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设计课程导学2对未讲授知识点的学习.
《园林设计》课程导学2(对未讲授知识点的学习)
第六章 居住区绿地、工厂绿地规划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绿地种类
本节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明确居住区绿地类型,掌握居住区各类绿地特征。
一、公共绿地
1、公共绿地功能
(1)构建居民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 需要。儿童游戏、运动、健身锻炼、散步、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等。
(2)创造自然环境
利用各种环境设施如树木、花卉、水体、人工小建筑、铺地等。
2、公共绿地分类
(1)居住区公园:服务对象:全居住区居民
设施内容:树木、草地、花卉、水面、凉亭、花架、雕塑、座椅、儿童游戏场、运动场地、老年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等。
(2)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服务对象:小区居民
设施内容:儿童游戏设施、老年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运动场地、座椅、树木、草地、花卉、凉亭、花架等。
(3)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服务对象:组团内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设施内容:幼儿游戏设施、座椅、树木、草地、花卉。
二、专用绿地
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周围的 绿地。
三、道路绿地
居住区内道路两侧或单侧的绿化用地。
四、宅旁绿地
住宅四周或住宅院内的 绿地。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本节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居住区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一、居住区公园、游园
(一)规划要点
1、满足功能要求:
根据居民各种活动的 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的 场地与设施。
2、满足风景审美的 要求:
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人工建筑物塑造景观。
3、满足游览的 需要:
公园空间的 构建与园路规划应结合组景,园路既是交通的 需要,又是游览观赏的线路。
4、满足净化环境的 需要:
多植树木、花卉、草地,改善居住区的 自然环境和小气候。
(二)功能分区与物质要素
1、休息漫步游览区
休息场地、散步道、座椅、廊、亭、榭、老人活动室、草坪、花架、花径、花坛、树木、水面等。
2、游乐区
电动游戏设施、文娱活动室、座椅、树木、草地等。
3、运动健身区
运动场地及设施、座椅、树木、草地等。
4、儿童游戏区
儿童乐园及游戏器具、座椅、树木、花草等。
5、服务网点
茶室、餐厅、售货亭、厕所、座椅、树木、花草等。
6、管理区
公园大门、管理用房、花圃等。
特点:游人成分较单一,游园时间较集中,多在早晚。注意照明设施和香花植物的配置。
二、组团绿地 是结合居住区不同建筑组群的组成而形成的绿化空间。
组团绿地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休息提供场所。每个团组由6~8栋住宅组成,高层建筑可少一些。
1、空间布局方式
(l)开放式。不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居民可以自由进人绿地内游憩活动。
(2)半封闭式。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部分分隔,但留有若干出入口,可以进出。
(3)封闭式。绿地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完全分隔,居民不能进入绿地游憩,只供观赏,可望而不可及。
2、规划设计内容
(l)绿化种植部分 可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和铺设地,亦可设花架种爬藤植物,置水池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要考虑季相景观变化及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2)安静休息部分。设亭、花架、桌、椅、阅报栏、园灯等建筑小品,并布置一定的铺装地面和草地,供老人坐憩、阔谈、阅读、下棋或练拳等活动。
(3)游戏活动部分。可分别设计幼儿和少儿活动场,供儿童进行游戏和简易体育活动,如捉迷藏、玩抄堆、戏水、跳绳、打乒乓球等,还可选设滑、转、荡、攀、爬等器械的游戏。
三、道路绿地
(一)主干道绿化
居住区主干道是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除了人行外,车辆交通比较频繁,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交通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素绿化,保证行车安全。主干道路面宽阔,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使主干道绿树成荫,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起到防止尘埃和隔音的作用。在道路拓宽处可布置些花台、山石小品,使街景花团锦簇,层次分明,富于变化。
(二)次干道绿化 居住小区道路,是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是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的纽带,对居住小区的绿化面貌有很大作用。这里以人行为主,也常是居民散步之地,树木配置要活泼多样,根据居住建筑的布置、道路走向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加以考虑。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密的树种,叶色变化的树种。
(三)住宅小路的绿化
住宅小路是联系各住宅的道路,宽2m左右,供人行走,绿化布置时要适当后退0.5~lm,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驶近住宅。小路交叉口有时可适当放宽,与休息场地结合布置,也显得灵活多样,丰富道路景观。行列式住宅各条小路,从树种选择到配置方式采取多样化,形成不同景观,也便于识别家门。
四、宅旁绿地
(一)、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
1.树林型
用高大乔木,多行成排地布置,对改善小气候有良好作用。大多为开放式,居民可在树荫下开展活动或休息。但缺乏灌木和花草搭配,比较单调,而且容易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2.植篱型
用常绿或观花、观果、带刺的植物组成绿篱、花篱、果篱、刺篱,围成院落或构成图案,或在其中种植物花木、草皮。
3.庭院型
用砖墙、预制花格墙、水泥栏杆、金属栏杆等在建筑正面(南、东)围出一定的面积,形成首层庭院。
4.花园型
在宅间以绿篱或栏杆围出一定的范围,布置乔灌木、花卉、草地和其他园林设施,形式灵活多样,层次、色彩都比较丰富。既可遮挡视线、隔音、防尘和美化环境,又可为居民提供就近游憩的场地。
5.草坪型
以草坪绿化为主,在草坪的边缘或某一处,种植一些乔木或花灌木、草花之类。多用于高级独院式住宅,也可用于多层行列式住宅。
(二)、宅旁绿地的植物配置
(1)各行列、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色,成为识别的标志,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单元住宅的作用。
(2)宅旁绿地树木、花草的选择应注意居民的喜好、禁忌和风俗习惯。(3)住宅四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一般在住宅南侧,应配置落叶乔木,在住宅北侧,应选择耐阴花灌和草坪配置;在住宅东、西两侧,可栽植落叶大乔木或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有效防止夏季西、东晒,以降低室内气温,美化装饰墙面。
(4)窗前绿化要综合考虑室内采光、通风、减少噪声、视线干扰等因素,一般在近窗种植低矮花灌或设置花坛,通常在离住宅窗前5—8m之外,才能分布高大乔木。
(5)在高层住宅的迎风面及风口应选择深根性树种。
(6)绿化布置应注意空间尺度感。
五、托儿所、幼儿园绿地
植物宜多样化,多植树形优美、病虫害少、色彩鲜艳、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在活动场地四周边缘、角隅植色彩丰富的花灌木。树木以落叶乔木为主。可设置花架、凉棚。
六、学校绿地
1、校前区绿化:
学校大门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或教学楼为轴线,大门外使用常绿花灌木形成活泼而开朗的门景,两侧花墙用藤本植物进行配置。
大门内在轴线上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主干道。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2. 教学科研区绿化
教学科研主楼前的广场设计,以大面积铺装为主,结合花坛、草坪,布置喷泉、雕塑、花架、园灯等园林小品,体现简洁、开阔的景观特色。
教学楼之间的广场空间应注意体现其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尺度和景观,以乔木为主,花灌木点缀,使绿地成为该区空间的休闲主体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医院绿地
建筑周围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通风;各组成部分应便于识别;植物宜选择有杀菌作用、无病虫害、飞絮、飘毛的品种;植物配置要考虑四季景观。
• 第三节
工厂绿地规划设计
本节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工厂绿化的特殊要求和方法。
一、厂前区绿化
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人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人口空间。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和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础绿带或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
二、生产区绿化
生产车间周围的绿化要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为车间创造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防止和减轻车间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满足车间生产安全、检修、运输等方面对环境的要求,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短暂休息用地。
一般情况下,车间周围的绿地设计,首先要考虑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m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其次,要把车间出、人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各类车间生产性质不同,对环境要求也不同,必须根据车间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
三、仓库、堆场绿化
仓库区的绿化设计,要考虑消防、交通运输和装卸方便等要求,选用防火树种,禁用易燃树种,疏植高大乔木,间距7-l0m,绿化布置宜简洁。在仓库周围要留出5—7m宽的消防通道。
装有易燃物的贮罐,周围应以草坪为主,防护堤内不种植物。
露天堆场绿化,在不影响物品堆放、车辆进出、装卸条件下,周边栽植高大、防火、隔尘效果好的落叶阔叶树,外围加以隔离。
四、厂区道路绿化
道路两侧通常以等距行式栽植乔木作行道树。株距以5~8米为宜。交叉口及转弯处应留出安全视距。大型工厂道路足够宽时,可布置成花园式林荫道。
第七章 公园规划设计 第一节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本节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熟悉综合性公园的特点,掌握公园出入口、功能分区规划、景色分区规划、地形设计、园路布局、种植规划方法。
一、综合性公园的特点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息空间,是市民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游憩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的规划布局要综合体现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
综合性公园是供本市或本区居民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大中型绿地,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活动。
公园一般面积较大,10ha以上;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设施较完善;园内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开阔的草地和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二、公园出入口的确定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1、主要出入口
应设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同时要使出入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
公园主要出入口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还有停车场、存车处、售票处、围墙等。在内、外广场有时也设置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宣传性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公园主要入口前广场应退后于马路街道以内,形式多样。广场大小取决与游人量,以30~40m ×10~20m居多。
2、次要出入口
为方便附近居民使用或为园内局部地区或某些设施服务,一般设在游人流通量较小但临近街坊的地方。
3、专用出入口
为了完善服务,方便管理和生产,多选择公园较偏僻处,或公园管理处附近设置专用入口。
(二)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 便于公园的管理
三、公园功能分区规划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对公园用地按不同活动内容进行的分区规划。
1、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是公园的闹区,主要通过游玩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和娱乐活动。
特点: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人流多。
主要设施:展览室、画廊、阅览室、露天剧场、科技活动室、茶座等。位置:多设置在公园主出入口附近或公园中部。
2、体育活动区
特点: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干扰大。
主要设施及场地:体育场、馆、游泳池、旱冰场、划船、羽毛球、武术、太极拳。
位置:集中成区,设专用出入口;部分集中,部分分散。3.儿童活动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5%)、设施复杂、按年龄划分活动区。
位置:多靠近公园主出入口或次出入口。
主要活动内容:游戏场(沙坑、秋千、滑梯、跷跷板及小火车、单轨高空电车、电瓶车等);戏水池、运动场、障碍游戏区(涉水、汀步、攀梯、圆筒、障碍跑、爬山等)、少年宫。
4、游览休息区
该区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赏景或开展轻微体育活动。特点:占地面积大、游人密度小。
主要设施:亭、廊、花架、茶室、阅览室、雕塑、花坛等。
位置:多设置在距主出入口较远处并与文娱活动区、体育区、儿童区有一定隔离,与老人活动区可靠近,或把老人活动区建在此区内。
该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河边、湖泊、河流、瀑布等环境,并且树木茂盛,绿草如茵处。
5、老人活动区 内容:
(1)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晨练、跳舞、球类(门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
(2)静态活动区:以休息为主,晒太阳、养神、观望、下棋、打牌、看书、聊天、散步、遛鸟、垂钓等。
空间设置:
(1)集体活动空间:要求有足够的面积,空间应较开场。(2)小群体空间: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应有相对独立性。(3)坐息空间:应有一定的范围要素。(4)步行空间:适当部位提供坐息之地。
(5)私密空间:设于风景较佳的近处,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感。位置:在游览休息区内或附近或靠近儿童活动区处。
6、公园管理区
主要功能:管理公园各项活动,(办公、生活服务、生产组织等),具有内务活动多的特点。
主要设施:办公室、工作室、会议室、食堂、宿舍、温室、苗圃等。位置:多设置在专用出入口附近,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处。
四、公园景色分区规划
公园以景取胜,由景点和景区构成。景观特色和组景是公园规划布局之本,即所谓“园以景胜”。
景色分区:按规划设计的意图,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色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
(一)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组织
1、开朗景区:开阔的视野,宽广的水面,大片的草坪,大片开阔地段,是游人集中活动的景区。
2、雄伟景区:利用挺拔的植物,陡峭的山形、耸立的建筑等形成雄伟庄严的气氛。
3、安静景区:利用四周封闭而中间空旷的环境,造成宁静的休息条件,如林间隙地、山林空谷等。
4、幽深景区:利用地形的变化、植物的隐蔽、道路曲折、山石建筑的障隔和联系,造成曲折多变的空间,达到幽深境界。
(二)按复合空间组织
这种景区在公园中有相对的独立性,如园中园、水中水、岛中岛。
(三)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
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上海植物园假山园(春岛:樱花、桃花、紫荆;夏岛:牡丹、石榴、紫薇;秋岛:红枫、槭树;冬岛:松柏)。
(四)按不同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组织
(1)假山园(以人工叠石构成山林)
(2)岩石园(利用自然林立的山石或岩洞整理成游览的风景)
(3)平台园(山坡赏寻找平坦地或人工而成平台,在局部平地上构造的风景)
(4)沉园(将地面下降,低处建水池、花坛,构成俯视风景)
(5)水景园(利用自然的或模仿自然的河、湖、溪、瀑,人工构筑水池、喷泉、瀑布等构成的风景)
(6)山水园(山石水体互相配合组织而成的风景)(7)沼泽园(人工开辟成沼泽状态,当中植耐水湿植物)
(8)野趣园(园中局部用竹篱茅舍、豆棚瓜架、鱼塘疏柳等形式模仿成田园景观)
(9)花草园(以多种草或花构成的百草园、百花园,突出某一种花卉的专类园,也可以色彩为主构成色彩园)
(10)树木园(以浓荫大树组成的密林,具有森林的野趣;以枝叶稀疏树木构成疏林,增加风景层次;野可以某一种树木构成专类风景,如梅园、桃园、樱花园等)
(11)草坪区(以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大面积地平面上铺设草坪,公游人学习、漫步、玩耍等)
五、园路布局 为使导游和管理有序,必需要统筹布置园路系统,区别园路性质,确定园路分级。园林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容量大小来确定,要求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地和大小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山绕水,但不应与水平行,这样则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而映根据大小起伏、周围景色及功能上的要求,使园路与水面若即若离;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公园中园路分级:
(1)主园路—联系分区道路,路宽4~6m。(2)次园路—联系景点道路。路宽2~4m。(3)小径—景点内便道,路宽1.2~2m。
六、公园种植规划
(一)公园绿化原则
从公园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从游人休憩活动的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
1、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2、满足人们游憩的需要
3、运用园林美学原理
4、满足各功能区的需要
5、全园风格协调统一
(二)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以植物形、色、香作为造景素材,配置基本手法:孤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
树种比例:北方常绿30~50%,南方常绿70~90%;混交林70%,单纯林30%。基调树种2~3种,分布于全园。主调树种分布于不同景区
(三)公园分区绿化
1、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点缀常绿大乔木。保证视野通透性,利于游人之间相互交流。
2、体育活动区 选择快长、高大挺拔、冠大常绿或落叶晚的阔叶树为主,以利夏季遮荫。球类场地四周绿化离场地5~6m,树种色调要求单纯,形成绿色背景。游泳池附近可设花廊、花架,不可种带刺或夏季落花、落果的花木。
3、儿童活动区
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四周植乔灌木与其他区分隔;场地中疏植大乔木供夏季遮荫;配置色彩鲜艳的灌木和花卉。
4、游览休息区
植物配置突出环境季相变化的特色,多采用自然式配置设置密林、疏林、草坪、专类花园,营造山石、溪流等,创造出美丽自然景观。
5、老人活动区
选择具杀菌能力或花朵芳香植物(松、柏、樟、桉、桂花、栀子、槐树、含笑、腊梅、茉莉等)。
6、公园管理区
植物配置多以规则式为主,但在面向游览区的一面应多植高大乔木,以遮蔽游人视线。
(四)园路绿化
1、主路
布置行道树或修剪整形的灌木,也可不用行道树,结合花境或花坛布置自然式树丛、树群。主路两边要有供游人休息座椅,附近植高大落叶阔叶庭荫树。
2、次路
可利用各区景色去丰富道路景观,也可沿路布置林丛、灌丛、花境去美化道路。
3、小道
小道两旁植物景观应最接近自然状态,两旁可布设一些小巧园林建筑、雅致园林小品。布置花境、花丛,乔灌木,应富有自然情趣。
第二节 专类公园规划
本节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儿童公园、植物园规划方法。
一、植物园
(一)植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园是从事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比较、保存和育种等科学研究的园地,不仅能传播植物学知识,并能以种类丰富的植物构成美好的风景供观赏游憩之用。
1、科学研究
化野生植物为栽培植物。化外来植物为地方植物。通过野生植物栽培,研究植物进化,品种形成和栽培植物的起源等问题。研究植物区系及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2、观光游览
结合植物科学的丰富内容,以公园的形式,创造最优美的环境,用植物组成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3、科学普及
(1)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植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认识植物进化规律。
(2)布置各种植物展览区,供游人参观学习,游览休息。
(3)布置植物展览馆,利用文字、图表、模型、实物、标本等方式展览。
4、科学生产
(1)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生产技术推广到生产中。
(2)把引种驯化所创造的植物新种类和新品种,进行示范生产。(3)繁殖扩大重要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的种子和苗木。
(二)植物园规划
1、园址的选择(1)、要有充足的水源
植物园的选址,一方面要求要有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又要求有较好的排水条件,良好的水质,以保证各类植物的良好生长。(2)、地形地貌
较复杂的地形,多样的地貌,有利于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因子,更能为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提供较理想的生存条件。(3)、土壤条件
地形变化越复杂,地势差异越大,植物园内的土壤种类相应地也多,就可满足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4)、小气候条件
植物园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水源充足,原有植被条件较好,将由于温度、湿度、风向、坡向、植被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和出现不同的小气候,以满足原产于各种各样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植物材料的生境条件。(5)、原有植被尽可能丰富
植物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多种多样的植物,供开展科研和观赏。如果园址原有植物种类丰富,直接指示了该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反之,原有植物生长条件很差,说明用地的自然条件综合因子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尤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木本植物的生长。
(6)、城市的区位和环境条件
1)植物园用地应位于城市活水的上流和城市主要风向的上风方向,避免有污染的水体和污染的大气,以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2)要远离工业区
3)交通要方便,一般位于城市近郊较理想。
2、规划原则要求
总的原则是:体现科研、科普教育、生产的功能;因地制宜地布置植物和建筑;使全园具有科学的内容和园林艺术外貌。(1)、明确建园目的、性质、任务。
(2)、功能分区及用地平衡,展览区用地最大,可占全园总面积的40~50%,苗圃及实验区占25~35%,其它占25~35%。
(3)、展览区是为群众开放使用的,用地应选择地形富于变化,交通联系方便,游人易到达为宜。
(4)、苗圃是科研、生产场所,一般不向群众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5)、确立建筑类型、数量及位置。展览建筑、科研建筑、服务性建筑等。(6)、道路系统与公园布局相似
3、植物园的组成(1)、展览区
是植物园的主要部分,它以满足植物园的观赏功能为主,通过向游人展示植物美丽的景观或植物的演变过程、应用方式等,达到科普或提供游憩场所的目的。
(2)、科研区
由实验地、引种驯化地、苗圃地、示范地、检疫地等组成。一般不对群众开放。
(3)、生活管理区
4、展览区布置
(1)、观赏植物及园林艺术展览区
1)专类园
专门收集若干著名的或具特色的观赏植物,创造优美的园林环境,构成供游人游览的专类园。
2)专题花园
多以植物的某一固有特征,如芳香的气味、华丽的叶色、丰硕的果实或植物体本身的形状特点,突出某一主题的花园。
3)园林应用示范区
通过向游人展示园林植物的绿化方法及在其它方面的用途,达到推广、普及的目的。
花坛花境展览区、庭院绿化示范区、果树、蔬菜作物示范区、绿篱展览区、行道树展览区、整形修剪展览区、盆景、桩景展览区。
4)园林形式展览区
展示世界各国的园林布置特点及不同流派的园林特色。(2)、按照植被类型布置的展览区
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草甸草原灌丛带、干草原带、荒漠带等。(3)、按照植物的经济用途布置的展览区
一般称为经济植物展览区,主要展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的经济用途。(4)、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布置的展览区
植物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光、温度、水分、土壤四个。植物通过对生态因子的长期适应,会形成不同的群落。
(5)、树木园区 是植物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栽植露地可以成活的野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树木展览园。
树木园要求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土壤多种类、多坡向,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最好朝东南向。
5、建筑设施(1)、展览性建筑
展览温室、植物博物馆、荫棚、宣传廊等。(2)、科研用房
图书馆、资料室、标本室、试验室、工作间、繁殖温室等。(3)、服务性建筑
办公室、招待所、茶室、休息亭廊、花架、厕所、停车场等。
二、儿童公园规划
(一)儿童公园的类型
1、综合性儿童公园
为全市少年儿童服务,一般宜设于城市中心部分,交通方便地段。面积较大,可在几十公倾至百公倾以上。活动时间较长,内容较全面。可包括:文化教育、科普宣传、体育活动、娱乐场地、动植物角、管理服务区等内容。
建筑物和设施:科学宫、演讲厅(台)、体育场、游泳池、射击场、少年先锋队广场、露天剧场、游戏宫等。
2、特色性儿童公园
强化或突出某项活动内容,并组成较完整的系统,形成某一特色。如哈尔滨儿童公园内儿童小火车的活动独具特色,该园内的小火车全部由青少年管理、操作,他们参与了小火车的活动全过程,从而使少年儿童了解城市交通的设施、交通规则以及培养儿童管理小铁路的能力。
3、一般性儿童公园
主要为区域少年儿童服务,活动内容可以不求全面,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条件而有所侧重,但其主要内容仍然是体育、娱乐方面。
4、儿童乐园
一般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为儿童开辟专区,占地不大,设施简易,规模较小,成为城市公园规划的组成部分,一般称之为儿童活动区。
(二)儿童公园规划
1、选址
不受城市水体和气体的污染和城市噪声干扰,以保证儿童公园的设施和教育功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活动空间交通条件便捷、方便。
2、功能分区(1)、幼儿游戏场
1.5~5岁的儿童,主要游戏种类:椅子、沙坑、草坪、广场等静态活动内容;5岁左右玩转椅、小跷跷板、滑梯等。
设施:小房子(供游戏使用)、休息亭廊(供家长使用)。边界:绿篱或彩色矮墙围范。
入口:一般活动场地成口袋形,出人口尽量少些。(2)、学龄儿童活动区
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儿童。
设施:螺旋滑梯、秋千、攀登架、电动飞机、浪木等。集体活动场地、涉水池、障碍活动小区。(3)、青少年活动区
服务对象: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学生。
设施:爬网、高架滑梯、溜索、独木桥、越水、越障、战车、索桥等。可开设少年宫、青少年文艺培训中心。
(4)、体育活动区
运动项目:健身房、运动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棒球场、羽毛球场)、射击场。
(5)、文化娱乐科学活动区
可设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少年科学爱好者活动设备以及科普教育设施等。(6)、自然景观区
让儿童投身自然、接触自然。如布置曲溪、小湾、浅沼、镜池、石矶。(7)、办公管理区
(三)、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1)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点进行空间划分。(2)为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绿地一般要求占60%以上,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注意通风、日照。
(3)道路网宜简单明确,便于儿童辨别方向,寻找活动场所。路面宜平整,在主要园路上不宜设踏步、台阶。
(4)、幼儿活动区最好靠近出入口。
(5)、建筑、雕塑、设施、园林小品、园路等要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色彩鲜明。
(6)、活动场地题材多样,主题多运用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注重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7)、儿童公园的地形设计,是以儿童开展游园活动要求为依据。为了保证游园的安全,地形设计以平缓多变为宜。
(8)、创造庇荫环境,供儿童和陪游家长休息、守侯。林荫道、遮荫广场、花架、休息亭廊、荫棚等为供儿童和陪游成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休息设施。
(9)、儿童公园的色彩,多采用黄色、橙色、红色、天蓝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大多数采用暖色调,以创造热烈、欢快、明朗、振作、向上的气氛。
(10)、健康、安全是儿童公园设计成功的最基本指导思想。儿童公园的规划设计、活动设施、服务管理都必须遵循“安全第一”这一重要原则。(四)、儿童公园的种植设计
1、密林与草地
密林与草地将提供良好遮荫以及集体活动的环境。
2、花坛、与生物角
在儿童公园中尽可能四季鲜花不断。在草坪中设置花坛、花丛、花境,形成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景观。有条件的儿童公园可规划一块植物角和动物角。
3、儿童公园种植设计忌用植物
(1)有刺激性、有异味或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植物,如漆树。
(2)有毒植物,如夹竹桃。(3)有刺植物如刺槐、蔷薇、月季。(4)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
第二篇:思维导图课程个人学习总结及建议
思维导图课程个人学习总结及建议
AP0933102
陈梦荣
刚开始选修思维导图时并没有太多想法,因为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朱老师之前教过我们数据库,我很喜欢朱老师的教学方式。她的课堂能让我轻松愉快地接收知识。因而最初选这门课只是因为朱老师。
然而,当我真正走进这门课程,认识并了解思维导图后,我便开始渐渐喜欢上它。因为这门课程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大脑,怎样系统地思考,还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团队合作,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它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东尼•博赞先生是它的创始人。
思维导图就像一棵树,从主干分成很多杈,然后再细分。回想自己在思考问题或回想某些事时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英语词汇记忆中有种叫联想记忆法感觉和这个也很像。也许以前我们都还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但我们都用过,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这个方法,没有把它的理论提取出来。这门课程正是为我们展示了能引导我们系统思考的学习方法——五项学习技术。这五项学习技术包括目标导向、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动力激发和反馈调节(即反思)。这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得到恰当的应用。比如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它可以使你的思绪任意驰骋,将联想扩展到极至,因此很难漏掉任何一个与关键点有关联的要素。你可以随时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其实我经常看到很多人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画来画去。人天生就对图象感兴趣,我们现在只是给这种“涂鸦”的方法“正名”而已。思维导图所采用的“关键词”方法,迫使我们思考事物的关键点。思维导图的作图软件MindManage由于采用了色彩及图形,所以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大脑,因此,记忆力可以倍增。
沉默与热闹不是问题,只要有认识,就有肯主动的资本。这是思维导图这门课程教会我的在提高自己交流能力方面的体会。而要提高交流能力就必须得让自己生活在群体当中,让自己在一个团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不管在学生时代还是涉足社会工作时候,都免不了要有团队精神。而要组建一个优秀的学习团队,就需要有制度化、规则化的管理者,即领导其目标是实现员工的实现。一个真正的团队是有原则的,因为团队里的不能全是精英,因而这个原则就需要一个领导、两个精英、三个有基本执行力特能的中流、两个培养人员以及一个机动人员,这就是所谓的“12321团队原则”。在一个团队里,要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一份子,就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让自己成为主导,使别人乐意听你说。而这需要你有充分的准备,自信和轻松应对周围可变的环境。当出现意见不同时,要权衡一切,及时作出正确的应对,要么直抒胸臆,切勿拐弯抹角,让人捉摸不定。要么采取委婉式的说法,先肯定别人的部分想法,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这需要保持谦虚平和的语气态度,以及面带微笑。与人交流得有主张力,才能让自己的观点信服于人。这就需要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说服力。与此同时,必须清晰自己的想法,又要让自己的观点能让别人受益。这就是思维导图教会我的与人交流方面的体会。
思维导图的一个要点就是画一幅合适的图像,以前一直对这点认识不深。平时都是用MindManage来做思维导图,很少手绘。前段时间在看一本书时忽然认识到手绘图像时就是在利用右脑来加强记忆。而且是手绘的,当一笔一笔画出图案之后,印象会更深。所以看到很多思维导图的专家都说手绘的思维导图比电脑做的要好,印象最深刻。因而,希望老师在往后开这门课程时加强同学们手绘思维导图方面的理解和能力。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仅供学习参考)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第一章
1、多层面理解 课程 和 教学 的概念: 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学科本质观)2.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3.课程即预定的教学计划(手段本质观)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目标本质观)
1.教学即教授 2.教学即教学生学
3.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试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
(一)国外的三种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
2.包含模式一是大教学小课程 ;二是大课程小教学。3.循环模式
课程与教学是两种系统,虽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二)我国的三种不同见解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2.相互独立论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3、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一)教学思想的孕育二)课程思想的前期准备(2)建立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系统教学理论的形成二)系统课程理论的形成(3)繁荣发展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繁荣发展二)现代课程理论的繁荣发展 4.你对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怎样的认识?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三)注意扩展学习第二章
1、比较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二)行为性目标取向:具体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适应性、生成性、过程性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开放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2、分析讨论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的三个来源
一)对学习者的研究二)对社会的研究三)对学科的研究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目标分解 二)任务分析 三)起点确定四)表述目标 第三章
1、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三种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2、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注意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3、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
(1)学科课程:以本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中心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
综合课程: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分科课程: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 必修课程:由国家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选修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
显性课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隐性课程: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 第四章
1.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确定教育目标二)选择学习经验三)组织学习经验四)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2.课程设计的模式:
一)塔巴模式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三)奥利瓦的扩充式模式 3.教学设计的过程:
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确定教学步骤三)制订各分支步骤的具体教学活动四)选定评价方式五)对自我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第五章
1.、怎样理解课程实施的含义?
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实施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的。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
2、比较分析课程实施三种不同的取向: 一)忠实取向二)相互调适取向三)课程创生取向
3、分析讨论教学实施中的教学艺术:
教学实施的导课艺术教学实施的组织艺术教学实施的结课艺术
4、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发现法4)实习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第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第四,教师的素养条件、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五,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 第六章
1、课程与教学评价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遵循课程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客观规律,选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二)客观性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过程和结果都要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确保评价的信度
(三)方向性原则:针对评价的价值取向来讲的,在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会产生不同特点和趋向的教学评价
(四)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课程与教学评价要能够吸收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评价的理念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2、教学评价的实施方式:
一)随堂听课二)测验评价三)实作评价四)档案袋评价 第七章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
(一)目光示意法
(二)人际距离法
(三)动作暗示法
2、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教学计划管理 1.制定课堂规则2.制定课堂常规 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1.课前准备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 2.课堂管理
(1)导入(2)展开(3)结课 3.课后管理 第八章
1.、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 1.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1.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2.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三)课程与教学实施的发展趋势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课程 2.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四)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来看,各国的课程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两种倾向:中央集权制(如苏联、中国、日本等)和地方分权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1)评价标准的多元;(2)评价内容的多元;(3)评价主体的多元;(4)评价方法的多元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点: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More:
1、《礼记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2、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雄辩术原理》(也译《论演说家的教育》)
3、《大教学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专而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4、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F.Bobbitt)出版《课程》一书,这被认为是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标志
5、泰勒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也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被称为课程研究中的“里程碑”
6、王克仁的《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1928),是我国比较早的综合性的课程论专著
7、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 选择题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 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
C.现象·问题和规律 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A)A.《礼记,学记》 B.论语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7、19世纪中叶,(D)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A.赫尔巴特;B.赞可夫;C.怀特海;D.斯宾塞
8、校风属于(C)。
A.显性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
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A、个体审议 B、集体审议
C、讨论 D、实践活动
11、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C)。A、巴班斯基 B、加涅 C、布卢姆 D、顾泠沅
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D)。A、实验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3、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D)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习惯性目标
14、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A、基础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综合性
15、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惠勒模式 D.情景模式
16、“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A)组织课程内容。A、序列 B、横向 C、直线 D、水平
17、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C)。
A.学术中心课程 B.综合学科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经验课程
18、“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 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D)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
19、“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20、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C)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1、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A .赫尔巴特 B. 乔伊斯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22、成功教育教学模式属于(C)。
A学导类教学模式 B目标类教学模式 C创造类教学模式 D情境类教学模式
23、首次描述现代教学基本形态的著作是(D)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布鲁纳的《教学过程》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4.(D)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内在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5.“发现教学法”的创立者是(D)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26、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语文教学方法是:(B)A.八字教学法 B.六步教学法 C.六课型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27、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C)
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 28. “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 哲学流派的影响?(B)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
29.___B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 30.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的“教育测量之父”是(A)A.桑代克 B.布鲁纳 C.泰勒 D.布卢姆 3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是(A)。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32.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A)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33.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34.文纳特卡计划的创始人是(C)。
A.博尔文 B.凯勒 C.华虚朋 D.柏克赫斯特 35.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B)。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赫尔巴特
36.(A)是以评价课程的整体为对象,以确定该课程的价值、效果、需要为宗旨,以选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37、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所出版的著作是(A)
A.博比特《课程》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C.查特斯《课程编制》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A)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3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C)存在的。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40、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 更佳。(C)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
63、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朝B、唐朝C宋朝 D、明朝 答案:B 6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著名的命题是由()提出的。A、卢梭 B、洛克 C、斯宾塞 D、第斯多惠
答案:C 65、()是最早出现,且流行甚广的有关课程定义的一种观点。A、课程即学问和学科B、课程即书面的教学计划 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D、课程即学习经验
答案:A 66、传统教育派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三个中心。A、教师、课堂、活动B、学生、课堂、活动C、学生、经验、活动D、教师、书本、课堂
答案:D 67、()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形象地说明了教与学的关系。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 D、孟子
答案:A 6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卢梭
答案:C 69、()倡导的是问题解决教学。A、布鲁纳B、杜威 C、夸美纽斯D、克伯屈
答案:B 70、认知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组织()课程。A、螺旋式 B、直线式 C、圆周式 D、轮型
答案:A 71、()最先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A、布鲁纳B、巴班斯基C、布卢姆D、赞科夫
答案:B 72、范例教学的创始人是()A、布鲁纳、巴班斯基B、布鲁纳、瓦根舍因 C、瓦根舍因、克拉夫基D、克拉夫基、巴班斯基
答案:C 73、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目的是()。A、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B、促进社会变革 C、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
答案:A
74、()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5、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是()取向的表现。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6、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取向,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被视为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缺乏相对独立性。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77、()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答案:D 78、()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这是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课堂教学D、道尔顿制
答案:A
79、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于1967年提出的两种评价类型。A、布鲁纳 B、布卢姆 C、泰勒 D、斯克里文
答案:D 80、()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A、目标游离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B
81、()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A、布鲁纳 B、泰勒 C、布卢姆 D、斯克里文
答案:B
82、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A、实践理性 B、科技理性 C、工具理性 D、解放理性
答案:A
论述题
1、结合实例阐述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 答题要点:(1)设计单元教学目标(2)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开展群体教学(3)形成性评价(4)矫正学习(5)形成性评价(6)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2、联系实际,谈谈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答题要点:(1)分析课程来源,确定基本目标(2)选择学习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学习结果 每点展开论述,并注意联系实际。
3、如何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
答题要点: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解释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般倾向于研究性学习的狭义理解,而且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范畴:(1)学习目的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2)学习方式基本上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3)一般从社会、学科和学生三个角度来确定专题;(4)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
1、现有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应对措施:
答题要点:
(一)不足:(1)操作范例的欠缺(2)理论研究的薄弱(3)支撑理念的错位
(二)对策:(1)理论大厦的构建(2)技术水平的提高(3)课程理念的回归
4、联系实际,谈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答题要点:(1)知识背景的准备
(2)指导学生确立课题(3)组建课题小组(4)实施研究(5)处理信息,得出结论(6)成果交流、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