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克与千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案例(少教多学)
一、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认为将动手感知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并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习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三、学习准备:
一袋装500克盐、一枚2分硬币、1台天平、两包500克的砂糖、一克黄豆、一克瓜子、一千克苹果、一千克梨
四、学习过程
(一)、学生整理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克和千克的知识,梳理已有知识,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始学习。
1、四人为一组,归纳整理知识
2、组员互补,汇报各小组整理情况
3、老师根据汇报结果补充不足的地方,适当点拨。
例如:常见的称物体质量的工具---各种称,指导认读称,克和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质量单位的区别,克和千克的互相转化,常见的1克和1千克的物体,生活中什么地方见到过克和千克等等。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
1、探究1克有多重
师:课前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做得很好,但个别地方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到底1克有多重呢?还有什么物体的质量是1克呢?同学们用手中的工具来仔细认真的探究一下,有没有信心完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知识的信心与欲望。)
(1)、小组合作用天平秤出一克黄豆和一克瓜子还有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2)、小组成员先掂一掂手中的2分硬币,和一克黄豆,一克瓜子,互说感受,并归纳记录。(3)、小组成员汇报,教师补充不足,适当点拨。(4)、师生共同归纳:一克很轻很轻,秤较少或小的物体用克做单位。板书:一个二分硬币约重一克。
2、探究1千克有多重
师:刚才我们感知了1克的物体的质量,那么1千克有多重呢?按照刚才的方法探究一下。
(1)、小组合作用天平秤出一千克苹果,一千克梨还有一袋盐的质量。(2)、小组成员先掂一掂手中的一千克苹果,一千克梨还有一袋盐,互说感受,并归纳记录。(3)、小组成员汇报,教师补充不足,适当点拨。(4)、师生共同归纳:一千克有些重,秤较多或大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板书:一袋盐约重一千克。
3、探究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千克和一克分别有多重,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激发探究动力)(2)四人小组用天平先称出一袋砂糖的重量,记录。
(3)四人小组用天平秤出一千克砂糖的质量,记录几袋这样的砂糖。
(4)小组讨论计算一千克等于多少克,并汇报结果。
(5)师生归纳总结:一袋砂糖500克,两袋砂糖是一千克,所以500克+500克=1000克=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千克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一题独立完成,及时评价。
2、“做一做”第二题(以小组为单位,称自己想称的物品,并记录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四)归纳整理
1、四人小组讨论回忆本节课知识
2、组内归纳整理,集体反馈 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四)、作业布置
1、基础练习
2、作业提升
3、拓展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1袋盐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篇:认识克和千克
《认识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3—85页
教学分析:千克和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单位。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测量实际物体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猜一猜、掂一掂、比一比、拎一拎、称一称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1千克和1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
2.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1克和1千克
教学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台称、几个一千克的物体。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50枚硬币,500克的精盐两袋,5—7个雪梨,1架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1架以克为单位的台秤,100克的小食品(豌豆脆),3种大小不同的糖果各1千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1.玩过跷跷板吗?如果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你认为我们的位置怎样?为什么呢?
2.老师和小朋友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有重。一袋精盐和一袋豌豆脆那个重呢?
(一手托精盐一手托豌豆脆,掂一掂,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3.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质量,要想准确地知道他们的质量是多少,怎么办? 4.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课件出示各种秤并简单介绍)
5.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就要表示出来,你知道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吗?(引出课题:千克和克,并用字母表示)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三、自主探索
(一)充分感知1千克 1.教给工具:
认识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教给学生使用方法。2.感知1千克
掂一掂——给学生两袋精盐,在手上掂一掂。
称一称——让学生称两袋精盐的质量,认真观察指针变化,记住他们的质量。3.理解1千克
(1)提出活动要求:估计1千克雪梨有几个;用台秤称出1千克雪梨,装在袋子里;拎一拎,感受一下,再数一数有多少个。(2)组织学生活动(3)汇报活动过程 4.这些物品是1千克吗?
(6个西红柿,一个文具盒,一盒粉笔„„)5.感受几千克
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是几千克?再称一称,是几千克?
(二)充分感知1克 1.教给工具
认识以克为单位的台秤,教给学生使用方法。2.感知1克
让学生把一枚二分硬币放在手上,闭上眼睛轻轻的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称一枚二分硬币,观察指针变化;(没什么变化,为什么?)让学生秤50枚硬币,观察指针有什么变化?(50克)问学生1枚硬币多少克?(1克)3.感受几克
先掂一掂一个作业本,估计有几克,再称一称。
(三)明确千克和克的关系
1.一手托两袋盐,一手托一枚二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2.掂一掂,猜一猜,一袋豌豆脆有多重。称一称(100克)
3.把十袋豌豆脆放在袋子算一算有多少克?(1000克)放在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多少千克。(1千克)你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克吗?(板书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4.读一读
5.4个雪梨大约是1千克,那么多少块糖果是1千克呢? 放在称上称一称、估一估、数一数。
6.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说1千克糖果有120块,有的同学说1千克糖果有80块呢?
(四)专项训练:练一练1、2题
四、综合训练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块橡皮约重20()(2)一个足球约重1()2.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真高兴,早早地起床,我拿着重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我又接了2千克的水洗脸。妈妈已经为我准备了250克重的牛奶和一个重150千克的汉堡包,我快速地吃完饭,拿上重1克的书包去上学。在上学路上,我遇到我们班的“大块头”,他体重有50多克呢!
五、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六、授后反思: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活教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教材所呈现的学习知识是静态的,它所创设的情景不一定就是最适合本地的学生。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原有水平,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生长点”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已建立的质量观念,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比一比、拎一拎、称一称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1千克和1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
二、教学设计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但什么是体验?究竟怎样体验?学生是否体验到了?体验到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而且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第三篇:克与千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大地小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挂图(或实物)出示几种有质量标注的商品,请同学们读一读净含量标注是多少?
2、同学们读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克与千克你们知道表示什么吗?(东西的重量)
但有的商品上不是用汉字,而是用字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出示带有字母表示的质量单位的标注读一读。
3、其实我们平时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所以克与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秤。
物体到底有多重是怎样得来的呢?(用秤称出来的。)那同学们认识哪些秤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后出示挂图,认识各种秤。并说明各种秤称出来的物品是克做单位,还是千克做单位,那要看秤上的标注。)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秤。
(二)认识克与千克。
1、认识克。
(1)老师这里有一个2分的硬币,你们猜猜它有多重呀?它大约重1克。(用天平验证)
(2)我们每个同学那里都有一个2分的硬币,请你拿起来用两只手指肚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很轻、太轻了)再拿另一只手拿起一个1角的硬币也掂一掂与2分的硬币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差不多重,也约重1克。)
(3)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师举出几个大约重1克的物品例子如:小橡皮、纽扣、卡子、两枚曲别针、一个乒乓球等等,它们都约重1克。
(4)猜一猜。
①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的几粒玉米粒约重1克呀?猜后用天平称一称,大约3粒玉米粒重1克。
②再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的几粒黄豆粒约重1克呀?猜后用天平称一称,大约4粒玉米粒重1克。(5)我们知道了一个2分的硬币重1克,如果是10个2分的硬币重多少克?20个呢?50个呢?500个呢?
2、认识千克。(1)请同学们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到底是多少克呢?你怎么知道是500克呢?(有标注)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2)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500+500=1000克)
请同桌把两袋盐放在一起在手上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说一说1000克的东西放在手上什么感觉?(3)下面老师用盘秤为大家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请看一看盘秤上标有什么字母?(kg)它表示什么?(千克)请一名学生上台读出这两袋盐在盘秤上的质量是多少。(1千克)。
(4)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这说明它们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5)1000克=1千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女生读,男生读,齐读。)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你们说1千克重不重?
(6)师拿出1千克重的一袋洗衣粉,请学生猜一猜它有多重?然后再与刚才的两袋盐用手掂一掂比较一下它们的质量。(学生边掂边说差不多重,也是1千克。)是不是约重1千克。看看标注吧!确实是1千克。
(7)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准备的一袋玉米粒和黄豆粒。
①赶紧来掂一掂吧!它们有多重?放在手里什么感觉?可以和1千克重的洗衣粉比一比。
②通过同学们掂一掂,比一比,得出这一袋玉米粒和黄豆粒都约重1千克。③到底是不是1千克呀?我们可以怎么办?(用秤称)下面我们就用盘秤来称一称它们的质量,确实是1千克。看来我们同学的手就像一杆称一样这么准!(8)1千克这么重,想不想体验2千克有多重呀?那该怎么办呢?(小组合作把4袋盐合起来掂一掂)
(9)如果是几十千克的重量呢?其实我们的体重就有几十千克。谁知道自己的体重?得出我们现在的体重在30千克左右。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抱一抱,来感受一下几十千克的重量吧!(10)最后让我们一只手拿起一个1克重的硬币,另一只手拿起1千克重的物品比较比较吧!你想说什么?(1克比较轻,1千克比较重。)
我们不难发现表示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应该用哪一个质量单位呢?表示比较重的物品质量应该用什么单位?但有时还要看一看前面数字的大小,才能正确判断出物体的正确质量。
3、扩展应用。
(1)这里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三个兔宝宝每人买了1千克的西红柿,但是黑兔宝宝买了6个,灰兔宝宝买了14个,白兔宝宝买了62个,这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大小不一样。)
生猜完后教师出示实物观察得出结论:都是1千克重,但不一样多,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因为相同质量的东西轻的就多一些,重的就少一些。(2)师出示一袋卫生纸和几块铁块。
①请同学们掂一掂、猜一猜它们两个的质量是多少? ②用盘秤称一称:都是1千克,它们的质量是一样的。③结论:质量相同,看起来他的体积却不是一样的。④如果是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块谁重呀?(一样重)
4、小结: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总结)下面就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你手中的题卡,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题卡完成后同桌交换集体订正)(1)判断克和千克的单位
方便面100()一袋白糖500()一个西瓜重4()火腿肠250()一袋大米5()一个鸡蛋重60()(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2克()2千克 1999克()2000克 4千克()4000克(3)我是小法官。
①小明今年9岁,约重2千克。()②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重。()③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④5000克=5千克。()
五、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第四篇:吨克千克认识
课题: 认识吨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2014.9.3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与学具准备:
袋装大米 板书设计 : 认识吨(t)1吨=1000千克
教法与学法设计 : 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
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
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思考交流 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
这是本节课所创设的第三个情境,也是对教材原有情境的延
伸。
二、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5()小兰体重约20()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条鲸鱼体重约34()2.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
题:吨的认识)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索 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
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
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 千克,几桶油重1吨?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
大约都是1吨。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设计意图】:
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好教材的练习题。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
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 千 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各小组汇报课
课前所 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 父母一起去 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 生 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 是„„的重量”。
举例: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 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 用吨作单位?写
出几种来。
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
吨
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本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对学过的知识
查漏补缺与再现,并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自由交流
六、作业设计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反思:
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知道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示。教学时
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
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第五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上马台第二小学
教学内容:
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