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

时间:2019-05-12 17:1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

第一篇: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

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

【摘要】EGAP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热门的研究方向,而“整体语言教学法”因其与EGAP共同的内核,可以很好的帮助实现EGAP的理念和目标。本文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提供了EGAP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探讨了其实践效果和启示。

【关键词】学术英语;整体教学法;教学设计;实例

【作者?介】范懿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指以英语为媒介所生成的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学术论文、学术访谈等形式。国内的学术英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近年发展迅速。其中,学术英语(EAP)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业学术英语(ESAP)。下文讨论的是在本科阶段的EGAP教学方法。

一、“整体语言教学法”与EGAP

“整体性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被推广到第二语言教学的领域。经过多年的EGAP教学,笔者发现,“整体语言教学法”与EGAP所倡导的内核吻合。

首先,“整体性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不应分散为独立的听、说、读、写。而EGAP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下的批判思维能力。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承载媒介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因此,综合培养英语能力,才能完成学术英语的核心目标。

其次,“整体性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为交际目的而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应当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而Bailey认为,虽然学术英语更强调偏学术的语言特点,但培养目标仍是“能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就一个主题进行互动或对他人传授信息”。Spack也认为,EGAP应培养适用于所有学科的语言形式、技能和学习活动。由此可见,EGAP教学不可脱离情境学习。

最后,与“整体性教学法”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类似,EGAP所要求学术素养之一就包括习的自我管理素养,是学习者计划、监控自身学习的积极建设性过程。两者都要求尊重学生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持久地学习。

因此,虽然EGAP侧重的教学内容是在学术英语的语境内,但“整体性教学法”与其有一致的内涵,运用在EGAP的教学中,可以帮助更好的实现其理念和目标。

二、设计案例:批判思考单元的微观教学设计

基于“整体教学法”对EGAP教学的帮助作用,笔者在实际的本科教学中,设计了启发学生批判式思维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首先遵循“整体教学法”的整体性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听、说、读、写的技能统一融合在任务中,力求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领悟;其次,遵循交际性原则,即利用特定任务营造情境感,引导学生使用更为客观学术的语言。最后,遵循主体性原则,任务不设标准答案,分小组讨论,旨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1.教学案例的目标学生:本校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专业包括软件工程、电气工程等。

2.教学案例的目标: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了解批判式思考的意义;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操练批判思考的过程;最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产出。

3.教学任务链:

Task 1 What movie are you going to choose? 在提供的两部电影中,学生随意分享自己的选择和原因。通过学生自发的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批判思考的要素,随即了解其定义。

Task 2 判断例句的“前提”和“结论”,并思考“结论”是否成立。通过此项任务,引出批判思考中所需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寻找句子中的逻辑谬误进行批判。

Task 3 阅读文章“Fuel-cell Engines”,找出文章的“结论”,并找到文章逻辑。小组讨论其“前提”和“结论”是否存在逻辑谬误,尝试批判文章论点,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产出。

Task 4 针对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听三个反驳的音频并完成听力任务,同时,了解前项阅读任务中的逻辑谬误所在,找出相应例证。重新组织后,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产出。

Task 5 通过阅读和听力两个任务,学生了解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正反两种观点,以及观点中存在的逻辑漏洞。要求学生综合两种观点,思考自己支持哪种观点,并查找例证,用书面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评估与反思

对于上述教学设计的效果,在学期末,学生填写了相应问券。在一学期10个教学单元中,23%的同学认为,上述教学单元是“本学期最有新意和兴趣”的单元;23%的同学认为,此单元最能够帮助“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41%的同学认为,一学期过后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学也认为2个课时的讲授不够,25%的同学认为,此单元是所有单元中最“需要增加讲授课时的”。

通过上述实践和调查表明,在EGAP的教学中,“整体教学法”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英语能力。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不局限教学素材的形式,设置与教学目标匹配的教学任务,在前期准备中,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前选材和设计任务,体现教师对教学的主体性,如此,才能在课堂进行中将时间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薇薇,邓晓明.学术英语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11.[2]何强生.国外整体教学的3种模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Snow,C.E.&Uccelli,P The challenge of academic writing[AI.In David R.Olson.Nancy Torrance(eds).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Literacy C1.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112-13.[4]龚嵘.本科生学术英语素养课程的逆向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15.8.

第二篇:整体语言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

1.主要特点

①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语言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③单元以主题为中心O 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学科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2.主要优点

使一个主题概念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今天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网状联想,使英语学习的质量产生飞跃。注重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和活动。可用来培养各种语言能力。3.主要缺点

个别主题无法把部分学科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忽视了拼写教学。4.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2.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1991)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Genesee(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3.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容易进行,语言水平和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1)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把语音、词汇、语法分开来教,也不把听、说、读、写分开培养。教学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学习活动应该从整体到部分。每节课都应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目的、兴趣、差异等因素。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尽可能发现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取一定的进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从内部机制来说,语言受交际需要而驱动,而从外部机制来说,语言又是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因此,该教学法除了把语言本身看作是个整体外,还把语言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

(4)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

语言发展是能力性的。学生拥有学习过程,具有学习动机,掌握学习主动权。语言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来开展的。在与同学、朋友或老师等的特定的文化语境的交流中,他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使用语言,为什么使用语言,使用语言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学生一旦拥有使用语言的主动权和抉择权,学习就有积极性。

(5)语言的真实性原则

强调教材中语言的真实性,突出语言使用的目的。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应开始接触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教师在筛选教材前应对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兴趣和学习风格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以便确定教学内容。语言学习中,一切的能力获得都是在真实言语事件和读写能力事件的语境内中同时发展起来的。所以,读写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结合在一起。

4.整体语言教学的模式

整体语言教学采用的是主动的学习模式,也称为交易性模式(transactional model),它反映了整体语言哲理的要求,即学生主动地与外部环境作交易,这种环境包括人和书籍,课堂内外。

交易性模式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由教师促进,但不是由教师控制;学习被看成是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结果,这种过程由教师促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际而得到加强; 学习任务中“部分”必须与有意义的整体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容易学到知识;鼓励学生“冒险行为”,认为由于“冒险行为”产生的“错误”是学习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学生期待在不同的阶段掌握知识,按自己的步伐和自己的方法予以发展,即学习时循序渐进,进步大小依个体而定,因此没有“失败”的概念。

交易性模式符合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它能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激励的氛围中,使他们把自己感情投入到学习任务的情景中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来选择那些自己最感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重要的是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学生敢于冒险而不会害怕失败的学习气氛。

5.整体语言教学的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提出语言技能同步培养、提倡语言教学应以“整体”为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目的、差异等因素。用这些思想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可以带来新观念、新教法。

(1)词语整体教学

词语的整体性特点一方面表现为词的语音、词形、语义和词性等语法作用结合为一体;另一方面表现为习语的整体性。在词语教学中,必须将其音形义和语法作用同时展现在一定的语境中,如句子。

(2)句子整体教学

任何句子都含有音、义、语法三个层面,它们与话语功能构成整体。整体教学以句子为一个语言单位进行教学,让学生语调、节奏、意义的同时掌握句子的话语功能。

(3)语篇整体教学

语篇往往由许多句子构成,它是一个大语言单位,也是语言的最高单位。语篇整体教学必须按 “整体-部分-整体”模式进行,从“整体”开始,以“整体”结束。以阅读教学为例,整体教学法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先前获得的经验和文字符号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不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而是从语篇中构建意义。它并不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所有的词作精确的解码,回答字面上的理解问题,而是综合自己的知识来构建语篇的意义。所以,它有一套“三段式”的阅读教学法。第一,让学生从文章题目和故事的开头提出初步假设,猜测故事的内容和可能会发生的情节。第二,运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构思和推理,验证开头的假设是否成立,先前的猜测是否正确。第三,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假设。这是非常理性的学习。这一模式不仅适合于阅读理解教学,也适合于读、说、写结合的语篇教学。

(4)单元整体教学

现行的教材以单元推进,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这种以话题为纲,以功能结构和运用任务为目,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编写教材应突出单元主题(thematic unit)的原则,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主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背景以及单元之间的合力。

(5)功能-结构-话题整体教学

具体地说,就是在教语言功能的时结合语言结构,教语言结构时结合语言功能,同时又与话题相结合。话题与语篇相联系,语篇又与文章体裁相关联,所以功能-结构-话题整体教学思想可以贯彻在词汇、句型、语篇教学以及单元教学中。

(6)语言交际行为整体教学

实施交际行为整体教学,必然要把对话(口语)和课文(语篇)视为一个整体性交际行为。一个语篇就是一个语言交际行为或语言交际事件。应该在学习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开展交际活动,在有一定输入量后组织输出活动。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精心设计,吸引每个学生参与语言交际。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7)学得和习得并行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习得是儿童学习母语的途径,靠模仿和大量的语言实践自然学成,习得对象主要是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学得主要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学得对象主要是语言知识,需要理性思维,是有意识的学习行为。研究表明,外语学习中学得与习得可以并行。在课堂环境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全有意识或非自然地学习,无意识或自然地习得,使学得与习得相结合,形成互补。

(8)言语技能综合训练

所谓“综合”,就是听、说、读、写相互结合。如何结合依学习材料、学习阶段和学生程度而定。听、说、读、写是互动的,只有综合训练才能全面发展。

(9)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相结合 教学中既要培养语言能力,又要培养交际能力。忽视交际能力,学生缺少输出机会,说与写的能力差; 脱离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交际就没有具体内容,成了无本之木。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10)语言与文化相交融

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学。语言融合了文化,这一特点确定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是融合性的。人们很难把文化教学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当然,在注意融合性的同时也要把握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即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这是由语言教学内容的层次所决定的。

(11)语言与思维相促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语言与思维综合进行教学是自然成立的。以语言学习促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语言发展,提高学生的智力与素质,这是语言教学的价值所在。语言与思维的综合教学可以在语言的多个层面上进行,如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教学中结合逻辑思维,在词汇教学中结合形象思维等。

6.整体语言教学的评价

整体语言教学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能够使一个主题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现在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络记忆、网络联想,使英语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因此,Goodman(1992)曾乐观地预言,整体语言教学的未来就是教育革命的未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体语言教学将朝着三个方向继续发展: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教材建设的研究;对课堂操作模式的研究。整体语言教学在对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影响日益加深。但是,整体语言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中有其局限性。主要受到教师水平、班级人数、传统教育、辅助资源、学校和考试等因素的制约。调查显示,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课堂上实施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国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总结,使整体语言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观看上课、辩课、评课后,写一段自己对该课的评析?(200字左右)故事作为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语篇,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和体验语言运用、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当前英语课堂故事教学中,对于语篇教学的目的、技能与方法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造成故事教学仍然以语言分析与操练为特征的知识教学为主。本次小学英语五段式优秀课例,以基于整体语言理论的故事教学视角出发,根据修订之后的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基于语篇的故事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发展语言能力展开讨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1、抓住单元主题,整体优化教学程序,设计凸显多元化与整合化的教学目标。以单元话题为主线,结合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知识,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功能模块故事,进行教学。

3、设计不同层次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在每一个过程中都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为各阶段评价的总和,避免评价形式单一,使有专长的孩子得不到认可。

观看了黄老师的The old man and the monkeys 这节课,我认为黄老师的课很好地落实了整体语言的教学理念。整节课体现了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以及从整体到部分的过渡。整节课从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步骤入手,特别是在while-reading这个环节体现了故事的递进性和情节性。黄老师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地位。几次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语言。但是,我认为本节课在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正如辩课反方中的观点,特别是Pre-task环节chant部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可以运用小文本。How is the hat?Who likes the hat?由此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两道题目,请任选一题作答:

1、观看上课、辩课、评课后,写一篇心得体会?(限制在500字左右)

2、你怎样看待儿童青少年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我选择第一题。观看了黄老师的The old man and the monkeys 这节课,我认为黄老师的课很好地落实了整体语言的教学理念。整节课体现了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以及从整体到部分的过渡。整节课从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步骤入手,特别是在while-reading这个环节体现了故事的递进性和情节性。黄老师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地位。几次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语言。但是,我认为本节课在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正如辩课反方中的观点,特别是Pre-task环节chant部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可以运用小文本。How is the hat?Who likes the hat?由此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同样能起来导入文本的作用。

由黄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抓住单元主题,整体优化教学程序,设计凸显多元化与整合化的教学目标。

1、通过单元统整,对单元进行整体的思考与规划,实现滚雪球式的旧知复现,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

2、上海市特级教师朱浦老师曾说过: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的学习;关注文本内容、文本语言与文本情感。3、单元整体教学:从教材出发,以单元整体的视角对每个碎片式的知识点、面进行分析,并在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构建出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内化语言,提升能力,高效达成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重新思考:学完本单元,学生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要带给学生什么?

1)工具性:能用什么语言做什么事;

2)人文性:通过本课学习,获得了什么情感体验;获得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如:A healthy body, My friends 3)目标表述强调语境,如:在Kitty 购物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并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carrot..4)目标的逐步达成。如:本课语音教学 5)备课三问

A哪些旧知可以融入本单元的教学之中? B本单元的语言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C本单元的哪些词可以怎样教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6)主题引领,话题推进

一个单元我们整体思考,设计出一个互相联系的话题,推荐语言教学。

我选择第一题。观看了黄老师的The old man and the monkeys 这节课,这节课是故事课,我认为黄老师的课很好地落实了整体语言的教学理念。整节课体现了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以及从整体到部分的过渡。整节课从pre-storywhile-storypost-story步骤入手,逐步落实。特别是在while-story这个环节体现了故事的递进性、情节性和故事的趣味性。黄老师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地位。几次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语言。但是,我认为本节课在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正如辩课反方中的观点,特别是Pre-task环节chant部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可以运用小文本。How is the hat?Who likes the hat?由此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同样能起来导入文本的作用。? 由黄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1、关注语言的整体性。通过单元统整,对单元进行整体的思考与规划,实现滚雪球式的旧知复现,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

2、关注过程,强调过程,关注学习的层次性,关注学生的基础,重视语言教学的人文性,;上海市特级教师朱浦老师曾说过: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的学习;

3、关注阅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材出发,以单元整体的视角对每个碎片式的知识点、面进行分析,并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内化语言,提升能力,高效达成目标。以达到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从整体到部分的过渡。

第三篇:“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理论首先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虽然我们常把语言分成“听、说、读、写”4个部分,但是实质上,语言是包含这4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Ken Goodman认为,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和段落好比一样东西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我们可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特性,但是,其整体意义总是超过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就好比一张木制桌子,我们可以分析木头中的碳、氢以及其他元素和成份,这对帮助我们加深对木材的认识是有好处的。但是,用木头分子是造不出桌子来的。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整体语言教学法做一个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一 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1991)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

Genesee(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

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二 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 学习就比较容易进行,语言水平和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1)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把语音、词汇、语法分开来教,也不把听、说、读、写分开培养。教学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学习活动应该从整体到部分。每节课都应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目的、兴趣、差异等因素。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尽可能发现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取一定的进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从内部机制来说,语言受交际需要而驱动,而从外部机制来说,语言又是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因此,该教学法除了把语言本身看作是个整体外,还把语言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4)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

语言发展是能力性的。学生拥有学习过程,具有学习动机,掌握学习主动权。语言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来开展的。在与同学、朋友或老师等的特定的文化语境的交流中,他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使用语言,为什么使用语言,使用语言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学生一旦拥有使用语言的主动权和抉择权,学习就有积极性。

(5)语言的真实性原则

强调教材中语言的真实性,突出语言使用的目的。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应开始接触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教师在筛选教材前应对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兴趣和学习风格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以便确定教学内容。语言学习中,一切的能力获得都是在真实言语事件和读写能力事件的语境内中同时发展起来的。所以,读写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结合在一起。

三.整体语言教学的模式

整体语言教学采用的是主动的学习模式,也称为交易性模式(transactional model),它反映了整体语言哲理的要求,即学生主动地与外部环境作交易,这种环境包括人和书籍,课堂内外。

交易性模式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由教师促进,但不是由教师控制;学习被看成是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结果,这种过程由教师促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际而得到加强;学习任务中“部分”必须与有意义的整体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容易学到知识;鼓励学生“冒险行为”,认为由于“冒险行为”产生的“错误”是学习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学生期待在不同的阶段掌握知识,按自己的步伐和自己的方法予以发展,即学习时循序渐进,进步大小依个体而定,因此没有“失败”的概念。

交易性模式符合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它能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激励的氛围中,使他们把自己感情投入到学习任务的情景中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来选择那些自己最感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重要的是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学生敢于冒险而不会害怕失败的学习气氛。四. 整体语言教学的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提出语言技能同步培养、提倡语言教学应以“整体”为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目的、差异等因素。用这些思想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可以带来新观念、新教法。

(1)词语整体教学

词语的整体性特点一方面表现为词的语音、词形、语义和词性等语法作用结合为一体;另一方面表现为习语的整体性。在词语教学中,必须将其音形义和语法作用同时展现在一定的语境中,如句子。

(2)句子整体教学

任何句子都含有音、义、语法三个层面,它们与话语功能构成整体。整体教学以句子为一个语言单位进行教学,让学生语调、节奏、意义的同时掌握句子的话语功能。

(3)语篇整体教学

语篇往往由许多句子构成,它是一个大语言单位,也是语言的最高单位。语篇整体教学必须按“整体-部分-整体”模式进行,从“整体”开始,以“整体”结束。以阅读教学为例,整体教学法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先前获得的经验和文字符号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不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而是从语篇中构建意义。它并不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所有的词作精确的解码,回答字面上的理解问题,而是综合自己的知识来构建语篇的意义。所以,它有一套“三段式”的阅读教学法。第一,让学生从文章题目和故事的开头提出初步假设,猜测故事的内容和可能会发生的情节。第二,运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构思和推理,验证开头的假设是否成立,先前的猜测是否正确。第三,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假设。这是非常理性的学习。这一模式不仅适合于阅读理解教学,也适合于读、说、写结合的语篇教学。

(4)单元整体教学

现行的教材以单元推进,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这种以话题为纲,以功能结构和运用任务为目,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编写教材应突出单元主题(thematic unit)的原则,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主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背景以及单元之间的合力。

(5)功能-结构-话题整体教学具体地说,就是在教语言功能的时结合语言结构,教语言结构时结合语言功能,同时又与话题相结合。话题与语篇相联系,语篇又与文章体裁相关联,所以功能-结构-话题整体教学思想可以贯彻在词汇、句型、语篇教学以及单元教学中。

(6)语言交际行为整体教学实施交际行为整体教学,必然要把对话(口语)和课文(语篇)视为一个整体性交际行为。一个语篇就是一个语言交际行为或语言交际事件。应该在学习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开展交际活动,在有一定输入量后组织输出活动。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精心设计,吸引每个学生参与语言交际。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7)学得和习得并行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习得是儿童学习母语的途径,靠模仿和大量的语言实践自然学成,习得对象主要是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学得主要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学得对象主要是语言知识,需要理性思维,是有意识的学习行为。研究表明,外语学习中学得与习得可以并行。在课堂环境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全有意识或非自然地学习,无意识或自然地习得,使学得与习得相结合,形成互补。

(8)言语技能综合训练 所谓“综合”,就是听、说、读、写相互结合。如何结合依学习材料、学习阶段和学生程度而定。听、说、读、写是互动的,只有综合训练才能全面发展。

(9)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相结合

教学中既要培养语言能力,又要培养交际能力。忽视交际能力,学生缺少输出机会,说与写的能力差;脱离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交际就没有具体内容,成了无本之木。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10)语言与文化相交融

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学。语言融合了文化,这一特点确定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是融合性的。人们很难把文化教学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当然,在注意融合性的同时也要把握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即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这是由语言教学内容的层次所决定的。

(11)语言与思维相促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语言与思维综合进行教学是自然成立的。以语言学习促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语言发展,提高学生的智力与素质,这是语言教学的价值所在。语言与思维的综合教学可以在语言的多个层面上进行,如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教学中结合逻辑思维,在词汇教学中结合形象思维等。

五 整体语言教学的评价

主要特点

①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语言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③单元以主题为中心O

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学科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主要优点

使一个主题概念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今天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网状联想,使英语学习的质量产生飞跃。注重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和活动。可用来培养各种语言能力。

主要缺点

个别主题无法把部分学科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忽视了拼写教学。

总之,整体语言教学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能够使一个主题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现在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络记忆、网络联想,使英语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因此,Goodman(1992)曾乐观地预言,整体语言教学的未来就是教育革命的未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体语言教学将朝着三个方向继续发展: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教材建设的研究;对课堂操作模式的研究。整体语言教学在对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影响日益加深。但是,整体语言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中有其局限性。主要受到教师水平、班级人数、传统教育、辅助资源、学校和考试等因素的制约。调查显示,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课堂上实施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国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总结,使整体语言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新学期伊始,我们又领到了新教材,办公室里一片议论声:“这么多的内容,怎么教得完?又得要赶进度了。”“这样的教材,老师累,学生也累。”“还说减负,我看,用新教材是越减负担越重了。”„„特别是到了期末测试前,有的老师因为安排不够合理,赶进度,一天学一课,作业量又多,学生家长都叫累,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一时间,我们都很茫然。

二、研修主题

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原因何在呢?发现主要原因有:

(1)新教材课文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容量大。

(2)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以单元编写的意义,没有对教材进行整体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急于完成课文中的学习要求,而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

分析以上原因,我们几位教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商讨,研究教材,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决定去尝试用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学法,探索单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由此,我们提炼出一个研修主题: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学习材料

(一)理论指导

1.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

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

2.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单元整组教学”所依循的基本原则

“单元整组教学”是依据教材优势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有利开发课程资源、有利提高学习效率、且能被低年段孩子所接受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需遵循“五为”“四可变’’“四不能变”的基本原则。五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培养为基点,以扎实基础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心智为原动力,以能力形成为目标。

四可变:学习课次可变,学习方式可变,学习时间地点可变,评价方式可变。

四不能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客观现实不能变,学科的本体(学习并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不能变,课程的目标(培养综合的语文素养)不能变。

4.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要着眼四个方面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目标,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带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着眼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课文,明

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说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5.“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式及其说明

“基本流程式”图解

“基本流程”说明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部分体验”指分课或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如:或利于训练朗读的,或利于练习口语交际的,或利于启迪心智的,或利于丰实想像的,等等)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单课或分块学习时,注意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课外积累为课内学习服务。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

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6.“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依课次逐一平力教学活动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有如下优势:(亦可称“特点”)

(1)有利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便于从整体人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2)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单靠课堂“言说”。“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图片、文字、他人语言、环境等)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3)有利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恒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低年段学习目标中多处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它是积极主动学习、形成求知能力的原动力。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进入小学后,要有目的地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学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过多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易使其身心疲惫。“单元整组教学”可有效调剂孩子的学习“胃口”,有效“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如“部分体验”课,可尊重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学起,若在选择上有分歧,可乘机开展学习竞赛;“整体感悟”课,为他们搭起“成果展示台”,进行擂台赛,让孩子们不断播种“兴趣”,不断收获“喜悦”,不断滋长“自信”。

(4)有利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更新快的时代特点,为迎接高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准备。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学会学习刻不容缓。作为具有“工具”作用的语文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它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0%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0%左右。课时减少,可阅读量增大——一至六年级现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年段还不包括识字课。所以,除必须研究长文短学外,还要研究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然而,这种“能力”不是说来就来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单元整组教学”可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因为以往“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训练学生会答题为目标的,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厌烦病”(能力强的不愿反复听,能力弱的仿佛听“天书”)“依赖病”(“没学的我不会”)。

(5)有利于识字巩固率和识字能力的不断提升。

大量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使学过的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次复现,能达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不断接触没学过的字词,为学生提供由初识到熟识的机会。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求教。为“单课体验”课中补充知识和“整体感悟”课中的“成果”展示竞赛活动做准备——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有意无意的学习活动,既可避免机械的反复“劳作”,又在长知识的同时长能力。

(6)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是其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单元整组教学”能集中把握“专题”——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阶段,再到“整体感悟”阶段,课内持续反复渗透,课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从“感知”到“体验”,从“体验”到“感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在实验中它留给了我们诸多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

①它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随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时空、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来自学生方面的许多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心中一盘棋,对孩子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尊重孩子、保护其自尊心),而且要灵巧地选用(适量、适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厚实文化底蕴,扎实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形式。

②它更需要重视家庭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低年级儿童因年龄、生活范围、认知能力都很有限,需借助外力从课内走向课外——家庭、家长是首选的课外学习资源。每个孩子都生长在不同的家庭,语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若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获益匪浅。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这块资源地,通过各种形式沟通信息,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即使家庭条件(成员的文化素养、品质修养、职业性格、生活习惯,等等)参差不齐。

③它更需要潜心“因材施教”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天资有差距、家庭条件在短时间难以得到改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挑战。如果把握不好,良莠距离会越来越大。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爱心一致,要求不一,方法有别。④它更要求处理好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无论是字、词、句基础的掌握,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有一定跨度,很容易顾此失彼,即: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词句理解过于淡化;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本末倒置„„时间一长,有可能使部分学生或养成惰性,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只追求思维猎奇,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基本功则不屑一顾。这需要教师始终不忘“语文教育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注意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起始年段,力避“揠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

(二)实践案例

引言: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以来,我们受益不浅,从课外阅读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下面是我们从网上找的一个实践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单元整组教学”教例(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明确关于学习本组教材而将进行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能力。

(3)情感目标:对本组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情趣。

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1)录相播放《自然风景》、《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相关片断并配上解说词。(2)教师相机引读单元“导语”: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创设情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整体感知

(1)相机导入课文:多媒体逐一出示课文插图,略知内容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秀丽神奇。

(2)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听配乐录音、随读、自由读、小组合作听读„„)阅读本组课文,把自己最喜欢读的一篇多读几遍。

(3)相机提出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文字介绍等)以补充课内学习;做与本单元生字相关的词卡,句条(多少不限);准备“展示台”所需要展示的课外学习成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古诗、短文、图画、谚语、日记、标本等)(巩固识字,积累运用语言)。

(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当孩子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后,趁机提出课外学习要求一隋之所动,力之必至。)

第二部分:部分体验(十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积累课后练习中的词句和古诗中的名句,背诵部分课文。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培养按要求搜集、选用资料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信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有关知识的了解,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参加展示课内外学习成果的活动,培植自信,体验“劳动”的价值。

学习内容:第17课语文园地五。

教材整合形式:依据学习内容的相关密度调整课次。

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及教学流程。

一至二课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宽带网”+“展示台”

三至五课时:《最大的“书”》《古诗两首》

六至七课时:《雷雨》+“读读背背”

八至九课时:口语交际+“写话”

第十课时:《课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栏目中的前两项,及展示学习这一单元以来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了解到的有关自然的知识和读的有关自然方面的书籍等。

第三部分:整体感悟(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巩固识字、写字、背诵、词句、积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简述学习本单元之后的收获,交流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搜集、积累)的方法、途径,积极参加“展示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自我表现的欲望、胆量,保持学习兴趣;升华“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

学习过程

(1)整体回顾交流

①引导学生分读全组课文: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你读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

(回顾全组课文,再次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朗读等渚多才能的机会,并复习全单元学习内容及主要知识点,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2)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分组进行课外阅读的文章或书目或搜集资料的途径等交流,并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交流合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掌握课外语文学习的途径、方法。)

(3)组织参观班级“热爱大自然”专题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栏(包括学生的课外识字、阅读书目、搜集的图片资料、知识画报、书画作品、写话等诸多方面的成果。)

(以精美的展示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研修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参与者在阅读中加深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2)参与者能够自由设计某一个单元的教学思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活动时间

60分钟

(三)活动用具(略)

(四)调查问卷(略)

(五)活动步骤

(1)提前一星期布置预习、阅读以上资料,为研讨做好发言准备。

(2)发放调查问卷:

①谈谈你对上述实践案例的看法。

②说说你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

(3)分教研组研讨。

(4)组内讨论,教研组长记录每个人的发言。

(六)实践作业

请你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设计一个单元的整体备课思路。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语言的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一、对比语言学在中国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在1941年提出来的,其本意是要与19世纪以来欧洲的“比较语言学”相区别,通过不同语系、相距遥远的语言之间的对比,来更好地“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和对经验的一般分析上的重大区别”。但沃尔夫的论述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直至1957年拉多(RobertLado)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出版,对比语言学才真正的成为一门学科。在该书中,拉多与沃尔夫的主张不尽相同,拉多的主张完全是为了第二语言教学,因为他相信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比较可以预测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困难及偏误。可是,后来证明这一想法并不成功,因而60年代后期就冷落了下去。直到80年年代才逐渐兴起。

中国的对比研究肇始于《马氏文通》,该书所建立的汉语语法体系是一种“单向”比较的产物。所谓的“单向”是以一方语言为出发点来描写另一方,并使用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那些范畴。《马氏文通》的成书是建立在普通语言观的基础之上,对比拉丁语法所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体系。

作为一个学科引起汉语界注意是在1977年吕叔湘作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著名演讲,其背景是正在起步并发展越来越快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该文中,他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一个事物的特点。比较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只有通过比较,被研究对象的共性与特性才能显示出来。“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示出来。”“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这又在理论上阐述了对比研究的原理、方法以及比较的对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实例比较,为汉外语法对比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使得成效并不显著,该理论是研究随即受到人们冷落。

直到80年代杨自俭、李瑞华主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的出版,对比研究才重新兴起。吕叔湘为此书题词:“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赵元任也曾指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两段话成了中国学者此后从事对比研究的根本指导方针,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对比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一)汉外语音的对比研究

作为语音系统的比较,如汉英音系,除了音位数目不等,更重要的是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作用,英语则无。英语辅音有清浊,汉语则无。总之,对于两种语言音系的系统比较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外语教学中用对比分析,能将两种语言的殊异点显示出来,易于学生掌握目的语的特征。

1、音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质。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和认识汉语音位体系区别于学生母语音位体系的特征,找出汉语有而母语无的音位,如汉语的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都是英、日语中所没有的。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易发生的差错是,用母语中相似或相近的音位来代替汉语音位。教学中应及时准确地指出音位的区别特征所在,讲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其次是,比较相关音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如汉语塞音和塞擦音没有清与浊的对立,但每组都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塞音和塞擦音有清与浊的对立但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可以把塞(擦)音发成送气也可以发成不送气音,它们在英语中是同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亦即送气不送气是非区别性特征,不影响意义。而在汉语中送气不送气是区别性特征,不可以混淆,否则将形响区分意义、影响交际。同一音位的不同音位变体往往是导致学生学习另一种语言发音不准确的又一原因,因为他受到了母语音位系统的形响而忽略或难以认识到目的语言相应音位的不同音值。日本学生

常把汉语元音u发成日语う行元音,这种错误很普通也很顽固,如果从音位对比入手,讲清楚不同音位的区别特征,即发音方法上圆唇、展唇的区别,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声调系统。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以及平仄(“仄”包括上、去、入)交替组合的规律,如“相间相重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汉语典型的音律,英语里是没有的。这在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跟学生强调,并在教学中不断的纠正其声调发音的错误。

3、重音和音调法。英语有词的重音和句的重音,汉语只有句的重音。在音调法中,汉英也完全不同。英语有升调、降调、升降调规则,汉语没有“升降调”,升降的规则也不同于英语。这是在篇章教学中值得强调的问题。

(二)汉外词汇的对比研究

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的词,它具有表意功能。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各自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所以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有着许多不尽相同,每一个词反映着不同语言使用民族不同的价值观、文化特征,其所指、能指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除了在意义上,词语的用法搭配关系、感情和语体色彩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汉外词汇比较的基本原因。

胡明扬先生在谈到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指出,过去只重视语音和语法教学,而忽视语汇教学。语汇教学中又常常采取一对一的翻译方法,这样也“就在学生中养成外语和母语的语汇之间一种一对一的印象,而一旦学生养成这种错误印象,对外语教学十分不利。事实上,任何两种语言的语汇,除了一些单义的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以外,根本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总有所不同,特别是一些常用词,在语义范围和用法上往往很不相同”。这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存在,需要我们通过两种语言的词语对比让学生更好、更正确地掌握汉语词汇,这是十分必要的。

通观近年来我国汉外词汇研究成果,有汉英名词、动词、连词以及成语、俗语的比较。这次比较研究,有系统的比较,如颜色词、委婉语和禁忌语比较;也有逐词比较,也有从构词法上加以比较。此外,这些对比的研究也注意到了从语义、语用方面去研究,不仅仅加深了汉外词汇比较研究的层次,更因其关注到词汇的语用意义这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参考价值。

(三)汉外语法的对比研究

汉外语法对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比语音和词汇的对比研究要广要深。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论文数量比较多,既有语序和句子成分的对比分析,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又有句式的对比研究,如疑问句、是字句、被动句、比较句等等。比较所涉及的语种也是最多的;二是特别注意两种语言事实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句法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将句子切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成分。我们以汉英比较为例,汉英双语句法成分分类虽然大体相同,但是不同成分之间差异很大。比如主语,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语在句子中的地位的不一样的。英语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因而与谓语动词形成了以SV提挈全句主轴。而汉语主语并非如此。汉语主语与谓语动词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主语的人称与“数”和动词形式有严格的“一致”关系,但是汉语主语概念的涵盖比较宽、功能也比较弱,在一句话中有时候可以没有主语,更不必有“形式主语”的存在。总之,汉语主语与谓语动词不能够对全句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形式结构关系。

而在语序方面,我们可以看看一下的例子:

例1你在看什么?Whatareyoureading?英语里边疑问句和非疑问句的语序不同(相同只是偶然),汉语里两者语序相同。

例2他一句话也没说。Hedidn'tsayanything.或者Hesaidnothing.汉语的否定句里边常常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头,英语里没有这种习惯。

例3这个电影我看过。Ihaveseenthispicture.汉语里边动词的受动者如果带上“这个”、“那个”的,一般放在动词前头,英语不这样。汉语里如果把这个名词放在动词后头,就好像话没说完,还得说下去:“我看过这个电影,是个惊险片。”

当然,汉外语法的对比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岂是何等的简单?本文所提及的只是浅层次的问题。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能对学生母语及目的语的语法问题有更深的了解,那么就能更好的预测到学生在学习目的语时会犯下的错误,也能更好的进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的热情。

三、语言的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忽视语言对比研究的地位,其原因有二:其一,由语言的对比研究所预测的难点或错误不一定准确,有时候甚至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现学习者出现预测的错误;其二,未能预测到的,却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出现了。语言的对比研究并没有能在理论上做出很好的解释,这就为学术界所诟病。但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对比开始的。语言的对比研究虽然不能准确预测操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的困难,但对习得偏误分析却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是预测学生习得难点的前提性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而言,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及特点,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开展汉外对比研究,可以挖掘本学科的研究材料,运用于教学。吕叔湘说:"把汉语作为外语来教,跟把英语或日语作为外语来教,遇到的间题不会相同;把汉语教给英国人,或者阿拉伯人,或者日本人,或者巴基斯坦人,遇到的问题不会相同;在国外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跟国内教外国学生汉语,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实也正如吕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尽相同的,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是由于母语和汉语两种结构、语用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负迁移的结果。我们要确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就必须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就要求汉语教师把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特点,掌握最常用的句型,而且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母语及其思维方式,能在对汉语和各种外语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特点来。在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教师有了一定的对比语言学知识和修养,把握汉、外语言的相同点、相似点以及不同点,就能预言、解释、改正并消除由于学生因母语干扰而出现的差错,就能及时准确地判明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加以解决,这样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丁金国.对比语言学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1,(2).[2]赵永新.汉外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4,(2).[3]潘文国.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4]丁金国.对比语言学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1,(2).[5]潘文国.二十多年来的对比语言学[J].中国外语,2006,(1).[6]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J].外国语,1991,(4).[7]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8]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2).[9]胡明扬.外语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10]吕叔湘.汉语集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

下载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EGAP教学设计实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C语言教学设计[全文5篇]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C语言教学设计 摘 要: 针对公安院校学生主体的特殊性,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提出案例教学法。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以选择结构为例,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教......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1. 教师出上联, 学生对下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冠江南窥苏州园林之一斑—— —见全国园林......

    老王 整体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注:★为微课展示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语:同学们,总有一种声音给你力量,总有一些语言让你感动,总有一段文字让你流连忘返,总有一张照片让你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幸......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一、教学(学习)目标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

    交际语言教学法

    交际语言教学法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交际语言教学法这一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介绍了其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实例就此方法在外语教......

    语言领域教学法:

    语言领域目标制定: 语言领域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