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7:2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欢迎大家来到数学王国。今天陈老师要带大家到某个地方去玩玩,看,是哪里?

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小朋友们都在玩哪些游戏项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旋转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我们再来看看,每种游戏项目,小朋友的作为安排都是不一样的,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2、那现在请你按刚才的规定,在书本上圈一圈,算一算,告诉老师每种游戏各有几个人在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板书)

a)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

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b)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人)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意义。)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师:数一数,这是几个几相加?(5个3相加,4个6相加,7个2相加。)(3)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里面有几个2,这样写方便吗?

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个2相加,和是14。)

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

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

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6×4=24,4×6=24,指名读算式。

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观察,你还能找出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的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算式的。

2、课件出示例2气球图。

(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5个)有几组(3个)你能连起来说成一句话吗?(每组有5个气球,一共有3组)让学生多说几遍。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示计算? 你能列加法算式吗?5+5+5=15 相同的加数是几?(5)有几个(3)(3个5)列出乘法算式3×5=15或5×3=15(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请你猜一猜“×”前后的两个数,分别叫什么?(学生试说)

教师揭示:5和3在乘法算式3×5=15或5×3=15中叫乘数,15是这两个乘数的得数,叫“积”。(板书)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数学王国的智慧超人知道后,可不服气了,他安排了3关测试,你想试试吗?

1、初级测试-------看图列式(数学书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2、中级测试-----------改一改

如果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就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看图列算式

3、高级测试----------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在数学王国玩了一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第二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46-51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理念: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研组研究主题,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创设形象直观、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动手操作的数学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 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发现、交流、创造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解决问题: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

4.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观察游乐园情境图,说说你最喜欢玩什么?它的座位是怎么安排的?

2、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数一数,认识几个几。

二、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小棒摆出若干个同样的图形,并算出共用了几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师:①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②你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

③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④共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

生1:我用3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摆了5个三角形,共用15根小棒。列式是:3+3+3+3+3=15。

师评价:你的回答真完整。

生2:我用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摆了3个三角形,共用12根小棒。列式是:4+4+4=12。

师评价:你的声音很响亮。

生3:我用6根小棒摆成一个小房子,摆了2个小房子,共用12根小棒。列式是:3+3+3+3+3=15。

师评价:小房子真可爱!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算式中的每一个加数都相同。

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每个算式分别是()个()相加。

三、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比如,吃饭前摆筷子,就是一双一双数的。一双2支筷子就是1个2,两双就是2个2相加,八双是()个()相加。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其它的例子吗?

生1: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4辆三轮车就有4个3相加。

生2:星期一我们班每个同学给希望小学捐了3本书,50个同学就有50个3相加。

生3:一盒有12支铅笔,2盒就有2个12相加。

生4:一张课桌有两个座位,5张课桌就有5个2相加。

师:同学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刚才×××同学发现:一张课桌有两个座位,5张课桌就有5个2相加。现在我们的教室有25张课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课件出示25张桌)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进行列式,然后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生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0

(算式还没读完,同学们就哈哈大笑起来。)

师:你们笑什么呀?

生:这个算式太长了。太麻烦了„„

师问生1:你一共写了多少个2相加呀?有什么感觉?

生1不好意思的说:我一共写了25个2相加,手都写困了。

师:这是用过去学过的加法算式来解决,列式对吗?(对)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2:“25个2相加。”

其它学生马上反对:这是用文字的方法表示,不是列算式。

生3:我们可以用合并数的方法。5个2合并成1个10,5个2又合并成1个10,„„这个算式可以写成10+10+10+10+10=50。

师: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4:这个列式虽然比第一个算式简便了很多,但是5个10相加还是有些长。我们可以把25张桌看成2个25,也就是25的2倍,用25+25就可以了。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5:爸爸教过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25×2=50。2表示每桌2人,25表示有25个2。

“乘法、乘法,我在书上也见过的”一些孩子喊起来。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数学家的想法跟你们一样: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25个2相加,可以写作25×2或2×2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在看看你写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1: 我写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0虽然对了,但是这种方法太麻烦了。我觉得其它同学的方法比我的简便,以后我也要多开动脑筋。(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掌声。)

生2:这些方法比起来,用乘法列式最简便。

生3:我觉得25+25这种方法很好,让我开了眼界。

生4:我觉得我的方法挺简便的,以后我还要多动脑,让我更聪

师:我觉得你们有两点很值得我欣赏:第一,同学们不仅爱动脑、会思考、想出多种巧妙的列式方法,还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解释。特别是第4种方法25+25,老师也意想不到。真棒!第二个值得我高兴的地方,你们学会了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向别人学习。我衷心的为你们感到骄傲,太了不起了!

(全班同学眼神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被表扬的同学也很激动和神气。)

结合学生摆的小棒图,教学乘法的意义及读写法。

小结:几个几相加就可以写成几乘几。

四.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1.根据游乐园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找朋友”的游戏:4人一个小组,每人有三张卡片,把是朋友的卡片放在一起。

3、你觉得你们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怎么样?

他们小组的汇报有什么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

生:我们小组的活动很有次序。

生:他们组同学发言的声音很响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4、拓展练习

6+6+6+5为什么没有找到朋友?它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呢?

五.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用一句话评价今天自己或他人的表现。

体会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

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参与丰富的活动和多元的评价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构建有效的课堂。

一、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程强调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为了使孩子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我创设了亲切、自然、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游乐园,使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游戏中认识几个几,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接着,在认识相同加数相加这一特征时,我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5双筷子就是5个2相加,4辆三轮车的车轮总数就是4个3相加等等,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最后,将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乘法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学

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真正理解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过程。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师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课堂模式。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拼一拼、算一算、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从而认识乘法算式。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学生的兴趣也被有效的激发起来了,情绪高涨。

三、尊重差异,共同提高。

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要面对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当学生在解决“每张桌两个座位,25张桌多少个座位?”出现困难时,我没有急于向大家介绍乘法,而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孩子用加法算式计算,有的孩子用文字来表示,也有的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不论答案正确与否,我对孩子们这种敢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学习态度给予了肯定,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满足了不

同层次的学生的心里需求。教学中我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张扬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同时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倾听中完善自己的认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评价语言的魅力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一步的学习活动。这节课,我一方面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成功处进行导评,满足学生最佳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我常常用“听了刚才的小朋友的发言,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怎么样?”、“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形成积极、友好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第三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 姓名:谭冬蕾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电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第1、3、4、9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具学具: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挂图,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观察主题图。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乐场,高兴吗? 生:高兴.(出示主题图)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游乐场有小火车,每排坐2人,有6排。生2:我看到了摩天轮,每个坐4人,有5个。

生3:我发现了过山车, 每节车厢坐3人,有4节车厢。生4:我看到了桌椅,每张桌子放了三把椅子,有三张桌子。„„

2.提出问题,自主解决.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坐过山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坐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生3:坐摩天轮的有多少人? 生4: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你们能解答吗? 生:能.师:请一大组求坐过山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请二大组求坐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请三大组求做摩天轮的有多少人?

请四大组的求一共有多少把椅子?(生独立解决)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求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列的?(听学生汇报,并有选择的板书)

2+2+2+2+2+2=12 3+3+3+3=12 4+4+4+4+4=20 3+3+3=9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又到游乐场的一角去看看,(出示例1主题图)同学们正在玩拼图游戏,你能试着像他们那样用小棒摆出几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吗? 生:能。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一共用了多少根?算式是什么?

生1:我摆的伞,每把伞用了4根小棒,摆了3把,一共用了12根,算式是:4+4+4=12 师:我们把一把小伞用了4根,看成1个4,那摆了3把就是几个4呢? 生1:3个4。

师:谁愿意接着象这样完整的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2:我摆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摆了6个三角形,就是6个3根,一共用了18根,算式是3+3+3+3+3+3=18 生3:我摆的是五角星,每个五角星用了10根,摆了2个,就是2个10根,一共用了20根,算式是10+10=20 生4:我摆的是一个房子和一棵树,一个房子用了13根,一棵树用了7根,一共用了20根,算式是:13+7=20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选择一些加数相同的算式写在左边,把加数不同的算式写在右边。(接着前面的算式有选择地板书,把加数不同的算式写在有边去。)

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寻找算式异同点.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左边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是加法, 生2:加数都相同,师小结: 是的,同学们真会观察,每个算式里都有相同的加数.(师板书:相同加数)师:你能编一道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吗?(口头编)生1:7+7+7+7+7 生2:6+6+6+6+6+6 生3:15+15+15+15 „„

2.教学几个几相加.师:那我们先来看看2+2+2+2+2+2=12有几个2相加?(引导学生一个2一个2地数)

生:一个2,两个2,三个2,四个2,五个2,六个2.(师板书:6个2相加)(用同样的方法数其他几个算式有几个几相加)3.导出分歧,引入课题.师:刚才同学们编的很好,老师也编了一道,想请你们帮忙把算式写下来,好吗? 生:好.师:100个3相加.(生边写边嘀咕.)师:这样写下去,同学们有意见吗? 生1:有,这样写太慢了, 生2: 太费时间了, 师:同学们.为了方便书写和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能简便地表示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4.理解乘法的意义。

师:像刚才这道2+2+2+2+2+2=12是6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板书:6x2=12 或 2x6=12 师:你知道2表示的是什么吗? 生:相同加数.师:6又表示什么呢? 生: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相同加数 的个数 相同加数 ↑ ↑ x 2=12 或 2 x 6=12 5.读、写乘法算式.师:”x”是乘号,和我们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写法是先写往左斜的一笔,在写往右斜的一笔.请大家用手跟我们写一次.师: 6x2=12读作:6乘2等于12 2x6=12读作:2乘6等于12(请生齐读一遍)6.基础训练。

师:你们能把另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生:能.(学生独立完成)师:谁来汇报你改写的算式? 生1:.3+3+3+3=12改写成3x4=12 4x3=12(板书在黑板上)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3和4各表示什么吗? 生1: 因为有4个3相加,就用3x4=12 4x3=12表示,3表示相同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其余几道算式也同样汇报并板书.)

师小结:像这样几个几相加就可以改写成几乘几。师:那9个5用乘法怎样表示? 生:9乘5或5乘9。师:6个10用乘法怎样表示? 生:6乘10或10乘6。

师:现在你知道100个3相加.用乘法怎么表示了吗? 生:知道了,100x3 或 3x100 7.理解加数不同不能改写成乘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右边的这个算式,它可以改写成乘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让生充分谈谈自己的想法)生1:不可以,他们是不同的两个数相加,生2:不能,因为它的加数不相同,不能改写成乘法。

„„

师小结:也就是说,加数相同的连加可以改写成乘法,而加数不同就不能改写成乘法。

四、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用加法、减法解决身边的问题,那你能试着用今天所学的乘法去解决一些问题吗? 生:能。1. 练习九第1题。

师:你能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提供的问题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生:能。(生独立解决)

师:谁来说说你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

生1:每个跷跷板上坐4个小朋友,有两个跷跷板,就有两个4,所以加法算式是4+4=8,乘法算式是2x4=8 生2:一个跷跷板的一端坐2人,两个跷跷板就是四个2,加法算式是2+2+2+2=8,乘法算式是4x2=8 2.练习九第3题。

师: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刚才的问题,那你能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生:能。)

(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改写的?为什么这样做?

生1:我把4+4+4改写成3x4,因为相同加数是4,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就是3个4。

生2:我把6+6+6+6改写成4x6,因为相同加数是6,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就是4个6。

生3:我把2+2+2+2+2改写成5x2,因为相同加数是2,相同加数的个数是5,就是5个2。3.练习九第4题。

师:同学们真棒,很容易的就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咱们接着看下一题,认真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堆有2只熊猫,有3堆,就是6只熊猫。师:你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填空吗?(能)

生汇报:有3个2,算式是3x2,读作3乘2;或者2x3,读作2乘3。4.练习九第9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和同桌互相说说。师:根据你的发现列出算式。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写出加法算式)5.拓展提高。

出示:O OO OOO

师: 这里有几个纽扣,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6 师:它能改写成乘法吗?(不能)

师:你能移动一粒扣子使它能用乘法表示吗?

(请生动动脑筋,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看哪组的方法最多。)

五、归纳总结,发展评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加数 的个数 相同加数

↑ ↑

2+2+2+2+2+2=12 6个2相加 6 x 2=12 或 2x6=12 3+3+3+3=12 4个3相加 4 x 3=12 或 3x4=12 13+7=20 4+4+4+4+4=20 5个4相加 5 x 4=20 或 4x5=20 5+5+5+5=20 4个5相加 4 x 5=20 或 5x4=20

教学反思:

人教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意义及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这节课是乘法的启始课,也是后面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课的重难点是要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而要理解这个意义,就要让学生去经历乘法产生的整个过程。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感知相同加数。

由于这节课是乘法的开始,同学们没有乘法的概念,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认为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还是比较贴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的,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游乐场的生活情景,并抓住学生强烈的解答已有经验问题的意愿,充分的感受几个加数相同的算式:接着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来进一步感知加数相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加数相同的算式,能归纳其相同点,由具体来抽象出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二、学生经历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我认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其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求“求几个相同的数连加”,而难就难在学生如何真正理解“几个几”。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没有盲目地让学生胡乱探索乘法的意义,而是一直让学生一个几、两个几、三个几„„地这样数,正是在这个数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几个几相加,很自然的就引导学生理解了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几乘几来表示。以后同学们也就很容易地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来看图列乘法算式。实际上也是理解了几个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几就是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三、引导对比,巩固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同学们摆出的图形相同的和不同的算式板书在左右各两边,充分信任学生,给其一定的空间归纳对比,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们总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而摆的图形不同,也就是加数就不同,也不能用几个几表示,因此不能改写成乘法。这样一来,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真是感慨万分,现在想起刚参加工作时,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不停地在网上搜索,而从读课标、教参,糊里糊涂的就上课了,幸得学校老师们的帮助,我才知道“钻研”两个字的深刻含义。现在的我在不断的钻研教材和反思中似乎又成长了一次,我想一次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成功与失败,而这个过程是我宝贵的财富,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P44~46例1。教学目标:

一、通过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结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有信心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吗?

出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上的内容。

2、根据课本知识,学生改写乘法算式: 5+5+5+5=20 2+2+2+2+2=10 4+4+4=12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乘法。

4、介绍乘法算式中的乘号。(板书:乘号)

5、强调乘法的意义。

6、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2×5=10读作2乘5等于10,齐读。(设计意图:根据一部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用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写出乘法算式,从而导入新课。)7、2×5=10也可以写成5×2=10,读作5乘2等于10。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这两个算式都表示5个2连加。

8、小组互动,读出其余算式并说出意义。

三、巩固练习

开小火车改写乘法算式2+2+2+2+2+2、7+7+7+7、6+6+6、3+3+4+3、5+5-5+5 为什么3+3+4+3、5+5-5+5不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这两题怎么改一下就可以直接改成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在改对一题爆一个气球的练习中,始终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下积极进行思考,进一步巩固要改写成乘法算式必须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乘法。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一)用乘法解决游乐园中的问题。(学生活动,小组汇报,师适时评点各小组的表现,并奖励奖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观察,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搭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

(二)用乘法算式表示小天使的队伍。

4×3=12 3×4=12 2×6=12 6×2=12 12×1=12 1×12=12

(三)教师鼓掌祝贺×× ×× ××,你能听出乘法算式吗? 你能拍出可以用乘法表示的节奏吗?

(四)帮游乐园种树,种成乘法算式2×4=8的形式,用圆代替画下来。(设计意图: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意味到乘法来自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在创造中学习数学。)

六、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能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找一找,说也行,画也行,表演也行。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延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下课后,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对爸爸妈妈说一说。

(设计意图: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生活中去寻找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架起了生活和数学的桥梁,同时感受到“数学生活”的快乐。)板书设计: 乘法

5+5+5+5=20 4×5=20 5×4=20 2+2+2+2+2=10 2×5=10 5×2=10 乘号

4+4+4=12 4×3=12 3×4=12 3+2=5 3+3=6 3×2=6 2×3=6

课后反思: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绪万千。应该说教材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把这些素材在一节课中一股脑儿呈现,表面上热闹了,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节课直接提示课题,出示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写出相同数相加和不同数相加的算式,再进行比较分类,在比较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本节课对乘法的意义学生理解比较到位,对于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练习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是不足的地方在于:对于乘号和乘法算式的读法强调不到位,需要课后加强辅导。本节课学生兴趣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乘法的意义并结合实际进行解题,个别学生需要课后辅导。

第五篇:乘法的初步认识设计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董艳春

教学设想: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以往的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1则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的作品。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然后再给出相同加数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乘法。

我在使用教材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数学二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在方案设计时,我们思考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乘法的产生是有其必要性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经常遇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长期的记录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它的麻烦,于是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方法,并逐渐形成算式,演变成了乘法。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呢? 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教学避免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简化加法算式,创造新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充分参与简化的过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

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再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交流,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2、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课堂巩固,加深理解。几种不同方式的练习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能再次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题型有些变化,需要学生灵活地思维。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乘号。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起注意: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学习非常认真。那么,老师准备了一些问题,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动手解决问题呢?

(好奇心会由此激起孩子的注意力,学生会回答愿意。这时教师要适时出示黑板上准备的图形)

加法算式: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用小棒摆出简单的图形吗?并列出加法算式吗?

二、亲身体验,活动探究: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简单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教学预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摆出各种图案,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要求学生汇报。尽量辅导孩子摆出多个相同的图案,如果有的同学没有摆出相同的图案,可以根据这种个性问题进行对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例如: 6+6+6= 7+7+7+7= 3+3+3+3+3+3+3+3+3+3= „„

师:同学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都是一样的数”。)

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同学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教学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算式很长、本子写不下、写起来太麻烦”等,要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领会乘法的重要意义。)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老师列的这个5个8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作业纸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

(教学预设:学生的想法不同,设计的方法也可能会多种多样,好的想法要及时给予表扬,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教导,可能会直接提出乘法计算的内容,这样会使教学更进一步发展,教师要及时点题。)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和小朋友们一样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板书:5×8=8×5=)师:看到这个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吗?先在小组里议论议论。师:你们真聪明,连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都知道。对,因为有5个8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5和8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8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8,5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8,再写5。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你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乘号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叫欧德莱的数学家最早发明使用的。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出“像叉号、像拼音X、斜着看就是加号了”等。)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欧德莱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这时能回答出“比原来简单”。)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你的作业纸上还有其他的连加算式吗?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通过合作探索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课堂巩固,加深理解: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

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学生回答略)

六、板书设计:

加法算式:8+8+8+8+8=40

乘法算式: 8 × 5=40 读作:8乘5等于40 × 8=40 读作:5乘8等于40...乘号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董艳春

1、第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短了。这是因为加法是学生最先学会的计算方法,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用加法来表示加法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省略号、用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更有的学生甚至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让机器代替人的劳动。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想法啊。孩子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爱和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因为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创造一种方法要比学会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价值。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和鼓励,我们留给学生的将会是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

2.、这节课采用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占用了很多课堂时间。另外由于教师个人的问题,如有时说话不太简练,也耽误了一些时间,使得这节课有些拖堂了。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欣桐 一、诱思导学 1、暖暖的阳光洒满青青的草原 ,许多小动物正在草原上快乐的玩耍。 想不想去看看?......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交川小学 陈会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1本次学校举行的微课活动我们一年级组选的课题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

    今天在2011年莒县新任教师培训会上,我执教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课中有一个精彩的生成,我没有处理好,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这一环节......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也是后续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通过对《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次执教,在教后反思如下: 反思一: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让......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次课堂教学大比武中,我的授课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教材第 44~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