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替代。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社会上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但因为周六周日在家,家长没有约束好管教好,放任自流,加上又接触了社会,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结果把5天在学校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切又得从零开始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校联系的必要性
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则会产生内耗,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家校联系的作用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4、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学校家长一条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
第二篇: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替代。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社会上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但因为周六周日在家,家长没有约束好管教好,放任自流,加上又接触了社会,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结果把5天在学校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切又得从零开始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校联系的必要性
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则会产生内耗,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家校联系的作用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4、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学校家长一条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
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小学一年级,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接力点。在此之前,孩子的成长,主要是由家庭教育来负责的;在此之后,则由学校教育承担主要责任。我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发现做好新生家长的工作很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家长们密切沟通。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张晓东同学自小家里百般疼爱,养成了骄横、任性、霸道的性格,从幼儿园起就表现出交往困难,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稍不如意就拳脚相加,或哭闹不止,所以小朋友都不跟他玩,家长比较担心。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与同学交往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过度溺爱的坏处和培养孩子好性格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带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与别人合作的快乐。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很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终于改善了与同学的关系,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家长很开心对老师表示感谢。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三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从小就成为小朋友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四是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生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出身,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自己受教育时的社会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是比较复杂的,对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陌生感使得他们期望,也有担心。伴随着这个过程而来的,是家庭教育和公众教育两种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中国社会在近百年来变化急剧,家庭背景差别也很大,这导致家庭教育观念千变万化,六十个家长可能就会有六十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观念并不完全和学校秉持的公众教育观念一致。笔者在一年级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需要在教育理念方面取得家长的认同,这时候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在北海学校,有很多沟通工具都可以充分利用:一个是家校通,一个是我们学校网站的博客。家校通可以作为发通知的工具,也可以个别沟通;博客上,大家可以比较畅快地沟通孩子的情况,交流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当然,一个老师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面对所有的家长。我们的经验是,每过一段时间,笔者都会把这个阶段的一些教学感想写出来。
其实社会上谈教育理念的书和杂志很多,但是,家长们还是非常重视我们这些人的意见,因为毕竟是我们在天天教育他们的孩子。比如,有一次在博客上见到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就告诉她:让孩子的父亲不要对孩子太严肃,这样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后来,孩子的父亲就换到博客上来跟我交流情况,解释原因。我总是告诉孩子们学就要学的踏踏实实,玩就玩个痛痛快快,经常在大课间带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及时的把班级活动的照片发到博客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
一个老师、一所学校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我们这种沟通并无法促进教育方法和理念上的巨大变化。但是,我们认为,学校和家庭秉持两套完全不一样的教育观念,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校的适应性,甚至影响他一辈子的学校生活。而这个问题完全是可以通过沟通得到妥善的解决。
经过频繁的沟通之后,我们的教育理念之间仍然千差万别,但是基本上能做到“和而不同”。我们期望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建立更和谐的学校——家长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仔细谨慎,这样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也起到潜移墨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细致观察和详细了解,如某一学生的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突有的变化;班级中流行的课外书等等。如:我平时总会在下课间在教室来回转转,这时候大多数同学不在坐位上,我就几次发现有两个同学的周围总有果皮、包装袋、卫生纸等垃圾,而其它人的周围很干净,我就针对这一情况,没有在班上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让所有的同学各自查看自己周围,让他们自己比较,这样做了两次,那两个同学,就再也没有乱丢了。细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引导他们。从小处做,从细处做,也能让学生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他细观察和详细了解,如某一学生的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突有的变化;班级中流行的玩具等等。细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一、阅读的良好习惯从一年级开始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良好的行为,便会有良好习惯的收获;播种了良好的习惯,必然会有命运丰硕的收获。为什么有些孩子将来会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些却趋于平庸?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是否一心向学,勤读不辍。每个孩子都有一心向学的头脑,都有灵感的火花。只不过我们没有及时地点燃。我想,阅读便是最好的途径。
1、新生入学后一拿到新课本,教师就要进行爱惜课本的教育,深入浅出地讲解书的作用。还要告诉学生应当怎样拿书,怎样翻书,眼睛和书需保持多远的距离,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等等。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少,阅读起来有困难,我就采取坚持每天给孩子读十分钟左右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提问,以此来培养孩子认真听,会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刚开始我也觉得耽误了上课的时间,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也觉得很不适应,但坚持了一段时间,我感觉孩子有了兴趣,这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为了巩固孩子刚刚培养起来的一点兴趣,放假的时候我争取家长的配合,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孩子的、孩子爱看的书,
第三篇: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夏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合作的基础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情况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对学校提出要求,把家长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想法告诉学校,学校也不断地通过交流渠道对家庭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不断地指导,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所以没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没有针对性,没有个性的教育;没有学校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更是盲目自发的教育,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一)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1.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他们希望知道学校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希望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计划,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是否被体罚了等等。例如:苏州昆山市某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家长们为了更好的使子女健康成长,要求学校每星期让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家长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定期到学校办公,参与教育过程,督查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孩子的三餐营养,活动和上课的时间搭配,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接车问题,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等等。2.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从理论上说,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正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把握家庭社会化方向的人自然是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长和儿童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和家长的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起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总是有教育宗旨的,最根本的便是德智体美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升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其他的概不参与。其实,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读好书,更要让孩子做好人。做好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缺一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有一个盲区,恐怕要纠正过来不容易。因此,学校的课程和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做家长的不合作,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或没有重要事情也让孩子缺席的化,这就影响到学校对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昆山市某中学要举行歌咏比赛。初三年级的一位女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主持人要求。为此,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为她辅导、包装,到临近比赛时她父亲知道了,极力反对,到比赛时还是缺席了。家长的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这位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她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更失去诚信。事实上许多学校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支持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也有可能是责任上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交流和需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
三、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3]。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4]: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教师每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
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
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东邱联小
2014.11.7
第四篇: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工作这么久以来,越来越发现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性。不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是家长与学校的老师配合,做好工作的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有助于学生教育的提高。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和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校后,配合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基地,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在教育手段和艺术上相对比较系统化。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加强同老师、学校的沟通,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则慢些;有人成熟得早,而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的不足,哪方面有优势有长处都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老师希望家长在哪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更有助于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二)家校联系便于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
有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似乎存在一种误解。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家长,致电去反映一些情况,那家长就公然挂我电话。其实,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不止要把自己所教的课程教好,还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的家长就不理解,有时老师打电话过去就嫌烦。其实我们都是怀着一样的心,抱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学好,生活好。打电话进行家校沟通是为了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议,互相配合,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效果。
自从开家长会后,与一些从没联系过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沟通,大家对双方的教育方式都有了了解,也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达到了共识,工作起来也轻松了,有的家长还会主动与我联系了。家校联系便于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
第五篇: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就显的尤为重要。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或者是家长是不行的,因为任何一方对孩子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所以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我校处在农村地区,面对的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师,对孩子只管吃好、穿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让社会上的所流传的 “5+2=0”,成为泡影,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的必要性
对于地处农村的学校的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大多数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回家就写作业、看电视等活动,家就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学校和家庭就如同爸爸妈妈如果缺失任何一方,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我们也都是为人父母的要谨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但由于不同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家长沟通,因为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家校之间要想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双方必须要高度地相互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在一种长期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中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只是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双方才接触,就容易导致家校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我校二(2)班上学期有一个学生在课间玩耍时跑到餐厅,打碎了餐厅的玻璃门,手被划了一个小口,班主任沈老师第一时间把这个孩子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孩子并没有大碍,班主任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对这个孩子给予了安慰和教育,也正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经常沟通,才使得遇到问题时,思想才能统一。教师与家长不断交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教育方法,这样双方统一教育思想,共商教育方法,达到家校合力通气,共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二、家校联系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在每一件事情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家校联系不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庭与学校教育一致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长对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发放家校联系单、告家长书、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搭建“家庭教育大家谈”交流平台、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家校联系热线、开展家校共建等活动,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机制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教育方式,更有效的开展教育。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也出现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是学生性格原因,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相互联系,保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