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7: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首生命的壮歌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

◆我对教材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动物篇,围绕“合作”这一专题展开。选编的三篇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动物的赞美,抒写了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所要说的《天鹅的故事》是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所长章廷桦先生在访俄期间聆听了一位酷爱打猎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述一个有关天鹅的真实故事后,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而写成的。编者将感人至深的《天鹅的故事》编入教材时,对其进行了适度改编,删去了第一部分有关爱情的情节,突出了天鹅破冰和老人弃猎三十年的情节。作者与编者用他们包含真情的笔墨,赋于了天鹅人性般的光辉,不但向人们展示了天鹅为生存而勇敢无私、团结拼搏的精神,为生命而战的壮举,更讴歌了斯杰潘老人那颗真诚善良的心,使人们在读故事、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唤起人性中的善与美,拉近与动物的情感,学会为生命而感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要明白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潜心体味语言内涵,想像体验,朗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保护生态环境,感受生命激情。

教学重点是体会天鹅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难点是理解斯杰潘老人挂的原因。

◆我的教学法的选择

我们的孩子对天鹅缺乏一种感性的认识,尤其对天鹅破冰的场面,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很难有真切的体会。另对于有了一定阅读基础的四年级孩子来说,课文内容不难理解,但几个重点词义的体会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情景来辅助准确感悟。故,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觉、听觉效果,通过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震撼的动画等,有效地辅助教学过程的展开,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们感受到天鹅破冰时的勇敢顽强和团结一心的品质,感受天鹅群对生存的渴望而引发的感人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摒弃琐碎的分析、机械的练习,引导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理解情感,感受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真正做到由外而内,由此及彼,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课文中描写天鹅破冰的场面生动传神,极具震撼力,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教学时,我抓住这一情感震撼点,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使其认知情感不是停留在场景的渲染上,而在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含的生命之歌。◆我的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再识高雅天鹅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组天鹅戏水的图片,学生眼看着娴静的鸟中美神,耳听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美妙的情境。他们用“高贵”“优雅”等美丽的字眼来形容天鹅。这时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如此美丽的生灵会发生什么样的动人故事呢?引发了阅读期待。

二、精读感悟,体会文本情感

(一)自主阅读,批注心动词句

我先让学生边默读4—7自然段边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词、一句话,哪怕是一个标点,用心细细品读,想像这些文字描绘的场面,写下点滴感受。

(二)交流感受,突出重点句

在学生静思默想之后,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画面,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品读勇士破冰

出示第五自然段文字,发挥白板荧光笔、探照灯等的视觉效果,让学生走上前来,扣住“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地”等词语谈体会。

交流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作深层品读:(1)对比感悟朗读

利用白板几何图形遮盖住“像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联系“空而起”“重重地”等,体会比喻的妙处,感悟老天鹅的果敢。补充有关贝尔加湖的资料(点击),让学生将高雅而柔弱的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冰层作比,体会老天鹅承受剧烈的疼痛感悟老天鹅为族群勇于献身的伟大情怀。接着,分女生、男生、全班三个层次朗读,适时点评: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了,老天鹅再一次—— 冰面震动得更厉害了,这更加鼓起老天鹅勇气和信心,它—— 在递进式的朗读声中,学生一声比一声激昂,体会到了省略号的作用,感受到了老天鹅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

(2)转换角色朗读

动画演示老天鹅破冰(点击),老天鹅击冰声,冰层的破裂声,声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片片白羽,斑斑血迹,刺激着学生的双眼。学生处于愤悱之中,我便引导学生与老天鹅展开心灵对话: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没感受到那钻心疼痛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作答之后,师适时小结理解“破冰勇士”。角色置换中,学生的内心体验得以开掘,与文本融为一体,与老天鹅融为一体。如果说老天鹅的行动是一首诗,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篇章!这时,我把关键词句改写成一首小诗(点击),再一次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再次朗读升华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2.品读群鹅破冰

引读出示第六自然段,利用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圈圈画画渲染劳动场面的词语,用有力、热烈、欢快的语气反复朗读想像,并结合动画演示,感受天鹅群齐心协力“团结就是力量”的气势。在此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表示团结的词句,即练习五《古今贤文·合作(上)》中的俗语。让这些俗语变得可感,天鹅群的团结变得丰满,学生的内蕴变得丰厚。

3.品读群鹅欢呼

这个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讨论:天鹅三次叫声的内涵,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体验去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点”,将鸟语翻译成人类的语言,充分感受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其实这三次叫声,像一段优美的旋律,巧妙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根据此线复述课文,目标1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在这一板块中,我直奔重点,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紧抓情感震撼点,着重品味老天鹅的英勇形象,感悟天鹅的群体力量,聆听三次叫声,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像,让语言与思维同构共生,深层感悟老天鹅勇敢果断的牺牲精神,众天鹅的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喜悦心情,激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的保护意识。

三、质疑解疑,感受“人”“物”和谐

这个板块我指导学生对第八自然段中斯杰潘老人说的话质疑,运用白板的可直接书写功能引导学生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与白板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后,我指导学生抓住核心问题: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离开了,并且再在也没有动过?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这支猎枪是为可爱的天鹅和老人以前打死的天鹅而挂,是这些鸟儿打动了老人的心,这些鸟儿是多么神圣啊。有的说:这支枪不仅为天鹅而挂,为动物而挂,也更为他自己,为世人而挂。从课堂上精彩的生成看,这儿的“写”是合理的,有效的。看着孩子们感人的话语在指尖上不断流淌出来,聆听着孩子们获得生命意义的体验和生命力量的不断壮大,那才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四、总结课文,延伸课外阅读

老人与天鹅之间的美丽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其实大自然中很多动物在危急的关头,都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一首首让人类叹为观止的生命壮歌,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生命桥”》《麻雀》屠格涅夫《藏羚羊的跪拜》让学生的感动与思考走向丰富,走向深刻,走向至真至善至美,获得生命的拔节。

我的板书设计:

16、天鹅的故事 端 勇于献身

破冰勇士 感动生命

团结拼搏

总之,本课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图片、音乐、动画等媒介,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直观、形象地步入文本境界,感悟文本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推荐]

宝应县 宝应县 宝应县 宝应县 宝应县

破冰勇士 宝应县

第三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生命创造奇迹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抓三次叫声,启发想象、朗读感悟,仔细体会天鹅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懂得生命会创造出奇迹。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品读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理解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的意思。

难点: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

一、播放视频片段,感性上再识天鹅

1、(多媒体播放视频)孩子们,看了刚才的片段,天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美丽、高贵、可爱、优雅„„)

2、是的,天鹅是美丽的,可爱的,有一年,贝加尔湖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满怀喜悦的飞了回来,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贝加尔湖却是——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冰封湖面,(点击出示多媒体课件:冰封湖面,点击音乐)天鹅们找不到一点食物,怎么办呢?只听得从远处传来(点击出示: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读——

在这样的叫声里,你能体会出天鹅们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交流(伤心、焦急、失望)。

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吧!指名读,齐读。

3、就是在这样的叫声里,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板书课题:天鹅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

二、读文存疑,以疑促文本再读

1、经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斯杰潘老人曾经是一位猎人,猎枪是猎人的生命,只有猎枪才会给猎人收获,可是,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却耐人寻味。(出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他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 的的猎枪,可是,我却把猎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听老师读,(教师深情范读,设疑)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脑海里会闪现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小结板书:端——挂?)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的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段落,找出来了就举手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组织交流,结合交流情况,相机出示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

板块

三、精读感悟,体会文本传递的情感思想

一、品读勇士破冰,感受老天鹅的勇敢、顽强

1、孩子们,对于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读,更要用心灵去体会。(点击出示:用心品读这段文字,用笔画出自己深有感触的地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写在旁边)。

2、组织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扣住、“腾空而起”、“石头似的” “重重的” “胸脯和翅膀”等词语,谈感受,(学生交流到哪个词语,教师就用笔圈画相关词语,相机组织交流、体会,充分地让学生表达)师相机点拨:

“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体会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石头似的”(体会老天鹅用力之重,态度之坚决,简直是奋不顾身)重点理解 “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破面上”

“像石头似的”(勇敢、奋不顾身):天鹅是美丽优雅的,那么石头是怎样的呢?把天鹅比喻成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合适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交流,说说你的看法。(天鹅笔直落下,像石头。石头不怕疼,天鹅怕疼,但他一声不吭,就像一块石头。摔下的力量很大像石头。你怎么知道摔下的力量很大,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点击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理解、体会,用自己的双手代表天鹅,扑打桌面表示扑打冰面,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学生带着动作齐读)

2、老师从资料上得知贝加尔湖冬天冰层一般有1米厚,上面可以开坦克,现在即便是早春,冰层也起码有30-40厘米厚,老天鹅要破冰何等不易啊!

来,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深切感受一下老天鹅勇敢、顽强,读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之间相互自由练习朗读。

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猜猜看,老师读这段话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生听教师范读,交流)

3、是的,无论是感动,还是激昂,不同的朗读都可以传递着发自内心的那份感动,来,男同学齐读——(生读,声音)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了,老天鹅再一次——(女生齐读)冰面震动得更厉害了,这更加鼓起老天鹅勇气和信心,它——(全体学生读)

4、(点击出示图片)一次,两次,三次„„一次又一次的扑打、撞击,你们仿佛看见冰面上留下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老天鹅?

(点击出示:我看到了冰面上留下了,看到了老天鹅。)(老天鹅的片片羽毛,老天鹅的斑斑血迹„„)(翅膀折了,腹部流出了鲜血„„)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这一只老天鹅,我想问: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羽毛,斑斑血迹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答),老天鹅呀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感受到那钻心疼痛和刺骨寒冷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答)结合学生交流,板书:勇于献身

面对这样一只舍身为群,以英勇顽强的老天鹅,斯杰潘老人送它一个光荣的称号,称他为——(板书:破冰勇士)

5、老天鹅以个人牺牲换取群体的生存,此刻,你对它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生交流:敬佩、钦佩、崇敬)

怀有这些情感的同学请站起来(生起立)让我们带着对老天鹅无比崇敬心情来读一读老师改写的一首小诗(出示由课文改写的小诗)

二、抓住群鹅破冰的场面,感悟团结就是力量

1、在这个“破冰勇士”的带领下,其他天鹅又会怎么做,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动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第六小节,用线画出有关语句。

2、组织交流(出示: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自主朗读,结合图画,想象画面。

这群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进行破冰,你感受到他们具有什么精神?(结合交流,板书:团结拼搏)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词或者句子同样也表达了团结这样的意思呢?(万众一心 齐心协力 众志成城、人心齐 泰山移、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

它们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心甘情愿!

3、同学们,破冰勇士这个称号仅仅属于老天鹅吗?(还属于整群天鹅)(出示:湖面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你听,湖面上不时传来了——(生读)

指导朗读:天鹅的第二次叫声,引导学生读出力量,读出坚定。分组读,再齐读。加上动作来体会朗读:引读,兄弟们那——让学生领着读,兄弟们那——学生领读——

三、与群鹅同欢呼,感受胜利后的喜悦

1、团结拼搏的天鹅群在老天鹅的带领下一齐投入了破冰工作,水面在迅速地~~~最后,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一片很大的水面,这时的天鹅们——(生齐读出示的文字: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 —— 克哩——克哩!)

面对这样的变化,天鹅们的心情怎么样?谁能把高兴、自豪、激动读出来?教师引读——

2、(点击音乐)叫声响彻湖畔,久久回荡在美丽的贝加尔湖的上空。这是一群可爱的生灵,这欢呼声似乎在向告诉我们生命创造的奇迹。读——

3、透过这阵阵欢呼声,你似乎听到了天鹅们在说些什么?(点击出示:透过这阵阵欢呼声,你似乎听到了天鹅们在说:“ ”)

板块

四、回归问题,感动生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1、通过学习,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天鹅?生自主交流。

2、你知道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讨论交流,相机板书:感动生命(为老天鹅而挂,是老天鹅感动了他、也为其他动物、为他自己而挂、为世人而挂、为所有的生命而挂)

对啊,老天鹅的勇敢、顽强,天鹅群的团结合作,深深地感动了老人,使他放弃了终身的狩猎。猎枪是为他自己而挂,因为他只要看到这枝猎枪就会为自己曾经伤害过他们而感到惭愧、自责生了就会告诫自己不能再杀生了。这把猎枪是为世人所挂,让所有人懂得与世界万物为友,就是要把这个精彩故事传下去,撒播爱的种子。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美丽而可爱的。(教师擦去问号)

3、学习了课文,你能把你的感受、体会用一句话写出来吗?生独立写,再全班交流。(如遇冷场,教师举例:生存的权利,永远只属于强者!)

4、执着、坚强,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点击图片)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中,中华儿女在废墟中打开一条又一条生命通道,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其实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具有这样一种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用生命创造着奇迹。

板块

五、面向主体,检测反馈,课外阅读延伸 练习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课时作业:自主检测;

2、课后完成《补充习题》

三、四题。课外阅读推荐:

阅读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麻雀》,体会文章中爱的力量。

板书设计:

16、天鹅的故事

(感动生命)端 勇于献身

团结拼搏

教学模式说明: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快速入题

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让学生自主阅读是这一环节的主要活动形式,要通过初读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互动交流——这是整堂课的核心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教者要围绕“突破重点”和“攻克难点”设计和安排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趣味性活动:辩论质疑、竞赛评比等;合作性活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体验性活动:感情朗读、角色表演等;拓展性活动:知识链接、想像补白等。

四、当堂练习,延伸课外——可结合教材安排一些体现基础性的练习等,以反馈学习情况,达到了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并及时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达到大语文的教学。

破冰勇士

第四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邹勇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过程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情感态度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平分秋色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点拨新授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点拨新授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4、指导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5、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6、小练笔:(二选一)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五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金牛小学

吴云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理解五、六、七自然段。

2. 反复朗读品味天鹅的三次叫声,由此理解课文的内容。3.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从读中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渗透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品读老天鹅带头破冰以及所有天鹅一起破冰的壮观场面。理解老人将枪挂起来的含义。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体悟动物也有通灵性的一面。教学设计

一、导入,先声夺人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动物的叫声,请你仔细倾听,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多媒体课件出示天鹅的叫声﹚学生猜老师总结。

2、伴随天鹅的叫声教师讲解天鹅的多种姿态:优雅的,洁白的,美丽的,高贵的……﹙多媒体课件显示天鹅的各种姿态﹚最后显示天鹅湖的舞姿引导学生体会天鹅在人们的心中是一种美丽高贵的动物。可今天老师将向你们展示天鹅的另一面……

二、读中感悟,理解天鹅的团结合作精神

过渡:且听俄罗斯老人斯杰潘给我们带来的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天鹅的故事﹚

1、自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生读并填空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2、讲授1–4自然段

故事是由一支挂了30多年的猎枪引起的,那一年老人背着猎枪去贝加尔湖畔打野鸭……引读

教师小结:兴致勃勃—一无所获—一群天鹅—精神为之一振。课件显示;这时…

分析天鹅的叫声,让学生说一说此时天鹅们的心情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口气试读天鹅的叫声。板书:着急

惊讶

生气

扫兴

犹豫

3、重点理解天鹅破冰的精彩场景 真可谓七嘴八舌,鸟各有志。

(1)、他们的讨论并没有影响到一只老天鹅,课件显示第五段,学生自读,教师帮助理解并指导正确朗读,理解老天鹅的壮举。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老天鹅的破冰行动,从而体会老天鹅的顽强。

(3)、课件显示第六自然段,再次感受老天鹅是用自己的身躯为众多天鹅的生计做贡献。从终于一词中了解来天鹅破冰的艰难。

(4)、这难道还不能打动人吗?自读第七段,在老天鹅的感召下其他天鹅会怎么做?理解句子:他们干的那样齐心,那样欢快!“那样”是什么意思?前后比较说一说一只天鹅和百十来只天鹅同时破冰会有什么不同? 比较“慢慢扩大”和“迅速扩大”理解团结拼搏的精神。

(5)、突出此时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学生试着整齐的喊号子。

(6)、破冰工作完成后天鹅的表现怎样?它们此时又是怎样叫的呢? 4.理解斯杰潘老人在故事结束后深情的话。

5.思考:老人为什么将猎枪挂到肩头,挂到墙上。三.拓展延伸

课件显示,人类生活中有哪些团结拼搏的例子。四.作业布置

课下观察小蚂蚁运食物的过程,体会团结拼搏的精神,以我也是运粮食的小蚂蚁的身份写下你的感受。五。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事 惊讶 →

生气 →

顽强→齐心协力→胜利 犹豫 →

(克噜—克哩—克哩!)扫兴 →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及多媒体运用简介

《天鹅的故事》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文章,因而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以故事带入,目的是使得教学更具情节性,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教学中注重朗读以不同形式感知课文内容,为了突出课文的中心我抓住了天鹅的三次叫声,以学生的不同口气的读去感受天鹅们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心境,由天鹅的第一次叫声引出顽强的破冰勇士,更进一步引出天鹅齐心协力破冰时发出的整齐划一的叫声。从叫声的变化中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当天鹅们破冰成功时发出的欢快的叫声,正说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点明中心。教授的重点我放在对课文五、六、七三个自然段的理解上,一只天鹅破冰是显示的是顽强的拼搏,自我奉献的精神,在反复的朗读老天鹅带头破冰的动作上渗透老天鹅的顽强。众天鹅的呆呆的看到一起加入破冰工作,是一个感情升华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之后,体会人类的团结拼搏精神。全文以线索性人物斯杰潘的叙述贯穿始终,因而我也特地将老人的挂猎枪这一举动作为学生理解的一个重点,猎枪是为所有伟大生命而挂,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从一个侧面凸现教学目标。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我充分显示多媒体这一教学媒介的作用,它不是教学的中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天鹅的叫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首先先声夺人,听真正的天鹅的叫声,并告诉学生这样的叫声现在越来越少了,待课文介绍完将学生由课文拉到实际生活中的团结拼搏精神,体会这样的事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这,这正说明动物有时也是通灵性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斯杰潘老人将猎枪挂在墙上30多年的真正含义。作业的设计图文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下载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板块一、读文存疑,以疑促读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板书课题:天鹅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斯杰潘老人曾经是一位猎人,猎枪是猎人......

    教学设计《天鹅的故事》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6.《天鹅的故事》 中张镇明德小学田军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能用抓住关键词语、句子感知天鹅破冰的经......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邹勇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过程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 【教材分析】 《天鹅的故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双河小学 叶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心品味课文中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体会感悟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宝应县第六届新荷杯优质课竞赛教案 ————————————————————————————————————————————— 生命创造奇迹 ——《天鹅的故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