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第一篇: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我 的 教 学 设 计

——四年级《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寿安里学校 四语组 马亚萍

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荷兰充满了一派田园诗情:密布交错的运河、碧绿丝绒般的草原、悠然自得的奶牛、骏马和绵羊……一切都那么静谧、安闲。课文通过几个画面描写了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设计理念:

本文适合朗读与背诵,我们不仅要追求口中读出感觉,还要做到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另外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悟出新的见解。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具准备:资料、图片

预习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2)搜集关于荷兰的资料。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走出国门,走进世界上有名的低地国——荷兰,去游览荷兰乡村的迷人的景色。

(强调:要边读边看,让这些风光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中.)好让我们先到牧场去看看那些动物们吧!

二、民主导学:(一)奶牛图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荷兰的草原上了,我们极目远眺,看到了--(让生说)“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你知道为什么作者称这里的草原为“丝绒般的草原”吗?

让学生充分想象:如果躺在这上面仰望着蓝天白云,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很舒服,很有诗意)2,在这如丝绒般的绿草地上还有--“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这些奶牛是什么样子 在做些什么 你们现在走近这些奶牛,去细细地观赏一下.(示意学生再读第2节)3,指名读,指导读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奶牛,它们正在做什么(让生读)4,你们感觉哪种奶牛最有意思,再去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生再读,针对具体情况再交流.)◎“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和比喻)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把牛犊比作——孩子,而且是——顽皮的孩子,而老牛呢,俨然是——牛群的家长,那它们的家就是——这草原,这大自然。(评:这是一幅生动而温情的画面。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呀!)在这大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做什么呢?(引读前两句,谈感受)

◎可以试着挖一下:“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你说它会思考着什么呢(学生说说即可)

5,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我们还能看到--“郁金香”(你们知道荷兰的国花是什么,作为国花,那它一定是很美,很香,很有意义的花,假如我们身边到处都是郁金香,那简直会是仙境.)(把这句反复地多读几遍).6、完整朗读这节,再整体地感受,其他同学可以看图听.7,总结:我们刚刚一起欣赏了站在“丝绒毯”的那一头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我们知道这些奶牛也好像是些诗人,也在用一种无声的诗正在赞美着美丽的大草原.(二)羊猪鸡图

同学们,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我们还能看到了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谁能用一组句子给我们展示一下绵羊悠然自得的活动场景。

填空: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你瞧,它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在散步);有的(正美美地品尝鲜嫩的青草);有的(在调皮地嬉戏打闹);还有的(正欣赏着草原美景呢……)

过渡:说得非常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感受到了绵羊的悠然自得了吗?还有小猪呢?多么畅快。你听懂了它的呼噜吗?

瞧,我们的猪正悠闲地演奏它特有的音乐呢,是食饱后的满足?是欣赏美景后的惬意?

我还看到了小鸡、长毛山羊。多吗?那成千上万的小鸡与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请大家注意,天堂般的草原还是一个绚丽的世界?看出来了吗?请大家说说看到的绚丽世界。

小结:是的,因为有了这些色彩各异的动物,绿色的大草原添了几份绚丽,更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说“绿色草原是属于动物自己的王国”这句话的意思了吧?(生说一说)(三)骏马图

1,我们再到低地去看看,这些碧绿色的低地是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中.你们能明白“镶嵌”的意思吗(再次形象地理解这个词,指着班级前面的匾框,让学生再次通过形象地读,深入感知这情景.)荷兰的低地和运河相互交错,也说明了荷兰运河多,面积广。这时,站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成群的骏马” 2,这些骏马是什么样子 又在做些什么呢 你们再走近骏马,仔细地看一下.(生读第三节)3,指名读

这些骏马如何,指生读.可以重点去读“成群的骏马骠悍……” “骠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骏马?(解读:这里有清新的空气与肥嫩的绿草,还有清清的运河之水,呼吸着……这马儿怎能不骠悍呢 通过不同的提示,让学生反复读骏马的样子.)

“随风飞扬”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骏马飞奔时的情景,强壮的原始生命力,自由的向往和热爱)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它们是谁?(骏马)为什么说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骏马和草原是那样的和谐。

4,总结:这里的马几乎都可以一日千里,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他们完全可以征服,也就归他们所有了.(四)夜景图

1,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天已经是傍晚了,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小声地读第5节.总结:是的,在这里在这个时候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他们也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详和,收获与喜悦.2,过渡:在这一天中,动物们尽情地享受,也从嫩草中汲取了无限的营养,这里他们也该休息了,而在运河之中,在马路之上又是一番繁忙与收获.默默读第六节,看看这时的田园风光又是如何.指名配乐轻声朗读这节,看看入夜的荷兰田园风光.作者用并列的句式营造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夜色图。体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的内涵,(一方面反衬出夜色的宁静美好,一方面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

三、检测导结:(一)总结 看着板书说一说: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吧,我们知道,说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说真正的荷兰应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二):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到他更多的情况吗?下课后继续找找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阅读课上大家再做交流。

4、作业。

1)积累本文优美词句。

2)收集关于荷兰更多的资料加以了解。

板书:

10、田园诗情

奶牛图 仪态端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骏马图 自由驰骋羊猪鸡图 悠闲自得 夜景图 宁静美好

真正的荷兰

第二篇:同课异构,聚焦有效

同课异构,聚焦有效

——对《慈母情深》教学的思考

【摘要】从自身条件的局限,我们深深感受到“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教师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此列举《慈母情深》一课为例展开分析,并对“同课异构”的课进行分析与反思,反思其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是否到位,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其次是反思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了教研团队的整体素质。最后在当下“同课异构”这一种有效的教研策略,在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下,如何减少“同课异构”带来的教学差异提几点的建议。

【关键词】背景 概念 分析 反思 建议

一、“同课异构”产生的背景

首先受自身条件的局限,我校教师存在学历“含金量”低、年龄老化、继续教育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真正从正规全日制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只占38%左右,其余大部分教师主要是函授中师或高中毕业到小学任教后通过自修、函授等形式获得的专科文凭。其次,随着农村的学校生源少、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管理困难,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系列的社会问题。撤并学校成为了趋势和出路。我校正是迎着这股“并校”之风先后合并周边的学校三次。近年来并校资源优化不统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教学更应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这新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所有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二、“同课异构”的概念与实施情况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从2006年9月,我校开始了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通用教案(简称通案)开始,在迷惑与彷徨中,我们不断反思。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讨、尝试中,我们改革集体备课制度,进行“同课异构”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思路逐渐明晰,并在2007年上半年我校语、数、英、术科等学科教研组首先推举学科教学骨干进行了尝试。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大家总结了经验,制订了同课异构具体操作方案并推广实施。

三、“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分析、反思

2010年12月3日,我校五年级四位老师共同参加级组“同课异构”活动。四位老师分别以不同的班讲授了五年级语文的同一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以下简称《慈母》)的第二课时。一课四讲,同课异构,异彩纷呈,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赞赏。课后四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分析,并写出了教学反思。

课例一,优质课型。从整个教学设计,处处迸发出教者的智慧。本文的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教者能紧扣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回顾复习,注重了专题单元间课文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迁移,揭示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试着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把觉得最有价值、最能帮助分析、理解课文的问题提出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教会学生会提问题。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这个环节目的问题少而精重点突出,避免挖掘太多太细。“以人为本”注重朗读,在读中悟、悟中读。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情感共鸣。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了从画面、诗歌、古诗、名言等方面,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爱。第五环节:升华情感,情感内化。在《烛光里的妈妈》乐曲声中,让学生写出此刻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目的是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进行人文教育。

课例二,感性课型。《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成为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这三个镜头也就成为教者设计和学生品读的主线。将描写母亲怎样挣钱的三个镜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由于这3句话的表达方式极有特色,学生平时接触不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的具体形象,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悟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以舒缓的音乐配合学生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批文如情”的目的。课例三,实用课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深沉与宽广。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教学中,教者通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运用想象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拓展文本之外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失魂落魄”品味感悟。“龟裂”是描写外貌的词,通过观察龟裂图片,以直观理解“龟裂”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想母亲这双龟裂的手是怎么来的,感受文本之外母亲操劳的情景。教学中,还设计了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朗读:老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把整个故事串起来读;分角色的朗读,小组读、男女赛读等形式。

课例四,读写课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只有在“写”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而“写”也只有在“读”中才得以发展。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者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吐为快,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文本。课快要结尾的时候,教者让学生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氛围中,写出自己对母亲说的话,这既是一次写话训练,又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深刻感悟了妈妈对自己的真情。

一课四讲演绎出四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迸发出不同的教学智慧,这正是“同课异构”带来的教学成果。我们在品尝这“甜果”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同课异构”带来最直接的是教学差异。在同课异构中,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用、课程理念的体现等,教师们不同的观念在进行碰撞与融合;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个性、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挖掘深度、教学中生成的不可预知„„所有这些都使同课异构真正体现教学的差异,从而体现出教学无限的发展与变化。

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做出的教学行为的差异;它更重要的体现在于对于人的差异的尊重,体现出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里,不同的教师出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不同的考虑,产生不同的构想,进行不断变化的实践,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慈母》的四种教学设计也衍生出不同的教学效果。“优质课型”生成活跃型的学生;“感性课型”挖掘朗读高手;“实用课型”培养出应试能手;“读写课型”练就写作好手。

四、“同课异构”几点建议: 为了减少“同课异构”带来最直接的是教学差异这个“苦果”,在这里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确定课题,自主备课

教研组内每位教师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挖掘各种可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个性解读和本人教学优势制订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

2、说课讨论,修改教案

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每个教师把自己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置、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预设以及设计理念进行阐述,也提出自己的困惑供大家讨论。可以按每位教师的设计一课一课地讨论,也可以就其中的某几个环节有重点地讨论。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适宜,整个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尤其是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或者某个情景的创设、某一课件的运用是否有实在意义等等问题进行商讨、剖析。大家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确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或者比较新颖的设计方案两三篇进行细致的讨论、斟酌,再让这几位教师分别进行上课;也可以轮流上课。

“同课异构”的目的不在于评出课的优劣,也不是比谁的教学能力强、谁的教学能力弱,而是引导教师不“唯教材,唯教参,唯名师”是用,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用在课堂实效上,使每一位热衷于教改实验的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便共同提高。

3、上课、评课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备课研讨中遇到的问题,预设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在比较中就有了结论和答案。

每一次教学都是一种尝试。有尝试,有比较,有反思才能有提高。上完课后,首先让上课教师作课后小结,然后其他老师进行互动评课,最后总结出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4、写课后反思或评课稿

最后,每位老师写出教后反思或评课稿,为撰写教学案例积累材料,也作为教研组活动的资料。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要求每位教师经常反思,以发展变化的眼光、以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课堂风采的机会,使教师敏锐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也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博采众长,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还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发了立体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了教学教研的深入发展。但愿“同课异构”的教学理念能为我们第一线教育者的课堂带来更多的实效。

第三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认识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组

同课异构

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52页内容以及相关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吗,感受数学与沈国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二、探究新知:

师:“宴会开始了,面对这么多诱人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看,小熊猫正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竹笋分给小熊猫,该怎么分?

1、随意分。“请拿出自己的圆片代表这六个竹笋分一份。学生自由分”

(1)交流分法。

(2)老师概括分法。观察分法每一份不一样多和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理解平均分(1)尝试平均分

A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窗提问题,“平均每个猴子分几个桃子?”刚才同学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熊猫分了竹笋,他们这样分很好,猴子也要求平均分,12个桃子分给三个猴子你能提个问题吗? “你会这样分么?”

B 学生拿出来自己的12个 圆片代表桃子分一份 C 交流分的方法。

D 归纳方法:“尽管我们刚才分的方法不一样,我们都最终得到了一个结果,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4个,也就是说,你们都是平均分。(2)体验平均分。

A 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每只小兔子分四个萝卜,这些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兔子? B 学生分一份,然后交流分法 C 动态演示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第52—53的1、2题(2)开放练习:用学具摆一摆:

12人排队每个排有6人,可以排成几排? 12人排队排成4排,平均每排有几人?

四、概括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从而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一开始我就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盛大的聚会,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宴会开始了,面对这么多诱人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看,小熊猫正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竹笋分给小熊猫,该怎么分?”班级里没有象别的班级出现的可喜之处。,此处的设计线条比较粗,所以导致学生回答没有出彩的地方。

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陷入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观察分法每一份不一样多和同样多。师顺时归纳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主题的导入让本节的重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接下来的环节是尝试平均分、体验平均分:在这两个环节里,我充分让学生摆了说,说了摆,从而明白这两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充分感知,理解了平均分的真正含义。

本节课节奏略显慢了些,不够紧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涨,而我略显得拘谨。教学语言依然不够精练,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够突出,教学方法有待改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第四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案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裕丰园小学 童彩红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仪、电脑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难点: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学具准备:小棒。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电脑课件出示图:

公园里各个角落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塑料瓶。师:这是教师今天特意去公园拍摄下的,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话,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塑料袋和塑料瓶。

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 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

师:是呀,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塑料袋和塑料瓶。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一起来认识这三个小朋友。生说出三个人的名字:小林、小红和小青。师:他们好像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谁知道? 请学生读出三人的对话。

找出数学信息:小林:收集26个塑料瓶

小红: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

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1)学生摆小棒,小组交流讨论。(2)集体交流反馈。师:这个问题谁能解决? 生:23+6=29(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呢?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小林有23个,我就先摆23根小棒,小红多了6个,我就再增加6。23增加6可以用加法算式23+6来表 示。

生2:小红说我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多6个,也就是说在小林23个的基础上再多加6。

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的,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我可以提出,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师: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3、学生动手摆,然后表示。

教师对着学生摆的小棒提问: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26-4=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小林收集的塑料袋是26个,小青收集的比他少4个,就要从26个里减去4个。

师小结:哦,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是在26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也就在26的基础上减。

师:通过他们三人的努力,公园漂亮了许多,而且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4、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课件出示图。

(1)观察图,找出已知条件。(2)学生同桌摆小棒。(3)独立列式。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42+6=48(只)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笑笑比淘气多6,也就是比42多6,所以就是42+6

2、练一练第2题。(1)观察图,弄清题意。

师:“我们班再捐12本书,就和你们班捐的一样多”这句话怎样理解? 生1:也就是说笑笑班没有淘气班捐的多。生2:应该比淘气班少12本。(2)独立列式计算。

3、比比谁算得快(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看图提教学问题。投影出示图。

师:图上告诉我们哪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小组交流。(2)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应用题,说说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作业。

1、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2、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五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资料 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中卫九小 孙守福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2,练习十八第7、8、9、1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把下面各数改成百分数:

0.02= 1.5= 1.004= 8=

(说说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1)课件出示: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春蕾小学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独立列式解答。)

(2)、出示例2: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0%,春蕾小学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3)过渡: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是一样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课题研究资料 教学设计

少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尝试探究: 1.自主探究,尝试探疑:(1)自主列式计算。

(2)百分数不能直接参与计算,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什么数来计算?百分数转化成小数和分数分别是怎样转化的?并写出两种转化的计算过程。

2.小组合作,解惑答疑: 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转化成分数的方法又是什么? 3.展示互动,点拨释疑:(1)小组展示交流两种解法及转化方法。

(2)总结建模:百分数转化成小数方法: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直接写成小数。(概括为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去掉百分号。)百分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再直接用分数乘法计算。(强调,其实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3)完成书中例1的省略号,总结快速转化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第3题(熟练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的方法。)(根据及格率的意义求及格人数)

2、练习十八的第7、8题.(利用数轴和表格熟练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3、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是原价的85%,现价是多少元? 4、4、某商贩今日购进水果36千克,卖出去了60%,还剩下多少千克水果没有卖出?(先求剩下的百分率,再求剩下的水果重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在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在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时要注意百分数不能直接参与计算,要先把百分数化为分数和小数再进行计算。)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的第9、10题.

下载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常态课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推荐]

    同课异构,共放精彩《背影》资料(三) 34中 程景喆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大全

    Module 5Unit 2 “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you’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 北京****中学*** 评析:北京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学情......

    同课异构教学

    同课异构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

    同课异构

    《拉萨的天空》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2016年9月27日,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前往五小听课教研,有幸请了两位老师分别对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是王康民老师......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结对交流 ——六校结对活动记 10月26日,庐江六中一行8人在校长李康龙的带领下,来到合肥市永和学校,参加由合肥市永和学校、庐江县第六中学、庐江县晨光小学、长丰县......

    同课异构

    校本培训:语文科组专题学习资料(一) 主题:同课异构 学习时间:2012年2月28日 学习要求: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反思文章。 同课异构基本理论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

    同课异构

    首先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明确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内涵,能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

    同课异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5.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学设计 刘寨中学 李彦虎 设计思路:通过创造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把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转化为能直接测量的距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