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2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7: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鼠之谜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鼠之谜2》。

第一篇:旅鼠之谜2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设计者:班俊英

(郑重声明:本设计所有权归著作人及出版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利用本设计进行营利活动,更不得进行网络传播,一经发现,将诉诸法律,严肃处理。)【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知识,培养多角度阅读探究能力。

2.内容探究—文体探究—启示探究—迁移应用,读写结合。3.人类应注意调节自我,维护生态平衡,以求与自然和谐发展。【教学重难点】

1.文体探究。2.启示探究。【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看图猜物,导入新课

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对了,这是北极旅鼠。想知道它有什么令人类难解的疑团吗?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

二、通读课文,探究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教师点拨示例:

1.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介绍旅鼠之谜的科学小品。2.这是一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章。3.这是一篇以给人以警醒、启示的文章。4.这是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文章。

5.这篇文章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A、繁殖能力惊人;Β、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С、死亡大迁移。

三、跳读文章,探究文体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兼有记叙文与说明文的特点。1.从记叙文的角度衡量 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事情的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丹尼斯奥秘。

事情的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小结: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特殊之处:

⑴所记叙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完全是关于旅鼠的故事。⑵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2.从说明文的角度衡量

(1)从表达方式看,旅鼠知识的介绍是典型的说明性语言。

(2)将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提取并连接起来,就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 知识的说明文。

小结: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记叙文和说明文杂交品种,或叫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

四、发散思维,探究启示

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点拨:

1.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在它们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2.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3.“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明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4. 丹尼斯等科学家远离家乡,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的科学精神与 献身精神。

5.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 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6.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 势。

7.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五、迁移应用,读写结合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例: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还生长着一种狐狸,以旅鼠为生。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中国的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每当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资料宝藏】

1.北极旅鼠

北极旅鼠是北极草原的“主人”,是北极生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北极的生态,可谓举足轻重。旅鼠的繁殖能力令人震惊:30天左右便要当父母(有的才14天),一胎最多可生12只,20天就可成熟;如果一只旅鼠从春天开始生育,到秋天就可以养育出几十万只旅鼠!旅鼠属草食动物。北极的草长得极慢,旅鼠太多,就会出现粮食危机,更可怕的是,如果把草都吃光,北极的生态平衡将受到彻底破坏。旅鼠的天敌主要是北极狐和猫头鹰,它们的发展将随着旅鼠的多少而自我调节,尽管如此,它们的繁殖速度远远比不上旅鼠,旅鼠在数量非常多的时候,会将自身的颜色从灰黑色演变成橘黄色以吸引天敌来平衡自身的数量,虽然如此仍然无济于事——旅鼠实在太多了,对于北极狐和猫头鹰来说已经是供大于求,“产品”严重过剩。此时,旅鼠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它们的选择是——集体自杀!

这样的情景在北极经常上演——

旅鼠集合起来,然后朝一个方向——大海——集体迁移。途中还有更多的旅鼠加入,队伍越来越壮大,整个北极草原简单就是旅鼠的天下,北极草原长的不是草而是移动着的旅鼠!它们义无反顾,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浩浩荡荡,前仆后继,直抵大海。来到海边便毫不犹豫地跃入大海,几百万只旅鼠抱成一团,在海水里翻来滚去,直至全军覆没„„

如此壮烈的场面在人类是不可能存在的。人类虽然有些民族或组织、团体为某种目的而集体自杀,但绝对不是因为人口爆满的原因,他们的集体性自杀与生态平衡丝毫建立不起关系。多数情形下,人类是理性的,在处理生态问题方面采取另外的措施,当感到自身的人口数量过多时,会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来理性地限制生育。旅鼠没有政府,不会发明计划生育的政策,一切都是天然的——天然地生,天然地死。条件恶劣时存活的少,风调雨顺时就生的多。生方面完成没有节制,能生多少生多少,任其自然。数量一多,大自然就承受不了,必须减少数量,于是,它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改变毛色以吸引天敌来帮助调节数量,二是通过极端的集体自杀行为行之有效地控制数量。据说,参加自杀是全部的旅鼠,但途中会有一些旅鼠留下来,它们似乎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而担当起繁衍生息的重要使命。

作为旅鼠的重要天敌之一的北极狐,也进化出自杀的绝活:当北极狐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它们就生一种叫做“狂舞病”的怪病,得病的北极狐会疯狂地跳舞,直至累死为止。这似乎是对旅鼠集体自杀的支持,其实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北极狐知道自己的数量已经多到足以威胁生态平衡了。

动物的灵性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理解与亲近之上,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使命、懂得自身数量对生态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数量的措施更能体现出动物的真本领。存活于自然则要保护自然,让一切和谐发展。永久生存之道,被这些生灵演绎得如此完美,人类回头看看自身会不会感到脸红?无穷尽地向自然索取,为一己或一代人之利而不顾自然法则的行为,与旅鼠的变更毛色、集体自杀的行为相比,人类是何其渺小!

但人类是万能的,如果人类可以定居北极,毫无疑问,旅鼠不会再自杀了——本就脆弱的北极生态,一旦有人类涉足,一切都要改写。

2.拓展阅读

生存智慧 张平 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断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种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感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充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的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它生物还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臵,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选自《读者》2003年第10期)

第二篇:旅鼠之谜(推荐)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速读课文,学会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把握本文的文体特征,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无穷的探索空间,无穷的精神启发。我们要感谢自然,感谢她给予我们的这一切。在这神秘的自然里有许多让我们震惊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二 文常和字词 1.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1982年去南极,1991年独闯北极,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2. 字词

媲(pì)美 挑衅(xìn)膨胀 歧途(qi)迁徙(xi)繁衍(yan)迷惘(wǎng)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徘徊(huái)三 整体感知

1大家对老鼠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对于旅鼠同学们有什么了解?我来提三个简单的问题。

问题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师明确:旅鼠生活在北极草原上。

问题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样?

明确:课文第四段“除了颜色深一点,与田鼠没什么明显的区别。黑色的绒毛,尖尖的嘴巴”

问题三:旅鼠主要以什么为食?

明确:课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细心的学生能在预习时留意到,学生没有注意的需要教师指出)

2刚才我们通过三个简单的问题对北极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更多地来了解旅鼠。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旅鼠有几个奥秘?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旅鼠的这几个奥秘,并在文中划出相对应的语句。明确:旅鼠有三大奥秘,第一大奥秘:繁殖得很快。

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想自杀似的;

第三大奥秘:旅鼠死亡大迁移。3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旅鼠的三大奥秘可不可以互换。

明确: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每个奥秘都在前一个的基础和前提下,体现了说明文严谨的逻辑性。

四 问题探究

1刚才我们分析的旅鼠的三大奥秘都是在丹尼斯叙述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们看看在听丹尼斯叙述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表现和疑问。在听到旅鼠的三大奥秘时,“我”是怎样的表现?

明确:“我”的表现: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我”与丹尼斯的一问一答之间,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2旅鼠之谜没有解开,但是最后文章留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全班齐读最后一句“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1)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句话说明了现在世界的哪方面问题?

明确:人口问题。(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可能会多说一些情况)(2)同学们说说人口问题会带来其他什么问题?

明确:人口问题还会带来其它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口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我们向自然索取更多会造成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破坏更严重,环境更加恶劣。现在我们的气候反常也是跟人口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上一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的消逝也跟人口增长有关。

(3)有同学在担心,我们会不会也走上旅鼠的道路。请同学们相互之间讨论人类到底会不会也走上旅鼠的道路

明确:当然是不会的。我们人类是拥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我们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例如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大家平时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的一些相关报道,我们也在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遏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现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寻找方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大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五 合作探究

整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下面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这篇文章,(1)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这篇文章体裁比较特殊,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把旅鼠的相关知识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呈现出来,又有故事情节,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写作启示:文无定法。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第三篇:《旅鼠之谜》

教案《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连想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从而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问题。内容前显,但带给人们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图片导入,阅读课文,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3、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体)。

4、讲述自然界还有那些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5、课堂练笔:把你这堂课的收获、感想写下来,注意推敲词句。教学目标

1、概括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2、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3、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杂交体)。

4、培养学深热爱科学,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课堂练笔。

教学重点:

1、概括旅鼠三大之谜。

2、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教学难点: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教学可是: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访旅鼠图片)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产生探索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写了旅鼠的三大之谜。这些内容集中在课文的那几个段落?7至17段,这三大之谜是通过丹尼斯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这几个段落。朗读时要注意旅鼠之谜的句子。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旅鼠三大奥秘,要求语言要准确、见解。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约百万只后代。(2)能控制繁殖,一旦过多,就停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3)周期性死亡大迁移,汇成数百万的队伍,葬身大海。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美国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2)想一想,说一说在本文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启示?

a、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相新的平衡转化。

第四篇:旅鼠之谜

八年语文13《旅鼠之谜》学案

主备:张春莉

副备:刘海燕 栾洪娟

审核:

设计时间:2014.3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理解旅鼠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启示。3.把握本文的文体特征,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难点】

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一、课前准备

1、作者简介: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1982年去南极,1991年独闯北极,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2、旅鼠简介:北极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毛色灰黑,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旅鼠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

3、朗读课文,整理生字词:(1)字:

(2)解词:

媲美:

挑衅:

笃信: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前赴后继:

道听途说:

二、自学提示:(1、2题自主完成,3、4题小组讨论解决)

1、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①先找到原文中带有标志性的文句,明确每个奥秘的位置;②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利用关键字句进行概括;③尽量应用课文的词句。④请画在书上。

2、纵观全文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3、你从课文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4、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因为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旅鼠的知识,有人说是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你同意哪种观点,或者你有新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三、交流释疑

四、夯实基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挑衅.()

迷惘.()

笃.信()

滑稽.()

啮.齿()

徘徊..()

苔藓.()

乱窜.()

pì()美

qí()途

迁xǐ()

繁yǎn()

焦zào()

东跑西diān()

ráo()有兴趣

相fǔ()相成

五、作业

1、除了旅鼠以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2、完成《能力培养》第13课。

第五篇:旅鼠之谜 教案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旅鼠的奥秘。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2.用生动的语言叙述科学知识 情感目标:1.引发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给人的启示。课时设计 1课时

一、导入

1.展示北极冰雪、企鹅、北极熊的图片,北极旅鼠图片。

2.导言:这里有千年不化的冰雪;憨厚可爱的企鹅,高大威猛的北极熊。这里还有许多让科学家们魂牵梦绕的未解之谜。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首次北极点科考队总领队位梦华先生,一起来探索北极旅鼠的奥秘。

二、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三、速读感知

1.初读了解文意,圈点勾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1)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2.再读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教师可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语句。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1)繁殖力惊人之谜,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2)自我暴露之谜,旅鼠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死亡大迁移之谜,自杀仍不能减少数量,数百万只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鱼腹。

四、学生互动 设计问题:

①旅鼠为什么要自杀呢?

②旅鼠的数量过大,会导致什么问题?

③“如果我们人类也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绿树的道路”这样说有无道理?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思考题

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

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启示:

(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七、拓展迁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下载旅鼠之谜2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鼠之谜2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重点) 2.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难点)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

    《旅鼠之谜》教案(精选合集)

    《旅鼠之谜》教案 篇一:旅鼠之谜公开课教案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课文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领会文章给人......

    《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

    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

    旅鼠之谜 教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旅鼠有哪些谜;通过深入细读,具体分析旅鼠之谜。 2.通过删写,了解说明文的过渡与衔接特点,并通过顺序的......

    《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宁国中学初中部 万华 教学目标: 1.通读文章积累文中丰富的词汇。 2.阅读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 3. 了解科学小品文创新的表现形式。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

    旅鼠之谜.教案doc[模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培养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

    说明文旅鼠之谜

    旅鼠之谜 旅鼠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它极其寻常,却又神秘莫测。 惊人的繁殖能力 旅鼠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幼崽只需20多天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