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1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作业 杭州青春中学 金铃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许多同学常常面对一个话题题目无从下手,话题作文的构思成为学生写作时的一大难点。这堂课希望通过话题分析、例文评点、拟题训练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己的参与来归纳构思方法,学会具体运用。【案例过程】
一.通过分析例文,明确常见问题。
分析一篇学生习作《桥》,请大家指出这篇文章的问题。
学生看完文章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讨论分析。
归纳并明确:
由于话题作文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对它再切分,所以,议论的往往泛泛而谈,记叙的往往不着边际,中心不明确。例如这篇以“桥”为话题的文章,有的同学既写改革开放,加入WTO,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又写改善城市交通的立交桥;还写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心灵之桥”等,总之,把能想到的统统塞进去,使整篇文章变成了大杂烩。由于话题范围大,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可说,加上时间紧迫,来不及深思细想作通盘考虑就匆忙动笔,结果是先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导致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欠紧密,结构混乱,毫无章法。出示幻灯片1:话题作文构思最常见问题: 1.漫无边际,中心不明 2.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二.针对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先请同学先发表自己的解决办法,充分肯定,并加以补充,归纳并明确:
对策1:学会切分话题,宽题窄做。即在仔细分析命题的同时,对话题进行切分,化“大”为“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
对策2:学些文章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比如一些写作指导中关于各种文体的结构的知识短文。在阅读好文章的时候注意其结构特点。
对策3:养成写作前先拟提纲的习惯。拟提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过程。
对策4: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以后,向老师同学请教:这个话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构思?这次作文本班最佳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以学习其他同学结构文章的好方法。出示幻灯片2:相应对策: 1.切分话题,宽题窄做。2.先拟提纲,理清思路。
三.进行课堂练习,掌握具体方法。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出示幻灯片3:
杭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要求学生思考并写出自己对“自信”一词的内涵的理解。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总结: 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自信”,“自信”即“信自”,相信自己。提示语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这个试题针对当代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易受挫而动摇的心态,提示学生审清题意后,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的(当然学生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更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立意较为新颖别致,易显个性。2.选好角度,明确主旨(1)学会聚焦。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比较宽泛,我们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泛泛而谈,势必漫无边际,中心不明。角度要小,就是要求我们将笔力聚集到一点,“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化大为小,宽题窄做。只写大范围内的一小点,给自己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的作文才能立意鲜明,内容充实。出示幻灯片4:
2001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
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眼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强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 请你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先请同学通过自己独立构思,列出提纲,再分发习作《加减乘除》,并分析比较,让同学们理解如何把大的话题聚焦为小的题目。加减乘除
当了这么多年学生,四则运算的题目已做过不知多少道。一个个数字用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相连,便可得出许多不同的结果。日日做着这千变万化的题目,一天我忽然领悟到人的一生便如四则运算的题目,其中充满了“加减乘除”。这“加”和“乘”分别代表小小的成功和极大的成功,而“减”和“除”则分别代表小挫折和很大的挫折。而人度过其一生便如在做一道长长的四则运算题,要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不可能全由“加”和“乘”来连结,也不可能始终只有“减”和“除”,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这“加减乘除”,见“加”和“乘”不可乐极而傲,逢“减”和“除”不可悲极而馁。曾听朋友说,他亲戚的一个孩子平时学习极好,老师、家长都很喜欢他,对他期望很高。后来参加了高考,自我感觉不好,整日忧心忡忡。后来别人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而他没有,他绝望了,便以自杀给自己的一生画了个句号。而第二天他的录取通知书便寄来了。可悲啊,本来这学生可享受“加”和“乘”,他也本可以继续他那种“运算”,可他却被他自己所打倒,使这道题最后是一个失败的得数。我们难道不应该从这惨痛的教训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吗?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对自己的信心,你就不可能做好人生这道题。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的。他经历了多次在爱情上的失败的折磨,接着他又受到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他的听力逐渐丧失。这对他无异于一个大大的“除”,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意味着他将与他用整个身心去热爱的事业绝缘。可人们看到贝多芬没有倒下,他在他那沉默的世界里,用他炽热的心创造出振奋人心的乐曲,他奇迹般地将“除”转化为令人赞叹的“乘”!贝多芬靠的是什么?是毅力。只有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才可以处理好生活中的“加减乘除”。要成为生活中的成功的演算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真理的执著的追求,众所周知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可哪知当初他做实验时,他每天在日记本上记载实验情况,用“NO”代表失败,就这样他记下了上千个“NO”,也就是有上千个“减”。有多少人忍受得了这上千个“减”呢?终于有一天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个线圈掉进磁场,他发现产生了电,多么漂亮的“乘”啊!如果法拉第像那位因高考中自己想出来的挫折而自杀的学生一样易于灰心、气馁,那他还不知应死多少回呢。而最终他也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理的青睐。法拉第便时用执著的追求换来了生活中的美果。
有一些人相信老天掌握人的命运,怨自己命苦,恨老天不长眼,可我不相信。生活本来不可能一帆风顺,马克思曾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崎岖的小路,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而我想说生活中也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既自信,又有顽强意志,又有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人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朋友,用你的热情去对待生活,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加减乘除”,你就会在演算生活这道题时有出色的表演,得到成功的答案!
教师归纳:这篇文章是以“生活”为话题的,这个话题如果泛泛而谈,写写人生感慨或议论人生哲理,可能就难以写出精彩的作文。而这位小作者却运用联想和想象,巧妙地将生活这个大题目纳入“加减乘除”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学名词中去,自然地提出人不可“乐极而傲”,“悲极而馁”的论点。撷取了三个典型事例,由反到正,先分后总,在小题目中阐明了怎样正确对待人生的大道理。(2)深入挖掘。
要使文章主旨有深度,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话题所蕴涵的精神风貌、社会含义和时代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见微知著。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请同学分析习作《耳朵“挑食”》。耳朵“挑食”
长久以来,耳朵一直是直接接受外界声音的媒介。可如今,耳朵变得会“挑食”了。
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 这是耳朵变化的一方面,已成了耳朵的通病。有哪个人会喜欢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呼来喝去或厉声厉气的?特别是一些干部同志,他们的耳朵更是专门挑软挑滑溜的吃。如此挑食,日久天长养娇了耳朵,于是非软不吃。这就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某局,不少人围着局长,局长长,局长短的叫个不停,一边点头哈腰,一边递烟送酒,而局长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
不知何时耳朵变得“吃麻不吃辣”了。针对耳朵的这种变化,应运而生了许多两面三刀的吹牛拍马之徒。他们挖空心思积攒了许多麻酥酥的好听话,专门去应付他们的上司。因此,这些人往往提升得很会。不过,拍马的目的是为了骑马,我奉告那些不吃辣的耳朵们,要小心啊!
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 记得以前有一位朋友问我,世界上什么眼最好看?不是丹凤眼,不是杏核眼,而是钱眼儿。现在有些人的耳朵好像从钱眼里长出来的,食性极刁,吃肥不吃瘦,认钱不认人。我想,这些耳朵会不会因为吃多了钱,而有铜臭味呢?
另外,有的耳朵还“吃上不吃下”。这似乎跟古时的官员瞒上欺下的性质差不多,他们对上级的话坚持照办,而对下级和老百姓的话却置之不理。
我们从小到大,眼睛看到的,书上说的,大多鼓励说真话。可说真话还得遇到听真话的耳朵。
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要消声匿迹了!教师归纳:作者把某些社会现象比喻为耳朵“挑食”,与当今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入木三分,耐人寻味。
(3)探求新意。
一次,某电台请一位商业奇才谈谈成功之道,他问大家:“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含笑不语。很久,他才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能买一条船搞营运?”大家愕然,但想一想,又不能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在那样的情况下,你宰得渡客只剩一条短裤,人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干他人不想干得,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这个故事也启示了我们: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有时,从材料的相反方向思考,会有另一番收获。请同学分析《为金钱正名》。为金钱正名
道学家见到了美女,口诛之,然其心爱之。金钱,今天也就如这样的美女,“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须臾不可缺,没有人敢说自己不爱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看钱来得是否正当,同时还应该看是否“用之有道”吧。“金钱是万恶之源”,人们看惯了对于金钱的疯狂追逐和攫取而衍生的种种罪恶,出于激情才如此诅咒金钱,乃至有后来的以讹传讹——其实它的原话是“对于金钱的迷恋是万恶之源”,这才更为准确。迷恋金钱的目的乃是为了他“暗中所迷恋的一切龌龊行为”,至此我们应该明白那些富贵之徒为什么总是一掷千金,追欢买笑,为什么一富就奢了。
金钱对于人生须臾不可缺,但人生并不需要太多的金钱,是指居家过日的必需,是指一项事业上的必要用度,是指失学儿童的几载学费,是指普通学者的一本书。金钱对于人生一切有价值的事业,不仅不是“万恶之源”,而且还是“万善之本”,它除去了骄奢者的荒唐与不洁,体现为公正与善行。鲁迅先生驳斥那些将金钱看成是“肮脏的东西”的人:应该去摸他的胃,看看其中鱼肉消化完了没有,或者饿他几天,再听其言论,才有正确的结论。如果我们在不得温饱的人面前谈论金钱的肮脏,或者在锱铢必较的家庭主妇面前诅咒金钱的罪恶,那是不会有一个听众的!如果钱能使贫者得温暖,使寒酸者变通达,能使祸转福,使危为安,我们应该对它三呼“万岁”!
为金钱正名!看过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后,我更坚定了这样的想法。这部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影片说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件真人真事,辛德勒原是一位捷克军火商,他本可以利用军火生意发战争横财,但是这位尊敬的辛德勒先生却在战后陷于破产。他用一笔笔钱买通了纳粹党卫军军官,保护了上千名犹太工人免遭纳粹的杀害,他还允许工人制造出不合格的枪弹,甚至花钱从别的军火商那里买来枪弹充填,他为此耗尽了全部的金钱,在战争结束后他还跪着向那些他救下来的犹太工人说:从前他有些太挥霍了,不然„„他的汽车还可以用来换下十个人,他的金别针也还可以救下两个人„„那些被他救下来的犹太工人铸了一枚银戒指,上面用希伯来文刻着“救一个人,就是救全世界”,送给辛德勒先生。正是由于他高尚的品行,这些被他救下来的人在波兰繁衍生息,如今已有4000多人。辛德勒先生的钱没有一点肮脏,它的每一元每一分都那么流光溢彩,那不是金子本身的光辉,而是辛德勒先生人格的闪光!
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动机各有不同,既有像恩格斯所批判的迷恋金钱的“庸人”,也有像辛德勒先生这样高尚的人。单是为了辛德勒先生,也需要为金钱正名!因为正是辛德勒先生以及如它那样的人改变了我们对金钱的认识,并且使我们感动„„
教师归纳:此文实际是在为能正确看待金钱,正确使用金钱的人正名。金钱须臾不可缺,应“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再如:《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我说“知足常乐”》、《王婆精神小议》、《“良药苦口利于病”异议》、《严师未必出高徒》、《也说“班门弄斧”》等,我们都可以从题目中看出作者的另辟蹊径。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无论哪种文体,都必须有材料可写,而材料的来源多是从自身经历、阅读书本、联想想象中来。有的同学觉得材料枯竭,觉得无话可说;有的同学觉得材料太多,难以取舍。前者要仔细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寻找大脑中储存的材料,包括自己的、他人的,听过的、看过的,只要努力挖掘,总会有适合的材料可写。后者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从文章的角度出发,考虑文章的整体效果。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请学生讨论罗丹此举用意何在?
教师归纳: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在材料的取舍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材料的取舍首先以是否符合文章的中心为标准,为了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定要围绕中心选材。
选择材料其次要考虑真实、典型。真实材料才能写得生动而且独具个性,典型材料有广泛代表性,说服力强。
选材切忌写自己不熟悉的人,未经历过的事,但是也不能千人一面,写些陈词滥调。那么,就要我们同学在生活多做有心人。4.谋篇布局,清晰明快。有一则外国幽默,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颇能谈出点门道来。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而中间部分,要有条有理,结构清晰。精彩的作文一般从构思上看有几个特点:题目有文采,开篇有特色,结构能出彩。出示幻灯片5:话题作文构思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2.选好角度,明确主旨(1)学会聚焦。(2)深入挖掘。(3)探求新意。
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4.谋篇布局,清晰明快。
四.明确构思要求,进行拟提纲练习。
出示幻灯片6:有一个故事:在希腊的国土上,有一个凶狠的强盗,他抓走了一批又一批无辜平民,强迫他们住进自己开设的旅馆里。旅馆里设有统一尺寸的铁床,矮小的人躺上去,空荡荡的,他就拼命把人拉长;高大的人躺上去,双脚露在外面,他就残忍地把人的腿砍掉。这个希腊强盗妄图把所有的人都纳到他规定的统一尺寸里。
请你以“尺寸”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作指航]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谬,但现实世界中不是也有那么多的标准尺寸吗?不是也有妄图把人纳入统一尺寸中去的强盗吗?这个强盗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充当这个强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
这个话题虽有些抽象,但可以化为具体的东西,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事,也可写自己对“尺寸”的独到见解。[佳作示例] 尺寸 丁义
我首先想到的是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这是一个初三学生特有的思维敏捷度。但面对着到计时牌上的90的数字,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大吐苦水抑或是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九十天不能改变一个世界,九十天只能改变一个自己,起码是改变一下自己的将来。所以我只好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尺寸的故事。
我把筠溪叫做姐姐,她是我妈妈同事的女儿,人如她的名字一样美,成绩却没有名字漂亮,在读了一年技校后,就在这条小小的街上开了一个酒吧,和朋友一起经营着。她的妈妈也就没有再管她。
我在初三的寒假里很神经质地退掉了一个补习班,理由离谱得让人咋舌:人太多了。家附近的环境又实在太吵,我于是带了书本去找筠溪姐姐。
她们的生意白天清淡得可怜,很安静,所以我天天去。在我没日没夜没死没活地把作业做完后,我连书本也不带去了,日日就坐在昏暗的吧台前帮姐姐叠那些要挂起来的纸鹤。“你是个好学生,你应该去看看书。”筠溪说。“我讨厌别人叫我好学生。”我灌了一口橙汁。“但是学生只能分为好和坏两种,我就是坏学生。”她耸耸肩。“为什么?”我继续飞舞着双手。“不为什么。那是惟一的尺寸。”她淡淡地说。尺寸???
是我们这一代人将要去改变这个尺寸,还是这个尺寸已经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谁也说不清。我每天下午泡在酒吧里,在黄昏酒吧里人渐渐多起来时逃回家,我还是摆脱不了一切,我是一个好学生,这是筠溪姐姐说的。
一眨眼,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就要到了,我去向筠溪姐姐告别,表示我以后不会常来了。“好好去适应那个尺寸。”她说。
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熟悉的世界,卷子的油墨香和飞舞的粉笔灰又开始包围了我,我忘记了酒吧里怡人的苏打水的味道,还有筠溪姐姐。最近一次去是因为路过,我告诉她保送不会有太大的希望,我决定放弃,然后考自己理想的学校。
“为什么?”她很惊讶地问。
“不为什么。好成绩是保送好学校的惟一的尺寸。”我也这样回答她。她笑了笑说:“你一定可以成功的,一流的重高是你的尺寸。”然后她又指指吧台说:“我不合你们的那个尺寸。我在商店里买鞋,只有适合你的36码,没有适合我的37码,我穿36码,爸妈会说挤脚,别人看着也别扭。” 其实,我们的世界,又岂像是在鞋店里鞋子断了码一样简单呢?如果真的只像我们的脚一样相差一码,那又有谁看得出来,又有谁在乎呢?那个尺寸恐怕是人与人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吧,深得让人毛骨悚然。
我最后还是与筠溪姐姐道了别,打算去一心一意准备我的中考,一心一意只奔我的杭高。寒假里的一切,只是一个故事。
走出那家小酒吧时,天色已晚,浓密的梧桐树后隐隐约约露出小酒吧的名字,对我来说是那样的刺眼,它最终还是让我感到了彻骨的寒冷: ——尺寸。[佳作鉴赏]
这篇文章写在中考前,大多数学生都在大发感慨或大发牢骚,呼吁打破标准尺寸,但都显得直白而单薄。这篇文章通过“我”和筠溪姐姐的对话来反映尺寸带来的鸿沟,但作为毕业生的“我”,却有着更深层的理解,“九十天不能改变一个世界,九十天只能改变一个自己,起码是改变一下自己的将来。”“我”对于尺寸深恶痛绝的时候同时也是无可奈何,“我”只能去适应考试的尺寸,学校衡量好学生的尺寸,社会衡量人才的尺寸。
【案例反思】
这堂课之后,我又讲了结构全文的具体方法:怎样拟题,怎样开篇和结尾,怎样选用不同文体形式使文章更出彩,怎样运用一些写作手法使文章构思更精巧等。学生总体感觉不错。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比较实用,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的容量还是小的,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能反映他们的心声,除了写作技巧的传授之外,更应注重生活的积累,使学生能真正张扬个性,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发灵性。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方案设计 举手的感觉 【训练目标】
1.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记叙中寻找议论的突破口。
3.告诉学生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过程】
一、导入课堂:
今天我们进行说写训练课,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这节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说话训练,从日常生活中举手时的心理、举手的感觉、举手的故事、举手的态度、对举手的看法等谈起,相信大家一定会踊跃发言。第二部分写作训练,从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举手的感觉”、“由举手所想到的”、“谈谈举手”中选择两个话题,进行片段练习。
出示: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①难忘那一次举手 ②举手的感觉 ③由举手所想到的 ④谈谈举手
二、说话训练(主持人A、B同学上场。)1.引出话题。
A:每当有一朵花儿凋谢,就会有一颗种子成熟。
B:每当有一个声音在深情呼唤,就一定会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回响。
A:每当一个人在辛勤地付出,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B:每当有一个学生举起那充满希望的手,就一定会有一位老师在聆听他对人生的感悟„„ A:请举起你的手,告诉我们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B:请举起你的手,倾吐你举手的心理路程。A:请举起你的手,发表你对举手的观点。
B:请举起你的手,谈谈由举手所想到的人生哲理。A、B(合):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2.亮出第一个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A:寒窗8年,举过无数次手。
B:那一次举手或许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A:那一次举手或许激活了你学习的兴趣。
B:请举起你的手,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A:(评):或给予启迪,或给予鼓励,都使我们成长,都使我们深记。3.亮出第二个子话题:举手的感觉。
A:哎,B,还记得你小时候举手的情形吗?
B:那个时候身子站起来,手儿举得高高的,嘴里叫着“老师,老师”,巴望着老师能点自己的名字。看,我这儿还有两张小学三年级的一次市级观摩课上我们同学举手的照片呢。(向全体同学展示小学时同学们踊跃举手的放大照片。)A:哇,勇敢而又自信,活跃得像一只只小鸟哟。
B:可不?儿时举手那么踊跃,而现在就顾虑重重了。是什么使举手变得如此困难,使纯真的我们变得如此复杂?
A:同学们,请把你对待举手的态度与举手的感觉说给我们分享,高举你的手!(请两名学生讲述自己对待举手的态度及举手的感觉。)B(评):或自卑,或虚荣,或无所谓,但它是人生成熟的一种表现。4.亮出第三和第四个子话题:由举手所想到的和谈谈举手。A:举手虽然司空见惯,却有它独特的作用与深刻的内涵。联合国代表举手能引领世界风云,人大代表举手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浪潮,而我们的举手又表现了什么?你又由此想到过什么?请大家互相讨论,谈谈“举手”。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谈对举手的看法,选出小组代表发言。)B(评):看来,举手不仅象征着勇气,更是你对人生态度的体现,勇敢、果断、沉着,这正是大家对人生品格的追求。
5.采访最爱举手和最不爱举手的学生。
B:下面,请本班最爱举手的同学×××来谈谈他举手时的感觉。
A:请问×××同学,你平时少言寡语,每一次举手时经历的又有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6.主题升华。A:举手是把握机遇的前提,是超越自我的表现,是勇敢者迈出的第一步,是成功者走向胜利的基石,更是勇气与实力的象征。
B:风平浪静时让我们积蓄实力,惊涛骇浪时让我们从容应对。A、B(合):请坚定地举起你的手!(两位主持人退场)
三、写作训练
1.请大家从黑板上的4个子话题中选1个,写片段,不少于300字,时间15分钟。2.讲评两篇习作(从①、②子话题中选一篇,③、④子话题中选一篇),学生读文章并谈构思。
其他学生从结构、主题、写法等不同角度进行点评。教师视情况稍作点拨,重点可放在③、④子话题中谈论话题的切入点和文章的结构上。
四、教师小结
举手不仅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表现,也是一次机遇的把握。上帝给你一只红苹果,请举起你的手,牢牢地将它接住,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五、布置作业
写作:从①、②子话题和③、④子话题中分别选一个,写片段,修改后抄在作文本上
第二篇:中考话题作文构思指导
中考话题作文构思指导
这几年我一直从事初三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考作文占60分,所占比例很重。分析这几年的中考试题,话题作文出现的概率很大。因此对话题作文的训练非常重要。下面初浅地谈谈我是如何对话题作文的构思进行指导的,以图与同行共勉。
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篇《教授与明星价格比》的文章,说上海交大的李德教授到企业讲课,一天半得 报酬1万元,这与影视明星赵薇32万元的出场费不成比例,有人据此慨叹“十年寒窗苦是不合算的”“让子女报考明星学校才是明智之举”。相同或相似的对比,时时见诸传媒,几乎成流行的价值观点了。
究竟该如何比?
美国总统年薪20万美元,篮球明星乔丹参赛费一场30万美元,拳王泰森卫冕赛平均每分钟2500万美元……与小布什搭档上台的切尼,原任哈利伯顿公司首席执行官,年薪2640万美元,却偏要舍高就低,竞选年薪只有18万美元的美国副总统。倘若说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事不足为训,那么看看我们:解放初毛泽东主席的月工资不过500元人民币,而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家的工资则2000是元人民币。凡此种种,你有何认识?
试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提示] 话题材料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论什么社会制度,人们的价值取向,衡量人的价值的尺
度,都不是以金钱为唯一标准的,权力、名誉、地位、道德、学识等等,都是人们深信不疑地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承认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教授“不如”影星,同时须纵比、横比,不要以特殊比一般。题目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由与限制总是相对而言的。正如交通上的红绿灯,在某些时候限制了某些人的自由,但它可以保障更多人的自由,对全体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请你推而广之,以“生活中的红绿灯”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社会上必要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红绿灯”。这些“红绿灯”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对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每个公民都应正确认识与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在对待“红绿灯”的态度上,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不胜枚举;人们对生活中的各种“红绿灯”的看法也见仁见智。这个话题给了 我们很大的写作空间,同学们尽可从不同角度,用不的表达方式来表明点。
题目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木桶的容量大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
请你依据这一理论,联系社会、人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提示] “木桶理论”讲的是“团队精神”。所谓“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团队中最薄弱的环节。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往往取决于这个团队克服了多少薄弱环节。这就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那么,社会上、生活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可以在作文中写出你的体验和思考。
题目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某校,一次
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
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 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指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请以“自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提示]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人格尊严。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脆弱的,需要教师细心呵护。当然,如果转换角度,由“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
价,是不是太脆弱了?”一句发挥开来,只要能言之成理,亦可。题目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在写给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的书里列了十一项他们在学校里没学到的事情:①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②这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③高中刚毕业别指望拥有太多;④在有老板前别认为老师严厉,而老板是没有任期限制的;⑤烙牛肉饼不会损你的尊严;⑥你的困境不是你父亲的过错;⑦你的父母一直为你付帐单才变成现在的乏味;⑧你的学校可能不分优 等生和劣等生,但这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⑨生活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⑩电视不是现实的生活;⑩善待乏味的人,你可能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请你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学校与社会有许多差别,但人最终都要走上社会,社会才是人的终极归宿,比尔·盖茨所列的这11条很残酷,但又很现实。本题若写记叙文,不能仅仅满足于叙事,还要点透自己的思考。题目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
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么你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请你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提示]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本题如果选写议论文,可以呼唤人与人之间应增强信任: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如果选写记叙文,应着力写出一点波折,并注意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
题目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习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具体的写作思路有:
一、根据作文材料的提示,写水既可滋润万物、孕育生命,也会吞噬生灵、造成灾难;或者由水“能把坚石滴穿”“更可穿峡破谷”,阐发水的力量及如水的精神;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发挥开来,呼唤保护水资源。
二、联想水的其他特点,比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
[导写] 本题写作思路主要有:
一、根据话题的提示,写水吞噬生灵、冲毁万物,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发挥开来,呼唤保护水资源。
二、联想水的其他特点,比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参考拟题:
1、生命的潭水
2、在水一方
3、大度如水
4、纯情若水
5、韧如水
6、心清如水
7、柔情似水。
[例文] 水
我爱水。
雪芹先生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将女儿比作水,是因为水是日月山川美秀之气所在。
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性情的,莫过于山水画。山水山水,水必不可少。那林间淙淙的清泉,那峰顶汇聚的细流,那石缝间涌出的地下水,都是山石流动的魂。画轴上,缭绕山间的雾气,顺山势而泻的白练,都是最轻盈的灵动,是山 的生命。缺了它们,山也就没了灵气。江南的山一向以灵秀著称,也正因为江南多水,可“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在诗人眼中与水同行便是与自然的亲近,于是屈原笔下隐于世的渔父,也成了历代文人吟咏追慕的智慧、大悟之人,与世无争,心境开阔。是不是水的灵秀洗涤了他们心上的尘污,让他们眼明如水?“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便是渔父的境界,也是水给人的一种韵味享受。
但是水之美不仅仅在于灵秀。《河伯》一篇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忘归,惟极浦兮寤怀”,便是诗人面对磅礴的黄河水的联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颠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高耸入云的峰顶,积雪一滴一滴地融塌,最终汇成湍流,一泻千里,何等气魄!何等壮观!
然而最美的水,不在山上不在河中,而在海里。在这儿,水显出了它最令人赞叹的一面:博大。俞伯牙的师傅是了解海的,他让俞伯牙一个人面海三天,海天间那浑然天成的壮阔气象,终于让他奏出了千古绝音《水仙操》。作为一个渺小的生物,有谁会不慨叹海之大、海之阔?但只有真正地去品读海的意蕴,才会真正回味出那份朴实无华那份豁然开阔那份浑厚深沉。
水是美的,它的意蕴让我陶醉。而我爱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水,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是最应珍惜的资源。这世上因为有了水才有了我们人,人是无法离开水的。传说中夸父追日,一口饮尽大江大河,最终由于口渴而累死,抱憾千古。可见古人早已明白了水的重要性。然而如今,人们却逐渐忘却了这个道理,不再珍惜水。难道因为水的宽容大
度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歌声曾回响不绝的地方,如今已成黄土高坡。难道只有当我们身处一望无垠的沙漠中,用手颤颤地捧起干瘪的皮囊,才终于领悟水的珍贵么?
不!水是人间至美的风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我爱水,更希望所有人都与我一样爱水!
[评析] 这篇散文紧扣“水是人间至美的风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这个主题,抒写了对水的挚爱深情,呼吁人们“领悟水的珍贵”,联想丰富,内容充实,气势充沛。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 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 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 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 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 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三篇:作文话题构思
话题1 作业
提起作业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你呢?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特殊的作业 结合个人经历,讲述一次令人难忘的作业。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给爸爸妈妈写封信。说真的,我还从没有给他们写过信呢。回到家中趁他们没有回家我写了一封信,里面讲述我对他们的爱,理解和感激,然后放到了他们的房间里。妈妈回家后看到了这封信,眼睛湿润了。
唉,作业!从生活中取材,讲述同学们对布置作业后的反应。
语文老师刚布置完作业,我的耳边便响了男低音的怒吼:“喂,课代表同志,你可该向老师提提意见了,每个星期都写作文,烦不烦哪!”还没缓过神来,耳边又传来了女高音的抱怨:“课代表,我可先给你打好招呼,这作文过两天才能交。”唉,这让人烦心的作业。不能按时交作业到时候老师又得批评我。
把天空还给孩子 从介绍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入手,结合时代背景谈论减负的话题。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以后激烈的竞争,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中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于是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业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孩子稚嫩的肩头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责任,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请把孩子的天空还给孩子。
作业
拓展对作业内涵的理解,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徐洋的美好心灵。放学了,徐洋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今天作文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做了一件好事》。天空中乌云汇集,噼里叭啦下起雨来了,徐洋突然想起邻居王二嫂今天在麦场上晒麦子后,去了亲戚家还未回来,徐洋跑到麦场扔下书包开始收麦子。麦子收完了,还算及时,王二嫂也赶回来了。徐洋回头去找他的书包,却发现作业本被雨水淋湿了。第二天徐洋把用新作文本写的作业交给老师,并说明原委。老师说徐洋交了一份很好的作业。
话题2 :成绩
成绩是衡量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尺度,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把成绩看得太重。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我看“成绩” 结合自身经历,从否定某些人过于看重成绩入手,阐明应正确看待成绩的主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成绩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学生们的眼里,成绩是荣誉的象征,是头脑聪明的表现,似乎只要考试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只是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高分,而忽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
没有“成绩”之后 逆向思维,设想如果有一天没有“成绩”会产生的结果,表现“成绩”也有其积极作用的主题。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成绩”的存在,我们肯定是高兴地乐开了花,课堂里洋溢着喜悦,但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几许失落:不会再有收获的感觉,不会有胜利后的幸福,不会再有老师的教诲,不会再有爸妈的叮咛,不会再有同学之间暗暗的较劲。这样的日子会不会也很无聊?
分数 创作小说,阐释诚实比分数更重要的主题。
自从她一来到班上,他常胜将军的宝座就被她抢去了,几次考试都屈居亚军之位,他心里不禁有些不平衡,肯定是老师偏心眼。数学试卷发下来了,这次以一分之差总算胜过了她,但仔细看下来,有道填空题老师判错了,应扣去两分,怎么办?他拿起试卷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第四篇:作文指导 构思
作文指导
(一)构思之“不走寻常路”
作文,是构思。写作文,是把我们的构思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构思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我们作文的得分区间,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阅卷老师3分钟左右就否定了我们辛辛苦苦创作的“得意之作”,大多是因为构思的单调。
构思,简言之就是想清楚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等。现在我们写作文大都缺少这个环节,拿起笔信手边写边想,效果往往不好。
常用构思方法有︰
一、巧设悬念式。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并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效果。
二、抑扬相生式。“扬”,是扬起、褒赞;“抑”,是针贬、抑制。抑扬,在于给读
者留下强烈的印象,避免文章平淡,使文势波澜起伏。如果目的在于扬.则采用“欲扬先抑”;目的在于抑,则采用“欲抑先扬”。运用此法于褒贬中求变化,造成跌宕多姿,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对比反衬式。将两种相对、相反的事物、情况、人物加以对照,相互比较,以便鲜明地展示特征、深刻地表现主题。具体操作可抓住事物的总体特征或个体特点,分清优劣,褒贬抑扬,在鲜明的对照中,显示作者文笔的灵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标题组合式。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赏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运用小标题法构思,一可以让我们在具体写每一个小段落的时候,不容易跑题。二是构思的时候,看到小标题,就能够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写到,哪些地方是不是重复了,便于构思时充分地想好作文的方方面面。)
使用此法构思文章,应着意于小标题的琢磨雕饰,应做到一要“小”,其外延必须和本节内容一致;二要“短”,短了则凝练、含蓄;三要“巧”,或欲擒故纵,或悬念迭起,或幽默风趣,或层层递进;四要“新”,避免雷同,有独特的吸引人的力量;五要有文采,可以引用诗词、名人名言,可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可以用特殊句式,可以适当使用数学符号、标点符号等等。
五、镜头组合法。指在写作过程中,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有关材料按一定的内容或顺序分解为一组组、一个个镜头,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组接起来,用连续的画面来表现一定的主题。这种构思方法,可以用鲜明的画面代替繁琐的叙述和议论,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文学色彩更为浓郁,取舍比较自由灵活。
六、拟人象征式。客观事物人格化是一种创新,巧借它物表心曲,比让人直接站出来诉说、收到更奇特的效果。
七、日记书信式。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或叙或议,信笔成篇。若将几则日记编排成
一篇作文,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这种模式既适用于回忆性文章,也可运用于虚拟想象作文。书信文体,表达方式灵活,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可说明,而且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在形式上也比一般的文章更新颖。考场上把写作的内容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往往会给阅卷老师非同寻常的感觉。
八、双线组合法
两条线索,各有自己的流向,但要注意选好两条线索的结合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九、一矢二的法
选材要精,用语要精,力求一石二鸟,一箭又雕。下文中的“伤心儿女”即有二义:一为让人伤心的儿女——儿女的行为让人伤心;一为自己伤心的儿女——儿女为父母伤心。如此立意,一以当十。
十、误会巧合法
通过偶然事件的巧合,造成一种喜剧效果。由于信息隔绝,造成误解和错觉,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误会法。运用误会或巧合,可造成波澜,使文章曲折动人。
(排名不分先后,根据内容合理选择,必要时可组合使用)
一、巧设悬念式。
二、抑扬相生式。
三、对比反衬式。
五、镜头组合法。
七、日记书信式。
九、一矢二的法。
四、标题组合式。
六、拟人象征式。
八、双线组合法。
十、误会巧合法。
第五篇: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李淑辉 【案例主题】
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许多同学常常面对一个话题题目无从下手,话题作文的构思成为学生写作时的一大难点。这堂课希望通过话题分析、例文评点、拟题训练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己的参与来归纳构思方法,学会具体运用。【案例过程】
一.通过分析例文,明确常见问题。
分析一篇学生习作《桥》,请大家指出这篇文章的问题。学生看完文章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讨论分析。归纳并明确:
由于话题作文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对它再切分,所以,议论的往往泛泛而谈,记叙的往往不着边际,中心不明确。例如这篇以“桥”为话题的文章,有的同学既写改革开放,加入WTO,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又写改善城市交通的立交桥;还写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心灵之桥”等,总之,把能想到的统统塞进去,使整篇文章变成了大杂烩。
由于话题范围大,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可说,加上时间紧迫,来不及深思细想作通盘考虑就匆忙动笔,结果是先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导致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欠紧密,结构混乱,毫无章法。
出示幻灯片1:话题作文构思最常见问题: 1.漫无边际,中心不明 2.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二.针对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先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解决办法,充分肯定,并加以补充,归纳并明确: 对策1:学会切分话题,宽题窄做。即在仔细分析命题的同时,对话题进行切分,化“大”为“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
对策2:学些文章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比如一些写作指导中关于各种文体的结构的知识短文。在阅读好文章的时候注意其结构特点。
对策3:养成写作前先拟提纲的习惯。拟提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过程。
对策4: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以后,向老师同学请教:这个话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构思?这次作文本班最佳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以学习其他同学结构文章的好方法。
出示幻灯片2:相应对策: 1.切分话题,宽题窄做。2.先拟提纲,理清思路。
三.进行课堂练习,掌握具体方法。话题作文构思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2.选好角度,明确主旨(1)学会聚焦。(2)深入挖掘。(3)探求新意。
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4.谋篇布局,清晰明快。
四.明确构思要求,进行拟提纲练习。出示幻灯片6:有一个故事:在希腊的国土上,有一个凶狠的强盗,他抓走了一批又一批无辜平民,强迫他们住进自己开设的旅馆里。旅馆里设有统一尺寸的铁床,矮小的人躺上去,空荡荡的,他就拼命把人拉长;高大的人躺上去,双脚露在外面,他就残忍地把人的腿砍掉。这个希腊强盗妄图把所有的人都纳到他规定的统一尺寸里。
请你以“尺寸”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作指航]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谬,但现实世界中不是也有那么多的标准尺寸吗?不是也有妄图把人纳入统一尺寸中去的强盗吗?这个强盗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充当这个强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
这个话题虽有些抽象,但可以化为具体的东西,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事,也可写自己对“尺寸”的独到见解。
【案例反思】
这堂课之后,我又讲了结构全文的具体方法:怎样拟题,怎样开篇和结尾,怎样选用不同文体形式使文章更出彩,怎样运用一些写作手法使文章构思更精巧等。学生总体感觉不错。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比较实用,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的容量还是小的,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能反映他们的心声,除了写作技巧的传授之外,更应注重生活的积累,使学生能真正张扬个性,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发灵性。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榆树第二实验中学
李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