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6:4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教材与学情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青岛版五年制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继续,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经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得数,老师课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推出新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过程,把算理和算法加以提升。学生只要学会了这部分内容,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就可以将方法迁移过去。

【设计理念】

1.计算教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⑴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算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⑵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对于突出计算教学核心,抓住计算教学关键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计算教学中“走极端”的现象实质上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算

理与算法之间关系的结果。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支配,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忽视算理的推导,教学方式“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教学偏向“重算法、轻算理”的极端。与此相反,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他们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大做文章,过分强调为什么这样算,还可以怎样算,却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固,造成学生理解算理过繁,掌握算法过软,形成技能过难,教学走向“重算理、轻算法”的另一极端。

⑶要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就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

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算理的透彻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了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算法主要是: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算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为什么用哪一位乘就和哪一位对齐(这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什么要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如果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算法形成的过程,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2.计算教学要充分挖掘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有效把握知识的这种联系,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效果。

小学阶段安排的学习内容,一般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自主探索的能力,将内容分段安排,这一特点在有关计算的学习中尤为明显。

如:整数乘法,分为四段来学习,一是表内乘法(学习乘法的根基),二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三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即是本节课涉及的内容),四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从知识安排的顺序可以看出,本节课涉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整个整数乘法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既要在前面知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又要为后面的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是小数乘法)做好方法的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

2.通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算理,初步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道理。【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⑴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街景,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广场前的每根灯柱上有23盏灯,有这样的12根灯柱。一共有多少盏灯?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⑵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要求一共有多少盏灯,就是求12个23是多少。(板书:23×12)

⑶找该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在前面打磨的过程中,有老师提出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课时,有关寻找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在上一节课中已经完成,本节课可以直接出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省出时间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估算

⑴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⑵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

(设计意图:①在试算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主要是引导学

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来分析23乘12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从而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12看成10,估算出的得数230,是10个23的和,还有2个23没算在里面,为下面口算准确得数渗透一些方法,实际上这也是新知识的一个生长点。②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用估算验证的意识。)

2.口算

⑴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

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图(23行12列的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⑵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发引导:23×12表示12个23,我们能不能把12个23分开来算呢?先算10个23再算2个23,然后再合起来)

⑶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23×10=230

23×2=46

230+46=276 B:20×12=240

3×12=36

240+36=276 C:23×9=207 23×3=69 207+69=276 D:23×6=138 138×2=276 ……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每个算式算的是哪部分?

⑷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

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算法的共同点。(实际都是把12个23或23个12分开来求,因为分开之后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算式)

⑸小结: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我们遇到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是以前我们没学过的,大家想到了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式,并且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从而解决了新的问题。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3.笔算

⑴请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23×12,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

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指导。⑶展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3 ×2

6

(引导学生明确:这样列竖式没法表示出计算过程)B: 2 3

3

0

×

× 1 0

+ 4 6 6 3 0 7 6 C:

3

× 1 2 6 +2 3 0 2 7 6 D:

3

×1 2 6 3 7 6(在学生没有提前学习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出现后两种竖式,这时需要老师加以启发引导:3个竖式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我们能不能把3个竖式合并一下?如何使其成为一个竖式呢?怎样使笔算的形式变得更简单呢?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合并情况交流、引导、提升)

(如果学生能将3个竖式合并为C竖式,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230的个位上的“0”可不可以不写?如果擦去“0”,大家会不会把它当成“23”,为什么?如果不写“0”除了少写一个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竖式发现:乘完个位乘十位,十位上的1乘3得3,对齐4的下面写3,1乘2得2,在4的前面写2。这样算的时候不写“0”,可以简便我们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将口算的横式写成竖式的形式,将几个竖式合并,再将竖式进一步简化的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很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更容易的理解算理。)

4.进一步明算理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尤其要明确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进一步明晰算理。)5.规范计算过程

师生共同梳理计算的过程。

3

×1 2 师:先用个位上的2和23相乘。(板书)3

↖↑

× 1 2 6 师:再用十位上的1和23相乘。一三得三,3写在哪里?为什么?

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一二得二,2写在哪?为什么?

3

↑↗

×1 2

3

6 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23实际上是多少?它是怎么来的?

(板书:23×2和23×10)

3

↖↑

×1 2

——23×2

3

——23×10

6(设计意图:清晰再现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算法。)

6.练习

独立用竖式计算21×43,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以及每一步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紧扣新知,及时巩固。)

三、巩固练习1.根据竖式写得数。

师:你是从竖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来的?(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算理。)2.你能很快判断出对错吗?

42×21=126(出示横式,不出竖式)

(学生可能根据个位上的数进行判断,也可能利用估算进行判断)

找错因,明算理。(出示竖式)

(设计意图:有老师提出练习量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需充分展开,后面供练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这些练习也不一定能处理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40分钟,要抓住重点内容充分展开、透彻理解,至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后面肯定还要安排1—2课时专门进行相关练习,所有过程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部展示。)

四、总结

师:你觉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师:是呀,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

师:你还有哪些收获呢?(比如:转化的方法,横式变竖式的过程等)

(设计意图:在打磨过程中,有老师提出总结不应仅仅总结算法,还应总结学习方法上的收

第二篇: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4

×12

——————

48……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4……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8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23(三位数乘两位数)

环节四: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习(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习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向学生生动地讲述这个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想法。

2、看书P68页故事的文字叙述,提出问题。

二、复习指导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并将小组内的方法汇总。

(1)出示各组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

(2)师对学生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讲评。例如: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可以得到精确的数字,但费事费力,不宜操作。

(3)借助学生所用的估算、笔算等方法,让学生回顾口算、估算、笔算方法,并说说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七第1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对快!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引导其总结出规律

3、练习十七第2题

(1)谁能说说企鹅的生活习性?

(2)出示企鹅卡片:它们要选择一块属于冰块嬉戏,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3)核对大家选择的结果,表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4、练习十七第4题

(1)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题意,问题是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列式计算等。

(3)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全过程

三、总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对这一章所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复习,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在进行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2、作业

(1)将你自己总结出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规律和你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在作业本止。

(2)回家收集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料,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x6x2;情况二:28x4x3;情况三:28x10+28x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31×2=62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12×1=12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23×1341×2134×12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笔算乘法的通法,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优点:

1、复习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的理解做好铺垫,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去学习,理解更容易接受。

2、小组合作效果好,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140(本),再用14×2=28(本),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不足之处:

1、列竖式计算中,有易错点没有突破。

在列竖式计算中,出现了个位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乘的现象,说明对竖式的算理理解不够透彻,对计算方法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对于老师的提问与十位相乘的积的末位数字要与十位对齐,并且末尾的0不用写的原因说不清楚,表达不出来。也说明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没有突破。

2、时间把握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完成。

由于突发状况的发生,错误题的纠正,和学生说算理不清楚再加以练习等等,使得前面时间用的较多,导致后面练习没有跟上,学生对竖式计算没有形成熟练的技巧。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2

1、该课时的内容是属于计算教学。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上开始教学的。在学习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的内容,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其教学的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能很明确地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遭遇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整节课的时间把握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也影响了整个的教学设想。但是时间的控制和每个环节中时间的把握实际也是跟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关联。首先,第一环节中口算的部分在题目的数量上可以相对的减少,或者也可以不要,如果再当时的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处理好时间和学生的回答,较快地完成这一环节的话也可以为下面的内容有个更好的时间安排。

另外,失败也让自己清晰地看见,这一内容在重点和难点的达成和突破上,自己是没能很好地完成的。首先,在巩固练习时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自己教学前面所忽略的东西有了一个很好的提示。这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教学中显然是给于学生说的机会是有了,但是没有达到一个预期中能说清算理的效果,教师在引导课堂的时候没能适时地把握住时间由教师来讲清楚算理。让学生对于这一重点还处于一种不清晰的状态之下。同时课堂中更多得看到一些好的学生所表现的情况,而忽略一部分的中下生,以至于他们对于这一算法还是未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3

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一、优点: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

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

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D、效果明显。

二、不足:

(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4

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习十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师用书。书中明确指出在教学笔算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因此点子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点子图,我又阅读了一些相关的饿书籍——《小学数学基本概念解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书中对电子图的一些解释也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方法。首先要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算式12X14,学生借助估算的知识来分析12X14大约是多少,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同时也渗透了准确计算的方法。接着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尝试准确计算结果,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出与笔算一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分布计算的形式写成竖式,并对照着点子图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也渗透十进制和位值制的思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点在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结果和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如何对齐,因此,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

通过一节课的探索,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加深了,点子图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得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当然,在课堂中为了加深对点子图的理解,花费的时间较多,感觉竖式的规范书写没有练习到位,课下仍要继续规范,这也是本节课的一点遗憾。

第四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对以前所学计算的延伸和提高,三年级的上册所学的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主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对原来的乘法的质的突破,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过程是形成乘法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的基础。教材通过解决12盒彩笔共有多少支的问题,帮助理解算理。教材呈现三种算法:前两种是把12分为10和2或把24分为20和4来计算;第三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我还预设以下几种方法:如把12分成2×6或3×4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探索意识,获得成功体验,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学过并掌握表内乘法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也学过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已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能力。估计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以及竖式十位部分乘得的积的书写上,学生可能有难度,这是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

方法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师:我们的老朋友兔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几道口算题,咱们一起来进行口算比赛,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师谈话:大家回答得这么好,兔博士可高兴了,为了奖励你们,看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板书:每盒彩笔24支。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2盒彩笔有多少支? 伙伴合作完成要求说出解题过程。

24 ×2=48(支)答:2盒彩笔有48支。

生:10盒彩笔有多少支?伙伴合作完成要求说出解题过程 24×10=240(支)答10盒彩笔有240支。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12盒彩笔有多少支。(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1.师:那位同学可以列出算式。学生回答:24 ×12或12 ×24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口算的题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引导由此教师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探索和交流计算方法。①先让学生独立探索

师: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下两位是乘两位数的计算结果。(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计算方法,教师巡视课堂进行个别辅导。)

②小组交流:四人为一组进行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汇报结果

小组派代表展示并讲解计算方法。

师:对学生正确的做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同学们一下想出这么多方法,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竖式计算(板书演示竖式计算)

3.师:还有疑惑吗?那好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遍。(课件演示每一步,并展示竖式计算的步骤)

× 1 2

————

……(2)×(24)=48 4 ……(10)×(24)=240 ———— 8 8 ……(48)+(240)=288 4.教师再次用课件演示运算顺序,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

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梳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竖式。】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演示课件)1.请你填一填。

生: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正确后课件演示)师:你想提醒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哪容易出错?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归纳。(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了提高,又克服了学生在新课后的疲倦感,课尽趣依浓。】

2.练一练(出示课件)

(四)归纳梳理,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总结,让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让学生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设计

四杰屯小学 许艳

第五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理清知识脉络,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我们在美丽的城市街景信息中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课前曾让同学们自己看书回顾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第六单元的知识。

二、整体认知,构建知识框架:

1、本单元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你认为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组交流整理,可以看书)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在黑板上构建知识框架。

三、系统复习,巩固重点:

1、你能快速口算出下面各题吗?(课件或小黑板展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估算:你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吗?出示题。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估算?

(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口算出结果。口算是估算的基础)

3、笔算:(1)你们这单元还学会了什么知识?你会进行竖式计算吗?你出一道算式让同学们算一算吧。说出计算过程。竖式计算中每一步计算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可以用口算解决,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2)计算后自己要知道结果是否准确,怎么做?养成验算习惯的教育。

(3)同学们计算的准确率比较高了,可以当小老师了,那考考你的眼力吧,小马虎同学做了几道列竖式计算的题,请大家看(课件展示:火眼金睛辨对错。)(4)你认为在计算时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4、刚才我们复习的三种计算方式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了,你能说说什么情况下分别选择以上的计算方式吗?出示例题

(1)用什么方法就能很快判断出够不够?

学生估算,然后反馈。可能会出现两种估算的方法:一种是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十数,一种方法是把29看成30。比较两种估算方法,各有哪些优越性,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哪种方法更好,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第一种方法只能判断出可能够,第二种方法能确定一定够。)(2)如果想知道他们到底住了几间房,用估算能解决问题吗?学生明白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用笔算方法算出精确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可以和准确数比较。

(3)小结:沟通口算、估算、笔算之间联系。通过刚才的整理,你们发现估算、口算和笔算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了估算、笔算以口算为基础,而估算的灵活运用反过来也会促进口算、笔算的更加熟练、准确,估算监控、检验笔算的结果,三者是辩证的统一体。

5、生活应用:(1)刚才我们运用学过的估算和笔算顺利解决了实际问题,(标出之间的网络图关系)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在解答应用题方面你还掌握了哪些方法?整理信息时该注意什么?

(2)对应练习:解决下面问题,可以先简单整理一下信息

(3)订正。说解题思路。引出综合算式,说运算顺序。

(引出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6、混合运算: 你能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四、课堂练习:

1、快速判断下面的结果是否准确

38×19=812

24×31=594

49×61=319

2、拓展练习;(课件)

五、当堂测试:以小卷形式出现。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下载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第58页,及第62页练习1-3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口算”、“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2、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连乘)

    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连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平罗县城关一小 沙艳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文档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同时渗透了数学中的常用方法转化,通过练习,发现效果还可以。我想这样的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福和希望小学 三年级 姜霜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25页。 【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