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课教案
时间:2014年4月2日 讲授:邰学
一、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校园;党章中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怎样建设和谐校园。
二、教学重点:怎样建设和谐校园,共产党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制作课件,突出重点;布置会场,烘托气氛。
四、教学时间:2小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何谓和谐?从和谐的偏旁部首来看,“和”由“禾”与“口”组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和“皆”组成,表示人人可言说,物物相谐,人人相谐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理解和谐,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一个理想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从更深的层次看,和谐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是关于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它着眼于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抽象出和谐的本质属性,并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理性概括,主要包括和谐观念与和谐思维。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注重的是结果,主要回答什么是和谐社会的问题;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更注重过程,主要回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不仅注重结果,同时也注重过程;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更要积极探索“怎么建”,以“怎么建”的经验积累深化对“什么是”的认识,逐步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之路。
以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这样,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才能更加明确,思路才能更加开阔,方法才能更加科学,行为才能更加自觉。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和谐哲学是一个由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的完整思想体系,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与方法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整体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协调均衡的观点与方法,动态过程的观点与方法等。从实践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实际工作和总体思路,都是对这些观点与方法的实际运用。
二、党章修正案增写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自然段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根据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同志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奋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所有这些,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长期任务。因此,我们既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有长期努力的准备,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各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总之,从政策上支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舞台,就会造成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和谐。
2、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一方面继续鼓励有能力的人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富起来;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改善自己的境遇,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有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序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实现社会安定,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造就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二是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还应当强调的是,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节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什么是和谐校园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目标内容:要进一步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目标内容:要采取报告会、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情、国情、市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教育,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真正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
3、深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目标内容: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借助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时机,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教育,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使广大师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培养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4、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目标内容:要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道德实践的激励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点,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的载体。要着力建设能够体现正确办学方向、体现本校鲜明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为建设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氛围。要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智体美的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要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不断探索新的载体,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文明素质,努力形成“创建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和谐校园的内涵和发展途径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确定、理解和把握:
(一)、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
构建和谐学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1、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尊重人是依靠人和提高人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受到起码的尊重,才能使他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才能心情舒畅的工作和学习,才能看到领导和别人对自己的希望。
2、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1)首先要依靠教职工办学
(2)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紧紧依靠学生(3)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务实态度
3、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
(1)首先要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学习环境。(2)要注重教师个人的发展
(3)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人际关系是学校和谐的关键
学校的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又包括:干部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学校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关系、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家庭的关系。这些看起来是单位与单位的关系,实际上还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学校就会“政通人和”、“校和万事兴”,就会兴旺发达。
1、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1)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2)教职员工之间要和谐(3)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4)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2、学校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校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但学校的发展和生存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周围社区的帮助,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维护。所以学校要实现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1).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要和谐(2).学校和周边社区的关系要和谐(3).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关系要和谐
(三)、民主法制是学校和谐的准绳
1、学校要实行民主化管理
2、和谐的学校还要做到依法办学
(四)、公平公正是学校和谐的凝聚力
(五)、文明整洁是学校和谐的形象
(六)、创新诚信是学校和谐的品牌
(七)、充满活力是学校和谐的动力
(八)、爱护自然是学校和谐的本色
(九)、安定有序是学校和谐的保障
总之,学校的和谐不外乎人、事、物、景、情的和谐只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目前学校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共同构建和谐校园,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浦东新区的品牌学校而共同奋斗!
党课教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前言: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2013年6月18日党中央部署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新时期中国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之间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1.从执政历程看,群众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
(1)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就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创造史。
(2)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功夺取执政地位。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取得胜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外著名的淮海之战,就是群众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从而夺取全国胜利的经典之作。陈毅元帅曾深情的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毛主席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观点:“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创造了这令人震惊的奇迹。”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3)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摸索前进,不断校正社会主义建设前进方向。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受了挫折和坎坷,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些严重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占绝对上风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不前,甚至遭受严重挫折;在那些坚持群众路线、比较注重实事求是、党群关系密切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健康发展,就会取得较快进步。
(4)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昂首阔步,创造改革开放辉煌业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这一时期成功经验时,有学者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不是紧紧团结人民,真正依靠群众,许多改革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许多改革的思想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不看重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的鲜红手印,就不会有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铺开;如果不尊重广大个体私营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启示未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瞄准改革方向,才能提高开放水平,才能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从新的形势看,群众工作具有异常艰巨性。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给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
当前的群众工作不再是狭义上的信访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
(2)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
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
(3)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
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3.从目前状况看,群众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如何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跳过历史周期律,是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脱离人民群众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讲的就是要重民爱民安民。古希腊神话中有安泰的传说。宙斯的儿子在与大力神安泰的搏斗中发现,安泰每次被打倒在地,便能立刻站起来投入战斗,是因为安泰倒地时可从地母那里重新获取能量,于是他想办法把安泰举到空中,割断安泰与大地的联系,在空中把安泰打败。安泰离开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就能轻易被人打倒,这个教训应该深刻记取。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都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只有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2)改进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大挑战。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社会”。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群众工作缺失,核心是群众利益问题。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政策,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切实依靠群众、真正发动群众。可以说,能否有效地加强社会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干部面前的最大考验。
这两年,网络上流行一类帖子,叫做“官场雷语”,专门收集官员失态的语言。比如“你们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现在就是我板砧刀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等等,这些雷人雷语,让人惊诧,也令人深思。它除了反应当事官员个体素质欠缺外,也折射出当前我们干部队伍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
党员干部队伍在坚持群众践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愿做群众工作。心里没有群众,对群众生活漠不关心,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
二是不敢做群众工作。嫌麻烦、怕负责,不敢得罪人,遇到矛盾棘手问题,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明哲保身,应付了事。三是不会做群众工作。正像习近平同志所形容: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可以说,当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能否有效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考验,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1、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一个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的内容非常简单,表述非常简洁,但内涵却不简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立足理论视角,运用科学思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它的精神脉络、理论精髓和实践要义。
(1)群众路线的由来
群众路线形成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哲学。
群众路线形成的文化背景-----传统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学思想,春秋时期墨家提出了“兼爱”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汉唐时期荀子提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言,明清时期,早期启蒙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重民思想,千古一脉。传统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后来为毛泽东批判性的继承和运用,经过群众和革命的实践检验,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
毛主席批判性的继承和运用,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就十分敏锐,他强调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八年后,他又首次阐发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标志着他的群众观点从早期的激进平民主义转向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群众观。
群众路线的提出最早是在1928 年。该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1943年,毛泽东在为党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概括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即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2)群众路线理论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实践任务上,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继续沿着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科学轨道前进,结合当前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变化,认真地学习、研究和继承了这份宝贵的理论遗产,创造性地为群众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并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是非的标准。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三个代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2000年10月11日)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胡锦涛——以人为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习近平——中国梦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3)群众路线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启示
群众路线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在这部群众路线伟大实践的“史书”中,有许多启示和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
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
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群众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曾说:要关心人民生活,给老百姓看得到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聚精会神地办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要为群众谋利,给群众办事。群众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划脚的政治集团,也不需要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事情扯皮推脱的大大小小的官僚。
二是执政党要主动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无论从我们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还是从我国社会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要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实主动地将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当前,既要加快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无缝覆盖,又要尽快落实哪里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还要注重建立在各类媒体上开展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合力。
三是要注意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既能实现将群众中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能实现将政策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一种恰当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领导智慧。
2、中央对活动的总体要求
今年6月18日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 “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简称四风)为重点,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民务实清廉是新时期群众路线主要内容。
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目的。
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途径。
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保障。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 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3、正视存在问题(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
一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吃喝玩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孩子(五子登科)成为了一些党员干部的主要追求和奋斗目标,腐化堕落,贪污受贿数额越来越大,从过去几千到现在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贪腐人数越来越多,贪腐金额越来越大。表哥、房氏家族、老虎、苍蝇层出不穷。老百姓深恶痛绝。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两级分化的问题。
目前我国最严峻的问题是两极分化在逐步拉大。让人民真的富裕起来,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一些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业的垄断,比如:汽油的涨价、行业的垄断、还有权力的寻租、公共权力的寻租等等。
三是公民的公平正义权利及民主权益的保障问题。
征地拆迁,企业的改制中对于下岗、还有破产企业改制企业中对于员工的安置问题。部分干部提拔任用问题,如火箭提拔干部。
四是人身安全的问题。
这个人身安全不是说人时时刻刻的防着被人暗杀,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慢慢地致人于死地的行为。比如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这些都是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结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将一事无成。执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中国梦,必须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永葆共产党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第二篇:党课材料--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由我作导读,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是最后一个,压力很大。主要是自己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的积累,和大家比起来都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听了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发言,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讲,感觉不管是讲什么,都有一种什么“班门弄斧”的感觉,没底气。今天的情况可以说更严重,徐书记的到来使我的压力变得更大了。因此希望大家今天一定要抱着宽容的心态来听,抱着指导的心态来听,多忍耐,多包涵,多批评,多提意见。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刚开始我选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时想法很简单,觉得这是个大帽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进装、往上靠,但真正准备的时候才发现,无从下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严谨、科学、周密、规范的体系,书都出了很多,实在是不敢染指。因此,就重新选了一个题目,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选这个题目主要考虑它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才刚刚正式提出来的,是个比较新的概念,大家可能还没来得及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可以共同探讨一下,提高我们学习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就是比较新,说的如果不对的地方,也难发现,大家也更能体谅。
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一是谈一下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为什么我们党在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我查了一些资料,给大家列举一下。
有一种是这样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另外还有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还有一种比较具体:
就我们当前来讲,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还有一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发展、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具有强大的、有活力的管理中心,也就是说政府是有权威的,其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
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例如“三个代表”这简明、扼要的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有亲和力的,能够作为新时期凝聚全体党员,吸引全体国民的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
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这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社会主要群体均能够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
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这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不同等级的阶层,地位不同的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大家的机会均等,有机会从低的阶层,比较低的地位上升到高的阶层。
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六个机制。
1、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谐社会”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为什么呢?每个社会,都存在人们社会社会地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是就造成沟通和协调的障碍,如果社会阶层界限被凝固化了,不能相互流动,就会使不同阶层的集团意识增强,那么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就会产生和累积起不满情绪,引起社会隔阂、摩擦甚至社会冲突。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就是让不同阶层之间更容易流动,比如低收入阶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进入中收入阶层,甚至高收入阶层。这样就可以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社会集团性的冲突就越不容易产生。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不少不利于社会阶层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因素,比如农民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政策、代表城乡差异的户籍制度、进入公务员的身份资格限制政策等等。这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改革。
2、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这种利益流向的不平衡,会引发普通劳动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满,会扭曲小康社会的目标。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而不仅仅是“惠及”少数人。这就是为什么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之所在。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是处理当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的关键问题所在,也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保护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主要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缺少资源优势,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较低,缺少话语权,缺少与强势群体竞争的能力,因而,如果放任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利益方面自然竞争,弱势群体将受到巨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们利用公共权力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困难群众编织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网;让弱势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这可以减轻、化解集团间的利益冲突,化解大量的微观层面的利益摩擦,减少涉及利益冲突的矛盾。
4、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权利基础上的有法治秩序的社会。法治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政府官员的权力进行约束。现在有那么多的社会不和谐,也与权力没有得到有力约束有关。有些人利用公共权力侵犯公民的权利与利益,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还表现在对为了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产生的越轨行为、违法行为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制约和打击,对诸多反社会的力量能够有效地控制。社会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都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与解决。没有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社会是没有的。关键是当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出来之后,执政者(各级领导)能不能运用制度、规范、机构的力量进行调解,将其纯化、缓和,不使其激化。“和谐社会”要求用法治、制度等手段解决社会不和谐的问题。
5、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及时发现不和谐因素的社会。有一个敏感的预警机制,就可以对社会中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及时反映,让决策层能够真正地掌握社会中不稳定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在矛盾到达爆发前提出预警,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社会预警机制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指利益方面的冲突的预警,也应有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社会问题、政治危机方面的内容。
6、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我们知道,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会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烈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强,引发更大范围内,更加激烈的冲突。因此,必须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们以上的和谐社会的概念、标准和条件的了解,我认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有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其次是稳定,社会管理有序,各方面矛盾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稳定;第三是公平,所有人的利益和权力都能得到保证,生活幸福美满,关系融洽、和睦;第四是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我讲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为什么在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种全会出台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中央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大重点之一。中央为什么在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将其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通过学习,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是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的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我就不多讲了。第二是现阶段我们的国情,要求我们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公平,注重全面发展,这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必然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6694亿元,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基尼系数也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是社会结构最不稳定的时期。这里有一组资料,可以说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多发的时期。
一个关于信访的。信访通常是普通老百姓因为利益受到伤害,但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现。据统计,1978年至1982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39800件,接待民事申诉来访43900人次,两者相加共83700件(人)次,到1998年至2002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224万件(人)次,上升了近500倍。这一数据是惊人的。如此大规模信访,表明在社会基层积压着大量社会矛盾。也是我们的社会基础层面不够稳定、不够和谐的信号。
这些现象表明,在我国初步确立市场经济的时期,市场机制还没有成熟的阶段,在市场影响下,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一些个体或小团体开始了不顾规范的约束、不择手段的进行原始积累。市场产生的各种弊病开始产生,社会失范开始产生。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
除了社会基层的矛盾集中外,一些带有宏观性的问题也较突出。当前,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最大风险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政治风险源——腐败,导致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易产生政治和精神的危机。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如果没有的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必然带来政权的丧失,引起社会的动荡。这一点前苏联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据统计,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一年时间里,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2649件,结案172571件,其中县处级干部6043人,厅(局)级干部441人,省(部)级干部21人。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的8691人,其中县处级412人,省部级干部6人。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惩治腐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这方面的问题也非常严重。二是经济风险源——失业,导致普通劳动者、弱势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易产生经济、社会、政治的危机。
这方面我没有找到有关资料,但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面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处于失业状态的问题,下岗职工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突出。
三是社会风险源——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易产生心理和社会的危机。我看过一个资料,就讲中国的收入不均有多严重。
资料现实,我国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78的0.18上升到2000年已经达到了0.467。这已经超出了西方国家通常的基尼系数。
另据专家推算,90年代初,全国60%的有价证券和40%的银行储蓄掌握在10%的人手中;90年代中期,20%的人拥有全国80%的存款;90年代末,3%的富裕人口占据居民储蓄存款的47%。
另外,是两组数字的比较:据2001《福布斯》排名显示:在2000年,中国最富有的前50名富豪中,排在第一的荣氏家族资产为19亿美元,最末的也有4200万美元,这50人的财富之和为100 亿美元,平均每人2 亿美元。《人民日报》在1995年测算全国资产超过百万的人超过100万,《中国工商时报》则测算应该在300万以上。
另一幅鲜明的图景是:根据国家体改办的统计,2000,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九省农民的年纯收入为1924元,陕西、宁夏、青海、云南、甘肃、贵州六省区的年纯收入为1464元。也就是说,50个中国富豪的资产,相当于5000万中国农民的年纯收入;而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则相当于9 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长期从事中国农民问题研究的博士曾忧心忡忡的说过这样一段警示语言:“在中国,农民做得成奴隶的时候便是顺民,如果连奴隶都做不成了便是暴民……”
因此,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一度,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因此,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执政规律和国情的深刻把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只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度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下: 从当前来看,就是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政府的保障服务职能,健全社会稳定安全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谅解与宽容的社会风尚,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提出了七大举措: 一是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这项措施可以直接减轻基层群众,的负担,也可以是基层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各项社会事业;二是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这两条我理解就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加大二次分配的力度。四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减少贫穷;五是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六是变“人口大国”为“人力大国”,这主要指提高人口素质; 七是建立全面节约型社会。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在中央提出之后,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关注,目前还在不断的探讨和完善。我今天谈到的也只是近期学习的一点积累,只能说是抛砖引玉,只希望对大家理解有一点帮助。另外,今天上午我看到在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上刊出了曾庆红的一篇题目为《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章,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来得及整理,大家有兴趣下来后可以看一下,这是应该是目前关于和谐社会最权威的论述。
我就谈到这里,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
第五篇: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irst question is on feet, soli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ach work, and strive to build a people-oriented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 striv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fair justice organizations.Keywords: socialism and harmonious society, points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开拓进取,创新实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1、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紧密相连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一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2、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
应该是互利互惠、共进共生、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
3、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传承人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是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1、“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20多年来,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不管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化,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的变化,都表明,一方面,上述各个社会领域都得到的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一方面,20多年的进步和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举世瞩目,全球公认,与此同时,也付出了种种代价,一些代价还非常沉重。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为背景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过程,那么我们在主观上必须自觉地树立这样的深层理念,并在行动上自觉地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缩社会代价。
2、双赢互利的理念
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具体说来,也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
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理念,不仅符合符合现代性在当代进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精华的东西的继承和弘扬。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1、坚持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
参考文献:
[1]王艳华 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探讨
[2]陈前银 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邓伟志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