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2 17: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第一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第一课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目标》.1、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难点:能够准确区分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及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4课时

国家权利属于人民(2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2018年1月5日16时44分,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

公安机关对此开展了调查取证。

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3项中指出,教师存在“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等情形之一,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当地教体局来说,罗某某事件尚在调查、核实具体情节和细节的阶段,做出“停职检查”的处理,合情合理,也符合相关规定。

毛泽东: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宪法、学习宪法。教授新课:

任务

一、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探究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在周记中,小眉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你对这三个问题怎么回答? ①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第四条 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三)中央军事委员会;(四)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六)外交部;(七)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根据我国《国徽法》第五条的规定,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①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 ③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④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②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2018年1月四川一群众到成都永宁镇人民政府内反映饮用水相关问题,然而当天接待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旭并没有主动来解决问题,却跟办事民众进行“普法”,并且怼话办事民众,打发说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你不是人民”,“我不是你的社区书记”。事件被报道出来后,“你不是人民”这句雷语分分钟就火遍了互联网。

1、为什么该社区书记被勒令停职查办,最终撤销职务处理?

2、办事的群众是人民吗?人民与公民相同吗

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③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探究活动二

上图中,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等。

任务

二、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探究活动三

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节俭教育的提案》《关于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制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被评为“最佳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学生们继续修改和完善这些提案,最终形成能够提交政协会议的正式提案。2016年3月1日,他们将提案交到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手中,由这些政协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并且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服务人民的利益; 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必须符合宪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课时)

任务

三、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探究活动四

①以上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②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人权入宪的历程

1991年11月中国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权文件《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1997年9月,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主题报告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一、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什么?人权内容是什么? 我的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主体广泛)

我国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内容广泛)

二、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立法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1、《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对于拘留、逮捕、搜查取证等涉及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强制方法和手段,规定了严格的法律程序。

3、《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各种人格权。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4、《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5、《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规,规定对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村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又无人赡养、抚养、扶养的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执法方面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方面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宣传方面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A、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B、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C、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D、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拓展空间:

了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1、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2、中国减贫行动的重大意义: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思考: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优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低保制度。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减少机会不公平的现象。在就业、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市场准入以及公平执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资金。

其次,政府的政策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工进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同时,政府要促进教育公平,使大学生不能因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最后,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货币、土地等各方面措施,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过财产的快速增值使未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 【板书设计】

第二篇:部编本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教学设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有哪些;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2.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能力,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增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意识和能力;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

3.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根据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珍惜公民基本权利,坚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权利。2.监督权和受教育权。教学难点

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准备:教学情景相关幻灯片。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理解新名词。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运用你的经验”,完成填空。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下列填空:

小云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项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知识拓展】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当然不能享有此项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这些自由。

2.政治自由

(1)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监督权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最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注意问题: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知识拓展】反腐败必须重视“群众举报”

据有关人士透露说,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的违纪违法、贪污腐败案件中,群众举报的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总量也不断攀升,群众举报在反腐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3月,中央纪委信访室一位负责办理群众来信的工作人员说,某省的群众来信在2013年之前,每月不过几百封,目前达到了每月近3000封。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群众举报,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反腐败的秘密武器,这也难怪包括中央、各省市的巡视组在开展巡视的时候,都要在巡视的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公布各个巡视组的联系方式、巡视任务等,广泛宣传、鼓励大家积极反映巡视对象的问题线索。中央认为,只有调动了群众的反腐倡廉积极性,让群众参与到反腐败工作中来,反腐败工作才可能真正地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无处不在,他们行动起来监督干部的“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无疑是让纪检监察干部的人数瞬间扩大了无数倍,让每一个领导干部身边,都有了纪检监察人员的眼睛。他们一旦有违规违纪的事情发生,借助现代化的网络,群众分分钟就可能把这些问题反映到纪检部门,这对官员腐败问题的及时、有效处理,无疑是立竿见影的。

人民群众是“老虎”“苍蝇”身边的监督员,任何蛛丝马迹都逃脱不了他们“雪亮的眼睛”。盯住“四风”新动向,不仅要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靠广大群众,因为他们是反腐败的秘密武器。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二)人身自由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要点:

1.人身自由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人身自由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人身自由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表现: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幻灯片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幻灯片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幻灯片三: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幻灯片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案例分析】

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案例

上海一名女大学生在屈臣氏公司的一家超级市场连锁店购物。在离开时,防盗铃骤响,商场女保安将她带入地下室进行搜身检查,女保安用手提电子探测器对女大学生进行全身检查后,探测器测出其髋部带有磁信号,女保安当即要求女大学生脱裤检查。女大学生以侵犯人身权、名誉权为由,状告上海市屈臣氏有限公司和屈臣氏四川北路店,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精神损害50万元。

商场的检查是单独秘密进行的,并未引起女大学生的名誉贬损,不构成名誉侵权;但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法院确认商场的行为侵犯了女大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判令被告:

一、屈臣氏向女大学生赔礼道歉。

二、赔偿女大学生人民币1万元精神损失费。

三、被告负担两审诉讼费共计人民币820元。

(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项权利: 1.财产权

(1)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知识拓展】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如所有权、继承权等,简称产权。

2.劳动权

(1)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意义: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3.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过渡语】财产权、劳动权和物质帮助权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中的社会经济方面的权利。受教育权属于公民哪一方面的基本权利呢? 4.受教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教育的重要性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政策或措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教材第37~38页的“探究与分享”,完成第38页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从三名同学的对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请把关键词填写在横线上。问题二:结合这段材料,请你和同学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下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安排小组发言,后作出总结。

教师总结:(1)根据对话图中最左边和最右边同学的回答可知:国家通过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并且是有物质保障机制的。我们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生活补助费”等字眼看到。根据中间一位同学的回答可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样就使得学生读得起书,读书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可以通过“免费”看出。(2)这一个问题主要考查对教育地位或作用的理解。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知识拓展】2016年9月9日,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此校是习主席小学母校)。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习近平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5.文化权利(1)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教师小结:活动经费由政府承担或买单,活动场地政府出面解决免费使用,有专门人员协助维护秩序等,都是国家或政府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表现;国家或政府给予的这些支持和帮助,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培训人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等。

6.其他权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教师总结:公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这些权利明确有宪法规定,也就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作为我们人权的一部分,宪法都有明确的保护规定。我们要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到底该怎样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1.1公民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

主备人:石海山

课题: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能力目标:能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3.知识目标: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知道宪法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尊重、保障人权条款的规定;明确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重

点】知道宪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难 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检查假期作业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自主阅读第一单元导言内容及下方配图,回答:(1)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你参与过哪些相关活动?

(2)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宪法,学习宪法,捍卫宪法权威?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教师讲解:

每年的12月4日都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届时,学校会开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我们要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每个公民和社会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的信念,捍卫宪法权威。

【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环节一:我为小眉解困惑

认真阅读课本P2—P3“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

主备人:石海山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2.阅读思考: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环节二:宪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阅读P4“探究与分享”的4幅图片,以及P5“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你的社会生活经验,议一议:

宪法是怎样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1)经济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政治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3)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认真阅读P5“探究与分享”,悟一悟: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宪法基本原则的实质及其启示是什么?

原则实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

主备人:石海山

启示: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尊重和保障人权】 环节一:“人权”知多少

阅读教材P6-P7全部内容后,开展组际知识抢答赛,比赛成绩计入各小组量化成绩。

抢答题目:

(1)请举例说明,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改善民生。(2)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这些举措的依据是什么?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4)请概述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

(5)有人说“在中国境内只有中国人的人权才受法律保护”,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包括哪些?(1)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环节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知识链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现阶段,中国正在全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

主备人:石海山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践行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有效地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四、检测反馈

十九大报告显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问题:(1)阅读材料一及教材内容,说一说,国家还采用了哪些扶贫模式?

(2)结合材料一、二,说一说,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扶贫、脱贫工作? 【板书设计】

维护宪法权威 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反思】

审核签阅:

第四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

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下方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绶,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麦稻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故事二:中国国徽图案的绘制方法

1.两把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

2.从图案正中垂直画一直线,其左右两部分,完全对称。

3.图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据方格墨线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4.如制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据断面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5.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

故事三:国徽及国徽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

为了维护国徽的尊严,正确使用国徽,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当天国家主席杨尚昆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并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故事四: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两个故事讲述给学生听或制成幻灯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徽和相关法律规定,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视情况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教师总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内容,在预习新课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

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建议教师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请学生回答“我国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这一问题。第二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的幻灯片,具体顺序如下: 第一张显示“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张显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一章 总纲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第三张显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四张显示“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第一章 总纲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教师补充:“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教师总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对中学生的要求:

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问题: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基础上作小结。

教师总结: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故事拓展】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四幅插图,思考问题:

(1)以上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教师总结:(1)分别是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就业权。(2)示例:高中、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等。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教师出示提前制作的幻灯片:内容为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过渡语】既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那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国家机关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呢?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权的主体和范围。3.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学生回答人权的主体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教师总结:(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4.国家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

(1)总体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方法小结】对这一块内容的教学,老师先安排学生自学为主,而后对个别机关的做法进行拓展延伸。如教材第8页两个“探究与分享”材料及问题的解答,可加深学生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做法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拓展一】教材第9页最上面的“阅读感悟”,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知识拓展二】教材第9页最下面的“拓展空间”中介绍的扶贫方式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制成幻灯片播放。

【思维提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教师在学生思考、举手发言后作出小结:(1)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2)优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低保制度。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减少机会不公平的现象。在就业、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市场准入以及公平执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资金。最后,政府的政策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工进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同时,政府要促进教育公平,使大学生不能因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最后,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货币、土地等各方面措施,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过财产的快速增值使未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这两个大的知识。希望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和观念,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利

生存和发展 的国家尊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重和保保人权的主体和范围障人权障总体要求书国家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具体要求公



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民对中学生的要求

第五篇:部编本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2.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3.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教学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难点

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下方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绶,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麦稻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故事二:中国国徽图案的绘制方法

1.两把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

2.从图案正中垂直画一直线,其左右两部分,完全对称。

3.图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据方格墨线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4.如制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据断面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5.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

故事三:国徽及国徽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

为了维护国徽的尊严,正确使用国徽,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当天国家主席杨尚昆签发主席令予以公布,并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故事四: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两个故事讲述给学生听或制成幻灯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徽和相关法律规定,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视情况组织同学展开讨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教师总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内容,在预习新课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

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建议教师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请学生回答“我国宪法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这一问题。第二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的幻灯片,具体顺序如下: 第一张显示“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张显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一章 总纲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第三张显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四张显示“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第一章 总纲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教师补充:“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教师总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对中学生的要求:

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问题: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基础上作小结。

教师总结: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故事拓展】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四幅插图,思考问题:(1)以上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教师总结:(1)分别是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就业权。(2)示例:高中、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等。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教师出示提前制作的幻灯片:内容为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过渡语】既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那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国家机关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呢?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3.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学生回答人权的主体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教师总结:(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

(1)总体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方法小结】对这一块内容的教学,老师先安排学生自学为主,而后对个别机关的做法进行拓展延伸。如教材第8页两个“探究与分享”材料及问题的解答,可加深学生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做法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拓展一】教材第9页最上面的“阅读感悟”,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知识拓展二】教材第9页最下面的“拓展空间”中介绍的扶贫方式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制成幻灯片播放。

【思维提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教师在学生思考、举手发言后作出小结:(1)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2)优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低保制度。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减少机会不公平的现象。在就业、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市场准入以及公平执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资金。最后,政府的政策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工进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同时,政府要促进教育公平,使大学生不能因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最后,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货币、土地等各方面措施,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过财产的快速增值使未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这两个大的知识。希望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和观念,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下载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1 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重点识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重点识记2.3.1公民基本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重点识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重点识记2.4.1公民基本义务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P48-P52)(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教案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能力目标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能力目标结合......

    部编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部编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部编本

    第1课时《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