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
1. 作者简介: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 “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 如何学习诗歌? 特别重要的是颂背、思考。3. 作诵背准备
请读准加点字音:师列出注音生读 古今异义词:——特别注意
爷、走、但、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4.学生自由读课文
是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背课文相关内容。5.使用时髦词“女汉子”形容木兰。文中哪里最能表现木兰是女汉子?(“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引出“互文”手法:(出示“互文”的解释)让学生根据“互文”手法,再来回答。
译:将军和壮士经过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疆场了,有的凯旋而归了。
(师评:这是一个重难点,同学们需要拿起笔来记下来。记完大声读一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的通俗解释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这类句子?找出来。
“东市买骏马„„长鞭”,“开我东阁门,„„”“当窗理„„”(让学生来翻译这些互文句子。)白板出示翻译 6.朗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白板出示的和之前大家说的都能体现木兰女汉子的品质,下面大家大声的读出来。)
(庄严地、紧张的、缓慢地、一字一顿地)
木兰得有多少智慧,勇敢、忠心,才能成为“女汉子”,才能为国效力,那么文中有没有较多的描写木兰的这些方面?
用百分比表示(画图)
那文中用那么多的笔墨,写了木兰的什么? 白板展示文章,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领学生反复品读,在旁边用红字标注出学生应怎么读?)师指导朗读 板书:(略)
7.师问:你怎么评价木兰? 生1:孝顺 生2:纯真 生3:爱祖国 生4:智慧
师引导:从木兰姊妹、弟弟、父母的表现,能看出木兰什么?——慈 生5:爱打扮、爱美丽 生6:果敢、柔 生7:责任心、担当
8.木兰是女汉子,那她是女神吗? 全班诵读“爷娘闻女来„„” 木兰回来了,她带来了什么?(团圆、和睦、友情„„)
木兰既是“女汉子”,又是“女神”。“不知木兰是女郎。”
9.木兰回来后,她会成为“剩女”吗?
学生动笔写几句,自选角色,用本节课学到的互文/顶真/复沓„„,介绍木兰。
例如:(问答句)问女何所思,„„
(互文句)东市买好猪,西市买肥羊„„
(复沓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同行十二年,不知战场是妆场。10.女性形象的归来。王君的《谁说女子要如男》
第二篇: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去解读这个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
师:《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课件展示)
二、预习展示
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诗文读通读懂,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师:你能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吗? 课件展示:我会读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金柝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师: 请这一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读出屏幕中生字的读音。
生:略。
师:同学你们能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正确意思吗? 课件展示:我要积累
1.木兰当户织: 2.双兔傍地走: 3.愿为市鞍马: 4.对镜帖花黄: 5.军书十二卷: 6.壮士十年归: 生:略
师:这些古今异义的,活用的,通假的,数字虚指的词我们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另外在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师:这里还有一组句子,请同学们尝试着翻译第一句。课件展示: 我来试试: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生:就是跑到东边的市集买了骏马,到西边的市集买鞍鞯,再到南边买辔头,北边买长鞭。
师:同学们有没有别的译法呢? 生不语。
师:木兰为什么不在一处买呢?
生1:因为她在找哪家的更好一些,货比三家嘛。生2:东市卖完了,她不得不到别处去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我们照这种方法,第二句岂不要译成“将军们都死了,战士们都凯旋归来了。”
生笑了。
师:要是这样肯定没人愿意做将军了,大家都愿意做战士了。很显然这种译法是有问题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修辞----互文,这类句子在翻译的时候需要上下文互相交错补充了翻译。那这些句子的正确的译文应该为-------课件展示1.跑遍了许多市集,够齐了出征所需之物。2.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终于胜利回来了。3.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三.情感体验。
师:古诗文读通读懂是基础,读出情感才是一种境界。下面请同学们选一句或一段自己最能把握住感情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生读)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情感体验。课件展示: 情感大体验:
我体会到这里应该读出(苦闷,惊讶,喜悦,自豪)的感情,因为
生:我体会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部分应该读出一种豪迈的气魄,因为这部分写的是木兰征战沙场的情景。
点一名男生起来读。学生评读。
生:我觉得读得还不够豪迈,一是气势不够,声音可以再高亢一些,再则就是读“百战”和“十年”的时候要托音长一些,要有一种回环的味道。全体男生再读。
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部分写的是木兰离开父母去从军的途中,她一定很思念自己的亲人,我觉得应该读出思念的味道。
师:那怎样才能把这种思念的感情表现出来呢?
生:在读“不闻爷娘唤女声”中这个“唤”字时一定要有呼唤的味道。师:那你呼唤一声让找找感觉。
生:“儿呀,快回来,娘想你呀!”(全班哄笑),就要有这种呼唤的味道。生:还有在读“鸣溅溅”和“鸣啾啾”的时候一定要慢,要有一种回荡的感觉。我给大家试试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我们女生一起来试试。(全体女生齐读)
生:我认为在读“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句时应该读出木兰内心的苦闷,因为家中没有能去从军的男子,木兰心里一定矛盾又忧郁。
师:那怎样把这种忧郁表现出来呢?
生:这个很简单,除了把语速放慢,语调放低外,还可以在结尾的地方加一声重重的叹息“哎----”就可以了。
师:这个技术处理很到位,同学们试着读读。
生:我认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应该读出满心的喜悦,因为木兰凯旋归来,你说她得亲人该是多么的高兴呀。
师:那这种喜悦又怎么表现呢? 生:读快,音调读高。
生:在读到“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句时还可以做一个杀的动作。师:我们一齐带着这种喜悦来读。(加进去动作)生:我认为在读“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应读出一种表情来。师:什么表情? 生:惊讶
师:为什么惊讶?
生:因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生:“女郎”还要重读。师生齐读。(读出惊讶)
生: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时应该读出一种自豪之情。因为同行了十几年,火伴都没有发现她是女儿身,木兰一定自豪极了。
师:我们一齐把这种自豪之情读出来。
生:读“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时,也应读出一种喜悦。因为木兰脱下了厚重的铠甲,换上自己喜欢的女儿装,而且对着镜子进行一番精心的打扮。那么她在换装打扮过程中心情能不喜悦激动吗?
师:兴奋、高兴地急于把自己的女儿身漂亮的一面展现出来。谁能把这种喜悦读出来? 生:笑着读。
师:谁觉得我还能比她读的更高兴一点?
(一个男生站起来)师:一个“男木兰”!生:读。、师:大家一起来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
师:感情朗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了语速、语调,采用了移情法,加进去了动作、神态,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融入了课本,苦闷着木兰的苦闷,喜悦着木兰的喜悦,下面让我们看着大屏幕,带着我们体味到的情感,和着音乐的节拍,跟着朗诵家一齐来朗诵这篇文章。
课件展示朗读视频。四.品读人物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木兰的形象是否在你的眼前已逐渐清晰。请用下列句式说话。
课件展示
人物评说
1.你觉得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木兰是一个----------的姑娘。(讨论2分钟)
生: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战死沙场。
师:木兰仅仅是孝吗?对国呢?
生:对国是忠,忠于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
生: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这一句我读出了一个不羡慕钱财、不羡慕官位的木兰。
生: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我读出了木兰是一个特机灵的姑娘,她在男人堆里生活了十几年,同伴们都没有发现她是女儿身,你说她是不是很机智呢?
生: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还可以看出木兰很勤劳。生: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还可以看出木兰很勇敢,奔赴战场她义无反顾。
······
师:对,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勤劳忠孝,淡泊名利,机智勇敢的女英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英雄,文章对于她征战沙场的描写却只是一笔带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课件展示 评说人物
2·木兰这样一个传奇的女英雄,对于她征战沙场的描写为何一笔带过? 生: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因为人们讨厌战争,向往和平生活,作者不想写战争。
生: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的事件。
生:作者只是想表现木兰女人的一面,上战场杀敌是男人的事,作者不想把她写得跟女超人似的。
师:老师想追问一句,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女人的一面呢? 生:她上战场前的心事重重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
生(男):还有她对父母的依恋,一回朝就急于回家见自己的父母,这些都是女子的典型特征。
生(女):我反驳,谁说这是我们女子的典型特征,难道你们男子就不想念自己的父母,想念家吗?
生:我说的意思是女子要典型一些。
师:哦,那可一定要注意措辞。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反而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五、对话木兰
师:中国不缺顾大嫂之流的女超人,也不缺西施式的标准美女,但既有女儿的柔情,又有男子的刚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却只有她花木兰一个,因此她便成了人们心中不朽的英雄,永远的经典。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英雄,你一定有千言万语,请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说的话。
课件展示
假如我是木兰的伙伴:木兰啊,假如我是木兰的父母:木兰啊,假如我是当朝的天子:木兰啊,假如我是《木兰诗》的读者:木兰啊,请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对木兰说的话。
生52:假如我是《木兰诗》的读者,我会说:《木兰诗》是乐府诗中的一块璧,木兰呀,你就是这块璧的精魂,你活在诗文里,融在华夏文化的血液里。
师:真棒,你有诗人的文笔,朗诵家的口才。生:假如我是木兰的火伴,我会说:木兰呀,你也太不把我们当兄弟了,欺骗了我们十几年呀。
师:火伴们嗔怪木兰呢。
生:假如我是木兰的亲友,我会说:木兰呀,你这小妮子,别再舞刀弄枪抛头露面了,找个人嫁了,相夫教子是正事。
师: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亲友有这样的劝诫也在情理之中。
生:假如我是《木兰诗》的读者,我会说:木兰,你太棒了,不愧是女中豪杰!你的坚强、你的勇敢、你的机智足以说明我们女子并不弱,你巾帼英雄的形象深受我们喜爱,你是我们的榜样!
生 :假如我是当朝的天子,我会说:木兰呀,你漂亮又能干,做我的妃子吧。
师:木兰会答应吗?为什么呢?,生齐答:不会,因为她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生:略
师:木兰是一个传奇的女子,木兰是一个英雄的名字,最后让我们齐颂一首小诗,表达对木兰深深地敬意。你柔弱的身躯起-----课件展示
生(配乐朗诵)你柔弱的身躯 却负起了剑戟刀枪 为了一个决定
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 为了一个信念
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 你默默不张扬 你隐忍而坚强 你爱武妆,更爱红妆 你是一个传奇
是世上最美的姑娘!师:下课!
第三篇:木兰诗课堂实录
优质课
《木兰诗》教学实录 宝山二中
崔玉玲
一、导入:
打开多媒体。呈现花木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吗?” 生:“花木兰!”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花木兰”伴随着音乐,我的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为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今天我们带着语言这把钥匙,开启想象的大门,一起来解读这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英雄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3、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二、课前预习展示
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感知人物形象谁愿意来读?
有六名同学站了起来准备朗读。
师:老师来分工,同时还有一个要求,朗读中,全体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我们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有三个: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节奏。师:哪位同学想对我们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分工后开始朗读)
师:他们读完了,谁为评价一下。生1:我认为刚才都把读音读准了。
生2:我同意把字音读准了,但节奏感没读出来。生3:我认为刚才“出郭相扶将”的“将”应该读一声。
生4:我认为刚才读的有点快。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准确,看起来你们真的认真听了。
三、自主学习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非常生动。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将不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1)、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
先自己学习,再小组讨论。
(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边巡视,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自学成果展示
师: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你解决。
生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怎么翻译。生6:爹娘听说女儿要回来,互相搀扶着出来迎接。生7:还有“朔气传金柝”的翻译。师:谁来帮他解决,“朔”指北方。生8:北方的寒气传来大更的声音。师:还有问题吗?
生9:“将士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再来读一遍。
生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1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师:同意他的翻译吗?
生12:我不同意,征战并不是指真正的十年,因为后面说的是十二年。
师:对,这里的十年是虚指。你再来翻译一下。生13: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师:这位同学非常有思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
句子。若按常规的翻译应该是“将军们经过战斗都死了,将士们十年之后胜利归来”这样的翻译符合实际吗? 生:不符合。
师:对,这里用到了一种“互文”的修辞,翻译时将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因此这里就应该翻译成“将军将士们经过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 生:没有
五、初读诗歌,感知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学的成果,谁能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要注意我的要求: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生14:我觉得应该分为五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替父从军;第二个是战前准备、辞别父母;第三个是从军作战;第四个是战归策勋;第五个是归家团聚。生15:我觉得应该是:木兰织布、决定从军、征战沙场、还朝辞官、师:同学都能概括出主要的情节,但有的同学在根括课文情节时,有的太详细,而有的同学没有抓住重点。老师也总结了几个:代父从军、出征参战
辞官还乡
师:通过朗读,同学们对木兰的性格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形容词把木兰的精神品质。概括到黑板上。
几名学生纷纷上黑板总结“勤劳、善良、淳朴、谨慎、机智、勇敢、刚毅、孝顺”
师:同学们总结的不错,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深入人心。因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在她的身上,既体现了———— 生:儿女情怀 师:又体现了———— 生:英雄气概
师: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其英雄的形象流传至今。那么你从相关的故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从———这几句诗句中,我读出了木兰的————让我——————。用上这个句式,三分钟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讲给你的同位听,分享你的读书成果。我们再全班交流。
示例: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急于还家的木兰,因为这里的“愿””驰”写出了急于还家的迫切心情。(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
师:下面来展示你的读书成果,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来读句子,再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因为
——。同时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你若有补充,起来发表你的观点。
生16:我读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战死沙场。师:为了父亲,勇于牺牲自己。
生1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我从这一句读出了一个不羡慕钱财、不羡慕官位的木兰。师:不慕荣利的木兰。
师:木兰不用尚书郎,她为什么“不用”? 生18: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生19: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师:她想表现一个平凡的木兰。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对,亲情、天伦之乐。这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又立在我们眼前。
生20: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柔美的木兰。
师:一个“柔美”的木兰,刚才我们解读的是木兰英雄的一面,原来英雄也柔美,英雄也妩媚!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的很高,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分组来解决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出示课件中的问题)
(1)、这首诗在叙事上的详略得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并体会它的好处。(3)、结尾有何妙处?
(4)、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帼英雄。
师:这一组题我们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看那组能又快又准。
生21:我们组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组认为行军前的准备和还乡是详细写的,而辞官是略写的。生22:我们组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认为辞官也是详写。
生23:我组认为从军缘由也是详写。生24:我组认为战争生活是略写
师:看起来你们分析的很准确。那我们来看一下,一般的的文章详略是怎样安排的(出示课件)师:由此可见,内容的详略是由主旨来定的。
生25: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主要表现木兰的儿女情怀,次要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所以详写的是“从军缘由、行军准备、恋别、辞官、还家,略写的是战争生涯”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有一大特色,谁发现了?
生26: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师:举个例子
生2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师:具体说一说
生26: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木兰回家后的喜悦之情。
生2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表现出战争的惨烈。
师:说得不错,这样的句式还有很多,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乐府诗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文章的结尾,又表现出了什么? 生28:这也是比喻,是赞扬木兰的聪明机智。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她宁愿抛弃高官,回到故里去过她的平民生活,她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人生的取舍,她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平民中,她在享受着平凡的人的幸
福。当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但有一点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再大的困难留给自己克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可贵品质,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保家卫国,义不容辞,这种牺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千古流传,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然而历史上不独有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生(纷纷说):居里夫人终生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究,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刘胡兰面对屠刀无所畏惧;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杨家女将;王昭君出塞;秋瑾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牺牲;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师:看起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这些巾帼英雄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她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赞美传唱。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在这节课中,我们共财感受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儿女情怀和英雄气概。最后,让我们再次唱响英雄的赞歌吧!(伴随着课文的配乐朗读,我进行了一些课堂的达标测评,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篇:王君课堂实录
王君:《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述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3-20 8:36:54 阅读666次 【大 中 小】
整合与比照齐飞,厚重共灵动一色
——评王君老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 执教: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分校 王 君 评点: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杨正奎
【课堂实录】
(经过钻研教材,我发现《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于是,我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教学。两课时连堂进行。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朗读,质疑字词,尝试背诵。第二课时则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实录的是第二课时)
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师:第一节课,陈禹杭就《爱莲说》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关于最后几个句子的顺序安排。同学们的争论很热烈。王悦同学的发言更是引发了大家的不同意见。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始讨论。王悦认为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有些同学不同意。看来,这个问题分歧还很大,现在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个导入直接明确。第一,这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它不仅回顾了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尊重学生,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开展后面的教学;第二,这是抓住了学生中矛盾分歧的导入。“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三,这是明确地提出了读书方式的导入。“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求学生去咬文嚼字,直击文本。)
生:我认为周敦颐很欣赏陶渊明。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字挺有力量的,我读出了一种欣赏。
生:我也是,后文中周敦颐说自己爱莲也用的是“独”,看来这“独”有与众不同之意,含有褒义的。
师:“独”是独特,独到,“独”是特立—— 生:独行。
师:我想到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词第一句就是“独立寒秋”,好一个“独”!生:周敦颐称菊花为“隐逸者”,就是隐居避世之人,不含贬义。师:隐逸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逸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逸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生:周敦颐只在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矣”字加重情感,表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而对“菊花”的表达比较庄重,只是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陶渊明绝无贬义。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看来,作者写陶渊明,绝非反衬,而是正衬。写陶渊明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
生:他自己更美(众笑)
(教师点评语言精当。在短短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点评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次是用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细品“独”字,并联想到“独立寒秋”,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第二次是引导比较“隐逸者”与“花之隐者”的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体会周敦颐的生活态度;第三次是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总结,这次不仅总结了讨论的主题,而且顺势追问:“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为下面的“变换身份”这一“变形”方式作好了铺垫。)
师:那好,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颐,请你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请用第一人称。(引导学生再次大声朗读“予独爱”一句)
生:我像莲花一样高洁,生活于世俗的社会但不被污染。生:我的美名远播,像莲花的香气一样越远越沁人心脾。
生:我庄重高雅,绝不对权贵献媚求荣。我才德出众但绝不妖媚。生: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表里如一,个性刚直。
生:我像莲花一样让人敬重不可侮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我不蔓不枝,心意专一,目标明确。„„
师:说得不错,再背一背这句。(生齐背“予独爱”一句)
师:现在,周敦颐们,咱们换个角度自夸,你和陶渊明都是美的,但你认为你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啊?
生:陶渊明隐居避世了,我还坚守在官场。
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是躲淤泥躲得远远的。(众笑)
(“变换身份”,变得精妙。这里呈现了三种形式:其一,变换身份夸自己读原文。这一设计匠心独运,学生变换身份读,不仅读出了是周敦颐的内心,而且读出了作为周敦颐的自豪感。其二,结合文中关键句,用自己的话夸自己。这既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周敦颐的深入理解,加深了自己的体验。其三,变换身份与陶渊明比一比。这里比出了两者的不同,读出了深度。“变换身份”,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变”得精彩,妙不可言!)
师:聪明!我们才学习了《桃花源记》,也背诵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在自己的心里幻想出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他最后选择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周敦颐不是这样的。据历史记载,周敦颐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气。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微薄的积蓄捐献给了故里宗族。他不仅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为官上也有卓越建树。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板书)。
同学们,这就是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气质理想有关,也和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样伟大。来,让我们再朗读一遍那流传千古的名句。
(齐深情诵读“予独爱”一句)
(教师讲析精炼,语言精美。第一,教者结合学生的发言,适当穿插引用资料,要言不烦,讲出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不同,这是对学生发言的提升;第二,教者语言精美,干净洗练。如:“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教师精美雅致的语言,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师:我们读懂了刘禹锡和陶渊明,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看刘禹锡。我们重点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请大家注意不要空谈,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先自由朗读一遍。
(教师提出的主问题精准且直奔教学核心目标。在前面读懂周敦颐之后,这个主问题就避免了零打碎敲式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它承上启下,在前面蓄势的基础上,将讨论的焦点聚集到本堂课的核心目标:探究刘禹锡的心灵。第二,这个问题是选择问,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的问题本身没有倾向性和暗示性,因此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让学生“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眼睛始终紧盯文本。)
(生自由诵读)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自己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众笑,生被问住了,不好意思地笑着坐下)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的居住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不也是一种隐居的环境吗?
生:我不同意。刘禹锡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大儒,他还经常弹琴看书,这种生活是隐居的生活吗?
生:老师,这地方有点儿矛盾,既然鸿儒谈笑往来,地上怎么可以生青苔呢?矛盾的!(众笑)。
生(急切地):我还是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请注意,他读的书是“金经”,金经就是佛经,金经有南华经„„(众大笑),一个读佛经的人难道不是在隐居吗?
师:有意思!再深入一点点,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 生:“调”更悠闲更随意,“素琴”说明他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师:品得妙!这个“调”让我想起了那著名的“悠然见南山”的—— 生:见!
师:对,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闲适和自得。
生:我也觉得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选择,你看他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清静优雅,自由自在,不是隐居之人是什么?
生:他的生活并不清雅,“谈笑有鸿儒”就可以证明。一个隐居之人,还会和世俗间的读书人来往频繁吗?一个真正心灵幽静的人,还会拒绝和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来往吗?我们背诵的陶渊明的很多诗歌,他可都是把自己打扮成农民的样子啊。
师:有意思有意思!确实,陶渊明过的是真正的田园生活。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包括他的文字,都有泥土的气息了。
生(急切地):我坚决不同意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以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来比方自己的陋室。诸葛亮和杨子云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看来,刘禹锡是希望自己也能像诸葛子云一样建功立业的。
师(惊喜地):好!真知灼见!生:还有,结尾点题句刘禹锡用的是孔子的名句。孔子是儒家主张建功立业的代表人物。这段时间班里读《论语》,孔子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完这个句子)。我想孔子更赞成周敦颐的人生选择,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依旧要建功立业。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生:对。老师讲过孔子是坚决主张入世的,他自己便是终生为实现政治理想在奋斗。刘禹锡引用他的话,可见是非常尊崇孔子的。他不可能去隐居。师:有见解,活学活用,半学期的《论语》没有白读!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
(引导学生齐读开头两遍。)生(恍然大悟):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师:哦,只不过,是和诸葛亮一般的—— 生:卧龙!(众笑)
生:一个把自己比作龙和仙的人会真正隐居吗?
生:还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禹锡并不安于寂寞,他希望自己的陋室能够“名”和“灵”,其实就是一开头就流露了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想法。这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不会是陶渊明式的。
师:这就怪了,看来《陋室铭》中表达的东西有矛盾啊!生(手举得老高):老师,我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刘禹锡他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在不知觉中又暴露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他当时过的的确是一种近似于隐居的生活,但是,他的心中却向往着建功立业,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教师引导无痕,追问机智;师生对话精彩。
先谈教师的引导和追问。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引导、追问使学生对刘禹锡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的发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呈现。这个环节中,教师追问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肯定学生的发言之后的追问“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让学生不仅浅尝,而且深究;第二次是在前一个学生似乎理由很充分的情况下的启发式追问“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在比较中,试图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一个矛盾的刘禹锡;第三次追问时在学生抓住文章结尾,逐渐弄清楚刘禹锡主张出世为官之后,“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水到渠成,一下子帮助学生探究出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
再谈谈精彩的师生对话。精彩有三:一是,学生与学生的辩论式对话,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平等交流;二是,老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式对话,引导即时,切中关键,发人深思,提升思维;三是,师生与文本的咬文嚼字式对话,立足文本,扣紧字词,反复比较,深入探究。
由此可见,课堂对话的精彩来源于教师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机会,适时引导、追问的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充分看出教者的功力。)
师:好一个“不知觉”!这句话像一把解剖刀,就要把刘禹锡的精神世界袒露在我们面前。现在请大家看看《名校精练》之后关于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谁来讲讲。
生: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师:讲得真生动!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吗,刘禹锡隐居没有? 生:他没有隐居,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他还住在城里。
师:那就有意思了!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虚假的?(生沉默,思考)
生:他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你要我活得不像一个人,我越要活得像一个人。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是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的。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都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是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这个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一系列的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以前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秋词》,一起来——
(生齐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师:同学们,这便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师: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有一个最著名的句子是沉舟——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他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乐观豁达,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一个刘禹锡,怎么可能“清高自许”“独善其身”“隐居避世”呢?所以,同学们,《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知人论世,探究深入。读文就是读人,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穿插了多个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联系资料多样,有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背景,有刘禹锡不同时期的诗句,还有刘禹锡一生的遭遇尤其是屡遭贬官后的乐观豁达的材料。这些资料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着痕迹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无遗。)
师:同学们,暑假的时候,我们提前背诵了《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生(齐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同学们,周敦颐、刘禹锡、范仲淹、苏轼都是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范仲淹们,刘禹锡们超越了孟子。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正如刘禹锡曾吟诵过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周敦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诵读《陋室铭》和《爱莲说》。
(在诵读中下课)(总结有力,拓展精深。这个课堂总结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这里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使这堂课由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整课堂在高潮中结束。)
总评: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总是陷入“死于章句,废于清议”这两个极端。如何让文言文焕发青春?王君老师的这个课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王君老师说:“正视文言教学的特殊性,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诗意地追求文言之‘文’,激活文言本身的生命力,文言教学就有可能焕发青春。”
读了王君老师这个课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如庖丁解牛似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使其心动,促其智启,引其自悟。教师的一招一式都紧扣文本、紧盯目标,紧贴人物,显得“游刃有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功高手,飞花摘叶均能伤人于无形之中,读后大呼“过瘾”,心生佩服。
这个课例,文本解读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美、学生思维活动充分、课堂对话高潮迭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味道浓郁。正如这两篇传世美文一样,这堂课本身也是一堂绝美的精品文言课。对于课堂的整体印象是:整合与比照齐飞,稳重共灵动一色。之所以说这堂文言文课是精品,是基于该课例“精”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精深 1.文本解读精深
《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教参上把刘禹锡的形象定位为“安贫乐道,独善其身”。而王君老师通过自己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教参的“浅水区”,读出了个性化的解读:“《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不仅如此,她还把《陋室铭》和《爱莲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读出了“不同朝代不同选材的两篇文章其实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中国非常典型的一类知识分子的情怀”。这个解读直击人物精深内涵,准确、深入、独到。
2.教学目标精深 在这样的解读下,王老师把课堂定位为:“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并“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
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单打独斗、零打碎敲,而是一类文章的大整合。读懂刘禹锡也就读懂了很多如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应该说,这个教学内容的是精选的,而且很深入,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解读文本上的功力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大胆与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整堂课文化气息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刘禹锡们的尊重,对语文老师自己的尊重,王君老师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样的定位。
正如王君老师所言:“这堂课,上出了刘禹锡的尊严,也上出了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尊严。”
二、解读方式精当
初二的孩子想真正读懂刘禹锡是不容易的。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王老师采用了下面几种可供借鉴的精当的解读方式。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最早提出这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王老师的课例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方法。如: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的时候。首先穿插了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探究出他是个“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的人;然后,穿插了刘禹锡的几首诗,道出了“他是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引用学生熟知的《秋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诗歌,帮助学生明白刘禹锡“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最后,教者联系他随遇而安,虽连遭贬官,但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得出了“《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的结论。这样一步步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在学生面前。
2.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
这个课例中,在探究周敦颐和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时,王老师多次要求学生品读人物时要紧扣文本,咬文嚼字,“通过文辞”找寻对人物理解的证据。这就是“披文入情”。这也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读文章,用语文的方式来学语文。
这样的教学片断在这个课例中比比皆是。如:她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联系文中词句,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而有个性。对开头的理解,学生说:“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3.诵读涵泳
韩少华先生在《文学读本·现代散文鉴赏常识》说所谓“涵泳”就是充分尊重作品,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通过朗读或朗诵的方式,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这里的“诵读”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泳”,即潜心体会,精思默想、深入体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在“蓄势”部分,引导学生“变换身份”诵读“予独爱莲„„”这段名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诵读涵泳,感受体悟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学生对周敦颐的探究如同剥笋,层层深入,直逼其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精巧
这里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法。1.教学设计精巧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二是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第一部分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陶渊明爱菊是正衬;既然周敦颐和陶渊明是属于同一类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又在哪呢?这样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部分教师以一个主问题开始: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背景和身世,深入探究了刘禹锡的内心矛盾。由刘禹锡而范仲淹,而苏轼,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这个教学设计精巧,铺垫自然,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学手法精巧
除了上述教学设计的精巧之外,王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运用的教学手法也相当精巧。她主要运用了如下精巧的教学手法。
(1)整合
“整合”是这堂课的一大特色。“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这堂课,王老师首先整合了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定位为: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前面的“蓄势”部分周敦颐与陶渊明的比较是为了探究刘禹锡作准备。这个整合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而且集中优势兵力很好地完成了“探究”部分的目标。其次,王老师整合了问题。“蓄势”部分两个大问题: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探究”部分一个主问题: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这些整合后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再次,王老师整合了助读资料。关于刘禹锡资料的内容选择、呈现时机、呈现方式均经过了精心的整合,起到了“知人论世”的作用,对认识刘禹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铺垫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分两个板块——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和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既然后者是这堂课的核心目标,那么前者自然是为它作铺垫的。蓄势部分的铺垫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先由学生的问题“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吗?”入手,明确了周敦颐和陶渊明的相同;然后抓住时机又问“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周敦颐,为“探究”部分讨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以说,探究部分之所以能深入进行,精彩不断,是与“蓄势”部分的两次铺垫分不开的。
(3)比较
这堂课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比较。
第一,不同人物的比较。先是陶渊明与周敦颐的比较。理解了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为探究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是陶渊明、周敦颐跟刘禹锡的比较。这体现了核心目标。最后是刘禹锡、范仲淹、苏轼等人物的类比,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第二,相同人物的比较。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时,学生读出了他的矛盾心理。教师此时运用了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解了一个矛盾的刘禹锡以及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真正意图。
最后写两点想法: 1.王君老师这个班级学生经过老师长期的训练和熏陶,文言水平非普通班级学生所及,因此,这个课可能是为文言水平较高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课。
2.这堂课,是第二课时,王老师运用了很多方法使“文”和“言”的教学结合起来。整体印象上看,该课还是侧重“文”的一堂文言课。文言文教学,如何让“文”和“言”更有机的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君《纪念白求恩》济南版视频)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 [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
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 生:加拿大人。师:什么职业? 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 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
生:1939年 师: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师:注意“辗”字的读音。非常好,陈广继续读„„ [投影展示]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师:聂将军是谁? 生:„„
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
生: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师:不追求名利,很好!
生: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明志的人。
师:节俭,淡泊明志,文言基础很好啊,你来„„ 生: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师:舍己为人!你来„„
生:我看到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师:对金钱清清白白的白求恩。来„„ 生:我看到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 师:没有私心,你来„„ 生:他们都说完了。
师:哦,说完了,我相信王曼硕还有话说。你说„„ 生: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毛泽东是怎么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
[投影展示] 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师:好,迅速浏览第一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生看书,画记号)师:找出来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用这样的方式,毛泽东„„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非常好,圈出来。接着,请看第二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你来试一试。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圈出来。接着再看第三段。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好,你来。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这是很高超的能力。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外国医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和情感。抬头,看大屏幕。第二段,不仅写了白求恩,还写了另外的一些人,用了下面的这些词语。请判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展示]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不负责任喜欢自吹 生:贬义词。
师:对,贬义词。好,现在假如王老师就是这一类的人,批评我。用上这些词语。我是批评的对象,你怎么说都可以,批评我,它们都是我的缺点。啊,你来批评我。
生:你真是拈轻怕重,对人又冷冷清清„„ 师:啊不不„„,一样就够了啊。(生笑)
师: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语言。你来批。生: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师:我是这样的人吗? 生:嗯„„你真是不负责任,喜欢自吹,你其实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至少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生大笑)师:你也来试试„„
生:一天到晚对人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工作,嗯„„
师:舍不得批评王老师,心软了。再给一个同学机会。骂人都不会呀?骂我„„
生:你这个人真是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师:像班长的样子,挺会教训人的。孩子们啊,我们周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有很多这样的人。对这种人,毛泽东会怎么形容他们这个群体呢?选择„„
[投影展示] ? 这些人? ? 这帮人? ? 这班人? ? 这群人? 生:这帮人。生:这班人。
师:聪明!能够体会语言中的细微差别。“帮”和“班”是略含贬义的词语。但是,白求恩不是这样的人。好,毛泽东用这样的话来高度评价一名外国的医生,来,读。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投影展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生读)
师:这样读书就没意思了,红颜色的字要重读。我们说毛主席很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几个能横槊赋诗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用了这样的“极端”,可不可以改成“非常”?可以说极端是最高的评价,应该怎么读?
生读书:极端(重)
师:好,读,表现在他对工作的„„预备起── 生重读(极端重读)
师:好,跟“我”的形象,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书,毛泽东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找一找。
生:„„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句式!第二段,这个家伙已经看到最后一段去了(走到某同学旁边)发现了吗?你说!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师:真聪明!孩子们,这些都是什么句子? 生:排比句。
师: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子才能形成排比呢。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无不。这叫啥句子? 生:双重否定句。
师:对了,双重否定句。好,现在注意力集中,请你,你先把全句读一遍。[投影展示]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生读)
师:好,下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难。你,请你把它变成肯定句!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所有人都佩服,所有人都为他的精神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师:聪明。嗯,你起来试一试。把它变成反问句!行不行,试试。生: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难道有不佩服他的吗?难道有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吗?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怎么会不为之感动呢?
师:真好,聪明。好,孩子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些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预备起──
生读书: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这样。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变化,对同桌说一遍。都用肯定句和反问句来说,互相说给对方听,每个同学都要说。开始„„
(生练习)
师:好,停!停!你来。你来试一试,就说这红颜色的三个句子,肯定句,要包含感情。
生:全都佩服白求恩,全都为他的精神感动,全都为之感动。
师:好,请坐,同学们一起来。就读这三句,没有一个不佩服„„预备起── 生: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师: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人物,在本段的最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投影展示]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生读)
师:很好,但还没有把红颜色的字读突出出来。你来,你朗读特别好,节奏特别合适。你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慢下来,味道就出来了。
生慢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着的精神。
师:好,很好。向她学习。预备起„„
生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师:同学们,这个段落的写法是很精妙的。先正面写白求恩,然后反面写那些品质和白求恩相反的人,最后侧面写评价。请旁批。
[投影展示]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 对比论证
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 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生动笔旁批)
师:同学们。白求恩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白求恩其实在中国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牺牲了,在他牺牲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留下了一封信,聂元帅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泪如雨下。请你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师:我做个补充,他离婚是因为他要到中国来,他妻子不愿意离婚,他坚决离婚了。好,继续。
[投影展示]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司令。贺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
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生读)
师:白求恩去世,是因为他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在情急之下没有戴手套,直接伸进伤员的颅骨当中去取一枚弹片,后来就感染了,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所以他很快就去世了。这是他留给我们世界的,最后的绝笔。好,那么你通过这一封信,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如果你要给他写颁奖词,写一句,你会怎么写?想想,动笔,写一句。
(生动笔写)师:好,你说。
生:他毫不利己,千里迢迢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倾其生命为伤者付出。师:“倾其生命”这四个字用得很好。继续。
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你把奉献当作了生命的常态。师:好。大家加油。这个练习没有对错,只要是你自己的创作就好。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师:简短有力!继续。
生: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你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师:用了“鞠躬尽瘁”,真好。活学活用。
生:你把你的一切留给了无数伤病员,留给了你的同志,留给了这片华夏的土地,而你,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师:嗯,全部都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带走。好,后面的同学,继续。生:白求恩是照亮全部共产党员的明烛。
师:是共产党这个团队当中的明烛,这个语句非常精妙。你也来试试。(生沉默)
师:白求恩是我们男生的楷模,你得向他学习啊。毛泽东是怎么说的?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来,读,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读)
师:好,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开始,背诵。自由背。(生背书)师:再背。
师:好,把刚才的这句话背一遍,不会的同学看最后一段,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一个人„„预备起„„
(生背书)
师: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出来„„(生回答)[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部分:争鸣
师:好,“共鸣”阶段结束,你看你能读懂多少,现在进入“争鸣”阶段。对这个人,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说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疑点没有?
生:我觉得他说他只来到中国两年,他这两年一直在做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他为什么给聂荣臻元帅写信的时候说他这两年过得非常快乐,因为那地方应该是吃的也不好,每天都接触血淋淋的东西,一个个伤员从那个战地上背送到帐篷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很痛苦的,然而他为什么会觉得很快乐?
师:共产党员以苦为乐,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理解的。因为信仰,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你提得很好,越矛盾白求恩就越高尚。你来。
生:白求恩他不是中国人,我想问他不是中国人,为什么却要为中国人这么付出?
师:有这样的人,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比如说,苹果公司,在中国生产了那么多ipad,中国人不说话,但是外国人有很多很多人在为中国的工人鸣不平。生产一个ipad,别人也许要挣一百美元,你知道吗?中国工人只拿到几分钱的工资,中国人不说话,但是有很多外国人在帮着中国人说话。明白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有着国际情怀的人。提得很好,还有问题吗?你来──
生:白求恩来到中国,为什么要执意跟他妻子离婚?您刚才说了,但是他来中国没有必要非要离婚,他来到中国也可以„„
师:他来了,回去了没有?(没有),同学们,爱情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如果我不能够给你幸福,我就和你分开,给你自由。知道吗?慢慢理解,他不理解这种爱情,那是很纯洁很伟大很无私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肯定人无完人,肯定有缺点。怎么可能就这样完美呢? 生: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太高大了,高大得都让我不相信。他难道就从来不想念亲人吗?他难道就不想家乡吗?我觉得他像个工作机器。
师:请坐,孩子们,如果你相信白求恩是一个如此纯粹的人,而没有提出类似的疑问,孩子们,你们就太盲从了。人就是人,白求恩很伟大,但是他也有他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继续看一封信。他到了延安之后,什么信件都收不到,非常的孤独啊!请你到前面来读。
(生上前读)[投影展示]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除了一张日本人留在一座小林子里的4月18日的《日本宣传报》,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见到过英文报纸了。我也没有收音机。我完全与世隔绝。如果不是因为一天中有18个小时要忙于工作,我肯定会有不满情绪的。
我梦想咖啡,上等的烤牛肉,苹果派和冰激凌。美妙的食品的幻影!书籍——书还在被写出来吗?音乐还在被演奏吗?你还在跳舞、喝啤酒和看电影吗?铺在松软床上的干净的白床单是什么感觉?女人们还喜欢被人爱吗?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师:好,读得很好!老师只是节选了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到了1938年的后半年,白求恩就已经非常苦闷了。因为他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闭塞的地方,他甚至晚上要靠吃安定药才能睡去。他的内心中弥漫着无穷的孤独与苦闷,这是真正的白求恩。同学们,当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生:我觉得,嗯,白求恩也是一个人,但是他学会如何去克服这些痛苦,他很伟大。
师:你觉得这是人性的正常的表现。是吗?好,那么你看到这个,你刚才提出这个问题,你,你再说说,你又怎么评价白求恩刚才的那么苦闷呢?
生: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他毕竟也是一个人,就是看到他的这一面,才真正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非常完整的一个人。
师: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偶像,一个塑像,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痛苦,所以,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才会觉得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更被深深地震撼。[投影展示]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投影展示] 白求恩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图片
师:孩子们,白求恩跟你们一样,那样地热爱生活。作为49岁的男子,他浑身充满了中年男性的睿智,就连他工作的时候都那样的迷人。(指着图片)这是聂荣臻元帅,这是白求恩。但是,他把他的一切,把一切苦闷都埋下来,然后,走到了我们的抗日的最前线,最后牺牲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所以毛泽东说„„来──
[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读)师:前面的红颜色的“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这些词语很重要,但后面的这个“人”字更重要,他不是一个神,只是一个人。来,再读──
生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师板书:在黑板上的“白求恩”三个字上写一个大大的“人”。)师: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样的古典共产党人。好,下课!
对吴春来评课的回复
王君
朋友传过来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兄弟对我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的评论文章,读了,深为感激。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表扬,也有尖锐深刻的批判。我均感恩。作为一个课堂作品,它折射出执教者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部分思考和探索,集中体现着执教者本人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它天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有人褒,有人贬。这都很正常,也弥足珍贵。反而,大家都说好,或者大家都说不好,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尽管我觉得春来兄弟的表扬和批判都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还是开心地笑纳和接受。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亦乐乎!
针对春来兄弟的文章,我也想站在我的角度谈一些感受。不是反驳,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执教者的角度补充说一些观点,可能对于读者朋友们理解这堂课为什么要这么上会有些许帮助。
文章写着写着就长了。其实,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语文观点,不是完全针对《纪念白求恩》了。
第一,关于评课的心态
现在我上所有的议论文,几乎在课堂整体结构上都采取《纪念白求恩》一样的模式:共鸣和争鸣。“我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态度是民主社会推进民主管理必须的态度,是一种雅量和风范。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要有平和的心态,真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的心胸。这其实比站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批判他人难得多。
读春来兄弟的评课,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想从这课例中找出点问题出来的焦虑。
春来兄弟说他“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真是这样吗?我很感动,也很怀疑。
对我的课,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等会儿我再说,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完全是可以争鸣的。但是他第二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无理的,是对济南的孩子们的深度伤害。
《纪念白求恩》是一堂大型的公开课,现场听课的老师逾千。学生的课堂发言可圈可点甚多,诸多高潮之处已经进入了思维对峙的激烈交锋境界,孩子们爆发了,他们超越年龄的深度思考能力不断地激起了老师们自发的热烈掌声。整个过程感人至深。而下课后孩子们和他们的语文老师也不舍得离去,他们流着流站在舞台边等我,和我一一相拥,诉说他们的激动和感悟。虽然拖堂甚久,午餐时间已到,但偌大的会场没有一个老师提前退场。许多老师甚至一直等到最后流着泪和我交流。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标榜这堂课有多么成功,只是想证明孩子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能这些精彩在只有一个机位的摄像机面前得不到完整地呈现。即使如此,但我想,孩子们的出色发言春来兄弟如果看了五遍不可能都看不到听不到吧。
但是,春来兄弟偏偏把孩子们的精彩丢在一边,在评课文章中只举出了两次对话:一次位于授课起始阶段,是本堂课的第一轮对话。此刻教学才刚刚开始,你让孩子们怎么“超越老师”?一次位于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之后,是孩子们给全体老师的告别语言。这已经不属于课堂教学的本体部分了。春来兄弟用这两次对话证明我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样的以偏概全对于读他文章的老师是一种误导,而对于上课的孩子而言,已经不亚于一种诬蔑。我不相信春来老师是故意为之,我揣测是因为他太想证明这堂课“有问题”了所以才会如此挂一漏万却不自知。
再退一万步说,我也不认为孩子们在这两处的发言是低水平的。第一次对话来自于学生选择性地判断并朗读了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句后师生的对话。课文是这样的: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当时学生手上拿着陶继新老师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文章,没有任何注释。我也没有要求学生预习。可能对我们70后、60后、50后的成年人而言,读出白求恩是“男性”,推测出他来中国的大致时间和抗日背景,明白他是加拿大人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在流行文化中长大的一代人,白求恩简直无异于火星上的人,学生对他的了解比对奥特曼、对林书豪的了解少得多。甚至大部分学生,对白求恩根本一无所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这是对后面教学的铺垫。春来兄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的立场上来评价此次对话,当然会觉得毫无价值可言。写到这里,我想到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把毛泽东当成了女的。因为他看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觉得那是一个女人的照片(毛泽东的有几张照片确实有女像,我小时候也曾经质疑过呢)。这些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对白求恩,孩子们隔膜更深。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背景估量孩子,在语文教学中,贴心多一些,呵护多一些,时时刻刻记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春来兄弟对孩子在告别阶段的那句“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更加不屑,他说,“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我更是不可理解。
这是一句多么棒的话!面对着上千的听课老师,如此自信,如此勇敢!为我们鼓掌,为我们的成功鼓掌!不是“我”,是“我们”,是一个孩子代表一群孩子发出的清澈透明的自我评价,正面的,阳光的,展示着未来和希望的自我评价。在我听来,这是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语文教学,说到终端,不过是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一堂语文课,能够让一群孩子发现了自我的力量,然后发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的自由酣畅而又纯真热烈的宣言,作为语文老师,夫复何求!
我们中国人,永远习惯于把“低调”和“谦逊”作为防身的工具,把隐藏自己、解嘲自己作为生命的智慧。于是乎,少有毛遂自荐般的自我肯定,于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绝响永远飘扬在几千年前,于是乎,当一个孩子说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时,居然春来兄弟会说“不要也罢”。读到春来老师的这些文字,我的心中真有深深的悲凉。从这些细节中,我鲜明地感受到我和春来老师所秉持的教育价值观的迥异。也是从这些细节中,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截然相反的认识。我跟春来老师的差异,不是语文教学法的差异,本质上是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差异。春来兄弟还说: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
我对春来兄弟如此的质疑很震惊。我一路走来,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类型的中学。每一届,都会遇到一部分杰出的孩子,他们的才情让我叹服,他们的胸怀让我景仰。如果春来兄弟不相信,可以到我的新老博客上去看孩子们现场创作的一些作品,不仅让我汗颜,恐怕会让很多老师汗颜。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就是这堂《纪念白求恩》中孩子们的部分发言,也足以让很多老师反思自身。因为除了那点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段落大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所谓语文基础知识,有些老师,永远不会关注文化,关怀生命,关心人性。语文对他们,不过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除了对孩子们的不公平,春来兄弟的对我的课堂语言的引用也让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和迫切。在对白求恩的还原阶段,其实我说了不少的话,有关于白求恩的事业的、理想的、家庭的、爱情的、人格的。这些话都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质疑。但偏偏春来兄弟专门引用了一句“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如果没有背景铺垫,可能会有朋友会觉得王君老师什么什么的。我不用阐述。我说这个,是因为孩子们的困惑:白求恩难道不想家吗?难道没有爱情吗?没有正常人的欲求吗?事实上《纪念白求恩》上了两次,一次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一次是在济南上的,学到最后,孩子都这样问了。我觉得问得好!如果没有这一问,他们就算生吞活剥地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背了下去,把论点论据论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断章取义地呈现我的课堂评价,我不相信他是别有用心,我愿意以最好地善意来揣测人:他太急迫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他太急迫了。以至于采用了这样的损人利己的引用方法也不自知。
第二,关于这堂课的拓展内容 关于这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合理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课改前,是无拓展,死守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课改后,出现了乱拓展,漫无边际地拓展,课堂跟着“伴娘”跑了,教学主题偷梁换柱,教学目标模糊异化。于是,大家伙儿一窝蜂地来批判,并以此作为时髦时尚。这些态度当然都需要警惕。该不该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更好,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是一拓展了天就塌下来了,带领学生稍微走得远一点点就是大逆不道了。怎么看呢?一要看这些拓展内容是不是确实需要;二要看这些拓展内容和原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三要看最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这三个方面,我是有深入的思考和谨慎的处理的。
1、先弄清楚,我拓展的内容(春来兄弟虽然反复说他看视频很认真,但是他对课的复述和呈现几乎到处都是粗疏和错误。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视频本身不完整不清楚,和现场效果有差距。特别是因为当时我的苹果电脑和场地投影仪不匹配,最后只能用一个投影,结果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不能用,只能歪着头看给老师观课准备的屏幕。这样一来摄像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二是我的课堂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春来兄弟听不清楚,看不明白。致歉了。
我拓展的内容有三个;(1)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
(2)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是他伟大人格的集中体现。(3)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
这些拓展内容,都是我经过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后确定的内容。其实我在课前阅读的关于白求恩的资料远远超过这些。我自己是相当震撼的。前面已经说过,当代中学生对白求恩隔膜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想像。你要让孩子们把文章认真地读下去,最后认同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去“纪念白求恩”,你就必须让他们对白求恩有基本的认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写法,显然是为当时的人们服务的。当年,白求恩的故事广为人知,白求恩的逝世举国悲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毛泽东当然可以以政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几乎只有观点,没有任何论据。只有抽象的概述,没有具体的阐释。这种表达方式,是纯理论的,甚至是纯口号式的,是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隔着千山万水的。论据的缺乏实际上截断了当代学生的认知路径,让他们只能踩着空中的钢丝绳学课文。我想,现在只有苏教版教材还保留着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这文章不好,白求恩精神过时了,而是因为它的写法太具有时代特点了,太抽象,太难教,太难学了。
学习《纪念白求恩》,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反映:
1、懒得想,全盘接受就是。
2、嘲笑,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吗?根本就是吹牛!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炮制出了太多“高大全”的人物,制造道德偶像已经成为了愚弄全民也让全民不再感动的社会闹剧。就连孩子,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啊。
3、质疑: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显然这个世界上完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这个“完美的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请问,你能回避这些问题吗?如果你坚持不拓展只妄想紧扣课本就让学生去“纪念白求恩”,那是对学情教情的无视,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你根本不想让学生去深度思考,不愿意面对学生的思维困惑。当然,如果你仅仅把这篇文章当成一篇工具性的教材,只满足于对“论点论据论证”来点儿介绍,再让学生积累一点儿语言材料,对学生情感世界思维方式的培养毫不在意,我也就无话可说。
如果是这样,我们根本无需对话。所以,《纪念白求恩》的链接材料和春来兄弟例举那些所谓“反面例子”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逐项明确地回答:
春来兄弟说: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
回答:“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白求恩”是真人真事,不能类比。我在教学中更没有偏离教学方向,没有“搬家式”的主题游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白求恩那么高的评价。
春来兄弟说: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回答:我的教学目标明确集中,孩子们的质疑也直指对于白求恩品格的理解,并无旁逸。比如涉及到了白求恩的情感世界却并没有纠缠。拓展内容的使用是有分寸的。特别想强调的是,关于《背影》的这个例子已经被人用滥了,我看到就头疼,我很怀疑是人为编造的,就像那个“雪化了是什么”的语文公案一样,现在已经证明并非中国语文老师所为。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有比较差的学生提出如此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就是理性思维而非文学的形象思维。实在很正常。教师稍微有点儿智慧就可以挽回来,语文老师犯不着自己折磨自己的反复引用这点儿“千载难逢”的臭事自我折磨。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回答:《纪念白求恩》是政论文,中规中矩,是报告式的,其人物形象是平板的,生硬的,不鲜活的。《纪念刘和珍君》则完全不同。鲁迅先生文笔细腻,叙事生动,形象鲜明,情感澎湃。学生一读就必然动情,不会对刘和珍有所质疑。而对于杨女士,我以为,课上不用纠缠,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刘和珍,但课下可以简略补充介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学首先要努力求真不是?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回答:某些观点同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项》文涉及人事众多,其母也非主要人物。这篇文章也已经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以情取胜,不比《纪念白求恩》首先必须以理取胜。不能类比。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结呢?
回答:一篇课文,有其主流价值和其他价值之分。《孔》文的主流价值是关于爱情的,按我的解读,他的主题就一句话:爱是不可以战胜的。常规课堂上应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其他价值,对学术研究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和我上《纪念白求恩》,边都沾不上。因为我上《纪念白求恩》,时时处处扣的都是其主流价值,探讨的是“纪念白求恩”的问题,而非其他。如果我探讨的是“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态度”,你倒可以质问我一下。
2、关于这些拓展内容和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
春来兄弟之所以反对我拓展,他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看来,春来兄弟是觉得我已经把《纪念白求恩》教成一篇记叙文了。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这堂课,处处体现着鲜明的议论文特征。我展示一下我的课堂主体程序:
第一部分:共鸣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和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发生共鸣。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所做的事有: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我想通过对这个具体而微的段落的多角度重锤敲打,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有丰富的积累,同时又学得激情昂扬──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课比较出彩的地方之一。
四、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
第二部分:争鸣阶段。目的是激发质疑,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从而更加理解毛泽东“学习白求恩”的号召。这部分是课堂的辅助部分,但造成了高潮。所做的事情有:
一、学生自由质疑。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的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总之,我自己的评价是:我的这个设计,从头至尾,都紧扣文本内容,贴着语言在教,同时以议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从整体阅读到精段细品,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都落实到位。没有任何一个环节采用的是记叙文的教学方式。
好,廓清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我拓展的内容是如何为上面的主体内容服务的。请允许我用红笔标注拓展内容和呈现方式,用蓝笔标注学生行为:
第一阶段:共鸣阶段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一: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白求恩的什么品质)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二: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集中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由这份遗嘱,结合课文内容,一句话评价白求恩)
三、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并且要求当场背诵。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第二阶段:争鸣阶段
一、学生自由质疑。
此时插入拓展内容之三: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呈现方式:诵读。
(学生再讨论:你看到了白求恩的孤独和苦闷,此刻你又如何评价白求恩)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我不厌其烦地展示课堂流程和教学内容,只是想说明一点:拓展之一,是为了引出和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二,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三,是为了解除学生疑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这三则拓展内容,其实都是论据。有了这三则内容的补充,文本就立体了,鲜活了,扎实了。这不是自立门户,和毛泽东对着干,和文本对着干,而是为文本服务,为观点服务。是为学生的思维搭建阶梯,是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行为。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呈现方式就是纯粹地读了一遍,师生都没有在上面再拓展和再纠缠,这样的教法,和记叙文有何关系?这样的内容支援在我看来是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缺一不可的,是水到渠成的,何来喧宾夺主和偷梁换柱?
3、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点不细说,前边也已经断断续续谈到了。除了落实了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欣赏和训练之外,学生还应该有许多收获,比如:
培养了学生“先共鸣后争鸣”的良好思维习惯。
让学生对“伟人”和“凡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其实是一种辩证的健康的生命观。
给了学生理性为主,感性也不缺失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赋予了枯燥的议论文以青春活力,给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文本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本身就是赠予学生的一种生命惊喜。这样的惊喜,比工具性的知识珍贵百倍。
我有一个理想,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每一堂课都要努力成为一座纪念碑。这是一种追求,很难。但再难,也还是要追求。在这点上,我和春来兄弟可能也有分歧:他显然对“创新”很警惕,甚至多少有点儿仇视。我理解,因为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打破,硬把你推出熟悉的领域,让你最开始浑身不舒服。创新就是思维和行为的冒险,创新不仅带来快感,也会带给自己和他人疼痛。但是,“青春之语文”的第一条宣言就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俗套的课,毫无新意和亮点的课我是根本不愿意上的。重复他人和重复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说: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吾以为错也!语文教学的板子哪里应该打在“创新”身上。你到基层去调研调研,是创新太多,还是创新太少?从整体上看,何止是语文,在其他方面,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态。矫枉不能过正啊!
此中原因,不想在这篇文章中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除了创新,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没有进步的可能。
所以,我还经常说,我要创新,请让我带着缺点前行。
至于上课的时间,也说两句。其实在视频中春来兄弟也应该看到,造成拖堂是因为学生发言太踊跃太激烈了。如果我愿意收,愿意叫停,是很简单的事。可是,这样的平台,可能对学生一辈子就是唯一的一次,在这个平台上的发言谁说就没有可能对他产生终生的影响呢?所以,就让他们多说一点吧。但这个问题,我以后应该注意。拖堂毕竟是不好的。
在我自己班上上的时候,因为是常规课,所以就只能上40分钟。当时也有录像。如果春来兄弟愿意看,我可以传给你。
春来兄弟问: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如果我算名师,我也愿意正面回答:
第一,我们的公开课,其实更是研究课,不是示范,只是展示一种可能。任何人都是不可以被模仿的,只能是借鉴和研讨。
第二,我的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前边其实我已经回答了:在于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在于执着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然后奉献给学生最美妙最精彩的语文课程。我把精神的享受、人格的塑造、灵魂的锤炼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工具性的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它们是基础,很重要,但绝不是终极目标。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从来无意引领。我的每一堂课,都仅仅只是探索。
说了这么多,是从教者一厢情愿的角度来阐述的。我想象得很美好,但在课堂上,未必我就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道行还太浅,修炼才开始。我相信旁观者清,春来兄弟的疑惑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表达还不准确和充分造成的。所以,我享受而又谨慎地学习着春来兄弟的课评,内心充满了真诚的深深的敬佩和感激。
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示范课《纪念白求恩》,全课时长60分42秒,笔者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王君老师是大家推崇的新一代语文名师,她的青春语文,是众多语文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名师示范课,关键要给听课老师以引导示范之功效,王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一则学习王老师的激情。
纪连海老师曾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王老师用激情演绎她的青春语文,毫不夸张地说,听过很多名师观摩课,王老师的课是难得有激情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青春的喷张、生命的涌动。诚如她所说:“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样的青春状态,如此的生命激情,偌大的中国语文教育界,有几人欤?
二则学习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堂,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贴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即要咬文嚼字。王老师设计的“琢磨词语,变换句式,反复诵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如: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无不为之感动。这样的句式变换,既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如今的语文课堂,很难再见背书的热闹场面了,而王老师的课堂,书声琅琅,甚是让人欣喜。如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样的语句让学生铭记于心,终将会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教而达不教之目的。
让人称道的是,品读语言教学环节,师生关系水乳交融,极其和谐自然,教学艺术已至化境。
然而,听完王老师的课,仿佛若有所失,《纪念白求恩》,已然不是《纪念白求恩》,而是拼凑的《白求恩》,这节课引发笔者两点重要的质疑,如鲠在喉。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重构的质疑。
王君老师的课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块:共鸣和争鸣。共鸣环节王君老师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精读第二段体会毛泽东的感情
如果此刻你站在白求恩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争鸣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你对毛泽东笔下这个人有何疑惑吗?
(本环节,老师展示白求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另一个白求恩)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那么《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从王老师的教学环节上不难看出,本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一个“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王君老师语),而不是神化的白求恩。当然王老师此种精神是值得老师们学习的,亦是全面深刻认知白求恩同志的起码条件,但此篇文章是要我们去质疑白求恩吗?读一篇纪念性的议论文如果忽略了它的时代环境,不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去解读,而站在不同的时代用另一种眼光来评价一篇文章,是有失偏颇的。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不妨想想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是为了纪念白求恩。为何要纪念白求恩?因为毛主席要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如何能让大家能学习这种精神呢?我想这些才是《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吧。
当然很多人以为上述内容是否过于俗套,缺乏新意。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也许有老师以为这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这是老师整合能力的彰显。因为王君老师曾说,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距离,也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上——选择、增删、提炼、整合、更换乃至创造,以生成符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她还认为,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所以她提倡老师们要积极主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增加的白求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生的朗读,加深了对白求恩那种共产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整合不可或缺。
但是本文的核心是要纪念白求恩同志,而王君老师把教学内容指向了全面认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的整合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课堂上也涉及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教学内容,但是整合的方向冲淡了主题,反而削减了学生思维的张力。
试想如果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从课堂文本的主题出发,根据执教者的喜好任意选择整合的角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遭遇怎样的惨状呢?
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节呢? 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逻辑起点在哪呢?
试想王君老师的教学环节稍稍调整顺序,是否更加妥当呢?如: 搜集整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你看到怎样一个白求恩? 仔细阅读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 请思考为何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白求恩?你有什么疑惑? 由此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如作文材料的组织,先后之顺序不可小觑。另外,因为时间会限定教学内容,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偏偏要花上60分钟来上,那么老师平时上课如何是好呢?
对于学生的声音与思考的质疑。
课前王老师说:“中国孩子和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教没了,孩子没有问题,只有老师在提问题,最好的教育是,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最好的课堂,我们追求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王老师说这番话,从意图上说,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听的,而是讲给台下老师们听的。
然而我们看看这一段课堂实录吧: 老师:白求恩,哪个国家的人? 学生:加拿大。老师:聪明。老师:男的还是女的? 学生:男的。
老师:什么时候到中国来? 学生:1938年。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938年呢?
老师:哎呦,聪明。这个男孩具有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这样的师生问答,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许老师会说,毕竟是初中学生,难能可贵了!
那么王老师所说:“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如此言论,岂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课堂结束了,王老师要求学生们“说一句自己的话”,学生有尴尬之色。其中一女生对听课老师说:“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如果此所谓学生的声音超过了老师的声音,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
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除非他们遇上了一群天才学生。当然王老师所云之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老师不要霸占学生的话语权吧,只能如此理解。
诚然,王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笔者之聒噪,委实谫陋,班门弄斧而已。不过,名师示范,首先应是教学内容上的示范,而不该以某一名师的教学理念来裁定教学内容,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失示范之意义。至于教学艺术之追求,起码当建立在科学的教学内容之上,若不然,一切艺术皆将沦为空中楼阁、过眼云烟。
名师示范,大抵在此吧。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实录
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堂实录】
课前热身:
1.学生选读课件上含“牛”的成语。要求声音响亮。
2.学生用课件上本课的词语自主造句。可选用一个,也可同时选用多个。
第一部分:咬文嚼字,走近安恩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情节。
[课件展示]
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
(生读。每一小节结束后,老师亲切地巧妙地给于点拨,帮助学生越读越好。)
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你关注课文3-10段。
(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第二句是:它不卖的!)
(师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读得较为平淡,基本一样)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两句都读得很重)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对比度很大)
师:大家很聪明啊,看来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基本相似的句子其实有很大不同。请比较一下哪些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后面是句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号。语气不同。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句号和巨大的感叹号)师:
真好!咱们这节课啊,就来破解这个句号和感叹号之谜。为什么同样是买牛,但是安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继续讨论。
生: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是”字。
师: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第一句应该比较平淡,第二句语气很重。
师:具体揣摩一下说这两句话时安恩的情绪。
生:回答第一个买牛人时安恩很平静,回答第二个买牛人时安恩很生气。师:
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老师建议你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
生(读):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
生:哦,安恩的语气中应该还有谦恭。
师:她为啥谦恭?
生:她可能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买牛人。
师:那你试一试读出谦恭的语气好吗?
生(读):它是不卖的。(读得很诚恳,大家鼓掌)
师:请比较着读,再读“它不卖的”这句。
生(读):它不买的。(读得很生硬冷漠,大家鼓掌)
师:你为啥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你有理由吗?
生:安恩说这话前有这样的神态描写: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师:好!能够用老师刚才说的联系前后文的方法,很棒!同学们,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
生: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使她感兴趣。安恩朝远处看其实是为了不想看那个买牛人,她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师:哦,看来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安恩的在努力掩饰的不满和冷漠。
生(读):它不卖的!
师:再体会一下,“它是不卖的”中的“是”字的作用。
生:“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师:好!孩子们,这样学习语文就对了,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就会趣味无穷。同样都是要买安恩的牛,为啥安恩的态度截然相反,一谦恭一生气呢?同学们深入下去,再找找理由。
(生自由朗读)
生:第一个人问得很有礼貌,他问的是“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而第二个人是这样问的“喂,这头母牛多少钱?”,他没有礼貌。
师:好!找得准!你尝试把两个人的形象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生读,惟妙惟肖)
师:刚才找的是语言,大家继续找原因,是啥导致安恩态度截然相反?
第五篇:七年级下《木兰诗》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木兰诗》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叙事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及木兰建立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图配上诗句。
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生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生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生4:“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师:大家讲出的诗句和图片十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木兰的形象。请大家自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板书:木兰是————女郎)
生1:第一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木兰挺身而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1:“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可见可汗大规模征兵。
师:国家大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而战,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一个是国家方面,还有什么?
生1:因为爸爸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父从军。
师:从这一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
生齐:男子。
师: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勇于承担了男子的责任。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家庭的责任。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板书:担当)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小节,当木兰看到军贴知道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之后,她立刻就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了吗?
生1:没有,从“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可以看出木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
生1: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上战场。犹豫自己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女办男装的装扮,自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女治乎外的封建礼法,代父从军不是一般女子所能为,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敢为的事情。你在这里看到了木兰的犹豫,很好。哪几句在写木兰叹息的呢?谁来读读看?
生2:“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师:哪里表示她的叹息声的?
生2:“唧唧”
师: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2:叠词。
师: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木兰的声音,还写出木兰的什么呢?
生:忧愁。
师:叹息的样子体现出她的忧愁。(板书:忧愁)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读的时候读出木兰的忧愁、犹豫、担当呢?
生1:“唧唧复唧唧……从此替爷征。”
师:大家说说她读的怎么样?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1:从“唧唧复唧唧到女亦无所忆”因为木兰在忧郁一声又一声的叹息所以要缓慢。“可汗大点兵”写出军事十分紧迫所以要较快一点。最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出了木兰的决心,所以要读的坚绝。
师:是愿为市鞍马,为读四声,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表现她的坚定、担当。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平时的朗读中,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生齐:停顿……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首诗基本是由五言构成,那么五言诗阅读节奏,三个节拍。唧唧/复/唧唧的二一二式,还可以是木兰/当户/织的二二一式,除了停顿我们在朗读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齐:重读……
师:比如在第一节中,为表现木兰的叹息声我们就应该怎么样?应该重读她的叹息声来表现她的忧愁,实际上我们在重读中就体会到了她的情感和性格。我们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现在语速的快慢适中,反应在语调上高低讲究,还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词语要重读。好,请同学们说一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性格?
生1:“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我从这里读出她思念家乡的情感。这从“不闻爷娘唤女声”中可以看出来。
师:此时此刻木兰为什么要在征战途中思念家乡?
生1:因为他明白出征是危险的,并且可能几年时间不能见到父母才会对家乡产生特别的思念。
师:此时此景勾起了她思乡、思亲之情,那么是何时何景呢?
生1:是“暮宿黄河边”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还有“暮宿黑山头”时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否概括一下,从中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生1:对家乡的思念,这是女子所特有的细腻的情感。
师:(板书:细腻)我们一起看一下从“旦辞”“暮宿”“旦辞”“暮至”句法结构有点相似的句式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生1: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既有声音又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师:夜晚宿营地的凄凉景象勾起她无尽的思念。
师:你还注意到了“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示声音的词,她听到的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她想听得是什么声音呢?萦绕在木兰耳畔心头的就化作了“爷娘唤女声”,这几句应该怎样读?
生齐说:重读。
师:谁能把重读加上去,再来朗读一遍?
生:读。(读时重读了鸣溅溅和鸣啾啾。)
师:加上重读,我们能够感受到木兰思亲的情感。请大家自由散读并思考一下,这几句话它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全体):自由的、出声朗读。
生:从五个字到七个字再到九个字,因为《木兰诗》是北方民歌,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琅琅上口。
师:你从五言到七言再到九言,长的短的句式交替的转换体现诗歌语言的`琅琅上口的特点。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你还从哪些诗句读出木兰的形象?
生:我从“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她是个重情义的人,体现木兰并不要求什么战功,只要求能回到故乡和父母团聚。
师:她不要官位赏赐,可见她对高官厚禄极其的……
生:淡泊。(板书:淡泊)
师:她觉得情义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情义?
生:亲情。
师:从还故乡中,可见家庭是最中重要的。结合轻重缓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木兰不用尚书郎”写出她轻权利的个性,所以重读。“送儿还故乡”写出木兰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要重读。
师:谁再来说说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形象?
生:“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这几句写出了木兰身为女子的爱美之情。
师:爱美(板书)从这几句你看出了木兰是个爱美的女子,那你们说一说木兰美不美?
生: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木兰美?
生:“出门看伙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伴们看到木兰的女儿装都很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很美的女子。
师:分析很好,谁再来说一下木兰美不美?
生:“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从她像云一样的的头发可以看出来。
师:爱打扮、爱美丽的姑娘在恢复女儿装的心情?
生:喜悦。
师:结合朗读的技巧,你来再读一下这几句诗。
生:读。
师:读得很好,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还能看出木兰的什么?
生:“同行十二年”十二体现了时间之长,同伴没有发现她是女郎体现了她的智慧。
师:大家设想一下,木兰看到惊惶的伙伴,木兰的心里会怎样?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回答我的疑问呢?
生:“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为什么说是这一句?
生:这几句诗用雄兔暗喻了男子,用雌兔暗喻了木兰,可以看出木兰就是和男子一起出征打仗,你们也不能看出我是女子。
师:这里你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木兰的高度的赞美,也可以看做是伙伴们疑惑的解答。我们如果把它当做木兰的解答,木兰再说这番话时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骄傲。
师:你在刚刚的朗读中有一些重读的处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重读了“安能辨我是雄雌!”从这句话看出木兰的……骄傲,体现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我是女子的自豪。
师:这一句没有运用问号,而是运用了感叹号,更加强调了她的骄傲,自豪。所以这一句我们要重读,哪个词语我们更要重读?(雄雌)我们再情景再现一下,男生读“出门……女郎。”
女生就读木兰的解答。
生:男生读“出门……女郎。”
生:女生读“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没重读)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最后一节,把雄雌读的再有力一些,读出木兰骄傲的心情。
生:齐读。
师:好,谁还读出了木兰的其他的形象?
生:我从“旦辞……鸣啾啾”可以看出行军速度之快,可以看出木兰上战场的坚决。
师:你从哪里看出行军速度很快?
生:“旦辞……鸣啾啾。”
师:你就读一下“旦辞……暮宿……”这两句,给大家读出她日行千里的感觉。
生1:读。(没有注意语速、语调)
师:大家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人表示一般)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2: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个人说好)大家的好字很勉强,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3: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学生齐说好)你说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尽管写征途的快,但也要读得有感情。这几句既要读出行军的快,又要读出她的思乡。
师:奔赴战场的木兰是怎样的形象呢?谁来读读看?
生:读。“万里……铁衣”看出了木兰的勇敢。从“朔气……寒光”写出北方的寒气,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木兰的坚强。
师:(板书:坚强)刚刚的同学有没有读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呢?这几句我们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没有,语速要稍快一些。
师: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军事的紧急。
师:战场上的的危险,哪里能表现战场的危险?
生:“将军……十年归。”
师:语调应该怎么处理?老师为大家读一下。大家觉得老师是否读出她的勇敢和坚强呢?老师是怎样读的?
生:有重读。
师:那些字我重读了?
生:赴、度……
师:为什么这些字要重读?
生:我想分析赴、度这些字之所以重读,就是为了体现行军速度快、战事紧急,这些字都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有一定的关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这几句诗句虽然很简略但却写得有声(刁斗声)、有色(寒光、铁衣)、有形(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奋勇杀敌的英勇)、有韵味。老师在为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
生:闭眼聆听,想象、感受。
师:我们也带有这样高亢的激情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第三节。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刚刚的品读,我们概括出木兰具有这些特点,哪位同学说一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郎呢?
生1:我觉得木兰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郎,从有担当、英勇、坚强、淡泊中可以看出。
师:从她的忧愁、爱美中还读出她的什么呢?
生:2:女儿情。
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更多详细的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正是女儿情的描绘让木兰跨越千古,真实可爱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去尊敬去敬佩,我想这也是它代代相传的理由。让我来听一下这首诗的朗读。(可以用阅读符号标注一下)。
生:聆听、运用朗读符号标注。
师:周振甫在《论诵读》中说“读诗注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恰好能和文中的情与事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理解,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绪。的确如此,我们通过朗读,不仅感受到了木兰的英雄气和女儿情。
我想化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话:“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特别是诗歌——最凝练、最精确、最明白。让我们倾情朗诵《木兰诗》
生:齐诵《木兰诗》。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