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说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2)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刮” 2.准备教学课件。
3.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二、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 小鹿 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第四步,练习背诵 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③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3)书写“挡”字。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4)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面“春”“秋”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完成表格练习。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随文指导学写 “刮”字。重点体会“刮”字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总结点题。第一步,自己准备。
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背诵。第三步,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课
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汇 挡 献 刮
春 夏 秋 冬
↓
季节 → 树木 → 其他景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本课一些要求会认或会写的字,如“汇、刮”等,比较好地体现了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教学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
2、设计理念:
在设计时,我主要遵守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以读为主,在生、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春季美景;感情诵读,领悟“春之美”,在师、生、本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2.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2)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法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图、文、声视频并茂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脑子中有这么一个形象,能带着兴趣去探索课文的内容。进而启发学生想像,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教法在这边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具体怎么实施,在第四部分我会再做详细地解析。第三部分学法也一样。)
四、说学法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可以才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声音等方式进行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鼓励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二、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 小鹿 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第四步,练习背诵 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③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3)书写“挡”字。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4)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面“春”“秋”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完成表格练习。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随文指导学写 “刮”字。重点体会“刮”字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第一步,自己准备。
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背诵。第三步,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课
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汇 挡 献 刮
春 夏 秋 冬
↓
季节 → 树木 → 其他景物
课后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任务安排过多而让自己在时间的掌控出现问题,在教师语言的表达上也不够准确和精炼。但是,这次课中我主要遵守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的任务就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重点引导学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感悟,以读为主,在生、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春季美景;感情诵读,领悟“春之美”,在师、生、本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时间的掌控,多想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经验让自己的够很好的驾驭课堂。我还会多读教育经典论文和教学案例从中学习怎样很好的组织语言,让自己的教学语言能达到精准,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精彩。
第二篇:美丽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地方法 3.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2、新课引言
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在咱们黑龙江省的北部,它不但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个美丽的花坛。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1、2自然段,你了解到小兴安岭的 什么情况?播放幻灯片(1)。
2、完成幻灯片(1)的思考题。(板书:美丽
诱人)
3、小兴安岭美丽诱人,抓住了那些特点来写的呢?(板书:春 夏 秋
冬)
4、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指名读3自然段,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播放幻灯片(2)
5、播放幻灯片(3)学生读思考题并回答。
6、春天的景色令人陶醉,夏天的景色又如何呢?指名读4、5自然段。播放幻灯片(4)(5)。完成思考题。
太阳出来了,驱散了浓雾,阳光射进了树林,使人们清晰地看见了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这是小兴安岭的夏天更加迷人。这就点明了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那秋天的小兴安岭又是怎样的呢、7、默读第6自然段,小组内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播放幻灯片(6)(7)
秋天的景色虽然不如春夏那样美丽,但它给人们送来了丰富的物产,让人们享受球的收获,使人们更加眷恋小兴安岭的秋天。
8、冬天的小兴安岭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7自然段,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看谁的问题提得好。播放幻灯片(8)(9)
9、通过秋冬的描写说明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齐读结尾一段。播放幻灯片(8)学生回答问题。(板书:大花园
宝库)
三、总结拓展:
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只用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能用四个字的词语分别来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吗?
2、齐读课文的总结句,想一想,作者通过赞美小兴安岭的美丽,实质是赞美我们的……。全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呢?(板书:总→分→总)
3、全文通过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描写,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展示朗读、欣赏图片
1、听录音,欣赏图片。
2、展示自己的朗读风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阅读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五板书设计•树海春生机勃勃夏花木繁茂秋物产丰富冬白雪茫茫总大花园宝库总分总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诱人
第三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范文模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单元主题“ ”的主要体现文章,在本单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优美的词句为我们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定为这几点(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创情朗读”的自主探究方法进行教学,以学定教,重在含义深刻的句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炼关键词句,突破重难点。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小组合作通过“读-划-议-读”来品味词句,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并学习运用语言。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初感“美丽”
首先我让学生复习上节课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季节?温故而知新,开课我就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去探求新知识。
(二)细品课文,感受“美丽”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样的美景的呢?学习时通过各种读,让孩子们在自己个性化的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琢磨词语的精妙,从而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比如对“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枝叶”一句中的“抽 出”一词,同学们通过换词法,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形象,更准确。在品读中,还可以模仿可爱的小动物的动作,姿势,如,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头舔自己脚掌的黑熊,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完这块内容后,我让他们回忆、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在夏天一段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划一议一写”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看法,倾听意见,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朗读背诵,感悟“美丽”
孩子们,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试着背一背,学习说一说?学习后进行优美句子的背诵积累,并进行仿说仿写,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学以致用。
(四)课外练笔,拓展“美丽”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课的结尾,老师让他们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片段),让孩子们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激发孩子们也来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课我的板书直观明了,重点突出,一会模拟上课中会给大家展示。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第四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本次说课将包括说教学设计思路、说教学设计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及手段、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独立是、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清楚丰富,因此我设计的重、难点分别是:
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一)说说教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本课中,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
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另外,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在教学中,把读书放在首位,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说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渗透“读”“思”“议”“勾”等学法.(三)说说教学手段: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自制课件,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开始,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位置,形象直观。还有重要的句子也通过课件体现出来。在介绍夏天部分时,播放关于野花的图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最后我设计的是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出示课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陶醉其中,更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六、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让学生们说说都去过哪里?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沉浸在去过的美景中,然后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此时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激起学生兴趣。通过介绍小兴安岭的资料,学生更是迫不急待的要去欣赏一下了。引入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们美美的读读喜欢的季节。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课文第3——7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优美的句子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夏天 树木、晨雾、阳光、野花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
冬天
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发展创造,赞赏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歌唱家”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图样板书,不但重点突出,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春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花木繁茂
宝库
秋 果实累累
花园
冬 雪花纷飞
第五篇:美丽的小兴安岭 说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1,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课文。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赞美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学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说教法。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琅琅、四线并进。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景色美的特点及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语感好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
1、情境教学法:因为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中原的孩子很少去过。学生不可能亲临小兴安岭观赏四季的美景。他们的感性认识的缺乏必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以缩短时空,促进理解。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三、说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参与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我特别注意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自主赏读法”“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学习。
在此说一下多媒体课件及应用
本节课将准备有.《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录像片 ; 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的局限,创设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现力,使情感熏陶、审美鉴赏得到最佳的体现。当知识要点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4,说教学设计意图
1.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在“夏、秋、冬”教学中我用配有相关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直接展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如大花坛似的草地”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2.情感熏陶,审美鉴赏。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5,说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分三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第二课时,品读课文的2、3、4、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第三课时,写生字,学习文章的写法,小练笔。
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三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上节课我们对小兴安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好吗?(课件)请学生仔细观看,谈感受。欣赏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走入《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来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然后,我让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过课文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容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这部分的设计很灵活,如果学生谈到“春天”,教师因势利导,就来和学生们一起品读描写春天这部分。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紧接着,教师范读这一部分,教师生情并茂的诵读,为学生们品读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换词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关于“雾”的一句,通过播放雾的画面,让学生谈自己在雾中的感觉,来让学生体会置身其中的美妙与神奇。
第三步,总结升华,憧憬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
这样板书,体现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又体现了不同季节的不能特点,学生既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注重了他们审美情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