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树自己的教案
爱心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阅读《爱心树》,初步理解爱心树的主题。
2、了解常用的阅读方法。
3、以阅读《爱心树》为契机,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孩子阅读《爱心树》,初步理解爱心树的主题。教学难点:
以阅读《爱心树》为契机,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法 情境体验法 谈话法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学期,你们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呀?(《西顿动物记》、《挤不破的房子》、《西红柿战争》、《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骆驼祥子》、《绿野仙踪》、《爱心树》。
2、喜欢这些书吗?你从书中都读懂了些什么呀?(我读了《骆驼祥子》,知道了祥子很艰辛。„„)
3、看来,同学们读的书可真不少啊,都称得上是一个小书迷了!有人说啊: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照亮你的世界!一本好书就是一种力量,引领我的成长!书,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中最好的伙伴。与书为友,天长地久啊!
二、初步了解《爱心树》。
1、今天,老师发现咱们班又多了很多小书迷,真高兴!不如——我送你们一本书吧!(生很兴奋)
2、想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吗?不急,来,我们来看看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课件出示——2001年被评为美国100本最佳图书之一;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儿童读物;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童书。)
3、从这些评语中,你觉得这本书好吗?
4、呵呵,好!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傅老师已经读了三遍了,却还喜欢读。这本书就是——课件出示《爱心树》封面。
5、让我们来齐读书名吧——爱心树。
6、用你的眼睛去观察封面,除了书名,你还知道了什么?(生:我还知道了作者是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师:谢尔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在美国,只要书店卖儿童书,就一定会卖谢尔的作品。
7、读过吗?还想读吗?
8、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本书吧!师快速播放电子书刊。这本书和我们读过的其他书有什么不同呀?(既有图画,又有文字)这样的书叫什么书呀?(图画书,也叫绘本。)
三、走近《爱心树》。
1、同学们一定会觉得这本书很简单吧,里面图案多,文字少,这样的书啊,看似简单,但是在每一页空白的地方,都留着许许多多的东西,只有聪明的同学才会发现。(生:什么东西?)
2、留着你的思想,他的感受,我的心灵。这些空白的地方,属于我们每一个读者,是作者专门留给我们存放感想的地方。
3、你所看到的画面,你所读到的文字,再配上你对画面和文字独特的理解,我想你一定会把这本书读好。要不,我们先试试,看看你能不能读懂?
四、试读《爱心树》:
1、投影仪展示书第一页:从前有一棵大树......2、在你的眼里,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请你来接着说省略号里的内容。(生: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很孤独,没有朋友,一个人生长在草地上。它长得很茂密,枝繁叶茂的,叶子碧绿碧绿。)
3、瞧,多会读啊!这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他的心灵!他能从图中感受到这是一棵孤独的大树!你呢?(生:从前有一棵大树,它长的很高很壮,他没有树朋友,只有几棵小草和它做朋友,但是它还是长得很好,郁郁葱葱的。)
4、瞧,两位同学都会读了。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话写进来,写到这个空白的地方,那这一页书就是一片属于你的读书天地了!还继续吗?
5、投影仪展示第二页: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6、请看图,从哪儿可看出大树喜欢男孩?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儿呢?你猜猜。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男孩儿呢?
(看,大树已经伸出双手欢迎即将到来的小男孩了)(因为大树一直以来都没有朋友,除了小草和它做伴,就没有别的朋友了!小男孩儿能到它这里来,所以它很喜欢他!)
师:多了一个朋友,所以喜欢!
生:这个男孩一定也很孤独,不然他不会一个人跑到这只有一棵树的地方来玩!师:两个孤独的人!一个是大树,一个是小男孩儿!)
7、看来越来越多的同学会读这本书了!还继续吗?
8、投影仪展示第三页: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小男孩会在大树下干什么呢?猜猜看!(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翻看这几页书。)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中,给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他也常常爬上树干,(看到此页时,教师提问,请看图,小男孩在哪呀!)(哦,原来只露出了两个小手和两个小脚丫呀!)
在树枝上荡秋千,(看到小男孩了吗?)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
9、从这几幅图与简单的文字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来说一说!(生:我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很孤独,但是大树好像就是他的好朋友一样,可以给他带来许多的快乐!
师:大树成了孩子快乐的源泉!
生:孩子很孤独,否则他就不会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了!生:孩子很调皮!
生:这棵大树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可以躺在它的怀抱里睡觉!
10、看,你们越来越会读书了,能从书中读到这么多的内容,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仿佛看到这本仅仅只有30页的书,在你们的心里,已经变成60页、90页,越来越厚了!
11、还读吗?
12、师投影仪展示: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师:读图,小男孩紧紧地扑到大树的怀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因为大树给小男孩儿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幸福,所以他很爱这棵树!生:小男孩用拥抱表达了自己对大树的喜爱!大树呢?他是怎么做的?
13、师投影仪展示: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师:小男孩不仅爱,而且非常非常爱大树,所以......(师指图)生:所以他在树上画了一颗心,表达他的喜爱!师:大树给小男孩带来的快乐,为什么大树也很快乐呢? 生:大树觉得能帮助小男孩找到幸福,没有孤独!
生:大树觉得有了小男孩,自己也就不孤独了,所以感到很快乐!
师:所以,当大树给予了小男孩幸福与快乐的同时,其实它也拥有了快乐与幸福!(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就这样,短短的文字和简单的图片,在你们的眼中,心中,越来越厚了,这是多么重要的读书方法呀!板书边读边思 把书读厚)
14、但是,时光流逝,这位小男孩却在一天天地长大,他和大树之间的故事,还在延续!课件展示:孩子逐渐长大。
请看,图上有了什么变化呀?(多了一颗爱心,还多了一双脚丫)你读懂了什么呀?(小男孩恋爱了,他有爱人了,也许,他以后不会常来看望大树了„„)
15、课件展示: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此时的大树,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你猜他会有什么感受呢?(伤心 失望)
16、师配乐朗读:“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到“大树很快乐„„”
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他还是来和大树一起玩耍的吗?大树给小男孩带来了什么,小男孩又得到了什么呢?
(生:给予他苹果,拿去换钱!生:给予他树枝,拿去盖房子!生:给予他树干,拿去做船!
16、孩子从大树身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那大树高兴吗?(高兴)
18、为什么大树还很高兴呢?我很纳闷呀!谁能告诉我吗?
(生:因为大树给予了孩子许多他想要的东西。孩子从小到大,后来变老了。当他有需要的时候,都会想到大树。大树觉得他在别人的心里很重要,所以很快乐!大树只有小男孩这么一个好朋友,他觉得帮助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能大树心里觉得,只要能帮助到男孩,干什么都是高兴的„„)
但是,大树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失望,丝丝不忍,淡淡的失落„„)
19、自己阅读这部分:“又过了很久”到“于是,孩子坐下了”。
一边读一边想:书中的“真是抱歉”是谁说的?应该要谁说呢?你又有什么感受?(小男孩一味地索取,却从不回报,甚至连一句简单的抱歉都没有,太让人心寒了。)大树把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乃至树墩都给了这个孩子,到最后,自己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擦掉大树简笔画)但是,大树很快乐。
20、课件出示:大树很快乐。
21、此时,老师还有一点不理解,为什么在孩子老了后,大树仍然称他男孩呢?(可能是他一直把男孩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吧!大树觉得不管孩子多么老,总是那个值得他去关心的孩子。)
22、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什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棵树吗?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吗?
(给予树,爱心树,奉献树„„)
(自私的孩子,只知道从别人身上获取东西的孩子„„)
这样,树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清晰,高大起来,我们也更能理解文本的主题了。这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品读总结 把书读薄)
五、联系生活,理解《爱心树》。
2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像大树一样给予我们许多,我们却没有回报一点呢?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无论你怎么长大,在他的心中永远是那个需要关爱的孩子呢?
24、他们是怎么爱你的?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25、你从书中品味到了什么?(爱 奉献 无私)
26、在这本书的封面附页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师投影展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当我们在得到爱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也回报一份爱给妈妈、给关心你爱护你的每一个人。)
是的,在爱中,更应该加上一点:回报
27、让我们这棵充满给予、奉献、回报、理解等内容的爱心树永驻心中吧!(师板画简笔画树)
28、孩子们,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便把书读活了。(板书:联系生活 把书读活)
六、小结。
最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今天这样,去读更多更好的书。
第二篇:《爱心树》教案
一、激趣导入,超前悬思。
1、你喜欢看书吗?说说你在课外,都读过哪些书?
看来,同学们读的书可真不少啊,都称得上是一个小书迷了!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照亮你世界!一本好书就是一种力量,引领你成长!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中最好的伙伴。与书为友,天长地久啊!
2、出示ppt,介绍书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一本书,一本会让人会记住一辈子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
这本书非常令人感动,你们想读吗?
3、出示ppt 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爱心树》,读课题。
用你的眼睛去观察封面,你猜猜这本书写的是谁的故事?再猜猜这本书大概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4、读书,就得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想着想着,你能从文字中,画面上读出更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思,走进这个故事。(板书: 边读边思)
二、讲述故事,边读边思。
(一)感受快乐
1、播放ppt :从前,有一棵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想一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
过渡:小男孩来了,他会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想象回答。
2、播放ppt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1)孩子们,这是一本绘本书,阅读的时候,咱们就得边看图,边读文字。仔细看看图,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呢?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边读边思,就得这样借助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二)品味“给予”
1、播放ppt :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小朋友们,看看图画,说说你怎么看出大树的孤寂?
(生交流)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不见了男孩的踪影。
2、播放ppt :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想买好玩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他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我需要一栋房子保暖。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栋房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大树很快乐。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和我玩玩吧!”“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处去,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1)男孩来了,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大树给予了他什么?(练习概括)
(2)可它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
可此时,大树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难过、失落、苦涩)
3、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你猜,这句话会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
播放ppt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
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我也没有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了——”“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完成思考题目。
(1)交流:在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或许说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句话?评点:读书就得像你这样擦亮智慧的眼睛边读边思。
(2)故事结束了,画面定格在了这儿。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在倾诉----,在----在我们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我们及时地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就是给作品“补白”。这是我们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拿起笔来,用一两段话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格式: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追问:他会回忆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追问:他会在倾诉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追问,但不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三、掩卷深思,把书读薄。
1、不过,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从这本书中,你读出了什么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一说吗?(感恩、爱心、奉献---)
2、小结:读着,想着,你看,这本书薄了,变成了一个词,一句句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老师更希望这棵满载着我们大家思想智慧的爱心树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的思维活起来。
四、笔录所思,把书读活。
1、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出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
小结: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
2、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的吗?
3、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我也做了首小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这么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师配乐朗读)
4、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天下的妈妈,用我们心底最最真诚的心声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都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5、请问你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东西,我们却还没有回报过一点点呢?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精心制作一份礼物,写上自己的心里话,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播放《感恩的心》。(爱心树,张贴心形图片)
五、总结读书方法——边读边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思,读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了解故事的内容,最后还要读懂故事的内涵,明白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什么。课下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学习的读书方法多读些书,相信你们能从这些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更多、更美好的情感。
第三篇:爱心树教案
《爱 心 树》
(小学三年级适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让学生们意识到“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
2、让学生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人和周遭事物。
设计理念与教材分析:
1、《爱心树》是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
2、通过绘本简洁的画面,培养学生感悟、鉴赏、审美、想像和创造能力。
3、本课教学通过课堂上对绘本故事的感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
教学活动:
一、暖身活动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两人一组依次做握手、拥抱、抚摸等动作,让彼此两方感到温暖。
二、主题活动
(一)出示《爱心树》封面,让学生观察封面上的树、小男
孩分别有什么特点?猜猜他们之间能发生什么故事。
(二)故事品读、感悟(出示课件)
1、播放Falsh动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交流感悟:
A、故事讲了男孩儿生命中的几个过程?(童年-青年-壮年-老年)
B、大树为小男孩儿做了哪些事?
C、大树陪同男孩儿的成长,大树有什么变化?
a、当男孩拿走苹果,大树为什么快乐?
b、当男孩砍掉大树的树枝,拿走盖房,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大树为什么快乐?
c、当男孩儿砍掉树干当船,大树很快乐„„
但心坎里却有些„„有些什么?
(难受、遗憾、惆怅)
d、当男孩儿老了,当他坐在已变成老树橔儿的大树身上,大树也有什么想法?
D、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乐于奉献、宽容、大度)
男孩儿又是怎样的男孩儿?
(自私、不懂关心他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
男孩儿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吗?
3、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A、你觉得生活中哪些人、物像大树?为什么?(爸爸、妈妈、老师、抗震救灾的战士、志愿者、地球„„)
B、男孩儿像生活中的谁?
(我们自己)
C、你觉得你以前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
D、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去关心他人?
4、拓展延伸
播放《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的感悟: 可以制作感恩卡、写读后感、或者画绘本、或者续编《爱心树》„„
第四篇:爱心树教案
姐姐:这个教案还是有点脱离图画啊,好像就是在讲故事,让孩子自己从故事里找,行不行啊,二年级的孩子能认识那么多字吗?
有些地方过度的有点生硬,你明天有时间帮我看看吧!开头的引入和结尾不知道行不行!
别嫌我麻烦啊,俺实在不会讲语文哦,嘻嘻
《爱心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这条怎么修改?)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故事主人公
1、今天的这节课,穆老师要和给大家一起来读一本图画书,它的名字叫——《爱心树》,指名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里面的人和事吧!(播放整本故事)
2、老师看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故事的主人公有几个?分别是谁?
生:大树和小男孩
二、感受故事
(一)感受快乐
1、师:从前有一棵大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他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快打开你的图画书,在书中找一找,记得要边看图,边读文字。谁找到了,来说说、生:采集树叶,做成皇冠,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这棵大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快乐)师:你知道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吗?
生:因为它喜欢小男孩,小男孩也爱他,还天天陪它玩耍,所以它很快乐。
2、师:我们仔细看看图,你一定能体会到大树此时此刻心情的快乐。(出示大树的形态图)
孩子跑到了树下,大树那柔嫩的枝条,就像„„
小男孩采集树叶做成王冠,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爬上了树干,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和大树玩起了捉迷藏,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累了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条„„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板书:快乐)
(二)品味“给予”
师: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1、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从故事中找一找画下来读一读)生: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板书苹果)生: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板书树枝)生: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板书树干)
2、师:那么强壮的大树,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小男孩,自己却变成了一截树桩,多可怜呀,可大树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 生:大树觉得能帮助小男孩就很快乐。
生:大树觉得能给小男孩这么多东西,所以很快乐。
师:可此时,大树的快乐和以前一样吗?这份快乐中还有些什么呢? 生:伤心,心酸,难过„„
师:为什么?(孩子每说完一种感情,马上追问他为什么,然后再问其他人你们又觉得大树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因为小男孩每次回来只是跟他要东西,不再跟它玩耍。生:因为小男孩拿走了它那么多东西,也不感激,也不说谢谢。
师:但大树却那么无私地宽容了男孩,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男孩,他是那么爱男孩,所以看到男孩快乐,大树的心中也充满了快乐。
3、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从故事里找一找。
师:大树为男孩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说抱歉? 生:因为他什么都没有了,无法再给小男孩任何东西。
师:小男孩这时候也老了,不能吃苹果,不能荡秋千,不能爬树玩,只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大树用他仅有的矮矮的身躯尽量的挺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这时的大树,依旧很快乐。为什么?
生:他觉得能让小男孩坐在他身上休息。
师:大树能为男孩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让男孩坐在他的身上休息,他已经为了他深爱的男孩付出了一切,但他依然快乐着。
4、师: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生:很好,无私奉献的,很爱小男孩,给了小男孩那么多,也不图回报,它觉得给予就是一种快乐。
5、师:大树和小男孩比较你更喜欢谁?
生:大树
师:为什么不是小男孩?
生:因为他只知道跟大树要东西,却从来不关心大树
6、现在,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你们想男孩会想些什么呢?
生:„„
三、领悟故事内涵
师:请问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深爱着你呢? 生:有,爸爸妈妈„„
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出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生交流。)
师: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为我们奉献了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却从来不图任何回报!师: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你又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生:„„
师: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天下的妈妈,用我们心底最最真诚的心声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四、总结读书方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读书的方法,读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了解故事的内容,最后还要读懂故事的内涵,明白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什么。课下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学习的读书方法多读些书,相信你们能从这些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更多、更美好的情感。
第五篇:爱心树教案
绘本阅读《爱心树》教学设计
岑江小学龚美唇
教材介绍: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采集树叶”几个字,就像是树上的叶子正在悠悠飘落。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教学目的: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2、以故事的形式把孩子们引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
教具准备:绘本《爱心树课件》。教学过程:
1、赏读封面,猜想故事,了解作者。
(1)赏读封面,猜想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主要说了什么呢? 这种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2)了解作者。
谢尔.希尔弗斯坦(1930-1999),享誉世界的诗人、卡通画家、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无数,其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绘本作品更是幽默温馨,简单朴实,其中含有着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不只吸引儿童,更掳获了大人们的心,让他的作品跨越年龄层,成为值得咀嚼回味,一读再读的不朽经典。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
谢尔以正是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书轰动文坛,奠定了自己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图画书历史上最为简单的一本书)、《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
2、读文赏图 以问题激发想象
第一面:“从前有一棵大树……”瞧,画家还没有画完整呢!靠我们班上的小画家来说说你如果画这棵大树,你会画什么样的大树呢?(生想象说)
第二面:“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找找在这一页我们能找到男孩的吗?(小脚丫)看着这个顽皮的小脚丫,猜猜它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呢?(生说)
第三面:瞧,男孩儿来了,教师读故事,这棵树给男孩儿带来了什么呢?它会和男孩儿玩什么游戏呢?(生想象说)第四——十面:和学生一起读大树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第十一面:悄悄地,小男孩儿爱上这棵大树了,因为这棵树给男孩儿什么乐趣呢?回顾前面的情节。
第十二面:回顾后,小结小男孩儿非常非常爱它。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对大树的爱?在树上刻下他和大树的名字。
所以大树很快乐。学生跟着读。板书“小男孩”、“做游戏、吃苹果、躺在大树的怀里……” 第十三——十五:但是时光流逝,就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瞧,也不来大树下玩耍了,没有来吃苹果了,没有来捉迷藏了,没有来荡秋千里,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第十六面:但是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了……教师读。
第十七——二十面: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教师读。突出读“大树很快乐。”瞧现在这是棵怎么样的大树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干了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板书“少年、青年”“摘苹果、砍树枝”
第二十一——二十二面:师读故事,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树墩了。
第二十三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大树墩心坎里却怎么样?学生说。板书“中年”“砍树”
第二十四——二十六面:师读故事。大树很快乐,为什么还是很快乐?因为它能让孩子坐在它的上面休息呢!板书“老年”“坐在大树墩上休息”
3、整体回味 感情主题
师:这回你觉得男孩还会离开大树吗? 生联想……
师:他坐在这个树墩上,除了休息,还可以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生回忆前面的情节
师:其实这棵大树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觉得他像谁呢? 生联想……
4、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面对这些关心,帮助我们的人,你会怎么做?
5、课外延伸,集体创作爱心树
师生集体创作爱心树,每个人都写一张“感恩卡”来当做树页,贴在墙报上的爱心树上,在“感恩卡”上写下感谢一直为你付出的人的心里话。
6、小结故事,提升情感认识
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却道出了“施”与“受”之间的真谛,充满了温馨,也略带一点忧伤,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爱心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以及不断为我们付出的人们一样,因为对孩子的爱而不断地给予,也因为给予而感到真正地快乐。
教学反思:
记得在很早以前就看过了《爱心树》这一绘本,那时只是以漫画的形式在欣赏它,看完后心中充满了感动。当再次与它相遇时是在其它学校的观摩课上,在充满童真童趣的二年级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再次品读时仍是满满的感动,但是其中却伴随着点点阵阵的心酸。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我要把它介绍给我的孩子们,这是我回到学校最想做的事。选择绘本作为教学内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一开始还以为很简单,在随着备课的深入,要如何引领孩子们进入这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去真正体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备课那段时间里,我反复读绘本,用孩子的眼光来读,用我成人的眼光来读„„无论怎么读,都有着千言万语抑在心头的感动。那爱心树,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孩子有求必应,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了她的一切。如果不是爱,又怎能让大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整本书中最让人潸然泪下的一句话,就是那句“树很快乐(and the tree was happy)”——树枝被砍光了、树干被砍断了,已经牺牲到了没啥可牺牲的份儿了,依然是那么一句话。当看到末页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为了读好那句辛酸而催人泪下、蕴含着千言万语的“树很快乐”我一遍遍地试读着,感动着„„
教学中我努力顺应孩子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读一本新书时,先关注封面信息,从书名到插画,到作者,解读封面“密码”。接着,了解作者,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给学生朗读绘本时,我抓住了典型的页面进行指导。比如第一面,引导学生对那棵没有画完整的大树展开想象,再关注画面中大片的空白,指出:绘本的特点与魅力所在:大量的留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引领孩子带着想象走进那棵爱心树。
同时,我不仅引导学生读绘本中的文字,更是指导他们读懂插画,通过仔细观察插画,读懂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使绘本的内涵更丰富了。
故事是浑然一体的,我无意在孩子阅读过程中插入过多的交流而破坏孩子阅读的整体感„„因此,在大多数页面的阅读中,我们所要做的是点拨,引起学生静思,暂不交流。——完整地读完了绘本,我设计了一个“各抒己见”环节,有的是让孩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读完后,我这样引导:
《爱心树》,引起了我们一连串的思考:
1、这回你觉得男孩还会离开大树吗?
2、他坐在这个树墩上,除了休息,还可以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它会想些什么呢?
3、其实这棵大树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觉得他像谁呢?„„
学生在前面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交流。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引起他们无尽的思考„„而且,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
课后我把这个故事课件贴在了自己的QQ空间里,朋友都留言说很感人,这确实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不止是小朋友连大朋友都被它震撼了。这个温馨却略带哀伤的故事,它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与孩子、与朋友„„乃至与世界的关系。当然,这样的思考不必去要求孩子,毕竟,他们只是孩子。充分的讨论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抒发情感的练笔。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由这本《爱心树》引出一系列作者的绘本读物,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期待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成为孩子们的享受!
就象梅子涵老师说的:绘本像一条美妙的毯子,盖在儿童身上,儿童的心是温暖的,盖在成人身上,成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