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时间:2019-05-12 17: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第一篇: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

计(人教课标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写景抒情类文言文词语复习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通过对文言词语的基本规律的归纳,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教给学生复习文言词语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理论依据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熟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等知识点,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知识系统化,以便更好地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设计特色本教学设计,旨在带领学生通过专题的复习,不仅精熟中考文言文的复习方法,而且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期望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复习文言词语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虚词进行归纳整理,告诉学生复习文言词汇的基本方法。考纲、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文言实词的积累量在150个左右,《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表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广东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词语的表述是: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考纲推荐的24篇古文,都是经典名篇。为了使复习系统、高效,故将24篇古文分成4个专题,其中本专题(《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三峡》八篇文言文)所占篇幅最大,而且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进入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所掌握知识的最大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而且往往是复习了后面的前面复习的又忘记了。大部分学生的复习是被老师牵着走的,没有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能了解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中本专题重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用虚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技能目标通过归纳、总结八篇文言文里的字、词,把握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复习重点归纳落实本专题文言文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用虚词。复习难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复习文言词汇的方法复习策略提问法、小组竞赛法、练习法、归纳法课前准备学生的准备梳理《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三峡》八篇文言文,归纳整理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完成导学稿。教师的准备吃透八篇文言文的字词,并动手归纳整理好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用文言虚词,设计导学稿、课堂练习。做好多媒体相关。复习课时一课时复习流

程复习环节教师活动及答案提示方法导引设计意图导

入同学们,经过我们第一轮的复习,我们对中考24篇文言文加深了印象,为了巩固大家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也为了让大家掌握复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老师把24篇文言文分成了四个专题,期望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大家能用此方法去巩固另外三个专题的知识,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教同学们第一个专题:山水怡情—借景抒情文言文的复习方法,相信对大家是很有帮助的。本节课是我们专题复习的第一课时,首先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明确老师设计此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纲阐释方法点拨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题型为选择题,要求理解的词语出自文段中,将联系到其他课文中的词语或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方法:

1、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

2、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重点关注文言实词,了解常用文言虚词。让学生明确考点和题型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归纳“通假字”归纳整理 通假字的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明确:“xx”通“xx”,意思是“xx”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通假字”实例(见)

从同音、形近方面考虑所通用的字,联系上下文确定是否通假字。教给学生辨别通假字的方法。“一词多义”归纳整理教师明确: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大不一样,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一词多义”实例(见)先掌握词的本义,再由本义推断其他意思。教给学生方法。

“古今异义归纳整理”有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同,我们叫做古今异义词。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古今异义”实例(见)从词义范围的变化和感情色彩的变化方面考虑教给学生方法。“词类活用归纳整理”教师明确:词类活用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词类活用”实例(见)分清是否活用,可凭语感,也可用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重点虚词归纳整理”文言虚词所占的分量不多,大家只需要积累几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即可。幻灯片出示师生课前整理的“常用虚词”实例(见)课外文言文练习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词语意义要及时积累、分类整理归纳,强化重点记忆,并要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课外迁移〗(见)

课内向课外迁移。常积累、多记忆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课堂小语

1、平时注意积累、归类、整理和多练习。

2、善于延伸与关联。就是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意思、用法进行联想、归纳,对课文的理解和熟知程度是提高该题得分的关键。

3、在平时多积累成语。作业设计完成拓展性练习(见同步练习卷)板书设计写景抒情文言文词语复习方法1.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

课内

迁移

课外4.词类活用5.常用虚词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

广东梅州)

祁奚请老(4分)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C.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 10.A 11.D

(湖北天门)

文言文阅读(10分)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晏子借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4分)

12.B(2分)

13.D(2分)

14.(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从而增长他的才干。(1分)

(2)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分)15.为景公解疑

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4分)

(湖北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 C.趋焚之 趋:追逐 D.长必好之 好:喜欢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11.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8.C;9.D;10.C 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湖北宜昌)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藉()

异()

遂()

固()

7.请用“/”为文中画横 线的句子断句。(3分)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 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9.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

10.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3分)

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的“冰雪之气”,过渡到()的“冰雪 之气”,最后才落脚到()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11.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2分)

1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

1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2分)

雾凇沆砀。

(湖南株洲)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征求不已

② 惟欲清净

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

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24.①停止(1分);②只(1分)

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

(江苏南京)古

(宋)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9.(2分)A 10.(2分)B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12.(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

精湛(高超)(1分)(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江苏无锡)

(一)(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④以病去

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7.(2分)A(因为)8.(2分)C 9.(4分)①谢:道歉。②异:认为„„奇特(奇异)。③窃:私下。④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和“为”)

(江苏扬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2)苦儿幼不能执笔()(3)无误,乃已()(4)与轧轧相间()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抱铨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B.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儿怠,则少加夏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D.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12.翻译下列句子。(6分)(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10.(1)每天(2)苦于(3)停止(4)间杂

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江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

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山东滨州)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荆 之 地 方 千 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舍其文轩()

⑵此为何若人

⑶过故人()

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11.翻译句子。(2分)

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文表明了墨子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的品质(2分)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分)

9.荆之地 / 方五千里

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

⑵什么样的⑶拜访

⑷更加

评分:共2分。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11.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评分:共2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

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

评分: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评分:共3分。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山东德州)

(三)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

②事决乃退()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山东聊城)

(二)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8.A 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③有顷,益怠

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26.【答案】①咸:都。②济:渡,渡河。③怠:疲惫。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山东潍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

(3)将之诣妻家村中

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分)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分)

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13.(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3)诣:到„„去(前往)。(3分,每小题1分)

14.C 15.(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呢?(2分,“尔”“何与为”各1分)(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3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16.夜不闭户

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2分,每空1分)

(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11.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四)12.好,做13.B(未经洗涤的)14.喜,赐15.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四川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4.(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川凉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举茂才

举:

以此遗之

遗:

2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暮夜无知者。

23.利用文中具体事例,对杨震这一人物作简要评析。(4分)21.2分,举:推举(推荐)

遗:留下、传下。22.4分,(1)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大意对1分,“故人”译对1分)(2)晚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大意对1分,译对“暮夜”1分)。23.4分,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2分);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2分)。(结合文中材料分析归纳。意思符合就给分。有欠缺的扣。)

(四川眉山)小人无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注】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4.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2分)23.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错一句扣1分)24.(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1分,共2分)

(浙江嘉兴)

(三)义 犬(9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答出两点即可)

(浙江丽水)

(三)(7分)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新课

标第 一 网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三)(7分)

23、(3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

24、(2 分)B

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浙江宁波)

(四)(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2)日月广明之道()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2分)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A(2)B(2分,每小题1分)20.D(2分)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衢州)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X kb 1.co m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驭吏(2),天子嘉之。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

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23.(2分)(1)清(约)(2)严

(浙江绍兴)

(二)(14分)(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

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

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

,犭婴

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

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

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犭婴

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

B.犭婴

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

D.犭婴

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二)(14分)

10.3分。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4分。C 12.3分。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13.4分。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台州)

(三)与诸弟书(节选)(10分)清•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②洎(jì):至,到。③骤几:很快成功。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未尝一日间断

尝贻余核舟一

C.虽行船走路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10分)

20.(3分)D

21.(3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意对即可)

22.(4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2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2分)

(浙江温州)

(三)(13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 21.(3分)D 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三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曹刿论战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曹刿的军事思想。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曹刿军事思想的体现。

2、文中的人物及详略的安排。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5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5分钟检查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 案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

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扁,扁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 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

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三)、检查有关问题。(5)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8、文中为什么对战前战后的论述较详,而作战却写得略。

六、10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讽喻劝谏的方法。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人物形象。

2、掌握讽喻劝谏的方法。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5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5分钟检查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 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

三)、检查有关问题。(5)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六、10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围绕中心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3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10分钟检查 一)、检查词语解释

舜发于 被任用 人恒过 常;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于虑 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而后作 奋起

苦其心志 使┅┅痛苦 征于色 颜色

劳其筋骨 使┅┅劳累 发于声 吟咏叹息

锇其体肤 使┅┅饥饿 而后喻 了解

空乏其身 使┅┅贫困 法家拂士 同“弼”

乱其所为 使┅┅错乱 入则 在里面。指国内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 在外面。指国外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曾同“增”

二)、检查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五、熟悉课文内容(15)

一)、明确中心内容: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

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

三)、检查有关问题。(5)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六、7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观点-----舍生取义。

2、围绕中心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3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5分钟检查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

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三)、检查有关问题。(5)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六、12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神话的艺术。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愚公的形象。

2、掌握古代劳动人民的能力和气魄。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5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5分钟检查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 案

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 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 案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

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

三)、检查有关问题。(5)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 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

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六、10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复习重点:

1、掌握文中的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围绕中心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3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10分钟检查

1、字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2、翻译句子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三)、检查有关问题。(5)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六、10分钟复习有关已经做的中考题

《出师表》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虚词。

2、熟悉通假字、特殊的词的用法‘

3、熟悉翻译。

4、熟悉文章的结构、。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三条建议。

2、文中表达的情感。复习步骤:

一、5分钟背诵可文。

二、3分钟熟悉注释。

三、5分钟熟悉翻译

四、10分钟检查

一)、词义解释

崩殂 死(皇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以遗陛下 给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躬耕 亲自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数

夙夜忧叹 早晚 恐托付不效 实现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

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咨诹善道 询问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二)、句子翻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五、熟悉课文内容(15分钟)一)、明确中心内容:(5)

二)、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及结构(5)三)、检查有关问题。(5)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要点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3.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有关珍惜时间的成语: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只争朝夕、争分夺秒 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打哪些“不确定”?)

答:①“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②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如考试下降,家人下岗了,生病了,朋友之间闹矛盾等等„„

6北京的春节

1.作者:老舍。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

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5.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7.*藏戏

不同的地方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回顾 拓展二》

1、日积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元日》写的是春节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乞巧节、重阳节等。

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

(1)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2)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

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3)①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②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5.人物评价: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灯光(回忆往事)

作者:王愿坚。本文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采用倒叙的手法,(《匆匆》《顶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属于议论文。

3.课文填空: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答: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4.解释词语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一夜的工作

作者:何其芳。本课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回顾.拓展三

1、《囚歌》,作者:叶挺

2、《红岩》中的人物有: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 革命题材的小说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张品成的《赤色小子》。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2.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眼前出现了种种幻象。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她非常痛苦,渴望得到欢乐;第四次擦然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她非常孤独,渴望得到疼爱;最后擦燃整把火柴,是因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动,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

4.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经”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后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插述),凡卡在信中通过挨打、挨饿、挨困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爷爷守夜的情景和过圣诞节的情景。鲁滨孙漂流记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表现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文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①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②至杰克逊岛当海盗;③鬼屋寻宝;④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⑤再次到洞中寻宝,找到宝藏)。突出地表现了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作者:梁衡。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定执著、有献身精神、淡泊名利)的人。2.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

4.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1)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作者:叶永烈。议论文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人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列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理解句子。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答: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词语理解: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1 我最好的老师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我们要拥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怀森特老师特点: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成语故事

1.“邯郸学步” 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2.“舍本逐末” “本”是指庄稼和百姓,“末”指的是君王。──“比喻做事不抓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中外名著

一、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惊弓之鸟 鹬蚌相争 井底之蛙 杞人忧天 丧家之犬 画蛇添足 指鹿为马 狐假虎威 班门弄斧 掩耳盗铃 请君入瓮 塞翁失马 取长补短 自相矛盾郑人买履 杯弓蛇影 卧薪尝胆 刮目相看 退避三舍

二、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1、《西游记》吴承恩(神魔小说)

故事:《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女儿国》、《盘丝通》、《大闹天宫》等 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

2、《三国演义》罗贯中

故事:《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大意失荆州》《三气周瑜》

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

3、《水浒传》(施耐庵)(农民起义)

故事:《武松打虎》、《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三打祝家庄》、《智取生辰纲》 人物: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花和尚鲁智深

4、《红楼梦》曹雪芹(百科全书)

故事:《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元春省亲》、《黛玉焚稿》、《宝钗扑蝶》 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刘姥姥

三、中国现代文现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桃花心木》林清玄(散文)、《北京的春节》(老舍)还有《草原》《猫》、《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议论文、演讲稿)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议论文)

四、世界名著名篇:

1、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海的女儿》

2、俄国契科夫:《凡卡》(小说)

3、英国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

4、美国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小说)四|、读过的课外书

1、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

2、革命题材小说《红岩》江姐、于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 《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红日》

古诗归类复习

一、描写友情送别的古诗:

⑴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⑶《别董大》(唐—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⑸《赠汪伦》(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古诗:

《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曲》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三、爱国的诗词:

⑵《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⑷《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⑺《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描写春天的古诗

⑴《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⑶《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⑸《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描写夏天的古诗

⑵《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童趣诗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池上》【唐】白居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七、哲理诗

1、《题西林壁》【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石灰吟》 《墨梅》 《竹石》

3、描写秋天的古诗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描写冬天的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1)归京【唐】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5、写节日的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水调歌头[苏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思乡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静夜思 李 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写月亮的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古朗月行》又疑瑶台台镜,飞在青云端。

13、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14、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诗词、谚语、古诗等: 谚语:(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6、歌颂老师的古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感恩的古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通用)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1

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学的时候也害怕,到考试的时候更害怕,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拖学生整体提高的后腿,经过复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复习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考试的方向。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已经取消了,我们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当然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他在课外延伸学习,但在课堂我们要照顾多数学生。

二、复习文言文,教师要十分熟悉文言文考试的知识点。根据近两年中考出现题型由原文填空、解释词语(实词、虚词)、翻译句子、划分节奏、还有根据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等题型组成,各个知识点的考核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而且在词语解释上还降低了难度,可以选择答题。

三、复习文言文,根据考试题型。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复习:首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目的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其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名句,检查上课时候每节两句古诗词听写巩固的情况;再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意义词语、一词多义词等;再次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及划分节奏训练,在翻译上不提倡学生按注释原样翻译,只要求大体意思一致,但句子中缺少的成分要求补上,需调整的语序必须调整;在朗读节奏划分上,让学生多读多练,从而明白不管字词多少表达一个意思时才能停顿;最后,根据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方面和现代文阅读基本一致,先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围绕作者思想再来回答问题。

四、复习文言文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在复习文言文词语时不能满足记住本课书中的意思就行,同时必须记住在整个初中阶段课本中的意思,例如,“肉食者鄙”中的“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而“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是身份低微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在词类活用、一词多用方面比较突出,同时文言虚词里边也有体现,只要注重了这些,复习其它文言文时学生也很好掌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复习文言文要注意课课清。复习完一篇课文以后,我们不要高估学生,认为学生掌握牢靠了,学生毕竟不是我们自己,老师要提前准备好和考试题型一致的测试卷,用半节课的时间测验,通过再次温习,哪怕做错的学生他也会改正后理解掌握了,这种做法对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相当管用。

经过这样一轮复习以后,学生的文言文功底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在测试中反映出来词语掌握、句子理解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划分朗读节奏方面还需要多加练习。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2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因此对文言文的复习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和中考的考纲要求,我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选择了中考常考题型来复习,但过后我又考虑到作为一节文言文复习展示课,这样的模式是否显得有些琐碎且课堂的容量较大,因而我又改变了策略,通过分析近两年的中考考纲,大胆地选取了一个小的、高频的考点,即课外文言文基本内容的人物形象分析。设计整节课分四步走,第一,考点探究,明确复习目标;第二,以例探法;第三实战演练;第四强化训练。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三点谈谈:

首先,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

其次,复习课,要精心设计环节,让复习课重放光辉。其实,复习课也是一件艺术品,可以雕琢成精品,注重课堂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复习课既有效又有趣。原来,我的教学设计是粗线条的,经过反复研讨、实践,体会到要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巩固知识,那就需要上课的形式多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少不了开场白的巧妙自然,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过渡的自然承接,结束语的余味袅袅,另外,包括设计问题,要突出重点,所提的问题要有引导作用,学生要有话可说,从而让学生回归课堂的主动地位上,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课堂才会活跃。

第三,一节课上得好,还得看老师的教学语言。借助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过去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或以笼统的“很好!”、“好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这样廉价的表扬,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经过指点,明白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予以肯定与赞赏,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就会产生积极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准确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就是教会了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基本内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加强了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不足之处是我的语言运用的感染力不足,缺乏抑扬顿挫,影响了表达效果,最大不足是教学评价语言单一,对学生缺乏激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的点评引导还需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弥补不足。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3

碧空云卷云舒,岁月无声无痕,语文的天地因同学的参与而精彩动人。回望自己一学期以来走过的足迹,无限感触涌上心头。

初三下学期,面临着升中考的压力,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语文教师,如何带领42名充满希望而又十分迷惘的学生顺利达过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倍感教学压力的同时也收获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在升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重,连同古诗词背诵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共占了28分,我想这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更像是一场死伤惨重的战役。如何带领这42名弱兵克敌制胜,将伤忙情况减至最低,是我本学期教学计划的重头戏。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文言文教学亦然。针对班级中后进生较多文言文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常常分析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找出规律加以分析,强加练习巩固成效。就以我今学期上的公开课——《文言文词汇复习》为例,总结一下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上的几点思考。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文言文的常识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追求。所以我并没有急着为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文言文复习方案。先从简单的词汇现象,再到特殊的几种句式,最后到必考课文的过关等等,像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惊险探险,让学生全程体验的是成功掌握文言文的乐趣而不是以往雾里看花的枯燥乏味。

在文言文词汇复习上,我针对新课改后淡化语法、句法的特点,绕开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烦琐的句子成分,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文言文词汇复习课,旨在解决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因为这些知识点,由于淡化语法后,学生在初中阶段只作了解认识,很多时候在考试中出现某个学生遗忘的词汇时,学生不能从记忆库中搜索信息去答题而又掌握不到方法去解决,所以我分门别类地为学生讲解每种现象的由来、意义,再利用文言文课文中的典型例子作详细分析,让学生理解原理,找到规律,举一反三。通过该节课,我感觉到学生热情澎湃的参与和他们通过归纳规律所得到的恍然大悟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收获也在告诉我教学中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课上首先投影升中考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对文言文考点有个明确的认识,对考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可以为文言文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为每一种词汇现象作归类,让学生对先前混淆的文言文知识有一个归纳梳理的思路。再次,在文言文复习尽可能多地通过形象典型的例子去分析词汇现象及总结分析方法。整节课难点在于词类活用现象分析,因为学生对语法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懂得几种简单的词性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但却不懂得什么是状语、什么是介词、什么是宾语,甚至连什么是主语都摇头叹息。

针对他们语法知识薄弱的情况,在课上我没有立刻对各种语法成分进行分析,而是抽取本节课所用的状语成分来稍加分析,在分析什么是状语的时候,我只轻轻地带过概念,为免造成同学们对另一个概念的模糊,在投影概念的时候,我故意把“状语是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成分”中的“的成分”删去,只投影“状语: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由于同学们对形容词和动词比较认识,于是我直接用实例来对该概念进行形象分析,我举了《陈涉世家》中的“狐鸣呼曰”来分析,让同学们在该句中找出什么是动词,虽是普通班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动词是“鸣”,解作“叫喊”,学生的这一回答让我十分满意,然后我就顺藤摸瓜,问学生那么在这句中哪个词语修饰动词“鸣”,他们中思维比较灵活的马上答到是“狐”,于是其他反应稍慢的同学看着状语的投影概念,也像如梦初醒一般,在脑里回旋着“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结果同学们都明白了在这句中“狐”为什么解作“装狐狸”,原来是由名词活用成状语了。清晰概念,找到规律以后,我就投影了更多的典型句子如“将军身被坚执锐”、“神弗福也”、“劳其筋骨”等,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分析,把属于词类活用的找出来,经过一轮的思考,同学都能找到答案。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对如何分析词汇活用的方法加以分析,让学生们掌握一种分析思维,以防中考中出现词类活用解释而学生记不牢的问题。最后,为了巩固效果,我以初二文言文课文《小石潭记》倒数二、三段等比较多词类活用的现象逐一找出,结果同学们都能用所学的方法逐一找出。

总之,该课给我的收获是:1、文言文复习必须循序渐进,有的放矢;2、文言文复习课程设置最好能化繁而简,迎合学生接受能力;3、尽可能多地运用形象例子作方法讲解,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我想在文言文复习中要是能做到以上几点,文言文复习教学就事半功倍。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4

九年级语文复习已经开始一周了,首先开始文言文的复习,七上文言文已经全部复习一次,主要采用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复习,在周四对复习内容进行了一次测试。考下来的结果不是很好,总的原因是学生对文言字、词、句、段、章理解记忆粗浅,只知个大概,细细梳理下来就漏洞百出,重难点更是不可翻越的大山。

具体存在的问题是:

①由于赶进度,没时间督促学生熟背、默写过手,因而考试中默写错别字多、理解失误多。

②重要实词的含义,通假字记忆模糊、不准确、不全面。

③译文言句子时,突不破关键字含义,特殊句式把握不到位,翻译笼统、不准确。

④对文言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肤浅,重、难点没突破,理解性题目,感悟、拓展性题目失分严重。

补救措施是:

①抽时间督促学生“理解性”背诵,尽量默写过手,找出易错字、易混字、易漏句,反复练习过手。

②花时间引导学生逐篇梳理重点词、句含义,特别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等重难点突破。

③译句,先从方法上加强指导,通过练习达标掌握,不可回避“句序调整问题”(如倒装句)要逐一梳理,反复练习、过手。

④中考文言篇目,指导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内容,继承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学以致用。

我要随时做出复习总结,随时反思,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5

文言文复习,既深奥又沉闷,加上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分量比较重,学生们为了明年的高考,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每一次课下来,学生辛苦,老师也辛苦。有很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多次跟我反映,这些文言文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让我不得不经常对自己的课堂加以思考,到底怎样的文言文复习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既高效学生学有所获,又生动活泼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愿意学。经过自己的思考揣摩,以及向其他人学习借鉴,我想就文言文的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文言文教学与复习一直是块硬骨头,在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探索,这一个月以来,我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主要分五个板块学习:积累实词和虚词,以例句探讨,加以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字字落实,明辨意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方法,归纳积累,并联系所学过的文章,拓展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由易到难;其次是句式,让学生熟悉各类句型,由课本延伸到课外,最后以翻译和理解为主,鼓励学生用资料、查工具书,尽力翻译要准,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第三,文言翻译与文言整体阅读,结合实虚词、句式,在阅读迁移中培养能力,落实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扣题回答;第四,文言断句,先熟悉断句方法,在练习中落实方法。第五文言简答,其实这个也是一个综合考查的内容,因此我也贯穿了文言实虚词文言翻译与整体阅读,从而达到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最后,文言的整体阅读。

反思这些复习课,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言文的专题复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夯实基础,积累拓展迁移,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探讨,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主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课内文本,夯实基础,然后才能拓展迁移。我的作法是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再辅以课外练习,在练习中联系学过的内容来比较拓展,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其次,加强方法的指导与落实运用,尤其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语料、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基础上来,加强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地让学生运用一些推断方法,并让这些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丢分。

再次,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就是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文言文一块肯定离不开整体阅读,那么究竟让学生阅读一些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好的?这个值得我们老师仔细考虑。学生对文言文本不感兴趣,更何况是课外阅读。几番观察下来,我认为高三复习中文言整体阅读的材料,首先得让学生感兴趣,并能够从这个文章中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和熏陶。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去阅读,而且还能学到除课本外的东西,可谓一举两得。其次是难度,一定跟我们的课本难度接近,太难学生倦怠,太易,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最好选择那种能与课本比较阅读的文本。还有就是文本中的实词虚词能够把我们的方法能够推广施行的,容易操作的,这样的话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文言文复习过程中,老师得花功夫来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多练习多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我的作法是整体阅读中让学生多读课外文本,在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尤其是把适合自己的文言阅读方法记录下来,并加以实践运用。

总而言之,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与复习,一定要在借鉴传统的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不断积累创新,真正地让学生把阅读方法形成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才会得到稳步的提高。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反思6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材共选编文言文40篇,古诗61首,约占教材的三分之一。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有一字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一篇文章要么读不明白,要么读明白了用白话文说不出来,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不够,重难点句子理解不准确,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头疼。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通学懂了就有兴趣和信心,再难都不怕;学不懂有困难,越发没有兴趣和信心,更不愿学。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你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经”,“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

四、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认真学习文言文,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可时间一长,学生又忘记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面有难色,每次检测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备考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一是认真梳理文言文考点,加强四种题型的训练,即常见文言虚词(考纲列15个)的意义与用法;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二是利用早自习有计划的安排学生阅读文言文,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下面的注释,对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复习课后习题涉及的相关内容,并对一些重点课文进行检测;三是选择重点课文进行复习指导,采用比较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的复习。

总之,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多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下载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翻译材料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合集)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认真地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本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认真地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本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 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文 章来w.5 Y k J.Co m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认真地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本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 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定稿]

    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四年级共有学生17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9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

    人教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 2、理解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陕西省基础教育校本课程评选文本类参评 《全神贯注》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下)(人教课标版) 四年级语文(下)《全神贯注》教学案例 【教材解读】: 《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名校E通——海量精品资源,全校免费下载! 陕西省基础教育校本课程评选文本类参评 《全神贯注》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下)(人教课标版) 春晖教育网——小学教师的轻松办公平台!系统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