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的产生及其作用
“微课”的产生及其作用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持续投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设施的配备,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如何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技术设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师在新环境下所经受的新考验、新挑战。
思则变,变则通。在微信、微博等渗入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微”教学概念运应而生,并在广大教师中得到迅速传播。通过近八年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微”教学手段和方式得到不断完善,并日臻成熟,逐步演变为现在俗称的“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课堂内外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拍摄、收集、剪辑相关视频资料制作而成的。微课时长为5~10分钟,可以通过可视设备播放,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PPT教学视频文件。“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在传统单一资源型教学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一)主题单
一、内容丰富。“微课”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相对于单一主题,其内容却包罗万象,丰富饱满,可以涵盖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还可以包括与知识点相关的延伸知识的讲解与展示等。
(二)制作简易、传播便捷。“微课”的制作主要借助视频编辑和PPT制作软件完成,此类软件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教师只要具备一般的电脑运用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操作。“微课”文件较小,普通办公和家用网络就足以支撑其传播,师生可以通过“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三、微课的作用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随着制作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和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其承载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使用范围也从起初的课堂内逐步延伸到课堂外,其独特的功能性作用日益凸显。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共享平台,学生通过点击“微课”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并在指定窗口记录下自已的学习情况发送到云服务器,系统会自动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发送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查阅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并据此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活动和课程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围绕学生的反馈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微课”的运用,不仅有效引导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以往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只能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并不清楚学生掌握了多少,或是哪些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无法做到课前预案的设计,无法做到课中学习的“因材施教”,无法做到课后复习的针对性。但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微课”制作与运用的成熟,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诉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访求,向他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三)丰富活跃课堂教学,巩固教学难点重点
“微课”的运用,无论是适合在课前准备阶段播放用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动听音乐旋律,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剖析知识点的精美画面,或是用于课堂总结的重点难点归纳,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传统课堂增添了活跃的氛围和彩色,让学习的环境变得更加轻松,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微课”具有传播便捷和重复利用的特点,学生针对在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反复揣摩、领会,或是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微课”教学要求目标清楚,内容明晰。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研究、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自主适应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课堂实际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做好充分解决对策和预案,通过对情景教学的预设和反复修正,教师的知识讲解和传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五)创新教学思维,拓展教学视野。
“微课”教学的核心是视频内容的制作,为丰富视频素材,讲透知识点,就必须查阅整理大量的资料去充实“微课”内容,以确保“微课”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打造一堂优质“微课”的过程,既是丰富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学习、吸收、积累先进教学思维,以及拓展自身视野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技能的迁移和提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电视台)
□责任编辑:刘 林
第二篇:微课的作用和优势
微课的作用和优势
肖玲玲
通过学科会,通过吕老师的讲解我对微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充分的认识了微课的优势和作用。(1)时间较短,内容精简: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2)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通过微课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3)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4)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通过微课人人都能参与其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第三篇:微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设计 邢台市三义庙小学 李育如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材45页46页
二、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掌握理解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知道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经历对比、动手、等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多个物体时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分数的产生
视频1,说明古人在测量时遇到不能正好整数结果的问题。视频2,说明在分物和计算的时候也常常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者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分数的产生)
(二)学习分数的意义 1.复习旧知:
师:你能用下面的物体说一说它的四分之一吗? PPT显示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条1分米的线段。
2、引入新知
(1)表示4根香蕉的四分之一(2)表示8个橡皮泥球的四分之一。
被平分的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目的:让学生理解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多个物体,都可以拿来平均分,只要平均分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它或它们的一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的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的是(这样的几份)
(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
(3)单位1的理解
动画演示4根香蕉成为一把;8个橡皮泥球合成一个大团的过程,并讲解被平均分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目的:学生抽象分数概念的形成需要感性材料做基础。五年级孩子无法将离散的单个的物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运用橡皮泥这样可分可合的材料,可以突破孩子无法抽象的难点,进而形成多个物体也可以看成整体的想法。)
总结: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多个物体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用自然数表示就是1,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3、阅读自学
阅读46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回答:什么叫分数单位?举例说明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一堆12块的橡皮泥,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考一考:把8个橡皮泥球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橡皮泥的几分之几?(进一步强调被平均分的物体是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要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分数概念。)
第四篇:浮力产生的原因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已经积累了很多对浮力的感性认识。但是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浮力》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虽然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浮力的教学要求一降再降,但是在历届中考中,再简单的浮力题,得分率也相当低。所以本节微课我想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器材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槽(小水槽底部开孔),正方形木块一个(底面面积略大于水槽开孔),两个用饮料瓶做的之家,足量的清水。
实验过程:在大水槽中装一定量的水,吧木块放入水中,可以 观察到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支架吧小水槽支在大水槽中(支架高度要达到小水槽离开大水槽水面),吧木块放到小水槽开孔上(可以在木块或水槽开孔处加一些发泡纸,防止大量漏水),向小水槽中注水,知道水面没过木块。观察发现木块并没有上浮,说明此时没有受到浮力。继续向大水槽中加水,知道木块上浮,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配图说明,总结浮力是由于浸在水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有压力差而产生的。
F浮=F下-F上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作用
【内容摘要】当前,网络技术获得较好的发展,较多网络信息化技术被应用于高校教学中。微课,主要借助信息设备,经短视频的方式,录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随时查看课件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微课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行探析,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现针对本文进行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微课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均产生较大转变。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微课,属于新型的教学手段,即为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教学重点内容制作的教学软件。经短视频的方式,供学生随时查看教学重点内容、重要习题内容等,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发挥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一、微课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微课的制作,应结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制作。其次,历史教学内容跨度较大,需较多的史科证明。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的时候,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筛?x工作,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补充①。微课视频,应保持精短并能突出重点,应对重要习题实行适当的补充,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复习需求。
1.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学生科结合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完善。主要因为微课学习不会受到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所影响,因此学生可随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自主学习。微课视频的内容,主要是对高中历史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能帮助学生总结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
部分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不能保证全神贯注,而历史教学的为相互连接的。所以,若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会对日后的学习构成不良影响。而通过微课学习,可补充学生没有听清、不能理解的内容,促使学生跟进历史教学的学习进度。因历史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主要针对教学重点讲解,而忽视一些基础习题,进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基础题。
2.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
微课教学,对历史教师掌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在录制教学微课视频时,应利用最短的时间录制最有价值的视频,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会存在历史教学内容相关问题,所以教师需不断丰富自身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等多种方式,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此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情况分析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
微课,可帮助历史教师梳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结合学生在学习历史教学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制定微课视频,以供学生课下查看。如:开展开辟新航路教学活动时,需要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对后世的影响内容。可将新航路开辟时代、历史发展内容,作为教学中的难点,针对这一内容制作微课软件。在微课课件中根据新航路路线,对问题实行全面的讲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上述教学内容②。
2.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习题降解中的应用
结合历史教师布置作业情况,找到练习题中的重点、难度,并实行分类管理。主要可划分为重点习题、重要习题、基础习题,其中重点习题为考试中常出现的习题,重要习题需在教学活动中讲解。重点习题和重要习题,均需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巩固。基础习题,为大部分学生可掌握的习题,为确保所有学生均能理解基础习题,教师可将其制成微课软件,利于学生补充知识点内容。
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因为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使其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上均具有较大的差异。为此,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制作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软件,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③。部分学生在课前有预习的习惯,教师可充分发挥网络即时的作用,构建历史教学论坛、平台,上传一些微课的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为历史教学中没有进行的内容,利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早预习下节的历史教学的内容。
4.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中的应用
课程的导入,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课程的导入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导入。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为一门“副课”,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设备,通过微课方式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以便学生能在课下随时观看课件,掌握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注释】
① 冯明.微课促进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变革分析[J].教师,2017(4):98-98.② 程祥利.精小微课复读历史――浅析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7(6):94-94.③ 代晓容.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初探[J].科研,2017(3):42-42.(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