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凸显连环画课文的本色——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例谈连环画课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要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为落实这一目标,在人教版第一学段教材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课文形式——连环画课文。这类课文往往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相应地配上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像《小壁虎借尾巴》《雪孩子》《小熊住山洞》《小蝌蚪找妈妈》《阿德的梦》《酸的和甜的》《精彩的马戏》等。这样的连环画课文有什么特点?连环画课文与绘本阅读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把握连环画课文的教材编写特点进行教学?笔者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连环画课文的教学策略。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以不带拼音、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六幅图对应六段文字,每幅图都配以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图文并茂,充满童趣。
一、借助“连环画”,串故事情节
连环画课文一般内容较多,故事性强,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他们的识字量不多,阅读能力又亟须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根据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欣赏连环画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呢?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第一步:借助“连环画”读通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读一读。
第二步:借助连环画说故事内容。
教师将六幅图呈现在大屏幕上,请学生看着“连环画”有序地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文中的六幅插图连起来看实际上是描述了整个故事情节。此教学设计中教师巧妙地借用了课文中“连环画”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通读课文,一边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长文短教,这样的教学就像小朋友看图讲故事一样轻松愉悦。课文中的一幅幅插图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环式的有机整体。这样的教学保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还可以避免小朋友因刻意记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而把“小蝌蚪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的变化过程颠倒过来”的错误,从图到文又从文到图反复整体阅读,让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了小蝌蚪的成长经历。
二、聚焦“连环画”,品人物特点
本文中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和变成青蛙后的外形特点有着天壞之别,而且小蝌蚪是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身体悄悄地变化着的。这一现象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城里的小朋友来说感觉特别的神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关于小蝌蚪成长的过程,课文中的连环画非常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连环画”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感受它们前后变化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请学生”逐一细看‘连环画,说说小蝌蚪的变化”,学生边看画面边从课文的语言中发现了小蝌蚪的样子是“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后来发现长成青蛙时它们的样子是“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前后画面和文字的对比,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极大,而且特点鲜明。其次,教师让学生“连续性地阅读‘连环画’,找画描写小蝌蚪形体变化的句子,填一填小蝌蚪的变化”,画面与文字双轨进行的阅读强有力地刺激了学生的阅读感官,学生通过画一画、填一填,再一次生动地感受小蝌蚪慢慢的变化特点以及成长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于“连环画”,通过情景表演和对话朗读的方式表现人物的特点。比如,看看图上的蝌蚪,谁能用上“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这些短语有顺序地介绍小蝌蚪的样子?谁能边想象边做动作来表现小蝌蚪可爱的模样?也可以看图分角色朗读,在小蝌蚪跟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的对话中,感受与表达小蝌蚪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和情态。
三、活化“连环画”,赏语言微妙
本文是一篇美好的、充满童真的科学童话,教师教学时该如何凸显语文课堂的语文性、情趣性、科学性呢?为此,本课识字教学突显画面创设的语境来感受语言的秘妙,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课文有两处对小蝌蚪的样子和青蛙妈妈的特点的精彩描写,如何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用词的秘妙:叠词、色彩词及动词的准确运用。例如教学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叠词时,教师出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并提问:仔细看看图,再读一读句子,说说介绍蝌蚪脑袋和尾巴的时候用了哪两个词。(大大的,长长的)如果让你做一做,大大的脑袋,你会怎么做?(指名一生做动作)长长的尾巴呢?你怎么边读边表现?(学生边读边做)接着教师请学生比较读“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和“大的脑袋,长的尾巴”有什么不同。最后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小蝌蚪的神态、动作,想象它的语言,猜猜它的心情,并关注叠词用法,边练习朗读边表演小蝌蚪可爱的样子。同样,课文中色彩词及动词的运用也相当巧妙。“蹲着”“披着”“鼓着”三个动词和“碧绿的”“雪白的”色彩词的结合将青蛙妈妈的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再用上色彩词说一说画面上青蛙妈妈的特点,从而享受课文语言的美。
四、巧用“连环画”,破教学难点
课文插图是教材编写者为了更好地诠释课文内容而编排的与课文文字内容相应的、直观可感的图画,是与课文的语言形象融为一体的,是学生解读文本的窗口。
在教学中,一年级小朋友对“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和“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两句中的“迎上去„‘追上去”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对“迎上去”一词的理解甚至是含糊混淆的。怎么让学生理解“迎”与“追”的不同意思呢?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连环画二与三的情景画面,看看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相遇时的位置特点(一个画面是小蝌蚪面对面问鲤鱼妈妈,还有一个画面是小蝌蚪游在乌龟的身子后面问)非常重要。笔者在课堂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课文里写谁‘游上去’呢?为什么对鲤鱼阿姨用‘迎上去’而对乌龟用‘追上去’呢?秘密就在图上呢,我们一起去找找。”学生很快就从图上发现了秘密,同时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巧用课文画面的内容不仅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非常直观地诠释难理解的词意,也可以让学生在一“迎”一“追“之间,感受小蝌蚪的身体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成了一群小青蛙,和妈妈一起去捉害虫,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教学连环画课文时要防止重图轻文、重文弃图、图文相悖及虚用插图等问题,要从连环画课文的角度去审视插图的内容,注重插图与课文内容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审视插图的作用,通过插图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领悟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图画背后的事物,在灵动的对话中入文入境入情,顺利地走进课文所呈现的美好故事意境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第二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附:
板书:34 小蝌蚪找妈妈鲤鱼 迎上去乌龟 追上去青蛙 游过去
第三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通话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迎、灰”等 8 个生字,会写“有、在” 2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感知形象导入
(一)感知小蝌蚪形象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出示蝌蚪图)
2、你能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
3、(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读了这段话,小朋友们肯定会对他的样子有更清楚地认识。
4、(出示)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脑袋 ______ 身子 ______ 尾巴 _____
你还能说一说像这样子的短语吗?
5、识记“灰”字。
(二)感知青蛙形象
1、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出示)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识记“披、鼓”。
4、这句话中藏着两种美丽的颜色呢,你能找出来吗?你还能说说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吗?你们都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知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字。
2、读词语。
3、自由读课文。
4、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吗?
(出示)首先,小蝌蚪向 ________ 打听自己的妈妈在哪里。接着小蝌蚪错把 _____ 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原来小蝌蚪的妈妈就是 _____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啊游,碰见了谁?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2、这段话中有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拿起笔,用直线画出小蝌蚪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鲤鱼阿姨说的话。
3、出示对话,知道有感情朗读。
4、分角色读、5、这是一群多么有礼貌的小蝌蚪,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二)学习第三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段,大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找出来。
2、出示对话,指导朗读。
3、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
4、齐读。
(三)学习四——六段
1、虽然小蝌蚪认错了妈妈,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弃,非找到妈妈不可,小蝌蚪游过去叫着……
2、小蝌蚪认错了妈妈,很不好意思,这次一定要看清楚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
3、这次找对了没?读第五段。
4、小蝌蚪花了那么长时间才找到妈妈,其过程非常的辛苦,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高兴表达出来。
5、小蝌蚪在找到妈妈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青蛙,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出示)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5、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一起和妈妈做什么事?
6、我们知道青蛙能捉害虫,所以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
7、齐读课文。
四、分角色表演
五、指导写字
1、观察“有、在”。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先描后写。
第四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
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分角色读)
(3)、指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5)、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3、点击第三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放课文第三段录音。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
(3)、区别“迎”和“追”的动作。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
(5)、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激趣法)
4、操作出现第四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提问法)
(2)、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听课文第四段录音)
(3)、那小蝌蚪现在高兴吗?为什么高兴?
(4)、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2)、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小蝌蚪的形体裁变化,(尾巴不见了)(也就是终于长成了青蛙)。
三、图片演示,巩固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评价体验。
1、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五、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下课后,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再跟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长出两条→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后腿 前腿
(迎)(追)(游)跟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第五篇:讲读课文教学以题目为突破口例谈[推荐]
讲读课文教学以题目为突破口例谈
黄 丽
在百花争艳的语文教学改革园地里,讲读课文以题目为突破口的教学法,经我实践证明,其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题目是一篇课文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从题目入手,围绕题目进行阅读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文章中心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人在教学语文第九册第一课《小站》时,就先让学生围绕题目这样预习:
1、小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车站?
2、题目“小站”中的“小”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突出小站的哪些特点?
3、小站有何作用,与其它小站有什么区别?这样分三步围绕题目经过学生预习,教师再引导点拨,学生很快便弄清课文内容和理解题目的意义及作用:小站小,是精心设计的,它给旅客带来了温暖。最后,引导学生:小站小,精心设计,给旅客带来温暖,这说明工作人员怎样?学生自然会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小站虽小,但工作人员却精心设计,给旅客带来温暖,这说明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也提示人们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草船借箭》时,我先让学生这样预习:是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借箭?草船什么样子,从哪里来?怎样借箭,结果如何?学生预习后,教师再引导分析理解,并提炼出人物个性与品质。学生对课文基本理解后,又从题目入手,问:“草船借箭”改为“草船骗箭”怎样?让大家讨论,深化对文章及人物的理解,提高学生思维发散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认为小学语文课本中多数讲读课文均可采取以题目为突破口的方法进行教学。当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本地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改革园地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