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6:5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

第一篇: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是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课堂上,我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课文顺序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汇报将其调整到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在充分朗读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泡泡中“‘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也是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解释词义——结合生活理解词义——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理解”这样的过程,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对于课后问题的处理也不到位:“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

第二篇: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这种类型的课文很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和科学常识课。在上课前,我刚好听了“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课,聆听了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课并不依附于华美的课件,有的甚至不用课件,依然可以把课上得很好。我很长时间将课件作为上课的载体,“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人教社小语专家崔峦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在第八单元时我想试着摆脱对多媒体的依赖。在上这节课时,教室的多媒体坏了,我连简单的PPT都没用。

我布置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从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这个关键词入手,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由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样既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2

【情景说明】

本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从而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以下通过3、4自然段的对比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农耕社会生活的贫乏和20世纪生活的精彩纷呈,体会到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理解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片段一】

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微波炉。

生:那时没有动画片,没有泡泡糖,没有电动玩具,也没有游乐场。

生:那时没有潜水艇,没有远洋轮船,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生:那时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五彩的霓虹灯,也没有热闹的超市。

……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

卫星、程控电话、航天飞船,介绍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下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生:我通过上网,查找到中国科学院的网址。在成果博览里,共统计了不同行业的科学成果8千多项。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反思】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后,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片段二】

师: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面对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

生:科学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精彩,我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而自豪。

生:美好的神话能纷纷变成现实,是科学知识创造了这些奇迹!

生:我觉得人类太了不起了!他们所创造的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生:我想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发明更多的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师:如此多的科学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想象一下,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

生:他会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啊!

生:他会高兴地说,太了不起了!我们那么多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你们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做到了。

生:他会惊奇地说,我不是在做梦吧?没想到,我的子孙们这么争气。

生:他会遗憾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们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样啊!

【反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本段教学,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面对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触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并由衷地生发出对科学的赞叹和向往。接着,我又启发学生用想象去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思维的空间。“假如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学生又换了一个角度去感受现代生活的精彩,体会科学技术的神奇。这样,从自己到他人,从感受到想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感悟,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给了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

【专家点评】

正如这位教师所说的那样,这篇教学案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首先是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从书本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其次是有层次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表达空间。从简单地模仿“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说话,到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介绍20世纪人类还拥有什么,再到创造性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体现了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为目的语文学科特点,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最后是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超越文本的想象说话,既是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也是文本再创造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本片断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创造性”。真正的语文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1、教学效果(思效)

作为科学常识性说明文,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因此,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我带的班上学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介绍农耕社会和20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20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充分预习,在课堂上表现很被动,有游离课堂的感觉。

2、教学收获(思得)

(1)紧紧围绕中心句,启发学生阅读。

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呼风唤雨”什么意思?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③20世纪之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20世纪之所以与过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还能推测21世纪人类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紧紧抓住中心句,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展开想象,大胆地表述。让学生从书本中所介绍的资料去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地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这句诗是个重点句,在学生充分了解了科学的巨大成就后来读,就自然明白它所表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不同。还有,为了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找看,并结合生活实际,辨一辨哪些成就是说“发明”的,哪些是说“发现”?这样的辩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不足之处(思失)

学生对于“农耕社会”等知识一直都是半知半解的状态,正是因为学生太多的“不了解”,致使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学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

4、改进措施(思改)

诸如此类的课文,学生必须有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只有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现在已是21世纪,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21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当当小记者:采访长辈过去的生活(回家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到老、从小到成年,吃、穿、住、行是怎样的?写写自己现在的吃、穿、住、行情况。对比后写上自己的些许感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本学期另一个语文学习知识点就是把网络搬到语文教学上。在讲授本课时,我两度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教学。一是在学生自学时,把收集到的好词发到教师博客上,然后学习齐共享。另一次就是在讲授课完,根据学生的对20世纪的科学成就的'收集,把收集到的传到博客上。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习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习。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5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语文学习真实有趣,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的学生该怎么办呢?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量网络的功能,认为网络上的信息足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先提出学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网上查找,而自己却很少了解网络上的信息,也不能怕学生在网上迷失方向,直接提供给学生几个相关的网站,让他们在其中学习。教师省却了让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而学生的视野被禁锢了。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地学习,课前我先让同学们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基于网站内容来源于书本,而要高于书本;专题网站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专题网站应具有扩展性等特点。我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网络课件。这样的网页中有学生自己搜集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

课前我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较充分地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认知速度慢的同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目的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化教材的学习中,去决定他的学习方向。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这也给了他们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

上课时,我就从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质疑。

(1)齐读课题,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

(2)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

(3)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学生的思维如有源之水,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呼风唤雨”?“一世纪”是多长时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为什么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呼风唤雨的英雄”是谁?它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的?怎样理解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的回答使我明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已完整地构建了自己的学习内容。我认为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是主体,教师做引导。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在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对我们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课件设计的问题,导向性一定要强。“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纵向栏目主要帮助读懂课文。我的横向栏目重在激趣,升华主题,开阔视野。

其次,注重思维策略的训练。

(1)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策略训练小学生如何质疑。启发: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当你浏览网页时,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强调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2)用“理解深刻有见解”策略训练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提问:科学永无止境,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阅读平台,了解科技历史,关注科技发展,形成了深刻的见解,自然也会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引导。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如果目标不明确的,就等于在大海捞针,花时间多,收获却不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知道“20世纪”到底是多长时间,我让学生直接进入第一部分进行学习,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0世纪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探讨,然后有理有据地讲明自己的理解——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通过对比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的不同,对这句古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说明什么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发言,但敢说的前提是会听,我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听”,他们会听老师提出的重点和要点,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认真地听,并做到了回答问题时不说重复话、不说半句话,敢讲自己的发现和见解。真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3、用美好的心灵畅想未来。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看阅读平台,听新闻联播,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艰辛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果实。课堂上还安排了一次畅想活动,“我长大了……”大家谈。“我长大了要开通星际航班,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长大了……”一个爸爸妈妈是医生的孩子说,“大了要当个医学家,发明一种药,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

给学生一次想象与表达的自主空间,能将爱与理想的种子种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唤起学生真诚、善良、自信、拼搏的情怀,谁能说这不是教学的精彩和感动呢?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不足之处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落实方面到位,重难点突出,但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时间太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通过理解课题引起学生探讨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热情,引入重点段的学习。接着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品读词句,学习表达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拓展升华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6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科技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较为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由于课文是一篇科技类文章,文中的语言比较枯燥乏味,形象性不强。因而,在教学课文时,我利用一些图片,音像呈现,提供说话练习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差距,凭籍课前的这一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首先激趣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神奇的力量,然后引出课题,接着紧紧抓住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细读文本,充分把握言意融合的文本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各种画面、科技短片的视听情境中,在生活的前后对比中,在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原古时代的想象中自主建构,逐层推进,把多元理解与语言品味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切地体会到是科学技术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时,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像这样的科普性文章,单单介绍一些常识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也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我不但抓住文章内的重点句,还设计了几个说话训练。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前,我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你还希望科学技术能给我们带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激活,他们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他们在一次次探究中提升了认知水平、知识建构。可想而知,收获定是不少的。

当然,在本次的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遗憾。虽然本篇课文不是以情感为主线,但在调动起了学生自豪、骄傲的情绪后还是应该让学生读读重点句。我做到了从文本中走出来,谈感受、说想象,但却忽视了再回到文本中,因而给人感觉,整堂课课外知识涉及的过多,对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理解的不够到位。另外有些提问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追问,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习和注意的方面。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7

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最初做教学设计时,觉得挺简单,这类科学常识性说明文,通常可以找到许多丰富漂亮的教学图片,举很多关于科技成就的例子。当我把第一篇教学设计交给指导教师时,得到的回复是这篇课文被我设计成了“资料展示厅”和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

认真反思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鉴了教学光盘后,最终教学设计定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课文。在教学中,我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中心问题做的教学设计,从而让学生迫切的渴望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

开课后便抛出这一中心句,让学生自由默读后,找出能支撑这个中心句的句子。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找到句子谈感受,理解感悟后总要回归到中心句“二十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显得开放,充满激情。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语文课上同样也是必须的。接手这个班后,发现班上学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更是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在教学时也努力做到这一点。通过读第四段,分角色朗读三四段介绍农耕社会和二十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二十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学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评价语匮乏。评导结合一直是指导老师向我传授的教学理念。评是为了更好的导。因此,教师评价语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有针对性。整堂课几乎听不到我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因此这又是课堂的另一个大败笔。

最后,语文味不正。班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直不是很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接手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喜欢采用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了引发他们的兴趣,其中,说点俏皮的,流行的话语是我比较常用的方法。一直没有觉得自己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好,听老师评课后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大的弊端。这让我不得不反思:真正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是要靠老师精彩的能吸引人的教学。原来的自己一直走在了一个误区中,还好,发现的不算太晚。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两点是我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多请教,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求索吧!

第三篇:四上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课题:四年级上册30《呼风唤雨的世纪》 授课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授课教师:马晓荣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4、请一个同学读出课题,全班齐读。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过渡: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读完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4、熟记生字,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四、联系生活,精读品读

(一)、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注意边读边画。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二)、交流理解,感悟方法

1、预设:学习第4自然段。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吧。

(2)、20世纪的科学成就到底有哪些呢?你们能从这段中找出来吗?(3)、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科学成就吧。(4)、欣赏了这些科学成就,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5)、我们接着看这些句子,作者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

(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7)、同学们,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比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比他们过得更加舒适、更加方便呢?

(8)、孩子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过去那些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当他们看到这些科学成就时,会怎么说?

(9)、是啊,这些成就、这些变化会让他们惊叹不已,我们怎能不说——

2、预设: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

(1)你能把这段读一读吗?

(2)孩子们,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相机出示农耕社会图)(3)在农耕社会里,“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仅仅是没有这些吗?你还能说说那时没有什么?

(4)农耕社会什么也没有,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你们知道我们祖先的幻想都是些什么吗?(相机给这些词标出红圆点)

(5)现在,祖先的那些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幻想实现了吗?(6)在现代生活中,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

(7)何止这些幻想变成现实啊。你们随便替祖先说一个他们的幻想,肯定都能实现。你能举一种吗?

(8)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都得以实现,实在太令人骄傲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你们能找出来吗?

(9)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的意思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读一读。(10)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这个成就怎样?(巨大)

(1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2)我们祖先的愿望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3)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预设:学习第2自然段:

(1)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呢?

(2)(边画箭头边讲)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这些发明和发现又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3)孩子们,请你们在课文3、4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

(4)你们明白了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了吗?(5)请你们用发现和发明各说一句话好吗?

(6)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7)是谁在呼风唤雨的?(8)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9)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是谁靠什么呼风唤雨的?(10)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变和改观,我们怎能不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回应开头,凸显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一直在围绕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一次用心来读——20世纪是。。。。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孩子们,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有哪些奇思妙想?(或者说: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2、要想让我们的梦想都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六、作业超市

1、师:下面,老师向你推荐两本书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和《五光十色的新科技》,希望你们抽课外时间去读一读。

2、师: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和作比较的方法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

第四篇:人教版四上《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上《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由中科院院士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板书:说明文。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再来看这个词,说说什么是世纪?

2.都预习课文了,课文中这呼风唤雨的是哪一个世纪呢?知道哪年到哪年吗?

3.一个世纪怎么能呼风唤雨呢?有心的孩子一定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认识生字,检查预习效果。1.自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改变 依赖

哲学

幻想 联系

船舶 潜入 原子核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3.练习写字。“耕”字。观察,范写,评价。

4.生字掌握得不错,看一下大家的读书效果。这篇说明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哪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重读20世纪。20世纪是怎样的一个世纪?请重读呼风唤雨。这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要点。板书:说明要点。

5.继续来考考你,到底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像这样的一问一答,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出示课件。

6.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我会填:人们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没有生命。

三、体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了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边读边画出,并做一下批注。

2.出示大屏幕,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指名朗读,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这部分采取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呢?板书:举例子。数一数举了几种例子。3.有人嫌多,模仿举例子,看好不好:

(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电视、程控电话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不够多,那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的例子?还有人在读了路甬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后,觉得这篇课文举例子简直太少了,于是他这样来改:

(2)20世纪,人类利用激光,发现青霉素,找到维生素,发现X射线,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人类发明了冰箱、洗衣机、空调、拉链、胶片、石英钟、方便袋、圆珠笔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板书:适量

(3)仔细观察分号隔开的两部分,你还发现了什么?(分别是发现和发明)作者真是独具匠心,用词准确。

4.作者选取的可不是普通事例,都很典型,有代表性。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这个事例: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师:百亿光年外到底是多远呢?生反馈,师解释。

师: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用来测量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我们一起来做道算数题。出示:1光年约等于10000000000000公里 我们一起来数数:个位,十位......10万亿公里。100亿光年约等于多少公里呢?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读啦。离我们这么远的天体我们都能洞察,洞察是什么意思?(深入、清楚地察知:看穿,观察得很透彻)这里用观察合适吗?(体现不出科技的先进,不仅看到表面,还能深入、清楚地察知)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板书:用词准确

5.说明举例子一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二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板书:典型

指名读一读,体会例子的选择要谨慎。

6.下面看图,看文中所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的例子: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7.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自学说明方法

1.自学指导:默读课文其它段落,了解从哪儿还能看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标画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作比较。读写结合来想象。出示文字。是的,没有古今的对比,怎能衬托出20世纪的伟大?看图片,或根据你的了解,农工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人的沟通、都怎样?板书:作比较 我们的祖先都有哪些幻想?还有哪些?都实现了吗?嫦娥奔月等。通过作比较,我们不由得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引用。出示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体会到了什么?快到什么程度?出示文字,齐读。

引用古诗,不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多。板书:引用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怎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不由得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因此,我们还可以说,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学生交流。5.还引用了什么?出示科学家名言。如果用普通人物的话,比如路上行人的、同学们的,有没有说服力?引用著名人物的话,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确实是说明了科学的巨大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出示文字: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五、学以致用

小练笔

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1-2种说明方法,结合手中的资料,写一写21世纪的科技成就。

21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材料:21世纪15年的部分科技成就:

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规划: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载人深潜入海3500米

发现距地球260亿光年的超远天体

电视功能更多: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3D电视 智能手机 高速火车

火星发现有水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证实宇宙暗物质存在。

干细胞研究成果丰硕。

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电动机。大型强子对撞机成为“最强的机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增添新成员:166号元素。新证据表明 26亿年前地球陆地就存在生命 发现了临界温度更高的新型超导材料。

六、作业

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

第五篇:四上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了解维生素,大陆漂移,激光。电脑,冰箱,空调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案一: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谁的本领最大?他有什么本领?S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又会表达,真不错。

“呼风唤雨”。来,看这,一起读。会呼风唤雨本领大不大?大。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看谁的本领这样大。(补充板书“29 的世纪”)。齐读课题。

方案二: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说明文吗?S 学过《太阳》出示1—1。你们都知道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出示1—2今天啊,徐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2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课前大家都对课文做了预习,来说说你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S 1.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20世纪。课文第一段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的,出示3,(板书20世纪)这句话点名了课文的中心。(这是你的收获。你预习的可真充分。可见你预习时进行了思考,多好的学习习惯。)2.是人类来呼风唤雨,靠科技呼风唤雨。文中第二段生: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出示4(板书 人类

科技)

自己问完问题自己来回答,看来作者的目的不在于提问,而是想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自问自答修辞手法,是(设问)有的同学赶紧做了笔记,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啊。3.……

三、发现和发明

对课文还有哪些疑问呢?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20世纪和以往的世纪有什么不同,才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画?,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可见你预习时进行了思考,这是个读书的好习惯。

谁来说说20世纪和以往的世纪有什么不同? 生: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出示5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出示5—1人类在20世纪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出示

读读画画: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第四段)出示6

谁来展示。字正腔圆,非常流利。出示7。再来读读这一段,看看哪些是人类的发现,哪些是人类的发明呢?

一生这是发现。这是发明。出示7—1。孩子你的发言真有条理性。

请女生读发现,男生读发明。出示8想想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女孩,请你说。男孩,你有补充。

发现和发明主要的区别是原先存不存在。原先就存在的是发现(板书发现 原先不存在的是发明(板书发明

看大家理解的这么好了,来挑战一下,这两道题会填吗?出示9(练习题填空?)

祝贺他,挑战成功!握手。祝贺你。

新的挑战又来了!出示10知识树 一生左边属于(发现)右边属于(发明)。(看孩子)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孩子们,(指树左边)会发现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指树右边)会发明的人就更了不起了。20世纪却又有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S(一生朗读好的)人类很伟大,了不起。20世纪科技真发达,我感到很骄傲。出示11红色的四段孩子把你的感情送进文中读一读。生读。

老师:作者列举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出示11—1举例子

(指屏幕)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又是怎么生活状态呢?

出示12:谁来展示?男孩你说。老师引导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孩子们,假如你生活在农耕社会想想你的生活中还会没有什么呢?出示12—5仿照着这个例句说一说S(电话 电脑 电冰箱 电饭煲。手机 洗衣机 录像机 飞机)想想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的生活会怎样?是呀,生活艰苦,真不方便。出示14农耕社会的艰苦不便和20世纪舒适方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出示14—2作比较。让我们对比着来读一读,男生农耕社会,女生20世纪起。

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科技。是的让我们再次感受科技的神奇,看它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打开老师给你准备的资料袋。拿出里面的文章,来看阅读提示:出示15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巡视指导。2分钟后。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一分钟。谁来展示。读句子说感受。出示16是呀互联网可真快。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说对举例子 作比较。出示17互联网的作用可真不少。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你说,可以请你,还可以……甚至可以……

国际互联网作用还有很多很多。怪不得作者说 出示18最后一段

多么神奇的互联网啊。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科技也把我们祖先在神话中寄托的愿望一一实现。出示19千里眼 就是望远镜,顺风耳手机电话S。腾云驾雾我们有了飞机。(图片模糊)。

20世纪的科技正如一句诗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音乐放小到中心句那页)

这飞速发展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所以我们这样感叹出示26中心句。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所以我们这样感慨:出示26—2中心句。

孩子们,20世纪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的你们生活在哪个世纪?21世纪又会有取得哪些科技成就,出示27小练笔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一写吧。(发纸)3分钟

展示评价小结2分钟

孩子们出示28你们的发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老师相信21世纪你们也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技神话,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课下老师希望你们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收获:

下载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四上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作者按照游览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达小玲 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范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就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信服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情景说明]:本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从而唤起学生热爱科......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四语 周静 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入手。由于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