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

时间:2019-05-12 17: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

第一篇: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

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

毛振明

北京师范大学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条件下,进行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符合体育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教学设计,必须牢记以下10个基本要点:

要点1: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牢记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现在时髦的话也叫做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我们体育教师做这个工作时一定要记住: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是身体活动性。要牢牢把握这个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可按照下面的原则和程序来进行(见表1)。

表1 依据选编教学内容的原则判断教材的范例

在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时要明确什么是“急需开发的内容”,什么是“需要开发的内容”,什么是“不必开发的内容”和什么是“不能开发的内容”。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合理的原则、标准和程序,不能为开发而开发,也不能不管有用没用都去开发,更要深入地钻研新教材,教好新教材。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体育课程目标的需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服务。(见表2)。

表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判断标准与范例

要点2: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说到底,体育教学主要就是两个最主要的直接目的,一个锻炼学生的身体,一个是让学生学好有用的运动技术,而其他的目标和目的,如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是伴随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就是运动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在体育的学习中,学生们最期待的应该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了。因为运动技能的提高是学生们体味运动文化的条件,是他们在竞争中挑战自我和他人的基础,是他们展示自我和建立自信的前提,也是他们得以进行充分运动的媒介,更是他们在体育中进行交流和结友的桥梁。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提高,体育课只能是浮浅乏味游戏的堆砌,只能是幼儿型体育活动的延长。有人可能会认为淡化了运动技能教学学生就能体验到乐趣和成功,其实正相反,据研究: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因此,虚无了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是不会受到学生喜爱的。

另外,从终身体育的角度考虑,我们一直期待学生能学好一两项运动技能去积淀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爱好,学生也指望在人生中唯一正规的体育教育中学好两手去参加体育娱乐和锻炼,去营建自己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呢。我们如果现在不认认真真地去教他们点实实在在的运动技能,他们又怎样去具有锻炼身体的方法呢?他们又怎能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呢?他们又从哪里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呢?我们总不能期望他们现在天天做游戏,将来也天天做做游戏吧。

要点3:体育教学方法以传授技术方法和身体锻炼方法为主体

新的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要求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满怀贯彻新课标热情第一线体育教师更是呼唤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出现。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这个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有的是滥用所谓“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在片面地否定过去行之有效的传授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上。

那么,什么是主体性的体育教学方法(或方法群体)呢?这得要从什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效益来分析。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掌握,使锻炼身体和学会锻炼身体”。据此而论,运动技能传授是体育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运动技术是一切体育教育和教养的“载体”,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效益都应体现在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上,因此,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或方法群体)就应该是传授运动技术的教学方法。

的确,过去我们在使用“传统体育教学法”的时候,出现过“只会不懂”或“只练不乐”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我们要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但“传统体育教学法”的主体地位和功能都没有变,因此,“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绝不是取代“传统体育教学法”,而是“补充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融合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运用新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的要点:(1)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目的的,(2)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教学对象的,(3)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适用教材的,(4)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和限制在哪里。任何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是无限制和无度的,好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滥用无度。影响几种“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效果的诸因素参见(表4)。

表4

从几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来看影响体育教学方法效果的诸因素

要点4:体育教学必须伴随着有一定负荷的体育锻炼

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因素,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和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而每一个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都必须把运动符合和练习密度放在心中,要重视对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设计,并根据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把握和调整,以保证体育课的顺畅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

体育教学要重视运动负荷和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是必须重视的,也是必须坚持的。现在出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有时可能并不太关注某节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错误思潮。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也出现各种非体育性游戏、非体育性比赛项目就大量地涌进了体育课堂的不良现象,如“南瓜扁担”、“多米诺骨牌”等。在新课改中,我们关注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和注重整体教学效果是对的,但不能牺牲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因此体育课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练习的密度。

但是具体来说,体育课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样式,而不同的体育课对运动负荷的需要也不相同。比如体育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有着先后的不同,处在单元前段的新授课和处在单元后段的练习课的运动负荷要求不会一样,体育课有着传习课和探究课、班级教学和自主教学的区别,不同教学形态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他还有活动课、展示课、考核课等都对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要求,表3就是不同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

表3

不同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也是根据情况而千差万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律和僵化,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要符合体育课的基本原则。

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负荷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5)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为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所必须的工作有:(1)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情况,(2)仔细钻研体育教材,(3)了解不同的情况下的运动负荷的变化,(4)掌握询问法和观察法等更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如学生在回答“累极了”“非常累”“很累”“比较累”“有点累”“还行”“不太累”“一点都不累”时都有着不同的心率,而且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其明显的对应关系。

但是,体育教师们也要注意: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设计机械化,更不能把体育课的负荷的描绘和计算变成“假科学”和“伪科学”或粉饰体育课的虚假之物。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要为学生切实掌握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服务。

要点5:要通过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体育教师还要处理好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快,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体育教学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学习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从根本上讲是不矛盾的。我们要防止将学习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完全对立起来的认识,更不能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简单:“让学生体验与动乐趣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之,运动技能教学与体验运动乐趣这二者不可偏废,要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从目标上讲,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主业,如果教不好、教不会,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就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业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因此,运动技能不但要教,还要教好、教会。让学生体验到运动乐趣是体育课程教学所要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它既不是教师的一种“恩赐”,也不是一种“调味品”和“糖衣”,而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所在,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带体育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的前提。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和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在目标层面上不仅是一致的,而且也是协调的、相辅相成的。

从内容上讲,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不统一的。因为,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确有趣味性很强(准确地说是学生容易体验其乐趣)的内容,也有一些趣味性不强(准确地说是学生不太容易体验其乐趣)的内容。在运动技能方面,有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些技能性不强的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用“趣味性”和“技能性”划一个象限来表示的话,就可分为“趣味性和技能性都强”、“趣味性强但技能性不强”、“技能性强但趣味性不强”、“趣味性和技能性都不强”的四大类体育教学内容(如图1)。

图1 四大类教学内容的图示

“趣味性和技能性都强”的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比较容易达到协调,可充分利用;“趣味性强但技能性不强”或“技能性强但趣味性不强”的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相对不宜协调,可突出其某一方面的价值;“趣味性和技能性都不强”的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都有困难,因根据需要谨慎运用。

在教学方法层面上要对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上述四类教学内容,我们都不能回避,对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来说也都有用。重要的是我们要针对上述四类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1)我们应该把“趣味性和技能性都强”的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可以将其理解为“饭”(主食),是主教材。针对这类教材,我们要深入研究其教学规律(学理),认真教好这些教材,充分发挥这些教材固有的趣味性和技能性,使学生体验其中的乐趣,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对必须要教的那些“技能性强但趣味性不强”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菜”(副食),也是重要的教材。针对这类教材,我们要深入研究其教学规律(学理)的同时,大力改革组织教法发掘一些富有乐趣的因素来进行教学,如通过情境化、游戏化、竞赛化、简易化等方法,使这些教学富有乐趣。但千万不能为了趣味化而放松运动技能教学。

(3)对“技能性不强但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味精”(作料),它们不能是主教材。对这类教材,我们更多的是作为调节教学的辅助内容来运用,如在准备活动,调节情绪或休息放松时运用,除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外,这类教材的运用不能过多。

(4)对“趣味性和技能性都不强”的教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药”(针对某种症状),他们不可能成为主教材。对这类教材,我们更多的是作为锻炼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特殊内容来使用,如在冬天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长跑,以锻炼他们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等。运用这类教材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对症下药”,不能滥用。

从教学效果上讲,“教得好”和“玩得好”有时是一回事,这是教学艺术的境界,但只是“玩得好”而“教不好”的课,不能叫做体育课,光是“教得好”的课也难免有点遗憾。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方法有利于掌握运动技能,如练习法、念动法等。有些方法有利于学生体验与动乐趣,游戏法、比赛法等。有些教师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如果我们有了上述对不同教材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层面上,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较好的结合起来。

要点6:善用集体因素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窍门

在体育教学中,善用集体因素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窍门,这是因为体育教学是体育学习集体体现很充分的教学环境,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的途径主要是--体育学习集体适应,而且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又是体育教学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

1、集体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集中体现

说到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多人都觉得不好理解,也很难判断,于是就把它加以分析,但分解得过细却会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群体意识”、“文明行为”、“进取向上”等。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社会适应的集中体现之处。我们认为,这就是人对“集体的适应”。

因为,人对社会适应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是否适应身边的集体。如果一个人不能把自己融入身边的集体之中,那么,他们怎可能去适应社会呢?如果一个人能融入身边的集体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集体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而集体教育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媒介。由此而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着眼于集体教育的环节,应该在集体教育的层面上来分解社会适应的目标。

2、体育学习集体适应是社会适应与体育教学情景的交汇点

落实体育中的社会适应,我们必须找到社会适应与体育教学情景的交汇点。如果我们的社会适应泛出体育教学的情景,那么,这些目标就与教学实践没有关系了,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没有关系、与教学内容更没有关系了。在肇庆的30节展示课中,没有出现一例与“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有关的社会适应目标就是一个证明。我们认为,社会适应与体育教学情景的交汇点就是体育学习集体的适应。

体育学习集体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形态,既具有一般的集体的因素,又具有更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教育性。因此,它的可设计性、可把握性和教育的可靠性都更强。同时它又是充满着体育教育要素的集体形态。所以体育学习集体是一个绝好的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具有很好的效果。

只知道“体育学习集体适应”是学生与社会适应的交汇点还不够,还必须找到体育教学中促进学习集体适应的各种环节、情景及其表象,并找到这些表象与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连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有效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依据“集体的6要素”和体育教学情景,我们对“体育学习集体适应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具有连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见表5。

表5 体育学习集体适应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具有连点

职责的分担在集体中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完成自己的任务,为集体作贡献,使自己离不开集体,使集体离不开自己。在小组中有无固定的角色(如裁判、记录、策划、器材管理等);是否积极完成在班集体和小组教给自己的任务;在集体体育活动中是否显出一定特长。培养学生建立愿意为集体做贡献精神;使学生有发挥自己特长,扮好自己的角色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认真完成集体任务的态度。

规则遵守集体的共同约定-规则,使自己与集体的规定、进而与社会的规定相一致,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是否自觉地遵守体育运动的规则、是否自觉地遵守班集体、小组制定的规则;是否服从裁判的裁定等。认识规则是“共同的约定”,是维护秩序和集体也包括自己权益的意义;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共同的活动愿意并经常与所在集体的成员一起设计和参与各种活动,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共享,使自己与集体越来越近。

是否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在自主性活动中是否躲避大家。积极参与以班集体和小组为单位的各种活动;克服孤僻、散漫等不良心态和行为。

要点7:体育教学评价要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既要一如既往地注重终结性评价,恰当地发挥评价的甄别功能,又要强化过程性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

任何课程的评价都是由评价的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与作为评价的对象的“对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和“对学生实际进行的学习过程”两个方面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将它们的相互关系用象限来表示就构成了教学评价的基本构造图(见图2):

图8 教学评价的构造和评价类型

如图2所示,教学评价主要由4大类(含8小类)组成,如果加上其他非主要性评价(如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应有9类教学评价,这些评价都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有关系。

1、教师对学生的学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中最传统的评价方式,由于评价的主体是最有经验的教师,而评价的对象又是最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及其中的学生,因此,这个评价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评价又包括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时作为教学结果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两种评价形式。

2、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的评价,这种评价也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主要形式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两种。

3、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视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也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评价形式又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的随时反馈”和“有学生参加的评教活动”两类,前者往往是非正式的评价活动,而后者往往是正式的评价活动。

4、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是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形式也包括

“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自我评价”,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教活动”两类评价,前者和后者都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在人员方面有个人性的、体育组内的和校际之间的,在时间上有平时性的和定期性的形式。

5、其他评价:既其他人员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如家长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国外的PTA(家长教师联合会)对体育教学的评价等。由于这种评价的主体既不是体育专业人员,又没有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因此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和参考性的评价。

以上几种教学评价在评价作用方面各有利弊,在重要性上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被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见表6):

表6 对各种教学评价的分析

由于各种评价其在教学中进行的时间和场景不同,因此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操作形式,及手段运用也不相同,第一线体育教师在实施新的评价方法中,也作了许多开发研究,现简要归纳如下:

要点8:体育教学过程要扎实,要体现教学性

传统的“三段制”体育教学过程本身没有什么错。因为“段”就是“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阶段性,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也都要分阶段。有人说“现在大多数教师放弃了分段的教学模式”,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有些体育教学的分段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且所谓的“放弃了分段的教学模式”实质是“放弃了按运动技能教学规律进行分段的教学模式”。但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任务就是传授运动技术。如果“放弃了按技术教学需要和程序分段”,那体育课将按什么来分段呢?

的确,体育教学的确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那是为了利用多种模式来辅助运动技能教学,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多种目标,也是为了克服“三段式”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例如,用发现式教学的分段方法(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懂”(明白道理);用领会式教学的分段方法(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球类项目中“学会”(掌握技术);用快乐式教学的分段方法(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乐”(体验成功和乐趣);用主动式教学的分段方法(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用小群体式教学的分段方法(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竞争与合作”(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但是:第一,这些教学模式从来不否定运动技能教学,相反都是依托在运动技能教学之上的模式;第二,这些教学模式也不是“替代”,更不是要“放弃”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而更多的是完善它和补充它;第三,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的时机和频数也要适当,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使用。总之,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丢失自我”。

另外,体育课堂教学的分段也不宜过多。体育课应该分多少段比较合适?这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分段方法等具体情况来决定,不好一概而论。但,无论如何将45分钟的体育课分成8、9段甚至10段以上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既然成为一个阶段,就应当有独自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否则分段就没有意义了。要完成独自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如果分阶过多,就会由于时间不够而使教学蜻蜓点水似地一带而过。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都在课程设计层面上,努力去克服“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和“教学安排蜻蜓点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再出现“没有教学过程”或“教学过程蜻蜓点水”的问题了。

要点9:心理健康促进要融入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育锻炼中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科学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这个新目标的提出既反映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体现了学校体育工作者主动承担重任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但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当前进行新课标实验中的一个难题。难就难在:两者如何结合,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促进的联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的“热血运动”所带来的陶冶。体育运动伴随着超过日常身体活动的运动负荷,伴随这个“热血”运动,人的情绪会变得亢奋和激动,这种兴奋对人的情绪会产生特殊的陶冶作用。如运动后人对运动、对合作、对意志等的认识与体会都会变得更加深刻,甚至可能领悟到对人生的意义。我们从体育比赛获胜或失败后人们的举动(如获胜后的狂跑、拥抱、在地上打滚、拍打地面等,失败后的懊恼、沮丧甚至痛心疾首)中就可以看出来。运动中的强烈亢奋,可能导致不良的心态和不文明行为,这时就需要抑制,而且这种抑制是需要有强度、有理性背景的。实现强兴奋状态下的强意志,是一种心理调节过程,因而,可以提高人的心理调节能力。

2、“高峰体验”下的心理锻炼。“高峰体验”是指在一种高强度超日常性的心理体验。由于这种体验是模仿非日常的身体活动,并伴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体操、攀岩、独轮车、滑冰、游泳等等,这对人的懦弱心理和挑战心理产生“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往往是挑战心理得到了胜利(因为在体育教学中环境下的“高峰体验”基本上是安全的、可行的),因此,它有利于人的心理的锻炼。

3、“直接的即时性评价”有助于群体意识的培养。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其基本表现形式的,因此,它与其他课程教学不一样,其教学评价具有“即时性”和“直接性”这种评价几乎是体育课独有的评价,让一些技能好的学生感到高兴(有了展示的机会),也让一些技能差的学生感到头痛(因为会当中出丑)。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体育课喜欢或惧怕的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运用“即时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锻炼,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学习与正确评价他人,也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克服那种只顾自己表现不顾他人感受的不良行为。

4、体育教学对规范行为的要求与约束。由于体育教学中的身体活动是一种非日常性的身体活动,因此,安全问题和过激的行为都比较突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有一份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有些是限制自由的活动,如在游泳教学中不能私自离队;有些则是合法不合理的,如比赛中裁判误判也必须服从等。这些要求与约束,有利于学生进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抑制不良的行为,提高自律能力。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连点

要点10:通过细化工作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体育教学中的身体锻炼和安全不是“鱼和熊掌”。的确,体育锻炼伴随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运动的危险性还比较大,如器械体操等。在体育教学第一线,许多优秀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上了一辈子的体育课,他们也教器械体操、跨栏等教材,也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伤害事故。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体育锻炼和安全是可以兼得的。

那么,如何切实地保证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呢?我们认为要在体育教学设计时考虑好以下的方面:

1.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教师对学生安全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周密细致的工作,是来自于他们对学生的热爱,只有热爱学生才有真正的责任心(而不是“逃避责任的心”),只要教师有了责任心,才会有周密的安全对策,学生的安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2.安全来自于教师高超的保护技能。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光有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安全保护技能,这种技能包括:

(1)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布置的技能;

(2)对运动器材进行检查和保养的技能;

(3)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的技能;

(4)把握教材难易度与进行教材安全化处理的技能;

(5)对各种危险进行准确预测的技能;

(6)对各种动作进行安全保护的技能;

(7)利用学生群体进行相互安全保护的技能;

(8)对紧急伤害事故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置的技能等。

3.安全来自于教师规范的工作程序。学校和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还要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体育场馆使用制度》、《游泳池使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等。要用制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来确保学生的安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校的场地干净整洁,器具美观、漂亮、结实,器材周围的护栏醒目、距离合理。这些都是因为这所学校在这些方面具有健全的制度,有了制度就可避免随意性。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要靠师生共同来维护的。因此除教师外,学生也必须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要领与技能,要使保护安全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让学生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要领来规避危险。比如当学生一旦在器械运动学习中发生什么意外,只要教师事先告诉学生“在器械上运动时如果出现意外,决不能撒手”的安全要领,而学生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伤害事故。

体育教学中有的危险是不可预测的或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如在上体育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发生了无法躲避的雷击、经认真体检后证明无疾病的学生在正常运动负荷中猝死等。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危险,体育教师都可以凭借经验加以预防的。对于在前一种情况下造成的伤害事故,法律是不会追究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责任的;而对大部分可以预防而教师没有去预防造成的伤害事故,法律就一定会追究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因此,教师要负责任的一定是可以预防的事故。那么,哪些是教师可以预防与需要负责的事故呢?我们归纳一些现实中的真实事例,供老师们参考和鉴戒(见下表)

第二篇: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4个要点

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4个要点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牢记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性质。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是身体活动。2 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体育教学主要就是两个直接目的锻炼学生身体和让学生学好有用的运动技术。

3体育教学方法以传授技术方法和身体锻炼方法为主。

体育教师在运用新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目的。

2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教学对象。

3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什么为适用教材

4搞清楚“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和限制在哪里。

什么是

4体育教学必须伴随着一定负荷的体育锻炼。

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负荷时要遵守以下的原则:1 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5 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为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所必须做的工作有:1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情况。2仔细钻研体育教材。3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负荷的变化。4掌握询问法和观察法等更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要通过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善用集体因素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窍门。

7体育教学评价要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有4大类8小类

1教师对学生的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反馈)

2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3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的评教活动和学生的教学反馈)4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研究和评课)

8心理健康促进要融入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育锻炼中

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促进的连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体育的“热血”运动所带来的陶冶。2“高峰体验”下的心理锻炼。3“直接的即时性评价”有助群体意识的培养。4体育教学对规范行为的要求与约束。

9通过细化工作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如何切实保障体育教学只能够的安全,我们认为要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考虑好以下方面:1安全来自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2安全来自教师高超的保护技能。(这些技能包括:1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布置的技能;2对运动器材进行检查和保养的技能;3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的技能;4把握教材难易度与进行教材安全化处理的技能;5对各种危险进行准确预测的技能6对各种动作进行安全保护的技能;7对学生群体进行相互安全保护的技能;对紧急伤害事故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置的技能)3安全来自教师规范的工作程序。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10:各水平的体育教学机会就相当于校本课程

11单元一定要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在制定单元计划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合理地安排每个年级的教材数量。不要过多,突出重点教材;2要合理地安排每个年级的教学时数要有超大单元(20学时以上)、大单元(10学时左右)、中小单元(2-5学时)、超小单元(1学时,甚至融合在课中)的概念。3根据现在教材的状况和体育教学时间的状况设计合理的教材组合和搭配,设计四种主要教材层次,即精学类教材;粗学类教材;介绍类教材,锻炼类教材;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和设计体育教学的单元类型(教学模式)

1针对新课标的目标和不同的教材层次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精学类教材,要切实较好运动技能,通过实实在在运动技能的提高,满足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味运动文化的需求,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技能的不断提高的成功感,从而热爱体育。

粗学类教材,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并初步入门体会运动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满足学生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多样性的需求,并在多种运动中体会集体合作和公平竞争以及进取、克服困难等多种感受。

介绍类教材,要全面介绍体育运动文化和项目知识,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运动的实质,从而使学生贴近体育。

锻炼类教材,要在上述运动技能课中,结合项目技能的教学有意识地,有层次地,适时地进行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练习和有关专项素质练习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练习。

2针对新课标的目标和不同的教材层次选用和开发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不断提要体育教学质量。

3针对新课标的目标和不同的教材层次开发教学评价的方法,搞好激励性和过程性的评价,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搞好体育教学

5要建立大课程观,推进课内外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进体育教育。13 重视体育课的负荷和重视体育课负荷计算的区别

14要正确处理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段。

第三篇: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 体育 教学设计 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博狗网教学,它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体育教学为基础对课堂进行预设。那么,如何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法的编写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学策略的设计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学呈现方式上,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而是可以改变程序,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规范动作,主要是让学生感悟与体验,更多的让学生间接学到知识技能。在师生互动方式上,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项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与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编写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把体育课堂教学与竞技训练划上等号,加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过于单一,没有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较少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缺少科学健康方法的指导,创新精神被抹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设计在目标的范围更加宽泛,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更加适合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如“图一”所示,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有操作领域的目标,有认知领域的目标,还有心理品质方面的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考虑教学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目标细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可操作性,并且对目标细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达成后有明显的特征,可以测量出目标达结果。目标的细化包括三个要素,一是行为,即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二是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达成目标,三是标准,即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也就是结果。最后是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成率高教学质量就高,如果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结果不相符,则要对教学目标重新制定或者重新调整教学过程。只有预先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条件强化预期的行为,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过程的编写

教学过程是课堂的核心,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集中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实际上是表现的教学的流程,按顺序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学过程设计中有课堂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展现教师如何 组织学生按预设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能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来达到高效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内容的编写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放手”给体育教师们的教学敞开了空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中内容的重、难点,还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器材、学生的实际体育基础等对学习内容重新组合、建,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条件,大场地则设计大场地的教学,小场地刚有小场地的方法,器材的多寡也决定上课练习密度、强度等方面。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包括学生的体育基础与经验,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对体育知识的需求等,从终身体育终极目标出发,既要传承传统的体育内容,也要引入新兴项目,做到继承与发展相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健身性、综合性,结合体育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身心特点、各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实际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时数诸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学习的各个活动环节。

五、教学评价的编写

体育设计中的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调整也要依据教学评价结果。不要忘记,在教学中,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学评价对后来的学习作相应的调整与变通。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仅仅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多少,也即能力的变化程度。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进步的幅度、快慢,而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六、教学载体的编写

体育教学媒体是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用来辅助于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媒体含义非常广泛,除了基本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外,还包括计算机、录音机、摄像机等音响设备,也包括粉笔、黑板、体育服装、甚至语言、文字等媒体。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媒体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到最合理的搭配,做好最到位的辅助体育教学。媒体的利用要简单易操作、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要强调一点的是,在利用媒体教学时不要本末倒置,特别是在公开课不要哗众取宠,而影响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基本原则。

七、教学情境的编写

情境教学已经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软件手段之一,被教师们普遍使用,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再根据对运动技能的价值判断,利用一定的背景为载体,创设出接近真实事件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融入其中,“以玩中学”为主,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可以把呼啦圈与跳远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设出“小青蛙找妈妈”这一情景,让学生沉浸在童话般的环境中完成练习。

[参考文献] [1] 马学勇.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博狗体育, 2011,(05).[2] 祁晓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中国学校体育 , 2011,(04).[3] 杜俊娟, 潘勇.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原则及操作程序.体育教学 , 2011,(01).[4] 于素梅, 杨帆.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体育教学 , 2011,(01).

第四篇: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

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

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它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

体育教学为基础对课堂进行预设。那么,如何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法的编写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要,体育教

学策略的设计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

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学呈现方式上,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

模仿学习,而是可以

改变程序,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在教师的指导

下体验规范动作,主要是让学生感悟与体验,更多的让学生间接学

到知识技能。在师生互动方式上,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项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与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编写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把体育课堂教学与竞技训

练划上等号,加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过于单一,没有把教学内 篇二: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关键词] 体育 教学设计 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博狗网教学,它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体育教学为基础对课堂进行预设。那么,如何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些什么呢?

一、教学方法的编写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学策略的设计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合作探究,发挥主动创造能力。教学呈现方式上,不光是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而是可以改变程序,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规范动作,主要是让学生感悟与体验,更多的让学生间接学到知识技能。在师生互动方式上,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项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与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编写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把体育课堂教学与竞技训练划上等号,加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过于单一,没有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较少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缺少科学健康方法的指导,创新精神被抹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设计在目标的范围更加宽泛,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更加适合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如“图一”所示,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有操作领域的目标,有认知领域的目标,还有心理品质方面的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考虑教学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目标细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可操作性,并且对目标细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达成后有明显的特征,可以测量出目标达结果。目标的细化包括三个要素,一是行为,即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二是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达成目标,三是标准,即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也就是结果。最后是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成率高教学质量就高,如果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结果不相符,则要对教学目标重新制定或者重新调整教学过程。只有预先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条件强化预期的行为,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过程的编写

教学过程是课堂的核心,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集中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实际上是表现的教学的流程,按顺序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学过程设计中有课堂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展现教师如何 组织学生按预设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能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来达到高效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内容的编写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放手”给体育教师们的教学敞开了空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中内容的重、难点,还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器材、学生的实际体育基础等对学习内容重新组合、建,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条件,大场地则设计大场地的教学,小场地刚有小场地的方法,器材的多寡也决定上课练习密度、强度等方面。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包括学生的体育基础与经验,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对体育知识的需求等,从终身体育终极目标出发,既要传承传统的体育内容,也要引入新兴项目,做到继承与发展相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健身性、综合性,结合体育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身心特点、各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实际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时数诸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学习的各个活动环节。

五、教学评价的编写

体育设计中的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调整也要依据教学评价结果。不要忘记,在教学中,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学评价对后来的学习作相应的调整与变通。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仅仅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多少,也即能力的变化程度。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进步的幅度、快慢,而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六、教学载体的编写

体育教学媒体是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用来辅助于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媒体含义非常广泛,除了基本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外,还包括计算机、录音机、摄像机等音响设备,也包括粉笔、黑板、体育服装、甚至语言、文字等媒体。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媒体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到最合理的搭配,做好最到位的辅助体育教学。媒体的利用要简单易操作、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要强调一点的是,在利用媒体教学时不要本末倒置,特别是在公开课不要哗众取宠,而影响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基本原则。

七、教学情境的编写

情境教学已经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软件手段之一,被教师们普遍使用,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再根据对运动技能的价值判断,利用一定的背景为载体,创设出接近真实事件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融入其中,“以玩中学”为主,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可以把呼啦圈与跳远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设出“小青蛙找妈妈”这一情景,让学生沉浸在童话般的环境中完成练习。[参考文献] [1] 马学勇.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博狗体育, 2011,(05).[2] 祁晓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中国学校体育 , 2011,(04).[3] 杜俊娟, 潘勇.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原则及操作程序.体育教学 , 2011,(01).[4] 于素梅, 杨帆.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体育教学 , 2011,(01).篇三:如何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如何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个以传播理论、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为基

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解

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体育教学设计成果趋于完善的调

控环节。通过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以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各

个要素和各个环节的选择和组合是否恰当、是否协调作出判断,并

且根据教学目标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设

计方案的优化。

评价是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不能忽略或省略。依据教学评价理论,我们可

选择多种评价的方式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成果进行评价。一份体育教

学设计方案形成以后,首先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即前置评价。在具体的设计方案试用之前,先进行诊断、检查,看看是否有原则性

错误,如教学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教材的内容是否精选了,科学性

怎样,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否符合人体生理

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等,先从大方向上给予评价,以免在后续的试用实施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在诊

断性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如有不足之处可以及时修改和调整。

第五篇: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坪地小学:刘朝瑞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上,学校教育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根据少年儿童喜爱竞争、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形式多样教学、使课堂气氛更浓、学习兴趣高,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的德育教育

教师要对我们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德育教育,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本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这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和开发的宝贵资源。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因素、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把那些反映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民间传统体育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兴趣,通俗易懂。既能把民族文化传承下来,又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提高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准确合理的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达到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年龄比较小,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 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四、形式多样,展开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以前的教法单

一、形式单一,就不能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而变化多样,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入竞赛,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时,不利用多样竞争形式就叫学生分组跑、学生跑两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但运用胸前贴报纸加速跑,从中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跑得快,跑得快报纸就不会掉下来的道理,然后利用分组比赛贴纸跑、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最后再次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于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以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五、利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同时。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六、利用比赛进行教学。

体育课教学中从准备到结束都有竞争、运用竞争,可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 2 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活力。如“报数”我利用“扣分比赛法”,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如有一个错了扣一分,错少的组名列前茅,然后根据名次进行奖励表扬。这样,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就有趣味了,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七、利用竞争模仿进行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个动作的学习,特别是新、难动作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不光开动脑筋,而且获得成功快乐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带来生机。如我上一年级“立定跳”时,先让学生自由模仿各种动物跳,如有的学袋鼠跳,有的学兔子跳,有的学青蛙跳„„最后,我把正确的立定跳动作展示给同学们看,让他们分辨动作和青蛙跳动作相同,两脚并立同肩宽、稍半蹲、两手后摆,起跳后两手经后向前摆起、挺胸、落地时收腹,同起跳动作相同。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踊跃参加,而且对“立定跳”的动作铭记深刻。

八、正确地运用游戏和差别进行教学。

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成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引入竞争学习形成。如我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运动中不限于单一的徒手操、也可以做些游戏。如采用“ 击圈中的人”游戏,男女各分成两组,在相同时间里,看哪一组击到圈里的人最多,多者为胜。又如我在教小学的投掷时组织同学们打活动目标,小沙包直接命中活动目标为1分,多者为胜。这样,不仅复习了投掷动作要领,而且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和投掷能力。而在游戏中取胜并不是容易的事,必须要认真的学习投掷一定技巧,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大胆竞争。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我们有时应运用这些差别,引起竞争。如我在教六年级接力跑时,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圆圈接力跑”,男的在外圈、女的在内圈。这样男女同学一起比赛,一起竞争,教学气氛一定很浓的。因此种种的差别,条件好的学生由于适当限制了他的优势、或者加大难度,这样就缩小差别,条件好的学生想获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了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体育课 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内容的安排应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方向,为学生服务。特别是集体性游戏和形成多样的竞争活力。教师能到其中去进行引导和协作,使课堂气氛变的更加活跃和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下载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太师一附小 张元芝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就今天的这节课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备课......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新教师培训材料 推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会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工作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无法将学到的理论或经验迁移到实际教学工作......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摘要: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调动学生全面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

    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

    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 芷江侗族自治县荷花池小学杨雪彬 【摘要】:教育活动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以一定的媒体为中介的信息交流与互换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

    新型城镇化要点

    新型城镇化要点一、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他们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学......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李婉婉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

    新型玻璃 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防盗、嫌疑人、夹丝网、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粘在、噪音、废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