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校园在线学习习近平台优势,微课助力语文课堂效率提升
巧用校园在线学习的平台优势,微课助力语文课堂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61-01
笔者所在的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建有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平台主要通过记录学生在线上参加的课程培训、考试竞赛、试题练习、调查问卷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全面掌握。这个在线学习的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或培训机构的课堂教学,基于不同的目标,这个平台线上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虚拟课堂,视频点播平台,多媒体互动课程学习的平台等。
而学校微课资源的核心组成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本文旨在结合讲授《雨霖铃》这篇课文时,对校园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及微课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实例,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古典诗词以其触发情感的暗示性、联想性的特点,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而学生的情感表达比较直白,无法体味其中蕴含的微妙情感,对其特殊的艺术手法更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基于上述原因,这节课,笔者主要借助校园网络学习的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用文字、图片、故事、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构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艺术的美。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本课的教学对象定位于学校就业班一年级的学生,古文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阅读诗词作品,都只能直观感悟、猜测,难以表达,更不用说要对诗词进行细致地审美鉴赏。我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前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翻转课堂
在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做了精心的准备,将作者背景介绍、文学常识、预习检测以及专题讨论的音视频资料提前上传学校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学生自主浏览平台资源,了解作家、背景、风格及相关文学常识,并完成自主检测。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反馈的信息,检查学生预习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在线专题讨论,鼓励学生上传自己的朗读作品,并说说这首词的主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讨论。
课堂利用微课资源,营造学习情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客观的意象和作家主观的情感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古典诗词的灵魂,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体悟意境就成了这节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环节上,笔者重在借助制作的微课,展示告别时景物的图片让学生展开联想,扩展思维,感受《雨霖铃》用细腻、生动的笔调描写出的冷落凄清,用视频片段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
笔者选择电影《孔雀东南飞》中的片段诠释《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表现的儿女情长,缠绵伤感的音乐,深情无言的凝望,渐行渐远的身影,难以抑制的悲伤,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让学生感受含蓄蕴藉中的离愁别绪和万千惆怅。在学生感受、体味的基础上,教师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婉约词的柔婉含蓄。课后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检测效果
这节课结束后,笔者再次要求学生登录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完成检测评价。测练题目紧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易到难设置了判断、选择和简答等题型,设置在30分钟内完成提交。网络学习的平台提供智能选题和智能批阅,学生可以借助平台进行自主查阅,教师可以借助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了解检测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同时,还利用Opentearning在线学习的平台,进行了知识点的拓展延伸,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选择柳永的其他词作进行评析,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生成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本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在线功能,采用问题导学法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构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和智能评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声、光、影的古典词韵中进行情感、景物、意境、语言的比较阅读,涵咏词意,体悟词情,辨析词风,感受词韵,从而水到渠成地突破重点、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有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让学生多讲,以读带析,熟读成诵。教师以引导为主,使学生从简单枯燥的知识教学中解脱出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说话的欲望和胆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助力语文课堂效率有效提升。
作者简介:王坚:中学一级教师,宜兴市教学能手,研究方向:中职语文微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