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7: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

第一篇: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

“非典型”的英雄形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木兰诗》

【教学背景】

文学形象的分析应重视并回归文本,充分重视作者的主观意图,挖掘艺术形象本身的魅力,反复诵读是回归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力引导学生关注、研读并欣赏文本。在研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较先进的网络手段,进行搜集、分类、思考并进行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材分析】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并整合了以下内容:

1、背景资料搜集

《木兰诗》: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261.htm 《乐府诗集》: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072.htm

2、人物形象分析

花木兰形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25.htm 巾帼英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47.htm

3、艺术特色探究

复沓手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07714.htm 互文手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80.htm 铺陈手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07414.htm 教师进行搜集整理过程中,也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准备,让他们自行研读文本,从背景、人物、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借助网络及搜索引擎深入挖掘文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及适当复述故事,感知木兰形象;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1、【教学方法】

1、资料助读法 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搜索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文本(《木兰诗》及《乐府诗集》)

2、重点研读法

确定教学重点,整合相关资料(木兰形象分析)

3、兴趣引导法

根据需要选择,视频辅助教学(截取美国迪斯尼影片《花木兰》片段)百度视频 http://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木兰” 新课开始前,我们先看段视频吧。这是美国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的一个小片段,电影中的木兰形象是根据我们的乐府民歌《木兰诗》改编的,美国花木兰是不守礼法的花木兰,是经常闹出笑话的花木兰。那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木兰”形象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这个小故事的出处。《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根据木兰从军的民间传说改编的。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我们这篇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对璀璨的明珠。

二、读“木兰”

1、方法指导(PPT展示):(1)字词(学生齐读,指导记录)(1分钟)

(2)节奏(教师范读,学生体会)(1分钟)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基础上体会情感,主要注意读音、节奏、重读、情感)

3、学生部分段落或语句组内比读(结合注释与理解,解释朗读处理的原因自我推荐、小组推荐各2组)

4、师点评:同学们通过朗读,应该已经对木兰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我们现在就了解到的情况聊一聊吧。

三、谈“木兰”

(PPT展示)这首诗叙述了木兰从军的哪些经历?(要求:每部分限用两个四字词语)

师:请各组派代表上黑板书写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代父从军,踏上征程(1-3)——奔赴前线,十年征战(4)——还朝辞官,亲人团聚(5-6)——比喻赞美,讴歌英雄(7)

师小结:这真是一首故事性强,布局严谨的民歌。其中塑造的木兰形象,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她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四、析“木兰”

师:有人说一个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描写了什么,而在于它怎样描写。那么,请结合文本去分析“木兰和一般英雄有什么不同之处”。师:你心目中的英雄,请列举。

生:英雄大多是男的,可是木兰是个女的。

师:的确,在我们的印象中,英雄多是岳飞、武松这样的硬汉形象。汉语里的“英雄”概念本来是指男性,“英”是花朵,杰出的意思,像花朵一样杰出的人物,“雄”说明是男性。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的概念,这是非常独特的,和我们心目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生:“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毅然从军没有特别的痛苦和不幸的感觉。师:是呀,《木兰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恰恰在于她没有把从军当作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不论在战争生活中还是在和平生活中,她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如果说岳飞在《满江红》词中所抒发的雄心壮志是一种崇高的英雄行为,那木兰的充军则是自然的生活选择,亲切而不崇高,朴素而不豪迈。对于木兰,我们自始至终像注视着自己的一个姐妹或女儿一样注视着她的一切,使她始终不以一个崇高英雄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好像就像是邻家的女孩,不像是个给我们带来崇高感的大英雄。

师:木兰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亲切,一点也没有英雄的距离感。

全诗一开始,就描画了一幅极平凡、朴素而又亲切、温馨的生活场面。作者将读者直接置于一个木兰邻里或者乡亲的地位上,仿佛你从她的门前走过,首先听到了“唧唧”的织布声,一个开着的屋门里,木兰正在当门放着的一架织布机上坐着织布。这样的生活场面,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使木兰从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中独立出来的不是她的花容月貌,也不是她的飒爽英姿,而是她的叹息声。“不闻机杼声”不是没有机杼声,而是她的叹息声唤起了我们内心的感应,我们感到的是对木兰的疼爱和关切,想知道她为什么叹息,为什么发愁;想安慰她、体贴她,甚至实际地去帮助她。

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为奔赴战场做准备的时候,虽然忙碌好像也不是很痛苦而犹豫。

师:木兰是一个思想爽然的女子,她的“叹息”是在没有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之前的一种心情表现,不是她做出决定后的痛苦心情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一旦她做出了决定,便立即投入到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去,心情也变得爽快了。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里好像重点也不是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场面,这和一般的英雄描写也不太一样。

师:这里既是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过程描写,又是一个复调音乐,在这种描述里,透露着对木兰的雄健和飒爽,它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飞马疾驰的女战士的形象。但作者却将这统一过程拆分了一下,使它的速度和节奏变得相对缓慢和柔和了。让我们在外部的刚健中透视到内部的柔情。正是这两种因素的交织,使这一过程的描写没有给木兰从军罩上惊世骇俗的英雄色彩,也不会让人感到木兰只是一个柔情蜜意的闺阁女子。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里木兰战功显赫没有像一般英雄一样封妻荫子、建功立业。

师:从这里,我们知道木兰在战斗中确实是立了累累战功的,但显而易见,在这里它起的作用不是让我们感到她的崇高与伟大,而是为了体验她的心灵的朴素和自然。她的累累战功使她有可能获得高官厚禄,但她不需要这些,重返故里是她的真正心愿。“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里句式的变化,实际上把木兰的内心情绪有效地传达了出来。它能使我们感到,高官厚禄根本没有给木兰的思想造成任何芥蒂,还乡是她的心流所注,畅然无阻。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什么赏赐都没要的木兰归家后为何如此描绘得如此轻松而喜悦呢?

师:作者没有宣扬木兰还乡时的庄严,更没有衣锦还乡时的荣耀,她仍是我们的一个亲人。“亲切”则是所有这些感受的总特点。木兰这时的表现恰恰也证明了她并不以英雄感受自己,并没有想到别人应当对她表现出异于原来的态度。她所乐意的便是周围人对她的这种亲人的态度。

生:“出门看火伴„„安能辨我是雄雌?”为什么不比做其他更像英雄的动物呢?

师:人们往往只注意这个比喻的实际意义,而不注意它的情味特征。作者没有用骏马、苍鹰这类雄健的动物作比,而用了雄兔和雌兔,分明是把木兰只当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年轻女性对待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木兰主要不是个像骏马、苍鹰一类的雄健有力的英雄人物。

师:老师还有几个小问题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1、这样详略得当吗?

师: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创作感兴呢?显而易见,不是木兰的英雄气概,不是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更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和平生活的情趣,而是木兰对人生的态度和她独特的精神面貌,是木兰那蓬勃而又自然的生命力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惜墨如金对木兰富有个性的女孩形象浓墨重彩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这些句子啰嗦吗?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介绍“复沓”手法(学生齐读)

——范例《江南》(由东南西北引出四句排比,文中是不是也出现了“东南西北”?)学生再读,体会。

3、这些句子矛盾吗?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马具这样买法不是有点折腾吗?)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开了东边的门,坐到西边的床上去?)

师:这是一种互文手法的运用,我们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有涉及,比如„„? 生:曹操《观沧海》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是这样的用法。

师:对呀,这篇诗歌里还有没有呢?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第(1)句中,将准备工作分割成了一次次的连续性行为,这种表现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使人直感到木兰的准备工作是紧张忙碌的,但又是条理井然的。这同时也是木兰从军的一种态度:既无急于出征的焦急,也无不愿出征的倦怠。

在这时,作者与读者都是以平静而又欣悦的心情注视着木兰的行为的,这里的叙述方式不会使你觉得木兰非常高大,也不会使你觉得她庸俗而又怯弱,一个果敏、爽利、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在人们面前生气蓬勃地活动着,从事着出征的准备工作。

第(2)句中,木兰回到家里,也像鱼儿得水,东屋坐坐,西屋看看,赶快卸下男装,换上旧衣裳,着上女装。他们内心的喜悦体现在他们外部的动作中。

4、这个比喻恰当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人们往往只注意这个比喻的实际意义,而不注意它的情味特征。作者没有用骏马、苍鹰这类雄健的动物作比,而用了雄兔和雌兔,分明是把木兰只当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年轻女性对待的。

在作者的心目中,木兰主要不是个像骏马、苍鹰一类的雄健有力的英雄人物。这四句还告诉我们:男女在直接可感的外部形态方面本来有明显区别,可是这种区别不重要,通过化装消除了以后,女性完全可以承担起男性对于家和国的重担。也许女性的自豪太重要了,因而经受住了近千年的历史考验。直到今天,“扑朔迷离”不但在书面上,而且在口头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现“木兰”

师:这就是具有千古人格魅力的艺术形象——木兰,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绘,来再现吧!(PPT展示)每人可通过小诗或表演形式,再现你心目中木兰形象。参考题目:1、明天,木兰要出征

2、妈妈,我回来了

3、木兰颂

……

师总结:诗歌中木兰那蓬勃而又自然的生命力的形象,那时而惜墨如金、时而浓墨重彩的叙事技巧,那复沓往复的民歌特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木兰那“非一般”的英雄形象,既有男儿的英雄气概,更多的是温柔的女儿情怀,难怪千年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真是魅力无穷呀!

【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人物的魅力应该从文字中来,在美国人眼中木兰是个冲破规矩、个性活泼的女孩形象,开篇以视频引入,引起学生了解的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从文中去了解中国古典作品《木兰诗》中人物形象的自发意识。这点处理还是较成功的。此处利用了网络搜索,资料整合等较先进的手段,效果良好。

朗读巧妙穿插,处处引导诵读又不着痕迹。文本研读,多层次由浅入深。情思结合,积累充分,在分析过程中自然解决翻译诵读的问题。比较文言字词机械认读,效果要好得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文学形象的分析都是围绕“重视并回归文本,充分重视作者的主观意图,挖掘艺术形象本身的魅力”这个主题展开的。而在这过程中反复诵读是重要途径,网络搜集使学生积累更充分,教师在课堂上也注意尽力引导学生关注、研读并欣赏文本,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较成功的。

第二篇:《木兰诗》教学案例

《木兰诗》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力争学生能当堂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能体会民歌

朗朗上口的特点。

2、通过探究与讨论,理解并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感受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理解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重视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熟悉课文,了解大意,休味语言的民歌特点。

2、在教学过程中,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引导他们展开恰当的联想和想像文中的略写之处。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扩展作文练习。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几乎家喻户晓,语言具有民歌情味,学生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指导朗读促进鉴赏

三、体会本文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播放豫剧常香玉《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提问:

大家知道戏曲中所表现的人物是谁吗?

二、诵读

1、听教师诵读录音。

教师范读前,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肯定,然后声明:老师只是加上了对文章的理解,请注意老师与刚才那同学读得不同的地方。

下面是教师朗读中需注意的要点提示:

①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② 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见军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军情紧急;末两句“愿 为市鞍马”转为坚定,以突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及下定决心。

③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奔赴战场要节奏变慢,用抒情的语句读;末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要表现出木兰的战斗豪情。

④四段每两句一气读,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十年艰苦作战,处处刀光剑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五段胜利归来,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辞官还家要读得亲切、朴实,放慢节奏,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

⑥六段亲人团聚、恢复女儿妆时,节奏要快,甚至如“快板”,基调是欢快而热烈的,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门看火伴”句仍快,表现木兰换装后,急于让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态;“火伴皆惊忙”这后三句要着力表现战友们的惊奇感,应突然放慢。

⑦七段是歌者的赞辞,也可理解为木兰对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设喻回答,语速渐慢,甚至可以结合动作(脚扑朔、傍地走)表情(眼迷离);结合“安能辨我是„”句朗读,教师可以用双手自抚面颊,一字一顿以反问的语气念出“雄”、“雌”,使有余韵,效果更好!

2、学生诵读

请学生推荐班里读书最好的一位同学个人朗读,注意情感要到位,语速、语调、节奏等要符合原文的情感或意义的表达。

①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后检查预习正音

根据需要给加点字注音或解释下列词语(以多媒体展示)

军帖

机杼 辔头 戎机 鞍鞯 金柝 策勋 可汗 扶将 扑朔迷...........离

帖花黄

.燕山()胡骑()戎机()朔气()红妆()著我旧时裳()傍地走()②全体齐读,赏析品味。概括要点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每节诗的内容,要求能用来回答“木兰干什么?”如果觉得独立概括有困难,可以和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商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概括发言,形成板书。

停机叹息

木兰 决定从军

征途思亲

征战沙场

辞官还乡

设喻作答

三、概括要点

1、复述

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已较熟悉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复述诗文的故事大意,可适当发挥补充。

2、为塑造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诗歌是如何安排记叙的详略的?略写是不是表示不重要或无关紧要呢?详略与中心究竟有什么关系?你认为本文的中心应该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处理详略是为文章的主旨(中心)服务的,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原则”:

突出中心----详写

有关中心----略写

无关中心----不写

那么木兰诗作者略写木兰征战,详写了应征、荣归、团聚等几个场面,也就是说详写是未曾开战前后时的内容,从这可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突出)怎样的主题(中心)?探讨一下:

明确:诗文略写了战争场面,正是反映了老百姓对战争的否定,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三、质疑讨论,分析形象

1、出自本文的成语的成语你知道哪几个呀?能造句吗?

2、怎么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本文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找出来。

“文章中用到的修辞有哪些”(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①排比,如“东市”一节和“爷娘”一节 ②顶针,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③对偶,如“坐我”“脱我”两句等 ④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四句,“开我东阁床”两句“当窗”两句“将军”两句。

4、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有哪些?

明确:勤劳善良、忠孝两全、淡泊名利、热爱和平、谨慎机警、坚强勇敢、英勇善战

5、伙伴的“惊忙”“不知”表现了什么?

明确:侧面表现了木兰的非凡智慧(才能)及谨慎机警的性格特点。

四、课文小结

五、作业:

1、把课文编成故事,说给邻家的小朋友听。

2、多渠道收集我国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女英雄的事迹,在“我也追星”活动中交流。

六、教学反思:

a)以“读”贯穿整节课,生意盎然。

b)努力凸显课改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主要集中设计于第二课时的第四个环节:分析形象、质疑讨论,这需要学生充分预习且形成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实现。

c)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描写”,从而进行思维想象扩展练习。

第三篇:木兰诗教学案例(共)

《木兰诗》教学案例

阿荣旗复兴中学 陈枫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力争学生能当堂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能体会民歌朗朗上口的特点。

2、通过探究与讨论,理解并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感受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理解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学生分析:

本文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几乎家喻户晓,语言具有民歌情味,学生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指导朗读促进鉴赏

三、体会本文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教学理念: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质朴生动语言中,洋溢着浓郁的民歌情味和朴素的爱国热情。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既要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体味语言,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及分析人物时体会情感。

1、重视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熟悉课文,了解大意,休味语言的民歌特点。

2、在教学过程中,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引导他们展开恰当的联想和想像文中的略写之处。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扩展作文练习。

教学思路:

本课可按以下几种思路设计教学方案:

1、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形式,以诵读课文为主要任务。此思路如有安排预习,可以一课时完成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快速背诵的方法。

2、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要任务。全文共七自然段,各段的内容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可采用逐段分析的方法,逐层深入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以文学鉴赏为着眼点。本文在语言、修辞、详略等方面颇有特色,可以围绕这几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赏析,最后落实于写作的实践运用。

4、综合以上三种思路,这样教学容量更大,教学内容更丰富,对师生的要求也更高。若按“诵读课文----分析鉴赏”这一思路,则比较容易操作,也便于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本课件正是以这一思路来设计的。

辅助手段:

本文可采用的辅助手段较多,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思路选择。如: 播放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MP3或电影片段),或播放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导入。

剪辑播放香港电视剧《花木兰》片段等,进行想象扩展作文练习对照。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链接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放映演示课件第1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第十课《木兰诗》。主人公——“花木兰”,这是一个凝聚了千年传说的情感丰富的名字,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几乎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一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喜爱她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一起到《木兰诗》这个流传千古的代父从军的故事中去感受一个奇女子的传奇人生。

放映演示课件第2页(主页)

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去搜集有关花木兰的信息,为了能证明“木兰”深受人们喜爱,有许多同学已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或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接下来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些什么。

2、点击“资料”,链接展示32—39页的内容。主要有木兰像 木兰祠 豫剧 京剧 连环画 电视剧 动画片 书法作品 木兰扇(拳)等。

中间随时欢迎学生补充他们所知道的内容。简介内容如下:

32页:自汉代起,民间开始修建木兰祠,每年四月初八木兰生日致祭,谓木兰祠。历经各代,香烟不绝。祠祀木兰像的庙宇遍布神州,较为远古而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兰祠、安徽亳州木兰祠、河北完县木兰祠、湖北黄陂木兰祠、陕西延安万花山木兰祠等。

河南虞城木兰祠还存有唐朝大诗人杜牧的诗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现在河南商丘地区还形成了“木兰文化节”。

33—34页 播放豫剧常香玉《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现代木兰戏中,豫剧大师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奇境迭现、妙趣横生,非常精彩地设计了木兰的12年征战。戏中最有名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乐观生动、平白如话地讲了个“大道理”——“谁说女子不如男”,被这出戏影响的人何止千万?

35页: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花木兰》,突出了爱国主义的思想,艺术成就极高。本页图片为火花和邮票构成。.36 页:连环画及民间连环画

37—39页: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花木兰的事物或艺术作品?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电视剧、动画片、书法作品、木兰扇(拳)等等。

页:中国邮政2000年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可能是你没想到的吧? 返回课件第2页(主页)

3、小结:

这众多的木兰形象,被建筑(木兰祠)、雕塑(木兰塑像)、电影、戏剧(京剧、话剧、豫剧《花木兰》)、(美国)动画片、(香港)电视连续剧、拳术及剑术、连环画、年画,甚至还有中国邮政2000年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等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所表现,他们对木兰之美进行了多层次的细致的解读。注意这一点:老师为什么搜集这么多的物品?是因为以上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正是源自于我们正在学习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也就是说《木兰诗》是他们的“鼻祖”),众多的创作者通过反复阅读《木兰诗》获得灵感。可以这么说:由《木兰诗》开始,到形成一套有体系的木兰文化,像一颗最有活力的种子长成了大树。(木兰事迹在史志、碑刻、野史、杂记中多次出现;考据学家、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对她的研究渐次深入。自杜甫、白居易起到民间歌曲、小调对《木兰诗》的手法、技法争相效仿。)

今天我们也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一不小心我们班里或许也能产生一两位哈姆雷特呢!

二、诵读 ㈠学生诵读

好诗文总是适于朗读,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朗读一次,注意情感要到位,语速、语调、节奏等要符合原文的情感或意义的表达。

1、学生朗读 放映中点击“课文”,链接演示课件第3—9页

2、学生朗读后检查预习

① 正音 点击“读写”,链接演示课件第44—61页(为方便使用链接较多)

② 根据需要给加点字注音或解释下列词语(以多媒体展示)军帖 机杼 辔头 戎机 鞍鞯 金柝 .......策勋 可汗 扶将 著裳 扑逆迷离 帖花黄 ......

3、请学生推荐班里读书最好的一位同学个人朗读

要求:同学认真听读,注意该生或快或慢处、或高或低处及断句节奏的处理,品味其优缺点。(可请全体同学点评优点)

4、全体同学自由默读全文,请认真准备,因为老师将发出“挑战书”:默读之后,我们再请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诵读全文。老师将挑战这位同学,看谁读得更好,请同学们当评委,好不好?

㈡教师诵读

教师范读前,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肯定,然后声明:老师只是加上了对文章的理解,请注意老师与刚才那同学读得不同的地方。

下面是教师朗读中需注意的要点提示:

① 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② 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见军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军情紧急;末两句“愿为市鞍马”转为坚定,以突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及下定决心。③ 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奔赴战场要节奏变慢,用抒情的语句读;末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要表现出木兰的战斗豪情。

④ 四段每两句一气读,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十年艰苦作战,处处刀光剑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 五段胜利归来,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辞官还家要读得亲切、朴实,放慢节奏,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

⑥ 六段亲人团聚、恢复女儿妆时,节奏要快,甚至如“快板”,基调是欢快而热烈的,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门看火伴”句仍快,表现木兰换装后,急于让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态;“火伴皆惊忙”这后三句要着力表现战友们的惊奇感,应突然放慢。⑦ 七段是歌者的赞辞,也可理解为木兰对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设喻回答,语速渐慢,甚至可以结合动作(脚扑朔、傍地走)表情(眼迷离);结合“安能辨我是„”句朗读,教师可以用双手自抚面颊,一字一顿以反问的语气念出“雄”、“雌”,使有余韵,效果更好!点击“课文”,链接演示课件第3—9页(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定能博得学生满堂喝采)㈢学生品评:

请学生评价教师刚才范读课文的优缺点,多肯定学生的见解(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范读中大多数的优点都能被学生点评出来)。如有较大的出入的,可提出全班探讨,为什么要这样读?最后明确较好的读法(当然也允许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法,更要欢迎学生指出朗读中的不足)。

运行中点击POWERPOINT右下角的黑屏,以免影响学生读书及品评 ㈣全体齐读,赏析品味

三、概括要点

1、复述

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已较熟悉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复述诗文的故事大意,可适当发挥补充。

2、概括要点

(在复述的基础上)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每节诗的内容,要求能用来回答“木兰怎么样?”如果觉得独立概括有困难,可以和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商讨。

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概括发言,形成板书。放映中点击“情节”,链接演示课件第20页

停机叹息

决定从军 木兰 征途思亲

征战沙场

辞官还乡

设喻作答

3、小结:了解情节,有助于我们下堂课进一步分析课文„„

四、背诵课文

参看板书(课件第20页),了解全文大意,试着当堂背诵课文。

五、课外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作业本》课堂巩固题5~9

第二课时

放映演示课件第2页(主页)放映中点击“课文”,链接演示课件第3—9页(课前准备时,布置学生齐读或试读全文)

一、导入:

昨天我们已“认识”了花木兰,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木兰诗》。

二、详略分析,挖掘主题

以下问题的设计,纯属抛砖引玉,上课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建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1、我们上节课(昨天)已熟悉了课文的情节,(以多媒体出示上堂课学生概括的每自然段意)放映中点击“情节”,链接演示课件第20页(课件出现以下板书内容)

停机叹息

决定从军 木兰 征途思亲

征战沙场

辞官还乡

设喻作答

鼓励学生讨论。2、200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木兰从军》邮票上就印有全文,(多媒体出示《木兰从军》邮票的四张图案)放映演示课件第11页 观察这四枚邮票,上面的文字大体上是按照什么来安排的,你看出来了吗? 邮票上也分出了段落,甚至可看出详略分布来。瞧瞧,与我们所确定是否一致?

放映演示课件第11页第二项 明确:图一:木兰纺织(略)

图二:木兰从军(详)图三:木兰征战(略)图四:木兰还乡(详)

这四枚邮票是按课文的情节并以时间为序安排。

4、为塑造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诗歌是如何安排记叙的详略的?略写是不是表示不重要或无关紧要呢?

提问后放映演示课件第12页并点击鼠标,出现问题: 略写的第一段“停机叹息”向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点击邮票或右箭头,链接到26页答案。

第四段“征战沙场”,只有三十个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点击邮票或右箭头,链接到27页答案。

第四自然段略写的这几句诗文,只有三十个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讨论明确: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英雄之勇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功勋之巨

还为下文的侧面描写诗句“策勋十二转”“不用尚书郎”埋下伏笔遥相呼应。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及赫赫之功。

评:这是全诗中语言最为凝练的部分。(板书)这正是诗歌的一大特点。看看这一段与上下是怎样衔接的?读---------悟(前过渡后顶真)

5、详略与中心究竟有什么关系?你认为本文的中心应该是什么?

放映演示课件第14页,点击“详略与中心”,链接到25页答案。

作者在文章中处理详略是为文章的主旨(中心)服务的,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原则”: 突出中心----详写

有关中心----略写 无关中心----不写

另外还可以利用邮票图案(这图案来自于对课文文本的充分挖掘与深刻理解),明确这几幅图案主要交代了什么?(文字与形象的交流!)图案:交代身份(人物)、点明变化(女变男)、事件、英雄气概、儿女情怀(性格)

《教参》91页 6 中四种主题均可出示,让学生讨论认可,说说理由,不求标准答案。课件中的“中心”是教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那么木兰诗作者略写木兰征战,详写了应征、荣归、团聚等几个场面,也就是说详写是未曾开战前后时的内容,从这可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突出)怎样的主题(中心)?探讨一下:

提示:注意出处是《---------------》,乐府诗实质是民歌

作者应是-----------------,战争的受害者往往是-----------------。

明确:诗文略写了战争场面,正是反映了老百姓对战争的否定,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链接到25页“质疑2详略/中心”出示答案

三、质疑讨论,分析形象

“质疑”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当然也可参照以下问题进行.1、出自本文的成语的成语你知道哪几个呀?能造句吗?

放映演示课件第15页 学生造句后,再出示例句。

2、怎么理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放映演示课件第16页,然后链接到29页 讲解“互文”之后,返回课件第16页继续探讨 3、8、本文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找出来,试着说说其表达效果。

放映演示课件第16页第二项

4、木兰是以什么身份从军的?讨论一下看看全文哪些情节与这身份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情节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明确:勤劳善良、忠孝两全、淡泊名利、热爱和平、谨慎机警、坚强勇敢、英勇善战

提问:如果离开这一身份,全文大多数情节是否还有存在意义?

明确:木兰是以“女郎”的身份代父从军的。如果早知木兰是女郎就什么戏也没了!

5、伙伴的“惊忙”“不知”表现了什么?

侧面表现了木兰的非凡智慧(才能)及谨慎机警的性格特点。

四、课文小结

放映演示课件第17页第一项

请同学们以“木兰是一个--------------(的人)”来评价一下木兰。

1、教师小结

《木兰诗》是一首富有传奇色彩的北方民歌叙事诗。它叙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无论情节、人物形象,或是民歌特有的语言风格,都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因而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2、提问: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木兰仍为世世代代人们景仰的巾帼英雄。请你说说,木兰这一传奇人物“奇”在哪里?从她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思想品质?

右箭头连接---20页情节与性格,分析后返回放映演示课件第17页第二项 由此可见,本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特殊的形象。这也是木兰这一形象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吧。

3、提问:这堂课你认为自己学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然后试着说说吧。

4、全体有感情地齐读或背诵全诗,再次赏析品味。

本文属于叙事诗,请同学们不要看原文,回忆一下课文都写了一些什么事?不要求按顺序说,可以相互补充。

完成后,返回课件第2页(主页)

四、拓展想象(写作训练)

放映中点击“拓展”,链接演示课件第18页

点击右上角“拓展延伸”可以连接到文档《千秋家国木兰情》.1、观察邮票(投影式多媒体出示《木兰从军》邮票第4枚图案),试将“木兰还乡”部分进行改写或扩写,要求充分发挥你那丰富的想像,别忘了注意细节描写。

2、教师口头范文(引出开头之后,如有学生跃跃欲试,可将“接力棒”传之┅┅

3、学生练笔---读---评(如时间不够,可作为家庭作业)

完成后,返回课件第2页(主页)

五、作业:

放映中点击“作业”,链接演示课件第19页,第一课时已完成1-2题

3、把课文编成故事,说给邻家的小朋友听。

4、多渠道收集我国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女英雄的事迹,在“我也追星”活动中交流。

教学反思:

a)以“读”贯穿整节课,生意盎然。

b)利用国家名片----邮票来促进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将重难点突破并落实,无疑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c)努力凸显课改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主要集中设计于第二课时的第四个环节:分析形象、质疑讨论,这需要学生充分预习且形成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实现。

d)利用第4枚邮票上的图案,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描写”,从而进行思维想象扩展练习是成功的,实现了美术(剪纸)与文学(诗歌)的联姻。e)备课仓促,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四篇:教育部参赛_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_王丽娟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直尺、线、软尺

二、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周长的认识》 是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以前教材中,周长的认识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同一课时,现在教材单独用一课时来认识什么是周长,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猜想、推测、交流,来体验验感受“周长”的准确含义。

文字资料

形的周长

析http://

2、师:你想不想实际来求一下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圆形,另外还有五角星、正方形、心形,请你们小组商量选择一下要研究的图形,如果是研究长方形或是圆形的,直接从袋中取,还有选择其他的,小组领取,小组长领回之后做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观察和汇报人员。

师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有序,速度最快。完成后汇报。

3、同学们学了这么多,可不可以帮小我们那的小朋友解决一下实际问题?课件,我们的滨海开发区正在开发建设中,最近新建了一所公园,课件出示图片,花匠师傅修建了各种形状的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好办法保护好花木,防止被人踩踏?护栏应该建在

哪?请学生到课件指一下,这是花坛各边长度的数据,请能算一算这几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

㈣拓展

当裁判,谁跑得多(出示课件)

㈤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学到的可真不少,同学们课后既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来记录自己的头围、腰围等见证自己的成长,也可以继续深入探究,比如地球赤道的周长有多长,人们是怎么知道的等等,愿同学们利用打开的这扇认识更宽广的天地。视频资料:图形有周长http://

七、板书设计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封闭)化曲为直

八、教学反思:

本节是概念课,周长概念的正确认识对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时,注重了通过摸一摸、圈一圈、折一折等多种方式进行体验、感悟,帮学生形成正确的周长表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侧重。

1、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开始,从让学生帮助解决生活中如何买到大小合适的帽子入手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到周长问题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

2、多种活动帮学生形成正确周长表象

为了帮学生形成正确的周长表象,设计了摸一摸、剪一剪、围一围、折一折等多种活动来帮学生感知,并在感知中拓展、想像并进行猜想的验证。

3、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

新课改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践,探索后所获得的知识体验才更丰富、更深刻。为了落实这个目标,让孩子们自己寻找方法,测量并总结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自主中去做数学,体验了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实践及合作能力。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化曲为直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了指导和点拔。学生测量图形周长时,结合具体图形先让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度及周长,之后再用工具测量验证。有利于估算准确性的培养。

不足之处是学生活动中,在调控和组织上有有待有进一步的提高,小组合作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明确,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五篇:教育部参赛《小石潭记》教学案例分析王军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革新以及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等都与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也与学生的现实语言交际之间存在着隔膜,增加了学生理解认知的难度。学生因此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文也只有几十篇,内容简短,学习要求也比较低,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人能收到实效,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古文依旧陌生,对其中的诗文名句也不会灵活应用。这样就使得文言文的教学更不受学生欢迎了。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新课标的要求是:“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案例描述:《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

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

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读通

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

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

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懂

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

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

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小组还有一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生:这一句的意思是: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

师:翻译的不错,是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但是你注意到了吗?这一句中有一个词的用法跟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是哪个词?

生:犬牙。

师:对,犬牙,在这儿译为“象狗的牙齿”。这种用法叫名词作状语,是文言里一种常见的用法。在这篇文章里这样的词还有好几个,大家找找看看,能找到吗?

生:快速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我找到了,是“斗折蛇行”的“斗”。

生:还有“斗折蛇行”的“蛇”。

师:找的对,把它们解释一下。

生:“斗”是“像北斗星那样”,“蛇”是“像蛇那样”。

师:蛇,可以解释为,也可以解释为“像蛇爬行那样”。其实这种用法,我们在初一时就学过,如蒲松龄的《狼》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其一犬坐于前。知道这一句里哪个词是名词作状语吗?

生:犬。

师:很好,看来大家是弄明白了名词作状语这种文言现象了。课文里还有这种用法的词,再找找看。

生:“潭西南而望”的“西”。

师:还有一个与这个一模一样的。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

师:还有吗?再找找看。

生:还有,是“日光下彻”的“下”。

师:非常正确。大家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了,老师就要向你们提问了。

师:下面老师开始提问,提问前先说一下要求:老师先读句子,然生点一名同学来翻译这个句子,大家准备好了。

师:全石以为底。

生:以整块的石头作底。

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生: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师: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的“可”的意思。注意与其它句中的“可”的意思的比较。如:“不可知其源”中的“可”。

生;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中的“可”是“能”的意思。生:还有“不可久居”的“可”,“明灭可见”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这几个“可”的意思。

师:我们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师:这一步的学习就进行到这儿,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进入下面的学习: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生准备。大屏幕显示译文。

生:分段读出原文,个别地方实在读不来就看看课本,或者老师给以提示。

师:课文读到这里,看看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到什么程度了。

四、读深课文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深

1、课文写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得知的?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呢?如果你来到了小石潭边,也会有作者这样的感受吗?)

师;这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合作解决。

生:思考,小组内交流。然后发言。

生:水清。如水尤清洌。

生:还有全石以为底。

师:对呀,全石以为底,潭底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可见潭水的清澈透明。看看还有写水清的句子吗?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

师:这不是写水中鱼吗?

生:正因为水清,才能看清水中的鱼的有多少条。

师:很好,这看似写水中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水,这叫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正如画家画画,要画风,只画树叶和小草,我们就会知道有没有风,还有风力的大小。小石潭还有什么特点?从题目入手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不用“石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或者是为什么不用“小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呢?

生:我知道了,小石谭的特点是“小”,还有“石头”。

师:对呀,看看哪些句子写了小石潭的“小”和“石”?

生:全石以为底。

生: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师:是呀,石潭以整块石头以底,这石头再大,又能大到哪儿去呢?而且正因为是石潭,才会看到潭底,才会有水的清,还有潭边的石,也是形态各异。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生:思考,有点迷惑。

师: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小石潭就是这个样子啊。这就叫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景。好了,下面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

生: 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师:看来这个同学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的确是这样的,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作者被贬官了,处境不好。

师:想得比较深刻。此时的柳宗元确实处境不怎么样。下面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课文背景: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师:可见,在文学作品里景物描写与人的感情有着密切了联系,同样的景物,心情不同的人看后会有不同的描述,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读过的刘禹锡的《秋词》吗?一块背一下。生:齐背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师:现在,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这时要求读出感情。并试着背诵课文。

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柳宗元的理解,重新读课文。

师:好,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能背诵的尽量背诵。

生:背课文。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案例分析:

《小石潭记》写在作者被贬失意之时,着力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但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却又是那样的幽雅与清静,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拥有这样的幽静之处,该是如何的惬意与舒适啊!可作者却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确实是难点,但对于一篇游记散文来说,这也是重点。而且文章又是用文言写成的,领会意思也是一个重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遵循文言文的教学原则,先解决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障碍,指导学生认读文字,掌握并积累词汇。这篇文章在词汇方面,除了一般的一词多义现象外,主要的就是词类的活用,如名词作状语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外就是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教学。因此,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景物之美、品味语言之美、探寻生活之美等,并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去体会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也占用了不少时间。同时,这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去写,才能把景写好。最后,背诵与积累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良好习惯,因此,课堂上也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培养。

对策与建议: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传统文化,吸收有益的营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解读词句中隐含的文化信息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语言的民族风格特点,也体现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个性。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感性的积累,而不是理性的指导或机械的接受。在文言字词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字词的使用及变化规律,既能给学生以更感性的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词句,又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引导学生了解词义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词语发展的特点,灵活理解文言词语。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交流的广泛深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表现在词汇方面,新词不断产生,一词多义也不断增加。引导学生了解词语使用的规律,了解古人使用语言的习惯,特别是文言句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感悟意象中寄寓的民族文化积淀

“美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式,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从感情上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选取了借景抒情的景为“清、静”的小石潭,文中的景具有了特定的意义,一是自然之景的清与静,二是内心的清与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又是内心的一种表达。自然人格化,情感对象化,借景抒情,托物明志。本文如此,走进中国文学的殿堂,也俯拾皆是。古人高度重视主观情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重视思想情感要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达的道理。今天,但愿我们能引领

学生去领略这其中的美妙。

三、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认识文人思想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千百年人,一直是有志之士的追求。《小石潭记》是作者的这一理想不能实现之时的心声,让我们听见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引导学生解析字词句,了解古今汉语语言习惯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这是求真;借助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找寻物象,探索物外之意,真正理解作品,这是审美;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社会化,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社会创财富,这是向善。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教学中,随文就篇,精选切入点,质疑、讨论与探索,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最终实现语文工相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

下载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参赛_“非典型”的英雄形象——《木兰诗》教学案例_刘雅娟(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