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练习题(语文版)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练习题(语文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xiexiebang.com 《忆读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学会读书。
教学重点
理解的主要观点,学会读书。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所学的《孙权劝学》导入
二、介绍作者
1、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在这篇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五、研读课文
1、“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
七、布置作业
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忆读书(冰心)
一、多读书:自认字后……晚年(从时间上写)
涉足古今中外,读书万卷(从书的种类、数量上写)
二、读书好:写作
情感
知识
思想品德
三、读好书:
挑选、比较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
1、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臵:
课文感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课文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②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布臵作业: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②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目标: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
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3、生命 生命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学会对生命负责,正确地面对人生的磨难。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讲述故事《人梯》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对父母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这的确体现了母父爱的伟大,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感受到当人们面临死亡的侵袭的时候那种对于生的渴望。让我们对生命的伟大再一次肃然起敬起来。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名为《生命 生命》的文章,来感悟一下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番感悟。
整体感知:
1、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读和齐读相结合。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从把握各段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事例 思考 思想感情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震惊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肃然起敬 心跳:生命 真实、奋斗 震撼 探讨研究: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2)、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请你列举生活中热爱生命的例子。
你喜欢闻文本中的哪些文字?请你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课后记: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看看三个事例分别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比较细致的研究课文。
4、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迸溅(bâ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5、童 趣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臵,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作业]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课后记:疏通字词障碍,采用齐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然学生反复朗读,易于达到背诵的程度。
6、理想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③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②把握诗歌的结构。③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③语言运用。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②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课后记:调动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引导探究诗句的含义,否则,学生缺乏认识,难以理解课文。
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布臵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臵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臵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臵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研讨探究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8、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
完成“研讨与练习”
2)
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9、我的信念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盛名--蹂躏--呵责--逆来顺受----迷醉--沉醉--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讨论归纳: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 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巩固训练:
①完成思考练习二。③课后练习二。
课后记:本文是翻译作品,在理解时有些难度,在学习是不必面面俱到。
10、《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文,原因有二:
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
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11、春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友情链接
作业布臵: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⑪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⑫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12、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特点描写的手法;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情感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以她那紫菜万千的美景陶冶着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着我们发现美的眼力……
上节课我们追随朱自清先生感受了春天的生意盎然、百花盛开,这节课我们将要步入一个与春相对的的季节—冬天。
你们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 济南的冬天是这样的吗?
她拥有着怎样用种不同的特点? 切入课文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赏析课文:
听课文朗诵,配合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并预先布臵任务
1、仔细听配乐朗读,注意订正生字、词的读音;
2、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
字词积累: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镶()
响()晴
水藻()
贮()蓄
澄()清
发髻()
响晴: 慈善: 着落: 贮蓄: 空灵: 澄清: 课文分析:
1、景物特点:
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并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每幅画面的特点
2、情感感悟
想象一下,暖和而晴朗的冬天多么令人向往,而身在其中的作者又有何感受?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你能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吗?请包含情感地朗诵一下:
(播放背景音乐,找好的学生依次起立朗诵)
非常好,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感。点明:“景语”都是“情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高超手法。课堂小创作或作业: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要带领大家游览古城西安,你将会带领他们去那些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怎样?试分组准备,然后派代表描绘,看谁的描绘能表现出古城与众不同的特色。
2、查阅并摘抄描写冬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文描绘了诸多美景,表达了无限的深情,作者是如何将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呢?正是凭借其高超的语言艺术,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本课的语言特色,看看我们从中可以有何借鉴: 探讨交流: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有何不同?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照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区别在于景物有无类似于人的思想情感、动作行为,引入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更……更……更……(学生讨论,体会)
同时比较比喻(形、状、色的相似、共同点)修辞手法的概念,区别二者。写作特点:
总结:
1、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
拟人
更生动、形象、活力、饱含情感
2、口语化
清新的语言,平易、亲切风格 拓展延伸:
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会有生花的妙笔,请你仔细观察家乡的冬天,借鉴课文的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13、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2、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作者带什么礼物去拜访他的朋友?你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明确:
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详写古桥和树林)
“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 c、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山中世界就成了童话的世界,山中景物都成了可以倾诉、接纳、交流的朋友,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d、作者把大自然的风景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且又带了满怀的好心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自主探究
A、在那么多的朋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两位呢? B、作者在描绘时抓住了古桥和树林的什么特点?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C、理解“德高望重”一词,并用它来造句。(对老年人的)
D、读“古桥”一节,根据内容,将它改编成我和古桥之间的对话。(明确:朋友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很亲切的,同时,对不同身份的人要注意不同的问候语)E、朗读“树林”一节,说说其写作之妙处。(想象)F、人称的作用
古桥——你,面对面进行心的交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树林——我,第一人称便于主观想象,写得灵感飞扬。
4、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还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位“朋友”以及喜欢的理由。请举例说明: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鸟——伴我披月回家
我们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很多的启示,那么你们想不想亲身去感受一下这些“朋友”的生活呢?
5、想象训练
模仿“我是树”这一片段,任意选取其中一友作想象作文。
6、交流
①交流《我是 》这一短文。②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7、小结:
当我们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
8、作业
《作业本》练习1-11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自然野地里筑起围墙、栅栏,树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种标牌,由导游引来成百上千人践踏、污染,这种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马路旁边或在水泥地中间种上一片红绿花树,这种“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带着各种欲念进入自然场地,拍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这不是回归;即使带着画家、诗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却只是像旁观者似的张望一下便回家“创作”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净化心态与意向。人们啊,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自然地进入精神涅 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或曰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课后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让学生仿写一篇小文章,他们写得很生动。
14、秋天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臵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臵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这篇课文有多种诗的体式,节奏型各不相同,用来进行这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诵诗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XX/XX/X如“客路/青山/外”(五言句)XX/Xx/XX如“常记/溪亭/日暮”(七言句)XX/XX/XX/X如“旧时/茅店/社林/边”(六言句)
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如“海日/生/残夜”“七八个 /星/天外”“稻花/香里/说/丰年”。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建议每一首教师都应领读两三遍,或者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
至于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几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
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调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读读讲讲问问。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归纳如下: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乎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土,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二、读读讲讲问问。
可分三步:
(1)教师串讲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2)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3)分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串讲: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 “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⑤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学生练习背诵(略)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的地方去。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名句分析。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三、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口”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钱塘湖春行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诵读这首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介绍。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五)拓展练习:
四人一组,共同合作,用自己的美妙语言描绘诗中的西湖早春的美丽景象,先写出,而后派代表朗诵。
《天净沙·秋思》
元代杂剧作家兼散曲作家马致远写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是作者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愤懑而采用曲折隐晦的方式创作的,它以独特巧妙的构思,获得人们普遍的赞赏。
它选取了几个富有特征性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不用一个动词,将它们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幅凄凉萧瑟的画面,用以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忧郁悲怆的心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景物本身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尤其是首句三个词,扑面而来,立即将读者带进一个荒僻冷寂的境界:几株秃树兀立在旷野之上,抖瑟在秋风之中;树身缠上了几道枯败的藤蔓;而天空中,暮鸦阵阵南飞。这种凄凉的景象笼罩全篇,使人产生一种悲凉抑郁的感觉。接下来的“小桥流水人家”不是恬静明丽,景色宜人,而是野地荒村,寂寥凄清。在西风古道上,游子见此荒树茅舍,其心情的凄戚怅惘是难以言喻的。气氛的浓重渲染,因而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就写来自然,前后连贯。读者对“古道”的印象就因此感觉具体、真切,不致流于空泛。当然,在阵阵西风中,骑在瘦马上低首沉默的远方游子的愁思形象也就清晰可见了。这三句景中有情,因景生情,处处为后两句作笔。
“断肠人在天涯”。古道上的景象是空旷辽阔,凄清灰暗,而时间又值黄昏,这就更使画面迷漫着阴冷的气氛和灰暗的色彩。浪迹天涯的游子,在这种气氛下,独自骑着瘦马,满腹忧愁地奔波在伸向远方的古道上,这就形象地突出了“秋思”这一题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是在画面所显示的空间和时间上,能把有限和无限结合起来,使人有“尺幅千里”“浮想联翩”的感觉。
前三句九个景物,既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又有其普遍性。试想,在当年的荒村古道上,这种满目萧瑟、一片凄凉的情景不是比比皆是吗?这位“天涯沦落人”漂泊在他乡异域,想来已非一日,所经已非一处。此后,他要漂泊到何时,要行经哪些地方,更是难以预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料。总之,由于画面所显示的景象、人物、情感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能唤起读者直接的、间接的某些生活感受,因而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之处,然在内容上不免有消极的成分。这种天涯古道的凄凉景象和游子的面容身影,除了在一定程度表现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沉闷气息,曲折地抒发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外,对当时人民群众并无多大鼓舞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课文所反映的是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学习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其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网上、书籍中或天文台等收集查阅有关月球的故事、趣闻和科学知识,开展“月球奥秘知多少”“中秋话月”或“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探究提高。
【阅读教学设计】
化石吟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有关远古化石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其丰富的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阅读科学诗的热情。(说、读、品三步)
教学步骤:
一、说化石,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
(出示一些化石的图片资料。)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诗人张锋的《化石吟》,谁来谈谈“吟”的含义?
明确:吟是赞颂的意思。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化石?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读课文。
二、读课文,体会感情
1.听读,在听读中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2.跟读,在跟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
3.自由读,在读中思考这首诗的层次、结构特点以及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1)诗歌可分为三层:1-2节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联想想象内容;7节照应开头,回答呼应。(2)这首诗在结构上前后照应,最后一节照应第二节。(3)这首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三、品美点,研读赏析
任何一篇美文,都必须深入品析其好词佳句,才能体会其妙处。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4.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或一个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明确:(1)引起下文的作用。(2)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存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言之成理即可。
四、联想想象
1.“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中“平凡的真理”包含些什么?
2.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有何感想?
3.“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明确: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五、悟学法
学生自由谈本课的学习心得。
明确:诗歌学习第一步是读,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感情;第二步品析好词佳句;第三步联想想象,深入意境。
六、拓展作业
1.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办一份手抄报。
2.你喜欢科学诗吗?请模仿着写一首。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读一读,议一议”,因为诗歌重在朗读,学生可在读中感悟、理解、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在相互交流中教师适当给以提示补充,要求学生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
一、读,整体感知
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想感情,把握诗歌节奏。
二、议,质疑解难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三、展开联想想象
学习本文,你脑海中展开了哪些画面?
四、布置作业
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在学习本课之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预习,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或询问生物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古生物知识,并撰写一篇介绍古生物的短文。学习课文后,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科学诗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小组内宣读自己撰写的有关古生物知识的小论文,每组推选一名在全班宣读。
二、学习《化石吟》这首诗。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三、比较科学诗与科学小论文的异同,体会科学诗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诗,并说明理由。2.课外阅读一首科学诗,进一步体会科学诗的特点。[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古生物化石的有关资料:长有真正鸟类羽毛的恐龙(见恐龙网,中国化石网)扩读资料
水
佟希仁
我是蓝色大海、碧绿湖泊,我是潺潺小溪、翻滚江河。
氢氧是我的生身父母,无色透明是我的品格。
摄氏百度我要沸腾欢笑,升腾袅袅雾气向高空漂泊。
当然,阳光会使我身形变态,化做缕缕多姿的云朵。
但我不习惯在天庭漫游,时刻将大地母亲挂念心窝。
冷风拥抱常使我流下激动的眼泪,或随雷声闪电一起降落。
专横的冬季嫉妒我的自由,唆使北风给我戴上沉重的枷锁,囚禁在银色的牢笼里,捆绑手脚,严禁唱歌。
可思维是禁止不住的,我怀念春天像黑夜盼望光与火。
啊,我是枝头累累的果实,沙漠里行人脸上的笑窝。
我是万物生灵的血浆,人类亲密的朋友和使者。
哪里都有我的身影,可愚蠢的人却常常玷污我。
工业垃圾大量倾倒我的口中,泄漏的石油常在我身上涂抹。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这分明是肌体里埋下的炸弹,在自己饭碗中留下恶魔。
聪明的人类啊,爱护我吧,再不能为自己种植灾祸!
这是一首介绍有关水的知识的科学诗,在了解本诗内容、把握诗歌感情的同时,可与《化石吟》相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科学诗的特点。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A]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方法上,怎样通过速读抓中心、精读抓重点,研读质疑解难,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由此导入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三、精读第二部分,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包括: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预示天气等。
三、研读第一部分
1.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2.仿照“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句式造句。
3.读背第一段。
四、合作探究
学完本课,我们知道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也知道了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能有所发现,有所积累。现在,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将自己所积累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用“看„„识„„”的形式概括出来,越多越好。
五、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课所积累的词语。
2.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B]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段等在全班交流。老师随时激励表现突出的同学,并将同学们的知识进行适当归纳。
二、学生快速看课文,收集本文信息。
三、师生共同筛选并归纳有效信息。
1.从文章内容角度归纳有关知识。
2.从写作角度归纳有关知识。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四、质疑探究
五、布置作业
1.利用所学知识,课外观察天上的云彩与天气的关系。
2.课外搜集一些自然现象与天气的关系的知识资料。
[教学设计C]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等的。在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将课堂转移到户外,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看云识天气,将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学生收集课文所提供的信息。
二、利用二十分钟时间,师生共同筛选并归纳出有效信息。
三、户外观察当天天气,通过观察天上的云来辨别天气并预测第二天的天气状况。
四、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将观察到的云和天气的状况写成一篇短文。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资料
如何预测天气变化(见www.xiexiebang.com)
2.扩读材料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了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绿色蝈蝈
[教学设计A]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
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设计B]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三、学生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四、学生写一篇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月亮上的足迹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教学设计A]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以及搜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平均每分钟500字),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时间人物事件的语句。
提示:大屏幕出示抢答题:
时间——人物——事件——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看哪一小组画得又快又好?
提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请学生讲解示意图。
3.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几个阶段,应怎么概括?
提示:登月准备—飞向月球—登月成功—登月归来。扣住关键词进行归纳。
4.大家发现没有,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提示:准确,科学,真实。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
三、精读赏析
1.大家看看,宇航员到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呢?
提示:在书本上画出,共六方面。目的是便于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月球。
2.对于这次人类登月的全过程,我们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怎样来理解?
提示:“一小步”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齐背这一句。
四、合作探究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三十多年,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过。同学们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设想,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探讨一下:
1.就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还有哪些新发现?
2.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如果让你来设计一种更新的登月计划,你怎样设计?
3.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五、小结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六、作业布置
1.在小字本上抄下你在本课所积累的词语。
2.想象作文:假使你驾驶着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教学设计B]找准课文突破口,带领学生围绕突破口来读课文,把握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既掌握了课文,又学会了重点突破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在带领学生读课文前的导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惊心动魄”一词,作为本文学习的突破口。
二、引导学生围绕“惊心动魄”一词进行提问。
1.“惊心动魄的一刻”指的是哪一刻?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
2.文中还有哪些语句是在表示这一意思呢?在文中画下来。
3.为什么说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刻”呢?
三、围绕问题读课文,讨论解答。
明确:1.指的是1969年7月21日上午11点51分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步(这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这些语句中有生动的描述,也有平实的说明;有写其过程的,也有写其意义的,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向人们宣告了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我们说话写文章也应这样(这是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
3.本题是从人类登月的意义方面作答,可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探究质疑 学生就不懂的问题自由提问并相互解答。
五、布置作业 你知道我国航天事业方面的哪些信息?请整理出来并进行交流。
[教学设计C]因为学生特别是男生对航天知识兴趣浓厚,可布置他们下去查找资料,利用网上知识来学习本文。学生可找来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录像资料和本课的课件,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人类登月的新计划,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上台讲解。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留有更深刻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学生播放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录像。
二、据录像学生在小组内复述课文。
三、学生谈自己的登月计划并阐述理由。
四、布置作业 想象作文“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资料
名彪人类航天史的“阿波罗”号登月飞船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总高25米,直径10米,重约45吨。指令舱既是宇航员座舱,也是飞船控制中心。它是高3.3米、底部直径约4米、重约6吨的圆锥体,锥顶有与登月舱的对接装置。锥顶部为前舱,装有降落伞、仪器设备。锥中部是3名宇航员的密封座舱。备有14天生活必需品和救生设备。锥底部是后舱,设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有10台姿态控制火箭及导航系统。指令舱的整体结构由有机烧蚀防热层、铝合金及不锈钢的蜂窝夹层构成。
服务舱位于指令舱之后,是个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的圆筒形舱体。舱内用轻金属结构分成6个隔舱,分别容纳主发动机、16台姿态控制火箭、燃料箱、电器系统等。
登月舱由宽4.3米、高7米、重14.7吨的上下二段组成。下段有着陆用发动机和交会雷达、仪器舱和蓄电池组、水和氧气槽及4条带有触地传感器的着陆支架。上升段是登月舱主体,内有宇航员座舱、生命维持系统、上升发动机、姿态控制火箭、燃料箱、电源通信系统及与指令舱对接用的过渡通道。
登月方案的确定,“双子星座”计划的完成,“土星计划”的实施和“阿波罗”飞船的定型,结束了前期准备工作,为人类首次登上月球铺平了道路。
2.扩读材料
永不放弃航天梦
[据新华社电(2003年2月4日11:36:51)]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世界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遇难的7名宇航员是人类航天史上的英雄。尽管人们备感痛惜,这一挫折并没有动摇人类进军宇宙的决心。进军宇宙深处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宇宙航行是一项难度很大、非常复杂、风险很高的伟大事业,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仅仅42年,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发生事故,需要找出事故原因,认真研究,改进设计,但是,人类不会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
自1957年苏联卫星首次进入太空以来,世界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目前,人类派出的“侦察兵”——各种行星际探测器几乎拜访了太阳系的各大成员,有的还飞出了太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先头部队——宇航员早在1969年就踏上了月球。人类在开发近地空间方面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太空的特殊环境使得各种空间实验和各种宇宙探测成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有效手段。尽管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给世界航天业蒙上一层阴影,但世界各国仍加紧研制载人航天技术。美国正在加紧研制第二代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空天飞机将能使人类进入太空像乘普通飞机一样方便。此外,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等一些国家也都在加速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最近几年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同样,我们坚信“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不会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哥伦比亚”号失事后,一些国家的政府纷纷表示他们的航天飞行计划不会因“哥伦比亚”号的“灾难性”事件而停滞不前。科学需要献身精神,科学少不了挫折与失败。历史证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反而更加坚定了人类飞向浩瀚太空的决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还将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我们相信,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开发宇宙的梦想必将实现。
这是一篇人类进军宇宙历程的报道。阅读这篇短文可增加了解,并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献身航空事业的精神。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山 市
[教学设计A]?ゴ匆馑得鳎貉?生初学文言文,教师从指导学习方法这一角度来设计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或有关录像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师指导朗读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教给学生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三、学生自由朗读
四、疏通文意
学生看注释讲解大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全班交流。
五、探究想象
1.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三阶段。初生阶段: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2.想象描述:山市是怎样一幅画面。
3.用科学知识解释山市的形成。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四字短语,并弄通其义。
2.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教学设计B]?ゴ匆馑得鳎阂耘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读讲画说”全面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读 老师出示读书方法,学生根据方法自由读。在读中识记生字词,读出正确节奏,读出语感,读中通晓大意。
二、讲 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讲解文意,并小组交流讨论,相互质疑。在讲中弄懂全文,弄清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三、画 画出山市形成的几个过程,在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并感受山市的奇特美。
四、说 说山市的成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教学设计C]加深对蒲松龄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学生课外阅读《聊斋志异》。
二、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写读书笔记。
三、课堂交流读书笔记,评出最佳读者。
四、学习《山市》,领略山市的奇特之美,进一步体会蒲松龄的创作风格。
五、布置作业:课外了解山市的成因。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资料
海市蜃楼
蓬莱城北海面常现海市蜃楼,古称“登州海市”,历史上多有记载。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实际上,海市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蓬莱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成为我国海市奇观出现最频繁的地区。蓬莱地处渤海海峡南岬,从东西两个方向涌来的海流在此交汇,将底层海水连同低温带出水面,海面低温和海峡两岸的高温为海市的出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三足鼎立,长山列岛横卧其间,又为海市的出现提供了借以反射的客观景物。在日照充足的季节里,接近海面的空气呈高密度低温状态,空气密度由下向上陡然减少,光线透过这些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便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使远处的景物显现在空中或海面上,这就是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海市蜃楼。由于空气层动荡不定,致使显现的景物时大时小,时断时连,忽隐忽现,变幻莫测,更增添了海市的神秘感。
海市分为上现海市和下现海市两类,蓬莱海市多为上现海市,色彩丰富,影像清晰多变,极富观赏价值。
1988年6月17日,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有幸成功地拍摄到蓬莱海市的实况录像,结束了世上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影像记录的历史,在全国播放后产生了巨大反响,进一步确立了蓬莱海市在国内旅游业界的重要地位。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能力。
2.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安排:将全班分成四小组进行比赛,每组推选一名裁判。
第一轮:“月球奥秘知多少”小组擂台赛。
出二十至三十道有关月球知识的问答题进行必答、抢答。
第二轮:月亮的故事
每组各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评出哪一组讲得最清楚流畅、生动形象。
第三轮:月亮诗词朗诵赛
赛一赛哪一组背诵的关于月的诗词又多又好。
第四轮:我心中的月
小组合作写一首有关月的诗,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出最佳诗作。
通过四轮比赛,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最佳个人。
写作训练
第一题:假设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第二题:在月球上的一天
第三题:以“月球”为话题,自由命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南昌县莲塘七中刘斌华教案
此次作文为想象作文。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能为我们未来创造性的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想象作文的训练,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三道作文题都与月球有关,而月球又往往最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在这次作文中,同学们尽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就一篇想象奇特、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它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好一个中心,与记实作文一样,也要有明确的主旨。围绕月球想表现一个怎样的中心呢?其二,想象要合情合理。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大胆想象,不能胡编滥造。其三,想象的内容要具体,做到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在写作中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果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一篇精彩的作文会展现在我们眼前。期待着你的成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几篇课文抒写了人间至真至美的亲情,动人肺腑。学习这几篇课文,要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透过语言文字深入品味文中多姿多彩的亲情,领悟作者抒写亲情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同时学习表情朗读和圈点勾画。
学习这个单元,还要深入家庭生活,主动体察亲情,并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诉诸文字。设计】
风 筝
[教学设计A]词语切入,领起对全篇内容的整体感悟;通过揣摩重要语句和精彩片断,推动对课文主旨和写作方法的深入领悟;通过联读比较,进一步拓展阅读层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在童年的记忆中,风筝不单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也牵挂着一段多味的岁月„„既给我们带来过无穷的欢乐,有时又难免会给我们带来不尽的遗憾乃至深深的悲哀„„在《风筝》这篇课文里,鲁迅先生向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准备朗读。指点生字生词,交待朗读要领。
二、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第1、4、12段。(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求画出文中关键性词语和句子。
2.课堂讨论。教师提出下列问题,按同桌、小组、全班三个层次展开讨论和交流。
(1)文章开头能领起全篇内容的是哪两个词?其中哪个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3)作者所说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的是什么?
讨论过程中,教师寻机进行点拨:①文章开头能领起全篇内容的两个词是“惊异”和“悲哀”(第2段写“惊异”的原因,第3段以后写“悲哀”的往事和心情)。其中“悲哀”一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居然就放起了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而一见到风筝,就想起自己“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并且无从补过,于是心头不禁顿生“悲哀”。③
第三篇:201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
1、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臵:
课文感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课文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
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②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布臵作业: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②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
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识记字词:收敛 宽恕 短暂 脆弱 卑微 一丝不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导入新课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板书课题。)
六、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七、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小组讨沦交流明确:
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八、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3、《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 4 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5、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
1、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3、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4、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5、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6、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九、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解答这类题目必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社会生活永远是学好语文的不竭源泉和重要保证)
十、教师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十一、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3、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知知不休的叫声(烦)
抑
感悟思索 蝉
特殊的生命历程(思)
珍爱生命
忘却恼人的聒聒(恕)
扬
外形美观——艺术品
引起思索 贝壳
脆弱而卑微的生命消失
把握生命
尽可能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
实现价值
4、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迸溅(bâ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5、童 趣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 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臵,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作业]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课后记:疏通字词障碍,采用齐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然学生反复朗读,易于达到背诵的程度。
6、理想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③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②把握诗歌的结构。③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③语言运用。○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②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课后记:调动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引导探究诗句的含义,否则,学生缺乏认识,难以理解课文。
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布臵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臵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臵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臵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8、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
完成“研讨与练习”
2)
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9、我的信念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盛名--蹂躏--呵责--逆来顺受----迷醉--沉醉--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 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巩固训练:
①完成思考练习二。③课后练习二。
课后记:本文是翻译作品,在理解时有些难度,在学习是不必面面俱到。
10、《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文,原因有二:
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
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11、春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友情链接
作业布臵: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⑪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⑫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12、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特点描写的手法;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情感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以她那紫菜万千的美景陶冶着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着我们发现美的眼力……
上节课我们追随朱自清先生感受了春天的生意盎然、百花盛开,这节课我们将要步入一个与春相对的的季节—冬天。
你们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 济南的冬天是这样的吗?
她拥有着怎样用种不同的特点? 切入课文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赏析课文:
听课文朗诵,配合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并预先布臵任务
1、仔细听配乐朗读,注意订正生字、词的读音;
2、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
字词积累:
镶()
响()晴
水藻()
贮()蓄
澄()清
发髻()
响晴: 着落: 空灵: 慈善: 贮蓄: 澄清:
课文分析:
1、景物特点:
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并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每幅画面的特点
2、情感感悟
想象一下,暖和而晴朗的冬天多么令人向往,而身在其中的作者又有何感受?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你能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吗?请包含情感地朗诵一下:
(播放背景音乐,找好的学生依次起立朗诵)
非常好,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感。点明:“景语”都是“情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高超手法。课堂小创作或作业: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要带领大家游览古城西安,你将会带领他们去那些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怎样?试分组准备,然后派代表描绘,看谁的描绘能表现出古城与众不同的特色。
2、查阅并摘抄描写冬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文描绘了诸多美景,表达了无限的深情,作者是如何将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呢?正是凭借其高超的语言艺术,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本课的语言特色,看看我们从中可以有何借鉴: 探讨交流: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有何不同?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快日落时,阳光斜照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区别在于景物有无类似于人的思想情感、动作行为,引入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更……更……更……(学生讨论,体会)
同时比较比喻(形、状、色的相似、共同点)修辞手法的概念,区别二者。写作特点:
总结:
1、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
拟人
更生动、形象、活力、饱含情感
2、口语化
清新的语言,平易、亲切风格 拓展延伸:
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会有生花的妙笔,请你仔细观察家乡的冬天,借鉴课文的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13、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2、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作者带什么礼物去拜访他的朋友?你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明确:
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详写古桥和树林)
“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
c、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山中世界就成了童话的世界,山中景物都成了可以倾诉、接纳、交流的朋友,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d、作者把大自然的风景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且又带了满怀的好心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自主探究
A、在那么多的朋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两位呢? B、作者在描绘时抓住了古桥和树林的什么特点?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C、理解“德高望重”一词,并用它来造句。(对老年人的)
D、读“古桥”一节,根据内容,将它改编成我和古桥之间的对话。(明确:朋友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很亲切的,同时,对不同身份的人要注意不同的问候语)E、朗读“树林”一节,说说其写作之妙处。(想象)F、人称的作用
古桥——你,面对面进行心的交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树林——我,第一人称便于主观想象,写得灵感飞扬。
4、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还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位“朋友”以及喜欢的理由。请举例说明: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鸟——伴我披月回家
我们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很多的启示,那么你们想不想亲身去感受一下这些“朋友”的生活呢?
5、想象训练
模仿“我是树”这一片段,任意选取其中一友作想象作文。
6、交流
①交流《我是 》这一短文。②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7、小结:
当我们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
8、作业
《作业本》练习1-11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自然野地里筑起围墙、栅栏,树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种标牌,由导游引来成百上千人践踏、污染,这种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马路旁边或在水泥地中间种上一片红绿花树,这种“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带着各种欲念进入自然场地,拍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这不是回归;即使带着画家、诗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却只是像旁观者似的张望一下便回家“创作”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净化心态与意向。人们啊,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自然地进入精神涅 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或曰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课后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让学生仿写一篇小文章,他们写得很生动。
14、秋天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臵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布臵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5诗词五首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这篇课文有多种诗的体式,节奏型各不相同,用来进行这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诵诗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XX/XX/X如“客路/青山/外”(五言句)XX/Xx/XX如“常记/溪亭/日暮”(七言句)XX/XX/XX/X如“旧时/茅店/社林/边”(六言句)
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如“海日/生/残夜”“七八个 /星/天外”“稻花/香里/说/丰年”。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建议每一首教师都应领读两三遍,或者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
至于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几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
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 月,在归途中经过调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读读讲讲问问。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归纳如下: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乎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土,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二、读读讲讲问问。
可分三步:
(1)教师串讲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2)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3)分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串讲: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 “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⑤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学生练习背诵(略)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名句分析。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三、总结。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口”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钱塘湖春行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诵读这首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介绍。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五)拓展练习: 四人一组,共同合作,用自己的美妙语言描绘诗中的西湖早春的美丽景象,先写出,而后派代表朗诵。西江月 辛弃疾
一、导入。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扣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闽、下闽)之间的联系。辛弃疾是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二、读读讲讲问问。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问: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路长,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热)这时是什么季节?(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广说丰年”的是谁?(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问: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从下旬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词人用的是倒语。)为什么要用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总结。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得好,集中地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30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精选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课堂能否进行高效率授课,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否做到默契配合,教师能否让一节课的内容合理分布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整体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
紫藤萝瀑布
一、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二、学习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四、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五、自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
a、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二)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a.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c、赏析语段中精美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③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b、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C、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④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三)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通过研读,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a.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b.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拓展延伸
a、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
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b、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四)延伸作业
①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②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五)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二)
童趣
一、学习目标
①背诵、翻译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学习重难点
①掌握文言词句,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②掌握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疏通文意。
②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板书课题。
3、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4、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①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e.果如鹤唳云端。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徐喷以烟。
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③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和练习”二。
②写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③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②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复述、背诵、翻译课文。
2、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a.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b.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a.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b.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3、体验与反思
a.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b.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c.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a、珍惜生命。b、处置有度
三、作业
a、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b、将“体验反思b”写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结
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
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联想和想象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六、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三)
理想
一、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二、学习重难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三、板书:
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人生意义(8、9、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四、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五、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②朗读、背诵。
2、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5、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6、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第五篇:201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置:
课文感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课文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
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1、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1、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2、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教学反思: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 亨特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
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教学反思:
3、生命 生命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学会对生命负责,正确地面对人生的磨难。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讲述故事《人梯》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对父母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这的确体现了母父爱的伟大,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感受到当人们面临死亡的侵袭的时候那种对于生的渴望。让我们对生命的伟大再一次肃然起敬起来。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名为《生命 生命》的文章,来感悟一下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番感悟。整体感知:
1、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读和齐读相结合。
从把握各段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事例 思考 思想感情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震惊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肃然起敬 心跳:生命 真实、奋斗 震撼 探讨研究: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2)、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请你列举生活中热爱生命的例子。
你喜欢闻文本中的哪些文字?请你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课后记: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看看三个事例分别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比较细致的研究课文。
4、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好 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迸溅(bâ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反思:
5、童 趣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â)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作业]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课后反思:
6、理想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③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②把握诗歌的结构。③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
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作业
2.继续研讨与赏析
3.语言运用 4.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二)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课后反思:
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反思:
8、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9、我的信念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盛名--蹂躏--呵责--逆来顺受----迷醉--沉醉--
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
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巩固训练:
①完成思考练习二。③课后练习二。课后反思:
10、《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
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文,原因有二: 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
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课后反思:
11、春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⑪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⑪嫩嫩的、绿绿的、⑫偷偷地、钻⑬ 理由:⑪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⑫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⑫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⑬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友情链接
作业布置:⑪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⑫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12、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抓住自然景物特点描写的手法;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情感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以她那紫菜万千的美景陶冶着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着我们发现美的眼力„„
上节课我们追随朱自清先生感受了春天的生意盎然、百花盛开,这节课我们将要步入一个与春相对的的季节—冬天。
你们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 济南的冬天是这样的吗?
她拥有着怎样用种不同的特点? 切入课文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赏析课文:
听课文朗诵,配合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并预先布置任务
1、仔细听配乐朗读,注意订正生字、词的读音;
2、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字词积累:
镶()响()晴 水藻()贮()蓄 澄()清 发髻()响晴: 慈善: 着落: 贮蓄: 空灵: 澄清: 课文分析:
1、景物特点:
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的那些景物、画面?它们分别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表现景物特点的字、词。并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每幅画面的特点
2、情感感悟
想象一下,暖和而晴朗的冬天多么令人向往,而身在其中的作者又有何感受?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你能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吗?请包含情感地朗诵一下:
(播放背景音乐,找好的学生依次起立朗诵)
非常好,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感。
点明:“景语”都是“情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高超手法。
课堂小创作或作业: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要带领大家游览古城西安,你将会带领他们去那些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怎样?试分组准备,然后派代表描绘,看谁的描绘能表现出古城与众不同的特色。
2、查阅并摘抄描写冬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文描绘了诸多美景,表达了无限的深情,作者是如何将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呢?正是凭借其高超的语言艺术,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本课的语言特色,看看我们从中可以有何借鉴: 探讨交流: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有何不同?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照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区别在于景物有无类似于人的思想情感、动作行为,引入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更„„更„„更„„(学生讨论,体会)
同时比较比喻(形、状、色的相似、共同点)修辞手法的概念,区别二者。
写作特点:总结:
1、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
拟人
更生动、形象、活力、饱含情感
2、口语化
清新的语言,平易、亲切风格 拓展延伸:
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会有生花的妙笔,请你仔细观察家乡的冬天,借鉴课文的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13、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2、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作者带什么礼物去拜访他的朋友?你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明确:
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详写古桥和树林)
“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
c、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山中世界就成了童话的世界,山中景物都成了可以倾诉、49 接纳、交流的朋友,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d、作者把大自然的风景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且又带了满怀的好心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自主探究
A、在那么多的朋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两位呢? B、作者在描绘时抓住了古桥和树林的什么特点?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C、理解“德高望重”一词,并用它来造句。(对老年人的)D、读“古桥”一节,根据内容,将它改编成我和古桥之间的对话。(明确:朋友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很亲切的,同时,对不同身份的人要注意不同的问候语)
E、朗读“树林”一节,说说其写作之妙处。(想象)F、人称的作用
古桥——你,面对面进行心的交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树林——我,第一人称便于主观想象,写得灵感飞扬。
4、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还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位“朋友”以及喜欢的理由。请举例说明: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