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曾无虚岁();向使()视秦也无异也()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b.(1)(3)(6)
c.(1)(2)(3)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第二篇: 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③泪()牧以?()诛
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散约败
(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
②()粮而景从
③悉使()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尽之标
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
(①赢 ②赢 ③赢 ④殆 ⑤怕 赔)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 父
焉
覆
②思厥先祖 ③始速祸
④至于颠⑤其实百倍;
(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速——迅迅,快。④颠覆——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⑤其实——连词-(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盖失强援()
○4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5弊在赂秦()
○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7或曰:“六国„„”()
○8或未易量()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10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爱惜○2吝惜○3发语助词(表原因)○4大概○5弊病○6困顿(失败)○7有人○8或许○9拿用○10凭借)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提问:
○1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2.诵读第2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提问: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诵读第3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五国既丧”。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有赞扬,有批评。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号?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4.诵读第4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提问: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5.诵读第5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第三篇:《六国论》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齐读第三段。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齐读。a.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
第四篇:优秀教案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
[教学目标 ]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正音:
赂(lu)
率(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jue,他的)
洎(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
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背诵第一自然段。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9.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第 二 课 时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齐读、背诵。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韩
第五篇:《六国论》教学设计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课件显示)【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节选)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曾无虚岁();向使()视秦也无异也()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C.(1)(2)(3)
D.(4)(6)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他观点的局限性是。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