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

时间:2019-05-12 17:2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

第一篇: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

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教案

年级:

主讲人:

时间:

一、父母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健康的孩子。家长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

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心理素质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稳定和健康的情绪

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长心情舒畅,情绪愉快,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家长所交给的任务,学习也会更加专注。相反,如果家长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将自己在工作中不顺心的事和不满的情绪带回到家中,把孩子当作发泄对象,就会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和戒备状态。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

●坚强的意志

一个好家长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该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成功后的喜悦。同样,这种坚强的意志,也应该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好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模仿性强,辨别力弱,可塑性强,自制力弱,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断完善性格

家长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并非“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坚持长期努力,也能改造不良的性格,形成自信、坚韧、果断、有成就动机的现代人性格特征,有利于对孩子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父母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就感可以为孩子提供样板。

二、对小孩子说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星空有你心理健康园网站,关于儿童心理家长教育主题相关的文章《对小孩子说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该心理与健康文章的主要讲述的是儿童心理

在孩子面前“小心说话”

很多人以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因此在孩子面前讲话时非常不注意,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似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锐奇教授说:“孩子在出生一年内就能够体会和理解情感上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要比我们认为的时间要早得多,理解得也多得多。”

你要充分利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机会。不要等到你认为孩子能理解和接受时才对他表达你的情感。从孩子生出来的第一天起,你就要让他通过你对他说的话来了解这样的事实:他对爸爸妈妈来说是唯一的、最出色的。从这一刻开始,你就已经给孩子打下了健康心灵的基石。

多说“要”少说“不”

这里我们做个小试验:请你闭上眼睛,很响亮地对自己说:“我现在不去想有一只老鼠。”这时,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景象?肯定就是一只老鼠!用“不要去做”来强迫你思维的尝试显然是失败的。同样,对孩子经常性地用“不要这样做”来规定他的行为举止,也是会失败的。

“不要将你的玩具到处乱放!”“不要与小朋友吵架!”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每天都会从被孩子折腾得心烦的父母嘴里说出来,其实到最后几乎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不”字正是这一类教育方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所在。不仅是孩子,就连大人在潜意识里也根本不会把这个“不”字听进去。你对孩子不停地说“不”,而到了孩子的耳朵里却变成了:“将你的玩具到处乱放!”或是“与小朋友吵架!”

夸张点说,大人的“不当语言”是促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要这么乱吵!”孩子就真的会变得整天乱吵乱闹。

其实,只要父母、老师和其他与孩子有关的人能够尽可能地改变讲话的方式,就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好结果。比如,对孩子说:“请你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玩。”这类比较正面积极的教导所带给孩子的信息,就要比前面所用的那些句子要好得多。最重要的是,你这样对孩子说话比较管用。

当然,你不要期待一句话就会出现奇迹,但长期注意这个问题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举止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赞扬多一点,批评少一点

在游戏场,一个年轻妈妈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爬在攀登架最高一级上的儿子。很显然,那个孩子很想尝试着冒一下险,玩出一点花样。做妈妈的这时却大声叫道:“当心,别跌下来!”当然,这是一个正在担心的妈妈的正常反应,但反过来,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的却不是担心,而是里面的潜台词:“你真是手脚不灵活,你肯定会跌下来的。我不相信你不会跌下来。”其实,这个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真是太好了,你自己会这样小心地往上爬,你抓得这么牢。”受到赞扬的孩子会觉得非常自豪,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而不跌下来。妈妈很容易就达到了目的,即让孩子小心抓牢,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赞扬而不是批评的语言做到的。

正确和积极有效的语言能使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比较容易地达到目标,也能使孩子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不再听到别人说他“乱七八糟”而是“有条理”,不再是“乱吵闹”而是“安静”时,他就慢慢向着你心目中“好孩子”的方向前进了。

及时道歉

人无完人,万一你对孩子说了一些“不入耳”的话,那么请你一定要及时给孩子道歉,要知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来自你内心的真诚的道歉,可以化解恶言恶语对孩子的伤害。

著名心理学家、儿童研究专家和作家米勒说,一些不恰当的话,如“你怎么这么傻?”“我对你已经彻底失望了”等等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如果你觉得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对孩子进行道歉的话,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有时甚至会让孩子情绪崩溃,即使通过好几年的心理治疗都无法纠正过来。

小建议: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写写“语言日记”,把你平时对孩子经常说的话或心里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记录下来。这些“日记”会让你明白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并尝试在与孩子说话时更多地使用积极有效的句子,相信不出几天,你就会看到你的第一个成果。

对小孩子说话该注意的事项: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倾听能力。

只要有可能,语言表达上要尽可能正面积极。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你要对孩子表达出你否定的态度,但尽量不要带有指责的语气。

不管孩子的年龄多大,都要经常性地表扬他。表扬时要真诚、适度,不要让孩子对你的表扬“免疫”。

对孩子讲话,尽可能多用“我”的感受。如用“我很伤心,你总是不能和小朋友好好相处。”来代替“你总是与小朋友吵架。”

不要把语言当作一种武器来使用,而是要把它当作一种可以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和信任的有效方式。

多使用中性的语言。如果你过多地将自己个人的判断传达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形成自己人生观的机会。

一些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事还是需要对孩子多说说。比如尽管孩子已经知道你是爱他的,但你还是要经常要对他说:“妈妈(爸爸)爱你”。

不要总是谈论自己的孩子,而是要与他对话。

说话时要注意你的语调。

不管孩子有多大,如果你讲错了话,都要向他道歉。

三、摆脱家长错误的家教方式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做法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点都不用你操心,你对他考中学、考大学一点忧虑都没有,对孩子的未来一点忧虑都没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么才能说你的家教合格的。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做出如下改变:

一、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以下八种家教方法:

(一)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二)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三)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四)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五)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六)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七)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八)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第二篇:小学生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

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主要侧重两点:什么是有效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什么是有效沟通 提问:(1)你了解孩子吗?让家长说出10个孩子的优点.(2)什么是有效沟通?(3)有爱就是沟通吗?误区:有条件的爱,给出各种各样的条件.陈教授举了官城春的一个孩子与家长的例子,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随手关门的好习惯,竟然拿针扎孩子的手,仅仅是因为孩子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这种做法太严厉过头了.应该怎么办呢?好好沟通,改进不对的地方.*家长和孩子总是话不投机?家长:作业,考试,物质上的.命令式.杨笑:把学校好的事告诉家长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孩子:学校的事,家中的事,心灵上的沟通.得到尊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批评学会谴责,压力学会逃避 1.怎样进行有效沟通

*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玩,玩中学很重要.最美丽的书-大自然,推荐<窗边的小豆豆>一书

*尊重孩子的兴趣女儿以好成绩考上当地高中,结果去技校学美术,她尊重孩子,如虎天翼.大学退学,理由:没有还老师,想从事纯艺术,如愿以尝进入美术院校.*了解孩子充分发挥潜能总结如何沟通的方法:以心引导:做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当倾听者,不要以自己的定义去判断,错误引导孩子,以行动引导孩子以身引导:童心不灭以言引导:重话轻说,空话实说,长话短说.情在先话在后.以笔引导:回味无穷

*学习的五个层次:学习意愿,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知识

*对家长的话:不要要求孩子多和你说什么而要问你能和自己孩子沟通些什么不要问孩子将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自己的幸福做些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我们夫妻两个对教育孩子总是不能达成一致怎么办?”“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我的孩子爱看电视,贪玩怎么办?”

2(美国)学者尼赫茨曾就此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他们对家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条: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

东西方国家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对孩子的爱心是一样的。这两项倡议,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育专家关鸿羽为家长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三条捷径:理解孩子,了解他们心理;学会“心理换位”;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没有达到孩子提出的标准。

下边就是一个女生总结的她认为的好家长的条件,都是孩子的原话。

1、家长要有好脾气。比如允许孩子做小的恶作剧而不发火,犯错不大发雷霆,应该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千万不要惩罚淘气的孩子。

2、不看重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应该细心地跟孩子分析卷中的错误。不能一见考得不好就打骂孩子。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3、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比如要求孩子学习自己也要学习,不能孩子一问家长三不知。培养孩子身教很重要。

4、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不能赌博,因为赌博会给孩子造成嘈杂的学习环境,还危害家庭和睦,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夫妻不能吵架。

5、多了解孩子,常主动和孩子谈心。家长应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

6、多和孩子玩,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的大哥或大姐。

7、不溺爱孩子。比如不能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应该考虑孩子是否需要,家庭经济是否能支付得起。

8、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短信。如果要看应该提前和孩子商量。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

9、如果孩子做某些事情成功应该给孩子适的奖励。

10、多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交流沟通。

这篇文章完全是一位家长对自己女儿口述的忠实记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同龄人的想法都有共通之处,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完美父母的标准,各位家长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不妨对照上面的十条标准看看自己能打多少分。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绝大多数家庭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的阶段是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小学前。在这个阶段,孩子没有学习任务,又处在低龄阶段,比较“听话”,亲子之间的关系一般很“和谐”。然而,当孩子上了学,在学习上陆续出现问题后,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一些麻烦了。其表现是:孩子认为家长不懂他们的心,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和家长不能很好地沟通,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和不愉快。这样不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而且给孩子的情感与学习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孩子和家长长期陷入痛苦之中。因此,做家长的要学会教育孩子,学会顺应孩子的成长,从而建立和谐、正常的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增强,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睦。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借签以下建议:

一、端正我们的态度

有的家长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不尊重孩子的口气。因此,家长要转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把孩子作为平等、亲切的成员,不仅要把孩子当亲人,而且要当朋友和伙伴。

1、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类的共性,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应该学习尊重的哲学,这个概念是:其实,如果我们能尊重所有的人,就不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夫妻之间就不会有诸多不协调,亲子关系也不会紧张。其实,不尊重人同封建礼教有关系,也和我们从小没有受到多少尊重有关系。

尊重孩子,是对孩子人格、行为、观念或习惯的尊重。孩子虽然小,但在人格尊重上与大人没有区别。如果我们在思想上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大人可以随意左右孩子,那是极其错误的。现在有个提法是向孩子学习,就是说孩子天真无邪、童心可镜,其中蕴含着尊重的意思。所以家长在尊重孩子的事情上不要掉以轻心,这是时代家长提出的要求。

2.多给孩子理解 孩子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理解。但是大多数家长都不能理解孩子,缺乏耐心,不能换位 思考。你做错了事情,希望的是原谅还是批评;在一定期限里,你是先工作还是先娱乐;独自在家,你是看书还是看电视;上学时,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和异性交往;你爱看课外书还是课本;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会不会作弊;你犯错误会主动承认吗?你下班想和同事HAPPY还是回家做家务?那为什么面对孩子时我们就成为正义的代名词,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呢?

所以,换位思考,一定要换位思考。你不需要鼓励孩子做这些,但是你要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3.对孩子保持微笑 有的家长对孩子保持一副严肃的面孔,特别是对不如己意的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家长的“权威”。他们从不对孩子露出自己的微笑,担心这样会使孩子不惧怕自己,从而任性。其实,微笑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长同孩子的沟通方面,微笑所起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一个快乐的家庭处处充满微笑。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

二、注意我们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以各种理由忽略孩子、不管孩子,或放任孩子、忽严忽松。

1.多陪伴孩子 孩子需要陪伴,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以应酬、事业忙为借口,其实你缺乏的是耐心。当孩子出问题时,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一天和孩子待多长时间;当孩子不和我们说真话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自己一天和孩子有多少交流。尤其0--3岁是亲子教育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陪伴孩子,大人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2.制定规则要“民主” 凡事必有规则。规则的制定一要民主,需要有孩子参与;二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三要有执行力;四要祛除惩戒。对于0—7岁的孩子,最好不要惩戒,那样会打消孩子活动的兴趣和目的。孩子眼中没有任务、学习、工作、劳动。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游戏。游戏有规则,但是不要惩戒,惩戒会使活动和游戏变质。不要过早地把功利性的内容强加给孩子,不要歪曲了孩子的天性。

3.互相欣赏和鼓励: 欣赏和鼓励的话给人动力,使人勇于改善自己、力求进步,从而建立良好的自尊感。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值得称赞的地方,避免太多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带来抗拒和反感,双方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要多留意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要只计较成果,你自然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要引导孩子自我肯定和欣赏,例如回顾自 己在一天中值得高兴的事,或数一数过去一个星期的小成就,然后父母与子女互相祝贺。

4.共同建立家庭凝聚力

有参与,有承担,才有归属感,要鼓励孩子参与家事。例如为祖母庆祝生日,新年家居布臵或搬家准备工作等,大家有商有量,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就会更积极地为家庭作出贡献。

5.储备“亲密片段”

增强家人情感的联系,建立家庭情感宝库,为将来承担风雨和考验做好准备。把家庭的温馨片段、难忘情景一一存记起来,如家庭的照相薄、孩子的涂鸦画册、孩子的成长日志、家人的小字条、家庭每年的十大要事回顾录等,里面都蕴藏着珍贵的情谊。这些情感的储备会重新唤起亲子间的温馨,使双方仅靠在一起。

三、改善我们的语言

语言是教育孩子的常用“工具”,所以掌握语言形式非常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靠良好的沟通,良好沟通要靠良好的语言。

1.改变语言模式 自古以来,家长教育孩子的语言似乎已经变成了某种模式。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家长用娇惯的语言对待孩子,结果使孩子养成很多对付大人的坏习惯,如哭闹、操纵大人、拒绝饮食等。当孩子会走路的时候,家长有用限制性的语言管束孩子,命令他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结果孩子的某些发明创造又变化了。家长每天和孩子沟通的语言似乎都是那些一成不变的话,而这些话又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对孩子的新灵健康损害很大。比如,“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不可救药啊”,这是侮辱和谩骂;“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告诉你老师,让他收拾你”,这是威胁和恐吓;“你怎么还不做作业”,这是命令和谴责;“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一点也不自觉”,这是贬低和批评;“像你这样不会有出息的”,这是挖苦和戏弄;“你要是妈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这是对孩子的情感敲诈;“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李宁运动服”,这是收买和贿赂孩子;“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了”,这是和孩子讨价还价。如此等等,几乎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禅,一成不变。所以,这些对待孩子的说话形式必须改变。

2.避免情感敲诈

所谓感情敲诈,就是利用亲子之间的感情因素向孩子提条件,甚至威胁孩子。这种做法除了吓唬一下孩子外,起不到 任何作用。面对孩子的学习和进步问题,家长应该抛弃感情敲诈的行为,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孩子。例如,你答应给孩子买羽绒服,就应该真诚、坦率地告诉孩子:“无论你期中考试成绩怎样,天冷之前一定给你买,妈妈说到做到。”孩子要和排骨汤,无论孩子学习怎样,你都这样说:“只要你快乐,我们就做排骨汤。”不要把这件事与学习挂钩。孩子的学习好不好。与买不买羽绒服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孩子应该得到的,我们要无条件让他得到;孩子不应该得到的,我们也决不纵容。至少孩子在学习上存在问题和困难,父母不应该认为是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需要的是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需要的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家长应向老师咨询,也可以亲子给他讲课,也可以给他请家教老师,最终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

实际上,如果我们改掉了情感敲诈的陋习,以后和孩子沟通时也不会那样累了,孩子也会减轻压力。心理学家说,孩子学习不好,80%来自压力。

四、当冲突发生时

亲子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在处理冲突时家长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1.情绪控制要得当

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逃离“情绪爆炸”的现场,平息心中的怒火。大家只有新平气和时,才会听得懂对方的话,替对方设想。

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可尝试着转换一个想法,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起来。如孩子支支吾吾地回答问题,与其生气地想“我不能忍受你这个样子”,还不如试试看平静地想“刚才我的样子是吓着他了?他不相信我会支持他,我要想办法让他明白才是”。

家庭是一个安全的场所,能让成员自由表达正面和负面的情绪。父母应该认同孩子的感受,但要引导和鼓励他们用一种更易为别人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例如,与孩子讨论:“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使你非常生气,你觉得除了打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去处理?”

2.转化冲突为力量

父母与子女常持不同的观点,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问题是发生冲突时不一定要出现你输我赢的局面,双方可以沟通和妥协,然后合力寻找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法,带来双赢的效果。例如:父母担心孩子的成绩和自我管束能力,孩子却十分抗拒补习老师。与其怀疑孩子的能力,倒不如借 12 此机会认同孩子的信息和责任感,鼓励他给自己订下初步目标,然后再与他商讨有效的复习方法。

第三篇:小学生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

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主要侧重两点:什么是有效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什么是有效沟通 提问:(1)你了解孩子吗?让家长说出10个孩子的优点.(2)什么是有效沟通?(3)有爱就是沟通吗? 1.怎样进行有效沟通 *尊重孩子的天性 *尊重孩子的兴趣

*了解孩子充分发挥潜能总结如何沟通的方法:以心引导:做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当倾听者,不要以自己的定义去判断,错误引导孩子,以行动引导孩子以身引导:童心不灭以言引导:重话轻说,空话实说,长话短说.情在先话在后.以笔引导:回味无穷

*学习的五个层次:学习意愿,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知识

*对家长的话:不要要求孩子多和你说什么而要问你能和自己孩子沟通些什么不要问孩子将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自己的幸福做些什么.(美国)学者尼赫茨曾就此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他们对家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条: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

东西方国家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对孩子的爱心是一样的。这两项倡议,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育专家关鸿羽为家长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三条捷径:理解孩子,了解他们心理;学会“心理换位”;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

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没有达到孩子提出的标准。

下边就是一个女生总结的她认为的好家长的条件,都是孩子的原话。

1、家长要有好脾气。比如允许孩子做小的恶作剧而不发火,犯错不大发雷霆,应该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千万不要惩罚淘气的孩子。

2、不看重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应该细心地跟孩子分析卷中的错误。不能一见考得不好就打骂孩子。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3、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比如要求孩子学习自己也要学习,不能孩子一问家长三不知。培养孩子身教很重要。

4、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不能赌博,因为赌博会给孩子造成嘈杂的学习环境,还危害家庭和睦,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夫妻不能吵架。

5、多了解孩子,常主动和孩子谈心。家长应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

6、多和孩子玩,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的大哥或大姐。

7、不溺爱孩子。比如不能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应该考虑孩子是否需要,家庭经济是否 能支付得起。

8、不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短信。如果要看应该提前和孩子商量。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

9、如果孩子做某些事情成功应该给孩子适的奖励。

10、多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交流沟通。

这篇文章完全是一位家长对自己女儿口述的忠实记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同龄人的想法都有共通之处,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完美父母的标准,各位家长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不妨对照上面的十条标准看看自己能打多少分。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绝大多数家庭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的阶段是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小学前。在这个阶段,孩子没有学习任务,又处在低龄阶段,比较“听话”,亲子之间的关系一般很“和谐”。然而,当孩子上了学,在学习上陆续出现问题后,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一些麻烦了。其表现是:孩子认为家长不懂他们的心,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和家长不能很好地沟通,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和不愉快。这样不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而且给孩子的情感与学习造成非常大 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孩子和家长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因此,做家长的要学会教育孩子,学会顺应孩子的成长,从而建立和谐、正常的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增强,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睦。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借签以下建议:

一、端正我们的态度

有的家长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不尊重孩子的口气。因此,家长要转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把孩子作为平等、亲切的成员,不仅要把孩子当亲人,而且要当朋友和伙伴。

1、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类的共性,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应该学习尊重的哲学,这个概念是:其实,如果我们能尊重所有的人,就不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夫妻之间就不会有诸多不协调,亲子关系也不会紧张。其实,不尊重人同封建礼教有关系,也和我们从小没有受到多少尊重有关系。

尊重孩子,是对孩子人格、行为、观念或习惯的尊重。孩子虽然小,但在人格尊重上与大人没有区别。如果我们在思想上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大人可以随意左右孩子,那是极其错误的。现在有个提法是向孩子学习,就是说 孩子天真无邪、童心可镜,其中蕴含着尊重的意思。所以家长在尊重孩子的事情上不要掉以轻心,这是时代家长提出的要求。

2.多给孩子理解 孩子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理解。但是大多数家长都不能理解孩子,缺乏耐心,不能换位思考。你做错了事情,希望的是原谅还是批评;在一定期限里,你是先工作还是先娱乐;独自在家,你是看书还是看电视;上学时,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和异性交往;你爱看课外书还是课本;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会不会作弊;你犯错误会主动承认吗?你下班想和同事HAPPY还是回家做家务?那为什么面对孩子时我们就成为正义的代名词,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呢?

所以,换位思考,一定要换位思考。你不需要鼓励孩子做这些,但是你要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3.对孩子保持微笑 有的家长对孩子保持一副严肃的面孔,特别是对不如己意的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家长的“权威”。他们从不对孩子露出自己的微笑,担心这样会使孩子不惧怕自己,从而任性。其实,微笑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长同孩子的沟通方面,微笑所起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一个快乐的家庭处处充满微笑。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

二、注意我们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以各种理由忽略孩子、不管孩子,或放任孩子、忽严忽松。

1.多陪伴孩子 孩子需要陪伴,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要以应酬、事业忙为借口,其实你缺乏的是耐心。当孩子出问题时,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一天和孩子待多长时间;当孩子不和我们说真话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自己一天和孩子有多少交流。尤其0--3岁是亲子教育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陪伴孩子,大人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2.制定规则要“民主” 凡事必有规则。规则的制定一要民主,需要有孩子参与;二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三要有执行力

3.互相欣赏和鼓励: 欣赏和鼓励的话给人动力,使人勇于改善自己、力求进步,从而建立良好的自尊感。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值得称赞的地方,避免太多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带来抗拒和反感,双方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要多留意孩子 付出的努力,而不要只计较成果,你自然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要引导孩子自我肯定和欣赏,例如回顾自己在一天中值得高兴的事,或数一数过去一个星期的小成就,然后父母与子女互相祝贺。

4.共同建立家庭凝聚力

有参与,有承担,才有归属感,要鼓励孩子参与家事。例如为祖母庆祝生日,新年家居布置或搬家准备工作等,大家有商有量,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就会更积极地为家庭作出贡献。

5.储备“亲密片段”

增强家人情感的联系,建立家庭情感宝库,为将来承担风雨和考验做好准备。把家庭的温馨片段、难忘情景一一存记起来,如家庭的照相薄、孩子的涂鸦画册、孩子的成长日志、家人的小字条、家庭每年的十大要事回顾录等,里面都蕴藏着珍贵的情谊。这些情感的储备会重新唤起亲子间的温馨,使双方仅靠在一起。

三、改善我们的语言

语言是教育孩子的常用“工具”,所以掌握语言形式非常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靠良好的沟通,良好沟通要靠良好的语言。

1.改变语言模式

自古以来,家长教育孩子的语言似乎已经变成了某种模式。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家长用娇惯的语言对待孩子,结果使孩子养成很多对付大人的坏习惯,如哭闹、操纵大人、拒绝饮食等。当孩子会走路的时候,家长有用限制性的语言管束孩子,命令他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结果孩子的某些发明创造又变化了。家长每天和孩子沟通的语言似乎都是那些一成不变的话,而这些话又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对孩子的新灵健康损害很大。比如,“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不可救药啊”,这是侮辱和谩骂;“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告诉你老师,让他收拾你”,这是威胁和恐吓;“你怎么还不做作业”,这是命令和谴责;“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一点也不自觉”,这是贬低和批评;“像你这样不会有出息的”,这是挖苦和戏弄;“你要是妈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这是对孩子的情感敲诈;“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李宁运动服”,这是收买和贿赂孩子;“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了”,这是和孩子讨价还价。9 如此等等,几乎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禅,一成不变。所以,这些对待孩子的说话形式必须改变。

2.避免情感敲诈

所谓感情敲诈,就是利用亲子之间的感情因素向孩子提条件,甚至威胁孩子。这种做法除了吓唬一下孩子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面对孩子的学习和进步问题,家长应该抛弃感情敲诈的行为,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孩子。例如,你答应给孩子买羽绒服,就应该真诚、坦率地告诉孩子:“无论你期中考试成绩怎样,天冷之前一定给你买,妈妈说到做到。”孩子要和排骨汤,无论孩子学习怎样,你都这样说:“只要你快乐,我们就做排骨汤。”不要把这件事与学习挂钩。孩子的学习好不好。与买不买羽绒服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孩子应该得到的,我们要无条件让他得到;孩子不应该得到的,我们也决不纵容。至少孩子在学习上存在问题和困难,父母不应该认为是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需要的是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需要的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家长应向老师咨询,也可以亲子给他讲课,也可以给他请家教老师,最终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

实际上,如果我们改掉了情感敲诈的陋习,以后和孩子沟通时也不会那样累了,孩子也会减轻压力。心理学家说,孩子学习不好,80%来自压力。

四、当冲突发生时

亲子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在处理冲突时家长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1.情绪控制要得当

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逃离“情绪爆炸”的现场,平息心中的怒火。大家只有新平气和时,才会听得懂对方的话,替对方设想。

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可尝试着转换一个想法,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起来。如孩子支支吾吾地回答问题,与其生气地想“我不能忍受你这个样子”,还不如试试看平静地想“刚才我的样子是吓着他了?他不相信我会支持他,我要想办法让他明白才是”。

家庭是一个安全的场所,能让成员自由表达正面和负面的情绪。父母应该认同孩子的感受,但要引导和鼓励他们用一种更易为别人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例如,与孩子讨论:“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使你非常生气,你觉得除了打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去处理?”

2.转化冲突为力量

父母与子女常持不同的观点,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问题是发生冲突时不一定要出现你输我赢的局面,双方可以沟通和妥协,然后合力寻找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法,带来双赢的效果。例如:父母担心孩子的成绩和自我管束能力,孩子却十分抗拒补习老师。与其怀疑孩子的能力,倒不如借此机会认同孩子的信息和责任感,鼓励他给自己订下初步目标,然后再与他商讨有效的复习方法。

第四篇:一2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

一2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得到一点启迪,收获一点经验,长一些见识,心灵上得到一次震憾。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见诸报端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那么小学生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看这样的一个案例:洛虹是独生女,12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期望极高。洛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上学后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不仅父母,老师同学也都非常欣赏她,对她很是推崇,洛虹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出色,很自负。然而,正当大家都对洛虹满怀信心时,她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她正好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坚持来校参加了全部考试。由于身体不好,复习准备不足,加上心情紧张,结果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不仅由史以来第一次掉下前十名,而且数学甚至才七十几分,给她以一记沉痛打击。这次前所示有的失利使洛虹变得沉默寡言、定神萎靡、情绪低落、食量也大大减少,逐渐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发展至整天躺在床上,再不愿去上学了。家长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只是一般地安慰她几句。直到后来见她不愿去上学,他们才着急起来。问孩子究竟怎么了。洛虹说不清楚,只是一味地流眼泪。父母把她带到医院作检查并无身体异常。其实,她的这种行为表现可以判断是抑郁症了。直接原因是由于是她考试失败后自觉大失面子,精神受到严重挫折而造成的。而促发其发病的根源还在于她人小在赞扬声中长大,生活一帆风顺,以至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太差。造成的。可见,情商也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成度对一个人的影响多么重要。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环境造成的,有的是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有的是社会影响的等等。比如一个小孩长期在棍棒下长大的,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或造就有爆力倾向的性格。其实每一个问题学生,造成这个样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其实大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智障到底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是极少的。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照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如何面对挫折问题以及注意力的培养方法等。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围。希望对大家能有所用途。

有个小故事 一块钢板的价值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马蹄掌还是指针。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上课时老师给我讲的,有一个学校请来了著名教育学家来学校指导工作。这个教育学家非常厉害的就是他指导过的学生都很有出息。被教育界奉若神明。学生也以见他一面为荣。这所学校有一个班以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出名。学校很头疼。就对这个教育学家说,您来看看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办吧。于是教育学家就来到这个班,见了一班的学生。摸摸这个头对所有人说,这小伙不错一定可以成为大企业家。看一个小女孩安静坐在哪说你可是个好公关的料„„以此他夸讲了许多学生。这几个学生在他走后高兴极了。连教育学家都这么说那我一定是块好料。从此真的越来越好了。许多年以后,他又来。校长说,你真是神了你说的那几个孩子差不多都成才了。他们可都是差生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结果教育学家说,我什么也没看出来呀。我甚至没有好好看他们。我只是故意这么说的。

其实,这两个故事,就是我要说的所谓的“贴标签效应”。

例子:(哲学家的故事)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而让孩子失去了进步的机会。我没当过初中班主任二十来年,对于班主任怎样教育学生我是虽然很有发言权,但我更想说的是,我也曾是学生,就说说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吧。我记得我上学时最爱学的是语文课,而且我的作文几乎是班里最高分,常做为范文在班级中被老师宣读。语文成绩也总是数一数二的。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这么好,是因为的语文老师曾在我写的一篇作文上写过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议论文,观点独特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其实这几句点评很平常,这不算什么,很多老师都这样点评过作文。重要的是接下来还有一句话。他说“泽,溪之水也,如能汇入大海必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之彼”。这个作文本我一直保留着。这句话让我如沐春风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文学潜力的学生,所以对语文我一直就自信。我甚至现在都用这句话鼓励我自己。其实在影响学生方面老师的力量是大于家长的。有时一句话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想说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给它们贴好标签。每个班都有后进生,这些后过进生是一开始就那么差吗?是智力不行吗?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后进生会越来越差,什么都差。他脸上贴的就是差的标签。谁都认为他差,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他能不差吗?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本不是我今天想说的主要的问题即然提到了就多说两句,对不对的大家多提意见。我也许太理论话,太理想话了。因为我没真正做过,也许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我总认为学困生还有救。造成学困的原因是长期的过程主要应该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行,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肯本不有动机。使成绩慢慢排在班级的后面。然后学生会瞧不起他,他自己没有在这方面了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失去兴趣然后越来越差。学习不好,精力用在其它上了,所以纪律也不好。最后导致失去自信。如果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好的学习方法。给他们贴好标签我想会有效果的。大家不防回忆回忆咱们学校的好学生和学困生是不是我说的标签效应还有点道理。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我们总说的是这孩子不是不会就是马虎。这话听起来其实没有太多责备的意味。我们虽然知道马虎不好,但并不认为他有多严重,以为大了就好了。学习这么久之后我才知道马虎不是小事,它是一种习惯,当一个毛病成为习惯就比较可怕了。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第五篇:心理健康讲座

保持身心和谐 快乐健康成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讲讲有关心理健康的话题。

学校心理咨询室自开设以来,接待了很多的学生,也帮助很多学生解决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扰。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神经病、精神病。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正常,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困难、自卑、焦虑、烦恼等,这些问题都称为心理健康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最大财富。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很多人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珍视心理健康。

二、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清华大学学生在动物园向黑熊泼硫酸,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在饮水机里投毒谋害宿舍同学,还有学生因为争执残忍杀害了同宿舍所有同学。这样的事例太多。而我们也总觉得这些是新闻里才有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买房的问题压力很大,有几天连续失眠,然后突然精神就出现了问题,到武汉住院几次。在我自己班上的学生当中也有在初中时因为学习压力,导致心理出现了问题。但是家长并没有发现。后来我发现她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出现了精神问题,便建议家长把她带到武汉去住院。前段时间,新中百连续两人跳楼自杀,而跳楼的原因竟然都是因为吵架。这样的事例太多,这些实例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经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加入精神分裂症的行列,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到40%的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的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披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和有自杀意图的)。对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有人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

现代医学表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由于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整,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

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

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

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

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

7、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动辄打骂,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非常后悔。

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者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李世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业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的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的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和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能独立的做出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当我们出现心理问题时该怎么办呢?

四、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客观的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去做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3、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当遇到情绪困扰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缓解(1)合理宣泄。可以参加一些运动性强的体育活动,向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或者到孔康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2)自我放松。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做深呼吸等。(3)转移注意力。把引起自己不愉快情绪的事情先放一放,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事物和活动中去。(4)自我暗示。当我们情绪受到困扰时,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件事一定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4、理解他人,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无思考问题,而不是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我们青少年培养健康行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5、避免攻击性语言,培养自律能力。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自觉或不自觉出现攻击性行为,发展下去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严重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楼楼梯口和实验楼以及综合楼五楼都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对于一些不善于面对面交谈和有些问题不方便当面表达的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地点设在综合楼五楼,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都有老师在,课外活动时间为固定的咨询时间,倾听同学们的困惑。

让我们的青春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情,这才是心理健康。人字一撇就是躯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它们相互支撑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愿每位同学都能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谢谢大家!

下载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会 心理健康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讲座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

    心理健康讲座稿[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

    心理健康讲座稿(大全)

    2015-2016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应学校要求继续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师傅同事的帮助下,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

    心理健康讲座材料

    心理健康讲座材料(七年级) 初一的同学们,大家好!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得益于学校对你们身心成长的关爱,心理咨询室开设三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说到这,我不......

    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感受与体会 听了老师的讲座后,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以及它究竟有多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

    2016家长会讲座

    2016家长会讲座 让“悦读”点亮孩子的童年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所有参加本次家长会的家长朋友,谢谢你们对学校教育、对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感谢你们为了学校发......

    家长会讲座(模版)

    家长如何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 亚东第二小学----姜仁君 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来参加亚东第二小学家长会,今天我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家长和教师怎样合作教育......

    心理健康讲座新闻稿

    学院举行心理健康讲座 月日下午,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在教三楼举行,我院周辉老师担任主讲,学院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和部分学生与会。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是福祉,还是劫难?”,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