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
第 1 页 来学习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 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出示图片飞机图:
第 2 页 师: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25元)请你摆出它的价钱.(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边叙述边板书: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够不够?(不够)
师:请你摆出小华的钱数,摆完后同桌互查.
问:还差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25元-20元=5元)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求差)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5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做一做)师:一条毛巾多少钱?(3元)一把牙刷多少钱?(2元)一枝牙膏多少钱?(4元)
师: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请你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可以直接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摆一摆学具,再填出钱数)
2、帮助小动物算钱数. 出示图片动物商店图: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算一算买东西要用的钱数吗?
问:小兔子买了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第 3 页 小鹿有1元钱,它要买一个转笔刀,应找回多少钱? 小象要买一个茶杯和一个毽子需要花多少钱?
小猴子有10元钱,它要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根跳绳儿够不够?
3、小组讨论:小亮有16元钱,买了下面的那几种物品后,正好把钱用完? 出示图片购物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怎样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吗? 学生自由发言.
第 4 页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45页至49页,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4、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建议: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交流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钱的知识。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2、探究新知:
(1)、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1)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①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分别出示新版和旧版的10元人民币: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②区别纸币和硬币:以5角为例。
分别出示5角的纸币和硬币: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个5角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出示5角硬币:背面有什么?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③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大额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面值是多少?
(2)、学习例1。
(1)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2)教师展示:
①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按从小到大排列);
②在展示以角位单位的人民币;
③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3)说一说:还可以按什么分类?(质地,数的大小,新旧版)
(4)让学生数一数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比一比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多?那种最少?
(5)说一说两种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的币值是相同的吗?它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
(6)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要做成硬币。
(7)观察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叫做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3、学习例2。
(1)师生做换钱游戏。
①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用几个?
②教师出示一张5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应用几个?
③学生在例2中上面两题的空白位置上填数。
(2)继续做换钱游戏。
①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
②学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3)教师出示:1元=10角
4、学习例3。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先分别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用几张?”
让学生将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思考过程:2元里面有2个1元,所以要用2张1元的。)
(2)教师在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
指名说一说怎样兑换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思考过程:20元里面有2个10元,所以要用2张10元的。)
(3)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在书上填写例3,全班一起订正。
(4)在我们是日常生活中,这些以“元”为单位的面值的人民币的使用率是最多的。
5、学习例4。
(1)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一角的硬币或纸币,同位两个做换钱游戏:1角可以换几枚1分的硬币。
(2)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板书:1角=10分
三、练习
1、做一做:
(1)第1题:让学生同做换钱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第2题: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进一步掌握“1元=10角”的关系,同时通过对物价的了解感受1元的币值。2、49页做一做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五、作业布置:
参考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
1.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差。真币票面清晰、真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便于学生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学生准备的是真实的人民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准备的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养成用后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的很好。但老师觉得这些学具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有点乱。下面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小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使学生清晰地、有序地认识,人民币。)
3、猜一猜,摆一摆。
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让学生猜猜并摆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得出:2角可以换2个1角;5角可以换5个1角;l元=10角。)
三、应用拓展
出示实物,标明价格:2角、5角、7角……1元。
师: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打算买什么?
四、全课总结
2.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与取。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0~62页。
教具准备:
小面值的人民币。
学具准备:
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商品。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导入新课。
师述: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2、认一认。
(1)师述: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盛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
(2)下面请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说说你拿的人民币有什么特征?(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3)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刚才小朋友讲到1块或几毛,这是平时讲的土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3、练一练。
做第61页“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齐做后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拿一拿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通过连一连、填一填等多种练习形式加深学生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4、拿一拿。
(1)师述: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拿钱买东西吗?(出示货架,上面有单价分别为5角、8角、1元的练习本、8角邮票、一盒笔芯等。)如果要买1本练习本,谁知道需要多少钱?
你会拿5角钱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拿出5角钱后交流。
(2)提问:如果买1张邮票,应付多少钱呢?你会拿8角钱吗?
拿好在组里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再请一组在班内交流,其他组补充,小学数学教案《2.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评: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前的取钱活动,练习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1角=10分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
5、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提问:如果买1盒笔芯,要付多少钱?你能拿1元钱吗?(学生拿一拿,同桌检查,相互交流。)
师述: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
板书:1元=10角
(2)想一想:1角=()分
[评:创设一个购买价值1元笔芯的问题情境,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付款方式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并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小小商店:
1、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的人民币。
2、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
橡皮
自动铅笔
铅笔
尺
本子
美工刀
2角
7角
4角
3角
5角
9角5分
(3)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
3、进行购物活动。
拿1元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4、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1元钱你买了什么东西?
先交流买1件,应找回多少钱,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
[评:创设小组购物的真实情境,让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1元钱可以购买不同的商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2、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另外,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面乱画,要爱护人民币。
四、课后作业:
1、帮妈妈购买物品。
2、到商店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通过帮妈妈购物和到商店的调查活动,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例1-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力: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德育: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一枚: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分为单位的让同学们摆摆看一个2分可以换几个1分1个5分可以换几个1分。
二、新授
1、教学例2
一分一分数,数到10个,10个1分是1角
出示2角、5角各一张
提问:这两各是几角?
2、例3
一张一张的数一角要数到10张,告诉学生几角是一元。1元=10角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1)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填写
(2)第2题加深学生对角分间十进率的关系
1角是10分
2角是2个10分就是20分,数到10分是1角
30分是3角。
板书设计:
四、元、角、分的认识
4.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小动物为发什么东西而争论,兔要萝卜,猫要鱼,狗要骨头……大象爷爷为难了。)
师:发什么好呢?(钱!)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相互介绍
2.重点认识1元纸币,请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辨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4.出示2角、5角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二)教学进率
1.故事继续(小猪和小狗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猪很得意,它有好多张。小狗哭了,只有一张)
小朋友帮助数一数,揭示1元=10角,安慰小狗。
2.小马也得到了一元。(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小猴子也得到了一元钱,(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一共5张。都是几角呢?为什么?确认。
小练习:1元
=()角
2元
=()角
40角=()元
3.一角钱在小朋友眼里很少,但丁老师小时候要攒这一角钱,还真难呢!出示三幅图片。(卖废品、卖青菜、干农活)算一算一共攒了几分钱?揭示1角=10分。
课中操,表演唱《一分钱》
三、巩固练习
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
1.小狗存钱,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
(书本第70页第2题)第二次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
2.小猪逛超市
①棒棒糖(5角)的,不同付法。
②文具小柜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③学做小买卖
四、总结延伸
1.故事结局: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在哭呢!小兔把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数一数。小猴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红火,还捐钱办动物小学堂。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2.质疑问难
5.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第四篇: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课件,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模样的?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知识运用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2.填空。
70分=()角 3元=()角 8角=()分 10角=()元 50角=()元 20角=()元 3.作业:
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五 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有过买文具的经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通过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值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老师出示一盒粉笔,问:你们知道这盒粉笔是多少钱买来的吗?
师: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钱呢?(请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1))【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课件中各种面值,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以1元为例讲解人民币的认法。
先看数字,是1,再看汉字,是元,所以是1元。点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出其他面值人民币的认法。(2)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从课前准备好的小面值模拟人民币中拿来认,一个拿,另一个来认,轮流认。
2.教学例2——人民币的换算
师: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吗?(元、角、分)如果1角钱能买1颗糖果,那么1元钱可以买多少颗这样的糖果?(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答出是10颗)元和角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那就是1元=10角。(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1元硬币=10枚1角硬币)同样的,规定角和分之间的关系是1角=10分。(课件出示情境图,1角硬币=10枚1分硬币)【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3题。【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进率,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是不会换进率的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导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例4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之间以及10元与50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加深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知道在市场流通中,这些钱币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家长很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币给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学生的思想里没有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要想让学生明确这些换算关系,需要通过模拟购物、兑换钱币等活动来实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学会兑换。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难点: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老师知道在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节日。老师今天就想先带着小朋友们到商店去买衣服好不好?(课件显示服装商店物品)来到商店,你看到了什么?(衣服、裤子、裙子、围巾)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人民币来买这些衣服好吗?(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币图)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买衣服你有什么感触?(买衣服需要的钱比较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太麻烦了,因为面值太小了,要数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额的人民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额的人民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同桌交流,说出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并交流识别方法)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课件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课件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肯定评价。3.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钱的。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7题。【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大面值人民币。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2)大面值人民币: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 1张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币的兑换,由于平时很少接触人民币的缘故,所以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还是没有什么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巩固。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信封(装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有时还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探究新知】 1.教学例5。(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摆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个5角和2个1角。2个5角就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2)课件出示例5。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书:18角=1元8角)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师:根据这些气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以下3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6的3个问题。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第1个问题的?
生1:求“买1个1号和1个2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这样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师:对!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换成1元3角。师:谁来汇报第2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求“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要用减法计算。算法是:1元-6角=4角。
师:1元-6角=4角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4:我是这样想的:1元=10角,10-6=4(角)师:这种想法很好!
师:第3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5:求“买1个3号和1个5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师:你是怎样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还可以这样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算法都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页第1~3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问题1:5+8=13(角)13角=1元3角 问题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问题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完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最难的还是几元减几角的问题,学生不懂的从元里面拿出1元来兑换成角在计算,所以这里是个难点,要加强。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通过用一定的钱购买不同价格的杂志,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因此数学中应结合他们进行货币交易的经历,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感受真实的交易过程,从而对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模拟人民币、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情境引入】 1.买文体用品。
(1)买一个球和一块橡皮,一共要()钱。(2)一个毽子比一个练习本贵()钱。
(3)买上面五种用品,付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钱。2.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师:仔细看看例7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杂志。
生2:4本杂志的钱分别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买其中的哪两种杂志”。
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这里“正好”就是13元钱买两种杂志,钱刚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师:讲得非常好!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解答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们组认为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随便先两种试一试,试出来的。师:能介绍你们“试”的方法吗?
生1:先试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换成贵一点的试试。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还是少了一点,把7元的换成8元的再试。5元+8元=13元,正好合适。
师:这种方法好。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生2:我们组是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出来的。用13元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能说说怎样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的吗?
生2:先选5元的杂志,再把5元分别与6元、8元、7元的杂志试,看哪个合适。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这种方法很好!它能帮我们有顺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3:我们组是先选定6元的杂志的,再把6元的杂志分别与其他的3种杂志分别试,试出来的结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买《画报》和《连环画》两种杂志。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找到了几种答案? 生:两种!
师:对!第一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买5元的《我是小学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6元的《画报》和7元的《连环画》。
3.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答案,这两种答案是否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一下?
生:把选定的两种杂志的钱加起来,看是否等于13元。师:很好!那谁来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检验)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8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计算后开始学习的,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合理的使用人民币,增强生活技能。
五 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有过买文具的经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通过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值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老师出示一盒粉笔,问:你们知道这盒粉笔是多少钱买来的吗?
师: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钱呢?(请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1))【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课件中各种面值,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以1元为例讲解人民币的认法。
先看数字,是1,再看汉字,是元,所以是1元。点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出其他面值人民币的认法。(2)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从课前准备好的小面值模拟人民币中拿来认,一个拿,另一个来认,轮流认。
2.教学例2——人民币的换算
师: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吗?(元、角、分)如果1角钱能买1颗糖果,那么1元钱可以买多少颗这样的糖果?(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答出是10颗)元和角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那就是1元=10角。(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1元硬币=10枚1角硬币)同样的,规定角和分之间的关系是1角=10分。(课件出示情境图,1角硬币=10枚1分硬币)【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3题。【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进率,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是不会换进率的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导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例4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之间以及10元与50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加深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知道在市场流通中,这些钱币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家长很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币给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学生的思想里没有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要想让学生明确这些换算关系,需要通过模拟购物、兑换钱币等活动来实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学会兑换。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难点: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老师知道在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节日。老师今天就想先带着小朋友们到商店去买衣服好不好?(课件显示服装商店物品)来到商店,你看到了什么?(衣服、裤子、裙子、围巾)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人民币来买这些衣服好吗?(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币图)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买衣服你有什么感触?(买衣服需要的钱比较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太麻烦了,因为面值太小了,要数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额的人民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额的人民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同桌交流,说出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并交流识别方法)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课件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课件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肯定评价。3.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钱的。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7题。【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大面值人民币。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2)大面值人民币: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 1张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币的兑换,由于平时很少接触人民币的缘故,所以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还是没有什么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巩固。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信封(装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有时还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探究新知】 1.教学例5。(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摆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就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2)课件出示例5。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书:18角=1元8角)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师:根据这些气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以下3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6的3个问题。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第1个问题的?
生1:求“买1个1号和1个2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这样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师:对!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换成1元3角。师:谁来汇报第2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求“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要用减法计算。算法是:1元-6角=4角。
师:1元-6角=4角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4:我是这样想的:1元=10角,10-6=4(角)师:这种想法很好!
师:第3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5:求“买1个3号和1个5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师:你是怎样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还可以这样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算法都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页第1~3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问题1:5+8=13(角)13角=1元3角 问题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问题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完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最难的还是几元减几角的问题,学生不懂的从元里面拿出1元来兑换成角在计算,所以这里是个难点,要加强。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通过用一定的钱购买不同价格的杂志,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因此数学中应结合他们进行货币交易的经历,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感受真实的交易过程,从而对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模拟人民币、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情境引入】 1.买文体用品。
(1)买一个球和一块橡皮,一共要()钱。(2)一个毽子比一个练习本贵()钱。
(3)买上面五种用品,付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钱。2.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师:仔细看看例7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杂志。
生2:4本杂志的钱分别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买其中的哪两种杂志”。
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这里“正好”就是13元钱买两种杂志,钱刚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师:讲得非常好!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解答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们组认为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随便先两种试一试,试出来的。师:能介绍你们“试”的方法吗?
生1:先试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换成贵一点的试试。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还是少了一点,把7元的换成8元的再试。5元+8元=13元,正好合适。
师:这种方法好。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生2:我们组是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出来的。用13元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能说说怎样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的吗?
生2:先选5元的杂志,再把5元分别与6元、8元、7元的杂志试,看哪个合适。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这种方法很好!它能帮我们有顺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3:我们组是先选定6元的杂志的,再把6元的杂志分别与其他的3种杂志分别试,试出来的结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买《画报》和《连环画》两种杂志。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找到了几种答案? 生:两种!
师:对!第一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买5元的《我是小学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6元的《画报》和7元的《连环画》。
3.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答案,这两种答案是否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一下?
生:把选定的两种杂志的钱加起来,看是否等于13元。师:很好!那谁来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检验)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8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计算后开始学习的,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合理的使用人民币,增强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