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1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新平台、新课堂。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知识链接
一、背景:
韶山在湖南省湘潭,是作者的故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镖,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离1927年已经32年多。
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首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二、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边出示图片,边谈话:有这样一个人,他17岁离开家乡,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表达自己雄心壮志。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艰辛的他,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生风色,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说说他是谁,导入新课。
2、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学习新课,投影出示标题。
二、知人论事:了解作者,考察背景
1、介绍作者:
一位诗人的诗风与他的人生道路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毛泽东。
2、引入写作背景,配音乐,出示1927年人们贫苦的生活状况以及大革命造成的血腥历史情景的图片,感受三十二年前的韶山,给本堂课营造一个悲壮的氛围。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3分钟)学生自由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合作交流。
2、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读: 听读之时,思考:诗人营造出来的意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
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意境∕情感),所以我觉得朗读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语调∕轻重音等)。
3、同学间读诗心得,交流感受。
4、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家乡之时的豪迈情怀,读诗。
四、深入意境,体会情感
1、全诗虽然仅有四联八句,却向我们展示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一说诗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再读诗歌,之后交流)
首联:是对32年前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
师: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咒)这表现出来诗人怎样的情思?边讲边板书:咒:哀叹。(在这里用来表示对岁月如流的怅恨。“咒”字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这个动词炼得极好,十分新颖)在朗读过程中,这份近似痛叹、哀伤的情感来源于什么?(离别的时间长,时光已不在以及对家乡人民的思念。)师:在阔别家乡的这段光阴中或许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让诗人发出了无限感叹呢?
如:(亲人逝去、时间一去不复返、哀伤32年前牺牲的那些人们……)师:仅一个“咒”字噙满了多少热爱,多少思念,多少沉痛的感慨。诗人为此(为流逝的漫长光阴)而诅咒岁月的流逝,他在痛叹光阴不在,痛叹整整32•年见不到故乡的面容,他要强调他对故乡的强烈情感。
(学生齐读、指名读“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颔联:紧接上联,不但诗化、形象地概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武装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象征全国军民与蒋介石的斗争。
师:此联给你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毛主席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奋起造反,造国民党反动派这些罪恶“黑手”之反)场面如何?(斗争激烈)你又是从那些字词里品味出来的呢?(一个“卷”字状写了农民运动波澜壮阔、迅猛发展的声势。“红旗”和“黑手”,在视觉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
师:这短短的几个字,概括了前32年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数字搏斗的历史,这怎能不让人不振奋人心。
(小组读、学生齐读“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颈联:首先,它概括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精神。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师:此联中,因为有了什么渲染诗人描绘出来的的场面更增添了革命者们的豪情壮志?(无数人们的牺牲)是否所有死去的人的都称之为牺牲?(二者虽结局是一样,但牺牲是为革命事业、为正义战争还战,是为了韶山、乃至中国革命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毛泽东曾说:“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无数的革命者们面对血染成的红河,他们没有被吓倒。由此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出怎么样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
师:无数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换新天,人们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当家做主人。)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有何感触呢?(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指名读、男生读、学生齐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向换新天。”)尾联:故乡旧貌换新颜的景象,生动感人。作者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
师:此联中,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喜:欢喜)他喜从何来?(作者具体描绘了以稻菽(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傍晚收工时,他们迎着黄昏缭绕的烟雾,高高兴兴地从田野上归来了!)真是诗中有画。这是一幅当代农村新生活的风俗画。这“千重浪”的“稻菽”;这“下夕烟”的“英雄”,是眼前景,不出一望之遥;但它仅仅是属于韶山一地所有吗?(它不仅是韶山,也是全国广大农村的普遍风光。正是这对故乡的歌颂,同时也歌颂了祖国,并以这歌颂祖国的巨大热情更加深了对故乡的歌颂。)师:全诗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尾联既写景,又写人,同时融入诗人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齐读、指名读“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悟情:
诗词的主旨句是哪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两句诗饱含着作者对烈士们的深切怀念,充分肯定了先烈们献身精神的伟大意义。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当诗人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之时,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主席,诗人把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不再回忆家乡亲人的逝去,不再回首已经逝去的岁月,而把它寄托于家乡人民的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之上。更让大家看到一个别样的毛泽东,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领袖。
五、拓展延伸,传承传统文化:
1、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呢?
2、如今的幸福生活不是一代人的英勇拼搏,而是中华儿女代代传承的结果。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第二篇:七律·到韶山教学反思1
《七律·到韶山》教学反思
海青中心校:刘秀艳
《七律·到韶山》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人民革命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
看到课题时,感觉难以下手。因为时间跨度比较长,毛泽东离家32年之久,回到家乡之时思绪万千,要让现在的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感受人们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卓绝的斗争精神,进而受到感染、启发,有点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图片、声音进行讲解,让学生再现当时的场景,教学效果良好。
我觉得在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个情境的设计,是有可取之处的:
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学。一个好的导入,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一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否精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相对较为陌生的认知领域,如果能通过情境设计,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同学们确实通过多次阅读锻炼了自己的诵读能力,一遍比一遍感情充沛,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在诵读之中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一己体悟掌握了许多朗诵技巧,如想要更好的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感情,需要对诗人生平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朗诵诗歌除了把握感情之外,还要学会停顿,把握语速和重音等,这样才能把诗歌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出来。通过自由读、范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形式,在让学生自己感受诗的意境与情感之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大家共同分享总结出来的朗诵技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摒弃了传统教学对内容的琐碎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解释诗意为主的教授模式,尽量通过学生自己所读所析感悟到诗歌蕴含的主要精神内涵。特别是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我设计了学有所获,学生通过本环节对自己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如有疑问,学生提出之后可以通过相互交流进行解答,学生自主意识由此提升。
我对自己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经过了反复的考虑,但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课件的操作比较生疏,在教学中对文本挖掘不够深,感觉自己在进行点评时候还不够机智,不够灵活,启发性还不够,这方面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加锻炼!另外,在板书设计上,我根据诗人情感的变化设计“咒”、“喜”二字,但细微处情感线索抓不到位,始终拿不出一个满意的板书。在其它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很多缺陷,恳请大家指正。
“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语文教学的天地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好学上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 才能真正达向理想的境界,为此,我将在今后多听课,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努力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三篇: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2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新平台、新课堂。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毛泽东和写作背景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毛主席照片,你们认识他吗?板书“毛泽东”。先让学生谈谈对毛主席的了解,再课件出示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毛主席不只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书法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板书“七律·到韶山”。
(1)七律简介:七言律诗的简称,共八句,每句七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课件出示教材11页资料,了解韶山。
3、在题目和作者中间板书“一九五九年六月”,这是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镖,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离1927年已经32年多。
计算毛主席离开家乡的时间:32年。
4、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首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5、交代学习任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的读诗。
二、读诗,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全诗,生字用红色显示
2、指名读诗,正音正字。学习生字:咒的读音,霸的笔画多,牺是形声字。
3、多种方式读诗:分组读,同桌互读互查,齐读。
三、理解诗意
1、出示注释和自学提示(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质疑解答,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思考:毛主席在这首诗中写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课件出示注释,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注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咒:诅咒、痛恨。
故园:故乡,指韶山。
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戟:古代兵器。青铜制,将戈、矛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这里意喻武器处于劣势,指英勇反抗的民众武装所使用的梭标。
鞭:古代兵器。是一种像鞭子一样的兵器。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
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
霸主:指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
高悬:高高举起。
为有:因为有。
多:增强激励。
敢教:能令、能使。
日月换新天:指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喜看:高兴地看到。
稻菽:泛指农作物。菽,豆类作物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遍地英雄: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2、逐句出示诗句,师生共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朗读。学习第一句: 指名说理解
首联是对32年前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这种情感?(咒)
在这句诗中怎样理解“咒”的意思?(痛恨,哀叹)哀叹什么?(时间漫长)
在这32年中会发生哪些事让毛主席发出这样的慨叹呢?(时光匆匆流逝,逝去的亲人,牺牲的同志---)
仅一个“咒”字饱含了多少热爱,多少思念,多少沉痛的感慨。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过渡:在这些回想中,更多的是对那艰苦革命斗争的回忆。学习第二句: 指名说理解。
读了此联在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毛主席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奋起造反,造国民党反动派这些罪恶“黑手”之反)
这一句是一副很好的对子,找出相对的词语?(红旗对黑手,卷起对高悬)从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革命者与反革命者斗争的激烈和残酷,怎不令人振奋人心。
齐读诗句
过渡:要想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学习第三句 指名说理解
理解“牺牲”的含义?(为正义而献出生命)学习教材12页资料
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
这些牺牲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什么?(敢教日月换新天)
怎么理解“换新天”的含义?(换来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现在美好生活就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面对今天的幸福,你有何感想?(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这句话就是本诗的中心句。
指名读(指导读得铿锵有力)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过渡:学习了第二三句诗,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沉浸在无限的回忆之中,很多的亲人,战友都为了革命牺牲了,换来了现在的一派祥和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学习第四句: 指名说说理解。
这句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心情的是哪个字?(喜:欢喜)诗人看到了什么而欢喜?
“稻菽千重浪”,这是一幅当代农村新生活的美好画卷。诗句中的“英雄”指的是谁?(新时代的农民)
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仅仅是属于韶山一地所有吗?(全国广大农村的普遍风光)
这句诗既是对故乡的歌颂,也是对祖国的歌颂,对新时代劳动人民的赞美。正如毛主席曾经在《沁园春·雪》一诗中写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齐读第四句。
四、总结
1、四句诗的关系。
2、中心:歌颂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表达方法:对比(咒对喜,红旗对黑手,卷起对高悬。)
五、拓展延伸 1、196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回韶山。
2、欣赏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课件出示,教师诵读。
3、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课件出示。
六、总结全课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呢?
第四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相对于当代的孩子,应该来说离得比较遥远了。特别是人教版的孩子们,翻阅一到五年级的教材,没有任何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内容,所以,要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能更多更好地对长征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就在课前布置孩子们每人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读过至少一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
从文章体裁来分析,这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现代七律诗,就必须上出诗的韵味来。如何把诗上得有特色,上得有深度和广度,又成为了本堂课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长征的资料收集与交流 3.飞夺泸定桥视频、歌曲声音文件 [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背景。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题目是《七律·长征》。(教师板书课题)作者是——学生齐答 教师板书:毛泽东
2、解题教师简单介绍七言律诗是什么。(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7字。)
3、教师介绍关于“长征”的历史知识和背景资料。
⑴导: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呢?课前请同学们去了解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说说你了解的长征是怎样的。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对长征有了些了解。⑵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这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教师边指图边简述红军长征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全诗。
1、讨论:同学们我们在朗读诗时,你觉得应该做到哪几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字条:吐字清,声音响,节奏明,有感情,有气势。
2、(出示带节奏的全文)请同学按照划分好的节奏练习读一遍。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指名——评价——再读)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他哪些地方做得好?
4、把诗读得有感情、有气势,还需要我们对诗文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相信通过后面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老师对您们有信心!
三、品词析句,感悟主旨。
1、单独出示首联,请学生来读这一句。⑴理解诗文。
①同学们,你们说红军长征难不难?(生答——难,教师板书:难)从这两行中那些词可以看出来?(点击:万水千山)。红军翻越了多少座山,又跨过了多少条大河,请同学读书上资料袋中的介绍,找到相关信息。
想象红军长征中除了这种地理环境的困难,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天气、敌人的围追堵截、自身的条件等)一个“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千难万苦。
②可是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怎样?你从这一句中哪些词语体会出来了?(生答——不怕、只等闲)板书:不怕(红军回答得多么坚定,谁来试试读一读。)
③从这两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出红军什么精神?(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2)指导朗读
(点击带节奏符号的诗文,诗中的这两个词语变红)谁愿意把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的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学生朗读(我们同学注意听,看看他都做到了哪几点)。师生评议。学生再读。齐读。
(3)师总结:这两句高度概括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在全诗中起到了总领全诗作用。
2、单独出示颔联。(1)理解诗文
过渡:承接万水千山,毛主席先写了红军翻越“五岭山脉”和“乌蒙山”,请同学来读这一句。
①点击“五岭”图片,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山的走势?(连绵不断、蜿蜒)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逶迤”)
②点击“乌蒙山”图片,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座山?(雄伟高大)“磅礴”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磅礴”)
③“逶迤 磅礴”变红,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势之险。
师引导:但在红军眼里,它们像什么,(翻腾的细浪)(像脚下滚动泥丸)师:把两座大山极度缩小。这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
师引导: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现实的情况和红军的感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样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表现了诗人和红军怎样的情感?(在抑扬之间显示出红军的伟大,像巨人一般)
④“腾 走” 变蓝,引导后得出:
引导:腾和走是什么词,运用拟人化动态的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人与物都灵动起来。
(2)总结:这两行诗写得多好呀!真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好一种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⑶指导朗读。
谁愿意把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的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学生朗读。按照朗读的标准。生生评价。学生再读。齐读。(4)领会主旨。
五岭乌蒙,一长一高,可红军却把它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所以毛主席在诗的开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读──(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单独出示颈联。
过渡:是呀,山,无论多么长,无论多么高,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水呢?请学生来读这一句。
(1)质疑。读到这句,你会提什么问题?(生:“暖、寒 ”不理解)(2)理解诗文 A、巧渡金沙江(出示图)口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师引导:你如果参加了这场战斗,渡过江去,回首看着这奔腾的金沙江,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你的心情?
师:是呀,巧渡金沙江这一战役,至今回忆起来,仍让人感觉心头暖烘烘的。师:谁还愿意再读读这一行诗。指名有感情朗读。B、飞夺泸定桥
过渡:如果说是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士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战役,飞夺泸定桥这一仗则更体现了红军勇敢顽强的一面
①看图片谈感受。师:这就是横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当时敌人抽调了桥上的木板,只剩下光秃秃的13根铁链。而且对面是敌人的枪林弹雨。同学们你们看到这样的桥,你有什么感受?
②看电影片段谈感受。下面我们就目睹当时战斗的场面。(放课件)
师: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说些什么?哪一个字能够把同学们的感受都饱含进去。师:是啊,一个“寒”字再现烈火与献血交融的(悲壮场面),一个“寒”字饱含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多少艰险),一个“寒”字深藏着对献身战士(无限的怀念),一个“寒”字折射出多少战士(光辉的形象)。
教师引读,生有感情读,(声音低沉悠长),谁还想再读读。(3)体会写法。
好我们再来看这两行诗,一暖一寒,又是高兴,又是悲壮,这是一种什么手法,采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支神勇无比红军队伍。作者采用这样的手法多巧妙呀!(4)指导朗读。
谁愿意读出自己的理解?提醒学生读时注意朗读的标准。指名学生朗读。再读。男、女生读,齐读。(5)领会主旨。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也看作平平常常的事情,所以毛主席在诗的开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读——(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单独出示尾联。自由读。(1)朗读指导。过渡:岷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所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红军心情怎样呢?(喜悦)哪些词语写出了红军战士的喜悦的心情? 板书:尽开颜 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练习朗读,指名读。(2)理解诗文
岷山,绵延千里,大雪覆盖,终年不化,可是红军战士把翻越岷山看作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领会主旨。
千里雪山,寒风刺骨,红军战士依然看作很平常的事,所以毛主席在诗的开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熟读成诵、品味欣赏。
这首不朽的杰作,用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万险饱含中国共产党乐观主义的万般豪情壮志,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这首诗吧!打开书小组内练习朗诵。推荐展示。生生评价。
五、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吗?(主旨)2、70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长征的精神是永恒的。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通过上网、读书等去了解长征的历史,去感受长征的精神。
3、推荐读书:《地球上的红飘带》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不怕难 万水千山 尽开颜
吐字清,声音响,节奏明,有感情,有气势。
第五篇:七律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三个字,会写三个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同学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大表大会于近日胜利召开。其实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是多少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嘛?
2、板书课题。
3、师介绍长征:(出示长征路线图)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了五岭,突破了乌江,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在这胜利的时刻,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怀着无比豪迈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长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歌。
三、合作理解
各自理解诗句意思,遇到了“拦路虎”就问问小组内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在你理解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不好理解呢? 预设: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谁来说说“五岭逶迤”的意思?五岭是哪五岭?(越
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乌蒙磅礴”呢?(出示图片欣赏对比)红军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
2、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米)视为了什么?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重点理解一“暖”一“寒”。你是怎么认为的?
观看或讲述《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红军巧夺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金沙江形式险要,敌人控制很严,但红军在渡口俘获了过江侦察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候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军发觉赶来时,我军已经安然到达江北。)
2、指导朗读[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河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
惊险悲壮)]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喜”的是为什么?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由于这时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2、指导朗读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第一、二句有什么作用?(中心句“难”“只等闲”)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个“难”字?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只等闲”?
3、指导朗读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朗读升华
1、自由准备朗读(在座位上自由诵读,争取让你的朗读感动自己,感动大家,感动老师)
2、指名读。
3、齐读,会背的背。
4、欣赏电视剧《长征》的片尾。
六、拓展延伸
学习完《长征》,你有心里话要对我们红军说吗?
七、教师小结
今天,当我们再来学习这首让我们豪情满怀,热血沸腾的长征时,长征的历史正渐渐地离我们越来越远(75年),但老师相信,长征的精神一定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远 征 难→只等闲(总起)英雄气概 万水千山 五 岭→腾细浪
乌 蒙→走泥丸
金沙江→暖 分述 革命乐观主义
大渡河→寒
岷 山→喜 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