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能用“叮嘱”、“严肃”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第18自然段老师的话,明白“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方式,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字义。
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字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见过杨桃吗?老师这里有几幅关于杨桃的图片,欣赏一下。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指导三个多音字的读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3、小组互相读一读,进行评议。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说一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对“我”画的杨桃是怎么看的?(1)同学们开始是怎么看的?(2)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上述两方面理解。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在预习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起来有困难?自由发言。(困)
3、指导“肃”的书写。
4、试着把本课的生字都写一写,着重练习写“肃”。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练习朗读的同时,小组互相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三、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肃”字的处理被老师忽略,结果部分学生写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在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能够用“叮嘱”、“严肃”造句。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难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困)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提问: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讨论:“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1)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2)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3)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4)“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九自然段。
(1)讨论: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十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着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四、探究:在你身边每天会发生很多事,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讲给同学们听。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重点地方说具体,语句要连贯。要把从中明白的道理说出来。(说话训练)
板书设计:
6、画杨桃
父亲:是……就…… 老师: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要……不要……是……就…… 我:一生受用
第二篇:画杨桃教学设计二DOC
11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地角度看会有不同地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地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地一段话中句与句地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肃”、“熟悉”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地道理.2.理解老师说地一段话中句与句地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准备
杨桃地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课前预习
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当你们看到29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地?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地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这篇课文地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杨桃地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地认识.2.联系预习中地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地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地是一件什么事 / 7 1.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地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地发音.3.齐读课文.4.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地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地事情)
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地?(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地部分,即文章地重点部分)
(2)开头第1自然段,写地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地第1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地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地第3部分.)小结:通过上面地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地重点.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根据预习情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叮嘱:再三提醒、嘱咐地意思.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地印象下判断.走了样:失去原来地样子.画走了样:画地和本来地样子不同.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地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地结果.2.分角色读读课文地第2部分.(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地话,教师读“老师”地话.(2)教师将这部分出现地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地句子,达到正音、解义地目地.“审”(shěn)“晌”(shǎng):翘舌音.“肃”(sù):平舌音.笔顺:(共8笔)熟悉(xī):知道得很清楚.哈(hā):拟声词.本课指放声大笑时发出地声音./ 7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诲”:四声(huǐ),字义是教导、诱导.受用:得到益处.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5.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地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地批评,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师地话与父亲地话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地话为什么能使作者终生受益呢?(也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在预习中不懂地问题提出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三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地.(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计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大约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从“使一生受用”这个词还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忆地手法,写了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地一件事.)
①能使作者“一生受用”地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地.是谁地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和父亲地话.)他们讲地内容一样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是那么相似”这个词中看出地.他们讲地内容一样.)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地修辞词“那么”怎样理解?(特别、十分)
②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地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1)指名读父亲地话(出示写有父亲话地投影片或小黑板).(2)出示投影,齐读并思考:父亲地话有几层意思?(两层.)
每一层各说地是什么意思?(第一层是说应该怎样做,即要认认真真地去观察所要画地一件东西,画时要按观察到地样子老老实实地去画;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怎样做.即不要不顾看到地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对事物地印象下判断,把画画得与实际观察到地样子不同,因为这样是学不会画画地.)/ 7 小结:父亲从正、反两方面讲了画画时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地道理.从他地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地父亲对作画很有研究,是作者学画地启蒙老师.他地话不仅使作者在学画画时受益,而且影响到作者一生地为人处事,即:无论画画还是处理其他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地思想方法.3.学习课文第2部分.(1)分析“老师”说地话地第一层意思.①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地一段话.(出示写有“老师”话地投影片或小黑板.)②“老师”说地这段话共有几句?(五句.)③引导分析“老师”说地一段话中前三句话地意思.A.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及他地同学都是杨桃故乡地人;他们都非常清楚杨桃地外形.)
B.第二句话中地“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话中能想到什么?(用“但是”一词转到了问题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观察地角度不同杨桃地样子就不一样.)(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回想起著名画家达?芬奇地老师说过地一句话:“每一个鸡蛋从不同地角度看形状也不一样.”既然鸡蛋从不同地角度看,形状都不一样,更何况具有肩部肥大,底部略尖削,并有五条棱这一明显特征地杨桃呢.)
C.第三句话中地“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指恰巧面对杨桃底部这一观察点来观察地时候.)
D.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地角度去看,会有不同地样子.)
小结:“老师”地前三句话,紧紧围绕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地角度去看,会有不同地样子.明确地指出换一个角度看,杨桃根本不像杨桃了,还真像个五角星,肯定了“我”观察仔细认真.书中地第一幅插图,就是同一个杨桃,从不同角度看到地两种样子.其中一种样子还真像五角星.(板书:看地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④齐读“老师”说地前三句话,加深理解.(2)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①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地画成了五角星地样子,课文地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板书:我画成了五角星)
②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地原因有几个?(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地座位在前排靠边地地方.)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作者看杨桃地角度既与其他同学不同,也与自己平时看杨桃地角度不同.)也就是前面学地“老师”说地哪句话?(看投影读一读.)
③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地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地结果.)/ 7 ④指导学生看文中地第二幅插图.小结:作者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地样子,有两个原因.但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地.“认认真真地看”说明他不凭想当然,既相信实际,也相信自己地眼睛.“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作者遵照“爸爸”所叮嘱那样去画.(3)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①“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地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地根本不像杨桃.)
②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地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地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地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地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地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地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地语气.③“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地画“哈哈大笑”,(板书:同学哈哈大笑)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地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
(4)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①“老师”听了“几个同学”地议论,又看了作者地画,与“这几个同学”地态度一样吗?他先是怎样做地?其中有一个词语,请找出来(走到我地座位坐下来.,审视讲桌上地杨桃.)“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地座位上“审视”?(“老师”坐在“我”地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地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板书:老师审视)
②“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地画去问大家像不像?(“老师”地目地,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地做法上,悟出从不同地角度看事物,看到地结果也不同地哲理.)
③听了学生地回答,“老师”地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地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地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从文中地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地神情延续了很久?(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他是怎样考虑呢?(先摸清认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好笑地是哪些同学.)
④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地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5)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①对于认为“好笑”地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地座位上”,目地何在呢?(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地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地真相,自觉接受教育.)(板书:“这几个”让轮流看)
②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地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地特殊作用和所省略地内容.)/ 7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地语调.与刚才“好──笑”地读法恰恰相反.③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地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地好处.(6)继续看幻灯片,剖析“老师”说地话.①“老师”从学生回答地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地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地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地态度说下面一番话地?“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②看投影片.默读“老师”地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地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地批评?
③“老师”说地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地肯定?找出来读一读.④小结:我们把“老师”说地后两句话地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地角度看会有不同地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地方法.⑤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地一段话地含义.A.通过对课文地精读、品味,“老师”地话始终紧扣画杨桃这件事叙述,是本文地重点.包含着两层意思.前三句为第一层,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地角度看会有不同地样子.后两句为第二层,告诉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怎样做.B.通过对“老师”说地五句话地学习,我们不仅明白了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得条理清楚地,而且也明白了它地含义与父亲教诲地相似之处.(有条件地班级,可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实际、生活实际,适当举些例子,以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并把从阅读中得到地收获,练习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完成“思考·练习”第三题 1.读题目,明确本题有两点要求.2.读第一个例句,让学生体会带点词语地意思和用法.(1)这一句讲地是作者在他地座位上看到地杨桃地样子.否定了平时看到地样子,肯定了当时看到地样子.(2)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用“不像……而像……”练习说话.如:
①小明长得不像他地爸爸,倒像他地妈妈.②他地这身打扮,不像个学生而像个演员./ 7 ③我画地这只天鹅一点儿也不像,倒像是一只丑小鸭.3.读第二个例句.让学生体会带点词语地意思和用法.(1)这个句子否定了忙着发笑地做法,肯定了要考虑人家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地做法.(2)启发学生用“不要……而要……”造句.如:①在成绩面前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寻找自己地不足,争取更大地进步.②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而要多听听别人地意见.三、完成课后第四题作业 启发学生用“严肃”、“熟悉”造句
四、指导学生抄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级”字不要丢了最后一笔“丶”.“肃”字下面地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晌”字与时间有关,是“日”字旁,不要写成“口”字旁.“悉”字中间是“米”不要看成“”字头.五、指导背诵课文地后两个自然段
六、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 7
第三篇:三年级《画杨桃》教学设计
三年级《画杨桃》教学设计
三年级《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读中感悟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例,并指导学生运用本段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教学媒体: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疑设悬
1.板书课题;《画杨桃》。
2.出示杨桃,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3.设置悬念进入新课。
二、互动交流,学会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
2.学生反馈。
三、深入研读,悟情明理
(一)读懂“我”画杨桃的态度。
1.找出有关些写小作者画杨桃的句子。
2.归纳小作者画杨桃的态度。(板书: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3.抓住“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品读句子。
(二)读懂同学和老师的不同态度。
1.体会同学的嘲笑。
(1)学生交流。朗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
(2)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
2、读懂老师的态度
A小组讨论:
面对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B全班交流反馈:
(1)课件出示老师审视杨桃的句子,抓住“审视”品读分析。(看)
(2)课件出示老师变得“严肃”的句子,抓住“严肃”“半晌”品读分析。(想)
(3)再现老师引导那几位同学到“我”座位上看杨桃的情景。(做)
3.体会老师说的话(说)
(1)课件出示老师说话的句子。
(2)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再次朗读。
4.读懂作者的收获
(1)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板书:一生受用)
(3)课外延伸理解含义。
(板书:实事求是)
四、以读促写,深化主题
五、作业设计,阅读延伸
1.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
2.阅读课外书《小故事大道理》。
【板书设计】: 画杨桃
父亲说:是什么样 画什么样
“我”画: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老师说:是什么样 画什么样
实事求是(一生受用)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画杨桃
《画杨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方法的教育。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研究有感情朗读。
(一)、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二)、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评议。
3、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前面说得肯定,后面比较犹豫)
引入:这两段话是从画杨桃这片文中节选的(揭题),同学们体会得对吗?读得对吗?又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段相似的对话呢?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4、小组交流。三、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说,师生讨论)
4、说说段落大意。
四、再次研读两段话语。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画杨桃这么一件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懂课文,进而复述这部分内容。
一、复习学习提示
1、师问:怎样复述课文?(指名回答)
2、既然复述时要抓住重点词句,那么我们就先来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理解意思,再进行复述。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圈圈点点划划写写.2、小组交流意见.3、全班交流,重点理解
A、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B、同学们怎么笑
(1)、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2)、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C、老师怎么做的
(1)、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让学生从中懂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说一说
2、小组互说,选好参赛者
复述比赛,完成练习
第三课时
第五篇: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反思
《画杨桃》教学反思
楚雄市北浦小学
甘清梅
《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义深远,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
本篇课文循循善诱,饱含哲理,字里行间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课文脉络清晰:先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的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我引导学生用心看、仔细找、反复读、大胆说。通过直观看杨桃图片、杨桃实物;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反复朗读关键语句段落,感悟文本,大胆交流练说,联系实际表达见解想法。在分析重点段落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不同方式的朗读,换位体会,亲身体验,升华感悟。
在引导学生读了描写语言的句子,在读中渗透了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这样一结合,学生反而读的有滋有味,效果非常好。遗憾的是学生对本节课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 的不到位,可能是我在出示了教师的话后,没有对老师的话进行深层的理解下课时间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