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大全]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陇原情》,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简单讲解:同学们,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酒泉在什么方位?相邻的有哪些市?
9、打开酒泉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第二课时
活动一:说说家乡名字的来历。学生讲解,老师补充。活动二: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酒泉”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
2、我的家乡风光好(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课件出示我国的一些风景名胜 5.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第三课时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3、家乡的四季变化(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理解了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理解了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1.你知道吗?我们国家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你能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吗? 课件出示同学们提到的有关地方,了解这些地方的气候特征。
2.我们甘肃一年四季有哪些气候特征?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记录下来好吗? 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记录。老师巡视。3.指名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歌曲引入:课件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说说你的感受。
1.人们的生产活动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一年四季的气候不同家乡一年四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你能结合自己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讲给大家听吗?
2.课件播放不同的季节人们不同的生产生活。3.完成课本14页的表格。
4、家乡的物产知多少(3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家乡特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 师:小结活动
二、总结全文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第二课时
活动:家乡的特产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物产,你知道我们家乡的名优特产是什么吗? 2.小组讨论交流:家乡的名优特产。3.指名汇报。(夜光杯、汉武御酒、敦煌李广杏等)4.朗诵诗歌:葡萄美酒夜光杯„„ 5.填写18页表格 特产为何出名?
6.这些名优特产为何出名?你能对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讲给同学听吗? 7.填写20页表格。小结
第三课时
活动:怎样让它们更有名
1.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特产,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2. 家乡的名优特产,是家乡人的骄傲,怎样才能使家乡的名优特产更出名呢? 3.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你的金点子。4. 小组汇报。
5. 在课本21页表格中写出你的金点子和广告词吧。6. 指名读自己设计的广告词。7. 听听程玖红的快板:《夸酒泉》 教师小结
5、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师: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师: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二)调查汇报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
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
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 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三)欣赏感受
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塘沽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图片,然后讨论。
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四)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五)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6、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活动二:
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7、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活动:
一、感受陕西
1、观看风光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陕西”(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分组了解,汇报交流。[名胜古迹] [陕西名人] [地方戏剧]
二、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师: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三、延伸与表现
1、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各组创编并展示)
四、小结
教师:陕西好,招远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8、家乡的民俗探秘
活动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课程内容
分组活动
第一组: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第二组: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
1.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2.教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1.实地考察景点(拉法山、红叶谷等),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
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 第三组: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花岗岩、大煎饼等)。
2.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4.宣传家乡特色产业。
①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
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2、小组合作,调查访问,并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现。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教学过程: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汇报资料,全班交流。
3、填写表格。活动二:
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
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方为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预定一次访问。
4、做好访问准备。
5、进行访问。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 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活动三: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下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
5、按照调查表调查。活动二:调查发布会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
4、学生谈收获。
5、教师评价。
活动三: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
3、评价。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
2、学生谈体会。
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
2、交流信息。
3、小结。
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
2、学生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
4、总结
活动四: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
第二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们不能说谎》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我们不能说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商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2、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3、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诚信小档案,努力做一个讲信誉的人。活动准备:
学生:找列宁小时侯的故事、讲砍倒樱桃树小男孩的故事 老师:《狼来了》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由故事引入:
1、讲述学生熟悉的故事《狼来了》。
2、提问: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
3、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活动课题:我不能说谎。说谎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们不能说谎,绝不能说谎!
二、诚实的意义:
(一)、走进生活:
1、活动一:小组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 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
生汇报:
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
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
……
……
2、活动二:夸夸我自己诚实的表现。
学生说说:在家里,我是诚实的好孩子„„
在学校,我是诚实的好学生„„
老师小结: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慌,天天不说谎。
3、活动三: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身边有很多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夸夸这些人,讲讲这些事。
4、老师小结: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刚才也说了自己那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每天都不说慌,每件事上都不说慌。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就遇到难题了。
(二)、合作学习、交流、分享:
情境一:展示教材3月6日王明宇的日记
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
2、说一说:你有过小男孩这种心情吗?
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
情境二:课件展示教材中“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
2、交流:你认为撒一次慌有没有关系?
情境三:老师和一个学生表演:忘掉作业撒谎被揭穿的情境。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
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
老师小结: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敢承认,并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请听下面的故事。(三)、生活的诚实分析 活动一:讲故事,树榜样
1、学生讲故事:列宁小时侯打破姑妈家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乔治.华盛顿的故事。
2、学生汇报: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
3、老师小结:一个人犯错误实在平凡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才能少犯错误,直到不犯错误。伟大领袖列宁和乔治.华盛顿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勇敢地自我反思,承认错误,不隐瞒错误。希望小朋友从小养成不撒谎的好品质。
活动二:自我反思:你有勇气把你曾经撒过的慌说出来吗?
1、小组交流:和组内的小伙伴说说你曾经说过的慌。
2、小组互助:帮你分析撒谎的心理,反思撒谎的原因。
3、老师小结:通过刚才与小朋友的交流,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说谎都是有难处、有这样和那样不得已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谎的借口,不能说是说谎的理由。在遇到麻烦时得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撒个慌简单了事,撒谎暂时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事情的真相要暴露的,你还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我们绝不能撒谎!活动三:拓展交流: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1、情境表演: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身患绝症,家属撒谎安慰病人只是
良性肿瘤,住院很快会好。
2、学生交流:说谎对不对?为什么?
3、举例说说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老师小结: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谎言,它常常能让糟糕的事情朝好的方向转折它用好,才能不带来伤害。
我们只有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对待错误有勇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三、拓展延引:
收集关于诚实的格言、谚语,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实小档案”,记录自己优秀的表现和违纪的行为。师赠言:经常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思想品味。
《我们不能说谎》教学实录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师:师讲《狼来了》的故事。(情节清楚、绘声绘色、有感染力)
师:听了这个故事,想一想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 生:小孩乱说。
生:小孩喜欢逗别人玩。生:小孩说谎话。生:小孩骗人。
师;小孩乱说、喜难逗别人玩也好,还是说谎话,骗人,总之,一句话是—— 生:说谎话。
师:说得好极了!说谎话就叫不诚实。造成的结果是被狼吃掉。(板书:我们不能说谎)师:说谎话的结果是: 生:可怕的。
师:所以我们(指着板书说,学生齐说)—— 生:我们不能说谎。师:(强调)我们决不能说谎!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行吗?(学生积极举手)生: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生 生: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
生: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生: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再说一说,每个同学诚实的表现有哪些?谁来告诉老师? 生:在家里我是诚实的好孩子。生:在学校我是诚实的好学生。
师: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慌,天天不说谎。身边有很多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夸夸这些人,讲讲这些事。
生:班上有的同学看别人的作业,我说他们,最好请教别人,要自己会做。生:班上的同学有的乱说别人,取笑人家,取外号,无中生有说别人。我说他们不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自己才能被人尊重,不尊重别人,是一种不诚实的特殊表现。生:有个别同学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叫看见的人不说,我说他们不诚实。
师: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刚才也说了自己那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每天都不说慌,每件事上都不说慌。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就遇到难题了。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师:读教材3月6日王明宇的日记,思考:
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
2、说一说:你有过小男孩这种心情吗?
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 生:学生交流。(积极勇跃,课堂气氛热烈)师:教师巡视,个别能言。
课件:展示教材中“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文字。
师:同学们讨论:乐乐该怎么做?再交流:你认为撒一次慌有没有关系? 生:回答问题各抒已解,各有各的说法。
课件呈现:老师和一个学生表演:忘掉作业撒谎被揭穿的情境。
师:想一想: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 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3 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 生:学生各自发表自已的意见。师:教师巡视,相机辅导,纠偏。
师: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敢承认,并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请听下面的故事。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师:谁来讲一讲:列宁小时侯打破姑妈家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和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乔治.华盛顿的故事。
生:学生讲故事,全班顷听。师: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 生:要诚实。
师:一个人犯错误实在平凡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才能少犯错误,直到不犯错误。伟大领袖列宁和乔治.华盛顿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勇敢地自我反思,承认错误,不隐瞒错误。希望小朋友从小养成不撒谎的好品质。师:你有勇气把你曾经撒过的慌说出来吗?同学们可以小组交流:和组内的小伙伴说说你曾经说过的慌,也可小组互助:帮你分析撒谎的心理,反思撒谎的原因。生:
师:巡视,顷听学生交流、发言、劝告。
师:通过刚才与小朋友的交流,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说谎都是有难处、有这样和那样不得已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谎的借口,不能说是说谎的理由。在遇到麻烦时得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撒个慌简单了事,撒谎暂时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事情的真相要暴露的,你还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我们绝不能撒谎!师:假如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身患绝症,家属撒谎安慰病人只是良性肿瘤,住院很快会好。这种说谎对不对?为什么?
生:对,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对病人来说健康利,减轻心理负担。
师: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谎言,它常常能让糟糕的事情朝好的方向转折它用好,才能不带来伤害。板书:我们只有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对待错误有勇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件呈现:收集关于诚实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实小档案”,记录自己优秀的表现和违纪的行为,经常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宣布下课。
课例反思:
本课设计花的功夫很多,本人语言上不十分简练,因为事例多,说话多,有点罗嗦。对学生的预设不很全面,生成的资源不丰富。
课例点评:
本课执教者,目标要树立的观点是诚实,不说谎才是一种品质优秀的孩子,教师采用从故事引入,从体验角度去初步感悟,再深化感悟,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引导生活,再拓展到课外要求去内化感悟,设计思路好,提出问题,由学生交流、帮助解决,内容充实,基本功扎实。能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但学生还是放不开,气氛不是很理想。
第三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教学设计doc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家乡的美景。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板书课题)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
1、家乡的名称是什么?
2、家乡在祖国的哪一个位置呢?
3、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4、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在班上回答)
三、用自己的彩笔勾画家乡的轮廓,并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四、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填空:
1、家乡的面积:
2、家乡的人口:
3、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
4、家乡的简称和别称:
5、家乡周边相邻的省(市)有:
五、看P6——P7的图画,说说下面各地的自然环境
1、青藏高原:
2、四川盆地:
3、东北平原:
4、黄土高原:
5、东南丘陵:
6、太行山:
六、说说家乡的环境:
1、以小组为单位说;
2、全班交流。
七、说说自己的老家:
1、什么是老家?(教师讲解)
2、你回过老家吗?老家还有哪些亲戚?那里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后,把这些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全班交流。
八、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重点难点: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贵阳市行政区图。
学生准备彩笔,课前了解地图、贵州、贵阳的有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认识地图,找一找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2、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你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3、认识中国地图
(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揭示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地图上找一找吧。
(2)出示中国地图
师:地图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3)小组内讨论、交流。(4)小组请代表汇报。
生1:我从数学课上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地方的具体位置。
生2:我知道地图上的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
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
师:你了解得真细致,看来图例是读图的“钥匙”,读图之前,先把图例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生3:我知道地图旁边的这条线段是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为1﹕37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70千米,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师:了解了比例尺的这些知识点,在出行之前就可以对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老师暑假想从贵阳去北京,你们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帮老师算算贵阳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吗?你准备怎么算?
生自主测量、计算后汇报方法:用直尺量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直线距离,再乘370千米。
生4:……
(5)学了小知识,你知道怎么看地图了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贵州省吗?请同学们再打开课本p3,在地图上把贵州省的轮廓勾画出来。
(6)看图说一说:它的形状像什么?我们贵州在祖国的那个位置呢?周围有哪些好邻居?
(7)思考: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贵州的知识?贵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汇报。
(人口、面积、风景点、历史文化、特产等。)
生1:总面积176167万平方公里。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贵州省去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484.07万人。
生
2、风景点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等等。
生3:贵州历史文化有遵义会议会址等。
4、认识贵州地形图
(1)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让我们再走进贵州,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仔细些吧。观察贵州地形图,我们贵州有多少个地区级的城市?我们是在——贵阳市。
(2)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我们的修文县在哪里?(出示贵阳市政区图)邻近的又有哪些县呢?
(3)我们贵阳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你知道吗?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
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说一说。
生1:贵阳,地处中国西南,贵州中部,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被外界称之为“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
生2:贵阳的景点有甲秀楼、红枫湖,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等。
师:的确,我们贵阳真的是个好地方,令我们骄傲,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向全中国宣布:我的家乡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
三、抒发情感,画一画
1、在课本p4的方框中画画贵州的轮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在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2、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都画得很认真,个别同学画得不是很像,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四、指导行为,说一说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了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结束语: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 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第四篇:未来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风光好》《家乡的四季变化》《家乡物产知多少》。
第一周 第1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月牙泉》,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敦煌在哪个市?敦煌在陕西的什么方位?我们敦煌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敦煌地图,找找自己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地图,找一找
1、创设情境,引入地图
2、课件投出中国地图。
3、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看地图呢?
4、小游戏:找家乡。
5、看图思考:甘肃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好邻居呢?
6、想象甘肃省的版图形状,并勾勒其轮廓,展示作品。
7、师简介“甘肃”。
8、出示甘肃省地形图。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甘肃省有哪些城市?敦煌在哪个市?敦煌在甘肃的什么方位?我们敦煌有哪些友好邻居?
9、打开敦煌地图,找找自己的家。活动二: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甘肃”的资料。
2、看短片。看后交流。
3、出示甘肃的旅游景点图片,猜一猜是哪里。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 建设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难点: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挂图、地图。
教学方法: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播放歌曲《月牙泉》,大家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活动二: 学习歌曲《月牙泉》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3、跟录音机学唱。
4、全班齐唱。课后反思:
第2课 我的家乡风光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3.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2.说古道今:甘肃人真棒,你们知道甘肃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二.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甘肃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学生学唱。
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2、我的家乡风光好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热爱家乡
课后反思:
第3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读一读,填一填。
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鸣沙山的传说》等。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米胡戏,并介绍米胡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课后反思:
第4课 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3、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4、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
2、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3、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名优特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特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名优特产;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教学难点:设计广告词,使它们更有名。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
教学过程:
1、教师结合教材第19页图文讲解:名优特产本身就因为有特别之处才吸引人,再加上人们的深加工,以及外观、包装的装饰,就使它们更加出名,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景德镇的瓷器本身就以质地优良而闻名,再加上人们的加工,使它既美观又实用,因此更加出名;东北人参本身以药用价值而闻名,人们对它进行深加工并大量宣传,使它更加出名。今天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出点子。让自己家乡的特产更出名。
2、宣布“金点子”大赛的比赛规则。
3、将自己想出的点子和设计的广告词写在教材第21页中。
4、分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个最佳点子,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比,选出1-2个“金点子”。
5、教师颁发最佳“金点子”奖牌。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音乐,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名优特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磁带等。教学过程:
1、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名优特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请你把自己家乡的名优特产展示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
2、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3、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名优特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板书设计:
家乡物产知多少
家乡的物产 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内容:《民居与饮食》《家乡的方言》《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民俗探秘》《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第5课 居民与饮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学生阅读。)
2、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3、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学生答)
4、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二、调查汇报。
1、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2、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3、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4、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塘沽的轻轨。)
6、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三、总结提升。
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调查报告
1、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2、师: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来,欢迎饮食调查组介绍。
(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
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3、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4、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5、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
二、总结提升。
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敦煌城去参观,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
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论,交流。)
二、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敦煌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
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
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作画)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板书设计:
5、民居与饮食
房子
饮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后反思:
第6课 家乡的方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
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3、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谈体会。
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
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2、小小辩论会。
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6、家乡的方言
方言亲切
说好普通话更重要 课后反思:
第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
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感受敦煌。
1、观看风光片。
2、讨论:分组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敦煌(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汇报交流。〔名胜古迹、敦煌名人、地方戏剧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
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家乡的歌曲、戏曲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学唱秦腔。
1、欣赏。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5、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会少了衬词不好,不能体现民歌的特点;少了拖腔不好,不能体现自豪感,优美委婉的拖腔使民歌更加优美动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激发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
2、《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延伸与表现。
1、认识敦煌的标志,观赏敦煌的风光片。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各组创编并展示)
3、小结: 甘肃好,敦煌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间艺术
戏曲:地方戏剧、地方曲艺
民间工艺:风筝、版画、剪纸、夜光杯 课后反思:
第8课 家乡的民俗探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④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开展此项活动事先需精心组织策划,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要事先与风景区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1.实地考察景点(拉法山、红叶谷等),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一些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2.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宣传和服务活动。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分享收获,并分组写出考察报告。
4.将调查报告、学生的思考整理成建议书,送交各风景区及其管理部门。5.实地考察、活动记录、讨论、交流、整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2.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4.宣传家乡特色产业。①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5.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板书设计:
家乡的民俗探秘 传统文化 风景名胜
特色产品、特色产业
课后反思:
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
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走访身边的名人。
1、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一次访问。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5、进行访问。
6、整理访问材料。
7、进行交流。
8、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家乡名人有„ „ 我知道的名人: 教学反思:
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夸夸我的家乡人。
4、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5、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6、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难点: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机。
教学过程:
△走访身边的名人。
9、成立访问小组,提出要求。
10、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11、双方约定一次访问。
12、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13、进行访问。
14、整理访问材料。
15、进行交流。
16、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家乡名人有„ „ 我知道的名人: 教学反思: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
1.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
2.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
3.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
4.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5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
6.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
7.小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3、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教学方法:谈话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查阅汉字的产生。
2、了解有关汉字的传统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愉快参与,策略研究与学生的发展。
2、同学们,汉字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它,书写它。那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呢?大家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交流感悟。活动
一、假如没有汉字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人们会碰到哪些困难?
生1:信书写不成。生2:出门不知道哪儿是哪儿。生3:发生的事记不下来。
2、师:假如生活中没有汉字,大家的交流少了,逛街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许多发生的事记不下来,过去将是一片空白了。我们整天不知道干什么了。
3、同学们,这没有汉字的生活会怎样?
生
1、太不方便了。生
2、太单调了。生
3、太落后了。
4、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真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呀!活动二: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1、谁知道这宝贝是哪儿来的呢?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1:我知道是仓颉创造出来的。生2:讲故事。2.讨论:
A:仓颉根据什么事物创造出汉字的? 生:根据事物的样子。
B: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是怎么记事的?
生1:结绳记事。生2:课木记事。生3:画图记事。C:你认为这些记事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1:结打得多,记不清。生2:刻木与画图记事太繁琐,浪费时间。D:那为什么人们要造字呢?
生1:表达。生2:交换。生3:记忆。3.小组汇报。
4.这么多汉字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 生1:是的。生2:不是的。
5.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教学反思:
第十课 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爷爷奶奶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人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内相介绍。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二:听爸爸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1、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2、让我们去听爸爸妈妈讲吧。
3、播放录音:讲过去的生活。
活动三:比较从爷爷奶奶那里听到的和从爸爸妈妈那里有什么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大搜寻活动
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怎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活动二:畅所欲言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资料,并做好记录。
2、小组长将整理好的资料和大家一同分享。板书设计: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变化——发展——提高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字,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污染原因。
3、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
5、按照调查表调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调查发布会。
1、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2、选出发布主持人。
3、各小组发布调查结果。
4、学生谈收获。
5、教师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我们大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交流。
3、评价。
活动二:我为家乡制定环保协议书。
1、学生小组交流,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好建议。
2、组长负责整理。完善学生提出的建议。板书设计:
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我们都是家乡人 环境美好靠大家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家乡的未来规划图。
2、学生谈体会。
3、揭题:家乡的明天会怎样。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
2、交流信息。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活动一: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
2、学生设计金点子。
3、小组讨论。
4、总结
活动二: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组编排节目,夸家乡。
2、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3、畅想家乡的未来。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象家乡未来的面貌
1.学生发挥想象,根据想象说一说 家乡以后的面貌。2.根据自己的描述画一画家乡以后的面貌。活动二:写一写家乡的未来
1根据自己画的家乡以后的面貌写出来 2交流展品绘画和小作文。
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明天怎么样
环境变美
生活提高
明天更美好
第五篇:未来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甘肃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一、歌曲导入:
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第三课: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3.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
1.中国气候分布图一幅。2.气象卫星云图。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4收集家乡四季变化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1.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征。
2.小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小结: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这样的气
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5.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活动二:我是小小气象员
1.课前一周请学生记录本地区的天气。2.播放天气预报,请学生观看。
3.学生做小小气象员.介绍自己记录的某一天的天气。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来谈具体的例子。)5.小结: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活动三:介绍家乡的四季
l、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
2.结合前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家乡气候的特征。3.小组交流:家乡的四季。
4.在教材第12页上记录自己家乡一年四季有哪些主要特征。
5、展示记录结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活动四:小调查: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
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先出示教材第13页的四幅图,请学生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2.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播放“春耕”“夏管”“秋收”“冬储”活动的录像片。3.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 4.出示教材第13页上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5.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图上的活动。
6、指导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大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在自己 的家乡,人们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
7、将调查结果填入教材第14页的表中,谈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四季的气候特
征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哪些。
2.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情感。教学准备
1、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2.准备家乡名优特产实物。3.布置名优特产展台。4.“金点子”奖牌l~2枚。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说说家乡的物产
1.出示教材第15、第16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地方的物产,使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先将自己知道的家乡的物产列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组长的带领r,将各个同学列出的物产进行归类,最后总结出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3.小组归纳统计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要求说出物产的名称、特色、用途等。活动二:小调查:家乡的物产
1、教师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开展以调查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的内容是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
2.提问: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小结: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可以上网,可以询问家长,可以去产地参观、访问等。3.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分类去调查。4.调查后,将结果填入教材第17页的表格中。5.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活动三:讨论会: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
1.教师说:通过前儿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地方,物产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 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地貌地形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就不同。如平原地区,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山地,给我们生长了大量的森林,贮藏r丰富的矿产等等。
3.辩论:能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首先根据教材第17页中女孩提出的问题出示辩论题,正方: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反方: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
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五课:民居与饮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教学准备
I.师生共同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等。2.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4.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学习制作某一种小吃。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传统民居大聚会
1.首先要求同学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祖国各地民居的图片资料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收获。活动二:探究房子的秘密
1.将学生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并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2.举办“夸夸家乡的房子”汇报交流活动。教师要注意相机引导和指点。3.请学生自由以图画的形式,将本节课所收集的家乡住房展现出来。活动三:天南地北话吃饭
1.教师导人: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饭? 2.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
3.教师引导:你们刚才听到同学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
5.提出学习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交流祖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请大家在阅
读课本的基础上,说说各地饮食有什么不同? 6.学生阅读课本,联系收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表格的填写。
7、师生交流,明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人们饮食习惯的不
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主要食品及其形成原因。活动四:风味小吃“品尝会”
1、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从下列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卡片,收集整理一个地方名小吃的介绍资料。
(2)学会制作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亲手制作一种家乡风味小吃带到学校来。(3)在了解记录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购买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带到班级来。
2.“风味小吃品尝会”。
第六课: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l.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像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各种节目录像导人,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交流谈话: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大家说方言时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交流,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家乡人与方言的关系。
6.引导学生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7、师生共同归纳: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与外地人的交往中,很多时候可
能会因为交流不便,耽误事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活动;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小小辩论会
(1)辩论会将学生按照见解的不同分成小组,小组合作进行辩论。分别阐明己方见解。
(2)归纳明确: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 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活动三: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课外)L、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在班上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对比,让自己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
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和各种民间文艺,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力争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4.树立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资料,教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文字、图片资料,并学习其中一种,做好表演的准备。
3.师生共同收集家乡民间工艺的各种实物、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将教材中介绍的各种工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4.教师带领学生或引导学生走访家乡名艺人,了解家乡民间工艺的产生、制作过程,尝试学习制作工艺品。5.准备自己制作工艺品的材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1.教师导人:课件播放各种民间戏剧、曲艺声像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受到艺术熏陶。
2.学生将自己欣赏的感受谈出,感悟其魅力所在。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各种民间戏剧、曲艺资料。活动二:我来演一演
1.教师引导学生课余学习家乡民间戏曲。
2.师生共同创设“家乡民问戏曲会演”的场景,请学会各种家乡戏曲的学生进行表演。
3.向他人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学演、学唱家乡戏曲。(可延伸到课外。)活动三:家乡民间工艺展示会
1.师生共同布置教室:将教室中间布置成一个大展示台。
2、师生一起将课前收集的各种家乡工艺品摆放其中。
3.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家乡工艺声像资料课件,引导学生欣赏。4.引导学生相互参观、品味、欣赏展示台上的工艺品实物。5.全班交流:
(1)向全班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工艺品。(2)邀请收集人介绍他最喜爱的一种工艺品。(3)谈谈自己收集、欣赏、交流的感受。
6.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通过展示活动,你了解了什么?感悟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第八课:家乡的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情况。
2.列举家乡民间特色活动。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3、了解迷信的骗人本质,认识迷信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行动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教学准备
l.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俗活动的声像、文字、图片资料。2.准备模拟民俗活动的相关用具。
3.走访身边老人,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整理记录。4观察记录身边的迷信活动。5.为“揭开迷信的外衣”准备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走进丰富多彩的民俗
1.教师导人:大家都喜欢过年,请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过年? 2.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师生共同归纳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明确这些习俗是传统的习俗,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
3.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各种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体味这些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二:探索民俗的秘密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家乡习俗质疑: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激发学生
探究习俗秘密的兴趣。2.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教给学生制订探秘方案的方法。
A.确定探秘的目的;B.寻找探秘的方式:调查、询问他人,上网,查阅图书资料; 活动三:用科学战胜迷信 1.认清迷信的嘴脸 2.揭开迷信的外衣 3.用科学战胜迷信 4.积极行动,反对迷信
第九课: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也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录音笔。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 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
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活动二: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3.双方约定…次访问。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5.进行访问。6.整理访问材料。7.进行交流。
活动三: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
第十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学习调查问题的方法,并能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学习成果。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5.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搜集新旧生活用品的实物或图片。
2准备反映所在地区发展的纪录片或影音资料。
3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自己家庭生活情况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了解)。4学生能够调查家乡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包括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立交桥、公交线路等)。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l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里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者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重点介绍自己家的住房结构,家庭陈设,家人的起居生活等,为后面学生的介绍做一个范例。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4.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介绍。活动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导言: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让我们去问问爷爷奶奶吧? 2.播放录音: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生活。活动三:大搜寻行动
1.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2.学生带着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集体汇报交流。
3.教师播放反映本地区道路交通发展的资料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感受到家乡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活动四:争当小小导行员
1.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定起始地点,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地交通现状的了解熟悉情况设计出行方案。
2.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出行方案,可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走不同的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活动五:小记者行动:放眼看家乡
1-请学生们看看他的家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他家附近都有什么新的变化?新
建了哪些公园、绿地、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请他记一记、画一画、拍一拍。2.说一说,议一议:
(1)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活动九:放羊娃的故事
教师讲述教材第65页《放羊娃的故事》。第十一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插图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观点。
3.自由组合: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4.交流确定调查表的前三项内容。
5.指导学生,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填写。活动二:调查结果发布会
1.教师导入: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就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吧!2.各小组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3.学生谈自己的收获。4.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活动三:环保资料交流会 活动四:家乡的环保行动
活动五: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交流会)1.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的好建议。2.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建议写在教材第73页空白处。
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畅想家乡美好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起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4.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自己所在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情况和资料,可以是规划图,或者是纪录短片。
2.为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排演小节目。3.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未来规划图或纪录片,并加以讲解。2.请学生谈谈: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信息交流会
1.收集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自己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获取信息。2.信息交流
3.小结: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可以想象家乡的未来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作为家乡的主人、祖国的主人,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从小立志为家乡的
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三:金点子交流会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祖国的大发展,大家想办法,我们来为家乡发展献
一计。希望大家结合信息交流会的收获和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开动脑筋,努力创新。我
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点子最好,最有价值。2.学生自己设计金点子。3.小组讨论交流金点子。4.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要求发言的同学围绕自己设计的点子,做两三分钟的发言,切合实际,有说服力和可
行性。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评价准备。
5.评价各小组的点子,从中选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各若干条。6.将学生设计的金点子交送有关部门。活动四:我为家乡绘蓝图
1.尽情畅想:你希望家乡的未来是什么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家乡的美好明天,可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3全班交流你为家乡绘制的蓝图。活动五:我们大家一起唱
1.分小组编排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小节目。2在班内表演小节目,全班欣赏,激发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积极情感,畅想家乡的美好 未来。
3欣赏并共同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