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教案1
主 题:
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主讲人: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
魏荣华 时 间: 2012.4.授课对象:本校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同志们好!我们学校正处在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校的攻坚阶段,全校师生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朝着全国职教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为统一思想,加大攻坚力度,全体党在此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对于我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决定》的主要内容
《决定》总体框架和布局:《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为3个板块。第一板块——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
(一)重大意义:
《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决定》从8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
2、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3、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4、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6、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7、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8、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段话,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四)总体要求: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五)奋斗目标(6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2、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3、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5、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6、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六)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板块——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6个方面的重大举措: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
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
2、要实施精品战略,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抵制低俗之风。
3、要实施精品战略,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抵制低俗之风。
4、针对互联网等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决定》抓住“建设和管理”这两个关键环节作出工作部署,强调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5、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和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4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
第五、体制机制改革。
《决定》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是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要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拓展出版、发行、影视企业改革成果,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二是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
三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
五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
六是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要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第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从3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一是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三板块—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是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二是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三是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四是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二、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91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宏伟目标,用自己的坚忍不拔书写了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作为这个伟大政党的一个普通分子,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骄傲和激动。在深入学习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之际,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结合我校当前创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实际,我认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有觉悟、有本领、有作用”上。
(一)共产党员要有觉悟
觉悟是党员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有没有思想觉悟,是共产党员是否真正在思想上入了党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当然,党员觉悟的内涵很丰富,就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关键要做到以下三条: 第一,共产党员有觉悟,首先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但是,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
第二,共产党员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个党员要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是非。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无菌”真空中,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调整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一时的思想迷惑,造谣惑众,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来搞乱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在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努力立稳人生的坐标。
二是要知荣辱。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我们比喻“党是母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的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如果党员都能够认识到我们与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都能自觉为党做贡献,我们党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是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有的党员做得很好,他们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把“索取值”选择为最小,把“奉献值”选择为最大,淡泊名利,志在奉献。但也有一些党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肯吃亏,反而想占集体和他人的便宜,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第三,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支部内部,我们有少数党员,连党的活动和会议都不愿参加,连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都不愿遵守,怎么能说这样的党员有觉悟呢?
(二)共产党员要有本领
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看,我们迫切需要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迫切需要有一支能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担负起领导时代发展的重任。从增强党的威信和影响看,我们迫切需要拥有一大批既忠于党、忠于人民,又具备各方面专长和本领的党员群体,使我们党成为优秀人才聚集的党、在群众中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党。如果党员的本领比群众还差,这样的党员不可能赢得群众的尊敬和拥护,党的整体形象也会为之打折扣。从党员自身的发展要求看,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党员如果能力很弱,不要说为党作出贡献,党员自身都可能面临被社会竞争所淘汰的命运。所以,于党于国于己,党员都应不断增强本领。
总体上看,我校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是比较好的。在我们党员队伍中我们有一批能干事的人,为我校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也有一些党员存在着能力素质不适应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党员的能力和本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加强学习和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电瓶用完了尚需充电,何况是人的思想和本领。曾当任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同志,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他勤于学习,勇于实践,面对困难从不低头,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一个家底很薄,发展滞后的小岗村发展成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
共产党员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就必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前特别要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努力争当“五个带头”。
(三)共产党员要有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名党员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却不可低估。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深刻阐明了共产党员发挥作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意义。党和人民的工作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党的执政成效是靠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汇集的。要顺利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离不开党员在各个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人们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看什么,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也要看他的工作表现。学校里的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党员是关键。可以这样说,成也党员,败也党员。我们党员,就平时的工作表现来看,是否能达到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群众自有评价。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敬业爱岗,并把自己的工作、行为举止与党的形象和威信紧密联系起来,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第二篇:党课教案1
党课教案
一、授课时间:2013年09月05日
二、授课地点:党员活动室
三、授课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俊明
四、授课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
五、授课目的: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成为堪当重任的“中国梦之队”,真正使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真心支持、热心参与,争做中国梦的表达者、参与者、书写者,共同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授课对象:社区两委、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七、教学重点:
一、“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人类理想作出中国表达,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二、“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历史使命作出时代回答,因应了时代需要、时代难题、时代潮流
三、“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共同愿景作出大众阐述,契合了大众生活、大众表达、大众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一、“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人类理想作出中国表达,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人类理想的中国表达。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有机统一于人民立场,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中国道路的高度自信。回望历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探索出的正确道路,是一条让一个曾经饱经屈辱、深陷苦难的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也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却推动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迈入现代化的新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现实的选择。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汗水、智慧换来的,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列宁说:“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得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精神的高度自强。“中国梦”不仅是物质之梦,也是精神之梦。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无论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谈不上真正的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当今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懈怠的危险日益加剧,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蹚“深水区”、踏“地雷阵”、啃“硬骨头”?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高扬精神旗帜、培育中国精神的战略号召。全体中国人民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继承者和弘扬者。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56个民族、13亿多人凝聚起来的精神纽带,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既是兴国之魂,也是圆梦之魂。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必须进一步挖掘、诠释、提升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发隐藏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使伟大的中国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的集体潜意识,成为推动中国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力量的高度自觉。中国梦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中国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办好中国事,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要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引领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中国梦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凝聚中国力量,关键是把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与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不断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深厚伟力,真正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不断把梦想变为现实。
二、“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历史使命作出时代回答,因应了时代需要、时代难题、时代潮流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适应时代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结果,其自身的革命性、科学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适应了近现代中国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伟大成就。但国际上各种对中国的误读和误判由此而生,国内思想意识领域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异常严峻地呈现出来。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次经受考验。值此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坚持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进行深刻分析,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破解时代难题。“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基本路径,破解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力。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的现实进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新旧问题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与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可以预见的与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相互交织。其中生态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当代中国最需要破解的两大难题。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密切结合时代特征和国内外实际,清醒认识到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的繁重艰巨,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美丽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为破解时代难题提供了治本之策。
引领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要“跟着时代走”,又要“领着时代走”。只有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才能为世界发展进步提供理论的指导。中国梦的战略构想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对世界变局和人类发展作出清醒判断,对中国的道路和中国的发展模式作出科学阐释,首创“世界命运共同体”崇高理念,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呼吁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在两岸关系方面,倡导登高望远,看到时代发展、民族振兴大趋势,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汇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展示了全球性思维,体现了惠济天下的大党胸襟和大国气概,彰显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共同愿景作出大众阐述,契合了大众生活、大众表达、大众实践
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当今中国的共同愿景作出大众阐述,具有浓厚的大众情怀和大众品格。
关注大众生活。大众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只有抓住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抓住大众心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大众化的形式回归民众生活的现实场域,关注跟民众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进生活的根本表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回答现实问题、释疑解惑的过程中吸引和掌握群众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高度关注大众生活世界,把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党的施政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既喜闻乐见地表达了“国家大梦”,又体贴入微地表达了“百姓小梦”,抓住了普通百姓的心,从而使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深入人心、得到认同,成为回荡在全体中国人心中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时空、催人奋进的强大能量。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论述切实抓住了“民生”这一集中反映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问题,着眼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切实改善、民生权利的有效落实,从而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拥护,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其理论指向、理论创新及其实践成果皆有大众品格。
运用大众表达。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群众语言是开启百姓心灵的金钥匙。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能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大众、激发大众兴趣的话,就会“曲高和寡”,降低被大众感知的机会,更谈不上认同。中国梦之所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成了媒体及社会公众关注的关键词,主要是因为中国梦着眼于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把理论之根深植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之中,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和群众实践中发掘理论语言的内涵,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用最通俗易懂、最形象化的语言,向人民群众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读了人民期盼的共同富裕,解读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表达实现了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是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形态,是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转换的科学尝试,从而达到了政治动员与民众表达的和谐统一,增强了科学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诉诸大众实践。只有大众实践才是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变为改造世界的直接物质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旨在凝聚13亿人民的共识,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命运共同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正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最大的“聚力工程”。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成为堪当重任的“中国梦之队”,真正使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真心支持、热心参与,争做中国梦的表达者、参与者、书写者,共同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篇:党课教案1
发挥党员表率作用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授课人:肖永端
授课时间:2009年5月17日
授课对象:本校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授课目标:
1、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深刻内涵。
2、认清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对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联系实际,立足岗位,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授课形式:集中讲座学习
授课方法: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
授课时间:90分钟
授课要点: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党员是办好学校的骨干和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是否具有先进性,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至关重要。着眼于保持学校党员的先进性,当前应教育引导他们强化“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授课流程:
一、开门见山,阐述背景
《发挥党员表率作用,推进学校和谐发展》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也是我通过理论学习和时政学习的体会和感受,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意义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周济部长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2、党和政府重视学校改革发展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重视发挥学校中广大党员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教育系统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学校中广大党员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列举感动中国教育十大平凡人物之一——孟二东《平凡铸德 师魂动人》的典型事例。
3、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学校中广大党员思想比较稳定。绝大多数党员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中有些党员先进性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的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我们有目共睹,现在学校中有的党员“重业务、轻政治”,对党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不愿承担党务工作,一些基层单位组织党员学习时,经常出现“外面招招手,里面点点头,一去不回头”的现象;有的党员虽然能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也能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但往往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党员宗旨意识淡漠,功利思想较重,对有利于个人展示才能、获得名利的事争着去做,对一些公益事业和需要默默奉献的事不闻不问;有的党员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热衷于搞“第二职业”,卖课外读物、办小卖部、开小餐馆、与家长合股做生意,将“生源”变“财源”,分散精力,影响教学工作,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党员,对比社会上的其他行业,觉得教育工作辛苦清贫而心态失衡,对自己要求不高,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表现平平;极少数党员不遵守党的纪律,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以权、以职或以学术地位谋私。另外,一些在民办学校中从业的教职工党员,党员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十分突出。许多群众反映:“如果不给这些党员都挂上标志,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党员。”
4、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
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
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二、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1、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从学校管理层面讲,必须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法并重,管理策略呈现刚柔相济、和谐共生。
学校管理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要以先进、正确、公正的思想行为代替落后、错误和偏私的思想行为,从而达到协调一致,和谐共生。为此,在师生的管理上,要坚持用法规道德、科学理论、良好校风、正确舆论和高尚情操去武装、引导师生,坚持管理中带深情,把教育、引导、激励人和尊重、理解、关爱人有机结合。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遵循“爱之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规律,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力求教育活动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走进学生心灵,富有人情味、亲和力和感召力,并能张扬学生个性。比如,我校近几年积极开展了以“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主题的人格教育;注重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要求每位教师和党政工团队干部结对帮教一名重点“后进生”,倡导教工特别关爱家境困难或离异的学生,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注重树立学生中先进典型,开展“榜样示范激励上进”专题教育,健全完善了对学生的表彰激励机制和适度惩戒机制,不轻意处分违纪学生,实行“违纪约谈、预警教育机制”。这是我校对“五个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和科学育人的尝试和探索,取得良好的全员育人效果,连续多年保持学生犯罪率0。
又如,我校近几年来十分重视抓好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实施了“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坚持开展“以优带新,互学共进”活动,促使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扎实开展“我与新课程同成长”岗位练兵活动,磨练师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技巧和创新型教学风格。坚持以爱心教育为重点,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认真抓好“教学标兵”、“魅力教师”、“感动教育人物”评选活动,及时表彰先进,颂扬亮点,促使教师依法以德从教,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2、提升党员素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新人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
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兢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
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课后作业】
1、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谈谈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对保持学校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2、联系实际,分别谈谈党员教师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篇:党课教案1
新河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微型党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刻认识学习的意义及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进一步懂得学习是时代特征,建设学习型组织意义重大 教学重点:
深刻认识学习的意义。
教学内容: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这对大家加强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学习,不仅学理论,还要学习高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加强战略思维锻炼,提高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能力。
要牢固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学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对待理论学习的态度问题,再一个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同志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好工作,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感到没什么好学的;还有的借口工作忙坐不下来,学不进去,或者敷衍了事等等。
学习是我们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怎样学。要树立学习是责任的观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缺乏理论武装、知识滋养,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时代立足。要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如果不注重学习,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就很难提高,工作就很难有起色。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工作多年,当领导多年,工作水平始终没有多大提高,谈问题抓不住实质,干工作抓不住重点,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理论底子不厚、思想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型社会,学习者生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一定要不断求知,根据岗位需求、职责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中国共产党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是个“学习型政党”,尽管最初没有这样的理念,但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有的品质。因为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外来的,而且建立政党从事革命斗争也不是本土政治,何
况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都需要学习,既从译著中学,到国外考察学,更从革命实践中学。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将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强调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个“学习型”赋予了我们党的“学习”以更深的战略意义、更高的目标追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地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把握了学习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它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理念目标上看,它更加强调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从内容要求上看,更加强调紧密联系实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实现全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机制保障上看,更加强调学习是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学习;更加强调建立科学完备的学习制度,推动全党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学习是我们党的时代特征,积极争创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确保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通过学习,进一步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新能力,使党的执政理念、体制机制更加富有活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是我们党的时代特征,积极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要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这样,才能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学习力决定生命力,激发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必定能够在永不停歇的创新步履中,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讨论题:
1、你是怎样认识学习是党的时代特征的?
2、怎样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第五篇:1廉政党课教案
廉政党课教案
授课人:滕卫红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授课地点:学校二楼会议室
今天我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这个主题,结合学习、思考和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下我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点,进一步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持反腐倡廉,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是我们党同其它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甚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持续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 实践证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靠内力自我监督、自我觉悟、自我改造,才能使党永葆青春,否则就要出大问题,就可能出现解体、下台、灭亡。苏联共产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总结说:苏共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有20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这很发人深思。前苏联从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直到苏联解体,腐败自上而下,由以前的隐蔽存在转变为公开泛滥,上至党的总书记,下至普通干部,多数都有涉嫌腐败的劣迹。腐败泛滥最严重的后果是引起了人民群众对苏联党和政府的强烈不满,最终被人民抛弃。因此,作为执政的共产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立得牢、执政执得好的一个重要保证。这一点大家必须充分认识,时刻警醒。
(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从某国、某地的低腐败水平到某国、某地的高腐败水平,相当于将关税税率提高了20%强。关税税率每提高1%,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下降约5%。这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腐败确实直接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如果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把腐败问题解决好,社会就难以保持稳定,改革就难以逐步深化,经济也就难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个人健康成长进步的重要保障 无数腐败的案子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旦一个人因为贪污腐败受到惩处,不光他个人丢掉了工作、失去了自由,还要让家庭承受生活和来自社会的压力,更是让组织多年培养的心血付之东流,这笔帐我们一算就能明白。因此,从爱护、保护每一个干部的角度出发,也应该抓好廉政建设,也应该对他们的一言一行进行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说,党风廉政建设实质上是爱护干部,并且是比较高层次的爱护,缺乏了监督和约束的爱护,一味的偏袒,并不是真正的爱护,有时可能会害了一个干部。
第二点,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结合个人的体会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实践,我感到一名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最关键、最直接就是“四句话”,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勤于学习,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正确对待权力。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拒腐防变的根本
理想信念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保障。没有理想信念,一个人的境界就会失去核心和灵魂。共产党员要常思考“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但作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好传统不能丢,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不能淡。
(二)勤于学习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重视学习的,学风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习自觉性不够,不认真学习新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有的借口工作忙、没时间,不读书、不看报,甚至连新闻都不看;有的把学习看成是负担,热衷于迎来送往,应酬于推杯换盏,沉湎于灯红酒绿;有的虽然学了,但不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是不注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长此以往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导致自身知识老化、能力蜕化,无法胜任工作,影响事业发展;而且会使人放松思想防线,甚至自甘堕落、利令智昏。
(三)健康的生活情趣是拒腐防变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人们的生活情趣也更加丰富多彩。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还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坚定执政为民的理念;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了解实际情况,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汲取进步营养,激发工作热情;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上当,使他们无空可钻、无机可乘。
(四)正确对待权力是拒腐防变的前提
一要正确认识权力。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国安民,又能祸国殃民。党和人民把一定的权力托付给我们,就是要我们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多谋福祉。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自己,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为民掌好权。既然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是为民造福的工具,而不能成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工具;领导干部只能当为民造福的公仆,而不能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我们要不断增强民本意识、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为官为民的天平上,十分明确地把砝码摆向为民。为官一任,就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任何时候都不要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级、讨好领导上,更不能为谋取自己的晋升资本,而干出坑国害民、劳民伤财的蠢事。
三要正确使用权力。正确使用权力,可有利于工作,服务于事业,造福于人民;错误使用权力,则会产生以权谋私,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搞权荫子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还有的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后堕落为人民罪人。做共产党的干部,就要兢兢业业为国家和民族谋利益,掌好权,用好权,不滥用权,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总之,反腐倡廉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每个基层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戒贪节欲,保持清醒,在伸手前想想会失去什么?切勿因眼前蝇头小利,丧失人格、丧失自由、甚至丧失性命。要以先锋模范人物为榜样,不断锤炼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常思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共产党员的模范丰碑赢得广大百姓的良好口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