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神州古韵》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钟演奏的《楚商》《迎宾》,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流水》,合唱曲《阳关三叠》等等。第一课时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具:录音机、光盘、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 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2.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 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 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图片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单元——神州古韵。

1.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

【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尖锐、刺耳。生:像鸟的叫声„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三页——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

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

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生: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他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再度认识的必要性。

师:对,骨笛起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称为骨哨,具有实用性,久而久之这种乐器发展成了骨笛,就不仅仅是实用了,更多的是有了娱乐性,让人惊奇的是——年代这么久远的乐器经测试,可以用来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可见骨笛这种乐器的先进程度,看来我们的先民真是太聪明了。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它的音色吧!(播放收集的乐曲《原始人狩猎图》的另一片段)

〔第二部分(祥)〕(过渡语)在接触了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以及欣赏了它的音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1978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县出土的迄今约2400年前的一批乐器。(多媒体展示清晰的部分乐器图片)

从这些乐器的图片,我们知道乐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叹为观止的。在这批出土的乐器当中,有一种乐器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它的音色,并说说它特点。(播放音乐:编钟低、中、高的音响)

【设计意图:先点出编钟的地位,让学生有期待感。】 生1:高音的时候清脆,像风铃的声音,有穿透力。生2:低音浑厚,余音很长,有点像庙里撞钟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乐器吗? 生:编磬„ 生:编钟

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故事(之二)——神奇的编钟,请同学们翻到书的第4页并阅读上面的文字及图片。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世界乐坛和科学界,知道为什么吗?请你们阅读书上的“音乐网站”对编钟的详细介绍吧。

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有针对性的对音乐术语进行通俗的解释)之所以震惊了世界乐坛是:首先,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俱全,每枚钟可分别发出相隔三度的音,整套编钟可以自由转调演奏乐曲——就是说它可以演奏我们现代的大部分乐曲,相当与现在的钢琴。其次,钟上铸有2800多字的镂金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律名、音名、变化音名,并且说明十二音律的律名体系在诸侯国使用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乐理中的那些大、小、增、减各种音程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早在2400多年前我们已有了自己民族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可见,当时音乐理论水平发展程度有多高。正因为这样,它的出土不仅让我们的中国音乐史要为之改写,世界音乐史也要为之改写。那么之所以也震惊了科学界是因为——整套编钟使用的是铜和锡两种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这种金属在当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钻石一样的珍贵和稀有,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段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在自己的理解水平内更加了解编钟的历史地位,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语言过渡)从音乐网站中我们了解到,那时侯就有了大型的“钟鼓之乐”和小型的“琴瑟之乐”的不同乐器形式的组合,下面就来欣赏一首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楚商》片段。(播放视频)生:欣赏音乐并了解编钟的演奏方法。

师: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演奏。编钟演奏的乐曲在我们现在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能举例吗?一般出现在怎样的场合呢? 生:《三国演义》《西游记》

生:《汉武大帝》《大汉天子》《封神榜》

生:宴请的时候,祭祀的时候,皇宫大臣娱乐的时候„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有关注,那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钟鼓乐《迎宾》,感受一下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那种热烈、喜庆、隆重的气氛的。(播放音乐《迎宾》)师:欣赏了几首中国古代的乐曲,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它的风格特点吗? 生:华丽辉煌„

生:让人置身与皇宫之中„ 生:古朴典雅„

师:以编钟为主演奏的这些乐曲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同学们绝对不会把它和周杰伦或she的音乐混淆(学生笑),古朴典雅,华丽辉煌,看来同学们真的喜欢上了我们的编钟,喜欢上了我们的古代音乐。

〔第三部分(略)〕(过渡语)在体会了中国古代的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民歌又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的第6页,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

生:(展示课外查找的关于《诗经》的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诗经》,并背诵其代表作《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师:《诗经》本来是可以吟唱的,后来因为旋律失传,才仅留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词部分。我们今天欣赏到的是后人填曲后的一首歌曲。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首民歌的味道吧!(播放视频《关雎》)生:简略谈谈听后感(略)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久远的骨笛以及它的音色,知道了与万里长城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相媲美的编钟,欣赏了它演奏的音乐。最后,我们还欣赏了中国古代的民歌《关雎》,下节课我们将要欣赏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流水》,它也是由我国古代非常重要而且著名的乐器——古琴来演奏的。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2课时《梅花三弄》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2、认识古琴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

很好,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梅花的认识,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那好,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2)、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5、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希望大家能从中认识到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用心去体会我们祖先给我们贸下来的音乐精华。

第3课时

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

2、板书;

3、幻灯片;

4、手鼓若干。

教学目的:

1、掌握《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曲旋律。

2、掌握这首歌曲节奏。

3、熟悉一般新疆歌曲的节奏。

4、了解作曲家王洛宾。

教学过程:

1、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

2、介绍作曲家王洛宾。

3、练习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详细过程:

(一)介绍新疆歌曲节奏、旋律 提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

1、提到新疆、新疆人大家有怎样的印象?设想回答:能歌善舞、沙漠、羊肉串均可。

2、住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设想回答:维吾尔。只有维吾尔吗?还有其他民族吗?设想回答:塔吉克、哈萨克。

3、新疆人能歌善舞,有那首新疆歌曲给大家留下过深刻印象?能否哼唱?

设想回答:学生积极参与。

4、让学生从老师将哼唱的歌曲众分辨出那首是新疆民歌。(准备《十大姐》、《城墙上跑马》、《石榴青》、《绣荷包》、《芦柴花》、《森吉德玛》等不同民族、各种风格的曲子让学生听辨选择。)

5、课程段落小结,归纳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新疆民歌的特点是七声音阶居多,与五声调式相比多了4、7两个音,接近西洋大小调风格。节奏特征是切分及前短后长节奏为主,举例演唱前短后长节奏的歌曲《送我一朵玫瑰花》,切分节奏的《阿拉木汗》。

6、板书:新疆歌曲特色节奏,如 2/4 等,先给示范,后带领全班学生学打,最后到学生学会独立打拍,用小组轮打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特征节奏。

7、拿出手鼓让学生以刚教的基本节奏为基础随意击打,组合出各样的节奏,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介绍歌曲背景和作曲家

1、教师演唱《青春舞曲》(或其他王洛宾作品)让会唱的学生一块合唱,末了提问学生:作曲家是谁? 设想回答:王洛宾。

2、给学生肯定表扬,大家都知道王洛宾,那么他写了那些歌曲呢,举例说说?

设想回答:《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怎样一种情绪?设想回答:欢快、跳跃等等。教师:大家回答的不错,但这些只是看到歌曲表面,我要的其实这是一首歌颂自由民主的歌曲。设想学生讨论。

3、打开幻灯片,介绍作曲家。

4、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创作背景介绍。幻灯片。内容: 王洛宾在青海为方珊(他的第一位恋人)专门写的一首歌娶。歌中写道:“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那葡萄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楼前的常春槐,依拉拉常春槐。你想吃那葡萄莫徘徊,等那树叶落了再出来,依拉拉常春槐。”从这首歌中,大家不难看出王洛宾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三)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四)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了解了新疆歌曲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疆歌曲有所了解。

2、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次个别回课。

第4课时《赶牲灵》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

2、能力目标:通过管弦乐《赶牲灵》的欣赏,感受陕北地域的民俗、风貌、民歌特点及民间艺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对大西北风光的热爱。

【教学重点】欣赏管弦乐《赶牲灵》,感受陕北民歌特点。【教学难点】唱准四度音和七度音大跳。【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1、课前预习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动人的故事。

2、了解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

二、视唱练习:5——i 2——5 2—— i

三、激趣导入:

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图片和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陕北和陕北民歌及其他民间艺术。

四、欣赏教学:

1、初次聆听乐曲,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中。

2、复听,学生反馈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

3、随琴哼唱民歌《赶牲灵》,感受歌曲与管弦乐不同的表现手法。

4、介绍这首歌的由来及民间故事。

5、介绍“信天游” :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律和美,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

6、再次聆听乐曲,分析乐曲演奏特点及曲式结构。

7、拓展:图片展示陕北民间剪纸艺术。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第5课时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欣赏的过程中衬词部分提示学生轻声跟唱。欣赏后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同学们是否觉得有点耳熟呢

2、播放《好汉歌》MTV。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唱唱旋律感受其异同。

通过对比欣赏

让学生认识到《好汉歌》这首创作歌曲的旋律是依照《王大娘钉缸》这首民歌改编、加工、创作的。

3、,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5、创作源泉之一。

第6课时《包楞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 性。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教学重点了解《包楞调》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掌握民歌的流变性。教学准备钢琴、放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吗?

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

2.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世界。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包楞调》

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楞楞楞”而得名。

2.欣赏《沂蒙山小调》

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生划分。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生思考听辨后回答。

师: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结束音与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发展规律的一种常见方法。

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

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的音响。

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

生: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在欣赏、演唱《沂蒙山小调》中发现、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

法。在欣赏江苏民歌、河北民歌《孟姜女》后能说出他们的不同。熟悉了《包楞调》的旋律,了解了它的 情绪。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3、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观看“山东风光”录像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东的民间艺术。

讨论:山东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 [民间美术]:以潍坊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农民画为代表 [地方戏剧]:吕剧 [民间歌舞]:山东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4、欣赏胶州秧歌片段,体会山东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

二、学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1、欣赏歌曲《沂蒙山好风光》。

(讨论《沂蒙山好风光》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 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三、延伸与表现

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参考资料: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 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这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这里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红富之乡”;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森林公圆、班仙洞等风景区;刚刚冠名的北京 —— 烟台的“ 中国金都号”

列车,使招远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冠名列车的城市;这就是 我们的家乡山东招远!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 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五、小结

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 美、越来越富饶

第二篇: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第七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2、欣赏《夜莺》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

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 设计意图

一、组织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演唱版本(教师自己演唱录制)学生入座及师生礼仪直接进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 《大海啊!故乡》 英文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声是谁唱的呀,师:大家今天想学会演唱英文吗生:是老师你自己唱的 生:想激发学生学习英文歌词的欲望

1、英文歌词朗读 ①抽查学生课余准备情况 ②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用钢琴弹奏一遍旋律。

3、教师弹奏旋律

4、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5、教师弹自唱英文歌词

6、学生英文演唱表演由几个程度不同的学生朗读英文歌词 欣赏教师朗读英文 随琴音视唱旋律 随琴音轻声填唱英文歌词 轻声跟唱 通过学习英文歌词使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激发学唱歌曲的热情。

三、音乐欣赏 《夜莺》

1、新课导入

2、播放录音

3、完成实践与创造三

4、简要介绍雅尼以及他的电子音乐

5、复听音乐

6、用小乐器练习课本第24页旋律学生安静的欣赏音乐 部分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及不同的看法。进一步情感体验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四、音乐知识 了解

1、电子音乐

2、电子乐器介绍(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学会几样电子乐器

3、完成第27页第五题学生讨论并预测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结论。五复习巩固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齐唱巩固已内容温顾而知新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茉莉花》教案设计

课 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歌曲学唱

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 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 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中国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播放着“隆格隆”。

一.导入

出示三张代表不同民族音乐体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宋祖英的演唱)

二.激情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趣

1.学生讨论:对戏曲音乐的了解

2.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文化多采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3.师生同唱歌曲《唱脸谱》,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演唱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京剧脸谱)

A.我们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 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B.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

红色——威武中正——钟馗 黑色——严肃刚正——包公

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 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C.老师提问:我国的国剧是哪一剧种?历史上的四大名旦都是谁?

D.教师与学生交流后讲解

三.感受与体验

1.由《唱脸谱》这首歌导入对京剧的介绍:

A.介绍我国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

B.请同学听京剧名段《铡美案》中《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的是哪一种唱腔?

2.学唱《驸马不必巧言讲》

根据节奏念戏文(要求:字正腔圆)

唱戏谱 学大戏(提问:这段唱腔里面最后一句同学们唱得最有韵味,如果给这句加一个动作的话,大家想想怎么加才能让我们的演唱更有点京戏的味儿?)

请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进一步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聆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驸 马不必巧言讲》作比较,并请同学们描绘或表演两段情节。

4.看录像《女驸马》,展开对另一剧种的认识。

学生谈对黄梅戏的了解

教师补充介绍黄梅戏以及它的著名曲目

5.跟VCD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6.学生学习并表演戏剧的基本手势和走圆场等。

四.创造与实践

1.看脸谱说人物与行当——包拯、红娘、曹操……

2.才艺大比拼

活动内容:画脸谱、根据脸谱演角色、老调新唱——编戏文。

第三单元时:管弦和鸣

教学目标

l、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西洋管弦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大、小提琴、长笛、小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其特点。

3、通过让学生们触摸乐器、演奏乐器,使学生对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管的音色。

教学难点:

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展示管弦乐队照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吗?(学生回答:《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师:这首乐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乐队演奏的吗?(学生回答:交响乐队)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交响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的乐器组成。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组成乐器,欣赏乐曲(多媒体播放乐器组图片)。

l、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略)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认识弦乐器组(出示弦乐器组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2、介绍弦乐器组:弦乐器组由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播放乐曲,教师随机解说)。

3、欣赏两首由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a、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b、这两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查尔达什舞曲》音乐快慢对比强烈,音乐形象鲜明,慢板忧郁而细腻,快板欢快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梦幻曲》旋律曲折优美,速度徐缓,犹如在甜美的梦境中。

b、小提琴的音色柔美,演奏技巧丰富,可以很好的表现《查尔达什舞曲》的音乐情绪及内容。大提琴音色柔和醇厚,能充分表现《梦幻曲》如梦如幻的意境。

4、介绍木管乐器组(播放木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学生辨认乐器,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短笛是长笛音域的 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5、欣赏两首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

播放《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教师总结:《西西里舞曲》音乐旋律清新优雅,由于有变化音,使旋律别具一格。《单簧管波尔卡》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明快。

6、介绍铜管乐器组:(播放铜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7、欣赏《拿波里舞曲》,了解小号的音色。

学生讨论:在这首乐曲中小号的音色特点。

答: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

8、介绍打击乐器组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9、学生活动:认识、触摸乐器。(略)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4,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5,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6,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演唱,自选演唱形式.二,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1,分析: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清新优美的,深情歌颂的,表达了对大森林的无比热爱.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小设计

通过对以上两首歌颂森林的歌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按不同的调式,不同的表演形式各设计(或查找)一首关于森林的歌曲 ,为下一节课欣赏不同体裁,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乐曲作好准备.《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3.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教学重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用具:

钢琴、图片`油彩、草裙、贝壳、纸盒、羽毛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

非洲,有着辽阔的沙漠,茂密的丛林,漫长的海岸线。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黑色人种。他们与其他种族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非洲音乐文化。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当太阳降落》,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 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3.演唱歌曲:(1)完整连唱歌曲,(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 的云》《云车,你飞下云端》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是

伴随黑人被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4)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5)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6)(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

1.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点(节奏强烈,强调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黑人舞蹈不仅为宗教信仰和各种仪式以及劳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也是非洲黑人用身体动作和节奏表达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最重要方式。

3.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这种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1)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休闲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该舞蹈动作的特点。

四、创作

1.引导学生学跳黑人舞蹈。

2.用老师准备的用品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狩猎的舞蹈场面。

4.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

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

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

中,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一、要求

1、有表情地演唱河北《茉莉花》,并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2、欣赏歌曲《好花红》、《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

3、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4、为散文《二月兰》选配音乐并朗诵。

5、通过为陕西民歌《对花》编配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VD机(盘)、投影仪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1、文字、图片材料

有关花卉题材的诗词、散文、图片以及古琴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家画像。

三、教材分析

1、意图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用国让学生聆听、演唱花卉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通过学生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使其能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音阶、旋法、语言上比较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异同。(3)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第1课时

课 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

3、歌曲: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茉莉花》(河北民歌)。

2、通过欣赏《茉莉花》和《好花红》等,初步了解五声音阶的结构,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重点与难点: 重点:唱好歌曲《茉莉花》(河北民歌)。难点:了解五声音阶的结构。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了解歌曲的主题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与河北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

3、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精心设计,可用语言来描绘春天的百花齐放、争香斗艳的美丽景色。以次导入本课主题。

一、唱歌

河北民歌《茉莉花》

1、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的速度、力度、表达的情境等。

2、提问:《茉莉花》所讲述的内容是什么?(《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教师可先分别教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的旋律,待学生逐渐熟悉并唱准歌曲的旋律时,再配上歌词练习。

4、请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以次了解歌曲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式(时分是时合,支声复调的典型性态)。

5、请同学们找出歌谱中的力度记号,看一看这些力度记号与旋律线有什么关系?

6、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演唱适应注意旋律起伏、强弱变化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

二、欣赏

1、江苏民歌《茉莉花》

(1)聆听音乐,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旋律、风格是什么?(2)挑出歌曲的前四小节与河北《茉莉花》的前四小节进行比较,看看两者的旋律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3)通过欣赏歌曲,了解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域所呈现的不同风格,即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2、布依族民歌《好花红》

(1)边听边感受这首歌的风格:抒情、优美。

(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上下句式分节歌),指出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老师简介中华民族调式,指出江苏民歌《茉莉花》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但歌曲的结束音不同,《茉莉花》结束在“6”上。

(4)再听录音,与《茉莉花》相比较,感受不同民族民歌的不同风格。小结:课后记:通过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五声音阶的结构。并能用竖笛吹奏第一声部的旋律。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

音乐活动:二声部演奏。组与组之间合作;同学与同学之间合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合作精神。要求:人人参与,自由结合。教学过程: 学唱《茉莉花》的第二声部。视唱第二曲谱。视唱歌词。分声部练习。二声部和唱练习。音乐活动: 自由练习,自由组合。形式不限(二重唱、齐唱竖笛伴奏等)。演唱会开始。

教师负责组织、伴奏、音响。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一、要求

1、通过对中国戏曲剧种及其唱腔的介绍,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在教唱《唱脸谱》和欣赏其他戏曲唱段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中国戏曲音乐语言和演唱方法的特点,以促进民族审美观的培养。

3、结合具体曲目的介绍,讲授有关中国戏曲及其音乐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对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戏曲唱腔感受和分辨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录音机、CD机、VCD机、幻灯机等。

2、录音带、CD、VCD片:《唱脸谱》、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 片段、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以及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的其他有代表性的唱腔和唱段。

3、京剧老生(生)、青衣(旦)、花脸(净)、三花脸(丑)的图片;京剧脸谱。重点与难点

1、歌曲《唱脸谱》 重点:学会并背唱这首歌曲。

难点:(1)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和京剧花脸长发的特点与内涵;(2)在演唱中唱出风格特点。

2、欣赏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唱腔选段。

重点:感受和初步理解各剧种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难点:(1)由于学生从小接触地方戏曲剧种音乐的机会较少,所以,刚开始时可能在某些地区出现学生不习惯或不甚喜爱这些唱段的情况。应当用厅、唱、演的实践,并结合教师精到的分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对于辨别不同剧种唱腔风格特点、不同行当人物类型、不同人物的脸谱,应当用音乐、录像、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使其易于理解。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唱脸谱》。

2、戏曲行当、脸谱。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唱脸谱》。

2、识别行当,辨认脸谱。教学过程:

1、用语言导入戏曲脸谱话题,拿出几幅京剧人物的脸谱让学生辨认。如果辨认不出来的话,没关系,等唱完歌以后,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清楚地辨认。

2、教师引导学生唱乐谱,然后分两部分,边听录音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3、在唱乐谱的第二编后,进行乐谱分析:(1)调式、调性(降B宫调、降E宫调)和唱名;(2)节拍、节奏及其特点;(3)旋律音调特点;(4)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5)词曲关系。

4、再听一边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和总体风格特征等。

5、按讨论的音乐风格,以自燃、明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背唱。

6、在唱歌词的适当时候,插入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的知识介绍,结合对照歌词来辨认脸谱,识别行当。

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

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唱脸谱》;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唱脸谱》,达到有表情地按京剧风格来歌唱的目标。

2、通过相关唱段的欣赏,理解京剧、黄梅戏唱腔的风格特点,达到能辨别这两各剧种的目标。

3、为《打虎上山》配舞蹈动作,进一步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启发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唱脸谱》,并且有表情地用京剧风格特点来背唱。

2、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与此相结合,简介京剧剧种及其音乐。

3、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此相结合,简介现代京剧音乐的新发展。

4、为《打虎上山》音乐配舞蹈动作。

5、欣赏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与此相结合,简介黄梅戏剧种及其音乐。

6、如有时间,可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小结:课后记:通过地方戏曲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这些剧种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同名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片断、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学目标

1、通过越剧、豫剧唱段欣赏和相关知识介绍,结合上节课的欣赏和讲授,达到初步李结合辨别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音乐唱腔及其特点的目标。

2、在越剧《楼台会》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片断的比较中,理解戏曲艺术与器乐演奏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

1、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并结合简介越剧剧种及其音乐。

2、视唱越剧《楼台会》幕后和唱,体会越剧的音乐唱腔的风格特点。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片断。将之与同名越剧唱腔比较,启发学生理解戏曲艺术与乐器的不同特点。

4、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结合简介豫剧剧种及其音乐。

5、综合比较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的音乐特点,播放相关录音、录像,让学生分辨剧种。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中国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播放着“隆格隆”。一.导入

出示三张代表不同民族音乐体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宋祖英的演唱)二.激情引趣

1、学生讨论:对戏曲音乐的了解

2.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文化多采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3.师生同唱歌曲《唱脸谱》,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演唱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京剧脸谱)A.我们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B.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

红色——威武中正——钟馗 黑色——严肃刚正——包公 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 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C.老师提问:我国的国剧是哪一剧种?历史上的四大名旦都是谁?

D.教师与学生交流后讲解 三.感受与体验

1.由《唱脸谱》这首歌导入对京剧的介绍:

A.介绍我国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

B.请同学听京剧名段《铡美案》中《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的是哪一种唱腔?

2.学唱《驸马不必巧言讲》

根据节奏念戏文(要求:字正腔圆)

唱戏谱 学大戏(提问:这段唱腔里面最后一句同学们唱得最有韵味,如果给这句加一个动作的话,大家想想怎么加才能让我们的演唱更有点京戏的味儿?)

请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进一步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聆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驸马不必巧言讲》作比较,并请同学们描绘或表演两段情节。

4.看录像《女驸马》,展开对另一剧种的认识。

学生谈对黄梅戏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黄梅戏以及它的著名

曲目

5.跟VCD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6.学生学习并表演戏剧的基本手势和走圆场等。四.创造与实践

1.看脸谱说人物与行当——包拯、红娘、曹操„„

2.才艺大比拼

活动内容:画脸谱、根据脸谱演角色、老调新唱——编戏文。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教学目标

l、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西洋管弦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大、小提琴、长笛、小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其特点。

3、通过让学生们触摸乐器、演奏乐器,使学生对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

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管的音色。

教学难点: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展示管弦乐队照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吗?(学生回答:《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师:这首乐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乐队演奏的吗?(学生回答:交响乐队)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交响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的乐器组成。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组成乐器,欣赏乐曲(多媒体播放乐器组图片)。

l、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略)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认识弦乐器组(出示弦乐器组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2、介绍弦乐器组:弦乐器组由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播放乐曲,教师随机解说)。

3、欣赏两首由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a、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b、这两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查尔达什舞曲》音乐快慢对比强烈,音乐形象鲜明,慢板忧郁而细腻,快板欢快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梦幻曲》旋律曲折优美,速度徐缓,犹如在甜美的梦境中。

b、小提琴的音色柔美,演奏技巧丰富,可以很好的表现《查尔达什舞曲》的音乐情绪及内容。大提琴音色柔和醇厚,能充分表现《梦幻曲》如梦如幻的意境。

4、介绍木管乐器组(播放木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辨认乐器,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

成。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短笛是长笛音域的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5、欣赏两首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

播放《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教师总结:《西西里舞曲》音乐旋律清新优雅,由于有变化音,使旋律别具一格。《单簧管波尔卡》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明快。

6、介绍铜管乐器组:(播放铜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7、欣赏《拿波里舞曲》,了解小号的音色。学生讨论:在这首乐曲中小号的音色特点。

答: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

8、介绍打击乐器组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9、学生活动:认识、触摸乐器。(略)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4,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5,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6,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

演唱,自选演唱形式.二,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1,分析: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清新优美的,深情歌颂的,表达了对大森林的无比热爱.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小设计

通过对以上两首歌颂森林的歌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按不同的调式,不同的表演形式各设计(或查找)一首关于森林的歌曲 ,为下一节课欣赏不同体裁,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乐曲作好准备.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风采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剪羊毛》

2、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背唱歌曲《剪羊毛》。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特点,体会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2、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音乐特点。

3、通过二声部的学习,培养学生听觉,训练协调能力,增强合作意

识,提高审美情趣。

4、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5、竖笛上会吹奏此曲。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樱花》(日本)、《乡村花园》(英格兰)、《当太阳降落》(南非),学生猜歌名、来自何方。

1、师:进入初中我们参与了亚洲之声、欧洲漫游、走进非洲,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大洋州去采风(板书)。大洋州,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之中。当地的原住居民创造了以崇尚自然美为追求目标的音乐,以海洋渔业、山地狩猎、神话传说为题材,以音乐、舞蹈的结合为特征。近代以来,又有大量的欧洲风格音乐在不断迁入的欧洲居民中流传。今天,第一站,让我们先到澳大利亚(板书)去瞧瞧!

2、播放音乐《剪羊毛》1。(演唱接伴奏音乐)(展示地图)师: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南半球国家,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二千年奥运会主会场),经贸中心--墨尔本,澳大利亚的旅游名胜有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墨尔本唐人街、墨尔本动物园、黄金海岸、大堡礁等。(看书)悉尼歌剧院:白帆般的壳体和悉尼港的风景融会在一起,就宛如船和帆的组合那么自然。

黄金海岸:举世闻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布里斯班以南),海滩美似金沙,连绵不断,气候宜人,有老幼皆宜的游乐场,有海滨公园,还是冲浪者的天堂。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规模很大,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板书)--(书图)美利奴羊。

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的动植物。桉树、瓶子树、袋鼠、鸭嘴兽、小袋熊

(书图)--小袋熊。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歌名? 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表达的情绪。

3、音乐欣赏:《剪羊毛》2。(板书)(歌曲欢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在剪羊毛时愉快劳动的情景。)(有很多地方用到了附点节奏,这为歌曲增添了不少活泼、欢快的情绪。)(充分运用讨论法分折歌曲的情绪,一方面启发学生思维,另一方活跃课堂气氛。)

4、师:大家说的很好。《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着称于世。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趣。

5、前半段齐唱部分。演唱版⑴跟磁带演唱版轻声唱词1。(指导学生用非连音的唱法演唱,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附点音符、休止符处词要唱准。)伴奏版⑵再次轻唱歌词1(试着背)。仔细体会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⑶前奏开始坐着动腰(顿促感,头不晃)唱词2。⑷动腰加手老师示范,学生看手背词3。

6、后半段合唱部分。演唱版分声部唱: ⑴跟磁带听二部,轻唱高声部1。(注意音头、附点及休止符节奏、切分音、长音,看指挥,注意与前半段的异同。可分段进行,及时纠错,清唱与伴奏想结合。)⑵再次听二部 ,轻唱高声部2。(注意听,与低声部的吻合。)⑶听二部,轻唱低声部3。(特别注重音头,前部的音调、中部的节奏、后部的结尾。可分段进行,及时纠错,清唱与伴奏想结合,看指挥。)⑷再次轻唱低声部。(注意听,与高声部吻合。)⑸分两组,高声部、低声部分别轻唱。先清唱后跟演唱版磁带唱。(试着背歌词。)二声部唱: ⑹跟演唱版二部轻唱,师带唱。(注意音头,及时纠错。)⑺再次跟演唱版二部轻唱。(眼睛余光看老师指挥。)伴奏版⑻跟

伴奏带二部轻唱,看指挥。

7、全曲和起来。

⑴全曲跟伴奏带稍放声演唱,前半段加进表演,老师指挥。先预演一下,如:前半段的动作,接二部的地方。(注意坐姿、眼神、情绪,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出愉快劳动的情景。)钢琴伴奏

⑵请学生来指挥,师钢琴伴奏。

8、竖笛吹奏,看黑板。(板书)简谱。⑴视唱前半段,吹笛,齐奏。⑵视唱第二段,吹笛,合奏。⑶师生合作,师弹钢琴,生吹奏。

9、排录象:先竖笛,后合唱。

10、小结:正像歌曲中唱到的“只要我们大家努力来劳动,幸福生活一定来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明天。听音乐出教室。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快乐有序

学生听《太阳岛上》进入教室,教师利用课件为同学们展现《哈尔滨的夏天》的片段。

二、创设情景 学唱歌曲

1、导入:刚才老师给同学们看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哪四个?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我们大家都知道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看威尼斯水景的课件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3、这部音乐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情绪、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等)

4、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小声跟唱。

5、教师慢速弹旋律学生视谱练唱。

6、放录音学生跟唱歌曲,让同学们思考用哪种声音演唱歌曲最为合适?

7、同学们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小组合作 激励评价 1、4位同学一组自由组合,练习演唱歌曲。(同学们可吹奏口琴互相伴奏)

2、请几组同学表演,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

四、欣赏体验

1、播放课件为同学们展现《哈尔滨的夏天》的片段并听歌曲《太阳岛上》。

2、提出问题:作品的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等是如何表达作品情绪的?

3、分组讨论作品特点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仅游览了水城威尼斯,学唱了《夏日泛舟海上》,还看了一段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的片段。下节课我们再从文学的角度一起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著作《荷塘月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夏天这一丰富的季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描绘夏天的歌曲和乐曲,能说出不同手法、不同风格描写出不同的夏天,了解相关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2.学会用音乐的方式对夏天描述和赞美。教学重点:突出《夏日泛舟海上》的三拍子节奏。教学难点:掌握附点音符和三连音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听赏导入 1.师生问好

2.《桑塔露琪亚》三拍子歌曲欣赏导入 1.师生问好

2.听觉感受。跟唱,感受三拍子节奏。教授歌曲 1.启发学生说出三拍子的概念。2.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3.欣赏《夏日泛舟海上》的范唱(也可有教师演唱)4.教师教授此曲

5.教授三拍子节奏的的打击方法 6.处理歌曲 提出难点 1.学生理解

2.比较两首曲子的拍子。3.学生聆听感受乐曲情感。A学生跟琴轻声唱词。

B尝试唱歌谱、划拍,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A 用三角型图式打三拍子,了解强弱规律。(也可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三拍子强弱规律)

B用实际指挥图式练习三拍子(注意:拍点、反弹点)。A对难点反复练习。

B用跳跃的充满活力的声音演唱全曲。C变换演唱方式演唱。欣赏活动 1.《太阳岛上》

此曲的情绪与《夏日泛舟海上》进行比较。2.《六月-船歌》

了解柴可夫斯基与他的钢琴套曲。3.配乐诗朗诵《荷塘月色》

根据《六月-船歌》,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段为背景音乐。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比较两首声乐作品的情绪。

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及《六月-船歌》产生的背景。

学生讨论选择音乐片段、配乐朗诵表演。小结文学、器乐、声乐不同形式表现夏日

学生说说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吗?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仲夏夜之梦》、《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夏天的美丽多姿,体验不同乐器对表现音乐情感的作用。2.用竖笛学奏《夏日泛舟海上》。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学奏《夏日泛舟海上》

2.体验音乐作品中力度、速度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竖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听赏导入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夏日泛舟海上》。1.师生问好

2.学生演唱再次感受三拍子节奏。学吹竖笛

1.教师用竖笛范奏此曲。2.视谱3学生提出难点,教师讲授 顿音、连音;呼气、吸气;三拍子强弱;三连音的吹奏。4.教师钢琴伴奏 5.学生展示 A学生视谱 B 学生打拍唱谱

C学生自由用竖笛练习提出乐曲中的难点。难点反复练习学生完整吹奏 学生表演欣赏活动 1.《仲夏夜之梦》

了解门德尔松和他的作品;分析作品。2.《雷鸣电闪波尔卡》 A了解波尔卡的特点。B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C乐曲中的自然现象用什么乐器表现的。

3.用拍手、拍桌子等打拍子的形式替《雷鸣电闪波尔卡》伴奏。学生欣赏,讨论乐曲分几部分;每部分所用的乐器;每部分速度、力度的变化。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感受两拍子舞曲风格,及历史背景。讲讲乐曲中雷、雨、电、风所用的乐器。学生自由律动小结

我们除了可以用这些乐器外,还可用其他什么乐器表现这些自然现象吗?

学生思考,讲讲其他方式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本站推荐)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第一课时: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唱法)并能够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 2.难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风格特点,进而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

3.欣赏童声领唱合唱《茉莉花》,理解力度记号与音乐表达的关系 重 点 : 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难 点 : 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教学方法: 启发、互动 教 具:多媒体钢琴等 课 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变体极多。流行于河北的《茉莉花》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节拍为四四拍,音阶为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曲调高亢、嘹亮,加上运用方言演唱,明显地体现出当地的民歌风采。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江苏《茉莉花》也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流传于江苏一带。二四拍,五声音阶,调式,分节歌形式。它那优美自然、委婉流畅、富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音乐风韵,犹如甘泉沁人心脾。它的内容健康淳朴,描绘了一个村姑对茉莉花无限热爱的感情。《好花红》是布依族代表性民歌,主要流传于贵州中部。歌曲柔和优美、清新流畅,内容深邃,借花寓人,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句头、句尾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独特风格。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1.全班起立。

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导入新课

在寒假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上最为隆重的节日——什么节?——对,是春节。春节过后,春天就开始了,虽然最近还有些许冷意,但春天的脚步已慢慢地走近我们。那么,春天给大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满眼翠绿、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数盛开的鲜花,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内容——百卉含英。

1.齐声回答——春节

2.认真思考,勇敢发言谈自己的想法。3.认真听讲,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以自然季节转化特点切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共鸣活跃课堂气氛

三、欣赏歌曲《茉莉花》

1.教师简介《茉莉花》内容、情节及其在全国流传、变异情况。

2.播放《茉莉花》江苏版本与河北版本,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绪和风格的不同。

3.鼓励学生发言,讲述两首《茉莉花》给人的不同感受,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予以鼓励、肯定。

4.结合学生感受,讲解祖国南、北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不同对人民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的重要影响,进而决定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的不同。

5.请学生欣赏东北《茉莉花》,引导他们根据掌握的知识对其作出地域判断。(1).听讲,掌握《茉莉花》简况。

(2).欣赏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绪和风格的不同。(3).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

(4).认真听讲,掌握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民歌风格影响的关系。(5).欣赏东北《茉莉花》,并作出判断。了解作品,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以更好地表达歌曲 对比感受,以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歌曲风格

四、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演唱风格。2.范唱、讲解布依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3.再次聆听《好花红》歌曲录音,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对音乐风格的把握。(1).认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绪及演唱风格。(2).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歌曲学唱《茉莉花》(河北)1.再次听赏河北《茉莉花》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教师范唱 4.难点重点教唱

5.教师弹琴伴奏,引导学生完整随琴演唱歌曲。

(1).认真聆听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绪及演唱速度(2).跟录音学唱歌曲。

(3).听教师范唱,整体感受歌曲风格。(4).随伴奏串唱歌曲。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把握

六、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知识要点,激发学习下节课内容的热情和愿望。作业: 有感情地背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后记: 1.开始学习演唱河北《茉莉花》时,学生较容易与江苏《茉莉花》旋律混淆,特别是第一句。教学时采用听辩与范唱以及听唱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学生能够很准确地辨别、演唱两首《茉莉花》,加深了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的把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若能有宋祖英在金色大厅演唱《茉莉花》的录象给学生看看,效果会更好些,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欣赏:《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3.链接欣赏《妹妹找哥泪花流》,加深对歌曲《绒花》的理解; 4.掌握几首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教 具:电视机、vcd等 课 型:音乐欣赏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更加绚丽多彩的春天。

三、欣赏歌曲

(一).《牡丹之歌》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红牡丹》剧情。《牡丹之歌》是影片《红牡丹》中一首插曲,《牡丹之歌》一方面对红牡丹其人进行歌颂,一方面升华为对牡丹花的广泛赞扬。歌曲的旋律没有大的起伏跌宕,通过迂回与平稳,流露出对牡丹的无比崇敬。3.学唱歌曲主旋律。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二).《玫瑰三愿》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玫瑰三愿》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创作与1932年。作者以抒情细腻的笔触、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三)《绒花》

1.播放音乐,启发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鼓励学生用恰当词语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

2.介绍电影《小花》剧情。《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以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3.学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四、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知识要点,激发学习下节课内容的热情和愿望。五.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背唱几首歌曲的主旋律。教学后记:

1.本节课欣赏的歌曲皆为电影插曲,在欣赏歌曲过程中把电影情节梗概给学生简要介绍,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使他们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的相关知识面得到拓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相应歌曲的主旋律学生也演唱较好,加深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3.在教学时注重电影情节梗概的介绍,还起到学生理解感受电影与歌曲的关系的作用,效果很好。若能把相应的影片剪辑放映给学生看,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第一课时:学唱京歌《唱脸谱》

教学目标:

1、学唱京歌《唱脸谱》,由此感受京剧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糅合之美。

2、让京剧小知识融合在歌曲的学唱中,使二者融会贯通,相得映彰

3、使比赛学本领的方式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之中,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获取。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热情,体验”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的京剧魅力。重 点:京剧艺术的体验与感受

难 点:西皮唱腔的模唱与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 具:多 媒 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

追溯到远古时期,音乐便无处不在,音乐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喜爱它,更追随它。于是从周杰伦R&B风格的《双节棍》,腾格尔具有摇滚风格的《天堂》,韩红民族音乐风格的《雪域之光》等都令我们激动而疯狂。(老师可以唱两句,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特别之处)因为这些歌曲风格新颖,所以让人留恋忘返。听,还有那么一种音乐是多么熟悉啊!(目的:从学生学习兴趣点出发,一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播放《我是中国人》片断,导入新问题:此曲加入什么是音乐元素? 知识回顾:京剧的起源 新知识的传授:什么叫京歌。

二、新课《唱脸谱》的学习(采用比赛学本领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具体措施:请同学自愿分两组(戏迷组、票友组)通过在学的过程中回答问 题与学习效果的积分来评出优胜组。教学流程:

1、教师范唱《唱脸谱》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问题:歌曲唱的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老师给回答正确的组积分,补充对歌曲唱词的分析。)

2、音乐小知识:脸谱(学生欣赏脸谱图并说说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积分与评价并进行旧知识的回顾:京剧的行当)

3、歌曲的曲式分析:歌曲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音乐有何特点?(播放《唱脸谱》学生看问题抢答,老师补充、积分)

4、歌曲的分段学习第一乐段的学习:

4/4拍的强弱规律及划拍方法,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唱 前倚音的模唱(老师范唱)

时值饱满的演唱长音、休止符准确把握

(学生看谱,模唱、老师范唱,指挥。两组分唱、交替两乐句演唱、比赛。老师评价积分)

第二乐段的学习:

插入唱腔小知识(西皮、二黄的唱腔特点)

拖腔的重点练习(看指挥、划拍、找感觉,注意长音的时值唱满。)上波音的模唱

京剧唱腔的模仿(注意:气息饱满、字头清楚、字尾归韵。)(两组三段的交替唱,评价积分)

5、歌曲的艺术处理(分组讨论):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与演唱形式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两组抢答、积分)(第一部分由女生演唱,声音流畅舒展在娓娓道来中又富含激情。第二部分由男生演唱,声音明亮、刚强有力。)

三、教学拓展(音乐活动—京剧大舞台)

老师引言出京剧的四大艺术特征:唱、念、做、打并由此请同学们通过音乐活动体验让外国人都为之惊叹的京剧的魅力。(音乐活动:你能唱首京歌吗?你能唱段京剧吗?你会说句念白吗?你能做几个动作吗?让学生选其一即可,也可以作为两组比赛的加试题进行。)

四、评价与总结 老师评出优胜小组给予鼓励,颁发奖品—脸谱,并布置下节课学生要准备的内容。(画脸谱,了解一些著名的京剧剧目,收集一些描绘京剧人物的经典剧照等。)作 业: 1.背唱《唱脸谱》

2.利用课余时间观看CCTV—11的《名段欣赏》等相关节目 教 学 后 记:

老师希望学生都喜欢京剧,并唤起无比的热情去热爱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着重引导:流行音乐也要以民间音乐、严肃音乐为基石,有了他们的融合才有音乐的艺术之美。

第二课时 戏曲介绍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戏曲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戏曲这种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分析戏曲名段、归纳等教学活动,感受戏曲的魅力,了解戏曲的发展与变化,提高艺术修养。

重 点: 传统戏曲的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 难 点: 传统戏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 具: 多媒体、钢琴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唱脸谱》)

一、导入

1、同学们听到的课前音乐是什么歌曲?它与我国哪种艺术形式有关?京剧。

2、除了京剧,同学们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戏曲?(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等)

中国的戏曲艺术风格各异、流派众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块民族文化的魂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欣赏与分析

(一)传统戏曲

1、起源与表现内容(1)介绍戏曲起源与形成

人类原始歌舞→南北朝“歌舞戏”→唐朝“参军戏”→宋代“杂剧”→元代“元杂剧”(设问:著名剧作家及其代表作?)至此,中国戏曲形成。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 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元代,戏曲形成。)

(2)表现内容 a、播放视频:视频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路遇》 设问:剧中人物是谁?表现内容是什么? 引出表现内容之一:七仙女、董永 神话故事。b、京剧《空城计》剧照

设问:剧中人物是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引出表现内容之一:诸葛亮 历史故事《空城计》

c、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哪个剧种创作的?越剧。引出表现内容之三:民间传说

2.传统戏曲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1)传统戏曲的特点:

(一)综合性 a.播放视频片断

问:戏曲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各种表现手段“唱、念、做、打” 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虽然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唱为主。

b.欣赏黄梅戏《天仙配》片断《夫妻双双把家还》 学生演唱

(2)传统戏曲的特点

(二)虚拟性 a.欣赏京剧《贵妃醉酒》片断

问:这个片断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有哪些布景、道具?

生答(教师补充):这是一个“唱、做”俱佳的唱段。婉转优美的唱腔表现了失意的杨贵妃的醉态。

布景里的屏风花团锦族,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百花亭;

牡丹花暗示了杨贵妃的身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布景很少,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可以象征各种虚拟的物件。有时是金殿、衙门,有时是山坡,有时又是城楼、院墙、床铺。

b.欣赏视频片断,说说剧中人物在做什么?用了哪些伴奏乐器? 中国戏曲在剧情安排和舞台调度上采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通过身段动作予以象征性的表现。特定的动作表现特定的生活场景。例如: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

(3)传统戏曲的特点:

(三)程式化

戏曲的传统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为小型民族管弦乐队;武场是打击乐。a.辨认乐器。b.锣鼓经“四击头”

中国戏曲音乐有固定的曲牌与板式。在“唱念做打”上都有一套规范化动作与套路。这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第三个特点:程式化。(二)现代戏曲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并思考几个问题:(1)乐器的运用出现了哪些新元素?(2)舞台效果上运用了哪些新手段?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现代戏曲艺术特点

音乐风格 除继续保持传统特点外,引入了交响乐等形式 舞美灯光 精美华丽、虚实结合,运用科技手段烘托剧情

现代戏曲避开了传统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形象,避开了传统戏剧音乐节奏缓慢的现象,讲现代普通话改变了传统念白让今人听不懂的现象,人物动作干练清爽虎虎生威也改变了传统戏曲的舞蹈动作,人物服饰就是我们现代人中能够找到的东西让人没有距离。加上大型交响乐队的伴奏,把京剧特有旋律和现代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

三、戏曲知识竞赛:(分组)

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同学选题,回答问题,如果觉得不完整,其他同学可以举手补充。

四、总结与归纳

传统戏曲以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念白、动作、人物造型,以及高度象征性和虚拟性的舞美展现中国特有的古风雅韵,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而现代戏曲引入了交响乐和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加上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五、学生活动 知识竞赛

小 结 作业

复习传统戏曲的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

教学后记:

戏曲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很感兴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始终把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

在学生对戏曲还并不十分了解、表演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体验”(做、念、唱,舍去“打”)这一环节必须做到循序渐进。

第三课时:复习《唱脸谱》、欣赏《铡美案》《智取威虎山》

教学内容:

复习《唱脸谱》、欣赏《铡美案》《智取威虎山》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讲解、听辨,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戏曲音乐艺术,重点掌握京剧艺术中的各个行当,再看戏时能从中分辨出各个行当的人物角色。教学重点:京剧音乐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能听辨出京剧。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一首“戏歌”《唱脸谱》,这首歌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你们认为这首歌哪一段哪一句最具京剧的韵味呢?(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最后一句一字多音的“拖腔”。最后一句最具有京剧特点,也最难唱,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一乐句。下面让我们伴随伴奏音乐演唱这首歌。

1.戏曲的概念:

问:你知道哪些戏曲?或者你能分(听)辨出歌曲与戏曲吗?他们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分辨的?简单讨论后教师讲解:见课本p26。戏曲是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剧本)、音乐、舞蹈、武打、人物造型、舞台美术、舞美灯光等等。

2.中国戏曲的种类(幻灯片)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各地由于方言、风俗、环境、文化等不同,所以戏曲艺术种类也不尽相同,我们这一单元就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下面我播放几个片断,同学们听辨一下,它们各属于哪个地方剧种?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京剧。3.介绍京剧及相关知识。

京剧:中国最大的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京剧的伴奏乐器文场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见课本p19介绍)。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效果,描写不同的场面。

京剧从时间上又分为传统京剧、现代京剧。

京剧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四种:唱(唱腔)、念(念白)、做(动作)、打(武打)。

从声腔上分西皮、二黄两种。一般,二黄比较深沉,带有浑厚、凝重的特色;西皮明朗流畅,带有欢快兴奋的特色。

从表演行当上又分为生、旦、净、丑四类角色。下面仔细说说各个行当:(结合图片讲解)

生:戏曲舞台上的男性;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老生又称须生、胡子生、正生,指的是中年以上的男性,一般要带髯口(假胡须),按照年龄的不同分别带黑、灰、白三种。

小生指的是年轻的,要化妆,表示英俊潇洒的,分文小生、武小生,常说的有奶油小生、文弱书生等。

武生,指的是擅长武艺的角色。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

旦:戏曲舞台上的女性;一般常有:青衣、花旦、花衫、武旦、彩旦、老旦。青衣也叫正旦,是指在戏曲人物中,端庄、严肃、正派的大家闺秀,表演以唱功为主的,走起路来迈着莲花步,很稳重的;花旦是指年轻、活泼、灵巧的女性,性格开朗、走路带小跑的,以念白为主的,像《拷红》当中的小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花衫是集青衣的稳重、花旦的活泼、武旦的武功于一身,唱念做打并重的角色。武旦,又称刀马旦,是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像孙二娘、扈三娘、梁红玉等角色。老旦:戏曲中年龄较大的女人。彩旦,俗称丑婆子,以滑稽、诙谐地表演为主。

净:俗称“大花脸”,就是我们常说的戏曲中需要画脸谱的,性格豪放、威武、凶猛、剽悍的男性角色。

中国的脸谱很讲究,夸张象征的色彩,可以表达人们的爱憎:(结合图片讲解)

红:代表忠义英勇;代表人物关羽。黑:代表肃穆刚直;包公、李逵。黄:勇猛剽悍;典韦、黄三太。蓝:狰狞残暴;单雄信、窦尔敦。绿:粗莽憨直;马武。白:奸诈诡诈;曹操。

丑:一般表示戏曲人物中灵巧、机敏、幽默、狡猾的小人物。这些角色一般在鼻梁上画上一块白,俗称“豆腐块”。

★课堂小赛场:

你能认出这些行当吗?看图片说出行当名称。

了解了京剧相关知识,认识了京剧角色之后我们来欣赏两段京剧唱腔,感受一下京剧的韵味。

简介剧情:

播放《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结合课本介绍听辨其唱腔的不同。

播放《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对比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西洋乐器加入伴奏产生的不同效果,特别强调圆号的大段演奏,吹出描绘性的音调,表现茫茫无际的林海雪原。

通过听赏两首不同风格的戏曲片段,感受体会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进行了戏曲知识的讲解,并欣赏了京剧片断,同学们通过学习欣赏要对京剧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做到能听辨出京剧这一剧种。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第一课时: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l、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西洋管弦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大、小提琴、长笛、小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其特点

3、通过让学生们触摸乐器、演奏乐器,使学生对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 点: 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管的音色

难 点: 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教具 多媒体、钢琴等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展示管弦乐队照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吗?(学生回答:《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师:这首乐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乐队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交响乐队)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交响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的乐器组成。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组成乐器,欣赏乐曲(多媒体播放乐器组图片)l、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略)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认识弦乐器组(出示弦乐器组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2、介绍弦乐器组:弦乐器组由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播放乐曲,教师随机解说)。

3、欣赏两首由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a、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b、这两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查尔达什舞曲》音乐快慢对比强烈,音乐形象鲜明,慢板忧郁而细腻,快板欢快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梦幻曲》旋律曲折优美,速度徐缓,犹如在甜美的梦境中。

b、小提琴的音色柔美,演奏技巧丰富,可以很好的表现《查尔达什舞曲》的音乐情绪及内容。大提琴音色柔和醇厚,能充分表现《梦幻曲》如梦如幻的意境。

4、介绍木管乐器组(播放木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辨认乐器,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短笛是长笛音域的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5、欣赏两首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播放《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教师总结:《西西里舞曲》音乐旋律清新优雅,由于有变化音,使旋律别具一格。《单簧管波尔卡》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明快。

6、介绍铜管乐器组:(播放铜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7、欣赏《拿波里舞曲》,了解小号的音色。学生讨论:在这首乐曲中小号的音色特点。答: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

8、介绍打击乐器组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9、学生活动,认识、触摸乐器。(略)

三、小 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了西洋管弦乐队的有关知识,认识了这些乐器的的外形及音色,欣赏了由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管演奏的乐曲,进一步了解了这些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这些乐曲的体裁及音乐风格;并让同学们自己触摸、演奏一些乐器,使同学们对这些乐器更加熟悉,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后记:

如果有乐器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展音乐与历史、文学、地理等学科的接触面。

2、了解什么叫交响音画,在欣赏《在中亚西亚草原》时,体会音月中的“画面”,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写出乐曲的解说词。

3、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刻画的不同音乐形象,初步了解管弦乐取得结构特征和相关知识

重 点:欣赏《舍赫拉查达》 难 点: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 具:多媒体、钢琴 课 型:欣赏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

(1)启发学生结合地理和历史知识,用语言描绘19世纪中亚西亚草原的情景,并且有一支在俄罗斯士兵保护下的东方商队。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力自己画一幅画。进一步启发学生,音乐可以如何表现这样的情景呢?

(2)请听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作品,它是怎样表现这样的情景的? A,如何表现大草原? B,如何表现俄罗斯? C,如何表现东方风格? D,如何表现商队? E,如何表现动态的上队(由原而近,又由近而远)? F,个不同主题用什么乐曲?(3)播放乐曲,听后回答问题。

(4)在次听完这首乐曲后,写出乐曲的解说词。

三、音乐故事《舍赫拉查达》

(1)事先布置学生准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了解国王和王妃以及辛巴达的航船等。

(2)用语言描绘国王、王妃、大海、航海、浪花、惊涛骇浪等形象。(3)听音乐,找出音乐中是如何表现这些形象的?用了那些乐器?(4)管弦乐中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主题的再现、模进等。

四、小结:这节课在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展了音乐与历史、文学、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接触面。

作业

课本第37页按照音乐出现的顺序填写序号

教学后记:

通过“音乐故事”的讲解,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刻画的不同音乐形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效果较好。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音乐欣赏

第三课时: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在现代媒体的冲击下,中学生对交响乐这一块近似空白。如何让学生开始关注古典音乐,学会欣赏高雅艺术,这已经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这节课将先以乐队的阵容展开,提起学生注意;接着以大量名曲片段入手,围绕西洋乐器各家族的音色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完整欣赏《伏尔塔瓦河》,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交响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是课堂巩固。教学安排:

课前复习:《茉莉花》唱和奏;

戏曲听辩:京剧《苏三起解》;黄梅戏《女驸马》;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越剧《红楼梦》;

锡剧《双推磨》。导入:乐队齐奏片段 贝多芬《命运》⑦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贝多芬《合唱》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①

以铜管乐器雄壮辉煌地奏出主题——“普塞尔主题” 四大家族及各自的音色特点 ㈠西洋木管乐器

短笛:《我和小蚊子跳舞》后半段 村民们的娱乐

长笛:巴赫《谐噱曲》①; 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长笛明快、轻巧的演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情绪,滞缓的弦乐在低音区与之呼应,使乐曲显得诙谐而轻快。

戈赛克《加伏特舞曲》①

本曲在平易的演奏技巧中,充满了优雅的表现,令人不知不觉地跟着旋律随口哼唱,是一首极可爱的小品。乐曲为D大调,4/4拍子。单纯的曲调以断奏的轻快旋律开始,带有轻快、幽默的情绪

双簧管:贝多芬《田园》⑤

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单簧管:单簧管波尔卡;波兰民间的舞蹈 大管:戈赛克《加伏特舞曲》① ㈡西洋铜管乐器

铜管乐合奏:贝多芬《命运》④⑤;

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

小号:贝多芬《英雄》②;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本乐章极为著名。海顿《小号协奏曲》③

由主奏小号轻松地吹奏出欢快乐观的主题,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主奏小号在高音区奏出嘹亮的音色,充分发挥出这一乐器的特色

圆号: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长号: 大号:

㈢西洋拉弦乐器

弦乐合奏: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①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升f小调,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本曲是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磅礴的气势。

小提琴: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③》;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

中提琴:

大提琴:圣桑《天鹅》

一般认为《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

低音提琴:圣桑《大象圆舞曲》;

作者别出心裁地使用倍低音提琴来表现大象那笨重迟钝的形象,但借用了前人柏辽兹的曲调。

弦乐合奏:《命运》⑥

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四)西洋打击乐器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第十三变奏解说词:“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一一介绍,这里只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打击乐器。首先是定音鼓,大鼓和钹,铃鼓和三角铁,小鼓和木鱼,木琴,响板和锣,在这些乐器一一演奏之前,先听一听响鞭。”

贝多芬《田园》④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接着,暴风雨很快停息,直接进入下一乐章。

简介西洋其他乐器 钢琴:贝多芬《致爱丽丝》

此曲是一首极为普通的钢琴独奏小曲,但旋律非常优美动听,节奏轻快而舒坦,技巧也十分容易掌握,所以很受大众欢迎。竖琴与长笛:《竖琴与长笛协奏曲》

分解和弦华丽的第一主题开始,乐曲以当时协奏曲常用的手法来进展。第二主题优雅迷人,在华彩之后的清朗的音乐之中,堂皇地结束。

欣赏斯梅塔那《伏尔塔瓦河》

交响乐的舞台分布;展开想象;分辨音色;哼唱主题旋律。课堂巩固:

听辩贝多芬《田园》(双簧管与圆号)戈赛克《加伏特舞曲》(大管与长笛)威尔第《大进行曲》(小号)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

7、小结与音乐家简介 板书设计:

《伏尔塔瓦河》每段主要乐器的音色线索图(8段)。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第一课时:森林之歌

教学目标:

1、演唱与欣赏赞美大森林的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2、鼓励学生设计提高学生对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理解与运用,促 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重 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森林之歌》

难 点:欣赏《大森林的早晨》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 具:多媒体、钢琴等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识小闯关

同学们,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一定做得会更好!

1、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什么日期?(3月12日)

2、从什么时间开始有了植树节?(1979年)

3、请你谈一谈你所知道我国的森林资源?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问题的的设计与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丰富的有关森林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为下面的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歌曲教学: 学唱新歌

1、教师放录音《森林之歌》,学生欣赏,口头描述歌曲描绘了什么景色?

2、随录音学唱,体会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学生讨论。

3、随琴小声哼唱,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后半拍起唱,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

4、进一步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体会歌曲“语断意不断”的特殊效果。

5、老师伴奏,学生采用领唱齐唱等形式演唱。

6、分组演唱,评出本节课最耀眼的合唱小组。可自选演唱形式。师生互评。(设计意图:整个学唱部分,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放手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师生、生生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提高。)

三、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1、听录音,认识作品的词曲作者。

2、朗诵歌词,学生说出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3、整体欣赏,小组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特点、演唱形式、音乐情绪。

4、学生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

5、引导组之间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补充)

6、引导学生学生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他们的作用。

四、成功的“小设计家”

小组之间,选择调式和表演形式,表现“山林的呼唤”、“广袤的森林”的主题。设计或查找一首关于森林的乐曲。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音乐视野,并为下一节课欣赏不同体裁、不同调式、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作好准备。)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作业

有感情地背唱歌曲的主旋律

教学后记:

整个学唱部分,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放手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师生、生生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提高。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通过演唱与欣赏一系列与森林有关的歌曲、交响组曲、钢琴协奏曲,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体裁、不同的作曲家所描绘的不同的森林美景。并通过小设计以及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欣赏与辨别不同体裁音乐的能力。教学目标:

1、演唱与欣赏赞美大森林的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2、鼓励学生设计提高学生对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理解与运用,促 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内容:

1、复习:《森林之歌》。

2、欣赏: 《山林之歌》、《山林》、《北方森林》 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森林之歌》。

(2)欣赏《大森林的早晨》,分析它的歌曲结构以及旋律特点。

(3)欣赏《山林之歌。、《山林》和《北方森林》,了解不同的音乐体裁的不同的表现方式。

(4)根据图画选择合适的音乐来创编音乐剧《植树》。教学准备:

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CD机。

2、资料:关于本课作曲家以及乐曲的介绍。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等。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与欣赏赞美大森林的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设计来提高学生对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理解与运用,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森林之歌》

1、分析:这首歌曲是记录片《绿色的祖国》插曲。歌曲以肺腑之言,表达了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歌曲在音乐结构上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线起伏不大,但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地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第二段有四句,其中前两句是全曲最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乐段开头由低到高的三连音具有很强的推动力,直述胸臆,是对森林的赞美,感情浓郁,情绪激动。全曲音调统一,情绪推进自然,具有感人得力量。

2、听录音,口头描述歌曲描绘了什么景色?并根据对乐曲的理解画一幅图。

3、随录音哼唱歌曲,老师可以用钢琴为学生伴唱或自己范唱,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4、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5、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6、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演唱,自选演唱形式。

二、欣赏《山林之歌》、《山林》、《北方森林》

1、分析:以《大森林的早晨》为例,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下面让学生谈谈《山林之歌》、《山林》、《北方森林》这三首歌。

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

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

三、总结本节课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第一课时:剪羊毛

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剪羊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初步了解大洋州及其音乐概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中重复、副歌等表现方法。

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及变化音的学习,二声部的学唱及谐调。

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歌曲欣赏、歌曲flash和歌谱。

2、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坐上音乐的列车踏上“音乐之旅”的行程,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异国他乡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美妙的音乐。

2、猜一猜:

(1)地图上显示的是哪个洲?你了解吗?

(2)这里的哪个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最多)之称?

(3)草原上的人们要带我们去做什么?(学生猜)就让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带着我们去剪羊毛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剪羊毛动作,这是一首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歌曲,喜欢吗?)(大屏幕显示大草原、绵羊、人们)

3、看来我们的音乐之旅要在澳大利亚稍作停留,一起来学唱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课题:剪羊毛)。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意境)

2、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主要唱了什么内容?(播放flash)(小河、白云、雪堆、绵羊、皮袄、剪子、咔嚓、劳动人民、发抖、劳动、幸福)

3、人们在劳动中,有轻松愉快的歌曲作伴,忘记了疲劳,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现在老师来唱这首歌,这次要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找找歌谱都有些什么特点?(附点、副歌、延音线„学生说后,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参与意识,为下面的学唱打下基础。)

三、学唱歌曲

1.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记忆最深的乐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电子琴伴奏)

2、用听唱法练唱第一段;用接唱法练唱第二段;然后完整地唱一遍。

3、你觉得哪些地方最容易唱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回答,并单独练习)然后再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接着再跟着歌曲flash唱一遍。

4、在这首歌曲中好多地方采用了重复的方法,你能看出来吗?(找一找,媒体展示)(学生回答后,师:在音乐中,重复使用同一句旋律,就叫——板书“重复”。)

5、随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6、二声部的学唱。用听唱法练唱第一段;用接唱法练唱第二段;然后完整地唱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及难点练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参与意识,为下面的学唱打下基础。)

四、小组创作

内容形式不限,可吹奏、唱歌、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

五、小组展示(擂台赛)

1.同学们分小组把你心中的澳大利亚草原表现出来。可用不同的方式展示。

2.小组展示,老师评价,鼓励,提出参考性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使学生能大方、自信乐观的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吗?(大家自由发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听、想、唱、演等方法使我们的音乐之旅收获还不少呢,现在让我们在《剪羊毛》的歌声中结束本次音乐之旅,好吗?

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下课!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受《哈卡·马努马努》音乐风格。

2、唱歌:《剪羊毛》

3、欣赏《理发师》、《卡拉卡拉》 教学目标

感受《哈卡·马努马努》音乐风格、学会演唱《剪羊毛》并能体会作品表现的音乐内容,初步了解大洋洲及其音乐。教学准备:

1、录音机、MP3音乐播放设备,钢琴。

2、本单元相关音乐作品磁带、音乐素材。

3、介绍大洋洲概况的文字资料,图片及相关素材。

4、简谱谱例《剪羊毛》,(完整的一声部,简化后的二声部)

5、引导学生收集、采风的方案。(第二课时)

6、打击乐器:自制木棒、石块;(学生准备)沙棰、鼓等。重点与难点:

1、唱歌:《剪羊毛》

重点:准确把握主旋律及其表现的音乐意境,利用简化的二声部旋律体会和声的协调与和谐。

难点:音乐作品风格及情绪的表现是推进二声部完整表现的基础,重视音乐元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欣赏:澳大利亚民歌《理发师》;汤加王国舞蹈《拉卡拉卡》;吹竖笛《理发师》

重点:(1)初步感受大洋洲音乐简况和风格特点;(2)通过《理发师》的吹奏及音乐表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难点: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的引导,本单元的主要思路即“采风”带有很强的捕捉风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以及与教师共同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设计:

1、复习歌曲《剪羊毛》,背唱歌曲。

2、结合课前的预习完成竖笛吹奏《理发师》,体会作品的音乐形象。并欣赏音乐作品《理发师》。

3、对比两首音乐作品,结合课前的“采风”归纳和总结大洋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4、音乐作品欣赏(根据学生采风的情况,可以学生们采到的音乐作品入手,也可结合教材音乐作品欣赏)汤加王国舞蹈《拉卡拉卡》

5、对比分析音乐的类型:

一、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音乐;

二、流行于大洋洲的传统音乐(具有追求崇尚自然的音乐审美特征。)

6、进一步完善采风的方案,对比欣赏两种类型音乐的片断。

7、音乐创造:作为将要接待外国游客的大洋洲居民,展现你认为最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分两组:一组以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音乐为素材;另一组以流行于大洋洲的传统音乐为素材;引导学生将本单元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同学们分小组确立自已所表现的主题进行音乐的创造活动)教师也加入学生的排练。

8、汇报与评价。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第一课时: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表达歌曲意境。

2、欣赏配乐朗诵《荷塘月色》,能说出音乐与文学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之情,积极参与小组创作一首赞美夏天的诗歌。重点难点:

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以及音乐记号“▼、>、р、mр、f、延长音记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碰铃、沙锤、木鱼、三角铁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1、课间学生进教室时,教师提前播放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这几天天气非常热,我们能感受到夏季的脚步已悄悄临近。同学们,请描述一下你对夏天的感受。

2、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乘着小船、到意大利的海上享受夏日泛舟海上的乐趣。在出发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夏日泛舟海上》

三、新歌教学

*起点能力:知道3/8拍子的强弱规律

(一)介绍作品及介绍作曲家威尔第

(二)初听歌曲

1、问题(①《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②歌曲节拍有何特点?③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看大屏幕听歌曲

3、生回答(①欢快、乐观、活泼,表现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②3/8,强弱规律:强弱弱;③描绘出一副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

4、师:回答得非常准确

(三)节奏练习

1、请看黑板,老师这有一条三拍子的节奏,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得最好、最准确。3/8(板书)

2、生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问题:你读得非常好,在读这条节奏时,你都注意了哪些要点?(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要点才能读得最好)

4、生回答:(1)要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关系(2)第二小节是一个附点节奏(3)划拍子读

5、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按照好说的要点,集体来读一遍。

6、生集体读一遍。

7、师:大家读得非常好。我把这个节奏加上短跳音记号和强音记号,再读一读试试,看看你能不能读准确。

8、找生试读,师给予启发、纠正。(短跳音要唱的短促而富有弹性;强音要强一些。)

9、生集体读一遍。

10、师:读得很好

*使能目标①能准确演唱出三拍子的节奏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记号

(四)学唱旋律

1、师范唱一遍旋律,生认真听,认真体会音乐记号的用法(唱法),并默记旋律。

2、师弹琴,生集体用“啦”演唱一遍旋律。(大家要注意这些音乐记号“▼、>、р、mр、f、延长音记号、三连音”。)

(五)分析整首作品的节奏以及旋律

1、我们刚才读的这一句节奏,就是这首歌曲的前两个乐句

2、我们再看一下三四句,它和一二句的节奏是完全一样的,旋律也完全相同,歌曲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

3、节奏平稳,旋律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使能目标②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六)学唱歌词

1、集体划拍子读按节奏读一遍歌词。

2、先听一遍歌曲录音,生轻声随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终点目标①能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

3、师弹琴,生唱三段歌词。(要求: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来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意境。)

4、选择打击乐器自编伴奏,以对唱或齐唱的方式演唱、四、配乐朗诵

*使能目标①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其思想内涵,及表现的意境。

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夏日泛舟海上》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夏季的情怀呢?(舞蹈、诗歌、散文、绘画。。)1请同学们欣赏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2《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夏日荷塘月夜景色,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文字中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 *使能目标②能说出音乐与文学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异同

3、问题:歌唱与朗诵的异同点?(小组讨论回答)*终点目标①能用适当的速度和情感朗诵《荷塘月色》

4、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速(中速)、音调(平稳)、情感(淡淡的喜悦)有感情的朗诵,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

5、小组讨论创作一首赞美夏天的诗歌。

五、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一名活泼、开朗、乐观的中学生,希望大家有个愉快的夏季!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仲夏夜之梦》、《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夏天的美丽多姿,体验不同乐器对表现音乐情感的作用。2.用竖笛学奏《夏日泛舟海上》。教学重点、难点: 1.学奏《夏日泛舟海上》

2.体验音乐作品中力度、速度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竖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学生演唱再次感受三拍子节奏。

二、学吹竖笛

1.教师用竖笛范奏此曲。2.学生视谱,打拍唱谱。3.学生自由用竖笛练习。4.学生提出难点,教师讲授。

顿音、连音;呼气、吸气;三拍子强弱;三连音的吹奏。5.学生对难点反复练习。

6.学生完整吹奏,教师钢琴伴奏。

三、欣赏活动

1.《仲夏夜之梦》,了解门德尔松和他的作品;分析作品。学生欣赏,讨论乐曲分几部分;每部分所用的乐器;每部分速度、力度的变化。2.《雷鸣电闪波尔卡》 A了解波尔卡的特点。

B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欣赏,讨论回答。感受两拍子舞曲风格,及历史背景。

C乐曲中的自然现象用什么乐器表现的。讲讲乐曲中雷、雨、电、风所用的乐器。3.用拍手、拍桌子等打拍子的形式替《雷鸣电闪波尔卡》伴奏。学生自由律动。

四、小结

我们除了可以用这些乐器外,还可用其他什么乐器表现这些自然现象吗?学生思考,讲讲其他方式。

教学后记:

下载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八周第一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 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

    八年级音乐下册《鳟鱼五重奏》教案

    《鳟鱼五重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欧洲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舒伯特的的生平及贡献。欣赏《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记住音乐主题,认识变奏手......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案

    《樱花》教学设计 孝感市高新区龙店中学 陈玉平教学目标: 1、歌唱表演: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感受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3、了解一些有关日本......

    八年级音乐下册 欣赏《茉莉花》教案

    《茉莉花》 课程总目标: 1、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旋律、语言......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本单元以欧洲音乐为切入点,试图通过重点浏览东欧、西欧、南欧九个国家与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领略、体验欧洲 国家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扩大音乐视野,为......

    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和......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汇编)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怎么写?在教学中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八(1)这几个班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