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篇: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长方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长方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孙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是我们全班孩子的手掌印,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把手印移 到白纸上的呢?

生:我是印的;我是描的。请学生进行演示。

2、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用印或者描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请出来。生动手操作。(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1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 生:我请出了正方形,是从正方体上请出来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并出示图形名字),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一个个平平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们已经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我们来想办法来记住它们吧!同桌讨论。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当学生汇报时教师可适当引导)

4、师小结各图形的特点。

孩子们,认识记住这几位好朋友了吗?我现在就要代表这些新朋友来考考你们,请你拿出信封里的图形。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游戏,我说你拿。请你拿出三角形,我就拿出三角形; 请你拿出正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 请你拿出长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 请你拿出圆,我就拿出圆。

2、摆一摆

请你用小棒摆出上面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1)出示图形的一部分,让孩子猜图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来猜到的呀? 生:根据边和角来猜的。

(2)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5、数一数。

出示一幅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让孩子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通州合作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五、课后作业,效果反馈。书上练习

第二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宁丽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图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大家熟悉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1、你认识哪个朋友,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物体。最后教师简单介绍三棱柱。

2、今天这些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在屏幕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屏幕出示脚印,学生说出每个脚印的形状。同时教师把这些形状挂在黑板上,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体会特征

(一)、体会面在体上

1、这些图形是哪个物体留下的脚印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同桌之间一起研究一下,或者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

2、汇报研究结果,你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演示从物体的一个平面上抽象出图形,也就是这个物体的脚印。)

3、刚才这些脚印留在屏幕上,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脚印留在你的画纸上。(学生动手操作。)

(二)、体会图形的特征

1、从你的学具里拿出你喜欢的那个物体,找到印上脚印的那个面,用手摸一摸这个面,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边缘,你又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感觉说给同组人听一听。再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感受。

2、全班交流。总结图形的特征。教师强调这些图形的面摸起来有什么相同的感觉?(都是平平的。)对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平的,所以他们又有一个名字叫平面图形。

(三)、体会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不仅在立体图形的表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也能找到这些图形。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

2、出示交通标志图,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是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给图形找家。

2、圈一圈。

3、画一画。

四、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物体表面处处可以看到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不但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也各有各的用途。比如说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自行车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在今后的学习中一点点的去探究和发现。

第三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育红小学

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39页《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这为以后高年级继续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对于体上有面已有初步的印象,并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学生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已经了解和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因此认识这些图形的名称已不成问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同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摸、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好数学的欲望,体会到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知道“面由体来”。【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白纸。

学具:各种小型的立体图形、白纸若干张、彩笔。【教法与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图形”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进入课题

提出问题

共同探究

教师引导

合作交流

课堂总结

交流巩固

拓展延伸

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老师昨天去寻找春天,不但看到了田野的自然美景,同时还遇到了几位图形朋友,老师今天把它们也带来了课堂。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师:边出示图形边说,它们就是咱们上学期认识的图形朋友。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能)请看它叫什么?让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好!看来大家和它们很熟悉啦!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

1、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面,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谁能说出这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长方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能)赶快拿出手中的笔和纸把它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师展示并贴在黑板)

2、课件出示正方体:请同学们摸一摸你手中的正方体,谁能说出这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正方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能)好!大家动手开始画,看谁画得好!(师巡视,并把画得好的贴在黑板上。)

??

3、课件出示圆柱:请同学们分别摸一摸圆柱的上、下两个面,看它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 :圆)老师现在把它画在黑板上,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老师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一样)

4、除过以上三种图形,老师昨天还给大家找到了一个新的朋友,(出示图形)师:你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三棱柱。生读两遍。看它的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说)师画图形,问:看老师画的是不是三角形?(是)

5、小结:小朋友请看黑板上的这几个新图形朋友,它们都是从立体图形上找到的,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记住它们的名字了吗?生齐读两遍。

6、课堂巩固: 游戏:我说你想

我说图形的名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形状,边想边用手指在空中画一画。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课件出示)

2、连一连:(课件出示)

3、凃一凃:(课件出示)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的,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同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创设情境进行导课。教学时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时则主要用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等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建立了平面图形的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育 红 小 学 井

第四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这一节课时,我设计的本节课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在教学目标上——全面、明确,可操作性强。

2、在学习内容处理上——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组织教学策略上——注意情境与活动教学。

4、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大信息量与高效率。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我没有从零开始,而是先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图形。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接着我创设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我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初步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体”与“面”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找出怎样利用物体来描出平面图形的策略,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最后我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后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行为,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而数学知识一般较抽象,生硬。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很多活动,如摸一摸、贴一贴、评一评、举一举、猜一猜、摆一摆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

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与机灵狗一起学习,机灵狗还带来了礼物,礼物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留下了脚印,谁能想办法把它们的脚印变出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让孩子在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新知。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摆一摆、猜一猜等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教学语言要有童趣

教学中,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等,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即要结合学生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口头语言更应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富有感染力。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一位小朋友当评委评出优秀的作品,我就说:老师想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些画得好的小朋友,他是怎么画的?而在猜一猜这个活动时,我又是这样说的:这些图形想和小朋友做游戏,他们躲起来了,只露出了一部分,请你猜一猜,他会是什么图形?这些亲切、形象的语言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动手,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有趣。

3、布置任务要简单明了,也要切实可行

这节课在第一个班先上时,我原来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积木的一面想办法在纸上表现出来,结果学生对印的方法非常感兴趣,不去想别的方法了,而这些印泥的差异很大,有的很浓,有的很淡,淡得印出来就效果很差,所以不但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在第二个班上时,我就删掉了这个环节,直接让他们用画一画的办法,效果就很好。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我觉得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达到过程性目标的评价不够。

2、在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上,还可以出示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能在什么地方看得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有机渗透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这样更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育人的价值。

第五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图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课件。

学具准备:

统一大小的纸和黑色彩笔(描图形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或积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城堡吗?小明用积木摆了一座城堡,漂亮吗?仔细观察一下,城堡里有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呢?(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而且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和以前的图形有非常大的联系,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形。)

二、操作感悟,探索新知。

1、摸一摸。

师:小朋友,这些图形其实就藏在每个人手中的积木上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看谁先找到他们?

学生在手中的学具上找一找。并且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指一指找到的是哪个面?

2、画一画。

师:如果他们能从学具上走下来和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说出,把学具放在纸上,就能把相关的图形画下来。)

教师示范画一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介绍长方形的名称,并且板书,在读一读,学生也照样子写一写。(依次介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3、认一认。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谁能说一说,今天认识的图形和以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摸一摸,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长得最像?但是又有区别? 组织学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学生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题

说一说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是这些形状呢?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说一说。

2、摆一摆

指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圆形摆不出来,说一说为什么?

3、想想做做3题

数一数,数出每种图形有几个?

4、照着规律画下去。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画一画。

5、拓展应用

数图形,知道学生从小到大,有次序的数,幻灯演示,集体订正。

四、回顾总结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幻灯出示用今天的图形拼成的几幅作品,学生欣赏一下。

自己制作一幅作品,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比一比谁的最有想象力,最漂亮。

如何将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数学活动

“将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改革以来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我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对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觉收获颇大。使我认识到了,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学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常安排猜谜、角色表演、儿歌、做游戏、讲、听故事、调查等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相结合,并力求多而不乱。例如,在教“10的认识”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认识了10后,引导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并把能组成10的两个好朋友都编成儿歌,最后还剩下0和10,学生一致认为0和10也是好朋友,老师说:“对啊,0和10也是好朋友,可老师还没有给它们编出儿歌,大家愿意帮老师吗?”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高涨,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有的说:“0和10,跟我走”又说“0和10 手拉手”„..,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儿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形成是通过数学教学中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充分的煅炼。这样,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认识图形》

——将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数学活动

“将文本转化为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改革以来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来实现文本到活动的转变呢?下面我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中的几个片段来谈谈我是如何设计、组织数学活动的。

片段一: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城堡吗?小明用积木摆了一座城堡,漂亮吗?仔细观察一下,城堡里有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呢?(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而且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和以前的图形有非常大的联系,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形。)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问题面前自己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兴趣。)

片段二:

二、操作感悟,探索新知。

1、摸一摸。

师:小朋友,这些图形其实就藏在每个人手中的积木上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看谁先找到他们?

学生在手中的学具上找一找。并且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指一指找到的是哪个面?

2、画一画。师:如果他们能从学具上走下来和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说出,把学具放在纸上,就能把相关的图形画下来。)

教师示范画一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介绍长方形的名称,并且板书,在读一读,学生也照样子写一写。(依次介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3、认一认。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谁能说一说,今天认识的图形和以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摸一摸,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长得最像?但是又有区别? 组织学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出公式,使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教学反思

一、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创造过程。

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与以前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立体图形的区别。,学生经历了“摸一摸——指一指——画一画——比一比”的科学研究过程。这样的操作活动过程,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认识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多次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我在这堂课中,多次运用小组合作。如: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区别时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多次合作各有各的作用,有的进行合作操作,有的进行方法讨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合作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下载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数《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南平市建阳区桥南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研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桥南小学张雪华 【教学目标】: 知识......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乌沙镇明光小学纪自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新发地小学韩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副本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培......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7页——89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辨认......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三维目标: 1.经历有体到面的思维过程,体会平面图来源于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