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开头
读书心得体会的有下列不同的写法:
(一)简略写出本身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本身的意见或感想。换句话说,就是应用本身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本身的看法或意见。
(二)将本身阅读过的书籍或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本身的意见。举个实例我们读了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以后,可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本身的意见或看法。
(四)先发表本身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这是一种「倒果为因」的写法,先说结果,然后说明为什麼是这一种结果的原因。
(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本身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取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总之:读书心得体会写作的方式繁多,最重要的是写出你看过什麼东西,对它有些什麼意见和看法。
最近,我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重温了一遍。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使本身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本身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现就学习所得,汇报如下:
一、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根本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务,《纲要》还要求我们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指出了幼儿园的教育能够为入学做准备,也为幼儿的一生健康发展打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说明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而应以幼儿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作为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往往偏重于为幼儿铺设一条求知、学艺的道路,而忽视了幼儿还有属于本身的世界,最终只会贻害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展。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本身,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二篇:读书报告开头
1、仔细体会本文的结构。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我设计这三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luo同学的读书报告,在结构上问题较大,而且阅读时过于纠缠细节,缺乏整体的把握。这点我在此前的通信中已经指出,我希望他能从陈先生的书评中,体会到如何有层次地展开写作的技艺。第二,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关注他人的优点,并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最好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luo同学很快给了我一个回复,尽管这个回复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上理解还算准确,而且能够把握这篇书评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有针对性地反思,提出合理的写作计划,我以为非常不错,所以转载在下面,供其他同学参考。同时我也希望有志于学习的同学,也能够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即有意识地向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luo同学的回答。粗体字是我认为写得不错的部分,括号内是我的一些看法。
1、本文的论证结构。
首先在第一部分作者由一个大背景引出这本书,以及本书要讨论的主题。作者在主题方面做了简要的概括。其次,第二部分作者就本书的章节做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回顾,梳理了每一章的大意,每一章作者的论证所体现出来的“洞见”。第三部分作者开始综合评价此书,提出这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并加深论证予以补充(原著作者集中于讨论英美法系的法治,作者认为视野还应该更广阔,故补充了德国法治建设的过程)。最后再对比德国的情况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的把握不够准确,作者最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看法,但在此之前,作者对法治为何能够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理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对前文的一个概括和反思,并基于这一看法重新反思了法治的“中国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最后一个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升华之类的说法过于含糊,应该具体说明升华的“内容”)作者的讨论不再仅仅停留在欧美法治的层面上,提出了将中华文化与法治相结合的思路。(这句说明也不准确,可以重写。不准确是因为读得不深入,尚未把握作者的论证要旨,而这一部分正是本文最精要的地方。)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a.先说整体的感觉。结构非常清楚,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什么,第二部分说什么,第三部分说什么都交代得非常明了,而且是层层递进的思路,读者读起来就很有一 气呵成的畅快感觉。我觉得我那篇就读起来很喘气,读一会儿长篇大论一下,读一会儿又长篇大论一下,读到最后,作者写作的线条都串丢了。b.第一部分:开头很好。背景介绍得很清楚。问题引出得也很直接。读这里的时候想起老师上次发给我的您的《法学方法论》短评。我觉得那个开头就特别好。您一开篇马上就提出了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个论证思路我觉得就十分典型,应该可以作为模板的一种。对比我之前写的,就发现我的开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缺乏对问题的背景介绍,缺乏对本书核心问题的引出;其次一读起来就是“就书读书”的感觉,开头非常生硬,没有那种“带着问题读书,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点我会再好好改进。c.第二部分:作者对全书的介绍一气呵成,对作者论证结构的梳理简明扼要,而且都写到了点上,重点突出,安排也很合理。我记得老师的那篇短评也是这样的,最后梳理作者观点时都只是纯粹地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不会在这个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读起来我就一点梗的感觉都没有,很顺畅。对比我自己的读书报告,就发现我把对作者论证的总结和自己的观点全部杂糅在一起了,显得非常杂乱,没有章法。我在想,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里,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和概括应该算比较核心的一部分吧,即便读者本人读完此书,没有产生任何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把作者的论证思路阐述明白,这样的读书报告也能算是完整的了吧。我觉得我当时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总想着要提出所有值得讨论的问题,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可做挑选了„其实这样反而显得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执迷于细节,忽视了核心与方向。这点也是我该改正的地方。d.第三部分:作者在这个部分主要论述自己的读后感。他用辩证的态度指出了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又不流于无力的批判,并写出了大概的作者认为可以作为弥补的部分。我觉得这点十分可贵。很多人写批判的文章,仅仅是批判,说别人哪里哪里不好,但是却不会进一步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的态度就很好。批判也批判得十分有底气。他认为作者的书没有讨论德国法治的部分比较遗憾,所以他就对这方面进行了补充,进而结合我国的法治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与倡议,即我国的法治国家构建应该与我国的法治文化和历史相结合,寻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法治思路来。(这部分要结合作者对法治的理解来谈,注意,作者对法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看法,他才能顺利过渡到后面的论证。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应该反思自己为何会漏掉了这一点。)
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这个我在上一部分也粗略说了些,这里总结一下我的读书报告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本书的主题缺乏一个有背景有力度的引论。开头十分干瘪。
再次,写作层次与结构十分混乱。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应该是一气呵成的。但我的过于执迷于细节,忽略了对整本书整体的体系化的把握。开头部分本来就没有开好,到第二部分的写作时又将作者的论述总结与自己的随意观点杂糅在一起,感觉完全没有重点,写作太随意,结构太松散,没有凝聚力。另外,即便是写自己观点的地方的论证也都十分弱。当然,我了解得不多本身也是个原因,还需要深入阅读,形成比较体系化的观点和概念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还需要做以下修改: 其一,开头重新写。按照老师的短评的方法,或者陈的这篇读书报告的方法。思路是以背景提出问题。重点在于将问题提出来,然后用最简练的方法总结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其二,把第二部分中作者的论证与自己的观点剥离开。第二部分整体只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把作者的观点提炼出来。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有重点,简练,有力,这部分十分考验自己对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对问题的概括能力。所以一定要好好写。
其三,可以集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但切记不可流于对某些问题的逐一评论。最好是能够按照作者写作本书的思路来串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写出串起来的感觉,要使这部分的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松散。也不要仅仅提出问题,切记不要用自己朴素的正义观来论述,这是外行人的做法。最好有理有据。
最后,最好做一个升华。可以结合大陆的实践谈一谈发展方向。毕竟法学之理论探讨到最后也是为法律之实践服务。若能结合一下,应该能使此读书报告的写作显得更有价值一些。(如何写好这部分,还要多思考和揣摩。读书报告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谈,但不必一定要落实到如何为实践服务。把理论问题谈清楚了也是一种重要贡献。)另外想补充的是,看完老师的批改后,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估计得全盘推翻„加上本身对法学方法论的东西了解得也不多,我在想,我是再将杨的《法学方法论》精读一遍再理出一份专门针对此书的读书报告呢(这样我觉得论证有些干瘪,因为老师提到的那些名字还有他们写的书我都没看过,比如什么阿列可西啦,拉伦茨的那本书我也没读过),还是先大致了解一下其他关于法学方法论的著作,结合这些了解再深入地重写读书报告?这样视野会不会就宽一点?写作也不至于流于无力的讨论?(此点我在信件中会有所建议,略)
突然想起我准备学术十星答辩的事儿。那时候文章已经写完了,但是答辩要求花5分钟左右介绍自己的论证结构与思路。当时我的方法就是画图。拿出一张白纸开始一点一点缕思路,理结构。从哪一步到哪一步之间的逻辑纽带是什么,论证的理由够不够充分,整篇文章的体系有没有偏离轨道,是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的„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后来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的写作来说十分有用。每一次的反思都促进了我进一步完善论文,本来有一些没理清楚的地方因为自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发问也理清楚了。跟老师说这个,是想问老师,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写作中呢。或者说,或许也可以用在阅读中,读书的时候也边读边画图,在每一个画箭头的地方都写上,从论点a到论点b的逻辑思路。额,只是突然想到的。或许这个方法能融到整个阅读,思考,论证,写作的过程中去呢。(这是一个好方法,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提炼和升华,转化成自觉的技能)
感谢老师的批改和指导!
祝开心。
luo篇二:读书报告写作格式规范整理
读书报告写作规范(资料来源何海波)
本写作规范包括“内容要求”、“排版格式”、“引注体例”三个部分。内容要求:
1、体裁:全篇报告应该思维连贯、结构完整,不能仅仅是零碎资料的堆砌,内容应该基本覆盖相关主题的基本问题,可以有侧重点,也可以发展为专题讲述或论文。
2、附加信息:在文章标题前面应该注明“第几讲”,标题下面分两
行表明作者信息(姓名、学号)和报告时间(年月日),靠右。不要求写摘要和关键词。篇尾应当注明主要参考文献。
3、结构:文章结构不宜过于繁复。需要区分的依次用一、二、三„„
(一)、(二)、(三)„„1、2、3„„(1)、(2)、(3)„„
4、引注:尊重学术规范,引注重要观点和资料来源应予注明。但不
必繁琐,一句一注。证引前人观点,不遗漏重要的观点,不曲解原作的观点。同一观点有多人表述的,应引注最早的著作,或者引注其他有代表性的著作。证引资料来源,原则上应当引注原始资料;引注第二手资料的,应当引注比较权威的来源。
5、字数:每篇读书报告正文不超过两万字。
排版格式 :
1、文件格式:排版统一用word格式。文件应当著名“第几讲”、标题及作者名字,例如“第八讲。。。(某某某)”。
2、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每段开头缩进两个字。
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主标题下的一级标题,即“一、二、三„„”,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与正文对齐(缩进两个小四字符)。一级标题上面,空一行。
主标题下的二级标题,即“
(一)、(二)、(三)„„”,使
用宋体小四,加粗,与正文对齐。二级标题上面,空一行。
主标题下的三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与正文对齐。
注释:注释用宋体小五号字,一倍行距,开头缩进两个字。
特殊情况:案例或者引证文字超过三行字的,缩格,并变换字体排版(建议用仿宋体)。正文中的图表,可根据排版需要变换字号。
引注体例:
1、引注方式 引注采用页下脚注,连续编码。
2、引注符号
引注符号直接用阿拉伯数字,不加圆圈或括号。对整句话的引注,引注符号置于句后标点符号外;其余情形,引注符号一般放在句中标点符号前。例如:
在行政诉讼法起草过程中,关于受案范围问题曾有激烈的争论。1„„比起此前各个单行法,《行政诉讼法》第二章对受案范围“有所扩大”2,但与概括式规定的主张还相距很远。
3、引注已经发表的著述文献
引注已经发表的著述文献,在保证提供必要信息的前提下,力求文字简略、意思连贯。下面先提供3个范例,然后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例示。
例1:张春生《对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的理论思考》,《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例2: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四章“行政法的法律渊源”,尤其是55、64-68页; 例3:俞梅荪、孙林《行政诉讼法草案修改意见综述》,《法制日报》1989年3月15日。
(1)信息顺序与间隔
引用专著的信息顺序为:作者及书名,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版次,页码或章节。引用文章的信息顺序为:作者及文章名,刊物名及卷次;作者及文章名,编者及书名,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版次,页码或章节;作者及文章名,报纸名及日期。
引注翻译作品,还应在原作者和书名(文章名)之后,加翻译者名字。作者与书名、文章名之间不加逗号、冒号等标点;出版社与出版年份、版次之间不用标点隔断;刊物名与卷次、报纸名与年月日之间,不用标点隔断。
(2)引领词
直接引用文献的,省略引领词“见”;间接引用的,引注前加引领词“参见”。如显示其他支持性文献,可用“另参见”;其他不同见解或者否定性文献,则加说明性字句,诸如“不同的观点,参见??”。
(3)作者(及编者、译者)信息
编辑、整理作品的编者(主编)、整理者与书名间,应用括号表明“编”、“主编”或者“整理”,个人著作或者合作著作的作品,作者后省略“著”。翻译作品的译者后加“译”,置于原作者和书名(文章名)之后。
作者姓名后不加“教授”之类的头衔。但如果文章有显示作者身份的特殊需要,可以用括号注明作者身份,例如“李国光(上海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在上海法院第三次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4年3月10日”。
作者、编者、译者两人以上的,应显示全部作者、编者、译者名字。
(4)文章名与书名
文章名和书名,均用书名号标明。
文章名和书名应当完整。名称冗长,而又将反复出现的,可以使用缩略名,但应在第一次出现时说明。
(5)出版时间与地点
书的出版时间只写年份不写月份,除非文章有特殊需要。
出版年份后不写“出版”或“版”;再版的,应予标明,如“翁岳生编《行政法》,2000年第2版”。
出版社地点以及报刊的出版地点,一律省略。千万不要写“北京:××出版社,××××年”。
(6)刊载信息 引注定期出版刊物和报纸上的文章,省略刊物的主编、出版社等信息;文章名与刊物名、报纸名之间,省略“载”或者“载于”字样。
引注学界周知的其他连续出版物(包括各种以书代刊的“论丛”)上的文章,也可省略上述信息。例如,“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行政法论丛》第1卷”,而不写“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
引注其他文集(包括多位作者文章的合集和单个作者的文集)上的文章,除了文章作者和文章名,还应提供文集的编辑和出版信息,可用“载”或者“载于”标明,例如“叶必丰《公务论研究》,载刘莘、马怀德、杨惠基主编《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7)页码等具体引注信息
书的页码,用“第**页”,超过第10页的,可以省略“第”字;连续2页以上的,用连字号标注起始页和结束页,如“90-103页”;涉及两处以上的,页码间用顿号标明,例如“8、15、60-88页”。
如果标注章节或者其他顺序标记,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引文在原文中的位置,可以不写页码,只写章节等其他顺序号,例如“最高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1992-1999年合订本)〃行政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案例17、18、37、38”。
引用刊物和书上的文章,一般不再标明页码。如果文章篇幅特别长,为查找方便,也可进一步标明引注内容在刊物或书中的页码,例如“参见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行政法论丛》第1卷,440页”。引用报纸上的文章,注明报纸名称及年月日后,可以进一步标明版次,例如“《法制日报》2002年8月16日第8版”。
4、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
如果文章已在传统媒体和出版物上发表,原则上应引用传统媒体和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传统媒体和出版物未刊载的,可以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传统媒体和出版物曾经刊载但不易查阅的,可以转引互联网上的文献,但应注明转引。
如果多个网站都有该文献,原则上应当引用最初发表的文献;最初发表情况不易确认的,可以引用性能比较稳定的网站上的文献。
5、引用未发表的文献或者口头讲话
引用未发表的文献或者口头讲话,应征得作者同意(不涉及秘密的官方报告、讲话除外),并适当注明文献产生、保管或者公开之时间、地点和方式,例如“何海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2001年行政法年会论文”;“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行政庭《2001年行政庭工作总结》”。
6、引注法律文本和其他官方法律文件
引注法律文本,应加书名号,第一次一般用全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后可以简称,仍加书名号,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但通常不用“处罚条例”、“征管法”之类的缩略语。
引注法规、规章等并非众所周知的法律文本,通常应注明文本的制定机构和年份,以便检索;涉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可能不易轻易查找的官方文件,通常还应注明文件号。例如“《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基发(1990)25号,1990年9月26日”。
引注司法裁判文书,应标明司法机构、文书类型和文号,例如“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行政裁定书,(2000)一中行终字第45号”。
7、引注外文文献
直接引用外文文献,包括直接翻译并引注外文文献,可以直接使用该外文。外文文献的引注体例,适用各自的引注规范。
8、转引(c.a.), affirmed(1886), 11 app.cas.47(h.l.),转引自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行政法论丛》第1卷”。
9、重复引用
在同一章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第一次应全面显示上述信息,以后可以省略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刊物名称及卷次等信息,只写作者(编者)和书名(文章名),前面标注“前引”,例如“前引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58页”;翻印作品的,还可以省略译者名字,只写原作者和书名(文章名),例如“参见前引毛雷尔《行政法总论》,155页”;有多位作者(编者或译者)的,可以只写第一作者(编者或译者),后加“等”,例如“前引刘莘等主编《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篇三:三遍经典名著读书报告--简评
《林徽因传》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孤寂、伤感的印象。
②开头引用书中隽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开头交待得非常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文章进程:
①文章将“林徽因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写得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林徽因传奇的人生经历”进行。③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⑤作者观察阅读缜密叙沭时井然有序。
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宛然置身于梦境一般。⑦以缓慢低沉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⑧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文章结尾:
①以感想开关以感想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②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③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激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②开头简明扼要
③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文章进程: ①运用比喻,将“屈辱”比作一根皮鞭。比喻贴切用词生动。②不同角度叙述,选材新颖,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③文章边叙事边抒情。④细节刻画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⑤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⑥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⑦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章结尾:
①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②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③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④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目送》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目”与“送”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②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③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文章进程:
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②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③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④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⑤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⑥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⑦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文章结尾:
①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③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篇四: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一)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二)书,是那寒冷冬 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书,是那炎热夏 日里一缕凉爽的清风;书,是那醇美的 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书,是那神圣的阶梯,引领人们攀登上至高无上的宝座??我喜爱 读书,我愿伴着我钟情的书成长。
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三)读书是人的一大乐趣,书是知识的源泉,里面有我的一方净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的一大爱好,我爱读书,所以我快乐。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四)“天苍苍,野茫茫,读书没有说书忙。”话说某年某月某日,古往今来的社会名流及文坛上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济济一堂,开始了关于读书的讨论。主持人高尔基(以下简称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老高,你也是的,踩着书迈向成功,于心何忍啊!)很荣幸与诸位在此谈书。
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
(五)古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现代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名言让我悟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书是我的启蒙老师;书是我的营养品;书是最美味的晚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有几个>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篇五:关于读书作文的开头
关于读书作文的开头
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在书的指引下,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得以流传和发扬。书是人类的朋友,更是人类的的导师,我爱读书。我爱读书,喜欢在书的海洋徜徉,因为书给予我力量与智慧,在我成长道路上犹如黑暗中的启明星为我指引方向,给我信心与力量,帮助我到达成功的彼岸,充实我的生活,是我忠实的朋友。
第三篇:关于读书的开头
一本好书像一杯好茶,给人以沁人心脾的舒畅;有时候,一 本好书像一缕清风,给人以最温柔的抚慰;有时候,一本好书像一张 精美的书签,给人以最深刻的历史记忆;有时候,一本好书像一个最 好最陪伴的朋友,给人以孤单的安慰。书,就像沙漠里的指南针,又像是黑夜里的北极星,时时刻刻都默默地在为人们导航,指引正确的方向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它,让我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书是一把金钥匙,是它,帮助我打开成功之路上的扇扇大门;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它,每天都陪伴在我身边,与我结成形影不离的朋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书,与书为友,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小时候,我常常沉浸在书的海洋里,静静品味书中的故事。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下同情的泪花;也曾为《皇帝的新衣》中愚蠢的皇帝而捧腹大笑;更为居里夫人、诺贝尔他们追求科学,坚强执着的精神而感动。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采集花粉,又好像一块海绵,日夜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收水份。我从书中吸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第四篇:关于读书的⑥的开头
①在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书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附属品,常常处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人们宁肯轻松地敲着电脑键盘,去实现所谓“数字化生存”,却懒于静心凝气去体味那陶冶人心性的诗情和文韵;人们有了痛苦烦闷,宁愿上麻将桌下跳舞池去发泄,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书反思以寻求心灵的澄明……说真的,现在能够坚持日日读书可不是一件易事。
②麻将桌上我们或许可以换来暂时的满足,却不能获取长久的富足;舞池酒吧或许可以让我们取得片刻的轻松,却不可能实现永世的超脱;虚拟的网络空间,或许可以让我们迅速地打量世界,却无法深刻地触摸我们的内心。
你如果想为自己纷纷扰扰的都市生活打开另一扇窗,一扇足以让我们徜徉在另一世界中的窗,那么,读书吧!
③一棵树可以离开森林生长,但我们绝不能让它离开土壤;一尾鱼可以离开大海存活,但我们绝不能再让它离开溪水;一个灵魂可以受到物质的围攻,但不能离开书本而高傲地挺立。
④如果说漂亮的衣饰装点了人们的外表,那么是书籍开启了我们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个人不能总在智慧的门外盲目地徘徊,那么就用你的勤奋铸造一把这样的钥匙。如果说清新的自然美景给了人们直观感性之美,那么是书籍带给人们沉静的理性之美。尽管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但我坚信雨果所言“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慢慢熔化。”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品味一杯清茶,可以让我们的头脑在尘世当中保留一分独有的清醒,让我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两极之间保持宁静与平衡。如果在现实中你有无法排遣的失落,走进图书,你就会抵达那片宁静的灵魂的森林,你的心灵将会得到净化与升华。
⑤“清贫把持不当,就会变成寒伧,小康处理不妥,便会陷入俗气,清贫而不寒伧,小康而不俗气,关键是要有书卷气,而不是市侩气,如果你热爱知识,即使失去财富,你还是富有的,如果你只有财富,失去它你会一无所有。”那么,何不让你的灵魂以书为翼,自由呼吸?
⑥读书,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我说,书籍不是名利场,在书海中漫游,不用费心计算美钞或法郎,在书山上攀登,只需尽心享受自然与恬静。
第五篇:读书报告开头怎么写
读书报告怎么写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
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具体注意事项: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
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
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读后感的方式却是种种式式,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读书,应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
即把它们写下来。
若是自己的书,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
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
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
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他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严家其的 《文革十年史》等)。
如果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褒与贬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褒与贬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
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批评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
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
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 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
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
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
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
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读书心得报告的写作过程、类型与格式
一、步骤
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
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
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需要阅读“全本”;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摘记原文:根据论
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定;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定。(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
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
与认识。
务必注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内容
基本内容: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7)读后感:①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②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③(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④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⑤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重点内容:
(1)引言:关于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的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于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内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
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2)重要内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5)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次、页数等,分项填写于题目下方。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澀的成長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爾雅出版社
四、頁數:141
五、內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給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題,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愛」,阐释愛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愛的曲解以及贏得真愛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誤解青春的特質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勞,独立自主又淳朴谦
虛气質,进而体認出一个人的價值,在於他对人類社会的实际貢獻。
第三篇「火鳳凰」,係以火鳳凰的行徑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獻身的精
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領子、袖子最易磨損」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
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認領導人物,註定要比別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簡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領略孤
独的況味,以及学習多單独思考問題。
第六篇「怨尤」,說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務实,切忌好高蜻h。
第七篇「蠱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質与優良傳統,进而培養有为光明遠景獻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年長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們由陰暗的角落里走进陽光,享受現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說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簡化中,才能使心靈蘇活,提高生活的境界。末篇「人類的母親」,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須有尊严,就得 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現在有成就而將來成就不可
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導師。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過苦,現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過人生重叠的层
面,看得深,看得遠,有智慧。他在備嘗生長的痛苦,又把痛苦轉化为喜悅之后,用心写一
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價值大的书。他費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紛紛用
悲观來表示深度的时代,他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詣的时代,他这本
书完備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貴。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長途之后,佇足回頭,看看
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樣,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獻,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絡相通,渾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
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沒有哲学和沒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決
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設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
章,一方面探討了人生潛藏於內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給理想
的中國青年摹出風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東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爱学问而有学问,热爱真理而认识真理,热爱青年而了解青年,热爱
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笔是一
座桥,从他的内心到读者内心,交流互通,如響斯应。篇二:读书报告之范文
1、仔细体会本文的结构。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我设计这三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luo同学的读书报告,在结构上问题较大,而且阅读时过于纠缠细节,缺乏整体的把握。这点我在此前的通信中已经指出,我希望他能从陈先生的书评中,体会到如何有层次地展开写作的技艺。第二,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关注他人的优点,并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最好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luo同学很快给了我一个回复,尽管这个回复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上理解还算准确,而且能够把握这篇书评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有针对性地反思,提出合理的写作计划,我以为非常不错,所以转载在下面,供其他同学参考。同时我也希望有志于学习的同学,也能够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即有意识地向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luo同学的回答。粗体字是我认为写得不错的部分,括号内是我的一些看法。
1、本文的论证结构。
首先在第一部分作者由一个大背景引出这本书,以及本书要讨论的主题。作者在主题方面做了简要的概括。其次,第二部分作者就本书的章节做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回顾,梳理了每一章的大意,每一章作者的论证所体现出来的“洞见”。第三部分作者开始综合评价此书,提出这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并加深论证予以补充(原著作者集中于讨论英美法系的法治,作者认为视野还应该更广阔,故补充了德国法治建设的过程)。最后再对比德国的情况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的把握不够准确,作者最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看法,但在此之前,作者对法治为何能够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理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对前文的一个概括和反思,并基于这一看法重新反思了法治的“中国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最后一个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升华之类的说法过于含糊,应该具体说明升华的“内容”)作者的讨论不再仅仅停留在欧美法治的层面上,提出了将中华文化与法治相结合的思路。(这句说明也不准确,可以重写。不准确是因为读得不深入,尚未把握作者的论证要旨,而这一部分正是本文最精要的地方。)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a.先说整体的感觉。结构非常清楚,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什么,第二部分说什么,第三部分说什么都交代得非常明了,而且是层层递进的思路,读者读起来就很有一
气呵成的畅快感觉。我觉得我那篇就读起来很喘气,读一会儿长篇大论一下,读一会儿又长篇大论一下,读到最后,作者写作的线条都串丢了。b.第一部分:开头很好。背景介绍得很清楚。问题引出得也很直接。读这里的时候想起老师上次发给我的您的《法学方法论》短评。我觉得那个开头就特别好。您一开篇马上就提出了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个论证思路我觉得就十分典型,应该可以作为模板的一种。对比我之前写的,就发现我的开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缺乏对问题的背景介绍,缺乏对本书核心问题的引出;其次一读起来就是“就书读书”的感觉,开头非常生硬,没有那种“带着问题读书,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点我会再好好改进。c.第二部分:作者对全书的介绍一气呵成,对作者论证结构的梳理简明扼要,而且都写到了点上,重点突出,安排也很合理。我记得老师的那篇短评也是这样的,最后梳理作者观点时都只是纯粹地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不会在这个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读起来我就一点梗的感觉都没有,很顺畅。对比我自己的读书报告,就发现我把对作者论证的总结和自己的观点全部杂糅在一起了,显得非常杂乱,没有章法。我在想,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里,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和概括应该算比较核心的一部分吧,即便读者本人读完此书,没有产生任何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把作者的论证思路阐述明白,这样的读书报告也能算是完整的了吧。我觉得我当时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总想着要提出所有值得讨论的问题,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可做挑选了„其实这样反而显得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执迷于细节,忽视了核心与方向。这点也是我该改正的地方。d.第三部分:作者在这个部分主要论述自己的读后感。他用辩证的态度指出了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又不流于无力的批判,并写出了大概的作者认为可以作为弥补的部分。我觉得这点十分可贵。很多人写批判的文章,仅仅是批判,说别人哪里哪里不好,但是却不会进一步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的态度就很好。批判也批判得十分有底气。他认为作者的书没有讨论德国法治的部分比较遗憾,所以他就对这方面进行了补充,进而结合我国的法治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与倡议,即我国的法治国家构建应该与我国的法治文化和历史相结合,寻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法治思路来。(这部分要结合作者对法治的理解来谈,注意,作者对法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看法,他才能顺利过渡到后面的论证。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应该反思自己为何会漏掉了这一点。)
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
这个我在上一部分也粗略说了些,这里总结一下我的读书报告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本书的主题缺乏一个有背景有力度的引论。开头十分干瘪。再次,写作层次与结构十分混乱。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应该是一气呵成的。但我的过于执迷于细节,忽略了对整本书整体的体系化的把握。开头部分本来就没有开好,到第二部分的写作时又将作者的论述总结与自己的随意观点杂糅在一起,感觉完全没有重点,写作太随意,结构太松散,没有凝聚力。另外,即便是写自己观点的地方的论证也都十分弱。当然,我了解得不多本身也是个原因,还需要深入阅读,形成比较体系化的观点和概念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还需要做以下修改: 其一,开头重新写。按照老师的短评的方法,或者陈的这篇读书报告的方法。思路是以背景提出问题。重点在于将问题提出来,然后用最简练的方法总结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其二,把第二部分中作者的论证与自己的观点剥离开。第二部分整体只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把作者的观点提炼出来。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有重点,简练,有力,这部分十分考验自己对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对问题的概括能力。所以一定要好好写。
其三,可以集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但切记不可流于对某些问题的逐一评论。最好是能够按照作者写作本书的思路来串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写出串起来的感觉,要使这部分的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松散。也不要仅仅提出问题,切记不要用自己朴素的正义观来论述,这是外行人的做法。最好有理有据。
最后,最好做一个升华。可以结合大陆的实践谈一谈发展方向。毕竟法学之理论探讨到最后也是为法律之实践服务。若能结合一下,应该能使此读书报告的写作显得更有价值一些。(如何写好这部分,还要多思考和揣摩。读书报告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谈,但不必一定要落实到如何为实践服务。把理论问题谈清楚了也是一种重要贡献。)
另外想补充的是,看完老师的批改后,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估计得全盘推翻„加上本身对法学方法论的东西了解得也不多,我在想,我是再将杨的《法学方法论》精读一遍再理出一份专门针对此书的读书报告呢(这样我觉得论证有些干瘪,因为老师提到的那些名字还有他们写的书我都没看过,比如什么阿列可西啦,拉伦茨的那本书我也没读过),还是先大致了解一下其他关于法学方法论的著作,结合这些了解再深入地重写读书报告?这样视野会不会就宽一点?写作也不至于流于无力的讨论?(此点我在信件中会有所建议,略)
突然想起我准备学术十星答辩的事儿。那时候文章已经写完了,但是答辩要求花5分钟左右介绍自己的论证结构与思路。当时我的方法就是画图。拿出一张白纸开始一点一点缕思路,理结构。从哪一步到哪一步之间的逻辑纽带是什么,论证的理由够不够充分,整篇文章的体系有没有偏离轨道,是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的„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后来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的写作来说十分有用。每一次的反思都促进了我进一步完善论文,本来有一些没理清楚的地方因为自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发问也理清楚了。跟老师说这个,是想问老师,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写作中呢。或者说,或许也可以用在阅读中,读书的时候也边读边画图,在每一个画箭头的地方都写上,从论点a到论点b的逻辑思路。额,只是突然想到的。或许这个方法能融到整个阅读,思考,论证,写作的过程中去呢。(这是一个好方法,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提炼和升华,转化成自觉的技能)
感谢老师的批改和指导!
祝开心。
luo篇三:怎么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种类: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3、作者:姓名、国籍、出生年月
4、背景:时间、地点
5、主要人物:姓名
6、内容:主要情节、论述要点
7、简评: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做好笔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册繁就简写成一篇连贯性的短文。一般来说,读书报告既要写出一本书的主要情节、论述要点,又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反应和评论。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一、摘要式读书报告
所谓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 book report)就是只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二、简评式读书报告
三、书评式读书报告
书评(book review)是一种专门体裁,常见于各类期刊、杂志.它篇幅较长,是针对最近出版的文艺作品、学术专著、科学著作、词典、全书等而写的.书评式读书报告也分为四个部分:1.书名、作者、出版社;2.全书概要,写明一本书分为几个章节,个章节标题或主题;3.对每一章节内容从正反两方面作出评价;4.对书的印刷质量作一评论.1.多读勤写 2.注意分类整理
3.以范例题材练习写读书笔记
4、获得资料渠道很多,像打工、参加社会活动、听演讲都是,但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一份以上的综合性报纸,尤其是评论性的文章可扩大自己视野与观点看法。还有专业性的杂志一定要看,除补己之不足外,可就记者或学者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增加自己的认知内涵。纯休闲式的课外读物,一样充满人生经验、生活智慧以及常识。上网找资料当然是最便利最快速的好方法。
没有什么严格的格式,就像读后感一样,感想多就多写点,一二三四五点感受,感想不多就少写点。可以先介绍一下你看的这本书,然后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受到什么启发,对你以后的学习工作有什么帮助,就是这类的东西吧。如果是学术性文章的话,你可以写你同意还是不同意的它的学术观点,不同意的话你自己如何的反驳它。或者如果你没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话,可以把它的观点和另外的什么书进行比较,总之,读书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和你看的书沾边,写什么都可以的。
《简爱》读后感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
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
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读书报告”、“关于××××的读书报告”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 2.主体。这是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报告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报告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首先对你读的书要有整体概念,想要分享哪些重点内容,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 制作顺序可以按照书的目录,但是一定要有重点分享环节,ppt忌讳大篇幅的引用文字,偶尔可以借用图片或者书里的经典句子帮助阐述重点,所以对书的理解度决定你这份报告的质量。一本书通过ppt的方式展示,一定是展示你看过后理解的内容。以上是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书报告怎么写(转)作者:1734269621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后感的方式却是种种式式,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篇四:读书报告怎么写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篇五:读书报告写法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之后的心得报告,是阅读者系统的收集、统整、研读与创作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文字作品。写读书报告的目的在于增加新知、提升研究和表达能力。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3.:姓名、国籍、出生年月 4.:时间、地点 5.主要人物:姓名
6.内容:主要情节、论述要点 7.简评: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做好笔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删繁就简写成一篇连贯性的短文。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随笔记下一些想法。三.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他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