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对传染病说 NO!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 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三、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秋季多发传染病的知识,在日后生活当中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第二篇: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
预防冬季传染病
活动时间:
2014.12.17 活动目的:
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防控工作。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活动方法:
讲解、讨论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二、如何预防冬季预防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 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四、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五、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队会,我们不仅对冬季传染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预防传染病,并且,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那么,希望我们同学能够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做讲卫生的好孩子,远离各种传染病,愿我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第三篇: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 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三、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秋季多发传染病的知识,在日后生活当中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三(4)班 时间:2017年2月20日 地点:三(4)班教室
教育目标:
1、利用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网络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灾情图片和视频宣传。
2、让学生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原理,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感恩社会。
3、加强学生的爱国尽责、生命感恩、爱心互助及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
4、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有关安全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防泥石流安全
1、介绍泥石流发生的原理及种类 :
泥石流发生是在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2、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逃生方法:(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5)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
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6)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半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7)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二、交通安全
1、学生较多,来往车辆多,交通安全尤为重要,上学或放学时不能在路口围观、停留。
2、不能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上下学,由家长接送的同学注意不能乘坐超载、无证无牌车辆,更不能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车辆不能进学校路口。
3、上下学路上要靠右走人行道,不乱横穿公路,不能在公路上追逐打闹、玩游戏、打球、踢球等,在公路上要有序行走,不能勾肩搭背排横队占路面。
三、防洪防溺水安全
1、春季学期雨水多,同学们要注意加强防洪意识,上下学路上走大路,不过水沟、小桥等。
2、雨季注意防洪、防泥石流、防滑坡事故的发生,上下学路上不能在土坡、土坎下停留或游戏。
3、不能下河洗澡、玩水、打鱼,远离河边、水柜、池塘、水沟,时刻注意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如意外落水,要懂如何自救。(师讲解溺水自救知识)
四、饮食卫生安全
1、不乱采食山上的野果,不偷食群众种植的瓜果,以防食物中毒。
2、不吃变质、过期、发霉的食物,不购买路边小滩点的“三无”食品,以防病从口入。
3、不吃生水,不乱吃零食。
五、用火用电安全
1、不在野外生火,不乱燃放炮竹烟花,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林区更要注意不制造火种。
2、不准携带打火机、火柴等,在家要注意生活用火的安全,使用煤气等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安全使用。
3、如发现火灾险情,不要盲目救火,先远离危险区域,再拨火警电话报警。
4、在家要注意安全用电,不拿湿抹布或湿手接触电器,电器使用后要随手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
5、夏季后要注意防雷电,不在电杆、高塔、大树下避雨、停留,不乱接触金属物品。
六、校内外安全注意事项
(一)校内安全:
1、在教室内不追逐打闹,不做游戏,不爬阳台、窗台,不在阳台、窗台上摆放物品,不往楼下乱扔东西,不到修厕所的工地玩耍。
2、不爬校园周围边坡,不爬围墙、水沟,在校内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3、还携带刀具、剪刀等尖利的危险物品进校。
4、上下楼梯与集队时要注意安全,不拥挤,不推挤,不勾肩搭背,不跑跳,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及时帮扶,以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二)、校外安全:
1、不乱和陌生人交往,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乱跟随陌生人去玩。
2、不进网吧、酒吧、舞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场所。
3、不乱在别人家住宿,外出游玩或住宿一定要向家长报告,必须经家长同意。
为了同学们的人生安全,为了同学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把这些安全注意事项牢记心中。
第四篇:小学生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
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第五篇: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实验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
家长会安排
活动主题:预防冬季传染病
活动时间:2017.12.4 活动目的:
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家长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结核病等防控工作。让家长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孩子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活动方法:讲解、讨论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4、猩红热是怎样感染上的?
1、传染源:(1)病人:从潜伏期末至皮肤脱屑前皆有传染性。(2)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健康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物品,如书籍、玩具、衣物等,被污染牛奶及奶制品亦能发生传播;偶然可经擦伤皮肤感染。但是经污染物品、牛奶及经破损皮肤发生传播是少见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2、传播因子:含猩红热病原体的飞沫、尘埃及被病原体污染的衣物、书籍、玩具、牛奶等。
二、如何预防冬季预防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预防疾病谚语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四、班主任小结。
通过今天的家长会,我们不仅对冬季传染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预防传染病,并且,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那么,希望我们家长能够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关爱孩子,远离各种传染病,愿我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实验幼儿园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