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折纸活动说课稿
儿歌《样样蔬菜我都爱》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的说课题目是幼儿园大班艺术折纸活动——《会说话的纸偶》。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解说其教学设计。
一、说内容
折纸《会说话的纸偶》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内容。这次活动能让幼儿认识几种蔬菜的颜色和外形特征,发散幼儿思维能力,能触类旁通地想到其他蔬菜的外形特征。通过朗读儿歌,对蔬菜产生兴趣,并喜欢吃蔬菜。
二、说对象
(学情分析)因此,难点为能根据蔬菜的特点做相应的动作;乐意去尝试不喜欢吃的蔬菜。
三、说目标
(指南分析——依据)由此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一)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儿歌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知识和能力:通过朗读儿歌掌握部分蔬菜的外形特征,背诵儿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参加儿歌活动,对各种蔬菜的外形产生兴趣,喜爱吃蔬菜。
四、说方式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式如下:
(一)导入主题,初次欣赏
观察蔬菜图片说出其相应的蔬菜外形特征。
(二)诵读儿歌,再次欣赏
老师教读儿歌,幼儿根据老师的启发对儿歌内容进一步了解。
(三)开展游戏,活动巩固
五、说策略
教学中运用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学生运用活动学习法,体现了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说意图
教学活动延伸为引导幼儿观察除儿歌外其他蔬菜外形的了解,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编儿歌和用肢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并愿意尝试吃一些自己不喜欢吃的蔬菜。
七、说调控
八、说评价
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儿歌《样样蔬菜我都爱》的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法,即:通过儿歌诵读,肢体表现及平时吃蔬菜的喜爱程度来检验幼儿对儿歌的掌握。我的说课完毕,敬请指正,谢谢。
第二篇:折纸说课稿
激发兴趣导参与,激活经验促建构
——《折纸》说课设计
一、突出目标学情说教材。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学会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教学重点、关键。
1、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2、关键:理解通分后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理。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纸片、水彩笔、剪刀。
二、突出价值引领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我们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活学生的探究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突出自主建构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尝试、推导、概括形成计算法则。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四、突出互动共促说流程:
(一)再现生活,游戏引入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背景音乐。
2、师:羊村村长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看它们的动画片,想邀请我们去羊村参观,想去吗?让我们开着满载口算题的火车出发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调动了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使其在课始便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激发兴趣,活动促参与
课标指出:学习是自主的高效活动。学习是基于一定起点的活动,教学活动以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积极体验学习过程,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情境:
师:羊村大门口张贴着什么呀?
(羊村公告:今天羊村要举行趣味竞赛活动,为防止灰太狼进入破坏,凡进入羊村的朋友在参加“折纸活动”后方可取得入村通行证。)
2、师生共同折纸。
3、展示学生作品。
4、根据折纸活动情况,列出自己喜欢的算式。
5、给所列的算式进行分类。
6、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发挥“鲶鱼效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多样展示、尝试解决、合理分类、感悟方法”等丰富的“脚手架”中触摸知识原型,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是活动化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学生适宜的活动,学生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三)激活经验,合作中探究
1、合作尝试,探索算法。(合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道你们喜欢的算式,试一试。)
2、反馈交流,展示算法。
3、规范建构,内化知识。师生共同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应用练习,接受挑战。(1)指名板演。(2)全班交流。
(本环节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北京,以“尝试探索、交流展示、规范建构“的流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通过交流、反馈,使他们的自主建构在活动中不断得到自我修正。同时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促进学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层层递进,深化求拓展
1、健康体检。
师: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所有要进村的朋友都要接受健康体检。
2、“爬山比赛”。
师:进入到羊村,大家高兴吗?—原来羊村正在举行登山比赛,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3、“探索实验”。
师:参加完了运动会,村长邀请我们跟他一起去实验室,研究一些有趣的算式。(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我们一游戏的形式设计层层递进的练习,既满足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展示创造力的舞台,使其成为知识拓展的有效载体。此环节对一个或几个有共同点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指导中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特点,实现因材施教。)
(五)回顾反思评价,交流梳理促建构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总结时,我们设计问题“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或者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回顾反思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二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问题
1.“小班化”团队教研如何开展活动?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集体备课,互动研讨
运用知识网络,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2.你所认为的“小班化”学习方式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的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自己对学习具有支配、控制权利的条件下,主动学习、寻求发展的一种活动。
(1)游戏教学法。(2)辩论教学法。(3)创设情境法(4)开展竞赛法。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三、探究学习的方式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2.引导独立探究
3.组织合作交流
4.解决实际问题
5.开展评价体验
3、小班化教学的特点、背景:小班是相对于大班及超大班而言的,是能进行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开展的有效教学活动的班生数规模较小的班级教学单位。小班化教学是建立在素质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是充分发挥小班本质特征的教学模式、方法、策略的一种教学形态。小班化教学的学习主体性加强,教学元素有效组合,师生活动密度、效度增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大班折纸活动帆船说课稿
大班折纸活动帆船说课稿
2011级 早教班 郑茹男 学号 201151095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折纸。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认识和理解的。
一、说教材
1.活动背景《纲要》中艺术领域提出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以及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化的人和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读折纸符号,能看懂折纸图。
2.通过折纸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幼儿学会欣赏他人、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博爱之心。2.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基本的折纸符号,看懂简单的折纸图解。
2.细心、专心掌握折纸过程放入难点,跟着图解折出简单的折纸作品。3.活动准备 1.大海的图画一张。
2.彩纸每人两张,留有备用。3.帆船制作示意图。
4.带有各种图案的粘贴纸一张。
二、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针对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所以我用一张大海的图片吸引孩子。
2.观察指导法: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老师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突显出老师在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3.整合教学法:这种方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至于使幼儿学起来枯燥无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活动中以装饰活动为主线,与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的语言活动相融合。
此外,活动还将适时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对图片“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操作法、师生交流生生讨论等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1.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2.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3.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4.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第一环节: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出示一幅大海的图画,请小朋友欣赏,问小朋友画上有什么么?提出问题,大海空旷旷的,还上海能有什么呀?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第二环节: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老师决定在海上加帆船,老师没有带画笔,但老师有一些彩纸,小朋友能帮助老师折帆船然后放在画上吗?
第三环节: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教师交给幼儿基本的折纸方法。
教师在幼儿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幼儿认识折线(﹍﹍),箭头(↑),教给幼儿基本的折纸方法。
教师出示《帆船》的折纸示意图,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
(2)难点:第4步,向后折为这次活动的难点,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来辅助幼儿理解。
(3)帆船完成后教师帮小朋友在船上涂上胶,让幼儿自己把船贴到大海上。第四环节: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老师给幼儿肯定与表扬,在每艘船上贴上卡通贴纸,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活动延伸: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折纸的示意图,我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自己来进行折纸创作,好不好?
第四篇:《折纸青蛙》说课稿
《青蛙折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蛙折纸》。
一、说教材 “折纸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折纸是一门艺术,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展示、互赠自制“礼品”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与他人分享快乐、祝福他人的博爱之心。
3、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共同研究,感受折纸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看简单的折纸图解,跟着图解折出简单的折纸作品。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采用启发、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质疑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分为: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学习技法——实践操作 感受快乐——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四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通过自由折、创意说和学习折纸技法两个活动完成;第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开展看图解折,高兴玩和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两个活动来解决这一难点。下面就主要来介绍这四个活动的设计安排
活动一:自由折 创意说 1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折纸知识
并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己选择折纸作品。活动完后,在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折纸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折纸作品创编小故事、儿歌等 【设计意图】: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是在创意环节中,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活动二:了解并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
(在这一活动中注重做中学,让学生边看边用纸折一折,遇到学生会的就请同学来当小老师,更好的利用学生资源)
【设计意图】学生一边了解折纸线型、符号,一边亲自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达到了做中学。在这一环节中,我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即:学生自学、学生教、老师教。三种不同的方法都是根据学情而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效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资源。
活动三:看图解折、快乐玩
【设计意图】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折纸图解,请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分层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本堂课中都有所收获。学生用折好的青蛙进行跳跃比赛,用折好的小猪做头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折纸带来的乐趣。在互赠礼物、评价同学的折纸作品两个环节中,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了与人分享快乐。
活动四: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明白折纸不仅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彩纸去折,它在用料、制作方法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通过欣赏更多精美的作品,再一次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五篇:折纸活动
小班折纸活动:小狗的幸福一家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狗,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2、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加深对狗的认识,享受折纸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加深对狗的认识,享受折纸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小狗“贝贝”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实物导入
出示小狗“贝贝”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
2、出示折纸步骤图,以及折好的小狗,请幼儿仔细观察。
3、教师讲解折小狗的步骤,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折纸活动。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小狗,教师巡回指导。
5、折完小狗,请幼儿和老师把小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三)结束部分 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并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们到美工区,一起用胶水把折好的小狗贴到全家福上。
《有趣的绳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绳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长短粗细都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思维的精确性。重点:了解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及用途。难点:理解长短、粗细是相对的。活动准备:
1、活动室的屋顶吸着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拴着的气球。
2、多种材料的绳子头若干。
3、字卡“长”、“短”、“粗”、“细”。活动过程:
1、“够气球”,引起幼儿对绳子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屋顶上漂亮的气球,鼓励幼儿跳起来将气球够下来。
讨论:为什么有的气球能够着,有的气球够不着?(拴气球的绳子有长有短)拴气球的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颜色的?(毛线绳、棉线绳)。
2、认识几种不同材料的绳子,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几种绳子的样品(毛线绳、尼龙绳、麻绳、草绳、纸绳),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凭经验判断绳子的材料,并教幼儿认识几种不常见的绳子。
(2)幼儿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绳子,摸一摸,说出有什么感觉?(麻绳粗糙、塑料绳光滑、毛线绳毛绒绒的有弹性)(3)绳子种类扩散:除以上这些绳子,你还知道哪些?(钢丝绳、橡皮绳、铁丝绳)(4)讨论绳子的用途:启发幼儿回答,教师小结:(麻绳用于拉车、拔河,毛线绳用于织毛衣、翻绳,草绳用于捆菜,钢丝绳用于吊拉货物等)。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不同的绳子有不同的用途。
3、分类游戏。幼儿分组将杂乱的绳头按材料进行分类。
4、比长短、比粗细。教师出示“长”“短”两个大字卡,分别贴在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幼儿每人手中拿一根绳子,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拿长绳子的幼儿跑到左边去,拿短绳子的幼儿跑到右边去。
再启发幼儿与站在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绳子长的跑到或停留在左边,绳子短的也要跑到或留在相应的一边。通过多次比较,使幼儿体会“长短”“粗细”是相对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由选择玩绳类游戏:翻绳、毛线拼图、编绳子、系鞋带、跳绳等。
活动反思:
绳子是幼儿喜欢而熟悉的东西,绳子的多变性为幼儿发展认知能力提供了多种机会。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亲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类绳子的不同用途。通过运用绳子的两两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了长短、粗细是相对而言的。在游戏活动中,准备各种各样的绳类材料,使幼儿自由选择,发展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绳类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当中,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技能,儿歌的教学技能展示,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幼儿园,儿歌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表演和活动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
因此考生在遇到这类题目时,需要在试讲中多运用有效的儿歌教学方法把课讲活,加深考官的印象,如:朗读法、图画法、歌唱法、游戏法、表演法等。
朗读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爱。儿歌朗读,就是把书面上的儿歌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活语言。
图画法:
儿歌教学的图画法,即为儿歌配画,这也是近年来在儿歌技能的考查要求当中常考的,它是以儿歌内容,画出符合儿歌的图画。先学儿歌再配画,可以达到加深幼儿感性认识和对儿歌的理解、记忆,并很快的记住儿歌;也可结合绘本活动,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在试讲中巧妙运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很好的展示考生扎实的技能功底,给考官眼前一亮的感觉。
歌唱法:
幼儿园儿歌教学的歌唱法,是儿歌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音乐的启蒙教育。通过演唱儿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愿意参加儿歌咏唱,初步感受歌唱儿歌所表达的音乐之美和对儿歌的进一步理解。儿歌教学歌唱法可以采取齐唱、独唱、重唱、合唱,培养幼儿掌握歌唱的不同方法,感受不同的效果。通过学儿歌,唱儿歌,既培养了幼儿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幼儿演唱儿歌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儿歌教学。游戏法:
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儿歌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游戏活动中教授儿歌,它伴随着幼儿的活动游戏而吟唱,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幼儿边玩边唱,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在儿歌教学中加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在儿歌中开展游戏,极大的丰富了游戏内容,调动了幼儿学习儿歌兴趣,激发了幼儿学习儿歌潜能,促进了幼儿园儿歌教学。
表演法:
表演法就是根据儿歌内容,用表演形式表达儿歌的主题。通过表演,从而培养幼儿的肢体语言,丰富学习儿歌内容,加深幼儿对儿歌印象和记忆。
总之,儿歌教学法的运用在教学中作用是相当重要,考生在面试中合理的运用儿歌教学法将自己的经验结合理论,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试讲能力,才会在面试中有很好的发挥。
面试数学试讲:《串串香》
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时间:2014-06-17 14:22:34 点击:403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公益讲座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按交替规律排列物体,并能边操作边讲述。
2、通过观察范例和教师语言的引导,能发现实物交替排列的规律。
3、乐意制作串串香,感知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用橡皮泥捏的黄瓜、香蕉、冬枣、圣女果等,按交替规律串成两串“串串香”。
学具:橡皮泥做的水果若干,长竹签若干根,彩色木珠若干。幼儿用书,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观察串串香
教师推着插有串串香的推车边走边说:卖串串香啦,谁来买,谁来买?呦!这么多的小朋友要买呀,可我的串串香不多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制作串串香。
师幼共同观察串串香(按交替规律排列的香蕉、黄瓜串):看看这个串串香是怎么排队的?发现其排列规律:串串香是一个香蕉、一个黄瓜间隔排队的。
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讨论操作规则。教师:你想怎样串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在集体中讨论。
2、制作串串香
串串香:选择两种橡皮泥捏的水果按交替规律做水果串串香。
冰糖葫芦:用两种彩色木珠按交替规律做葫芦串。
3、展示串串香
请幼儿介绍自己串的什么?是怎么串的?欣赏幼儿作品,体验活动成功的快乐。
数学试讲:《五彩石头路》
活动领域:
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正确排序。活动前评析最近发现许多幼儿对排序不太了解,通过这堂课能有所进步。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再次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数学试讲:《认识球体》
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时间:2014-06-09 16:19:49 点击:456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公益讲座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4.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5.作操作材料,三个图例中,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6.活动结束。美术学科面试试讲《神奇的口袋》
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时间:2014-06-09 14:07:53 点击:684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公益讲座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
------------------
【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神奇的口袋的难点。在神奇的口袋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哪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哪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哪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哪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二、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三、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四、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小班美术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红、黄、蓝三色,初步激发幼儿对色彩感兴趣。
2、幼儿愿意用蜡笔进行涂画,感受涂鸦活动的乐趣。
3、幼儿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磁带(开火车音乐)
2、教具(蜡笔娃娃三个)
3、老师配班(穿红、黄、蓝三色衣服)
4、红黄蓝蜡笔、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开火车导入:“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和蜡笔娃娃玩游戏吧!”
2、认色游戏
(1)“看看有些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在家呀?”(2)“把红色蜡笔娃娃请出来。”
老师个别指导:你跟我一样吗?红娃娃,你好?你是红娃娃吗?把红娃娃找出来,嗯找对了,红娃娃,你好!(提示小朋友问好)红娃娃送回家 黄色、蓝色认识方法同上。
(3)“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呢?拿一个自己喜欢的蜡笔娃娃坐下来。”
a“和老师说说,你们喜欢什么颜色?”“请喜欢红色的宝宝象小猫一样走到老师身边来。”“告诉大家,们喜欢什么颜色?”(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类似)。b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相同)c请红色宝宝找穿红衣服的老师做游戏。请黄色宝宝找穿黄衣服的老师做游戏。请蓝色宝宝找穿蓝衣服的老师做游戏。
老师检查幼儿拿蜡笔颜色是否正确。然后搭成火车听音乐玩游戏:火车开得直直的,上小山坡啦,火车过小河啦,火车转个圈,过山洞,来到草地上等。
3、玩色游戏
(1)“蜡笔娃娃看见我们玩开火车的游戏,它也想玩,来,我们一起坐下来看看,它是怎么玩的?”
老师边示范边说:“红色的火车过小山了„„”“蓝色的火车钻山洞了,转圆圈了„„”“黄色的火车开过小河,来到草地上„„”
(2)“你们想和蜡笔娃娃玩开车的游戏吗?”幼儿用三色蜡笔进行涂鸦活动。
4、展示作品
(1)“蜡笔娃娃累了,把它送回家休息。”
(2)“拿着小火车上来,我们一起看看小火车开到哪里了?”
5、(放音乐)开火车活动室:“我们的小火车也开起来吧!”
科学试讲《小帮手》 活动目标、探索发现各种工具固定图书的方法。
2、进行简单统计,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
3、能积极参与装订图书活动,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活动重点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活动难点
学习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认识身边常用的工具。
教师准备:小鸭玩具手偶,图片、回形针、订书机、夹子、铅笔、毛线、眉毛夹、固体胶若干,统计表、四个画架和适合活动情境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小鸭手偶说:嘿,大家好!我是小鸭乐乐,我刚开了一家印刷厂,厂里印了好多画纸,我想把它们装订成图书,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装订,你们能帮我想到好办法吗?(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探索发现哪些小帮手能够帮助固定图书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师:我这里有很多工具图片(出示六张图片),请你们把认为能装订图书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装订的放下面,谁来试试。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2、幼儿操作
教师:每个人的篓子里也都有这几样工具,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助我们装订图书,请把每一样工具都试一试。
(教师除了鼓励幼儿各种工具都试一试之外,可以尽量减少直接指导、语言提示,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
3、交流经验
教师:请做好的孩子拿着图书和笔,把你用了哪几种工具记录在统计表上。(一张大的统计表)谁能拿着图书告诉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帮手装订图书的?是怎么做的?哪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装订图书?
三、探索发现固定图书本领最好的小帮手 1.幼儿的讨论
教师: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有办法,能用这么多的小帮手装订图书。但是我的图书应该装订得不容易散,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小帮手呢?谁来说说?有不同的想法吗? 2.幼儿再次操作
教师:请孩子们选一种你认为能装订得最结实的小帮手来试一试。(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工具装订另外一套图书,装订好后按顺序摆放在画架上。)3.得出结论
幼儿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订书机装订的图书又结实、又牢固。
四、给装订好的图书编页码
1、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棒!帮他找到了装订图书最好的办法,如果给他的图书编上页码,图书就可以卖出去了。请用订书机订图书的小朋友帮图书编上页码,不是用订书机装订图书的孩子可以试试用订书机装订一本图书,再编上页码。谢谢你们!
2、幼儿根据自己的装订情况自行选择编页码、改进装订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用到的回形针、订书机、夹子、固体胶等都是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做事就会很方便。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慢慢去发现,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手工活动《有趣的树叶贴画》 活动宗旨:
树叶是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秋风瑟瑟,当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摇曳飘落的时候,把我们一起带进了多彩的秋天。树叶千姿百态,用树叶来贴画既贴近大自然,又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托班年级组将开展以“树叶贴画”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秋叶,并完成一幅美丽的贴画。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叶子拼贴树叶画。
2、通过与家长一起合作作画,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事先收集好各种树叶,并擦干净、压平。学具: 胶水、彩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弹唱《小树叶》导入
秋天到了,风婆婆把小树叶和树妈妈分开了,但小树叶并不害怕,它们飘落到地上,有的为小昆虫过冬当棉被;有的和泥土做伴,给禾苗当养分;有的喜欢漂亮,想让小朋友给它化化妆。
二、展示收集的各种树叶,拿出几种常见的树叶,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杨树叶、柳树叶等)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树叶的形状、颜色,想一想这些树 叶像什么?(尽量启发幼儿想得越多越好)
三、出示范作,引导幼儿想象创作。
教师讲解并示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选用多种树叶,并用多种油画棒充实画面。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小老虎的牙齿》 活动分析:
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来吸引幼儿。一方面,主要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本班幼儿在动脑和动口方面较为被动的特点,想通过有趣、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爱想、爱说、敢想、敢说的欲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想出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通过生动的歌表演,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本班已学过刷牙的方法,但是个别幼儿仍然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希望本故事可以对这些幼儿有帮助。其次,最近班级的课程主题为“讲卫生的好孩子”,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材料准备:
1、小老虎和虎妈妈的掌偶各一个,各种小动物的指偶。
2、录音机和磁带《刷牙歌》。
3、电话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叮叮铃„„,电话响了。)教师:(接电话)喂,你好!是小老虎啊,你怎么了,哦,你别着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定会帮你想办法的。
过渡语:小朋友,我们来看一下小老虎发生了什么事?
(二)通过掌偶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生动地表演故事,幼儿欣赏。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小老虎为什么这么难受?
(2)小老虎为什么会牙齿疼?
(三)教师幼儿共同讨论,并鼓励幼儿大量地说出心中的想法。
1、鼓励小朋友开动脑筋帮助小老虎想办法? 教师:小朋友,小老虎知道错了,我们就帮帮他吧。大家想一想,怎样做小老虎的牙齿才不会疼呢?
2、教师扩展幼儿的经验,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教师:小朋友在想想,还有什么跟其它人不一样的办法,来保护我们的牙齿?
过渡语:小朋友,我们和小老虎一起来表演刷牙歌吧!
(四)通过歌表演“刷牙歌”,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1、播放歌曲《刷牙歌》,鼓励幼儿做简单的刷牙动作。
教师:牙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把牙齿刷得白白的、亮亮的。
2、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结:小老虎很感谢我们教了他这么多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它说以后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科学试讲:《干果和水果》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水果和干果各自的特征。
2、依据特征,对水果和干果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知道水果和干果营养丰富,喜欢吃水果和干果。
活动准备:
秋天果实丰收的一段录像、人手一张记录表、一支记号笔、各种去壳去皮工具。
提供各种水果和干果按果实展销会的形式布置成三个区(触摸区、分类区、品尝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神秘的小口袋,请幼儿摸摸,口袋里藏了什么?(苹果和核桃)说说苹果和核桃哪个是水果,哪个是干果?
2、导入语: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这些果实丰收的季节,大家想到果园去看看吗?
3、播放秋天各种水果、干果成熟、丰收的录像,感受丰收的喜悦。
3、请幼儿说说果园里自己认识的果实名称。
二、观察果实,比较异同
1、导入语:果园里的果实真多,农民伯伯开了一个果实展销会,邀请我们去参加。
参观触摸区:
(1)介绍触摸区,请幼儿找找各种水果和干果,自由触摸,感觉比较它们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
(2)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和果实的外部特征进行小结。
来到品尝区:
(1)自由品尝水果和果实。(提供一些材料、鼓励幼儿动脑探索如何去壳去皮)
(2)相互交流,说说水果和干果的味道(初步了解它们的内部特征)
(3)教师小结:水果有水分,保存时间长;干果没水分,保存时间短。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营养丰富,味道好,大家要多吃。
尝试分类区:
(1)介绍分类区与分类纪录表。
(2)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纪录。
(3)教师观察,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4)教师小结分类中出现的问题、评价分类记录表。
三、延伸活动
提问:(1)葡萄、红枣属于什么类?葡萄干、干枣属于什么类?(2)为什么有些秋天的水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让幼儿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不给孩子明确答案,让孩子带着疑问回家去查资料、寻找答案了解。继续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探索欲。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课,在活动前一天我就叫小朋友们收集一些水果和干果。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李子、火龙果等;干果有开心果、瓜子、核桃、小胡桃、毛栗子等等。在活动开始时,叫小朋友来摸摸水果和干果有什么感觉。之后我就向幼儿总结了水果和干果的各自不同特征,水果皮薄、肉厚、汁多,我们一般是吃它的果肉,而干果壳硬,里面包着种子,我们一般是吃它的种子。在讲解完水果和干果的特征之后,就是让幼儿品尝部分水果和干果,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听见好多幼儿都在轻轻的讨论、交流,橘子的水好多啊,苹果真甜呀,梨的水怎么那么多啊,小胡桃的壳真硬,瓜子的肉真香,开心果我们是吃它的种子吧等,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水果和干果的认识,从而也对他们的不同特征有了更深厚的记忆。最后还向幼儿介绍了个别水果的作用,可以酿酒、可以治咳喘病等,丰富幼儿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