不上大夫”、巡视只是一阵风……一个个所谓官场“潜规则”,被“踩着不变的步伐”的反腐行动一一打破。
这是一场关系人心向背的斗争。而人心向背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我们唯有胜利,别无选择。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遏止“隐形腐败”、重点整治“微腐败”,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到既治标又治本,看住关键少数,这些反腐理念都最终指向那个庄严的承诺“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中央党校党建部叶子鹏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河南省开封市纪委常委康青选告诉记者,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湖南省湘西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龙山县委书记周云观看专题片后说。
“当看到***等一批腐败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安徽省霍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陈明龙说。
在浙江省遂昌县纪委,17日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纪检干部正认真收看《永远在路上》,大家边看边交流体会。遂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付勇斐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专题片中的案例鲜活深刻,既有剖析和忏悔,也有深入的点评分析,这既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17日晚,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党委委员早早就守在办公室的电视机旁,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专题片。新桥镇党委书记韦萍说:“白恩培、周本顺等人突破纪律底线,丧失党员信仰,成为‘阶下囚’,警示意义极强。作为乡镇党委负责人,我将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也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凝聚起改变时代的磅礴力量。”叶子鹏告诉记者,他已迫不及待要看第二集了。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清华大学首届苏世民学者赵闯看完专题片后写下这段话,并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触动。
专题片在网友中也引起强烈反响,众多网友纷纷点赞。有网友表示,“高质量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好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看了第一集,便能感受到党的良苦用心、菩萨心肠。”
第二篇:收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doc
收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收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从严治党将再度成为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从《人心向背》、《踏石留印》到《利剑出鞘》、再到《拍蝇惩贪》,《标本兼治》,从受访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到落马官员的典型案例剖析,将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四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每集都是“镜”,每案更是“鉴”。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十八大”四年多来,从严治党“收获”颇丰:一竿子插到底”的向基层延伸,全面“体检”基层政治生态的“拉网式全覆盖”,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拍苍蝇零容忍”,“扎篱笆谋长远”的健全防治基层贪腐长效机制。那些从严治党之下的一桩桩、一件件,新旧对比“两重天”,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惠。从严治党纯洁了党的干部队伍,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国民众将通过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领悟“支点”: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面从严治党更是任重道远。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喻成“千斤重担”,最给力的就是落实主体责任这个“支点”。只有将“支点”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才能真正把这个“千斤重担”扛起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广大观众将从专题片中感悟之深:遏制腐败蔓延,用好巡视监督利器,形成高压威慑的“利剑出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再现反腐败国际合作“永远在路上”的“天网追逃”;可见从作风建设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惟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会不断形成清风正气的大势,只有“踏石留印”抓常、抓细、抓长,才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不断压缩歪风邪气的空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以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镜”,以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为“鉴”,通过“标本兼治”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播放此部专题片,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将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樊有国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我局认真组织观看了系列专题片。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观看纪录片,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约束自己:
一、要在坚定政党理论中强信念。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今社会,时局复杂,各种不良思潮和腐败思想考验着我们。面对意识形态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始终以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我们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学习观看《永远在路上》纪实片,发现违纪违规现象就经常发生在自己身边,我们不能对“四风”抱有侥幸心理,财经系统的作风如何,事关党风政风,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作风建设稍有松懈,不仅会影响财经系统的声誉和形象。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自觉抵制“四风”侵蚀,才能担当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要在加强自己思想政治建设中固根本。我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不忘宗旨、不忘本色,在理想信念上铸魂固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三、要在增强责任意识中提能力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有敬业精神。不为外面精彩的世界所诱惑,力戒浮躁的人生状态,扎扎实实在本职岗位上奉献创造。其次要有乐业意识。要通过工作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而能否树立乐业意识,又取决于人的职业目标理想,“爱岗乐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此外,我们还要有勤业精业意识。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勤奋勤恳、认真负责、坚持不懈、执行规则。精业表现为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勤业精业既可创造社会价值,也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四、要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正风气
为此我们在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时,要始终把自己摆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评判权、监督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发现自身在作风上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第四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据专题片的预告片介绍: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战略部署。近四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专题片首播时间:CCTV-1 20:00;重播时间:CCTV新闻当晚21:30、次日13:00。
呈现正风肃纪成绩,揭示作风建设任务艰巨复杂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纠正“四风”,查处了大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有力地推动作风改进。但同时,由于作风之弊影响甚深,“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
“面对这种情况,中央纪委宣传部认为有必要制作一部专题片,一方面呈现两年来正风肃纪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客观揭示作风建设任务的艰巨复杂,通过全景展现,彰显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坚定党员干部的信心,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凝聚人心、营造氛围。”中央纪委宣传部文化处负责人说。
今年5月,中央纪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纪检监察报跑口记者,以及关注纪检监察工作的评论员,对媒体披露的案件情况进行初步整理,用1个多月的时间撰写了脚本初稿;组织力量对脚本初稿进行认真修改、精心打磨;随后会同中央电视台,组成6个拍摄组,深入全国18个省区市采访,并收集 16个省区市纠正“四风”明察暗访拍摄的视频资料,挖掘背后的故事。
积累大量第一手素材,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
据介绍,专题片首次还原披露了全国30多个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细节,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谈个人感受……
“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出入高档会所的具体场景是怎样的,我们都进行了独家还原和披露。”这位负责人说,“当事人现身说„纪‟,既能还原故事情节,又能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但是许多违纪当事人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有关地方纪委也给予大力支持,他们最终才同意站出来说反思、说教训。”
中央纪委宣传部还协调采访了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共计30余人,包括贾平凹、熊召政、胡鞍钢、房宁、谢春涛等,对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从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了阐释和解读。在近百位受访者中,还有纪检监察干部、举报人、暗访记者、会所服务员以及违纪违法领导干部身边相关人员等,多角度呈现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收听收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电视专题片
12月15日晚,莒县召开县委常委会,收听收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电视专题片。同时,县委办公室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认真组织党员群众收听收看。
下步工作中,莒县要求以收听收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电视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近日,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为何党的作风如此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那势必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那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党的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甚至党的生死存亡。
“ 四风 ” 问题,是我党作风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其危害要引起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的充分重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一是 “ 四风 ” 违背党的 “ 执政宗旨 ”。
党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四风 ” 的危害是什么?首先是违背了党的执政宗旨。违背党的执政宗旨,就是给党脸上抹黑。违背党的执政宗旨的领导干部,是和党背道而驰的,是和人民背道而驰的,是党和人民都不满意,都不需要的领导干部。
反对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这在延安整风运动时,也有类似的内容。可以说,当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正是挽救了党,挽救了干部,才使党永葆了青春和活力,最终才赢得了革命和建国的伟大胜利。这次群众路线的 “ 四风 ” 整顿,可以说正是来源于当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这个历史背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领导干部的 “ 四风 ” 问题,也是为了挽救干部,是党内自我看病,自我打针,自我吃药,自我医治,自我革新,为的就是:围绕党执政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二是 “ 四风 ” 动摇党的 “ 执政根基 ”。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才让国家和人民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却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的还表现得很突出。形式主义害人,形式主义是作秀,形式主义违背 “ 实事求是 ” 的精神。官僚主义让党和群众分开,让鱼和水隔离,离开水的鱼儿能活吗?
成由勤俭败由奢,“ 夺天下易,守天下难 ”。“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吃坏了党风,败坏了党风,使党的肌体生病,生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病情转变,就会使党萎靡不振,甚至使党成为癌症病人走向覆灭之路。
十八大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随即落马。此后,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等先后在高位上东窗事发被查办。近日,已有四川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现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李达球三位官员被XX的消息。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吕英明,广东英德市原副市长郑北泉,广东省揭阳市原市委书记陈弘平,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等多位官员,亦因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XX。这些眼下发生的事件,都在印证一个真理: “ 四风 ” 问题,已经正在动摇党的 “ 执政根基 ”。“ 四风 ” 不除,党继续为民执政,就隐藏着很大的祸患。
通过认真观看,从中感受违纪人员的反思痛悟,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领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同时,要求认真撰写观后感,从政治思想层面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从而树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抵制;四风;的坚定决心,以收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保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新常态。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书记履职伊始的铿锵宣示,仅仅19天就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党的建设、赢得良好开局,开启了新的历史进军。从八项规定出台到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从反浪费到反“四风”,在作风建设新征程上,这一代共产党人留下了闪亮的前行足迹。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年多来,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行动是最有力的誓言,正是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我们才能激发以身作则、以上带下的正能量,让作风建设破冰向前。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治理“舌尖浪费”“车轮铺张”不松劲,管住中秋月饼、新年贺卡、春节烟花爆竹不含糊,刚性执纪打破了一些人的幻想,让紧箍咒越念越紧;中办、国办加强督查,中央纪委点名通报,截至去年底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铁面问责防止了“破窗效应”,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凭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我们以改作风的成效取信于民,让八项规定赢得了“铁八条”的赞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八项规定针对调查研究、会议活动、干部待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亮出了制度建设的利剑。一年多来,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1+20”制度建设框架,不断织密的制度之笼,体现了中央靠制度抓问题、管根本、谋长远的战略思考,为管住权力、转变作风提供了坚强保障。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解决作风之弊才能变“割韭菜”为“连根拔”,人们才会越来越坚信“改作风不是一阵风”。
历史选择为民务实者,未来属于勇毅笃行者。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继续推进八项规定所开启的历程,乘势而上、乘胜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赢得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的更大好转。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事实证明,抓好警示教育,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还是对党组织、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毕玉玺等人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注意改造自己的思想,不注意廉洁自律,以至思想蜕化变质,大搞权钱交易,最终倒在了金钱和美色上。凡是看过毕玉玺的犯罪事实和他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忏悔那一幕的,无不感到震惊和惋惜,无不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领导干部只有吸取教训,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其次,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党组织进一步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毕玉玺等人之所以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监督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领导干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要抓紧研究制定解决办法。信任并不能代替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要加强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听不进去的,要及时采取组织措施,这也是对干部的爱护。
第三,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通过对警示教育中典型案件的分析,使人们看到,腐败分子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腐败可耻,贪官可恨。从古到今,凡是贪官,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只有那些为百姓、为人民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从政者,才能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所传颂。
警示教育与先进典型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先进典型教育,通过挖掘和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来净化人的心灵。通过向典型学习,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同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警示教育则从另外一个方面,通过深入剖析反面典型违法违纪的原因,来警示他人引以为戒,使广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栽跟头,不掉队。先进典型教育激励人,而警示教育则是警醒人,它们共同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电视机旁、朋友圈里、公众号中,人们不约而同地谈论着一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昨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
《永远在路上》,由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
记录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看了《人心向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以及群众的拥护与期盼,同时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我们一定不负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把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作风传承好、发扬好。整体的印象就是‘实’,以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人现身说法,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震撼。
永远在路上,贯彻要趁早。
我们要继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立兵在收看完第一集后指出“只有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坚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使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真正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