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高春红
浅谈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
在地理课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什,从而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信息媒体,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以往的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地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致使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只重形式不注重实效、为电教而电教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应用缺乏必要的研究。为此,笔者就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统筹考虑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的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过程与操作程序。可见,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必须从属于教学设计,但与教学设计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介入了现代信息技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达到最优化这个目标。
教学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这种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普遍行为。而最优化教学就是教师所期望的一个理想目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的最优化目标,是必须有一定条件的。其一,教师因素。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等。因为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否则就难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
其二,度的把握。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也不是每堂课都需要进行的,因为中学地理学科配套的音像教材,并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配备,同时,也不是地理课程的每一个章节都需要。因此是否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根据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时,无论选择哪些教学媒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如果不从整体上去考虑,而是从局部去考虑,那么就较难取得最优教学的效果。
其次、科学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教学目标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地理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的基本依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布鲁姆等人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地理学科也同样包括这三个领域,《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里也规定了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地理教师为了追求成绩,往往只注意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时,教师如何来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是科学处理好《地理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与每一个章节或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的教学目标,它“统帅”章节教学目标;而章节教学目标是微观的教学目标,它受宏观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师在分析与确定章节或课时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二是教师要科学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等级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章节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在确定实际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真加以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无疑为实现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最优化的目标创造了可能的条件。
再次、合理确定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的策略与选择
教学活动的策略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的程序与方法、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等。所以,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策略也应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师制定的设计应用策略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定策略与选择媒体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来说,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是指:对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点的确定,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机的确定。例如,教师在设计初中地理《美国》一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如果打算选择传统教学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一般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如果打算适当选用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对原来的讲授法及教学程序就要作相应的改变。我在初中地理《美国》一课教学中,适当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信息量丰富,声色并茂的优势,获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另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学会看是地理教学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其中如何从丰富的媒体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这也是培养自己终身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一般要求学生通过看多媒体,了解主要有哪些知识点?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看,在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那么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效果就一定会更好。让学生“言”。21世纪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中,我一直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大胆“言”,不要老依靠于老师的讲。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思考,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好吗?那种表达更为准确?将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会出错,即使出错了或有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会帮你把问题纠正过来;还会帮你找到出错的原因,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十分有益。让学生“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其实,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其中的学科思想和答题方法,学会思维。因而,我在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时,注意设计能引导学生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类习题有何规律、这种方法或表述好吗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模式和答题能力。让学生“研”。地理学科中有许多重要的结论和规律,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那么现在,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索能力一定会增强,也为有志于对地理学科作深入研究的同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地理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们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顺应新的时代潮流,主动地投入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篇:高拍仪对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由于传统的实物投影仪存在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操作复杂、清晰度不够,功能不足,不能够方便地与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实时切换等问题,曾经应用很多的传统实物投影仪在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课堂中已经很少应用,很多学校甚至不再配备传统的实物投影仪。类似实物投影仪但比实物投影仪价格低廉,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功能更多、更强大的“数字实物投影仪”——“高拍仪”的出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实物投影仪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能够有效地实现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为变革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高拍仪简介
高拍仪,是指高速影像拍摄仪,也称速影仪、速拍仪或备课王,是最新研发出来的一款便携数码办公用品。它具有折叠式的便捷设计,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在所连接的电脑上利用驱动软件完成一系列的功能操作。例如能进行实物展示、电子白板、高速扫描、拍照、录像、复印、网络无纸传真、制作电子书、裁边扶正等操作(如图1)。
二、高拍仪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高拍仪业已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接下来,笔者就以所在学校广大地理教师所使用的心意答高拍仪为例来具体谈一谈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录像功能、抓图功能、扫描管理功能和电脑桌面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图2为心意答高拍仪驱动程序界面——心意答教学助手,在使用高拍仪之前,需要完成心意答高拍仪驱动程序的安装。
1.实物展台功能——投影地理文本材料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类似于传统实物投影仪的功能,不同的是高拍仪能够连接电脑,利用图形化软件界面(如图2)进行操作。能实时地将文本材料(如教材、教辅、课堂练习、试题、学生作业、学生学习成果等)呈现到投影屏幕上,也能实时地展示演算、实验等动态过程,而且软件还带有工具栏(图3下方)和白板工具条(图3右侧),能够实现多点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也可以进行简易的白板标注,使用简单方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比实物投影仪更先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能很好地取代传统实物投影仪的课堂教学功能。实物展台功能具有2个模式:实物展示模式(如图3)和对比教学模式(如图4),对比教学模式又可分为2分屏(如图4)和4分屏对比教学模式。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的学习、教学离不开地图,不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要重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重视地图,用好各种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各种地理文本资料、方便图文结合教学,并且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教师在文本资料上的各种标注、分析演算、演示绘图、实验等教学过程,为地理过程性教学提供了方便。
2.录像功能——录制地理教学微视频当前微课(微视频)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高拍仪的录像功能,可以把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教学操作和讲解过程即时录制成视频文件,也可以把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的实时展示、各种标注、分析演算、演示绘图、实验等动态过程进行录像,将演示过程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图5)。这些视频可以在课前录制,也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同步实时录制,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高拍仪的录像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于录制教学微视频,对于学生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可以随时方便地重复观看录制好的微视频,进行差异化的自主学习和复习,减轻了教师重复讲解某一知识点和学生重复问同一问题的压力。
3.快速抓图功能——方便实施地理对比教学高拍仪的快速抓图(拍照)功能,可以快速抓取或拍摄文本资料到电脑桌面或正在编辑的PPT、WORD文档中(如图6),结合高拍仪实物展台功能中的对比教学模式(如图4),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地理文本材料,用于实现对比教学,特别是用于比对(包括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对比、学生学习成果和参考答案之间的对比等)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练习、试题以及学生的课堂或课后学习成果等,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服用于课堂教学。
4.扫描管理功能——收集地理电子教学素材高拍仪的扫描管理功能,可以快速地完成对纸张大小为A3以内的文本文档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并能对扫描文档进行OCR识别,将文字图片等转化为WORD可编辑文档,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师收集各种文本地理教学素材,并转化为可编辑的WORD电子文档,为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储备可编辑再使用的各种地理教学素材。
5.电脑桌面功能——实现多媒体和高拍仪地理教学的实时切换高拍仪的电脑桌面功能,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电脑桌面和高拍仪教学助手软件界面之间的切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高效便捷地用于释放电脑桌面,实时进行高拍仪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切换,展示电脑中预先准备好的文档、视频等教学素材,并且提供非常方便的白板标注小工具,用于标注展示电脑中展示出来的文档、地图、图表等地理教学材料,更好地实现高拍仪地理教学和多媒体地理教学之间的自如切换、对接与配合。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录像、抓图、扫描管理和电脑桌面等功能,在投影文本材料、进行图文资料分析、录制教学微视频、对比教学、收集电子化地理教学素材以及实现多媒体和高拍仪地理教学相配合等方面有着广泛而实际的应用。
第三篇: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与地理教学
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与地理教学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 陈晓芳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教育现代化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梳理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的科技基础后,分析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有益实践和面临的问题,最后认为应当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应用多媒体手段,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应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 力,引导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探讨和思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宽泛、内容丰富的应用性学科,尽管它的分支很多,但中小学地理教育是整个地理学科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地理学教学中,多媒体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对于克服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的同时,在学生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基础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卫星图片、飞机拍摄真实的素材收集,还可以对真实的地理形态及演变进行动态和静态的模拟和还原。将这些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算机技术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以电脑为载体的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网络技术)的普及,让计算机科学的各种技术走进课堂和教学研究已经成为现实。地理学科的重要学科特征就是对需要应用丰富的图形,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一些地理图画处理和加工。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弥补了地理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上绘制地理图画和书写文字的局限性,可以将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的大量板图、板画内容在电脑无限的储存空间中展示出来。
二、多媒体手段应用对地理教学的有益实践
(一)减轻了地理教师平时额外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这样一来往往要耗费教师课前和课后额外的很多时间来准
备,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正确、标准地完成图画,并不容易,一来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额外工作,教师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给学生讲解地理学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同时,教学中的图画可以永久保存,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包含的信息容量大、结构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例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由于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可以用不同颜色闪烁来逐一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再将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显示出来,将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同时显示;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显示等等,让学生们根据气温和降水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这样解决了教师只用语言很难表达的内容,并且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即可掌握此部分内容,不仅大大地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概况和特征,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代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实现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
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这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能把各种地理事实材料,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等展现在学生眼前,不致漏掉某些关键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三、多媒体在现代地理学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
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育多取得的效果好坏,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但是,目前在我国偏远地区和基层一些中小学校,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比较缺乏或者是落后。因此,随着多媒体应用于现代教学的迫切需求,对基层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也是基层学校的一个软肋。是目前偏远山区和基层学校在应用多媒体教育手段中普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
[2]
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解决。
(二)多媒体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不利于抓住教学重点
往往在一种现代技术的应用都会很容易让使用者陷入一种路径依赖,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在面对丰富广泛的内容时,常常容易抓不住教学重点,容易偏离原本设计的教学轨道。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会容易陷入一味对图画的摄取和增添,而忽视其他相关文字和知识的丰富,而学生也会容易陷入只是对生动的画面的专注和感兴趣,而忽视了地理教学中应当摄入的知识。
(三)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思维以及领悟能力都提出了较高地要求。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把多媒体仅仅看作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那么就没有达到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积极意义。只会将一切的教学都包办到底,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利于学生成长。
四、如何更好促进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地理教学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地理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首先要积极提升教师掌握多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针对西部和基层学校教师
资源稀缺的问题,应当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以学历深造、短期培训等方式将教师送到专业学校学习多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可以借助于大学生支教、支边、教师交换等活动,短期引进一些专业教育人才,充实本地教师实力,带领本地教师提升多媒体技术水平。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应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演示很多地理变化过程,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中,通过媒体制作的动画演示,同学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因为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所以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阳光是不同的,从四季形成的基本过程,再结合生活经验实例,边演示叙述、讲解,生动的语言和直观效果,突破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
(三)应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多媒体辅助手段,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地理情景的模拟,为学生提供一个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平常教学当中教师呆板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8年10期,第72页.[2] 张云霞.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J],宁夏教育科研,2008年第1期,第61页.[3] 吴嫚.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体会[J],教育革新,2006年第2期,第59页.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便应运而生,在教学中日益表现出强大的功能,特别是在地理教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学地理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结合在地理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地理教学,问题思考 1.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也随着逐渐成熟,它融入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对人类的生活活动、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多媒体可以以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教育,不但扩展了信息量、提供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此种情况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便应运而生,并日益表现出其强大的功能。那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帮助我们的教学,便是我们需要探究的关键所在。
2.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多媒体教学不
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课上,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或者计算机等媒体,直观生动的把所要讲的东西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准备向学生介绍地形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地形构造图,包括鞍部、山脊、山谷、盆地、断崖等。
2.2提高效率,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信息量的传输,高密度知识的传授,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和动画都各有其优势,图片相比单纯的语言而言更加形象和直观,其包含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而动画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听力。不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也更加好,直接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在多媒体对学生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刺激的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问题上。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在内容和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图片和动画结合的模式,让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等运动知识的时候,如果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就不能形象的展示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地球和月球运动的3D动画,向学生展示地球运动的三维动态图形以及模拟地球昼夜和地球四季变化的2
过程,这种形象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感官协同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
3.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不可替代性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可以将图、文、音、像集于一体,可供高、中、低不同层次选择。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这些知识和资源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
3.2 创设相关情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景。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展示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和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说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在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CAI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及微粒的运动来创设情景,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如:在比较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时,运用课件模拟雨林气候和草原气候的形成,通过图片将二者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对其同属热带气候的,却又天壤之别,需要各个清楚的认识。
3.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
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地理习避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4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协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促进师生交流。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导航者。教师在软件的配合辅助下使学生顺利完成了由“知”到“懂”到“会”到“对”,再到规范的全过程。
3.5 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微观领域内容的教学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通过观看沧海变桑田的录像,学生能够得出地貌是在不断变化,从而说明地壳是在运动的;通过观看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内力作用下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让学生知道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个课件形象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地貌形成的实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又能加深其印象,助其理解。还有一些是平常实验所不能演示的:如火山的爆发、地震、海啸,他们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但可通过动画4
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4.网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4.1.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不能代替所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普遍应用,极大的扩展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多媒体在学科教学过程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现象,例如,很多的地理教学课件都存在着界面过于花哨、实用性不强、信息量过大,给实际教学增加负担,课件呈现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电子板书过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弊端,甚至很多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整体表现出了一个以多媒体取代教师地位的不良现象,从而使教师的教学主体和主导地位得以丧失等等。由此看来,进行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分门别类地对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评鉴,要真正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作为一个为教学所用的教学工具,即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4.2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切换成了下一段内容了,学生更是无暇记录重要内容了。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4.3 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削弱。5
由于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平台来实现的,缺乏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客观上减少了师生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阻碍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体现。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艰涩难懂的概念、难以想象的微观状态或过程等的教学中,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其实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就能使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5.解决多媒体地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其在目前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优势,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改进对策。
5.1 合理地进行多媒体教学
可以每次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课堂习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适当地减慢了课程的进度。由于地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各种公式和定理上的一门课程,通过对课堂习题的讲解也可以深地理生的记忆。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前面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使学生更好的建立起课程的前后联系。
5.2 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部分,通过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6
通地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
5.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除了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之外,还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教师应该能够灵活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去理解多媒体课件中所表现的学科内容。高素质的教师也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丰富的学科教育、教学经验。为适应多媒体教学,必须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层次的学科教师群体。
6.结论与展望
我们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上的有效性,教师应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能更好的满足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总之,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适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的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互动。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交融,更给现代教学模式改革增添基石。
参考文献: 7
[1] 朱剑刚.多媒体对象类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6)[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2010.[3] 王福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EB/OL].中学理科综合.2008(5)
[4] 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8.2007.
第五篇:2016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4.2 土地资源与农业 教学设计 中图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设计
中图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3.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
5.了解怎样保护土地资源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看P12图A,让学生说出A、B、C、D四个地方分别应发展什么农业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引导学生读P13图B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草地、森林、耕地、大陆水域、其它(沙漠、戈壁、石山等)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引导学生读P13表格及P14图C内容,得出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记住总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的排名)
⑵山地多、平地少
⑶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偏远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类型: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
⑴引导学生读P15图D-H,说说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记往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南北方的农作物;横断山区的特点
⑵让学生重点阅读图F,记住400mm和800mm等降水量线、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的分布及三大林区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⑴因地制宜的概念
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
引导学生读P16图I,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
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
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水稻;北方:小麦、棉花
掌握各种农业的分布区域
4.指导学生完成P17填表
第二课时
内容: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做P17探索实验,引出对土地的破坏
二、读P18图J-L,说出人们是怎样破坏土地的,认识破坏土地带来的后果,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三、阅读文本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保护耕地的措施
2.说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3.看图M、N记住图中内容及人物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