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课异构促交流 高效课堂齐探讨
同课异构促交流 高效课堂齐探讨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选用同一课时内容,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通过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比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促进教育发展。
同课异构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常用教研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同课异构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学交流也更多倾向于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激发了教师智慧的碰撞,提供了其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智慧交流及资源共享。下面笔者通过对比和分析两节学校联盟的同课异构课,探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反思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情分析
授课内容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和圆的方程,能用代数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本节课将利用代数法与几何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授课班级是区普通高中高二理科班,学生水平相对较差。两位教师来自区的两所普通高中,师1在自己班上课,师2是借班上课,学生层次比师1授课班级略好。
二、师1的教学设计 1.导
问题1: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是用什么量来刻画的? 问题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它们有什么特征?
情境问题: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教材是蓝本,教学不能脱离教材,但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考查学情,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再设计,以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两位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教材开篇引用了台风的例子,须采用坐标法求解,对初学者来讲难度较大。师1将它作为情境引入,在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解决。师2也把台风问题挪到知识运用部分让学生解决。显然,学生在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处理此题,能更好地发挥这道题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内容取舍方面,两位教师也做了很多思考。师1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将教材内容一分为二,本节课重点处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而不涉及弦长问题。师2教学设计的问题灵活度较大,从位置关系的判定到弦长问题,再到实际问题的处理,整节课内涵丰富,思维含量高。尽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多,但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学任务被很好地完成了,是一节数学味较浓的课。
教材是刚性的,它从内容层面对教什么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而用教材教则是弹性的,它把怎么教这一问题留给了教师去开发。从这个角度讲,两位教师在用教材教上都作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思考。
3.以生为本
张奠宙教授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及话语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师1设计的问题较多,但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学生先做,再小组展示,并由学生点评,必要时教师再进行补充点评。先做后讲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点评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还原思维过程,总结思想方法。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收获了自信。
师2的课堂则很好地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认识。整节课师2不急于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借助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展示讨论、师生共同剖析错例等方式,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学生在愤悱之中激发了学习动力,主动获取知识,体验了数学思想。
五、几点思考
1.适当的模式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
从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导学案。师1分“导、思、展、评、议、检”六个环节开展教学,设计了九个需要学生演算的问题,采用小组分工,由不同的小组来展示不同的题目。表面上来看,所有题目都展示完了,但实际上不少题目学生是没时间完成的。当其他小组在展示点评时,部分学生对题目没有很好的感知,因而不知所云。另外,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一些题目的点评并不充分,而师1没有补充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了。这种情况下,题目没有讲透,学生也很难形成深刻的认识。反观这节课,教师设计的这九个问题是否都是必须的呢?实际上,展、议、检环节的题目是大同小异的,我们不妨大胆删除一些题目,让教学过程慢一些,学生的体会多一些。
而师2在教学实施中大胆地打破了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界限,将“研、展、评”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整个课堂时而板演、时而质疑、时而交流,交织在一起,学生思维互相碰撞,使其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理解更深刻,同时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呈现了螺旋式地上升。教无定法,适当的模式教学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恪守模式、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倡导模式教学的核心是倡导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该拘泥于教学模式,而应该在学生的学上多下功夫。
2.导学案模式更应关注课堂的生成
本次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均采用了导学案。导学案教学已成为一种积极推广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确实,导学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它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师1的导学案在“导”的方面做得还不足,导学案的编写总体上还是以题目为主,无形中强化了学习即解题的任务倾向,对数学本身的思维活动过程关注得不够。另外,师1的导学案过分规范了课堂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会约束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点上,师2的导学案设计得好些。例如,构建知识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位置关系和图形表示,并思考引起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开放性问题指向性没那么强,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在对问题1的处理上,师2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展示了很多精彩的解法。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自于自身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扼制学生的思维。导学案模式在规范课堂的秩序、突出学生的学这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更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课堂的生成。
六、结束语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帮助教师感悟了教学的新理念,优化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交流分享了学校间课堂改革的最新成果及良好效果。希望这种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成为教研的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王秀彩.如何“用教材教”? [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5):35-36.[2]渠东剑.关于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冷思考 [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2):8-10.
第二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
法官镇中心学校 关于开展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活动的通知
各学区(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根据中心学校2012年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录斌
副组长:夏严明、徐光鲜、吴甫斌
成员:韦文金、任清贵、张邦玮、李晶、殷诗明、华韶强、陈虎、各初小负责人
二、活动地点:法官镇黄家店小学
三、活动时间:4月12日至4月13日
四、参加人员:
小学各学区负责人、参赛教师和工作人员。各校在选拔的基础上,推荐语文教师参赛。具体名额分配如下:校本部1名、大寺庙1名、两岔1名、黄家店1名、僧道关1名、九年制1名,共6名。(单设初小教师不参加本次活动)
五、说课和上课内容:
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
六、要求:
1、说课、上课的相关要求详见评分表。
2、评委人员:韦文金、任清贵、张邦玮、李晶、殷诗明、华韶强、陈虎
七、比赛过程:
1、先说课后上课。(说课占20%,上课占80%)
2、参赛教师要上交说课稿和赛讲教案一式七份。
3、所有程序依抽签决定说课和上课顺序。
4、凡获奖的参赛选手由中心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八、几点说明:
1、参赛教师备课时要体现新课改理念,符合高效课堂要求,显现校本研修成果。
2、所有参赛教师和工作人员及学区负责人务于4月12日16点前抵达黄家店小学召开预备会。
附:
1、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活动上课评分表
2、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活动说课比赛评分表
法官镇中心学校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附件
2、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活动说课评分表
第三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讲课比赛反思
平原五中——张立平
我校连续两周开展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讲课比赛,此次比赛学校给我们刚开始教学的年轻教师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我认为“同课异构”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赛,是通过比较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此次讲课,我的收获颇多。通过我和同组的连老师上同一节课,我认识到“同课异构”的“同”不应只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也应是指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是一致的,应忠实于文本;“异”不应简单指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应是指教师在“同”的前提下,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选取一定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但无论选取哪个角度,采用何种方法,教学目的都应是殊途同归的,就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正确解读文本,最终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常言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于文本的把握,连老师和我都进行了细心的教材研究,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上都做得还算可以。但是连老师在课程设计上有很多地方都很别出心裁是自己所不能能及的,是需要重点提升的部分。
首先,连老师注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去选组装一套收集装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动学生的思维;而我却只是让学生根据桌面上摆放的仪器进行定向的组装,这样多少对学生的思维有些限制。
其次板书设计上我的板书是传统的形式,大问题下面小问题,依此类推,而连老师的板书却很有创意(如下图)让我自愧不如,自己没有向她那样精心的做到每个细节都很完美。CaCO3+2HCl =CaCl2+H2O+CO2↑ 讲完课后,许校长,阮主任和王主任,先后对我的课进行的点评,让我更加清楚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例如:不够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代替他们的地方太多;在学生实验时没有正确的引导好,熄灭的火柴放在哪里,应该倒入多少药品,学生实验时是站着还是坐着呢;该如何导入,该如何转折,该如何结课,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同课异构”的好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和比较,让我们在对比中更容易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也更容易区别和判断出怎样才是一节好课。
没有一节课堂是完美的课堂,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尽量的做好能做的,争取让自己的课上的更加出色。相信在学校一次次讲课活动中,我们定会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完善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能够把握课堂的好老师。
第四篇: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报道
同课异构 共享精彩
——东莞可园中学与新丰三中两校联合教研活动
2014年4月18日,清风吹拂美丽的新丰江畔,东莞可园中学—新丰三中“高效课堂,同课异构” 校际研讨活动正在我校热烈进行,县教育局部分教研员及来自九所学校的30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高效课堂”为核心,通过“同课异构、听课评课、专题报告”方式来开展。上午,首先由可园中学的16位老师与新丰三中16位老师同题开课。两校教师针对相同的教材和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示不同的设计风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灵活多样的教法充分展示了高效课堂的魅力。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展示积极、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校共演绎了32节异彩纷呈的交流课,32个班的学生共享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盛宴”。
其次是评课与交流。听完课之后,老师们回到相应的备课组,对“异构”的两堂课进行深度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听课的领导和老师都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执教老师都能正确解读教材,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知识目标、方法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落实。在研究同课异构之形,品味异曲同工之妙中,扎实有效地提升了两校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同时,与会教师围绕交流提纲进行讨论,使大家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交流活动气氛融洽,不时传出朗朗笑声,不经意间,似乎春意更浓了。
下午,可园中学陈泽林校长作了题为《聚焦课堂关注高效》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可园中学高效课堂工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或援引案例,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说何谓高效、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定位以及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小时的报告里,陈校长震撼、生动、幽默的讲演引起了现场领导和老师们的强烈共鸣,全场响起了十多次热烈的掌声与由衷的欢笑声。听完报告后,与会教师普遍认为,陈校长的报告理论结合实践,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强。与会老师们在接受观念洗礼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方法的启迪和思路的开拓。
本次研讨活动规模大、学科全面,参与面广,专业性强。参加活动的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它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高效课堂工程建设。
活动后,各校纷纷表示,要以本次“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为契机,更好地反思日常的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潘新德)
第五篇:同课异构,魅力课堂
同课异构,魅力课堂 孙娄中学 赵静
2009年12月17日,我们孙娄中学英语教研组一行9人去凤凰镇召口中学进行“同课异构”听评课交流活动,时值严冬,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我们北上学习的热情。
我们坐公交车来到召口中学,一进学校大门,就被它那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校园里随处可见具有爱心提示的标识牌,走进教学楼,教室里,走廊上,到处张贴着经典的唐诗宋词,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犹如人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一般,看到这些,我真为召口中学的师生感到欣慰,因为有了这样的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健康成长呢?
这天上午,我们听取了三位英语教师的精彩授课,首先欣赏了召口中学的路风老师的研讨课,初二Unit7《 Do you have a soccer?》,一开始,她用篮球、乒乓球等实物导入新课,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为本课开启了好的开端,接着她用有关的句型大量的训练本课的新词及短语,并在课堂上渗透了大量的书写,专门练习新词语,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能把听说与读写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四会兼顾,我受益匪浅。第二节课由我校的褚华凤老师执教初二同一单元的新授课,她的课堂完全按照我校的“四三四”教学模式的要求来上的,在这节课里渗透了“三案四步”教学法的要求,三案四步”教学法指的是教案与预习案、检测案的统一,四步指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四个步骤:
一、预习展示.二、点播升华.三、归纳提升
四、检测反馈等四步教学法。褚老师衣着大方,教态自然,语言简炼,声情并茂,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基础知识自然过渡到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严谨有序,语言具有启发性,感染力,并且通过创造不同的语境大量的训练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新词新句,直到学生当堂掌握,最后,出示了检测案以便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学案的检测,反馈出学生的问题,教师依据情况,进行讲解,查缺补漏,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了当堂知识,提高了能力。第三节是由召口中学的常老师“同课异构”模式的模板课,他的课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方式 进行了新颖别致的授课,他的教育智慧体现在能够及时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并能结合实际,恰如其分的自然过渡到另一环节中去,他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步都衔接自然并赋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感受颇深。
下午,我们与召口中学的英语教师们欢聚一堂,进行了说课、评课交流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三节研讨课谈论了各自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大家在交流中碰撞了智慧,升华了思想。
召口之行,让我们了解了“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塑造了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师群体,我们要学习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结合我校的”四三四”教学模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力争打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理想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