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阅读理解课文1-8自然段。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理解课文2-8自然段,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今天啊,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有这么多的听众在关注、关心我们,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幸福的事。要知道,曾经有一个演奏家,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有——(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师:来,咱们再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词读好。(生齐读,强调了“唯一”)
2、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三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为什么说是“唯一的”?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交流:
(1)这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极瘦极瘦的,耳聋的)(2)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
(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
(3)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
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预设一: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1)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2)“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原因有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
(3)如果是你看见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用语言宽慰她?这样做有用吗?(4)老妇人这样说,你能读懂她的用意吗?(5)她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6)此时,你觉得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关心年轻人)预设二: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1)你能读明白老人的用意吗?
(2)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请你试试读出诗一样的韵味,能行吗?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产生了那些变化?
(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的有关描写并通过朗读体会到“我”这时候第一次被人夸奖的兴奋心情。)
预设三: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老人说的是什么真不错?她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2)读到这儿,对老妇人,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3)在老人真诚无私的鼓励下,“我”变了吗?
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练琴的过程,并联系课文开头进行对比,怕听到“音乐白痴”沮丧——躲到树林里拉——在家里拉琴(找回了自信)
预设四: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1)改为直述句:有一次,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2)从这句话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2、过渡:文章除了多处描写老人的语言之外,还有哪些描写?(神态描写)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有关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读一读,想一想,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看出了老人怎样的内心? 出示“我”在树林中拉小提琴的画面并配上曲子,创设问题情境:(1)老人在平静地望着我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能得到什么力量?
(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作者看来,那眼睛,就像深深的潭水。(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四、总结,拓展
与其说,老人对我说的话,是真诚的鼓励;那么,她的眼神,就是对“我”无声的激励,正因为有这些力量,才使作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成功。同学们,学到这,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唯一的听众说吗?
五、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鼓励 关心
音乐白痴——————————————小提琴手
自信 努力
第二篇:《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
教学背景分析:
本文通过讲述“我”在素不相识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赞颂了教授美好的心灵。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体会“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体会老妇人的语言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感知,老人默默的关怀,真诚、无私的帮助是“我”树立信心的动力,老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进而体会老人的教育技巧。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梗概。阅读理解课文1-8自然段。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理解课文2-8自然段,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揭题: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有这么多的听众在关注、关心我们,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幸福的事。要知道,曾经有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有——(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师:来,咱们再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词读好。(生齐读,强调了“唯一”)
2、质疑:同学们,读了题目,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三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为什么说是“唯一的”?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交流:
(1)这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外貌特征。(极瘦极瘦的,耳聋的)
(2)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
(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
(3)为什么说唯一?(独一无二)
过渡: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
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
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预设一: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1)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老妇人听到我锯床腿的琴声,我想溜走。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
(2)“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原因有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读一读1-4段,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1.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白痴的意思)而失去学习的信心;2.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
(3)老妇人这样说,你能读懂她的用意吗?(夸“我”拉得好,称自己“聋子”,老妇人是要“我”不用介意她在场,鼓励我继续演奏。)(4)她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5)此时,你觉得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关心年轻人„„)预设二: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1)你能读明白老人的用意吗?(老妇人鼓励“我”继续练琴,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
(2)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诗一般的语言)(3)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使“我”的心情产生了那些变化?
(引导学生找出“我”的有关句子描写并通过朗读体会到“我”这时候第一次被人夸奖的兴奋心情。)
预设三: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老人说的是什么真不错?她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2)读到这儿,对老妇人,你想对她说什么?(3)在老人真诚无私的鼓励下,“我”变了吗?
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练琴的过程,并联系课文开头进行对比。
预设四: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1)改为直述句:有一次,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2)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是什么带给老妇人快乐和幸福吗? 老妇人因
“我” 不断努力,提高了琴技,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2、过渡:文章除了多处描写老人的语言之外,还有哪些描写?(神态描写)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有关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读一读,想一想,从那平静的眼神里,我看出了老妇人怎么的内心? 我感受到老妇人 对“我” 关心、鼓励,带给我信心,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
出示“我”在树林中拉小提琴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1)老人在平静地望着我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能得到什么力量?
(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作者看来,那眼睛,就像深深的潭水。
四、总结,拓展
与其说,老人对我说的话,是真诚的鼓励;那么,她的眼神,就是对“我”无声的激励,正因为有这些力量,才使作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成功。
朗读课文1~8段,感悟老人对我的鼓励与关心。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
2.抄录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3.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鼓励 关心
音乐白痴——————————————小提琴手
自信 努力
第三篇:唯一听众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品教学设计优秀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http:///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评: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交流:http:///article/()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评: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四、读一读句子
五、抄写生字词
第四篇: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2、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3、使学生初步了解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神中初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小提琴曲。小提琴曲是不是很美妙动听?要想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洒下多少汗水!一个被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为成百上千的人演奏,这成功的背后会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唯一的观众》。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好围绕最多的两个问题“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做了什么事情?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清字词的发音,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她做了什么?
2、课文老师读完了,那么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谁来说?同学们说的很对 唯一的听众指的是一个老妇人。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又做了什么呢?课文又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同学们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找同学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词语。你来读、你读,同学们读的很好。
在这些生词里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3、刚才同学们理解了本课的生字新词,那么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做了什么事情。下面找同学分段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个问题。同学们读得很流利,谁来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唯一的听众”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做了什么?你说,你在说说,同学们说的很准确。
4、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课文就读到这里,谁来说一说课文可以分几部分,你是怎样分的,你说,你在说说。
同学们分的很准确,思绪很清楚,下面老师找同学来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得很好,其他同学听的很认真,那么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吗?哦!没有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绳子新词,知道了课文可以分几部分。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定稿)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体会作者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小提琴曲非常美妙动听,但要想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我”和老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二)细读课文,把握情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批画在书上。)
行动变化:不敢在家练琴→到树林练琴,看到老人就准备溜走→每天清晨到树林练琴,尽心尽力地演奏→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心理变化:沮丧→羞愧→兴奋→自信
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增强信心——尝试成功
之所以发生了这些变化,是因为:老人给了“我”真诚的帮助和鼓励,让我树立起了信心。你从文中什么地方读出来的?
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吗?(不是)老人不但不耳聋,联系下文,我们还知道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想帮他)听着“我”这么差的琴声,为什么会说好?(小伙子热爱音乐,我要给他自信鼓励才行)和同桌交流交流。(小组交流)(说体会)
(看到小伙子架起小提琴时那庄重的神情,老人感受到了小伙子喜欢音乐的内心。但老人听出我拉的不好,从“我”的窘迫和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反而为听不到好的琴声而向我道歉。我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的称赞,心里充满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她拉琴的勇气)感悟老人的良苦用心
小伙子非常热爱音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第2自然段,小伙子把拉琴看做“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庄重、隆重)
谁能再有感情地读读老人的这句话?指名读。
2.一个善意的谎言。老人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这一次的鼓励,她和“我”还有一个美丽的约定。谁来读一读?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人对小伙子的影响,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齐读)3.“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人对小伙子的鼓励,鼓励他继续练下去。)
是啊,当“我”如约来到树林里拉琴,当“我”拉出锯桌腿一般的琴声,感觉自卑沮丧的时候,老人和蔼地对“我”说——(齐读“真不错…….”)当“我”刻苦练琴,有了一些进步的时候,老人热情地对“我”说——(齐读“真不错…….”)当“我”渐渐能演奏出真正的音乐时,老人欣喜地对“我”说——(指名读“真不错…….”)“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理解“洋溢”。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板书:兴奋)、4.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小伙子拉琴的水平越来越高,老人也发自内心的高兴。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着琴声。我和她使用音乐在互相交流。对小伙子而言,他的琴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不就是对他最高的奖励吗?)
5.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因为“我”从老人的眼睛里读出了关切,鼓励,读出了为“我”取得进步而感到高兴,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太多,所以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讨论:从老人的平静中,你读懂了什么?(鼓励、关爱)(交流汇报)(第一次,尽管我拉的很差,老人没有表现出来,仍然静静地倾听,这是一种无言的鼓励,默默的关怀,帮我树立练琴的信心
(第二次,一直平静地望着我,对我热情的鼓励、真诚地帮助和长期的关怀(第三次,为我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和欣慰,更充满期望)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句子。
6.当我知道她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教授,我会怎么想。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拉小提琴,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会怎么说?拿起笔,把“我”想对老人说的话写一写。
(四)总结升华
1.从我的变化和老教授的语言神态,用一个词概括,老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尚、无私)
2.一个善意的谎言,它的出发点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催人奋进,从而获得成功。“我”正是在这位老教授真诚的鼓励与无私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我”永远忘不了这位老人——“我”唯一的听众。
六、板书设计
鼓励、关爱
“我”————————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小提琴手
“耳聋”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