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

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

代理家长培训教案

主讲:陈隆平2010.4.16

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培训方式:集体培训

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一、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三、指导孩子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学校老师特别是代理家长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并做好指导,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四.具体规划:

留守儿童两周或者一个月到结成对子的家长家中去住两天。通过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共度周末,共同生活,同吃团圆饭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代理家长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主讲:李朝坤 2010.5.14

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留守儿童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之中。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了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例如某地有个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务工,跟着姑妈生活,但是他姑妈只负责他每天三顿饭吃饱,其他一切不管,导致该学生养成许多的不良习惯,长期逃课、打架、玩电子游戏等,甚至发展到偷抢摸拿的地步。学校多次与其姑妈联系,但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呢?以其姑妈的原话来告诉大家:“我只管他不饿到冷到,其他我一切不管!”家长朋友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呢?虽然我们在生活上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但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心理、生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又给予了多少关心和关注呢?比如孩子在学校干了些什么?表现如何?及时回家了吗?.......这些我们关心了吗?虽然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的有效性,我们特此举办了本次培训活动,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教育好孩子,帮助他们成材。

那么我们作为代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留守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亲娘一样对待孩子,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辛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你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关怀孩子的精神成长:把孩子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

(二)有自卑心理情结。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产生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六年级女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

(四)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有少数孩子会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们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谨慎。

那么作为代理家长可以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职责,主动履行好代理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

(2)“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多到学校走访;

(3)“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根据老师所反映的留守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惑,与其父母多联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代理家长不好当啊!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特别是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和任性的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这些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

1、当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该怎么办?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怎么办?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卸责任;

3、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怎么办?我们要充分冷静,待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象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

5、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 培养合格人才

主讲:王德文 2010.9.22

一、当代留守儿童的特点

1、生活环境优越,吃、穿、用能满足,图享受的求知欲望高。

2、心理状况—自尊感强,不喜欢听不顺耳的话,好享受,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总想有,亲父母,隔代感情不深。

3、缺乏正确意识,自我控制弱,易上网瘾。

4、行为放纵,有意无意的摆脱监护人的管教。

二、存在的问题

未成年留守儿童令人担忧,由于第一监护人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隔代管教手段和方法不适应现代青少年,感情淡薄,许多方面使人失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情孤僻,内心封闭,情绪冷漠,缺乏爱心,脾气暴躁。

2、无上进心,学习落后,家长监护不力,学习目的不明确。

3、生活习惯不好,不洗头、不洗澡、不理发、留长头发染色。

4、监护人夫妇意见分歧,一方要求严格,一方敷短。

5、监护不到位。玉章中学一个学生请假后离家出走,家长不去找,在双溪水库淹死。

6、违法犯罪增多。四化表现令人担忧,即犯罪低龄化,未成年人的

犯罪率占犯罪人数的70%左右。犯罪多样化,偷、抢、杀、骗、诈、奸等。手段残忍化,五宝镇一个小学生杀死大人,荣县西门桥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晚上杀死外公和母亲。走向极端化,双石镇的一个学生在荣县读中学,因为某种原因想不开服毒自杀。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留守幼儿缺乏科学喂问题。将近10—20%的务工父母子在儿童1岁前外出,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母乳喂养,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对幼儿的认知、情趣、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2、对6—14岁的孩子监护管理弱化。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缺乏亲情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孩子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哺育,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玩耍的欲望总是深深地埋在心里,50%左右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最大的苦恼是孤独,其中女童的比列更高,约85%以上。他们的性格内向,自卑、孤独、不善与人交往、情绪消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学习上,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不理想,学习成绩优秀的约占20%,中等的50%,差的30%左右。生活上不能自理,饱一顿,饿一顿。个别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不少儿童的负面影响较大,迷恋网吧,个别儿童转向“问题少年”甚至违法犯罪。

3、农村15—17岁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在校比列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下降,辍学比列不断上升。初中阶段结束后,不少的大龄留守儿童进入劳动力市场。由于学历处于劣势,多数就业层次较低,待遇不高,缺乏社会保障。大龄女童遭受性侵害的问题屡有发生。

归纳起来,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业失去有效教育,生活失去足够的帮助,心理失去平衡,亲情感失落,安全失去保障。

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其次,整个社会生活中,“金钱至上”理念是造成留守儿童这一怪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重点讲一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监护人,培养合格人才”。

1、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祖父母为第二监护人,外祖父母为第三监护人。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都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在法律上承担了第一监护人的责任,负责孩子的管理教育,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紧密配合。家庭教育是第一所学校,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儿童少年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教育,千万不可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发展、和谐、美满、兴旺和富裕。同时,对一个地区的平安、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观念。家庭教育主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的四大任务是: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有利于别人的人。学会做人是四大任务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成功的教育是学习、做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孩子堂堂正正的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孩子成才的更本。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坚强的意志、有健康的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培养孩子知荣辱、懂礼貌、讲诚信、有善心、有爱心。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家庭的道德教育要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劳动意识、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增强自学、自律、自强、自控的能力。总之,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要使具有热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有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传统美德;有为他人奉献的可贵品质;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应重点抓好以下教育:

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良好的行为习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和劳动习惯。儿童时期使培养这些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受益终身。

②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要从小锻炼,一般在15岁以前抓紧意志锻炼,错过了最佳时期孩子就会养成懒惰、怕吃苦、怕困难,变成意志懦弱的人。

③诚信教育。诚信就是守信用,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修养品行,成就事业的根本大事。要使孩子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诚实就是不说谎话,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不欺骗别人。教育孩子有错及时改正,放学后按时回家,努力完成家庭作业,捡到东西上交,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随时注意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④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孩子在11、12岁—18岁之间,性生理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家长要正确管教。特别是女孩月经初期,家长要讲清楚这是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不要恐慌。

3、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念,明确责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儿童是自己家庭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的力量,是富国强兵的生力军。掌握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是能够成为合格人才的。

监护人的责任是教育、保护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儿童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掌握三个基本观点:①孩子是人;②孩子是终将走向社会独立的人;③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

监护人在管理孩子中注意克服以下几点:

①对孩子溺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在校学生只看分数,不看做人。②批评指责多,说服鼓励少,粗暴、打骂、缺少感情沟通。③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指责他的父母,放任自流,不敢管,管不了。

孩子是人,监护人要平等对待孩子,要善于了解他、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家长要放下“长者”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走进他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进行正确引导。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当面指责他“笨”,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指责他。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监护人要当好身教重于言教的表率。言教就是正面的说服教育,身教就是以行动表现出来,用行动教育比语言教育的效果更好,更直观。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监护人首先做到。要孩子不能做的事,监护人带头遵守。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孩子的人格发展,直接受家长的人格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言行是孩子的活教材。家长的人格形象是通过潜移默化、暗示、感染、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问题父母”管教的孩子,一般会转向“问题少年”。父母爱胡作非为,孩子同样胡作非为。这就是俗话说的“屋檐水点点滴滴”。

当监护人要在“看、问、听、教”四个字上下功夫。看就是观察。经常观察孩子的行为动态是否正常,问就是了解情况。定时不定时到学校了解情况。听就是通过语言收集信息。随时注意收集来自各方情况反映。教就是坚持正面的说理教育,不要打骂。正面教育,指出优点、缺点,提合理要求,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孩子处于发育过程中,表现会出现反复,教育要有耐心。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除了平时负责孩子日常教育和管理,还要与孩子的父母、学校的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超过其他代理监护人,让其父母经常同孩子进行沟通的管教效果会更好。经常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使孩子感到不孤单,学习有信心,困难有人帮,激励孩子正视生活,勇于进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合格人才。

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民法通则》的法律规定,认真履行监护人责任,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一个合格的家长。

留守儿童现状及学校教育措施

主讲:陈隆平2010.11.18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臵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据团中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而随着新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

一、主要问题: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来照管孩子的一切。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留守儿童群体中,大多数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较好。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二)、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在家里,他们不讲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晚上串门看电视;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交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有抽烟、赌博、打架、酗酒的,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三)、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观念,缺乏人情味,也缺乏正确的人生志向。

(四)、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措施: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监护不到位,家庭教育不得力有很大的关系。留守儿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政府部门也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关心,但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

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让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开展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在农村不仅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它监护人,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同样缺乏监护知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由学校在外出人员较集中的地区组织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有利于问题的缓解。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不断的探索,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来解决。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希望不只学校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来解决留守儿童这个当前社会问题。

学校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主讲:李朝坤 2010.12.6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如何搞好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呢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

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倾注情感,多交流。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 我想与你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教师要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他们的忧虑,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帮助与鼓励。让他们走出情感阴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三、利用活动,多鼓励。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打字”比赛、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瞅准机会。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主讲:陈隆平2010.12.13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思考

1、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教育不当,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若是由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抚养教育,由于他们没有文化,不懂什么知识,只是一味的溺爱,要什么,拿什么,买什么,孩子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长大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决不做第二,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道怎样应对了。若是托亲戚朋友照看,普遍认为不便经常过问或严格管教,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于是孩子在家一套,在外一套,往往口是心非,长大后孩子的诚信可能就有问题。而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教师和生活管理员也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表现,有些不良的习惯就有可能产生。如果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极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会产生消极变化,容易产生越轨行为,严重时有可能参与违法乱纪活动,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监督的失控,加上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好奇心强,自护意识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如果文化和治安环境不良,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诱和侵害,这样导致其发生危险的几率明显增大。还有的经常、长期的上网、玩游戏等,甚至还有可能用父母给他们的生活费去上网、玩游戏,那么他们正常的一日三餐就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营养不良,就会导致健康受损,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3、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亲情,亲子关系严重缺乏,渴求亲情,心理健康堪忧。与父母缺乏交流与沟通,其他监护人代替不了父母应该承担的完整的监护职责,遇到成功、失败、快乐、挫折时,找不到对象倾诉、发泄,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形成孤僻的性格,有时还容易走极端,离家出走或走向自残、自杀等。

4、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如果是由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抚养教育,他们往往大多是文盲,不知道怎样辅导,希望全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如果是在亲戚朋友家,别人也有忙不完的事要做,哪还有心来辅导。如果双亲有一人在家的话也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劳务,往往也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学校教师也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单独的辅导,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跟不上,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往往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日后好出人头地。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没有文化一样的打工挣钱,看到社会上没有本事的混混一样的过得好,于是往往产生厌学情绪,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滋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学习再也没有兴趣了,总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5、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走后,都交给了别人监管,但是其委托的人如长辈、亲戚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精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监管。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尽到监护责任了。只要送到学校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等教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认为没有人管了,就自由自在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有时邀约三五个人或上网、玩游戏,或下河洗澡,或打牌喝酒,甚至还打架斗殴,养成不良的习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某一个单方面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应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将会耽误一代人的前程,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

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儿童的行为习惯、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是从大人的言行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外出务工家长尽量不要双双外出,实在无法克服,要双双外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把孩子带到自己打工的地方,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成长。如果不行,在外出打工前,一定要认真考虑将孩子委托给什么人监护,看有没有监护的能力,像文化水平、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思想品德等都是重要的条件,如不妥善考虑,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后悔莫及,遗憾终生了。在外出打工期间,要健全亲子关系,要经常与孩子取得联系,进行沟通,通过书信、电话等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不感到孤独,能够健康地成长。要提高沟通频率,同时注意沟通内容不仅谈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厚爱。父母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打工经历通过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了解打工生活的艰难,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孩子刻苦学习的动力,将来好用学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是学习知识的主渠道。但学校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应该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力。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扎扎实实搞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给孩子基本的必要的科学知识外,还要教会他们怎样注意自身的安全,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还应该与留守儿童多亲近、多交流、多沟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表现。通过学校关工委等开展一系列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他们的关爱,用友情、师生情来弥补父母给他们缺失的亲情,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儿童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不隐瞒,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3、社会环境方面:

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更容易被周围不良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像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对孩子有极大的诱惑,孩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学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重拳打击黑网吧等不良文化场所,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政府方面: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的一系列制度,要奖惩逗硬,纳入目标考核。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解决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非法营运车辆的治理等相关问题,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实行“代理家长制”,为外出打工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消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他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通力合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用爱心、真心、耐心去关心、帮助、教育他们,还需要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学会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学会独立生活,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爱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教案

关爱留守儿童教案

拟写人:张营

【教学目标】

让留守儿童明白并理解父母的外出务工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和过上好的生活,同时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让留守儿童明白父母亲始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教学难点】

让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授课对象】

龙场中学八年级(8)班全部留守儿童。【授课地点】

龙场中学八年级(8)班教室。【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很高兴能来给你们上这堂课,因为你们都是幸福的孩子,你们有爱你们的父母,虽然他们没能长期陪伴在你们身边,但他们却把父爱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考虑一下对于父母外出务工,你有何看法,5分钟后大家一个一个上讲台说出你们的想法。

二、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的想法

好了,5分钟到了,现在请同学们上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不要怕,我们算是一家人了,怎么想就怎么说。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父母是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不得不出门务工;有少部分学生会认为父母不管自己,不爱自己;有少部分学生会难以表达,甚至不开口说话,此时一定要做记录,以便以后的关爱工作到位。

三、小结学生的发言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很欣慰,但同时也有些担心,欣慰之处,是你们能明白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父母外出确实是为了你们,担心之处是你们还有些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同学们,当你们回到家不见爸爸妈妈,你们也许会失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的爸爸妈妈下班后,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住处,不见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思念,何尝不牵挂。他们是多么的爱你们,多么的想和你们在一起。此时此刻,我代表你们的爸爸妈妈送你们一段话:

孩子,离开你,生活所迫。夜深人静,甘愿承受思子之痛!孩子,为了你,含辛茹苦。白昼喧嚣,努力让你健康成才!

同学们,父母之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为了你,他们不顾一切辛苦,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就是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也要为了他们、为了自己争一口气,努力读书,唯有好好读书,改变生活,才能报答他们。

四、随机提问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沟通情况

估计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是不少的。同学们,你们听听,其实父母是非常关心你们的,否则他们也不会经常打电话问这问那,也不会经常往家里寄钱寄衣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独立生活,让他们看出我们的成长,让他们看到自己发付出是没有白费的,同学们说好不好?

五、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所面临的困难

估计有部分困难时学习上的,这点简单,作为老师,理当第一个为其解决;估计有部分困难是生活上的,要站在父母和亲人的角度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一定要私下找其交流,慢慢改变他们的性格。

六、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给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话,有条件的可以传达给父母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一定要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生活无奈之举,他们希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学习,改变生活,让父母早日和我们团聚,加油同学们!

八、同学们下去就此次课的感受,写一份心得体会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在了家中的孩子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由于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而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他们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失衡诸多问题。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79.2%;其次是隔代监护,占16.9%,在这几种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1、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据有关调查表明,有 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的比例达到64.8%,甚至有 8.7%与父母没有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留守儿童也很少能够直接与父母通话。留守儿童强烈渴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因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大愿意寻求帮助。在对387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其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的出现。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在对387名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57.6%、35.2%、7.4%、30.6%和 41.3%。另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在对2000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临时监护人又因种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监护权,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为何农民在外出务工时不将孩子带在身边?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农民工在城里只能扮演“外乡人”的角色,始终难以融入城市之中;二是城市高额的教育费用。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由此将不断增加。在他们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力量。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建议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协调机构,并吸纳规范有关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借助社会和政府力量,打造完善的“留守儿童”关护网络。即:家庭监护网络、基层组织管护网络、学校帮扶网络、社会呵护网络以及法律保护网络。

2、调整、制订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例如取消入学限制和高额的借读费;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纳入规划之中,在学校的建设、布局、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民工大批进城的趋向等等。

3、改善农民工收入情况,在经济层面上帮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正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原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导致留守儿童不断增加。从这层意义上说,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建议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收入状况,并改革城市的教育体制,让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能够轻松地接受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本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留住外出务工人员。

4、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逐一记录。并建立留守儿童监测制度,明确监测办法,形成长期工作制度,实行动态跟踪。从而对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事实基础,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5、加强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学校要对家庭教育缺失进行补偿,更多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并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留守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6、推进寄宿制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在城市中能够稳定地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将留守儿童带到城市上学,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条出路,出于现实中的实际困难,支持创办民工子弟学校不失为一种过渡性的好办法。

7、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对留守儿童的正确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宣传普及家教知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引导外出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给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定期对监护队伍开展家教培训和咨询,传授科学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8、针对缺乏家长的直接监护、处于弱势的现实情况,加强公安等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一是维护社会治安,集中力量对各种涉及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打击;二是联合公安、教育、司法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普法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三是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各相关部门依法加强了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对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经常性地检查,禁止18岁以下的学生进入这些场所;四是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租房上学的情况,加强了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和巡查,保证租房学生的安全;五是公安部门与学校建立警民共建关系,夜间放学时,由民警和巡警进行治安巡逻,保护孩子安全回家。

9、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同时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疏导台,从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帮扶,监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工作。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我参加了“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事就会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而他们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农村儿童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对孩子的监控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反社会人格。

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

党中央正在大力号召新农村建设,这么多的留守儿童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极为不利的。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令我们欣慰的,今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尤其以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最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要求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长。而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教育应该要更为严格,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沟通、教育

【正文】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确保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父母一方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人代为照顾,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不仅如此,由于存在家庭教育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了让人难以臵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来才被提到人们关注点上的“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成绩较差。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我们知道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留守儿童诸多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1)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现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教育大多偏于溺爱,祖辈本身知识少、见识少,教育不得法,只有以生活照顾为主,由于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方面。学校教育侧重于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部分教育者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放任自由,顺其自然就造成学生难以教育,把责任一推了之。

(3)社会方面。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教育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

而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以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因为,家庭

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及家长的监护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得少、关心得少,造成孩子难以教育。总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阻碍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点关心、多点交流、多点教育”,我们作为教育者应默默地关怀,经常与他们交流讨论,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教学中多以鼓励式教育为主,不要将“留守儿童”一词经常挂在嘴边,以防不懂事的小学生互相对比,让留守儿童觉得“低人一等”。

二、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尤其是了解清楚其父母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经常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以信件或短信等方式向其父母反映,让其在工作之余多教育其子女。例如:我班曾经有一位同学星权,其父母均在广州打工,他们经常致电给老师来了解其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沟通,这位同学在心理上感觉其父母就在身边,父母对自己足够重视。

三、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分布在各个班级,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儿童特征又不同,心理、学习、生活各有差异,为了准确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我作为班主任,认真摸底调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走向及孩子托付照顾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差异,开展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接近留守儿童,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用爱塑造他们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使留守儿童对班主任有信赖感,既把班主任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如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子航,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如果老师对他多关心一点,他就很高兴

也很听话,我抓住他这个特点,经常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做课间操时我发现他的衣服破了,就叫他做完课间操后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他来到办公室我就叫他把破衣服脱掉,然后我拿出针和线,给他缝补起来,缝好叫他穿上,他高兴极了,连忙给我说谢谢.还有几次我看到我班几位同学的衣服和裤子破了,就回到家拿我家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上,这样做能得到孩子家长的赞扬,因而家长对我很尊重,学生对我也很亲切。班主任需要耐心细致地处理出现的问题,世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班主任,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留守儿童的心灵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影响,做出违纪的事来。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1、精心策划主题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留守儿童的心理比其他学生表现更为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在学习上表现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孤僻、嫉妒;在社会关系表现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在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班队活动。如在三.妇女节“今天是你的节日”为

主题的班队活动中。让学生送一份礼物给妈妈,说一句感谢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班队活动中,留守儿童能够管好自己的生活,在寝室里不仅能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搞好卫生,还能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比如将自己得意的一幅画贴在自己的床铺边,在桌子上摆上一个可爱的小玩意儿。通过活动,环保意识已经内化成他们的需要,审美能力已经体现在生活中了。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留守儿童的情操。

爱唱爱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据此特点,我每周定时开展文艺活动,而且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平时向任课老师推荐,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学校的舞蹈、绘画、书法、电脑等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才干的机会。并通过活动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自信。平时还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优化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体育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为此,我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体育运动如:迎面接力比赛,拔河比赛和广播操

比赛等,鼓励他们积极报名,积极参与。通过比赛,让他们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以此达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考文献:

[1]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2]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师》2010年27期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当你走出城市的喧嚣,若用爱心的耳朵去倾听,你就会听到,在远离繁华的城市,在那些偏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孩子,他们用带着哭腔声音呼唤:“爸爸妈妈!回家吧!”......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朱集镇一小刘丽娟 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凸现出来,学校教育的负担自然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承担了更重要的培养下一代的重......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是师德之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孩子成长,有爱才有未来 昌黎县荒佃庄镇大营小学 摘要: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

    关爱留守儿童

    一、 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

    关爱留守儿童

    “情暖童心 ”点亮未来 — 东风南方绵达店诚邀您探访上新小学留守儿童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

    关爱留守儿童

    实践报告 报告人:姬国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外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