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与雾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装有热水的保温瓶。
2.分组实验材料:保温杯(内装冰块)、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3.挂图或幻灯片——雾和云。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提问: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
(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
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水蒸气吗 ?(不能)
2.演示:揭开保温瓶的塞子,瓶口上出现“白气”。
3.提问:
(1)揭开装有热水的保温瓶塞子后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
(冒“白气”)
(2)从保温瓶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不是。)为什么 ?(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却能看见。)
(3)那么,“白气”究竟是什么 ? 它是怎样形成的 ?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
(1)讲述:为了弄清“白气”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①观察: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 ?(有水蒸气。)
②讲述:一会儿,用一块冰接近瓶口,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 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 ? 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讨论:
①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白气”是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②“白气”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 ? 想一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 ?
(3)
讲述:大口瓶内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从瓶口冒出来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点。这些小水点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现象。因此,“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点,而不是水蒸气。
(4)提问: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冒“白气”的现象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 64 页的插图 l。)
2.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1)谈话:在自然界中看过像“白气”这样的现象吗 ?
(根据学生讲的现象出示雾、云图示,或指导看课本第 65 页的插图。)
(2)讨论:根据“白气”的形成原因,推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试回答。)
(3)讲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发出来的。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白气”状。
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板书:雾)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气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逐渐降低,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5
℃。我们已经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什么 ?
(云。)(板书:云)
(4)学生复述:
①雾是怎样形成的 ?
②云是怎样形成的 ?
(5)讨论:雾和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3.指导学生认识雾、云与人的关系
(1)谈话:当你处在大雾中有什么感觉 ?
(2)
讲述:大雾会影响我们的眼睛看较远地方的景物,甚至会使车辆前的灯光不能照射很远,影响车辆行驶、轮船航行、飞机升降。大雾还影响地面的烟等废气的散发,加重空气的污染。
(3)谈话: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
(4)
讲述:云的种类很多,有时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有时一朵朵云块就像鱼鳞一般整齐地排列在天空中,有的像朵大蘑菇,有的云一会象奔马一会儿又变成其他的形状,有时则是乌云密布。„„
(介绍课本第 66 页云的种类名称:积云、鱼鳞状卷云、羽毛状卷云、积雨云和层云。)云的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掌握了云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天上云的情况准确地预报天气的变化,总结出了许多观云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一块乌云在头顶,再大风雨也不“惊”„„现在,人们不仅用眼、仪器来观测云的变化,还利用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上空大范围云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气象预报中看到卫星拍摄的云图,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三)巩固练习
1.简单概括本课学习的内容。
2.填写课本中填空部分的内容。
3.提问:
(1)“白气”是水蒸气吗 ?
(2)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
(四)布置作业
1.思考:云为什么会飘浮在天空中,有的云为什么还会飘动 ?
2.收集根据云、雾预报天气变化的谚语,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第二篇:《云、雾和雨》教案
《云、雾和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云和算是怎样产生的。
2.在观察“白气”的实验中 · 使学生知道“白气”与水蒸气的区别。
3.知道“白气”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人星的”白气”在低空就会形成雾,在高空就会形成云。
4.知道高空中的云,相互碰撞融合就会变成大水滴落到地上形成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做观察“白气”的实验,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知道云和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许许多多小水滴和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具有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能根据“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云、雰和雨的视频资料,热水,冰,托盘。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技术和手段(一)教学技术
模拟实验式、小组合作式、问题引导式、互动交流式、教师讲授式。(二)教学手段
学生把冰放到热水杯上方,热水杯上方会出现“白气”现象,学生把已经学习过的水蒸气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云和雰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认识云和雰形成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云和大雾的美丽景色的图片
2.谈话:这是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提问: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1.打开杯盖我: 2.让学生观察杯口处有什么,并说说理由 3.讨论“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结论,为建构“白气”的概念做铺垫。
4.让学生在杯口处放一块冰,观察现象。
学生能够观察到烧杯口的“白气”基本消失了,当把冰放到烧杯口后,会出现很多“白气”。让学生分析“白气”产生的原因,学生可能得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的结论。
5.教师总结:杯子里的水蒸气在杯子外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很小的水滴。
(三)认识雾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雾和“门’”有什么关系靠在一大中的什么时候容易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雾。
2.讨论:我们知道了算是怎样形成的,那么雾又是怎么散去的呢
4.教师播放雾形成的视频资料。(四)认识云的形成
1.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雾是怎么形成的,在天空中还有什么和“白气”
2.讨论:云是怎么形成的?
(五)认识雨的形成
教师提问:小水滴是怎么变成大水滴的7
第三篇:云教案
《 云》教案
一、聆听《云》伴奏音乐
1、谜语:天上有个魔法师,老爱喜欢做游戏;
变牛变马又变羊,大家看得笑嘻嘻。
2、讨论:
(1)出示白云和乌云卡片。听音乐,你觉得适合哪张图片?为什么?(《海上风暴》片段)
(2)那你觉得“白云”的音乐应该是怎么样的?(3)再听音乐,你满意吗?为什么?(歌曲伴奏)
2、随机反馈教学
(1)根据音乐想象情绪画旋律线
(2)自由探索听辨音乐节拍及感受节拍特点
(3)自由模拟“云飘”律动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互动创设音乐情境,同时互动分析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特点,为歌曲学习作好情感铺垫和知识铺垫。
二、歌曲学习
1、录音范唱教师范唱
2、看方格谱尝试按节奏念歌词
3、学唱歌词第一段
随机指导:A、一字多音及音准
C、高位置演唱及气息控制
4、自学歌词第二段:指导“点儿”儿化音的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分组尝试,自学看谱用碰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7、自由组合表演: 分工情境表现:“白云”、“帆船”“雨点”。
8、组合表演:打击乐器、表演、演唱组合
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方格谱进行歌词的尝试学习,运用字母谱进行歌曲旋律的视唱练习,初步培养学生音乐课本的解读能力。同时,尊重学生,随机指导解决演唱难点,训练低年级学生初步的演唱技能。
三、填词练习
1、谈话:“春雨落下来,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呢?”
2、自由组合创编填词练习。(小黑板出示)
3、按自由组合读拍填词。
第四篇:云之上雾之下散文游记
回来几天了,想尽快将它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可又想去粗取精,抽出它动人的魂魄,便似有若无地思量着,不肯轻易动笔。可我知道,这样的踌躇不决并非妙事,没准就会错过了。倘若错过,种种难以消解的遗憾怕是会雪上加霜的。所以,现在我依然在为没有错过这次随父兄携孩儿们去远游的机会,而庆幸不已。
第一天
飞机自咸阳机场起飞半小时后,可可同学开始打盹,我立刻要求与她调换位置,迫不及待地靠近舷窗。飞机已飞上云宵,窗外大朵大朵的白云,在纤尘不染的蔚蓝底色上慵懒闲适地或伫立或游走,似羊群,像巨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不知出自哪位神仙的妙手。奇怪的是,当无须再用仰望的姿态观赏云天,人依然会本能地极目远望,只不过角度变成了俯视,试图穿过云层间隙一窥人间真貌。这时候,人间仿佛也是极有诱惑力的所在。当若有若无的山岭现出一片青灰,星罗棋布的田野河流升腾着袅袅烟气,再想象一下其间正发生着无数看不清道不明的人事与情思,谁说人间不“天堂”呢?如此便可明白七仙女为何会思春下凡,天宫再美却比不得人间的变幻莫测,同处青春期的仙家原与凡胎无异,对新鲜刺激感的诱惑力竟是一样无力抵抗。
说到青春期,那是段眼热心跳人人必经的岁月,彼时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曾将多少分泌旺盛的荷尔蒙,奉献给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港剧港片和那些至今在记忆里依然熠熠生辉的港星们。因而,一直以来,香港对我来说是个既陌生又熟悉,既梦境又真实,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地方,直到进入它,一切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我们从深圳湾出境又入境,然后坐上机场大巴,只用了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就跨越了现实的距离。然而,心境却是跟随着脚步的丈量一点点靠拢和转换的。以至于刚走下机场大巴,老哥问我对香港的第一印象时,我只吐出了一个字——“萌”。事实上,眼前这个城市只有西安十分之一的面积,却拥有接近于西安九成的人口。可想而知,这些个狭窄又繁华的街道两旁,一栋栋建筑不得不鳞次栉比,方寸不让,乍看杂乱无章,细究之下又紧凑有序、错落有致,还有脚下那一块块布满岁月痕迹的地砖,每个路口像植物般竖立的陈旧街牌,漂亮繁体字的店铺门头一块接着一块,路边圆头圆脑呆萌萌的垃圾箱和消防栓,衣着时尚脸色疲惫且目光冷漠的吸烟男女……凡此种种,基本颠覆了我早前对这个城市抱有的“高大上”幻想,这应该算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了——颠覆以及重新认知。
第二天
先从铜锣湾说起吧,因为这是我们到达香港的第一站,也是几天来游玩的据点。我们下塌在位于铜锣湾告士打道的柏宁柏尔曼酒店,初来乍到费了些周折才找到它,后来我才知道,它所在的位置实在很便利。出酒店侧门向右拐是地铁站,向左拐过个小路口就是维多利亚公园,住下的第二天,在大家都还未晨起时,我溜达到了那里。目测维多利亚公园面积并不大,可能因为我没有走遍,进的也是侧门,门口有个分类详细的垃圾回收箱比门牌都显眼,回收种类包括废纸、塑料、金属和旧衣服。从花坛边几只闲散的灰鸽子开始,这里展现出与地铁站完全不同的悠闲氛围,水池边有中老年人在玩制作精良的航模,慢跑道上疾走和慢跑的大多是中青年人,中间的绿地上还有个别打太极的老人……比起西安,这里晨练的人太少了,但也算是我在香港见到老年人最多的地方。
显然,这个城市不太适合老年人居住,随处可见步履匆匆的青年人,而饭店服务员竟然大多由形容瘦削干练的中年人担当。有次在地铁上准备给一位老妇人让座,竟被婉拒。她少说也有七十来岁的样子,面容疲惫但神情漠然,一上车就极自尊地站在门边,并不向车厢内挪动,到站后又很快不着痕迹地消失于人群之中。不由猜想,她到底是不知道倚老卖老,还是不屑于倚老卖老呢?按说礼节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但包括那位老妇人在内的大多香港市民身上却体现出,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合适的礼节。
第三天
一开始,每看到竖立的街牌路标,我会习惯性将这些地名跟记忆中的港片港剧牵扯到一起。比如遍地白领丽人的“中环”,“兰桂坊”夜店里的情事,在“尖沙咀”奔跑厮杀着的江湖儿女,“油麻地”警署内外的神勇阿sir,巨星个唱必开于“红磡”,而小马哥潇洒身影也曾出没于“铜锣湾”……实际上,当足迹真的到达了这些地方,也就明白了那些梦境和现实的距离,好比脚踩大地望向云端和飞于云上俯瞰人间一样,距离没有变,但角度可以调整。
不过,登上太平山顶的那晚着实有些遗憾。我们在山下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都没意识到那不是个适合登顶观景的好天气,一心只想大年初一取个“步步登高”与“太平之巅”的好意头。终于坐上了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山顶缆车,车厢内基本满员,等我们挤上车也只有站位了,车体几乎呈45度角被牵拉向山顶,幸亏车厢地板设计成了防滑的波浪形,即使车体倾斜角度很大时,也不至于站立不稳。当登上山顶凌霄阁俯瞰港岛时,我们傻了,一则山顶的风不是一般得大,气温也是骤然下降的势头;二则,港岛全景、夜景什么的不是没有,但却深藏于一片大雾笼罩之中,朦胧晦涩。勉强逗留了十来分钟,老爸首个辙离,我们也陆续经不住烈风摧残而败下阵来。没想到赶往缆车站准备下山时,局面愈加严峻。彼时空中大雾弥漫、大风呼啸也就罢了,等待乘缆车下山的队伍竟比上山时更为庞大,呈蛇型蜿蜒向前,颇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势头,我等加入其中,顶着雾挟风、风带雨的恶劣天气,一边紧咬牙关一边苦中作乐地缓慢向前蠕动。可可同学问我下次有机会是否还来,答曰:“来,必须是天气晴好的日子再来。”
第四天
可惜直到我们离开,香江仍然阴晴未定,始终被笼罩于薄雾之下。原本要去海洋馆的计划,也因为前一天吃了排队的苦头而被取消。不过,我们很快又体验了另一种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交通工具——天星小轮。知道它,最早是通过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电影《苏丝黄的世界》,美丽的香港女子苏丝黄和深情的英国画家之间的爱情故事,就是从天星小轮上开始的。所有的文艺青年,都会执意去追溯或缅怀某种莫名其妙的情结。本人虽乃文艺中年,小情结什么的已不值一提,可还是非常乐于去感受一番人生最美在偶遇的别样情怀。
我们从湾仔码头登船前往尖沙咀,上半身白色,下半身墨绿色的小轮看似貌不惊人,一行随着人流直接进入船舱第一层,内部有磨损的木质地板、同色调的木质座椅,和小轮的外形一样古朴、厚重,散发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岁月感。船舱里的乘客很少,估计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零星分坐在靠窗的座位旁,没有类似苏丝黄的女子或英国画家的男子,这是当然的。开船了,敞开的木质窗户边能听到轰鸣的马达声,海风拂面,维多利亚港的风景如幕布般缓缓移动变换。时间已至傍晚,海面颇为平静而暮霭沉沉却为其凭添了沧桑与奇幻的色彩,还记得我当时伸出窗外拍照的手异常紧张,怕相机意外滑落又怕这光景稍纵即逝。然旅程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后来才听说每艘小轮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却不知我们所乘坐的那艘叫什么,让我略感遗憾。
出了尖沙咀天星码头,正巧赶上维港一年一度的贺岁烟花汇演,最佳的观赏地点早已被席地而坐的游人占据,我们绕过香港文化中心和星光大道,加入陆陆续续潮涌而至的人流,交通已开始实行管制,不时可看到路边停靠的警车和三五成群的警察。步行了约1小时后,终于在一处天桥下找到了观景点,虽然方位不佳,但眼见跃入空中的礼花准时8点绽放,紧跟着一朵接一朵,一幕又幕地闪耀不息,不知不觉仰视到人眼胀脖子酸。直待在最后一片热烈欢庆的熠熠之光中,我方才想起传个微视给留守家中的劳工看看,没等视频打开,烟花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周围人群爆发出一片喝彩与掌声,唯有我手握手机,呆若木鸡,再一次品味起白驹过隙的无限滋味。
第五天
因时间关系,不得不提前结束旅程,我和小蜗起了大早,从酒店乘“的士”赶往深圳湾,踏上归程。小蜗一路打盹,我则透过车窗一路观景。心里装着满满的留恋,恋旅途的所见所闻所感,恋家人共聚的温暖和美,也恋着从自己活腻的地方飞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原是这般的潇洒快活。
再次坐到飞回西安的舷窗旁,大朵大朵的白云悠游依旧,美妙如初,它们盖住了下面世界的面目,而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总有破云而出的时候。云上雾下,世界何止一面。
第五篇:分数与除法教案--苏云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韦州中心学校教师:苏云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课时: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教具准备:3张同样大小的圆片、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4个是()
3个是()
153里面有5个()里面有3个()
1里面有()个 74251518修路队7天修路77米,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平均每天修()米。
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取这样的()份的数。43 块饼表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块,取这样的()块。也4就是一块饼的()。
6块烧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几块?2块烧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块?那么1块烧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块?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几个人平均分一堆东西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那么几个人平均分一个物体可不可以也这样列式呢?请同学们尝试列式解答。(由旧知引新课)
二、教学实施 .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出示课件)(l)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问: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题列式是1 ÷ 3,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 ÷ 3,就是把1 个蛋糕看成单位“1 “,把单位“1 ”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 块的就是块。
1313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 ÷ 3 和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既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那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 .学习例2。(出示课件)(1)板书例题。
把3 块月饼平均分给4 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带着问题列出算式。说一说:怎样列式? 折一折:结果是多少?
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哪种分法最简单? 板书:3 ÷ 4 老师:3 ÷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把3 块月饼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三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 个1 个地分,先把1 块月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
,3 块月饼共得434
方法二:可以把3 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1块月饼的3 4
方法三:先把2个圆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剪开,剪成4个1/2块,再把1个圆平均分成4份,剪开然后把1/2块和1/4块拼在一起,得出每人分得3/4块。
讨论这三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3)列式计算。[板书:3÷4=3/4(块)]
三、复习巩固(出示课件)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出示课件)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a÷b=b(b≠ 0)
五、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六、课堂小结
分数与除法有些有什么联系?分数与除法都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因为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分母也不能为零。分数和除法是有区别的,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2题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
1÷3=1/3(个)
例2
3÷4=3/4(块)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a÷b =(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