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一)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作者:广州市清水濠小学冯凯珊审稿人:许晶云
一、设计理念:
结合时事契机,挖掘社会资源,激发大爱精神。
二、教材分析: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要重视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学生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概要了解20世纪以来,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状况;知道战争给人类,特别是儿童带来的灾难;知道为争取世界人民的平等,一些伟大的战士和国际组织所做出的努力;知道当今世界还存在着种种不安宁的因素;帮助学生拓宽眼界,知道关心世界发展中的大事;启发学生追求世界和平与人类平等的愿望。
其中《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在知道,今天为了世界各国儿童能够有一个温馨的家,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普通人,甚至儿童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这个基础上,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教材呈现出的是两篇非常感人的文章,都非常真实,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感情。一篇是写在04年印度洋海啸后,中国政府、企业、普通老百姓等对灾区的援助。让孩子感受和体会到人们在援助行动中普遍的、没有国界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性别、不分健康和残疾。第二篇《瑞恩的井》同学们在五年级的语文书接触过,它让学生体会到助人者的执着、不懈的努力。然后一道讨论题“你知道哪里还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吗?你能帮助他们吗?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帮助他们?”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认识化为行为。
三、教学目标:
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怀。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
2、通过搜集、阅读相关资料,交流感受等方式激发大爱精神。
五、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汶川地震资料。
3、教师搜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活动引导预案: 教学设计
(一)环节预设
教师引导环节预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情导入
情境导入:
师:美好是人类一生的追求!同学们,看!多美的人间仙境啊!
那里有苍翠欲滴,殷红如火的山林;有明静如镜、倒映云天的河川;那里青山环抱明湖,岩底吐出冰泉;白纱掩映着雪山,熊猫嬉戏在奇丽的故乡„„但这奇丽的人间仙境,倾刻间灰飞烟灭,给中华大地蒙上了一层惨烈的云雾。(有背景音乐和幻灯片)看到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听边看,感受对比强烈的震撼画面。学生自由说感受。
用美丽和毁灭大强度的对比,让学生迅速聚焦,并为课伊始先定下一个沉重的基调。
汲取爱的能量
师:地震是无情的,顷刻间它摧毁了汶川同胞美好的家园,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家破人亡。在人们痛不欲生的时候,她来到了我们中间,她的名字就叫“爱”。(TEARS响起;音量适中)
我又想起了那个冷雨凄厉的夜晚——
深夜的汉旺镇,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孩子们活下来了,那他们最敬爱的谭老师呢?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示图)谭老师的妻子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她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这种超越生死的师爱久久地震撼着我的心灵„„(音乐调无声)
我看到有同学跟我一样眼眶湿润了,是啊!又有谁不为之动容呢?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我脑海定格,挥之不去„„(播放四张幻灯片,有音效)
我知道你们非常关注这次汶川大地震,也会有像我那样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忘怀的画面,能给我们说说吗?(给孩子沉思的时间)
(请2—3个学生讲述:这个瞬间让你最大感触的是什么呢?或者是“感受最震撼的是什么呢?)
预设评价语:你的眼神告诉我们,你心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震动,为什么? 当你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的神情是很凝重的。如果当时 你也在场,你想做什么? 从你动情的话语,我感受到你的心和我一样是揪着的„„让我们知道了你读懂了什么叫“母爱”(师爱;人与人之间最朴素却有真挚的爱—大爱)。你迫切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你有一颗火热的心。„„说不下去了吗?不怕,你的感受我们能理解„„ 谁知道这个故事,也说说你的感受。
过渡:太多太多爱的故事收藏在我们的心里,把这一切化为对灾区同胞的默默祝福、深深祈祷„„贴板“爱心”(双手合十十秒)
3.师:回首这一切,我们发现爱有时是涓涓细流,填补了心灵的裂痕;爱有时是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心田;爱也可以如澎湃的大海,充满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还记得这些画面吗?(激情的音乐;音乐调大)(播放抗震救灾的幻灯片组图)(定格最后图片后收音量)师:刚才的这组镜头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手牵手,连接着中国的大爱;我们肩并肩,搭建起中国新的长城。但中华大爱又何止撒播在中国土地,在世界的很多角落我们都看到了她!快速浏览课文,(准备视频;《真心英雄》)略谈感受。
师:大爱无疆,超越国界,在困难面前,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音量适中)
学生听老师讲地震中那个真实的故事。学生沉思
学生讲述:这个瞬间让我最大感触的是什么呢?或者是“感受最震撼的是什么呢? 学生观看抗震救灾的幻灯片组图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浏览课文然后略谈感受
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加上老师煽情的话语演绎这个动人的故事,创设情感氛围,自然地引入“爱”这个主题。
学生需要有提取内部资源的时间。
学生通过交流搜集的一个个典型的感人事例,再次感染自己、同学和老师,进一步理解“爱”的多元内涵。
老师的评价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升华对“爱”的理解。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组图中感受爱的力量。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渐清晰何谓大爱。课本资源的有效利用。
释放爱的能量
1.六(3)捐款视频:我为出现在这里的身影感到骄傲,看到自己了吗?(视频结束,音量关)
当你走近捐款箱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
采访元菲:我知道你不但在学校捐了款,在其他地方也捐了,能给我们说说吗?(多么朴素的话语,但你金子般的心在闪闪发亮)
你们知道你身边的哪些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灾区的关爱呢!(优秀的父母养育了这么优秀的孩子;他也是大家的榜样;他的行为感染了你„„)2.我们还有什么方式能为灾区同胞奉献一份爱心呢?
全班交流,例如:捐物、慰问、献血、心理援助、收养孤儿、祈福、帮助寻亲„„(老师适当引导)
3.老师知道啊,有一位震区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清水濠小学读书。她叫„„就在二年()班。她呀,瘦小瘦小的,扎着两根羊角辨,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怎么个帮法啊?”„„“怎样不着痕迹帮助她”
师:也许,这个小姑娘更适合涓涓细流的爱,这种爱有时候是一个拥抱;有时候是一个亲切的问候;有时候是一根棒棒糖;有时候是一个愉快的游戏„„只要她感觉舒服的,就是最好的爱。
4.师:同学们,远在四川灾区的同胞需要我们去爱,来到我们身边的小姑娘我们要去爱,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人也要我们去爱的呢?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交流当时的一些想法。学生发掘身边献爱的鲜活例子并交流。
学生就实际情况作小组讨论,而后请代表汇报。
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将“爱”进一步拉近,肯定孩子们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进一步让学生探究“爱”的深化—爱的方式。
小结
„„从今开始,让我们心存善念,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吧。把爱的种子撒播在世界每个角落(学生读:“让世界充满爱”)。
相信这首歌最能代表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音量大;阳光总在风雨后)
(播放幻灯片)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四川的重建工作会顺利完成的;缅甸的风灾破坏会过去的;非洲的孩子会喝上干净的水的;奥运会会胜利召开的;我们清水濠会越走越远的„„只要有爱,明天的阳光更灿烂!
学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和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结合我校“至善至实”为理念的清水文化,让我学生再次领悟到爱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八、板书 让世界充满爱
九、课后反思:
一位特级老师曾有过这样一段感言:我的课堂并非完美,我也并不追求完美,我追求的是鲜明的个性,全身心的投入,渗透于片断、细节间的理念与师生都“在场”的状态。在我的课堂上有的是自如的挥洒,平等的交流,个性的张扬,情感交融的氛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的师生的智慧,这一切方为我课堂魅力之所在。(引用姚顺添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细节:魅力教学三要素》的“引用”)
说到“在场”的状态,并不局限在那一节公开课。从我接到这个上课任务,着手课前资料搜集的准备(包括指导学生搜集),到课堂的结束,我和学生都一直“在场”。在举国为“5.12”汶川灾区抗震救灾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上这一课显得意义非凡。新课程倡导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要重视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学生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于是突破传统思维,我将该课教材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而将“汶川地震”这个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在达成教学目标“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怀;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有更深刻的反映。在课前已经不断有学生来给我“汇报”当时汶川伤亡的情况,救灾的进展„„从孩子们的语调声中,我感受到了孩子的那种痛惜,那种忧虑„„所以直到那节公开课,课堂的学习带给他们的并不是“新鲜的”,而是“更深刻的”。当然,我也带着一种使命感,要引导孩子从苦难中去感受到阳光,感受到爱,从而愿意主动地加入到这个献爱的行列中!
在课堂第二环节“汲取爱的力量”中,在我娓娓道来那位舍命救生的谭老师的真实故事时,我还是哽咽了„„(之前我练习说的时候,可是哭了两次,本以为公开课上会没有“意外”)这一个自然流露的细节一定程度上起了化学作用,我看到一些情感比较外露的学生眼圈红了。捕捉到这个细节,我马上上前与孩子们进行“对话”,在真挚的情感面前,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语言,孩子们的话诚挚、朴实。而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抚摸„„都能让孩子们感到被认同,被支持。再想想,谭老师的事情又有谁不知道呢?我就曾是否用上这个故事而思考过,就怕学生看多了没感觉,但后来还是用了。从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还是选对了。原来就算再怎么熟悉,感人的东西还是如醇香的酒不会坏掉的,一读到还是会触动心弦。而当学生在陈述让他们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忘怀的画面时,其中有个女孩是讲一个老伯临死前紧紧地怀抱老伴而不能分开,她说他们的爱情让她感动„„从她的表情、语调,我感受到她真的感动了。关于“爱情”,我觉得我不能轻轻地带过,对于这个细节,我决定郑重而真诚地跟她(和其他同学)对话:“同学们,虽然我们不能在我们这个年龄去感受到什么是爱情,但我们能从这两位老人的身上感受到爱情的真谛,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有学生说出了一句“不离不弃”。(不可小觑现在的学生啊!)我动情地继续引导:“是啊,就是那份相守相助,不离不弃!”诸如这些动人的细节让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感人的味道„„下课铃虽然打响了,但“充满爱”的这个主题并没有结束。下课了,孩子们轻轻地、悄悄地用我们想到的,也讨论过的方式关怀着那位来自于四川灾区,就读我校二年级的那个小女孩。他们懂得了这个小姑娘更适合涓涓细流的爱,这种爱有时候是一个拥抱;有时候是一个亲切的问候;有时候是一根棒棒糖;有时候是一个愉快的游戏„„只要她感觉舒服的,就是最好的爱。
第二篇: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教师:崔玉卓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嗓子。教学重点难点
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工具
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 非典事迹 B抗洪抢险 C美国9.11救灾现场 D 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 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慢板 领唱、合唱 柔和、抒情 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
小结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分国籍、种族、地域。让我们把爱心之火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布置作业
搜集“爱心无国界”主题的歌曲。在下节课共同分享。
第三篇:《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范文)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感受爱,发现爱——导入(情感激发)
1、导入 :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而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善良的人走到一起呐喊着《让世界充满爱》
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歌唱爱,抒发爱——《让世界充满爱》
1、欣赏flash《让世界充满爱》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2、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a段,用“la”哼唱b段,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a:弱起小节 b:切分
c:长音的保持
5、处理歌曲(情绪,力度,声音)讨论与归纳:
力度:mp——mf——mp 情绪:第一段:温馨、亲切 第二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第三段:抒情
6、实践与创造:
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 完整演唱
三:分享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欣赏
1、导语:
2、介绍《we are the world》背景 及作者
3、欣赏
①分段朗诵歌词,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 a 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 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
总结: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完整欣赏
③演唱风格:典型的摇滚乐风格,自由、不拘一格,强调歌手的即兴发挥,和演员个性的张扬。因此,在长达5分钟的同一曲调反复时,没有一句是完全重复的 ④学唱b段歌词: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s start given ⑤欣赏中文版的《we are the world》(爱)导语:这首作品已经不仅仅属于杰克逊,也不单属于美国,它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的音乐财富。
第四环节:欣赏 《爱的奉献》
导语a: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导语b: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欣赏歌曲
第五环节:总结
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多一份温暖。
用谈话式导入
使学生自觉进入教师需要的情景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flash作品的播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绪 分别用不同的母音哼唱,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
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喝审美能力 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
通过讲解及欣赏使学生对摇滚风格有所认识 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
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
第四篇: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懂得怎样处理音乐作品,才能更好 地表达情感。
2、能力目标:聆听并大胆参与歌曲的演唱,能真正用心以真挚、热烈的情绪及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艺术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 在音乐中发展爱、体验爱,学会感恩,学会给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美好的未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真挚、热烈的情绪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同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难点:弱起、切分节奏及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 启发式教学 陶冶 感受体验 分组讨论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并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主性,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况及对情感的把握和感悟能力。
五、教具:钢琴 多媒体 爱心卡
六、课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
1、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有关爱心的画面
设计意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爱的激情,同时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2、讨论问题:看了这些画面,有什么样的感受?
3、师生共同总结,并导出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讲述看后的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爱的理解,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
(二)新课教学
1、介绍曲作者——郭峰
2、学生跟随音乐轻声用m哼唱全曲。
思考问题: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段? 解决问题:歌曲分为三段
设计意图:用m母音哼唱,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另一方面在哼唱的过程中学生能轻松地给歌曲划分段落。
3、试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1)跟钢琴慢速试唱全曲
(2)第一段和第三段进行对比
思考问题: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解决问题:相同之处:旋律相同 A+B+A’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不同之处:切分节奏 附点节奏
(3)弱起小节
思考问题:为什么选择弱起的方式?
解决问题:弱起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更符合歌曲的情绪。(4)长音的保持
思考问题:如何控制气息?
解决问题:正确坐姿,正确呼吸。
设计意图:在学唱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分析、试唱,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热情。
4、讨论处理歌曲
思考问题:歌曲三部分在力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解决问题:A 段:mp 温馨 亲切 轻柔 深情的
B 段:mf 热切 真挚、充满期待 坚定 热情的 A’段:mp 抒情 如歌地 轻柔 深情的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三、巩固练习
1、介绍组歌
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齐唱、对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于乐队伴奏。
2、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旋律的特点,及刚才我们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别为这首歌的三个部分选择适合的演唱形式。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处理 和审美能力。
四、拓展
1、多媒体展示一组“希望工程”的图片。
2、学生对比自己,把感受写在“爱心寄语”卡片上。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给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五、课堂小结
师生分享彼此的“爱心寄语”
六、作业
第五篇: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学习目标
1.聆听感受歌曲恬静、优美的意境,能用柔和、优美的音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理解和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轮唱)表现歌曲。
3.了解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音乐的影响下,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尝试运用三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3.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学习难点
1.比较并听辩歌曲的节奏特点,在演唱中运用优美、轻柔的音色表达出歌曲恬静、抒情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中运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综合等学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方法
情境诱导式,体验感受式,合作互学式,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课前播放音乐《爱在天地间》。教师导入:刚才,同学们踏着音乐走进教室的是祖海演唱的《爱在天地间》,这一首歌在很短的时间内响遍全中国,为什么?
教师播放以《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的,配以反映有人得了SARS后受到别人帮助这一情景画面的多媒体,从而导入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当学生沉浸在爱的意境中时,教师再次导入:当SARS病毒侵袭人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休学在家,人们走在大街上都戴上口罩,人与人之间无法用语言交流,霎时间感到对生命的恐慌,是白衣天使挺身而出,他们用爱和我们共担风雨,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同唱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来感谢生命,感谢真爱!)
二、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聆听《让世界充满爱》录音,感受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播放课件)
2.引导学生随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全曲,找出乐曲中相同的部分,同时通过多媒体用不同的色块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A、BA三段体结构。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颂歌词,体验歌曲内容所表达的内涵。
4.引导学生随琴填词唱歌,注意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5.帮助学生解决歌曲中的难点。(教学方式: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边看歌曲图谱,边比较歌曲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比较法:
×一小节内切分 ① 0×××②一小拍内切分――― .
轻轻地你的脸
6.学生用La试唱再现A段,学生尝试二声部合唱,体验感受合唱效果。
7.学生用轮唱的形式试唱B段,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欣赏,互相学习。
8.学生随琴声轻声地有感情地合唱全曲。
9.小结歌曲,揭示音乐知识,常见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合唱。
三、巩固与拓展
导言: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一首《让世界充满爱》让全中国人民心连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多少年前,贝多芬的一曲《欢乐颂》表达了“亿万人民”,“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望。
1.聆听《欢乐颂》,感受歌曲特有的合唱音效。
2.学生用齐唱、轮唱、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四、音乐情感的延伸
1.导入: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类呼唤爱,世界需要爱,在这充满欢乐的世界里,也有许多忧伤和痛苦。如果你关注生活,你会发现,由于经济的落后,有许多人无法去圆上学梦,他们生活在忧伤中;由于自然灾害,有人正经受着生与死的挣扎,他们生活在痛苦中;由于战争,有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生活在绝望中„„
2.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有关失学儿童,受灾灾民,以及战争难民的情景多媒体画面。
3、说说你的感受,谈谈你想怎么做。
4、教师小结
世界需要爱,那就把你的爱分享给世界吧,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你心中有爱,才能让世界有爱;只有你心中充满爱,才能让世界充满爱!
音乐课在爱心燃起的情境中结束。
(教学反思:“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感悟和净化等效应上,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小事做起,弯弯腰捡起一片纸屑;同学之间以礼相让;回家为父母尽一点孝心„„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