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自己的对《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解读结果,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结合自己的对《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解读结果,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作者: 郑子君(小学语文
饶河县小学语文一班)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自私、冷酷的巨人不想让孩子们在自己美丽的花园中玩耍而筑起高墙,拒孩子们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只有寒冷的冬天。后来,巨人在只有冬天的花园里苦恼反省,巨人在看到孩子们能带来春天后拆除了围墙,由此,花园成了孩子们乐园,巨人也得到了久违的幸福。这篇童话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分享,能和别人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以读为主,让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童话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学情简介】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对人和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语文学习中也能够边读边感悟,因此在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读童话,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而且也为成为一个小童话家而汲取养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要认的生字。
2、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思考巨人的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教学重点】
1、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2、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教学方法】
在学习本文时,我先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初读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有对文本的初步了解。接着让学生围绕学生提出教师整理的中心问题: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并找出变化的原因。进行自主交流感悟,在这种明确了探究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最后在个人和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补充全班交流,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巨人前后的言行对比。展开想象法。通过想象故事中没有表述出来的情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读王尔德的童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才大家都喜欢童话吧,我也很喜欢。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之中,让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哪些童话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想到的问题。
巨人的花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解决字词障碍,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设计目的:抛出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指名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设计目的:语文教学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旨在纠正、巩固学生的字音朗读。
4、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
师:这些词大家都认识了,下面就回到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读课文后回答。
教师对课文主要讲的故事进行总结:巨人的花园原来很美丽但他不许孩子们到那里玩,围上了围墙,春姑娘生气了,他的花园里就只有冬天没有春天了,后来他改变了,砍倒了围墙,春天又回到他的花园了。
(设计目的:从课题中的“花园”着手,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符合中段小学生的学习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5、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花园的几次变化,并找出变化的原因。可以勾画相关语句,并试着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边默读边勾画。
6、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谁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7、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原来 第一次 第二次)
(设计目的: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学习课文。)
三、品读感悟
1、学习花园原来的样子
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板书 美丽)这么美丽的花园,孩子们都喜欢到花园里来玩,巨人喜欢他们吗?你从那看出来的?
2、出示巨人的话,指名读。师:巨人在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呢? 你对此时的巨人做个评价。(板书 自私)
3、指导朗读
师:巨人的想法如此自私,怪不得他那样生气了,你能读出他冷酷无情的语气吗? 学生读。
师:巨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在花园的四周围起围墙后又会想些什么呢?
(设计目的:让学生多多接触文本,结合课文重点语段,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同时,这一环节我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说得有所得。)
4、学习巨人花园的第一次变化
师:就因为巨人太自私了,所以当春天又来时,他的花园是什么季节呢?墙外呢?
指名读墙内的情景。
在这种环境中,巨人是怎么想的呢?
5、示句子“巨人冷得缩在屋子里,苦恼的望着窗外荒凉的花园,他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
师:请大家边读边想想,并用心听一听,你知道巨人现在的内心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带着害怕、恐惧的心情读一读。(板书 苦恼)
设计目的:通过描写花园变化前后巨人的对比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行为、内心的变化使学生对此篇文章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6、学习巨人的花园的第二次变化
师:巨人不知道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你知道吗?
后来花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指名读。(板书 美丽)师: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巨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巨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那么此时的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 宽容)你认为文中的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7、学生试着总结师:这篇童话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并出示:学会分享,学会宽容,能和别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我们从童话中得到了许多道理,希望同学们刻下也能多读一些童话,获得知识,懂得道理。【板书设计】
15、巨人的花园
原来 第一次 第二次 花园 美丽 荒凉 美丽 巨人 自私 苦恼 宽容
第二篇:结合自己的对《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解读结果,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结合自己的对《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解读结果,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作者:郑子君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
2、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故事说明的道理。
3、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2、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突出特点。【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境
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有翅膀吗?(生困惑地摇头)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美妙的童话世界(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巨人的花园图片)。师(边放课件边引导):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____(生激动地说:白雪公主),看看,谁向我们走来了?(小红帽)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____(巨人的花园)
对,这就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板书)(生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吧!【设计目的:这样的导语,打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营造了童话学习的氛围,体现了一种追求:引导学生从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个童话人物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那种与生俱来的对童话的喜爱之情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对学习充满期待。】
(二)研讨点拨 合作学习
师:一提到花园,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用你积累的词句描述一下(生说: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等)啊,太美了,那么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出示1——2自然段,指名读)请同学们仔细地听,边听边想象花园四季的美景。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读文,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花园里鲜花盛开。生:花园里鲜果飘香。„„ 生:好多孩子在美丽的花园里玩。
师: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这美丽而快乐的花园里时,巨人回来了,花园里因此发生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课文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读后交流。
【设计目的:我通过创设情境、过渡语帮助学生走进花园、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后发言)师生共同提炼问题(出示课件):(1)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2)春天为什么又回到巨人的花园?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意见最全面、最有说服力。
(生边默读边拿着笔在书上写写、画画,读完小组讨论,师巡视参与其中,关注学困生)
师: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哪个小组来发表你们的看法? 小组1: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使春天离开了花园。小组2:巨人赶走了孩子,春天也走了。师:请找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怎么想?(生找出句子,师出示课件):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凶恶,他想:这是我的花园,你们不能进来!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生气,他想:我的花园只能给我自己享受!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不耐烦,他想:这些孩子真讨厌!师:你能在读巨人的话时把巨人的这种感情表现达出来吗?(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师:你能评价一下此时的巨人吗?(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这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生2:这是一个没有爱心的巨人。生3: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巨人。生4:这是一个很任性的巨人。生5:这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巨人。生:„„
师:孩子们被赶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园里什么样呢?(屏幕出示图片)你能用学过的词来概括刚才所见到的情景吗?
(生争相说:冰雪覆盖 天寒地冻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师让学生把“狂风大作”等词写到黑板上)师:此时的花园变了,让你感觉怎样? 生:凄凉、寒冷 „„
师: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孤独、寂寞 „„
(屏幕出示文段)
师: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文字中去读这一段吗?(自由读,指名读)【设计目的: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从孩子们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还在朗读中有所感悟。】 师:可是,有一天欢歌笑语又弥漫在花园里,春天回来了。你知道春天为什么又回到巨人的花园吗?
小组3:巨人醒悟过来了,他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小组4:他明白了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师:是啊,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应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 生:宽容 生:善良 友爱 „„
师: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此时的花园又怎样?(屏幕出示图片)生:巨人变得很宽容。
生:巨人跟孩子生活一起觉得很幸福。生:花园里阳光明媚、草翠花开。生:花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春天回到花园的句子。(配乐朗读)
【设计目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花园的神奇变化,领悟对比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巨人醒悟前后的具体的言行、态度。通过朗读的指导,体会文情,培养语感。】
(三)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
师:此时的巨人变得和以前有不同了,他有什么感受?你想采访巨人吗?
(同座互相练习采访、指名上台表演)
小组1:记者:巨人,您能谈谈您现在的感受吗?
巨人:我感到很幸福。我终于明白了只有跟大家分享,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设计目的:看到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花园里,我顺势引导他们开展采访巨人或对巨人说出最想说的话,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蔓延、升华,理解快乐应和大家分享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
师:巨人希望更多人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他想把原来的告示牌换掉,你能帮他换吗?(学生拿出纸片、彩笔写告示牌)„„
【设计目的:最后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从感悟语言到运用语言,让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孩子们见到美丽花园时的反应,巨人训斥孩子时态度的凶恶,训斥孩子后花园的荒凉,拆除围墙后花园的和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优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学生的思维、情感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拔和自己反复的朗读、品味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通过对花园变化前后的想象研读,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想、说、写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做人要宽容、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学生的“读”。这里的“读”不是放任自流、毫无目的的读,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零距离的读,使学生进入童话的意境。他们通过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验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情感,从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在感情朗读“春天离开花园”与“春天又回到花园”这两部分时,我通过渐进性的指导,使学生自然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
一、文我合一的境界,从而在语文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家园和精神家园。在感悟“变化”时,我抓住文本的要点,以点带面,辐射全篇,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品味语言,在想象画面中感受形象,这样,领悟寓意也就水到渠成。
第三篇:教师在教学后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解读
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
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主
第四篇: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突显教学设计中教师提问与反馈的有效性
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精心准备一篇教学设计,突显教学设计中教师提问与反馈的有效性.作者: 郑子君(小学语文
饶河县小学语文一班)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师制作相关课件。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5、落花生。师:谁能说说花生的特点?学生交流后,师再作小结。
2、引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它为题的文章,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注意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字词:吩咐 茅亭 榨油 石榴 空地
2、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3、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内容。
种花生 →收花生 → 吃花生 → 议花生(重点)
4、默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语句,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⑴ 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
⑵ 请学生把“居然”换成另一个词朗读第一段,使意思不变,理解花生的好种易活。
2、文中“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为何使用逗号?把它改为大家习惯使用的顿号,比较着读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几个月的时间,作者却用几个词就带过了,多么简略!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很重要,请大家在阅读写作时注意体会。)
3、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4、师:母亲提议我们过一个收获节(尝花生),并为过节作准备。请大家齐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引读: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5、花生有哪些特点,想想你最欣赏哪一点或哪几点,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
6、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
⑴ 学生围绕第10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认为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⑵ 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处?
⑶ 学生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⑷ 练习背诵。
⑸ 学生围绕第12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希望我们向花生学习什么?
7、“我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这样的。
四、总结课文,受到启迪
1、教师小结:
那晚天色不好,可父亲也来了,他说的话铭记在孩子们心上:
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作者是怎样做的?阅读文后的“资料袋”,体会收获节那晚父亲所说的话对作者所产生的影响。再次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文的生字词。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文章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
二、品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出示句子1:
(1)读句子,想想这句话的重点词是什么?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该做怎样的人?
(3)朗读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2、出示句子2:
父亲只是在赞美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⑴ 读句子,理解。
⑵ 父亲的希望是什么?
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⑴ 怎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请举例。
⑵ 怎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⑶ “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
3、朗读指导四段话。
4、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不要做()。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简介作者的笔名:
是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许地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7、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三、小结文章的写法
1、师:说说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充分交流后,小结:(1)详略得当;(2)借物喻人
四、读写结合,拓展提升
1、拿出许地山的文章纸,让学生读。
2、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作为今天的每日写话内容。: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许地山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 议花生 做人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