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周期表。
(2)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即元素周期律。(3)学会利用元素周期律分析某种或某一些物质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剖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发现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教学重点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掌握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能够快速的知道各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如何才能是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并能够理解应用。同时,如何使学生熟练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学生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物质的相关性质,只是单独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学习,而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将使我们能够通过一种物质的性质推算出一系列物质的性质,以及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接下来我们就认真的学习这一课,这一课对以后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最后面,看看是不有一张表,看了之后,大家对这张表能够理解多少,有什么疑问没有?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张表。
生:看一会这张表。
师:你们对这张表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许多物质在里面,有的还见过,可大多都没见过。
师:这就对了,这张就是元素周期表,所以,这里面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化学元素。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的第一个问题:那什么是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板书:一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逐渐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1)电子构型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而元素周期律是电子构型呈周期性、递变性变化规律的体现。
(2)为了达到稳定状态,不同的原子选择不同的方式。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
(板书: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递变规律:通过举例逐一给同学们讲解下列底边规律.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元素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注:讲到这里停一下,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帮助理解记忆。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提问,以便能跟学生更好的互动,尽量使学生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理解并掌握。
【作业】
1.熟悉课堂所讲内容 2.完成练习册中课时达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又比较细,讲起来比较繁琐,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也需要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对原来学习过的物质的性质应该有更好的掌握,这样学起这一课来或许容易一些。这一课最大的缺点,就是老师在上面讲的津津有味,而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的也比较快,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一点,很难跟得上我讲的进度,所以总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为了能使学生尽可能的掌握这一节课的内容,给他们应该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多做多练,不懂的就问老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另外,由于这一节课的内容多,时间比较紧,以至于不能跟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后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第二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本章知识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须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作基础,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分析简单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否则,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掌握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运用元素周期表必不可少的。
由于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学生基础j较差,学习的习惯又不好,因此单纯的讲述、整理和归纳一方面显得有些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学生的收获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复习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并讲练结合,使所授的内容和练习互为补充,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学反思《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根据本人几轮讲授,总结出具体讲授思路为:牢记一条:要求学生记住 1 —— 20 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记住第Ⅰ A 族和零族的原子序数及推导方法。
三句口诀:周期表格要牢记,变化体现周期律;
七主七副七周期,零族Ⅷ族镧锕系;
同周金减非递增,同族金增非递减。
注意:七周期包括三短三长一不完全。七主包括第Ⅰ A 族(第一纵行),第Ⅱ A 族(第二纵行),第Ⅲ A 族(第十三纵行)…… 第Ⅶ A 族(第十七纵行)。
零族指第十八纵行,Ⅷ族指第八、九、十纵行。
四条规律:、原子(离子)半径大小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3)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1)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的稳定性强弱。(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只要把以上内容,结合练习搞清楚了,本章的内容可以说就融会贯通了。
第三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思考,常思常新;教学更要思考,一个成功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感受,这时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
上课之前我反复在问自己: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知识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想得越多,则备课的思路越清晰。如何备好一节课,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1、熟悉本节教学要求。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并且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原因又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学生已基本具备通过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能力,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动手实验等方法探究归纳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3.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所以本节课从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层次认识为切入点,通过“精讲、活动、反思、自悟、探究、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元素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规律及同一周期元素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发现与理解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变化周期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找出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采取列举数据和图表的方法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而对于硅、磷、硫和氯等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强则通过给出的思考问题并阅读课本给出的资料来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结论。
第三课时主要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等作用。同时结合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课堂情况的反思
由于时间仓促,我所设计的三个课时内容只拍了第一课时的录相课。由于考虑到高一级学生还没有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而直接学习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则会感到困难一些,为此这一堂录相课则找了高二学生进行上课。或许是由于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我所设计的相关课堂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解决,特别是结合课本13页表1-2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及前面已经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以及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这一难点,学生也能够配合得回答较好。从课堂反馈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也较好。
本节课我个人感觉到好的地方有:第一在于通过学案的问题进行预习、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第三对元素周期律概念的形成,充分利用日常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界中的周期性变化现象入手,提出目前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之间的某些性质或结构有无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看书,去讨论,从而发现元素某些性质或结构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理论课不枯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课中也有没有处理好的地方。第一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在观察表里的数据得到规律时,都较过快地让学生得到结论,节奏过快。第二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过程中,对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学会比较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但是没让学生尝试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落实得有些不到位。第三由于平时教学多用广州方言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所以用普通话进行上课则是语言表述不是很流畅、不严密。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语言组织能力的煅练。
三、教学法反思
本节课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第四篇: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新化学知识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采用问题启发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融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苏教版《化学2》专题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中的一节内容。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的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它的结构,为后续章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化学世界体现的对立和统一。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内容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入手,了解元素周期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元素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它们的性质也符合一定的规律。【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对象是普通高二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并能简单应用。同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元素周期律,能更好的接受学习。但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概括不够全面、详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适宜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等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表规律的探究,以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的探究,学会分析、总结规律,并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对元素性质实验的探究,养成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方法】
采用教法有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练习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是为了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响应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意义的构建,再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最后通过练习使对新的知识进一步的巩固。
采用的学法主要小组讨论法和分析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呈现的学习资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法,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观察来推断具体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类型: PPT 实验 多媒体来源: 教师自制 实验室 多媒体使用: 播放 教师演示 多媒体效果: 增加课堂生动性 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实验演示为主图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PPT,上面出现的是一段关于门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律预言镓元素的性质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神奇的规律让门捷列夫大胆的猜测嫁的性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下这个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以化学小历史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化学认识的同时引发相关的思考,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环节二:知识回顾,展开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PPT,上面呈现的是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教师活动】:关于元素的排布示意图,我们上节课就已经学习过了。同学们回忆下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并思考PPT上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存在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教师活动】: PPT展示关于1~18号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的折线图。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教师总结】: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有效的知识回顾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预热。这部分我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推断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构建。
【教师活动】:既然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原子的半径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同学们阅读相关数据,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有哪些规律,并动手绘制出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图。
【学生活动】: 观察数据,分析讨论并总结。并绘画图线
【学生回答】: 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活动】: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归纳总结】(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 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图表数据,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和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环节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活动】: 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元素的性质是否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金属单质看下。老师这里给出三种金属元素,钠、镁、铝。大家根据PPT上的信息提示,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三者的金属性的强弱。【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接着演示课本上活动与探究的三个实验。通过这三个实验同学们发现这三者金属性的强弱分别是什么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慨括】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是减弱的,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是增强的。
【教师活动】:我们知道了元素的金属性是这么变化的,那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知道可以从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同学的阅读课本探究活动二的相关内容,然后试着概括下它存在哪些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概括总结。
【教师总结】: 由这些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概括出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教师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也存在相应的规律?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分析数据并的到相关的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教师总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设计意图】: 在探究元素金属性的分布规律时,关于那三种元素,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很深入的了解了,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相关的信息提示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再者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环节四:练习巩固,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的掌握情况。PPT播放题目。
【反馈练习】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B)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N ,最低负化合价为-(8-N)。(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教师结合板书总结今天上课的内容】:通过这结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元素的性质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几个典型的练习来检验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否充分掌握。同时我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从而可以进行及时的进行补充说明。利用最后的黄金两分钟,结合板书让学生回顾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
三、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四、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第五篇:《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和STSE基本原理,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纸牌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化学学科中元素导入新课;接着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利用图表请学生观察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其中原子半径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穿衣服为喻进行理解,化合价的变化通过之前学习的碱金属与卤素进行知识迁移;然后,用实验对钠、镁、铝的金属性进行探究,进而学习金属性与非金属的变化规律;最后补充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并进行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物质结构》的第二节,共两个课时。本节课为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以及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所呈现的具体规律等内容。课程在前面几节已经介绍了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并系统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其中的知识内容及初步体现的分类思想,为本节课元素周期律中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相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更为接下去元素周期表和其他元素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做铺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重点: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教学难点: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课程的前面几章学习了原子的组成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易于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律。而对于碱金属和卤素等具体元素的学习,一方面初步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分类思想,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部分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规律,易于进行知识迁移。本班学生对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较为扎实,并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且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并善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具体分析、表达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2)说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3)描述并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通过运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化学知识;(3)通过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扑克牌,明确化学学习中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并强化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意识;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规律美以及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具:10副扑克牌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火柴、砂纸 实验试剂:镁带、铝片、无色酚酞试液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全班按照四人小组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发到一副扑克牌。10副牌均少同一张牌,其中一副按照花色排好序,其余9副打散。请学生找出每副牌中缺的那张,并比赛哪一组速度最快。
[提问] 针对最快找出缺失张牌的组别,提问“为什么能最快找出?发到的扑克和相邻组的扑克有什么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有助于我们学习化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结合我们化学学科中的上百种元素,请学生思考“元素当中是否存在规律”,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
2.图表结合,深入学习[过渡] 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们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5-5。
教师介绍原子序数就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且在数值上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学生观察以上列表,并根据表,小组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表5-6中:
然后请同学尝试对规律进行归纳,教师补充得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递增,其中第一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第二、三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过渡] 从核外电子的排布看,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对原子半径会不会有影响?
[原子半径] 由于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教师以冬天穿衣服作比喻,让学生猜测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着请学生继续观察表5-5,分析得到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教师解释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受原子核的引力较大,即约束力大,因此原子半径反而小。再由学生将所得到的规律与图5-5作比对。[化合价] 基于对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规律的学习,请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的元素,并回顾碱金属和卤素各自元素之间化合价和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表5-5,由碱金属和卤素进行知识迁移,对元素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进行归纳,并完成表5-8。
结合碱金属和卤素,先从竖列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同一竖列的元素化合价情况相同或相似;再从横排分析,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且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3.方法转换,实验探究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刚刚还回顾了碱金属与卤素当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那在其他元素中是否同样存在变化的规律呢?
[过渡]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刚刚用的结合图表是一种方法,用实验来探究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先请学生讨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得到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相应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接着从金属钠的金属性很强,提问学生“金属镁与金属钠的金属性如何?铝和前两者相比又如何”,引导学生开始实验探究:
[假设] 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递减。
[实验1] 取两个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3mL水,并往水中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 在冷水中无明显现象,在沸水中镁带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红色。[结论1]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实验2] 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铝片所在试管产生气泡不如镁带所在试管多。[结论2]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结论3]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
4.巩固练习,反馈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并能熟练的运用,同时也起到反馈评价的作用,以便于及时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进行调整。
5.总结归纳
请学生分别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进行归纳,教师指正、补充,介绍“元素周期律即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五、形成性练习
一、填空题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______;(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
1.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 A.Na B.P C.Cl D.Ar 3.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 A.N B.F C.Mg D.Cl 4.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 A.电子层数 B.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化合价
5.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2 B.X2Y3 C.X3Y2 D.X2Y
六、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本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二、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递增
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第一层为2,第二、三层为8
三、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
四、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
竖列:情况相同或相似
横排: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五、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