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学基础教学反思
《会计学基础》教学反思
反思我今天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亮点
1.渗透教学理念,目标定位准确。
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的学习。本节课通过实物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帮助学生从抽象认识过渡到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恰当,重难点突出。
本节教学采用了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法、归纳法。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课堂效果良好。
本节课按复习巩固,传授新课,课堂练习,本课小结,布置作业这样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对于 内容的讲授,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二、存在问题
1.缺乏创新的教学形式,有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不够连贯,导致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3.语言不够精炼,缺乏艺术性。
三、改进措施
1.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尤其是过渡内容的引入,要恰当而引人入胜。2.精炼语言,增加语言的艺术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
3.在进行 讲解时,尽量多举学生身边的、容易理解的、感兴趣的案例。“行成于思毁于随”。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我们从经验迷宫走向智慧殿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我对本节课又有了一个再认识,这种认识和领悟,我将渗透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取得更大进步。
第二篇:会计学基础教学教案
会 计 学 基 础
主 讲 人:朱继民
铜陵学院会计学系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会计学的入门课程;
会计学及相关经济学科基础课程; 谋生手段之一。
教学内容及重点:
(共58课时)
第一章
绪
论
(4课时)
★
第二章
会计要素
(4课时)★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4课时)
★
第四章
复式记账
(6课时)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2课时)
会计凭证
(4课时)★
第七章
会计账簿
(6课时)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4课时)★
第十章
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14课时)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课时)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组织
(2课时)
(另有10节实验课)
★
第六章
★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4课时)2
参考书目:
1.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刘
峰:《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2007。6.李海波:《会计学原理》(新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7.王建刚、周萍华:《会计学基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娄尔行:《基础会计》,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会计发展的主要阶段,认识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会计的涵义,掌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计方法和会计循环,并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概括地了解和认识,对会计学科体系要有粗略的了解。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定。难点: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假定。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和目标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五节
会计循环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1.人类生产实践产生会计: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2.会计受社会环境影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陈云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等。
二、会计的发展
(一)我国会计发展过程
1.西周时代: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计,零星计算,月计。2.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出现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3.明清时期: “龙门账”,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进-缴=存-该
4.民国时期:
20世纪初期,从日本引进西方会计思想;
20世纪30年代,现代企业组织已有一定规模,中式会计与西方会计并存。5.新中国会计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
(2)20世纪8、90年代:学习美国;
(3)21世纪:会计国际化。
(二)西方会计发展
1.古印度:公社“记账员”;
2.意大利:12.13世纪形成“借贷记账法”,1494年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 6
一个里程碑)
3.英国:
18、19世纪现代企业出现,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个里程碑)
4.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三个里程碑)
(三)会计阶段
1.古代会计:远古至13世纪;
2.近代会计:
13、14世纪—20世纪50年代;
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会计按性质:官厅会计
(政府会计)
庄园会计
(企业会计)
三、会计的概念
(一)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北派:杨纪琬、阎达五)
(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 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南派:葛家澍、余绪缨)
(三)控制论:会计是以明确受托责任为目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会计准则,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借以反映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控制经济过程的控制系统。
(四)其他观点:艺术论、工具论。
通用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 8
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与监督,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管理活动。
P
5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对象和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货币计量、反映过去、连续全面。
(二)监督(控制)职能:强制性、连续性、完整性。
(三)其他职能: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
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反映职能是前提、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方面也即是用货币表现的经营资金的运动。或者说,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基本形态:
资金投入(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退出
(一)制造业会计对象(资金的运动)
(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
(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目标的含义: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
(二)受托责任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所有者
(委托经营)
经营者
会计(假第三者)
注册会计师(真第三者)
(三)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新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或会计假定)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决断,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三)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
(四)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的。
二、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下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或各营利组织)
(二)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收入或费用。(行政、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包括:
1、可靠性(真实性);
2、相关性(有用性);
3、可理解性(明晰性);
4、可比性(一致性、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稳健性);
8、及时性。第五节
会计循环
一、概述
会计的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种方法。
三、会计循环
(起点)编制分录
登记账簿
对账
账项调整
结账
编制报表(终点)简化:证
账
表 每一会计期间周而复始。
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学科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
(二)学科体系
会计学基础(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中级、高级)
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
审计学
会计电算化
其他专业会计(如:证券公司会计)
本章思考题:
1.1 从会计的发展解释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如何理解会计的定义,目前会计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1.3 什么是会计对象? 1.4 如何理解会计假设?
1.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别包括哪些原则? 1.6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有何特点? 1.7什么是会计循环?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内容和特点;理解、掌握会计等式及相互转化形式;使学生明确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难点:会计要素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
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
3.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和存货等。
(2)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4)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可辨认)(5)其他资产:
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二)负债
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
■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
■
负债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3.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1.概念: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净资产、剩余权益)2.特征: ■无须偿还
■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 ■可分享企业税后利润 3.所有者权益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20
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主要指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金)(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注意:有些利得和损失是计入当期损益的)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这些利得或损失在所有者权益中称为资本公积。3.所有者权益分类
(3)留存收益。一般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待以后分配的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前者为拨定用途,后者为未拨定用途。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体现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对投资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
2.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投资者则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而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 22
者。(四)收入
1.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
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收入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利得)。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营业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收入。
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
(五)费用
1.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也属于费用范畴,应当在产品销售收入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2.特征:
■
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营业税金、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等。
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费用是和期间相联系的,而成本是和产品相联系的;成本要有实物承担者,而费用一般没有实物承担者。
联系:二者都反映资金的耗费,都意味着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都是由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引起或形成的。
(六)利润
1.概念:是指企业在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
2.分类: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它是狭义收入与狭义费用配比后的结果。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它是广义收入与广义费用配比后的结果。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 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了具体对象,为分类核算提供基础 ■ 为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提供了依据 ■ 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多少经济资源;而权益则表明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是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即:资产=权益
(二)收入-费用=利润
该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 27
称之利润表等式。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该等式说明在企业经营期间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期末结转损益(利润)后,该等式又还原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2.资产与负债同增;
3.资产与负债同减;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5.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6.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7.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两种情况)
问题:企业资产被盗,会计等式平衡吗?
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要素?有哪几项构成? 2.简述六大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基本分类。3.试述会计恒等式的形式及其经济含义。4.试述会计等式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掌握账户的基本分类和各类账户的性质。
重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难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
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1.概念:会计科目指的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与监督所形成的项目名称,也就是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做出进一步的分类,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是系统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是满足经营管理的要求
■是设置会计账户,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
3.设置原则:
■
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156)
■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既适应需要又相对稳定
■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会计科目应简明、适用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可以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六大类。
(1)资产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的状况。
(2)负债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承担的并应偿还的全部负债的状况。
(3)共同类科目又称为资产负债共同科目,是指是在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它具有资产负债双重性质,既有可能反映资产、也有可能反映负债的科目。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的要求权的状况,(5)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6)损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的状况。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分类账科目或子目。
(三)会计科目的级次 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
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 等)。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2.明细分类科目(二、三级科目):
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应收账款—海宏公司” 等)。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
3.会计科目目录:P45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因此,会计科目的内容与分类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和分类方法,它们都被用来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区别: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没有一定的结构,而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则是登记账簿这种专门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环节。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2.账户的简化结构(T形账户): 3.账户金额四要素:
四、账户的分类与设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会计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基本相同。
按照账户与会计要素的关系,可以将会计账户划分为六大类,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
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分类,可以划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大类;
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把会计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一般应遵循那些原则?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是什么?
3.会计科目如何分类?它们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4.什么叫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5. 怎样理解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6.简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关系。
第四章
复式记账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能够认识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原理,了解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和其科学意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内容和运用;掌握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重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内容;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难点: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概述
(一)记账方法的含义:
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借助于文字和数字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一种技术方法。即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所采用的方法。
二、记账方法的种类 1.单式记账法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不足:
1)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各个账户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不能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2.复式记账法
(1)概念: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2)理论基础: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资金运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会计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的变化。运用会计的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方面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可以清晰地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账户记录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自动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不足:记账较为复杂。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是指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产生于12、13世纪的意大利。是各国通用商业语言。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账户结构: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余=
期初借余+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权益类账户期末贷余=
期初贷余+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四)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五)利润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借:增加
借:减少 贷:减少
贷:增加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 账户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 —— 账户登记金额。
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二)会计分录的编制 1.编制思路:
2.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 3.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分录:
4.会计分录的种类:(1)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2)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平衡的含义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
(二)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1.发生额平衡法: 2.余额平衡法: 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我国曾经有过几种复式记账法?
2.对于不同性质的账户,¡°借¡±和¡°贷¡±是如何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的? 3.什么是会计分录?有几种类型?
4.为什么要进行试算平衡?一般由哪几种试算平衡关系? 5.简述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本章为自学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及常见几种账户的特点,如: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备抵附加账户、成本计算账户,等等。
第六章
会计凭证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了解会计凭证意义、种类和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列方法。
重点:记帐凭证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难点:记帐凭证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原始凭证
第三节
记账凭证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含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凭以记账的书面证明。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环节,也是会计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
提供经济活动原始资料,传递经济信息
■
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
■
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依据
■
可用来明确经济责任,加强经济管理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其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并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
1.原始凭证按其取得来源不同,划分为:
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1)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非增值税及小规模纳税人的发票、火车票、对外支付款项时取得的收据等。
(2)自制原始凭证是指本单位内部具体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办理某项经济业务时自行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产品入库单和销货发票等。
2.原始凭证按其填制的手续不同,可以划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1)一次凭证是指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原始凭证。
(2)累计凭证是指一定时期内记载同类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手续是在一张凭证中多次进行才能完成的原始凭证。
(3)汇总原始凭证是根据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凭证。如:发料凭证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及差旅费报销单。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号码;
3.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及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4.经济业务的内容;
5.经济业务的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
6.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7.原始凭证的附件(如与业务有关的经济合同、费用预算等)。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一)原始凭证填制的依据
1.根据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的实际情况直接填制。如:根据实际领用的材料名称和数量填制领料单。2.根据账簿记录对某项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而重新编制。如: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根据“制造费用”账户本月借方发生额,填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3.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如:各种汇总原始凭证等。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原始凭证的各项内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详尽地填写齐全,不得遗漏,以确保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真实可靠,符合实际。
2.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3.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第三篇:《基础会计学》试题库
《基础会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朝时期,我国会计采用的是()。A.复式记账法 B.单式记账法 C.四柱结算法 D.增减记账法 C 2西方会计史中,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了簿记的书的作者是()。A.意大利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A 3现代会计以()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实物量度 B.劳动工时量度
C.货币量度 D.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 C 4会计的目标是()。
A.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 C.的监督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事 D.记录企业的会计业务 A 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与监督 B.预测与决策 C.监督与分析 D.计划与控制 A 6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的是()。
A.会计分析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控制 C 7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机构是()。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主管部门 D.企业自身 B 8现代会计起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494年 D.1949年 B 9会计信息论者认为()。
A.会计是一种技术 B.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 C.会计是一门艺术 D.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D 10我国在()时期把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会”。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春秋战国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
A.反映 B.计划 C.监督 D.预测 AC 2.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设置账户 B.会计分析 C.财产清查 D.编制会计报表 ACD 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分析 BD 4.会计的基本特征是()。
A.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 B.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C.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D.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和监督 BCD 5.会计信息使用者有()。
A.企业投资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管理当局 D.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团体和个人 ABCD 6.属于企业会计的是()。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行政单位会计 D.事业单位会计 AB 7.会计的目标()。
A.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反映经营管理者的经管责任 C.提供企业非货币的技术信息 D.提供企业非货币性的人员信息 AB 8.会计方法包括()。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检查方法 D.会计预测方法 ABC 9.会计在提供信息时应遵循的原则()。
A.根据重要性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 B.提供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信息 C.会计信息提供主要满足国家管理需要 D.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要提供信息 AB 10.预算会计包括()。
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银行会计 D.非营利组织会计 ABD
三、判断题
1.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
()√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未来。()×
3.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其他计量单位。()√
4.会计的目标既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还应提供受托责任的信息。()√
5.会计的基本职能既反映过去、又控制现在,还要预测未来。
()×
6.财务信息应符合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7.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对外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提供对内的会计信息。()√
8.企业会计属于盈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
()√
9.系统记载簿记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的数学家帕乔利。
()√
10.会计记录不一定要求连续地记录,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不记录。()×
11.会计对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必要的,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11.中国西周时期,将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库”。
()×
12.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会计检查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
13.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要取得原始凭证。()√
14.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单独运用,互不相干。
()×
15.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反映和监督。
()×
16.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类别。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A.资产 B.负债 C.财产 D.利润 C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A.费用 B.利润 C.收入 D.资产 D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A.收入 B.负债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A 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A.预付账款 B.专利权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D 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 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 C 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应付股利 B 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A.长期股权投资 B.长期应付款 C.固定资产 D.股本 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A.预收账款 B.现金 C.存货 D.股本 A 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B 1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 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A 1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B.负债 = 资产本期减少数 = 期末余额 D.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A 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B 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A.资产类和负债类 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 C.成本类和损益类 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 B 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C.分类的对象不同 D.反映的结果不同 B 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A.现金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原材料 C 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A.实收资本 B.应付工资 C.累计折旧 D.所得税 D 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A.增减记账法 B.现金收付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财产收付记账法 C 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A.登记收支业务 B.借贷原理
C.收付原理 D.奖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 D 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A.投资收益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D 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__________。A.应付工资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预提费用 C 16.差旅费的预借和报销是通过()账户核算。A.其他应收款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付款
D.营业费用 A 17.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B 18.月末应无余额的帐户是()。
A.固定资产
B.银行存款 C.管理费用
D.实收资本 C 19.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D 20.借贷记账法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法国 C 21.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D.没有余额 C 22.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A 23.负债类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 24.下列会计分录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对应关系的分录。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A 25.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得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成为()的会计分录。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D 26.下列关于单式记账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 B.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C.经济业务发生在至少两个账户中登记 D.经济业务发生在相关账户中登记 A 27.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C 28.“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账户,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万元,贷方发生额为5万元,期末余额是()。A.7万元 B.13万元 C.10万元 D.17万元 B 29.采购员回公司报销差旅费2000元,返纳现金200元(原预借差旅费2200元),该笔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对应关系的分录。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C 30.制造费用科目属于()类科目。A.资产
B.成本 C.负债 D.损益 B 31.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是()。A.经单位领导人批准 B.有用性
C.相关性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CD 2.会计账户结构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A.账户的名称 B.账户的方向 C.账户的余额 D.账户的使用年限 ABC 3.借方登记本期减少的账户有()。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BCD 4.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A.应收账款 B.投资收益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BC 5.会计科目的数量和粗细程度应根据()。A.单位规模大小 B.企业利税多少 C.业务的繁简 D.管理的需要 ACD 6.借贷记账法的优点是()。
A.初学者容易理解 B.记账规则科学 C.对应关系清楚 D.试算平衡简便 BCD 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是()。
A.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B.所有资产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C.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 D.收入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AC 8.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BC 9.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A.账户的性质 B.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C.会计平衡原理
D.业务的性质 AB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 B.会计科目与账户是同一个概念 C.会计科目无结构,账户有结构 D.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内容相同 ACD 11.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AD 12.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原材料 D.预付账款 ACD 13.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登记的内容有()。A.资产的增加 B.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收入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 BCD 14.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有()。A.累计折旧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盈余公积 ACD 15.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借方的有()。A.银行存款 B.预付账款 C.生产成本 D.无形资产 ABCD 16.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三、判断题
1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科学分类的标志。()√
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之一。()√
3会计账户是用来分类记录企业的交易、事项,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
()
√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和差额试算平衡。()×
5在借贷记账法下,损益类科目期末一般都无余额。()√
6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的是动态指标,而期末余额反映的是静态指标。()√
7在借贷复式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要记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账户中。
()×
8在现代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分别是债权和债务之意。()×
9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平衡,就说明账户的记录没有错误了。
()×
10一般而言,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
第四章 会计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D 2.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两个负债项目将会()变动。A.同减 B.一增一减 C.同增 D.无 B 3.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平衡账户 B.对应账户 C.无联系账户 D.恒等账户 B 4.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会形成账户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是指()。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D 5.一个会计期间依次继起的会计工作的程序或步骤是().A.会计方法 B.会计循环 C.会计调整 D.会计核算 B 6.早期的会计分录是在分录簿中进行的,现在,我国的会计分录是通过()进行的.A.账簿 B.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7.根据会计分录,从记账凭证转记入分类账户的工作为().A.账项调整 B.结账 C.转账 D.过账或登账 D 8.将各损益账户转平的会计分录是().A.结账分录 B.复合分录 C.调账分录 D.简单分录 A 9.下列属于应计收入的调整分录是().A.借:现金 B.借:应收利息
贷:其他应收款 贷:利息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现金 B 10.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待摊费用 B.现金 C.其他业务收入 D.管理费用 A 11.一月初企业支付上半年的保险费用6000元,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一月份的费用是()。
A.6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3000元 B 12.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分录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3.下列属于预付费用的调整分录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D 14.下列属于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5.下列属于预收收入的调整分录的是().A.借:银行存款 B.借:预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原材料
贷: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B 16.企业7月份预付下半年6个月的房屋租金1200元,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本月份发生的租金费用为()。A.0 B.1200元 C.不能确定
D.200元 B 17.根据()中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的借贷方合计数是否分别相等,可以初步检验总分类账记录是否正确。
A.银行对账单
B.总分类账试算表 C.材料明细账试算表 D.记账凭证汇总表 B 18.下列账户中属于虚账户的有()。
A.实收资本
B.利润分配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付利润 C 19.会计试算平衡的结果平衡了,说明会计记录()。A.基本正确 B.绝对正确 C.没有错误 D.绝对不正确 A 20.“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B 21.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C 22.权责发生制下预付的财产保险费作为()处理。A.待摊费用 B.本期费用 C.预提费用 D.支付期费用 A 23.会计循环的第一步是()。
A.编制会计报表 B.编制会计分录 C.过账 D.结账 A 24.总账和明细账划分的标准是按照()分类的。A.账户的结构 B.科目的级别
C.账户的性质 D.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D 25.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根据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贷方所涉及的账户是()。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长期投资 D.短期借款 B 26.不属于结账业务的是()。A.计算应付交所得税 B.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
C.将所有收入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 D.将所有的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循环包括的内容是()。
A.设置账户 B.编制会计分录、过账、调账、结账 C.试算平衡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2.属于企业会计事项的是()。
A.签订购货合同 B.实现销售收入 C.支付职工工资 D.考核职工上班情况 BC 3.运用平行登记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做到()。A.登记的方向一致 B.登记的详细程度一样 C.登记的金额相等 D.登记的期间相同 ACD 4.编制会计分录的载体可以是()。A.账簿 B.分录簿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BC 5.通过试算平衡不能查找的差错有()。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正好记反 D.借贷金额记录不一致 ABC 6.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有()。
A.差额试算平衡 B.期末余额试算平衡 C.总额试算平衡 D.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 BD 7.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有()。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预提费用 AD 8.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是().A.借:所得税 B.借:财务费用
贷:应交税金 贷:预提费用 C.借:待摊费用 D.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AB 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A.借:管理费用 B.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无形资产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BD 10.下列属于应计收入调整分录的是().A.借:应收利息 B.借:银行存款
贷:利息收入(财务费用)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其他应收款 D.借: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AC 11.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制造费用 ABC 1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预付账款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管理费用 ABC 13.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A.应收账款 B.应付工资 C.应交税金 D.财务费用 ABC 14.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A.借:所得税 B.借:本年利润
贷:应交税金 贷:所得税
C.借:本年利润 D.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管理费用 贷:本年利润 BCD 15.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A.借:本年利润 B.借:投资收益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本年利润 C.借:本年利润 D.借:原材料
贷:利润分配 贷:应付账款 ABC 1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登记的内容有()。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BCD 17.下列项目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有()。A.公司经费 B.劳动保险费 C.业务执行费 D.罚款支出 ABC 18.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应作为本期费用的是()。A.预付下保险费 B.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C.采购员报销的差旅费 D.支付材料的价款 BC 1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的调整业务的是()。A.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摊销已支付的待摊费用 C.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D.计算应交所得税 AB 20.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的是()。A.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B.计算应交所得税 C.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D.以现金支付广告费用
三、判断题
1.会计循环是会计人员在某一会计期间内,从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到编制会计报表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程序、步骤或过程。()√
2.只有引起企业6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事项,才是会计事项,会计人员应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3.简单会计分录只记录在一个账户中,复合会计分录要记入两个账户中。()× 4.单式记账法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复式记账法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5.复合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几个简单分录可以合并为一个复合分录。()×
6.根据账户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以后,如果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同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等,则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是正确的。()×
7.所有总账的期末余额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明细账期末余额之和。()×
8.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都需要设置应收、应付、待摊、预提账户。()×
9.只有权责发生制才需要设置待摊、预提账户,在现金制下不需要设置此类账户。()√
10.调整会计分录的特点是一方面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一方面影响利润表项目。()√
11.调整会计分录不会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
12.简单分录是指一借一贷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
13.损益类账户为虚账户,结账后期末一般无余额,其他类账户为实账户,期末结账后仍有余额。()×
14.虚账户和实账户期末结账时,都需要编制结账会计分录。()×
15.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6.应计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增加。()×
17.预收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8.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19.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资产的增加。()×
20.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资产的减少。()√
第五章
主要经营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记录完工结转的()。A.材料成本 B.产品制造成本 C.销售成本 D.产品工资费用 B 2.通常应于日常发生时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有()。A.跨期费用摊销 B.跨期费用预提; C.制造费用分配 D.费用支出业务 D 3.()是工业企业继供应过程之后所经历的又一主要生产经营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
A.生产过程 B.利润形成过程 C.销售过程 D.利润分配过程 A 5.待摊费用属于()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6预付账款是企业的()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7.供应过程是工业企业再生产活动所经历的()A.最后一阶段 B.第一个阶段 C.中间阶段 D.第二阶段 B 8“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记录()的发生及分期摊销情况的账户。A.预付费用或应付费用 B.待摊费用或预提费用 C.待摊费用或预付费用 D.预付费用或预提费用 C 9.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物资采购”账户借方记录采购过程中发生的()。A.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B.采购人员的工资 C.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A 10.“预提费用”一般情况下是先预先从成本或费用中提取,然后再支付,所以“预提费用”账户为()账户。
A.所有者权益 B.资产 C.负债 D.费用 C 11.一般纳税人企业,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A.材料买价 B.进项税额
C.运杂费用 D.其他采购费用 B 12.月末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并转账,应转入()账户。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财务费用 A 13.购买单位在材料采购业务之前按合同先向供应单位预付购货款时,形成了()。A.负债 B.债务 C.债权 D.权益 C 14.购买单位购进材料时暂不付款,从而形成企业对供应单位的一项()。A.债权 B.暂收款 C.债务 D.暂付款 C 15.“制造费用”账户是专门用以归集和分配各()范围内为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项()。
A.车间/直接费用 B.全厂/间接费用 C.全厂/直接费用 D.车间/间接费用 D 16.从价值运动角度考察,()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筹资过程 C 17.专利技术转让费收入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属于()。A.基本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C 18.预提费用是()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C 19.待摊费用是()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D 20.按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是()。
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1.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是()。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D.财务费用 C 22.企业期末计算应付营业税或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属于()。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3.属于调整业务的是()。
A.支付预提银行借款利息 B.发生预付费用 C.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职工报销医药费用 C 24.企业结转全年利润时,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管理费用” C.“业主营收入务” D.“投资收益” A 25.借记“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属于()。A.应计费用调整分录 B.应计收入调整分录 C.预付费用调整分录 D.预收收入调整分录 A 26.“本年利润”账户期初余额为100000元,借方发生额为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0元,本月净利润是()元。A.120000 B.40000 C.20000 D.80000 C 27.某企业甲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000元,本月耗用材料2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甲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2000元,甲车间水电等费用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200元,厂部预付下半年报刊费600元(含本月)。甲车间本月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为()。
A.28100元 B.29100元 C.26800元 D.26900元 C 28.下列不应计入营业利润的是()。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营业外支出 D 29.“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从“()”账户中结转的本期已售商品的生产成本。
A.生产成本 B.库存商品 C.管理费用 D.原材料 B 30.已知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48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财务费用8万元,营业费用42万元,营业外收入12万元,则营业利润是()。A.310万元 B.350万元 C.322万元 D.298万元 A 31.“利润分配”的年末贷方余额表示()。
A.已分配的利润额 B.未分配的利润额 C.未弥补的亏损额 D.已实现的净利润 B 32.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13万元,表示()。A.1至6月累计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B.1至6月累计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C.6月份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D.6月份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费用”账户记录的内容是()。
A.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B.支付已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C.银行结算的手续费 D.不预提,直接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ACD 2.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A.材料买价 B.采购过程的运杂费 C.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用 D.外地采购机构设置费 AB 3.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项目有()。
A.直接材料成本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成本 D.管理费用 ABC 4.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A.计算缴纳所得税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C.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D.提取法定公益金 BCD 5.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包括()。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C.分配间接生产费用 D.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ABCD 6.材料供应过程的业务有()。
A.支付采购材料的货款 B.支付购货时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C.支付采购材料的各种运杂费 D.生产领用材料 ABC 7.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包括()。
A.计提和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B.生产领用材料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支付广告费用 ABC 8.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A.预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B.摊销已支付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D.支付生产用固定资产保险费 ABC 9.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A.计提生产工人的工资 B.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C.计提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报销生产工人的医药费 AC 10.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业务有()。
A.支付广告费 B.销售商品,未收到款
C.计算销售商品应付的税金 D.计算并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 ABCD 11.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其实际成本包括固定资产的()。A.买价 B.运杂费 C.税金 D.安装成本 ABCD 13.发生增加固定资产业务,可能贷记的账户有()。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应收账款 D.在建工程 ABD 14.构成财务成果的内容包括()。
A.实现的营业利润 B.实现的投资收益 C.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D.所得税费用 ABCD 15.生产过程中应该设置的主要账户有()。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费用 AC 16.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C.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D.支付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维修费 ABCD 17.月末编制调整分录时,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方的内容是()。A.计算应交所得税 B.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C.计算应交教育费用附加 D.计算应交增值税 BC 18.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应设置的主要账户有()。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费用 C.其他业务收入 D.制造费用 AB 19.按工资总额提取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的借方账户,可能是()账户。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应付福利费” ABC 20.接受投资入股时,可能借()账户。A.现金或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生产成本 ABC 21.企业销售商品的业务可能借记的账户有()账户。A.“银行存款” B.“预收账款” C.“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D.“应收账款” ABD 22.下列项目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A.待摊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BC 23.下列账户在期末结转利润后,无余额的是“()”账户。A.所得税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交税金 ABC 24.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的有()。A.出租设备的租金收入 B.固定资产盘盈净收益 C.罚款收入 D.存款利息收入 BC 25.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借方的有()。A.非常损失 B.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C.罚款支出 D.捐赠支出 ABCD
三、判断题
1.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而商业企业只包括前后两个过程,没有生产过程。()√
2.材料供应过程是制造企业再生产经营的起点。()√
3.从理论上讲,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应该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内容,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简化核算工作,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直接记入管理费用。()√
4.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材料时支付的进项税额应构成材料的成本。()× 5.“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
6.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两个项目,“制造费用”属于管理费用,不构成产品成本。()×
7.计提职工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是生产过程中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
8.发生待摊费用不是调整业务,月末按规定摊销待摊费用时才是调整业务。()√
9.结转全年利润的会计分录是涉及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10.计算应交税金时需要编制调整会计分录,支付税金不是调整会计分录。()√
11.凡是由本期产品负担的费用,应按实际支付数全部计入本期成本。()×
12.财务成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13.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应通过“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核算。()√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A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债务结算账户的是()。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户 D.应收利息 C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集合分配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制造费用 D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B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A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附加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材料成本差异 C.累计折旧 D.存货减值准备 B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财务成果账户的是()。A.利润分配 B.主营业务收入 C.本年利润 D.其他业务收入 C 8.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待处理财产账户的是()。A.待摊费用 B.固定资产清理 C.预提费用 D.待处理财产损溢 D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坏账准备”的被调整账户是()。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C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不属于结算账户的是()。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应付工资 D.所得税 D 11.账户按()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
A.账户的用途 B.账户的结构 C.账户的性质 D.账户的经济内容 D 12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的企业,发生预付货款业务时,应记入()账户。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A 13.“预提费用”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账户。A.损益类 B.成本类 C.资产类 D.跨期摊提类 D 14.“待摊费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账户。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预提费用 B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利润分配账户是()账户。A.调整 B.所有者权益 C.财务成果 D.损益类 A 1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存货时,下列属于计价对比账户的是()。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物资采购 D.固定资产 C
二、多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A.固定资产 B.主营业务成本 C.原材料 D.银行存款 ACD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债权结算账户的是()。A.预付账款 B.应付股利 C.预收账户 D.其他应收款 AD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双重性账户的是()。A.其他往来 B.现金 C.预提费用 D.银行存款 AC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预提费用 BD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无形资产 ABC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A.坏账准备 B.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C.累计折旧 D.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ABCD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是()。A.生产成本 B.材料采购 C.在建工程 D.管理费用 ABC 8.账户的用途是指()。
A.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B.反映账户期末余额的内容 C.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D.怎样记录经济业务 AC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被调整账户是().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AC 10.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下列属于负债账户的是().A.预收账款 B.待摊费用 C.应付福利费 D.预提费用 ACD
三、判断题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 2.“预提费用”与“待摊费用”的借方发生额都是支付款项,贷方发生额都是记入相关成本或期间费用,所以二者的结构相同。()√ 3.“生产成本”既是成本计算账户,又是盘存账户,还是计价对比账户。()√ 4.“固定资产”是调整账户,“累计折旧”是被调整账户。()× 5.“预提费用”有贷方余额时为负债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资产账户,所以“预提费用”是一个双重性账户。()√
6.调整账户与其被调整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7.盘存账户的特点是有实物资产存在,并有期末余额的账户。()√ 8.“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附加账户,有贷方余额时为备抵账户,所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9.资产账户一般都有余额,所以资产都属于盘存账户。()×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同一账户不能归为其他类中,也就是不能交叉分类。()× 11.“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但同时也是一个盘存账户。
()
√
第七章
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主要是().A.财产清查 B.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 C.填制会计凭证 D.编制会计报表 C 2.为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时必须依据().A.金额计算正确的原始凭证 B.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D.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 C 3.在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D 4.下列会计凭证中,只需反映价值量不反映实物量的是().A.材料入库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工资分配汇总表 D.限额领料单 C 5.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的是().A.收料单 B.发货票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D 6.对于将现金送存银行的业务,会计人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A.银行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B 7.下列内容不属于记账凭证审核的是().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C.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D.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凭证的金额是一致 A 8.下列内容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的是().A.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B.凭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核程序 C.凭证是否符合有关计划和预算 D.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D 9.下列记账凭证中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A.所有收款凭证 B.所有付款凭证
C.所有转账凭证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D 10.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不同,分为().A.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 B.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C.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D.一次使用凭证和累计使用凭证 A 11.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是().A.收料单 B.差旅费报销单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B 12.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不得以虚假的交易填制原始凭证 B.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章
C.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D.收回职工借款时,可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回,不必另开收据 D 13.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是().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购货合同书 C.银行对账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D 14.关于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证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准确和完整 B.要建立会计凭证交接的签收手续
C.会计凭证记账完毕后,应当按分类和编号装订成册 D.原始凭证不得外借,也不得复制 D 15.填制记账凭证如发现错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A.划线更正并签名 B.划线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C.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D.划线更正并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C 16.差旅费单据属于().A.自制原始凭证 B.累计使用原始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 D.多次使用的原始凭证 C 17.记账凭证是().A.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B.登记账簿的依据 C.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 D.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 B 18.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相同点是().A.编制的时间相同 B.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C.所起的作用相同 D.经济责任的当事人相同 B 19.下列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A.调账分录 B.更正错账的分录 C.转账分录 D.一般的会计分录 B 20.企业预提利息费用时,应编制的会计凭证是().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汇总凭证 C 21.销售商品50000元,当即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35000元,其余暂欠,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
A.一张转账凭证和一张收款凭证 B.两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收款凭证 D.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付款凭证 A
二、多项选择题
1.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A.累计凭证 B.自制凭证 C.外来凭证 D.一次凭证 BC 2.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的手续不同可分为().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外来凭证 D.汇总凭证 ACD 3.记账凭证按适用的经济业务可分为().A.专用记账凭证 B.一次使用的凭证 C.通用记账凭证 D.多次使用的凭证 AC 4.专用记账凭证分为().A.收款凭证 B.冲销凭证 C.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ACD 5.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单式凭证 D.复式凭证 CD 6.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是().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B.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D.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竞争能力 ABC 7.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有().A.真实性 B.合理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 ABC 8.下列会计记账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A.工资分配表 B.销货发票 C.购货发票 D.火车票 AB 9.对外来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审核的内容包括().A.是否盖本单位公章 B.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否真实
C.填制凭证的日期是否真实 D.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的签章是否齐全 BCD 10.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包括().A.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B.符合规定的审批权限
C.有总经理的核准签字 D.履行了规定的凭证传递和审批程序 ABD 11.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有().A.制造费用分配表 B.工资分配表 C.银行收款通知单 D.银行对账单 ABC 12.记账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A.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B.根据账簿记录填制 C.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D.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ABCD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是().A.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B.接收凭证单位的全称 C.经济业务的数量 D.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和金额 A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审核内容的有().A.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B.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 C.记账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 D.书写是否符合要求 ABCD 15.单位职工出差回来报销,并交回多余的现金,企业根据报销凭证的收据,应填制().A.一张现金收款凭证 B.一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一张现金付款凭证 AB
三、判断题
1.原始凭证仅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能作登记账簿的依据,只有记账凭证才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并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
3.企业每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必须从外部取得原始凭证。()×
4.在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生,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作用方面,自制原始凭证与外来原始凭证具有同等的效力。()√
5.只要是真实的原始凭证,就可以作为收付财物和记账的依据。()×
6.从会计循环来看,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环节。()√
7.原始凭证不能表明交易或事项归类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记账凭证可以。()√
8.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单位会计人员自行填制,非会计人员不能填制原始凭证。()×
9.记账凭证编制时出现错误,应按要求更改。()×
10.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减的业务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业务编制转账凭证。()√
11.单式记账凭证便于分工记账,复式记账凭证不便于分工记账。()√
12.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要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13.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事项,—般只编制收款凭证,不同时编制付款凭证。()×
14.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可以只填会计科目的编号,不填会计科目名称,以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
1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记账凭证可由计算机自动编制,无需经会计人员确认。()×
16.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会计人员可以为其复制。
()√
17.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有一联作为报销凭证。()√
18.单式记账凭证包括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两种。()√
19.原始凭证对于发生和完成的经济业务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20.由于自制原始凭证的名称、用途不同,其内容、格式也不相同,因而不需要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 21.在会计凭证传递的时间内,凡经办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都有责任保管好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严防在传递过程中散失。()√
22.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或重付款项。()√
23.企业每年装订完成的会计凭证,在终了时可由财务部门保管1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24.所有保管期满的原始凭证均可由本单位自行销毁。()×
25.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要求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26.会计并不一定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
第八章
会计账簿
1.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是()。A.明细分类账
B.日记账 C.总分类账.
D.备查账 B 2.用于分类记录单位的全部交易或事项,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是()。
A.总分类账
B.明细分类账
C.日记账
D.备查账 A 3.债权债务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A.多栏式账簿
B.数量金额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以上三种都可以 C 4.收入、费用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A.多栏式账簿
B.两栏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数量金额式账簿 A 5.下列各项中,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登记的是()。
A.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资本公积 B 6.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是()。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库存商品明细账
C.应付账款明细账
D.管理费用明细账 B 7.下列账簿中,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A.备查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原材料明细账
D.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 8.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式账簿的是()。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日记总账
D.日记账 B 9.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以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管理费用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物资采购明细账
D.应付工资明细账 D 10.下列明细分类账,应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生产成本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B.其他应款明细账
D.应收账款明细账 A 11.下列账簿中,—般情况下不需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是()。
A.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备查账
D.明细分类账 C 12.下列账簿中,属于联合账簿的是()。
A.日记总账
B.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
C.辅助账簿
D.备查账簿 A 13.下列明细账中,不宜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短期借款明细账 C 1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
A.定期登记
B.序时登记
C.汇总登记
D.合并登记 B 15.记账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完毕账簿后,要在记账凭证上注明已记账的符号,主要是为了()。
A.便于明确记账责任
B.避免错行或隔页
C.避免重记或漏汜
D.防止凭证丢失 C 16.下列账簿中,要求必须逐日结出余额的是()。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B.债权债务明细账
C.财产物资明细账
D.总账 A 17.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的发生额合计数。
A.本页
B.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
C.本月
D.自本年初起至本页末止 B 18.下列记账错误中,适合用“除2法”进行查找的()。
A.数字顺序错位
B.相邻数字颠倒
C.记反账
D.漏记或重记 C 19.某企业用现金支付职工报销医药费35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应付福利费”53元,贷记“现金”53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B 20.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记账时文字或数字发生笔误引起的错误应采用()进行更正。
A.划线更正法
B.重新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A 21.某企业通过银行收回应收账款8 0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记为6 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重编正确的收款凭证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D 22.企业材料总账余额与材料明细账的余额进行核对属于()。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表核对
D.账实核对 B 23.红字更正法的主要优点是()。
A.清晰明了
B.避免账户的借贷发生额虚增 C.减少更正错账的手续
D.节省工作时间 B 24.记账人员记账后发现某笔数字多记了36;他用“除9法”查出是将邻数记颠倒了,则下列数字中,记错的数字可能是()。
A.85
B.46
C.73
D.27 C 25.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后,发现所依据的记账凭证中使用的会计科目有误,则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涂改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 26.企业结账时()。
A.一定要原始凭证
B.不需要原始凭证
C.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原始凭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27.下列账簿中不可以采用活页式账簿的是()。
A.现金日记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生产成本明细账 A 28.日记账的最大特点是()。
A.按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账户
B.可以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C.随时逐笔顺序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发生额并逐日结出余额
D.主要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余额 C 29.()的目的是为了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正确、完整。
A.过账
B.结账 C.转账
D.对账 D 30.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A.原始凭证
B.经济合同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31.将账簿划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的依据是__________。
A.账簿的登记方式
B.账簿的用途
C.账簿登记的内容
D.账簿的外表形式 B 32.若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记帐时将1100元误记为110元,更正时应采用_____。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全数)冲销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部分)冲销法
C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账簿按用途分为()。
A.序时账
B.分类账 C.备查账
D.总账 ABC 2.会计账簿按外形特征分类,可分为()。
A.多栏式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活页式账簿
D.卡片式账簿 BCD 3.关于会计账簿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B.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C.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D.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ABCD 4.可采用三栏式的账有()。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预提费用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应付账款明细账 ABD 5.下列账簿中—应采用多栏式账簿的有()。
A.物资采购明细账
B.生产成本明细账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 AB 6.下列账簿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有()。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BC 7.记账错误主要表现为漏记、重记和错记三种。错记又表现为()等。
A.会计科目错记
B.金额错记
B.记账方向错记
D.以上三个全对 ABCD 8.常用的错账查找方法有()。
A.顺查法
B.抽查法
C.逆查法
D.偶合查 ABCD 9.下列错账,适用于“除9法”查找的有()。
A.发生角、分的差错
B.将30 000元写成3 000元
C.将400元写成4 000元
D.将76 000元写成67 000 元 BCD 10.下列错账更正方法中,可用于更正因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有()。
A.划线更正法
B.差数核对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D 11.下列对账工作中,属于账账核对的有()。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B.总账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的核对
C.应收款项明细账与债务人账项的核对
D.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明细账的核对 ABCD 12.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
B.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固定资产数与固定资产实物核对 C.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结存数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 D.原材料总账账面余额与原材料明细账账面余额核对 ABC 13.关于结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账账户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B.现金日记账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C.应收账款明细账应在每次记账后随时结出余额
D.年终应将所有总账账户结计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ABCD 14.下列账簿中,可以跨连续使用的有()。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固定资产卡片账
D.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BCD 15.活页账的主要优点有()。
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C.可以防止记账错误
D.便于分工记账 AD 16.企业会计实务中,采用订本式的账簿有()。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现金日记账
D.原材料总账 ACD 17.在账务处理中,可用红色墨水的情况有()。
A.过次页账
B.冲账
C.账簿期末结账划线
D.结账分录 BC 18.下列各账户中,需要在年末将余额过入下一年开设的新账中的是()。
A.管理费用
B.银行存款
C.固定资产
D.生产成本 BCD 19.账簿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A.序时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分类账簿
D.备查账簿 ABC 20.下列符合登记账簿要求的有()。
A.可以用圆珠笔记账
B.应按页逐行登记,不得隔页跳行
C.日记账要逐笔逐日登记
D.所有账簿都应逐笔逐日登记 BC
三、判断题
1.会计账簿的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检查、分析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
2.各单位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
()√
3.活页式账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
()√
4.多栏式账簿主要适用于既需要记录金额,又需要记录实物数量的财产物资明细账户。
()×
5.日记账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总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汇总登记。
()√
6.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收付款凭证。
()×
7.现金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不必单独设置现金日记账,可以银行对账单或其他方法代替现金日记账,以简化核算。
()×
8.在物资采购明细账中,如果同一行内借方、贷方均有记录,则说明该项交易已处理完毕,采购的物资已验收入库。
()√
9.总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以保证总账记录的安全和完整。
()×
10.会计账簿登记中,如果不慎发生隔页,应立即将空页撕掉,并更改页码。
()×
11.原材料明细账的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不必将本页的发生额结转次页。
()√
12.记账时,如果整张的记账凭证漏记或重记,就不能采用偶合法查找,只能采用顺查法或逆查法逐笔查找。
()√ 13.如果发现以前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金额有错误并已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差错,也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 14.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时的笔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15.根据具体情况,会计人员可以使用铅笔、圆珠笔、钢笔、蓝黑墨水或红色墨水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
16.在期末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出现错误,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17.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各种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进行核对。
()×
18.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计月末余额,不需结计本月发生额。
()√
19.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其余额结转下年的方法是:将余额直接记入下一会计新建会计账簿同一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20.企业结账后,更换下来的账簿,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会部门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
21.已归档的会计账簿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批准后可以提供复印件。()√
22.为了明确划分各会计的界限,终了各种会计账簿都应更换新账。()×
23.任何单位,对账工作至少一年进行一次。
()√
24.在每个会计期间可多次登记账簿,但结账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年终结账。()√ 25.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并已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26.现金日记账必须要采用订本式账簿。
()√
27.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28.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还未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
29.已归档的会计账簿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可以出借,但应尽快归还。
()×
30.账簿按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
第九章
财产清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各项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并随时结出余额的制度是()。
A.实地盘存制 B.应收应付制 C.永续盘存制 D.现金制 C 2.对于财产清查中所发现的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财会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依据的原始凭证是()。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盘存单 D.入库单 B 3.下列凭证中,不可以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是()。
A.发货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收料单 D.差旅费报销单 B 4.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抽查盘点 B.技术推算 C.核对账目 D.实地盘点 C 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账户。
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所有者权益类 B 6.某企业期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 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 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为83 925元,则该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是()元。A.82 425 B.80 000 C.83 925 D.24 250 C 7.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A.存在应付账款 B.存在应收账款 C.存在外埠存款 D.存在未达账项 D 8.下列项目的清查应采用向有关单位发函询证核对账目的方法的是()。
A.原材料 B.应收账款 C.实收资本 D.短期投资 B 9.下列财产物资中,可以采用技术推算法进行清查的是()。
A.现金 B.固定资产 C.煤炭等大宗物资 D.应收账款 C 10.下列情况中,适合采用局部清查的方法进行财产清查的是()。
A.年终决算时 B.进行清产核资时
C.企业合并时 D.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D 11.对现金清查要采用的方法是()。
A.查询核对法 B.抽查检验法 C.实地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C 12.某企业遭受洪灾,对其受损的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属于是()。
A.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D 13.某企业本期盘亏的材料已查明原因,属于自然损耗,批准处理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B.借:原材料
贷: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借:管理费用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 14.当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应采用()。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实地清查
A 1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登记()。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B.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毁损 D.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D 16.采用永续盘存制,平时对财产物资账簿的登记方法应该是()。
A.只登记增加不登记减少 B.只登记增加,随时倒挤出算出减少 C.既登记增加,又登记减少 D.只登记减少,不登记增加 C 17.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保管人员的责任造成的,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C 18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A 19.月末企业银行存款的实际可用余额应是___________。
A.银行对账单上所列余额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C.用冲销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用补入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有()。
A.年终决算之前 B.清产核资
C.单位撤销、合并 D.资产重组或改变隶属关系 ABCD 2.财产清查按清查时间可分为()。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AC 3.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流动资产盘亏或毁损数,根据不同的原因,报经批准后可能列入的账户有()。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ACD 4.实物财产清查常用的方法有()。
A.实地盘点法 B.抽查盘点法 C.技术推算盘点法 D.核对账目法 ACD 5.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在()时进行。
A.季末结账 B.月末结账 C.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 D.发生非常损失 CD 6.下列可作为原始凭证,据以调整账簿记录的有()。
A.现金盘点报告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盘存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ACD 7.财产清查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BD 8.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的有()。
A.固定资产 B.库存商品 C.银行存款 D.现金 ABD 9.企业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
A.实地盘存制 B.收付实现制 C.永续盘存制 D.应收应付制 AC 10.企业未达账项有()。
A.企业已收,企业未收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ABCD 11.正确合理地组织财产清查的意义在于()。
A.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B.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C.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D.健全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ABCD 1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反映()。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损失 B.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损失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D.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盘盈 AD 13.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有()。
A.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B.财产物资收发的计量错误 C.财产物资的毁损 D.账簿的漏记、重记 ABCD 14.永续盘存制的主要优点有()。
A.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又记录其减少 B.能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C.便于加强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 D.只记录增加,不记录减少 ABC 15.实地盘存制的不足有()。
A.不便于加强存货的管理 B.不能随时结出账户的账面余额 C.核算工作比较复杂 D.不适用于大宗材料的管理 AB
三、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全面清查是定期清查,局部清查是不定期清查。()×
2.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记账错误和未达账项所造成的。()√
3.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同时将未达账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4.对于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审批前先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审批后转入有关账户。()√ 5.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应是银行对账单上列明的余额。()×
6.“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7.财产清查就是对各种实物财产进行的清查盘点,不对往来款项进行清查。
()×
8.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均应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进行。()×
9.未达账项是指银行已经记账,而企业尚未接到有关凭证而尚未记账的款项。
()×
10.清查盘点现金时,出纳员必须在现场。()√
11.对实物财产清查时,主要清查数量,同时也要检验质量。()√
1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即指账务处理。()×
13.现金清查结束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
1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15.实物财产的“盘点报告表”可以作为记账和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
16.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7.企业的未达账项只存在于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存在未达账项。()×
18.财产清查只清查实物性质的财产,不清查货币性资产。()×
19.通过财产清查,便于正确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额,发现财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在某一时点上,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等是正常的,并不一定存在错误。()√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为()。A.账簿组织 B.账务处理程序 C.会计报表组织 D.会计工作组织 B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D.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B 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B.采用单式记账的单位
C.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D.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 C 4.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A.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总账的格式不同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B 5.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是()。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6.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比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增设了()。A.原始凭证汇总表 B.汇总原始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汇总记账凭证 C 7.既能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减轻总账登记工作,又能明确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便于查账、对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B 8.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不能对发生额进行试算 D.不便于查账、对账 D 9.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10.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查账、对账 C 11.特定的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特定的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A.会计核算前提 B.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或形式 C.会计核算方法 D.会计核算原则 B 1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A.原始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记账凭证 D 1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账户对应关系不明确 B.不便于试算平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采用计算机处理 A 1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不能体账户的对应关系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D 15.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之处是()。A.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B.记账凭证汇总的方法相同
C.汇总凭证的枨相同 D.都需要对记账凭证的资料进行汇总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小 B.账务处理程序简明,容易理解
C.总分类账登记详细,便于查账、对账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大型企业 BC 2.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大大减轻总账的登记工作 B.可以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C.能明确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D.适应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企业 ABD 3.在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下列可以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 A.记账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多栏式日记账 ABCD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方面除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外,还应设置()。
A.科目汇总表 B.汇总收款凭证 C.汇总付款凭证 D.汇总转账凭证 BCD 5.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量相对较小 B.便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AC 6. 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相同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有()。A.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C.登记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账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7.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 B.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C.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便于核对账目 ACD 8.科目汇总表的特点有()。
A.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B.根据原始凭证归类编制 C.可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 D.可起试算平衡的作用 ACD 9.科目汇总表的缺点有()。
A.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B.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较大 C.加大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不便于查、对账目 AD 10.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能减少登记总账工作量的是()。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转账凭证编制法 D.科目汇总表编制法 CD
三、判断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2.编制财务报表也是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之一。()√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但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较大。
()
√
5.汇总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的汇总方法基本相同,两种账务处理程序基本也相同。()×
6.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登汇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记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8.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均应根据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账。
()
×
9.汇总记账凭证账户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1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关心企业的盈利情况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A.企业股东 D.货物供应商 C.企业职工 D.企业债权人 A 2.最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利息能力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A税务机关 B企业的债权人
C.企业股东 D.企业职工 B 3.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A.现金流量表 B.利润表
C.资产负债表 D.利润分配表 C 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A.期间 B.时期 C.时间 D.日期 D 5.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
A.收益率高的资产排在前 B.重要的资产排在前 C.流动性强的资产排在前 D.非货币性资产排在前 C 6.根据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是()。
A.报告式 B.账户式 C.多步式 D.单步式 B 7.在利润表中,从利润总额中减去(),为企业的净利润。A.提取公益金 B.股利分配数 C.提取盈余公积数 D.所得税费用 D 8.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D 9.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不需要对外报送的报表的是()。A.利润表 B.企业成本报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B 10.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相应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A.预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应付账款 D.货币资金 B 11.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多个账户期末余额相加填列的是()。A.存货 B.应收账款净额 C.固定资产净额 D.累计折旧 A 12.某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为140000元,贷方余额合计为36500元,“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80000元,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340元,则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应是()。A.140000 B.103160 C.159660 D.123500 C 13.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指()。
A.企业库存现金 B.企业银行存款
C.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D.广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D 14.下列只需要在报送的会计报表是()。A.利润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分配表 D.资产负债表 C 15.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附表的是()。A.现金流量表 B.成本报表 C.利润分配表 D.利润表 C 16.下列报表中,大部分项目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C 17.如果应付账款帐户所属的明细账中有借方余额,其借方余额数应填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是()。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D 20.下列属于静态报表的有()。A.资产负债表 B.财务状况变动表 C.损益表 D.利润分配表 A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会计报告分为()。
A.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年财务会计报告 D.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ABCD 2.企业会计报表按其报送的对象分为()。
A.对内会计报表 B.静态会计报表 C.对外会计报表 D.动态会计报表 AC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有()。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财务会计报告 D.财务会计报告 ABC 4.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每月终了都需编制和报送的会计报表有()。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AB 5.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有(A.真实可靠 B.相关可比 C.全面完整 D.编报及时 ABCD 6.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内容有()。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物资采购 D.库存商品 ABCD 7.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B.企业所承担的债务
C.企业利润的形成 D.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及其结构 ABD 8.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分步计算的利润指标有()等。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ABCD 9.下列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ABC 10.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计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会计报表说明书 ABC 11.下列关于利润分配表说法正确的有()。
A.利润分配表是一个主表 B.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C.利润分配表反映了企业利润分配情况 D.利润分配表反映了利润的形成情况 BC 12.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能以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有()。A.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货币资金 D.存货 BCD 13.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应根据()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A.应收票据 B.现金 C.备用金 D.银行存款 BD 14.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附表的有()。A.管理费用明细表 B.资产减值准备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利润分配表 BCD 15.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分析计算填列。
A.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B.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C.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D.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ACD
三、判断题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报表。()×
2.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3.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做的解释,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 4.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5.报告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重要性排列的。()×
6.根据利润表,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状况,了解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变化趋势及获利能力。()√
7.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年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8.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各项目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由弱到强排列的。()×
9.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与股东的债权人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无关。()×
10.利润分配表最后项目“年末未分配利润”数应该与年终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数一致。()√
11.“预提费用”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与“待摊费用”项目合并填列。()√
12.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所以资产负债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13.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的。()√
14.利润表是根据损益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的。()√
15.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桥梁。()√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会计规章 A 2集中核算方式是把()主要会计核算工作都集中在企业一级的会计部门进行。A.整个企业 B.企业某些重要部门 C.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 D.各职能管理部门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由()制定和颁布。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财政部 D.各级财政部门共同 B 4按照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是()。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C 5在我国代表国家对会计工作行事职能的政府部门是()。A.国务院 B.审计部门 C.财政部门 D.税务部门 C 6下列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第2层次的是()。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政府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 8.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负责的单位负责人应当是()。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A 9.不属于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条件的是()。A.有主管会计工作的经历 B.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C.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D.取得会计资格证书 A 10.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职条件是().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B。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C.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 C 11.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一定时间以上的经历。该经历的时间是()。
A.2年 B.5年 C.4年 D.3年 D 12会计机构负责人因调动工作或离职办理交接手续的,负责监交的人员是()。A.单位领导人 B.外部中介机构的人员 C.人事部门负责人 D.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A 13.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A.其他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其他管理人员 B 1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A.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报告 B.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C.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 D.总会计师报告 B 15.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初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
A.每年不少于20小时 B.每年不少于24小时 C.每年不少于48小时 D.每年不少于72小时
B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A.签名或盖章 B.签名
C.盖章 D.签名并盖章 D 1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A.予以退回,并按照规定更正、补充
B.向单位负责人请示,并按其签署的意见处理 C.由出具单位重开
D.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A 18.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最短的年限为()。A.3年 B.2年 C.4年 D.5年 A 19.连续3年未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A.接受罚款处理 B.接受通报批评 C.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D.撤职处分 C 20.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是()。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出纳
C.稽核 D.会计档案的保管 A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不能够兼管的工作是()。A.稽核工作
B.固定资产卡片的登记工作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D.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ACD 2. 我国会计法规的基本构成包括()。
A,会计法律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准则 D.会计制度 ABCD 3.账目核对也称对账,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程序,一般包括()。A.账实核对 B.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表核对 ABC 4.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其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项核对,检查是否一致,检查的内容包括()。
A.时间 B.编号
C.内容 D.金额、记账方向等 ABCD 5.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有关人员签章,这些人员主要包括()。
A.内部审计人员 B.总会计师
第四篇:基础会计学论文
浅谈会计监督职能
摘 要:会计监督,就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1.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因此具有基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会计监督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不但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还审查它们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规定和计划,从而全面完整地监督每一项经济活动,它是外部监督的基础,其它监督形式都是在会计监督之后借助会计已监督过的资料进行再监督。
2.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会计主要使用货币度量,并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总体监督经济活动。
3.以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法规为约束,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会计监督是借助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所赋予的权力,因此,这种监督具有强制性。《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人员实行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其它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如有拒绝、隐慝、谎报等情况,则属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对会计监督存在的误解
1.把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为一谈。建国后,我国长期没有审计机构,会计人员被赋予了监督的权责,兼代审计职能。1983年重建审计机构至今,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对企业全面进行合法性审计,使得客观上仍是让会计发挥审计作用,以至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混淆。而实际上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
2.把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混为一谈。我们知道,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是本质不同的两项工作,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的筹集、投入和分配进行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管理活动。会计管理则是以价值信息为主要形式服务并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职能。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
2.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保证会计工作秩序不乱。
第五篇:“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4.“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25.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制造费用”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28.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1.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32.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33.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34.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35.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36.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37.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38.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9.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40.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
41.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42.联合账簿: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4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张帐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
44.总账:是指按总账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账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总括的核算,提供总括性指标。
45.明细账:是指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分类账的经济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核算资料。
46.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47.结账:(理解)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48.帐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49.帐帐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50.帐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51.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帐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帐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序。
52.日记总账:是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账簿,是将全部科目都集中设置在一张帐页上,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登记,月末将每个科目借、贷方登记的数字分别合计,并计算出每个科目的月末余额。
53.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54.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计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55.实地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56.未达帐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57.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的书面文件。
58.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静态。
59.损益表:亦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60.会计工作的组织: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